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发电、变电或配电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机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21 旋转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2311728486.6 2023-12-15 CN117713584A 2024-03-15 王吉如; 严浪浪; 童宝山; 王闯; 毛杜邦; 梁天唯; 刘晓鹏; 赵宏伟
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驱动装置,涉及驱动设备领域,包括电磁驱动装置、压电驱动装置和壳体,电磁驱动装置用于与转轴连接且能够驱动转轴沿转轴的轴线转动;第一压电叠堆、第二压电叠堆、第三压电叠堆和第四压电叠堆均能够在接收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时伸长,且均能够在驱动电压为零时回缩,第一压电叠堆和第四压电叠堆在伸长过程中能够对转轴施加能够使转轴正转的第一挤压,第二压电叠堆和第三压电叠堆在伸长过程中能够对转轴施加能够使转轴反转的第二挤压力,第一挤压力的方向与转轴的径向之间具有夹,第二挤压力的方向与转轴的径向之间具有夹角。本发明还提供了旋转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转角分辨率,应用范围广。
222 一种同步谐振惯性冲击的线性压电 CN202210332921.2 2022-03-31 CN114844390B 2024-03-15 贺良国; 单增祥; 王勇; 李锟; 窦浩天; 岳旭康; 钱安; 万志凯
发明涉及一种同步谐振惯性冲击的线性压电达,属于精密驱动与定位技术领域。包括动子模和底座机构;动子模块包括一对驱动振子、钳位机构、一对滑块;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和一对导杆;驱动振子包括振子连接块、振子基板、动子压电陶瓷片和一对配重块;钳位机构包括中心安装块、一对连接基板、一对钳位压电陶瓷片和弹性钳位足。本发明结构上对称式布局,不借助机械不对称来实现马达的运动;工作时,采用两路正弦信号控制,分别向一对动子压电陶瓷片和一对钳位压电陶瓷片输入正弦信号,通过同步谐振实现自动钳位的方式控制马达的运动。本发明可以实现双向运动,只需要改变两路输入信号相位差即可实现马达的反向运动,十分高效便捷。
223 一种V型旋摆压电发电及振动抑制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202210477168.6 2022-05-03 CN114826021B 2024-03-15 朱红钧; 周新宇; 黄栏; 唐堂; 钟家文
发明涉及一种V型旋摆压电发电及振动抑制一体化装置及方法,装置由由一个旋转组件和两个发电组件组成。旋转组件包括一个套管、两个旋转轴承、两个防电滑环、两个圆柱外壳、四个柱形转轴、两根肋条、四个滑轨窗口和八个滑轨槽;一个发电组件包括两根水平支撑架、四金属薄片、一块楔形块、四块陶瓷压电片、触须形节条和柔性压电片。在本装置摆动的金属薄片、楔形块与扭动的触须形节条干扰了海洋立管尾部旋涡的形成与发展,对海洋立管的三维尾流构成了深度破坏,使大旋涡破碎成小旋涡,进而抑制了涡激振动。同时,陶瓷压电片与柔性压电片不断发生形变,产生电流,实现了海流能的转化。
224 一种装配式塑料类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01910780677.4 2019-08-22 CN110438862B 2024-03-15 蒋玮; 袁东东; 沙爱民; 肖晶晶; 童峥; 贾猛; 单金焕; 王文通; 鹿蓉
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塑料类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包括路基,路基上铺设有塑料类基层,塑料类基层上铺设有隔热层隔热层上铺设有金属板过渡层,金属板过渡层上铺设有沥青路面下面层,沥青路面下面层上铺设有沥青路面上面层。在路基之上采用塑料类基层,代替现有大多数沥青路面中的半刚性基层,有效解决了半刚性基层导致的反射裂缝问题,降低了沥青路面施工成本,节约了施工时间,保证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颠覆了传统思路,塑料类基层原材料取材于废旧塑料垃圾,是将塑料碎渣经处理后压实成型的中空构造,有效实现了废物利用,保护了环境,拓展了沥青路面“绿色”发展的内涵,当塑料类基层达到使用年限后,还可回收利用,节约了大量的资源。
225 定位装置和用于操作这种定位装置的方法 CN202280044740.8 2022-05-17 CN117693667A 2024-03-12 阿列克谢·维施纽斯基
