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

申请号 CN202310585388.5 申请日 2023-05-23 公开(公告)号 CN116837194A 公开(公告)日 2023-10-03
申请人 苏州工业园区久禾工业炉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国增;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活塞 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与压 力 机结合设置,包括与所述压力机的出料端结合设置的自动分选布料组件、控温冷却生产线、电气控制装置以及余热淬火生产线,所述控温冷却生产线及所述余热淬火生产线均与所述自动分选布料组件对接,所述自动分选布料组件、所述控温冷却生产线以及所述余热淬火生产线均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集成了余热淬火和控温冷却功能,节省人力,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与压机结合设置,包括与所述压力机的出料端结合设置的自动分选布料组件、控温冷却生产线、电气控制装置以及余热淬火生产线,所述控温冷却生产线及所述余热淬火生产线均与所述自动分选布料组件对接,所述自动分选布料组件、所述控温冷却生产线以及所述余热淬火生产线均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选布料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分选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识别系统,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入端与所述压力机的的出料端对接,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出端与所述余热淬火生产线对接,所述分选输送带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入端,且所述分选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互相垂直,所述分选输送带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入端对接,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出端与所述控温冷却生产线对接,且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中部结合设置用于收集废件的收集组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对接处设置推件装置,所述推件装置的推动方向为沿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传输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淬火生产线包括依次对接排列的淬火油槽、脱油装置以及回火炉,所述淬火油槽与所述自动分选布料组件对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炉上结合设置加热装置、吹冷却装置以及测温系统。

说明书全文

一种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合金非调质生产相关技术领域,更准确的说涉及一种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 高碳合金非调质钢是在中碳钢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V、Nb、Ti和N等)通过控温轧制、控温冷却、在素体和珠光体中弥散析出碳(氮)化合物为强化相,使之在轧制后不经过调质处理,即可获得铁素体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达到的学性能的钢种。高碳合金非调制钢将轧制(或锻造)与热处理结合为一体,省去调质(淬火+高温回火)工序,生产过程更加节能节材,且更加绿色环保。高碳合金非调制钢在汽车工业中已成为锻件、热处理件的重要用材,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是重要的技术问题。
[0003] 具体的,针对采用高碳合金非调质钢的活塞生产,首先需要经过前锻造生产线,之后根据具体材质的不同,一些材质的活塞需要经过余热淬火工序后制成,一些材质的活塞需要经过控温冷却工序后制成。现有技术中余热淬火和控温冷却工序需要采用互相独立的生产线,需要人工将记过前锻造生产线的活塞运输至两个生产线中的一个,操作效率低,且人工操作工作强度大,还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0004] 综上,本领域需要对现有的活塞后段生产线进行改进,以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在压力机出料端结合设置自动分选布料组件,自动分选布料装置结合设置控温冷却生产线和余热淬火生产线,自动将活塞输入对应的生产线。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与压力机结合设置,包括与所述压力机的出料端结合设置的自动分选布料组件、控温冷却生产线、电气控制装置以及余热淬火生产线,所述控温冷却生产线及所述余热淬火生产线均与所述自动分选布料组件对接,所述自动分选布料组件、所述控温冷却生产线以及所述余热淬火生产线均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电连接。
[0007] 优选地,所述自动分选布料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分选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识别系统,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入端与所述压力机的的出料端对接,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出端与所述余热淬火生产线对接,所述分选输送带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入端,且所述分选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互相垂直,所述分选输送带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入端对接,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出端与所述控温冷却生产线对接,且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平行。
[0008]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带中部结合设置用于收集废件的收集组件。
[0009] 优选地,所述分选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对接处设置推件装置,所述推件装置的推动方向为沿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传输方向。
[0010] 优选地,所述余热淬火生产线包括依次对接排列的淬火油槽、脱油装置以及回火炉,所述淬火油槽与所述自动分选布料组件对接。
[0011] 优选地,所述回火炉上结合设置加热装置、吹冷却装置以及测温系统。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的优点在于:所述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集成了余热淬火和控温冷却功能,节省人力,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所述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的余热淬火生产线的回火炉上结合设置加热装置、吹风冷却装置以及测温系统,控制活塞在回火炉中的冷却过程,提高活塞产品的品质。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1为本发明一种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6]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种活塞余热淬火、控温冷却两用生产线与压力机1结合设置,包括与压力机1的出料端结合设置的自动分选布料组件2、控温冷却生产线3、电气控制装置4以及余热淬火生产线5,控温冷却生产线3及余热淬火生产线5均与自动分选布料组件2对接,自动分选布料组件2、控温冷却生产线3、以及余热淬火生产线5均与电气控制装置4电连接,所述自动分选布料组件2将压力机1输出的活塞分类输送至控温冷却生产线3或余热淬火生产线5中,完成温控冷却或余热淬火工序,无需人工操作,且通过一条生产线实现两种功能,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0017] 具体的,自动分选布料组件2包括第一输送带21、分选输送带22、第二输送带23以及识别系统,第一输送带21的输入端与压力机1的的出料端对接,第一输送带21的输出端与余热淬火生产线5对接,分选输送带22的输入端位于第一输送带21的输入端,且分选输送带22与第一输送带21互相垂直,分选输送带22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23的输入端对接,第二输送带23的输出端与控温冷却生产线3对接,且第二输送带23与第一输送带21平行。
[0018] 进一步的,第一输送带21中部结合设置用于收集废件的收集组件211。分选输送带22与第二输送带23对接处设置推件装置231,推件装置231的推动方向为沿第二输送带23的传输方向,用于将分选输送带22上的工件推送至第二输送带23上。
[0019] 余热淬火生产线5包括依次对接排列的淬火油槽51、脱油装置52以及回火炉53,淬火油槽51与自动分选布料组件2中第一输送带21的输出端对接,活塞被自动分选布料组件2输送至淬火油槽51中淬火,之后经脱油装置52脱油,最后进入回火炉53中进行回火工序。进一步的,回火炉53上结合设置加热装置、吹风冷却装置以及测温系统,控制活塞在回火炉中的冷却过程,提高活塞产品的品质。优选活塞进入回火炉时温度≥900℃,3min后冷却到680℃;之后进行9min保温(650‑680℃);2min后冷却到≤350℃。
[0020]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