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信号解码方法 CN201210232734.3 2012-07-06 CN103532563A 2014-01-22 黄禄友
一种信号解码方法是用以于一逻辑分析仪撷取一待测物的信号时,解译所撷取的该待测物的信号;该信号解码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先加载对应该待测物的通讯协议的解码手段,并撷取多个该待测物的信号封包,再以所选择的解码手段解译所撷取的信号封包;当在同一时间区段中解译出两种以上不同资料类型的资料数值时,则先解译取得其中一资料类型的资料数值,并以所选择的解码手段重新解译所撷取的信号封包,以取得另一资料类型的资料数值,而后,同时显示所有解译出的不同资料类型的资料数值于一显示设备上。
22 一种抗高重频干扰的激光编码系统及方法 CN201210114571.9 2012-04-18 CN102638271A 2012-08-15 陈勇; 冉景砚; 王寅; 陆遥; 冯鹏; 孙龙钊; 熊杰; 肖维仲
发明涉及一种抗高重频干扰的激光编码方法,通过对高重频激光有源干扰对激光半主动寻的制导的威胁,针对产生纳秒级脉宽可调激光器,提出一种使用电光开关直接削波实现脉冲宽度和脉冲幅值的编码,同时采用正交的KTP晶体来补偿静态双折射产生的相位差,并且采用普克尔盒电源同步控制减少延迟和误差,将激光编码脉宽编码与脉冲幅值调制相结合,形成一种既能对抗激光度欺骗式干扰又能对抗高重频激光干扰的PAWM编码,同时在导引头上对抗高重频激光干扰的方法做出改进,形成一种新型的激光编码系统,该系统适合用于跟踪、制导、定位准直、光通信APT技术、光电对抗等方面。
23 多比特位编码方法以及装置 CN200880130800.8 2008-11-07 CN102132333A 2011-07-20 高伦·卡·梁·崔; 菲利普·Y.·W.·崔
发明公开了无线传输中编码数据的方法以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将数据信息编码成具有第一编码格式和第二编码格式的传输代码,其中,所述第一编码格式以第一比特表示方式为特征,第二编码格式以与第一比特表示方式不同的第二比特表示方式为特征;以及传输具有第一及第二编码格式的传输代码。
24 用于存储并检索存储系统中信息的方法和存储装置 CN201010139364.X 2003-08-29 CN101867375A 2010-10-20 杰弗里·S·冈沃尔; 斯蒂芬·J·格罗斯
发明揭示用于将数据变换为一可有效地存储于一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格式的方法和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将一第一数据格式的信息存储到一存储系统中的方法包括:产生与该第一数据格式相关的统计信息,及利用该统计信息将该信息从该第一数据格式变换为一第二数据格式。在将该信息变换为该第二数据格式后,将该信息存储到一存储器中。将该第二数据格式的该信息存储到该存储器中包括:存储一标识一用于将该信息变换为该第二数据格式的变换的标识符。在一实施例中,与存储该第二数据格式的信息相关的成本小于或等于与存储该第一数据格式的信息相关的成本。
25 对视频及语音信号进行代码转换的方法和系统 CN02806657.X 2002-03-13 CN1554054A 2004-12-08 马尔万·安瓦尔·贾布里
一种将多媒体信息通过一个或多个可能不同的网络(260,290,292)从源位置(210)传送到目的位置(220)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具有以第一格式提供第一信息流的源输出。该系统还具有以第二格式接收第二信息流的目的地输入。代理代码转换机服务器(“PTS”)(204,208)在源输出和目的地输入之间连接。该PTS具有对数据进行代码转换的代码转换模。该PTS具有对数据进行代码转换的代码转换模块。该PTS还具有性能模块,用于识别源输出的第一性能和目的地输入的第二性能,并根据第一性能和第二性能选择代码转换程序。
26 多级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200310122285.8 2003-10-30 CN1519842A 2004-08-11 阪上弘文; 清水明彦
一种多级数据处理方法,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每个符号都有n位的多级数据,其中,n为满足n≥2的整数。在m个符号的多级数据的较高的(n-1)位中设置一个{(n-1)×m}位二进制数据,其中,m是满足m≥2的整数;以及按照一个预定转换规则将(m-k)位二进制数据转换为m位,而且,在m个符号的多级数据的较低1位中设置m位,以便将(n×m-k)位的二进制数据转换为由m位符号组成的多级数据的1个集合,其中k是满足m>k≥1的整数。
27 将一系列的数据字转换成调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03104166.3 2003-02-14 CN1489293A 2004-04-14 徐相云
发明涉及将一系列的数据字转换成调制信号的方法,在将要记录于记录媒体的输入数据字内,以相互不同的方式交叉生成多个中间次序,然后把有关特定交叉方式的数据字进行叠加,将叠加后的多个选择次序根据预先设置的m/n编码率,按照符合(d,k)条件的次序进行调制。在调制完毕的符合于(d,k)条件的次序中,测定具备可行性之非次序的百分率,并依此选择一个符合于(d,k)条件的次序,记录在光盘、磁盘等记录媒体上,从而可以抑制记录数据的直流成分。本发明之转换方法遵守已定义的(d.k)编码规定,抑制直流成分,不包含同步模式,将“0”的串不长,最小d运行长度并不长的次序数据码记录到光盘、磁盘等记录媒体上。
28 分布式随选媒体代码转换系统和方法 CN01822293.5 2001-12-20 CN1488195A 2004-04-07 安吉拉·C·W·雷; 詹姆斯·P·霍迪; 霍华德·E·查托克; 克里斯托弗·V·皮瑞兹; 基奥维尼·M·安格诺利; 哈里·A·考姆斯基; 史蒂文·H·陈; 黑托西·霍克穆瓦