发明涉及一种定位装置(1),该定位装置(1)具有:定位单元(2),该定位单元(2)具有至少一个压电致动器(4);用于与待定位元件(6)耦合的驱动元件(5);以及控制器(3)。定位装置具有用于检测定位单元(2)中的缺陷的缺陷分析装置(16),其中,致动器(4)或多个致动器除了用于驱动元件(5)的驱动功能之外,还具有声学声波的发生器(12)或接收器(13)的功能,并且缺陷分析装置(16)包括用于产生用于激励所述或一个发生器(12)的正弦电压的测量信号发生器(22)和用于分析由所述或一个接收器(13)产生的电信号的共振分析器(24)。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操作这种用于检测定位单元(2)中的缺陷的定位装置的方法。
226 介电薄膜、介电薄膜元件、压电致动器、和压电传感器 CN201980040362.4 2019-09-11 CN112640137B 2024-03-12 佐藤祐介; 石田未来; 佐藤和希子; 舟窪浩; 清水庄雄; 长谷川光勇; 石滨圭佑
介电薄膜包含金属化物,金属氧化物包含铋、钠、钡和,金属氧化物的至少一部分为具有钛矿结构的正方晶,至少一部分的正方晶的(100)面在介电薄膜3的表面的法线方向dn上取向。
227 天然气系统压能发电橇 CN202211018205.3 2022-08-24 CN117674637A 2024-03-08 赵淑珍; 李尹建; 汤晓勇; 杜通林; 王海波; 吴巧; 江兵; 刘建; 蒲羿宇; 刘文广; 聂晶; 胡道华; 薛文奇; 王建勤; 孙辰琛; 贾晓林
发明公开了天然气系统压能发电橇,涉及天然气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膨胀发电机组与J‑T,所述膨胀发电机组与J‑T阀并行设置;天然气上游接入膨胀发电机组与J‑T阀的输入端,膨胀发电机组与J‑T阀的输出端接入天然气下游;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分别为:仅膨胀发电机组运行,对天然气脱水脱烃的同时,回收天然气压力能进行发电;仅J‑T阀运行,对天然气脱水脱烃;本发明,采用膨胀发电机组运行不仅降低了阀后天然气的温度还充分利用了膨胀做功获得了额外电能
228 一种行走式压电致动三轴耦合运动台 CN202311596440.3 2023-11-27 CN117674635A 2024-03-08 丁晨阳; 郭亮; 阮智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行走式压电致动三轴耦合运动台,包括:基台,基台的中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有多组,多组驱动组件绕基台的中轴线圆周布置,每组驱动组件均包括行走式压电致动器和柔性铰链单元,行走式压电致动器设有致动器定子和致动器动子,致动器动子和致动器定子活动连接,并相对于致动器定子沿第一方向移动,致动器定子与基台连接,致动器动子与柔性铰链单元连接;姿态调整平台,姿态调整平台与柔性铰链单元连接。本发明利用压电驱动并联动柔性铰链单元的方式实现姿态调整平台的大行程、大度的姿态调整,满足在真空、无磁、低热耗的工作环境下工作设备大行程、大角度的姿态调整需求。
229 一种压电致动器 CN202311446682.4 2023-11-01 CN117674633A 2024-03-08 张明达; 张百良
一种压电致动器或压电振子驱动流体时表面流体粘滞性的改进设计,压电或其它电致动材料往复摆动驱动流体的制动器或振子设置凹位,增加其表面流体粘滞性和增加同振流体,以改善驱动流体的能
230 一种网孔摩擦片以及负离子产生装置 CN202311666412.4 2023-12-07 CN117663344A 2024-03-08 厉亚
一种网孔摩擦片以及负离子产生装置,网孔摩擦片包括:网孔层,环形压电陶瓷层以及绝缘层,其中绝缘层覆着于网孔层和环形压电陶瓷层的外表面,其中网孔摩擦片具有穿过网孔层的中央区域和对应绝缘层的多个微孔。通过在网孔摩擦片的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层,有效地防止高压电场中高压通过液体传导给网孔摩擦片的网孔层,避免所述网孔摩擦片上激励信号峰峰值或者频率剧烈变化而击穿网孔摩擦片,并且防止激励信号处于短路状态以保证网孔摩擦片的正常工作,并且能够延长网孔摩擦片的雾化寿命。
231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2311698303.0 2023-12-11 CN117663027A 2024-03-08 姜立明; 谢俊烽
