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申请号 CN202410156817.1 申请日 2024-02-04 公开(公告)号 CN118007000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江西稀土研究院; 发明人 陈庆军; 李晨雨; 马传明;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 合金 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TiFe 储氢合金 的组成化学式为TiaFebVcNb0.03‑cREd,其中,0.52≤a≤0.62,0.45≤b≤0.50,0.01≤c≤0.03,0.01≤d≤0.04,RE为Ce、La、Y或Pr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氩气气氛下 电弧 熔炼后进行 退火 。稀土元素复合后首先吸氢,为氢 原子 进入合金内部提供通道,V和Nb的加入提高了合金的储氢容量,所述TiFe储氢合金在25℃条件下即可完全活化,最大储氢量超过1.95wt.%,有效放氢量超过1.71wt.%。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得TiFe储氢合金性能优良,实用价值好,有望大规模生产。
权利要求

1.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aFebVcNb0.03‑cREd,其中,0.52≤a≤0.62,0.45≤b≤0.50,0.01≤c≤0.03,0.01≤d≤
0.04,RE为Ce、La、Y或Pr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将金属原料混合进行熔炼,得到铸态合金;
(2)将步骤(1)所得铸态合金封装后进行退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熔炼的电流为100‑200A。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熔炼的时间为150‑
300s。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熔炼在氩气气氛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熔炼的次数为
3‑7次。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退火的温度
800‑1200℃;
优选地,步骤(2)所述退火的时间为2‑8天。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退火后进行振动破碎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将金属原料混合进行电弧熔炼,将真空电弧炉抽‑3
真空至2×10 Pa以下,充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熔炼3‑7次,熔炼中的电流为100‑200A,每次熔炼的时间为150‑300s,得到铸态合金;
‑3
(2)用Ta箔包覆步骤(1)所得铸态合金,放入石英管中,石英管抽真空至2×10 Pa以下后通入惰性气体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铸态合金放入管式炉中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800‑
1200℃,退火时间为2‑8天,退火后的合金进行振动破碎3‑5s,得到粒径为80‑200目的粉末状TiFe储氢合金。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用于固定式储氢装置和/或燃料电池汽车

说明书全文

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TiFe储氢合金,尤其涉及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化石燃料的消耗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寻找一种可替代的清洁能源成为共识。氢能是一种十分理想的二次能源,单位质量的热值是石油的三倍,自身燃烧后仅产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制氢、储氢和用氢三个环节中,储氢是氢能高效利用的关键。目前主要的储氢方式包括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其中,固相储氢以合金储氢为主,氢气进入合金后以形成金属氢化物的方式储存,具有体积储氢密度高、能效高且安全性好的优点,但质量储氢密度相对较低。目前已开发了AB5型、AB型、AB2型和BCC型等多种合金储氢体系。其中,AB型储氢合金以TiFe合金为主。TiFe合金具有CsCl结构,其理论储氢量为1.86wt.%,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能够可逆储放氢,吸氢后主要形成TiFeH1.04和TiFeH1.90两种氢化物,具有双平台特征。TiFe储氢合金主要成分为Ti和Fe,自然资源丰富,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iFe储氢合金容易被化,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层,阻碍了氢原子进入TiFe主相,导致TiFe合金常温条件下不能直接吸氢。在400℃和6.5MPa以上的高压环境下吸放数十次(活化数十次)后,TiFe合金才能够达到最大储氢量。此外,形成TiFe相的范围较窄,要求Ti的范围在49.7‑
52.5at.%之间,偏离会形成非吸氢相和不可逆吸氢相,降低TiFe储氢合金的可逆储氢量。
[0003] 包括元素复合、球磨等在内的多种手段对TiFe合金进行改性,但并不能很好地兼顾活化性能和储氢量。如CN105132741A公开了一种电储能用稀土‑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由Ti、Fe、Mn、多组元稀土及少量LaNi5合金构成,其化学式组成为Ti1.1‑xFe0.8Mn0.2Mx+yLaNi5,其中x为原子比,0<x≤0.09,y为质量百分比,2%≤y≤8%,M代表多组元稀土M代表多组元稀土。尽管所述TiFe储氢合金能够在30℃条件下活化,但最大储氢量仅有1.73wt.%,距离TiFe合金理论储氢量还有很大差距;CN105779848A公开了一种钛铁基储氢合金,其化学通式为TiFe1‑xMnyCozCen,其中0
[0004] 通过上述改性方法,TiFe储氢合金的活化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均牺牲了部分储氢量。为了高储氢量,制备的TiFe储氢合金活化性能并不让人满意。如CN107523735A公开了一种添加Co和Y的TiFe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化学式为
