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比酶活和稳定性提高的融合型腈合酶 CN201510195795.0 2015-04-22 CN104774829B 2017-10-31 周哲敏; 崔文璟; 刘中美; 周丽; 夏媛媛
发明公开了一种比酶活和稳定性提高的融合型腈合酶,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将来源于恶臭假单胞菌的腈水合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采用亚基融合策略提高稳定性及产物耐受性。本发明方法简单高效安全,能够在较短的表达周期里获得稳定性高,产物耐受性强的大量可溶性腈水合酶,有利于在简单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以及进一步对融合型腈水合酶成熟机制的理论研究。
2 一种提高枯草芽孢杆菌腈合酶活性的方法 CN201710043944.0 2017-01-19 CN106520744A 2017-03-22 韦永飞; 胡其钊; 周寿芳; 汪中伟; 李文兵; 张全宝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枯草芽孢杆菌腈合酶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斜面培养;(2)种子培养;(3)发酵培养。本发明一方面改变发酵培养基中各营养组分:发酵培养基中含有Tween-80 0.1-1g/ml%、NH4Cl 0.1-1g/ml%、脲 0.01-1g/ml%,并采用葡萄糖-Co2+耦合补加工艺,添加葡萄糖和诱导剂IND二者配成的补料;另一方面控制细菌生长环境:发酵过程中通过添加水将pH控制在6.8-7.5,温度控制在25-35℃,通量保持1-3vvm,从而达到大幅度提高腈水合酶发酵生产中酶活性的目的。
3 一种比酶活和稳定性提高的融合型腈合酶 CN201510226690.7 2015-04-22 CN104862296A 2015-08-26 周哲敏; 崔文璟; 刘中美; 周丽; 夏媛媛
发明公开了一种比酶活和稳定性提高的融合型腈合酶,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将来源于恶臭假单胞菌的腈水合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采用亚基融合策略提高稳定性及产物耐受性。本发明方法简单高效安全,能够在较短的表达周期里获得稳定性高,产物耐受性强的大量可溶性腈水合酶,有利于在简单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以及进一步对融合型腈水合酶成熟机制的理论研究。
4 一种比酶活和稳定性提高的融合型腈合酶 CN201510195795.0 2015-04-22 CN104774829A 2015-07-15 周哲敏; 崔文璟; 刘中美; 周丽; 夏媛媛
发明公开了一种比酶活和稳定性提高的融合型腈合酶,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将来源于恶臭假单胞菌的腈水合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采用亚基融合策略提高稳定性及产物耐受性。本发明方法简单高效安全,能够在较短的表达周期里获得稳定性高,产物耐受性强的大量可溶性腈水合酶,有利于在简单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以及进一步对融合型腈水合酶成熟机制的理论研究。
5 改良型腈合酶 CN201280028405.5 2012-05-30 CN103649312A 2014-03-19 渡边文昭; 安保贵永; 原爱
通过野生型腈合酶的改良,提供耐热性、酰胺化合物耐性以及高温累积性进一步提高了的具有腈水合酶活性的蛋白质。使用一种蛋白质,其为以下的(A)或(B)的蛋白质;(A)蛋白质,其特征在于,包含在野生型腈水合酶的基酸序列中特定的氨基酸残基被置换为其他的氨基酸残基而成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具有腈水合酶活性;(B)蛋白质,其特征在于,包含在上述(A)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除了上述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之外缺失、置换和/或附加有1个或数个氨基酸残基而成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具有腈水合酶活性。
6 改良型腈合酶 CN201280028338.7 2012-06-07 CN103635574A 2014-03-12 渡边文昭; 原爱; 安保贵永; 北原彩
发明提供催化活性提高了的改良型腈合酶,并且提供编码该改良型腈水合酶的DNA、包含该DNA的重组载体、包含该重组载体的转化体、从该转化体的培养物中提取的腈水合酶及其制造方法。还提供使用了该培养物或该培养物的处理物的酰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一种改良型腈水合酶,其特征在于,其为β亚基中包含序列号50(GX1X2X3X4DX5X6R)所示的基酸序列的腈水合酶;X4为选自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谷氨酰胺、丝氨酸和苏氨酸所组成的组的氨基酸。