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驱动电路板和光学模,所述驱动电路板与所述光源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光源发光;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发电模块和储电模块,所述发电模块用于将所述背光模组在移动或震动时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述储电模块与所述发电模块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发电模块产生的电能,所述储电模块还与所述驱动电路板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电路板为所述光源提供电能。采用上述设计,能够将显示产品移动、震动的过程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至储电模块中,以给光源提供备用电源,增加了显示产品的续航时间,还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的效果。
232 二维弧形阵列六自由度磁浮微动台及器件转移装置 CN202311544432.4 2023-11-20 CN117277723B 2024-03-08 徐成; 毕海; 梁振廷; 李义
申请公开一种二维弧形阵列六自由度磁浮微动台及器件转移装置,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其中,二维弧形阵列六自由度磁浮微动台包括:定子,定子为平面结构;动子,动子为平面结构,且动子与定子平行设置;磁阵列,磁铁阵列包括若干辐射状环形布置的扇形磁体,扇形磁体设置在动子上;至少三个第一绕组,三个第一绕组设置在定子上;至少三个第二绕组,三个第二绕组设置在定子上。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由于动子和定子均为平面结构,且动子和定子平行设置,磁铁阵列设置在动子上,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均设置在定子上,这样可以使得整体微动台重心更低,适合高速运动,而且整体微动台空间利用率高,有效保证了推密度
233 一种基于非对称结构的单模微型超声电机 CN202211000369.3 2022-08-19 CN115360933B 2024-03-08 潘巧生; 王雅; 陈立蔚; 万澳德; 李瑞君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对称结构的单模微型超声电机,属于声波电机技术领域。包括定子机构、转子机构和预压弹簧;定子机构包括金属空心的平行四边形框架状的单模压电振子和两对压电陶瓷片;两对压电陶瓷片分别设于单模压电振子的两对侧边的外侧面上,两对侧边的内侧面上分别为一对第一圆弧面和一对第二圆弧面;每对压电陶瓷片的极化方向相反;转子机构包括设于转轴的一对转子;单模压电振子套设于一对转子上,且两对圆弧面作为摩擦界面,与一对转子的圆锥面耦合接触。本发明采用单一定子的一阶平面收缩扩张振动模态或二阶平面收缩扩张振动模态,实现转子机构的顺时针运动输出或逆时针运动输出。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简单紧凑、体积小。
234 一种基于压电叠堆的精密二维稳像装置 CN202210018818.0 2022-01-09 CN114421806B 2024-03-08 袁小庆; 刘宇轩; 姬俊杰; 周彤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叠堆的精密二维稳像装置,包括压电叠堆、压电叠堆预紧模、压电叠堆位移放大模块、镜头安装架、位移导向机构以及固定框架;压电叠堆预紧模块位于固定框架的对处,对压电叠堆实现预紧;位移放大模块与预紧模块固接,位于固定框架相邻两边,包括三级位移放大机构;镜头安装架通过柔性铰链与第三级位移放大机构相连,并通过位移导向机构与固定框架相连。本发明通过在X和Y方向上并联的压电叠堆位移放大模块对压电叠堆通电后产生的位移进行放大,在位移导向机构的位移导向作用下实现镜头安装架在X和Y方向上的位移,从而补偿镜头在动态拍摄中产生的抖动以解决成像模糊问题。
235 一种矿用摩擦式提升机自驱动智能监测一体化摩擦衬垫 CN202111462804.X 2021-12-01 CN114135611B 2024-03-08 冯存傲; 张德坤; 曹洋; 陈凯; 李晓伟; 王大刚; 王庆良; 刘洪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摩擦式提升机自驱动智能监测一体化摩擦衬垫,摩擦衬垫的底部具有方形凹口,摩擦自驱动接触器为固定有箔及聚四氟乙烯薄膜的聚酯薄片,固定于凹口的内壁面上,边缘固定有与铜箔相连的第一铜芯电线;摩擦自驱动三维智能传感器为一聚氨酯,A聚氨酯块的边缘固定有第二铜芯电线,外壁面固定有与第二铜芯电线相连的箔,铝箔与聚四氟乙烯薄膜一一相对且存有间隙;B聚氨酯块插入凹口中配合固定,C聚氨酯块与摩擦衬垫的底面配合固定,沿B聚氨酯块侧面和C聚氨酯块顶面至其边缘具有凹槽,两组铜芯电线固定在凹槽内沿其连接至外部采集系统。本发明实时监测内部所受摩擦和压力,无需供电,体积小,不影响提升机正常运行。