TiFe0.86Mn0.1Co0.1‑xYx,其中0.02≤x≤0.04,所述储氢材料在20℃储氢量能够达到
1.95wt.%,但活化时需要在500℃条件下保持4小时。CN114671403A公开了一种Ti‑Mn‑Fe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化学方程式为Ti0.8Zr0.2Mn0.92Cr0.87Fe0.21+xwt.%Cu,其中x=0‑8,尽管所述储氢材料在25℃时储氢量能够达到1.93wt.%,但仍然需要150℃的高温条件。CN116053491A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用高容量易活化RE‑Ti‑Fe‑Mn基贮氢合金及制备方法,其化学式组成为Ti1.1‑xRExFe0.8Mn0.2V0.05,其中x为原子比,x=0,0.02,0.04,0.06,0.08。
尽管所述TiFe储氢合金储氢量达到1.84wt.%,但仍需要在100℃的温度条件下活化。
[0005] 现有技术中,TiFe储氢合金的储氢量和活化性能没有很好兼顾,在提高活化性能的时候会牺牲储氢量,而为了保证高储氢量活化条件也较为苛刻。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储氢容量高且活化性能好的TiFe储氢合金。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储氢合金兼具高储氢量和良好的活化性能。
[0007]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aFebVcNb0.03‑cREd,其中,0.52≤a≤0.62,0.45≤b≤0.50,0.01≤c≤0.03,0.01≤d≤0.04,RE为Ce、La、Y或Pr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09] 本发明提供的TiFe储氢合金将稀土元素复合到TiFe合金中,稀土元素La、Ce、Y和Pr具有相同的特殊4f电子结构和相对大的原子半径,在合金中能够优先吸氢膨胀,为氢原子进入TiFe合金内部提供通道,改善活化性能。金属V和Nb加入后能够降低平台压,提高储氢量。调整Ti、Fe、V、Nb和稀土元素的配比能够在保持高储氢量的同时,提高活化性能,使TiFe合金能够在25℃条件下直接吸氢。
[0010] 其中,a为0.52‑0.62,例如可以是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或0.62,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1] b为0.45‑0.50,例如可以是0.45、0.46、0.47、0.48、0.49或0.5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2] c为0.01‑0.03,例如可以是0.01、0.015、0.02、0.025或0.03,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3] d为0.01‑0.04,例如可以是0.01、0.02、0.03或0.04,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4] RE为Ce、La、Y或Pr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Ce与La的组合,La与Y的组合,Y与Pr的组合,Ce、La与Y的组合,La、Y与Pr的组合,或,Ce、La、Y与Pr的组合。
[0015]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 (1)按照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将金属原料混合进行熔炼,得到铸态合金;
[0017] (2)将步骤(1)所得铸态合金封装后进行退火
[0018]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制得的储氢合金性能好,适合大规模制备。
[0019] 优选地,步骤(1)所述熔炼的电流为100‑200A,例如可以是100A、120A、140A、150A、160A、180A或200A,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0] 优选地,步骤(1)所述熔炼的时间为100‑200s,例如可以是100s、110s、120s、130s、140s、150s、160s、170s、180s、190s或200s,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1] 优选地,步骤(1)所述熔炼在氩气气氛下进行。
[0022] 优选地,步骤(1)所述熔炼的次数为3‑7次,例如可以是3次、4次、5次、6次或7次。
[0023] 优选地,步骤(2)所述退火的温度为800‑1200℃,例如可以是800℃、850℃、900℃、950℃、1000℃、1050℃、1100℃、1150℃或120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4] 优选地,步骤(2)所述退火的时间为2‑8天,例如可以是2天、3天、4天、5天、6天、7天或8天,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5] 优选地,步骤(2)所述退火后进行振动破碎
[0026] 作为本发明提供制备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7] (1)按照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将金属原料混合进行电弧熔炼,将真空电弧‑3炉抽真空至2×10 Pa以下,充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熔炼3‑7次,熔炼中的电流为100‑200A,每次熔炼的时间为150‑300s,得到铸态合金;
[0028] (2)用Ta箔包覆步骤(1)所得铸态合金,放入石英管中,石英管抽真空至2×10‑3Pa以下后通入惰性气体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铸态合金放入管式炉中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800‑1200℃,退火时间为2‑8天,退火后的合金进行振动破碎3‑5s,得到粒径为80‑200目的粉末状TiFe储氢合金。
[0029]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的应用,所述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用于固定式储氢装置和/或燃料电池汽车