7 新型腈合酶 CN201010167203.1 2003-12-15 CN101892211A 2010-11-24 八卷俊文; 番场伸一; 的石香; 伊藤洁; 小林英树; 田中英司; 及川利洋
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突变位点的腈合酶的基酸序列及其基因的基序列,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对具有腈水合酶活性的酶进行修饰的方法。作为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法,提供了在来源于嗜热假诺卡氏菌JCM3095、由2种异源亚单位构成的腈水合酶中引入新型突变而得到的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及其基因的碱基序列。而且,通过确定腈水合酶的立体结构/氨基酸序列中作为修饰对象的区域,并对与形成所述区域的氨基酸残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中的氨基酸进行置换、插入、缺失等改变从而修饰腈水合酶。通过本发明,能够比现有技术更高效率地将腈化合物转化为对应的酰胺化合物。
8 制造基化合物的生物学方法 CN02803565.8 2002-01-08 CN1316010C 2007-05-16 卡伦·特雷丝·罗宾; 长泽透
发明涉及一类新的生物,它们可以耐受至少3M浓度的乙腈溶液;并且本发明还涉及用该类微生物和相应的腈制备具有通式(III)的基化合物的方法,其中R1为C1-6烷基、C2-6烯基或者是通式(IV)的基团,通式IV中,X是氮原子或者-CH=,R2和R3是彼此独立的氢原子、卤素原子、C1-6烷基或者C2-6烯基。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上述的微生物来清理乙腈废物。
9 保持或提高腈合酶活性的方法 CN200410038399.9 2004-05-27 CN1261568C 2006-06-28 上原与志一; 末广雅子; 福田伟志; 深田功
发明是通过在不伴有细胞增殖的条件下使含有腈合酶的细胞或该细胞的处理物与化剂接触从而保持或提高腈水合酶活性的方法、以及使用已与氧化剂接触的该细胞或该细胞的处理物由腈化合物制造酰胺化合物的方法。根据本发明,不仅能保持腈水合酶的活性,还能提高一旦降低了的腈水合酶活性,因此能有效地由腈化合物制造酰胺化合物。
10 保持或提高腈合酶活性的方法 CN200410038399.9 2004-05-27 CN1572871A 2005-02-02 上原与志一; 末广雅子; 福田伟志; 深田功
发明是通过在不伴有细胞增殖的条件下使含有腈合酶的细胞或该细胞的处理物与化剂接触从而保持或提高腈水合酶活性的方法、以及使用已与氧化剂接触的该细胞或该细胞的处理物由腈化合物制造酰胺化合物的方法。根据本发明,不仅能保持腈水合酶的活性,还能提高一旦降低了的腈水合酶活性,因此能有效地由腈化合物制造酰胺化合物。
11 一种对脂肪族二腈区域选择性提高的腈合酶 CN201611108474.3 2016-12-06 CN106544336A 2017-03-29 周哲敏; 程中一; 崔文璟; 刘中美; 周丽; 张甲蕾
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脂肪族二腈区域选择性提高的腈合酶,属于生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将恶臭假单胞菌来源的腈水合酶的第37位的亮酸分别突变为苯丙氨酸、色氨酸或者酪氨酸之后,相比野生型,腈水合酶催化己二腈转化得到的产物以己二酰二胺为主,产物中,己二酰二胺的含量在90%以上。本发明提供的腈水合酶突变体将在针对性合成己二酰二胺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减少分离纯化目标产物的成本。
12 改良型腈合酶 CN201280028405.5 2012-05-30 CN103649312B 2017-03-22 渡边文昭; 安保贵永; 原爱
通过野生型腈合酶的改良,提供耐热性、酰胺化合物耐性以及高温累积性进一步提高了的具有腈水合酶活性的蛋白质。使用一种蛋白质,其为以下的(A)或(B)的蛋白质;(A)蛋白质,其特征在于,包含在野生型腈水合酶的基酸序列中特定的氨基酸残基被置换为其他的氨基酸残基而成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具有腈水合酶活性;(B)蛋白质,其特征在于,包含在上述(A)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除了上述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之外缺失、置换和/或附加有1个或数个氨基酸残基而成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具有腈水合酶活性。(56)对比文件WO 2005/116206 A1,2005.12.08,Lu J et al..Motif CXCC in nitrilehydratase activator is critical for NHasebiogenesis in vivo《.FEBS letters》.2003,第553卷(第3期),391-396.