236 用于收集旋转设备的振动能量的自发电系统、装置及方法 CN202111217597.1 2021-10-19 CN113992058B 2024-03-08 何伟挺; 赵奂芃; 何城炽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收集旋转设备的振动能量的自发电系统、装置及方法,其系统包括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和电能处理装置;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固定安装在旋转设备上,用于根据旋转设备的自身固有频率调整响应振动频率,以使旋转设备和振动能量收集装置的频率不同;电量处理装置电连接振动能量收集装置的电能输出端,用于对电能输出端输出的电能进行处理并输出至附加设备和/或储能设备。本发明通过收集设备自身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对现场设备进行供电,能够有效利用能量,提升设备长期稳定运行能。同时,本发明根据旋转设备的自身固有频率调整响应振动频率,以使旋转设备和振动能量收集装置的频率不同,有效避免由于收集装置和旋转设备共振引起的故障。
237 小型器具装置 CN201880048223.1 2018-05-29 CN110945671B 2024-03-08 托马斯·希尔普; 雷内·施奈茨勒; 哈拉德·埃克哈特; 马库斯·劳芬贝格; 安东·布兰克
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器具装置,尤其是身体护理器具装置,尤其是剃刮器件装置、胡须修剪器、毛发修剪器、脱毛器具装置、纹身器具装置、牙刷装置等,其具有驱动单元(12a‑h),其具有至少一个驱动元件(14a‑h)。根据本发明,所述驱动元件(14a‑h)具有至少一种磁性形变材料(16a)。
238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的树状能收集系统 CN202311548045.8 2023-11-20 CN117650717A 2024-03-05 钱海峰; 龙威; 卢思臣; 自健龙; 张雨森; 贺满江; 张治红; 印玉廷; 桂浦腾; 王杰; 王小华; 冯郎; 林婷婷; 乔妍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的树状能收集系统,包括摩擦纳米发电单元、树状仿生支架以及电源管理电路;摩擦纳米发电单元采用仿生设计呈树叶状,用于在驱动下通过摩擦发电产生交流电;树状仿生支架包括树干部和多根树枝部,每根所述树枝部上都均匀布设有多个树叶状的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摩擦发电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及调压,输出直流电流。基于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将风能转换为电能,通过风驱动树叶状的摩擦纳米发电单元能够对风能进行收集。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和安装成本低等优点,特别是对于低频风能的收集与分布式能源的供应中,本发明具有显著优势,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
239 一种叠装双叶间动态气隙作用的百叶窗式大功率伏阵列 CN202311225187.0 2023-09-21 CN117650715A 2024-03-05 瞿金平; 黄照夏
发明涉及一种叠装双叶间动态气隙作用的百叶窗式大功率伏阵列。当风通过若干双叶贴合的百叶窗时,双叶发生往复贴合与分离,双叶贴合时,具有不同带电特性的表面由于接触起电而发生电荷迁移;双叶分离时,因静电感应现象电子在外电路发生迁移;贴合与分离时,运动变形产生的压电效应使得双叶表面发生电荷转移,同时双叶间形成的动态气隙进一步增强了压电性能;接触起电、静电感应、压电效应及动态气隙的耦合作用可将其产生的同极性电荷汇聚叠加,最终提升发电性能。百叶窗式风伏阵列内部若干个叠装柔性双叶在风的作用下往复贴合与分离,有效地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规模化生产和推广应用等特点。
240 基于摩擦静电场驱动电热薄膜热管理系统制备方法 CN202311619061.1 2023-11-29 CN117647027A 2024-03-05 潘庆燕; 刘虎; 马儒军; 刘强; 孙康; 李洪云
发明公开了基于摩擦静电场驱动电热薄膜热管理系统制备方法,涉及到自调节热管理系统领域,包括S1:制备电热固定薄膜,S2:制备定点式精准高效制冷设备,S3:选用定点式精准高效制冷设备,S4:研究纳米发电机驱动电热固态薄膜的制冷效果。本发明中制备基于P(VDF‑TrFE‑CFE)弛豫聚合物和二维无机纳米材料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加工具有高导热及高电热性能的纳米复合薄膜,利用纳米发电机产生的电压驱动电热固态薄膜转移热量,构建自驱动的电热固态薄膜制冷系统,通过对自驱动的电热固态薄膜制冷系统进行阵列式设计,获得针对燃料电池等高产热电源或用电器的定点式精准高效制冷设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