提供了一种随选将媒体内容由一种源类型代码转换成一种目标类型的系统和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多个由多个源类型(208)进行代码转换的代码转换器(218),其中系统接收媒体内容的代码转换请求,为响应代码转换请求,获取媒体内容,根据源类型(208)和目标类型,将媒体内容发送给多个代码转换器中的一个,从而生成代码转换后的媒体内容,并传输(220)代码转换后的媒体内容。系统(106)以管道的形式获取、发送媒体内容,将之进行代码转换,并传输代码转换后的媒体内容。系统(106)还提供了以文件或数字数据流的形式发布媒体内容,提供了媒体内容的存档,以及对代码转换后的媒体内容进行缓存以提高系统效率。
29 图章防伪系统 CN96119528.2 1996-11-04 CN1181567A 1998-05-13 吕金兰; 王立新; 张发文; 张维海; 潘建; 吕金凤; 赵立京; 陈欣
一种计算机图章防伪系统,它通过计算机对图章的图形、图象、文字进行技术处理,以防伪字库为基础,通过制章软件统一图章制作规范,对图章的大小、边框、文字到边框距离及起始旋转度的控制和对文字笔划大小、位置、形状进行量化数据处理完成的。这一技术解决了目前图章市场个体性强、管理困难的问题,为图章制作提供了一种易于使用、管理的计算机图章防伪制作系统。
30 在存储媒体的控制磁道上记录信息的方法 CN97111470.6 1997-05-31 CN1170927A 1998-01-21 赫尔曼·林克; 阿克塞尔·马兹勒夫
在录像机的CTL磁道上记录信息的公知方法基本上限于VISS和VASS信息。用公知方法在这种控制磁道上记录任何期望的数据是不可能的。通过把要记录的数据单值转换为与现有标准不抵触的码,本发明的方法允许附加信息项在记录机的控制磁道上记录。在一实施例中,数据借助相应的规则和标题,以采用CTL比特定义、不与诸如VISS和VASS的CTL磁道公知数据结构发生抵触的方式被转换为具有固定长的数据。以此达到的效果是任何所需数据都能被存储在控制磁道上。
31 多位十进制-BCD码快速转换电路 CN94107447.1 1994-07-22 CN1116787A 1996-02-14 郭业樵; 罗艳强
发明涉及一种多位十进制数变BCD码的快速转换电路,有一个由多个并列的存电路组成的、能锁存并输出多组从译码器发出的BCD码的锁存器,在译码器和锁存器之间有一个时序控制电路,它按照译码器发出的每组BCD码的次序,向锁存器发出步进选通脉冲,由高位到低位依次选通锁存器中的锁存电路。本发明可以取代一位十进制-BCD码转换电路和拨码开关,有广泛的用途。
32 编码电路 CN86102392 1986-04-05 CN86102392A 1986-11-26 柳下栋生; 加加美直人; 戎井丰志
发明的对二值图象信号进行二元编码的编码电路由检测编码行及其之前的参考行上象素值发生变化的变化点位置抽取表现变化点相互之间相对关系信息的第1装置,把相对关系信息变换为中间代码的第2装置,记忆中间代码的第1存储装置,和预先记忆对应中间代码的符号、通过由第1存储装置输出的中间代码存取的第2存储装置构成。通过第1装置的处理和通过第2存储装置的编码处理能独立进行。
33 译码电路 CN86102400 1986-04-05 CN86102400A 1986-11-19 戌井丰志; 柳下栋生
对二维编码的图象信号进行译码的本发明译码电路是由从图象信号的串行数据中识别包括编码方式、行程、行同步符合、控制返回符号以及错误符号在内的各个数据,分别将该数据变换成并行数据的中间代码的变换器、贮存变换器中的中间代码的存贮器、以及顺序读出贮存在存贮器中的中间代码,识别该中间代码,根据识别结果,参考译码线之前的参考线,再生译码线的双值象素的再生器构成。采用这种译码电路结构,就能使上述两个处理程序单独地而且并行地进行。
34 编码器 CN86102403 1986-04-05 CN86102403A 1986-11-05 加加美直人
发明关系到将双值图象信号译成代码的编码器,本发明具备:在编码行上及基准行上把象素值发生变化的位置检测的变化点检测装置,根据从该变化点检测装置来的输出把通路模式、横向模式、垂直模式等进行模式编成的编成装置、垂直模式时对编码行与基准行上的最初变化象素的相对距离作出计数的垂直模式计数器、在一行终端的编码处理时对垂直模式计数器的值进行修正的加法装置以及把上述模式编成装置的输出和上述加法装置的输出加以复合输出的复合电路
35 编码器脉冲分配板 CN201120263624.4 2011-07-25 CN202135117U 2012-02-01 孙建兴; 张璘璘; 金晓刚; 余炯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编码器脉冲分配板,该编码器脉冲分配板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输入端通过编码器接口连接到模拟编码器,输入端根据模拟编码器的编码信号产生脉冲。第一输出端通过脉冲输出接口连接到第一系统。第二输出端连接到第二系统,其中第二系统具有与第一系统不同的脉冲接收方式。其中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互相电气隔离。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脉冲分配板能在不同种类元器件之间进行兼容,实现脉冲分配,同时,在编码器脉冲分配板的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之间进行有效的电气隔离。
36 电器开关手动操作盒 CN200620051089.5 2006-05-23 CN2901409Y 2007-05-16 张凡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器开关手动操作盒,这种电器开关手动操作盒,包括安装盒诸多开关、诸多开关引线、开关板,还有一个对开关引线进行编码的线路板,该线路板上有采用BCD编码中的8421码编码法编码的诸多二极管或者集成电路,所述开关采用片膜开关安装在开关板上,各开关引线通过一插头插到线路板上的插座进行编码,转成BCD码成为少量输出线端。本实用新型能使输出线大大减少,并能对电接点的进行密封,不仅可以降低造价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故障,安全性能好、可靠性高、方便操作,尤其适应于炸药包装设备。
37 IMPLICIT QUADTREE OR BINARY-TREE GEOMETRY PARTITION FOR POINT CLOUD CODING PCT/US2020/070167 2020-06-23 WO2020264553A1 2020-12-30 ZHANG, Xiang; GAO, Wen; YEA, Sehoon; LIU, Shan