[003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 本发明提供的TiFe储氢合金储氢容量高,可以超过1.95wt.%,有效放氢量超过1.71wt.%,在室温下可以直接吸氢活化,且平台压适中,具备良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32] 图1是实施例1及对比例3提供的TiFe储氢合金的压‑组成‑温度曲线。
[0033] 图2是实施例1、实施例9及对比例2提供的TiFe储氢合金的初次吸氢动力学曲线。
[0034] 图3是实施例1、实施例9及对比例3提供的储氢合金的X射线衍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0036] 实施例1
[003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7Fe0.48V0.02Nb0.01Ce0.02。
[0038]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9] (1)按照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将共10g的金属原料配料混合,抽真空至2×10‑3Pa以下,然后通入氩气进行熔炼,共熔炼6次,每次采用200A的电流熔炼120s;
[0040] (2)用Ta箔包覆熔炼后的合金放入石英管中,抽真空至2×10‑3Pa,通入氩气并封装;
[0041] (3)将封装后的合金放入管式炉中退火,温度为1000℃,退火时间为4天,用振动磨样机振碎得到的退火合金,振动时间为3s,得到振碎后的储氢合金。
[0042] 实施例2
[004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7Fe0.48V0.02Nb0.01Ce0.03。
[0044]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45] 实施例3
[004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7Fe0.48V0.02Nb0.01La0.02。
[0047]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48] 实施例4
[004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7Fe0.48V0.02Nb0.01Y0.02。
[0050]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51] 实施例5
[005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7Fe0.48V0.02Nb0.01Pr0.02。
[0053]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54] 实施例6
[005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7Fe0.48V0.01Nb0.02Ce0.02。
[0056]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57] 实施例7
[005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4Fe0.48V0.02Nb0.01Ce0.02。
[0059]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60] 实施例8
[006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9Fe0.48V0.02Nb0.01Ce0.02。
[0062]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63] 实施例9
[006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62Fe0.48V0.02Nb0.01Ce0.02。
[0065]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66] 实施例10
[006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7Fe0.48V0.03Ce0.02。
[0068]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69] 实施例11
[007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0071]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如下:
[0072] (1)按照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将共10g的金属原料配料混合,然后在2×10‑3Pa的真空度下采用电弧炉进行熔炼,共熔炼3次,每次采用100A的电流熔炼200s;
[0073] (2)用Ta箔包覆熔炼后的合金放入石英管中,抽真空至2×10‑3Pa,通入氩气并封装;
[0074] (3)将封装后的合金在退火温度为800℃,退火时间为8天的条件下得到退火合金,用振动磨样机振碎得到的退火合金,振动时间为3s,得到储氢合金。
[0075] 实施例12
[007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0077]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如下:
[0078] (1)按照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将共10g的金属原料配料混合,然后在2×10‑3Pa的真空度下采用电弧炉进行熔炼,共熔炼7次,每次采用150A的电流熔炼100s;
[0079] (2)用Ta箔包覆熔炼后的合金放入石英管中,抽真空至2×10‑3Pa,通入氩气并封装;
[0080] (3)将封装后的合金在退火温度为1200℃,退火时间为2天的条件下得到退火合金,用振动磨样机振碎得到的退火合金,振动时间为3s,得到储氢合金。
[0081] 实施例13
[008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0083]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步骤(3)中不进行振碎,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4] 实施例14
[008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0086]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步骤(1)中每次采用200A的电流熔炼30s,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7] 对比例1