13 稳定贮存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发酵液酶活性的方法 CN201510174841.9 2015-04-15 CN106148312A 2016-11-23 常鹏; 常惠联; 杨明树; 郭拥军
发明是在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过程中,通过在含有腈合酶细胞的发酵液贮存过程中,加入发酵培养基原料中的pH值调节剂、酶活性促进剂、缓冲剂三种物质中的一种,从而达到稳定贮存腈水合酶液的方法。采用本方法,能有效地稳定腈水合酶的活性,利于生物催化剂腈水合酶液的贮存,有利于微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有利于后序聚丙烯酰胺的生产。
14 改良型腈合酶 CN201280028338.7 2012-06-07 CN103635574B 2016-04-13 渡边文昭; 原爱; 安保贵永; 北原彩
发明提供催化活性提高了的改良型腈合酶,并且提供编码该改良型腈水合酶的DNA、包含该DNA的重组载体、包含该重组载体的转化体、从该转化体的培养物中提取的腈水合酶及其制造方法。还提供使用了该培养物或该培养物的处理物的酰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一种改良型腈水合酶,其特征在于,其为β亚基中包含序列号50(GX1X2X3X4DX5X6R)所示的基酸序列的腈水合酶;X4为选自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谷氨酰胺、丝氨酸和苏氨酸所组成的组的氨基酸。
15 产腈合酶的细菌菌株食醚红球菌VKMAc-2610D、其培养方法以及生产丙烯酰胺的方法 CN201380067953.3 2013-12-23 CN105121626A 2015-12-02 S·V·柯祖林; T·N·柯祖林娜; A·S·柯祖林
发明涉及属于红球菌属的细菌菌株,其是腈合酶的生产者。本发明还涉及通过使用所述细菌菌株的生物质水合丙烯腈来生产丙烯酰胺的方法以及培养所述细菌菌株的方法。
16 酶的保存方法 CN201380011435.X 2013-02-19 CN104145017A 2014-11-12 石井绘美; 织田全人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廉价、简便地保存通过进行培养而获得的生物菌体的酶并且在保存中提高酶活性的方法。一种腈合酶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腈水合酶活性的微生物在遮光下培养后的菌体用高压式均质器破碎并遮光保存。
17 生物菌体的运输方法 CN201280005129.0 2012-01-13 CN103620030A 2014-03-05 竹内雅人; 渡边文昭
发明提供在能够密闭的容器内保存具有腈合酶活性的生物菌体的方法、以及使用该容器运输的方法;前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使填充有包含前述微生物菌体的悬浮液的前述容器内的气相部分占容器内部总容积的2%以上且20%以下。
18 使用了生物催化剂的丙烯酰胺的制造方法 CN201180022841.7 2011-05-06 CN102884199A 2013-01-16 村尾耕三; 加纳诚; 平田祐司
发明提供通过作为生物源酶的腈合酶的作用由丙烯腈更有效地制造丙烯酰胺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使用具有腈水合酶的生物催化剂由丙烯腈制造丙烯酰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按照丙烯腈的温度低于30℃的方式冷却和保管丙烯腈的工序。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具有腈水合酶的生物催化剂由丙烯腈制造丙烯酰胺的制造装置。
19 制造3-巯基丙酸或其盐的方法 CN201080019014.8 2010-04-30 CN102575273A 2012-07-11 安乐城正; 古屋政幸; 林秀俊
发明涉及使用酰胺酶由3-巯基丙酰胺或其盐制造3-巯基丙酸的方法。根据本发明,可以利用酶反应在工业上制造3-巯基丙酸。
20 敲除酰胺酶基因的产腈合酶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200880000969.1 2008-03-24 CN101663389B 2011-12-28 于慧敏; 马玉超; 刘昌春; 沈忠耀
发明公开了一种产腈合酶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产腈水合酶工程菌就是敲除或抑制了产腈水合酶原始菌株中的酰胺酶基因后得到的产腈水合酶突变菌株。该工程菌的构建方法是利用携带酰胺酶基因片断的重组自杀质粒,与野生菌的酰胺酶基因进行同源重组,通过自杀质粒大片断的插入阻断野生菌中酰胺酶基因的表达。本发明的产腈水合酶工程菌与相应的野生菌相比,其细胞生长和腈水合酶表达均有所提高;并且在催化水合丙烯腈生产丙烯酰胺的过程中,产物丙烯酰胺的生成量显著提高,副产物丙烯酸的生成量大大降低。产品质量高,精制成本低,在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