A method of point cloud geometry decoding in a point cloud decoder can include receiving a bitstream including a slice of a coded point cloud frame, and reconstructing an octree representing a geometry of points in a bounding box of the slice where a current node of the octree is partitioned with a quadtree (QT) partition or a binary tree (BT) partition.

3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DATA RECOVERY IN DATA STORAGE SYSTEMS PCT/US2019/038479 2019-06-21 WO2019246527A1 2019-12-26 VARANASI, Chandra; YEO, Engling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data recovery in data storage systems is described. When errors occur while retrieving a plurality of codewords from a 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a long vector may be formed from the plurality of codewords and decoded by a special, long parity check matrix to re-create data stored on the 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when normal decoding efforts fail.

39 CODAGE DE DONNEES POUR MODELAGE DU SPECTRE D'UN SIGNAL GFSK PCT/EP2013/061169 2013-05-30 WO2013178734A1 2013-12-05 CHIODINI, Alain

L'invention concerne selon un premier aspect un procédé de codage de données en vue de leur transmission sur un canal de communication mettant en œuvre une transformation biunivoque d'une suite binaire de P bits représentant un entier x en K suites de N unités d'informations où chaque unité peut présenter plusieurs états, N étant supérieur ou égal à P, transformation biunivoque selon laquelle partant d'une suite de N unités d'informations présentant le même état, on vient modifier, en fonction de la valeur de l'entité x, M unités d'information parmi les N unités d'information pour qu'elles adoptent un état différent, M étant défini de sorte que le nombre de permutations de M dans N soit au moins égal à (I).

40 METHOD FOR THE ADAPTING THE BIT RATE OF A BIT STREAM WHICH IS TO BE TRANSMITTE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PCT/DE0203246 2002-09-03 WO03024014A3 2003-10-09 DOETTLING MARTIN WALTER; RAAF BERNHAR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adapting the bit rat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herein the bits of the bit stream are punctuated or repeated in such a manner that for a certain respective number (N) of consecutive bits (x) of the bit stream which is to be transmitted, the sum of importances (w) exhibited by the respective bits (x) of the bit stream for the extraction of information containing the respective bit are arranged in a predefined relation to the sum of the reliabilities (v) of the corresponding bits (y) effectively used for transmission so that said bits can be transmit a specific information content after bit rate adapt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a parameter (e), of which for each incoming bit a value (e minus) depending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spective bit is subtracted, is used in such a way that if it is greater than zero, the bit is represented as a dotted line. The bit is repeated until the sum of the reliabilities of the corresponding bits actually used for transmission is commensurate with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spective bit. A parameter (e plus) which is dependent upon the above-mentioned reliabilities of the bits used for the transmission would thus be used.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