[0088]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7Fe0.48V0.02Nb0.01Ce0.06。
[0089]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90] 对比例2
[009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5Fe0.48V0.02Nb0.01。
[0092]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93] 对比例3
[0094]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0095]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步骤(3)中不进行退火,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96] 对比例4
[0097]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70Fe0.48V0.02Nb0.01Ce0.02。
[0098]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99] 对比例5
[0100]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48Fe0.48V0.02Nb0.01Ce0.02。
[0101]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02] 对比例6
[0103]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7Fe0.40V0.02Nb0.01Ce0.02。
[0104]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05] 对比例7
[0106]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7Fe0.48V0.06Nb0.01Ce0.02。
[0107]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08] 对比例8
[0109]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7Fe0.48V0.01Nb0.06Ce0.02。
[0110]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11] 对比例9
[011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组成化学式为Ti0.57Fe0.48Ni0.03Ce0.02。
[0113] 所述TiFe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114] 性能表征
[0115] 将实施例及对比例提供的TiFe储氢合金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1中,测试方法如下:
[0116] 用X射线衍射分析样品的相结构;
[0117] 用半自动Sieverts型设备测试样品的吸氢动力学性能和压力‑组成‑温度曲线,其中,动力学性能测试温度为298K,吸氢初始氢压为9.0MPa,压力‑组成‑温度曲线测试温度为323K,最大氢压为9.0MPa。
[0118] 表1
[0119]
[0120]
[0121]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活化性能好,初次吸氢的时间短,在室温条件下可以直接吸氢,最大储氢量超过1.95wt.%,有效储氢量(0.1MPa以上的可逆储氢量)超过1.71wt.%,放氢平台在0.1‑1.0MPa之间,平台压适中。
[0122] 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13中,不经振碎,储氢合金与氢气的接触面积小,导致活化表现差,初次吸氢需要更多的孕育时间;实施例14中,熔炼时间的不足会导致合金内部TiFe主相和二次相无法完全形成,导致储氢量和活化性能均明显下降,初次吸氢达到最大储氢量所用时间增多,平台明显上升;对比例1中,稀土元素的增多可以提高活化能力,但稀土元素以二次相的形式存在于合金中,吸氢后难以放出,会导致可逆储氢量和有效储氢量下降;对比例2中,不加入稀土,TiFe合金内部二次相减少,初次吸氢动力学变差,最大储氢量下降,初次吸氢达到最大储氢量所用时间变长;对比例3中,不经退火,合金成分易造成偏析不均匀,导致平台倾斜,不够明显,储氢量稍下降;对比例4中,过量Ti的存在能够形成更多的二次相,提高了活化性能,减少了初次吸氢达到最大储氢量所用时间,初段吸氢量增加,导致平台压下降,但由于Ti的不可逆吸氢,也会使可逆储氢量和有效储氢量下降;对比例5中,Ti的减少会导致TiFe主相的减少,可逆储氢量和有效储氢量均下降,活化性能也随二次相的减少受到影响,平台压随之上升;对比例6中,Fe的减少使得TiFe主相占比下降,Ti相对过多,二次相增多,活化性能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可逆储氢量和有效储氢量明显下降,平台压降低;对比例7中,过量的V会使得平台压下降,氢气难以放出;对比例8中,Nb过量会增加初段吸氢残滞,平台压下降,氢难以放出,可逆储氢量和有效放氢量下降;对比例9中,Ni的加入能够增大晶格参数,一定程度改善活化性能,但对于储氢量贡献较小。
[0123] 图1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3提供的储氢合金的压力‑组成‑温度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对比例3不经过退火,其平台不明显;图2为实施例1、实施例9及对比例2储氢合金的初次吸氢动力学曲线,相对于对比例2,实施例1及实施例9提供的储氢合金的储氢量有显著提升,其短时吸氢速率大,活化性能有明显优越性;图3为实施例1、实施例9及对比例3提供的储氢合金的X射线衍射图像,相较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9,未经退火处理的对比例3杂峰更多,随着Ti的增加,实施例9中过量Ti对应的衍射峰更加明显。
[0124]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稀土复合的TiFe储氢合金活化性能好,初次吸氢的时间短,在室温条件下可以直接吸氢,最大储氢量超过1.95wt.%,有效储氢量(0.1MPa以上的可逆储氢量)超过1.71wt.%,放氢平台在0.1‑1.0MPa之间,平台压适中,具备良好的实用价值,可用作固定式储氢装置、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
[0125] 申请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