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模密操纵杆 CN202310772746.3 2023-06-28 CN116627206A 2023-08-22 夏冰; 宋向国; 陈景黄; 王勇; 黄宇明; 沈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密操纵杆,包括:杆头组件、方向组件、外壳组件和电路板组件;其中,外壳组件包括外壳和波纹管;波纹管的一端通过上压板紧压在外壳的凸台上端;波纹管的另一端通过下压板紧压在杆头组件的下端;方向组件安装在外壳组件内部,且方向组件的中心杆穿过凸台与杆头组件连接;电路板组件安装在外壳的底部,且与方向组件电路连接。该水密操纵杆结构简单,且易操作使用。
2 一种通用化的工程机械操控设备 CN202310437382.3 2023-04-21 CN116430947A 2023-07-14 贺强; 王天龙; 曹力
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化的工程机械操控设备,包括一对操作手柄,切换机构和手摇式方向盘。其中,操作手柄用于工程机械行驶速度低,行驶轨迹接近直线,对方向控制的精确度及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工况下;手摇式方向盘用于工程机械行驶速度较高,行驶轨迹相对复杂,对方向控制的精确度及稳定性要求高的工况下。本发明中操控手柄结构包括主万向摇杆、副万向摇杆,以及推钮。主万向摇杆用于控制工程机械工作装置的收放、旋转、升降、平移等,以及轮式设备的转向;副万向摇杆和推钮作为补充。本发明采用同一套操控系统,可操控各个种类的工程机械,提高了通用化程度,且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操控精确度要求。
3 一种无人机遥控器用的拨轮结构 CN201711389910.3 2017-12-18 CN108255229B 2023-02-14 王晓君; 唐哲君; 张宏; 刘剑; 薛鹏
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遥控器用的拨轮结构,包括底座、转动轴、弹性复位件、转板、固定机构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夹持机构;所述驱动电机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所述夹持机构夹持所述转板或者解除夹持所述转板;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转板保持在特定位置的持续时间超过预定时长时,控制夹持所述转板。本发明的遥控器波轮自主地保持调节后的位置,直至使用者再次对波轮进行操作。本发明不需要使用者在航拍进程中持续性地用手指维持波轮位置,具备可以更方便长时间的固定无人机航拍度等优点,解决了长时间固定无人机的航拍角度非常麻烦且造成操作者疲劳的问题。
4 一种具有启动移动保护功能的摇杆 CN202011519655.1 2020-12-21 CN112732009B 2022-05-10 温长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启动移动保护功能的摇杆,包括摇杆固定座,及可相对于摇杆固定座进行一定度偏摆的摇杆;摇杆固定座设有活动腔,摇杆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活动腔相通的固定座通孔,摇杆的下端位于活动腔内,摇杆的上端穿过固定座通孔位于摇杆固定座之外;摇杆还套接有插销,插销上套设有弹簧和移动弹片,弹簧压紧于移动弹片,移动弹片作为移动保护功能电路的正极触点;摇杆固定座顶部还设有固定片,固定片位于移动弹片的下方,固定片作为移动保护功能电路的负极触点;摇杆在外作用下偏摆到位时,移动弹片和固定片接触,以使得移动保护功能电路闭合。本发明使用方便,相对于医学领域而言更加实用,相比软件的实现方式根据安全、可靠。
5 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CN202010990028.X 2020-09-18 CN112180767B 2022-01-21 姚震; 战滨吉; 李雪雁
公开了一种控制器和控制方法,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键、摇杆传感器和控制模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键的不同动作轨迹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进而控制对应的电子设备或者电子设备的对应功能的实现。该控制器的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可以通过操作一个控制键的不同动作轨迹实现对不同电子设备或者电子设备的不同功能的控制,降低了多个开关的占用面积以及生产成本。
6 驻车制动器杆装置 CN201780063193.7 2017-04-13 CN109843661B 2021-07-09 龙泷浩三; 松保英纪; 小田恒明; 宫林卓史
发明提供一种驻车制动器杆装置,该驻车制动器杆装置能够减少用于组装圆形截面的释放棒及释放钮的工时并且能够削减设备费用,能够将所谓倾斜钮以正确的姿势组装于圆形截面的释放棒。驻车制动器杆装置具备:圆形截面的释放棒35;非圆形截面的止转部35Y,形成于释放棒35的一部分;防脱部35X,在释放棒35中在释放棒35的径向上突出设置;倾斜钮构件32,供释放棒35的前方端部安装;止转用游嵌部32Y,设置在倾斜钮构件32内,供释放棒35的止转部35Y游嵌;及防脱用游嵌部32X,设置在倾斜钮构件32内,供释放棒35的防脱部35X游嵌。
7 作业机的操纵把手 CN201780004467.5 2017-06-12 CN108369429B 2021-02-12 花野浩也; 西罗友佑
发明提供一种作业机的操纵把手,能够防止浸入芯材和表皮之间的传输到插入孔的里侧。作业机的操纵把手具备芯材(25)和表皮(26),表皮(26)具有供芯材(25)插入的插入孔(37)且覆盖所插入的芯材(25)。在芯材(25)的与表皮(26)的对置面及表皮(26)的与芯材(25)的对置面当中的至少一面设置有环绕芯材(25)的第一周槽(54)。
8 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CN202010990028.X 2020-09-18 CN112180767A 2021-01-05 姚震; 战滨吉; 李雪雁
公开了一种控制器和控制方法,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键、摇杆传感器和控制模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键的不同动作轨迹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进而控制对应的电子设备或者电子设备的对应功能的实现。该控制器的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可以通过操作一个控制键的不同动作轨迹实现对不同电子设备或者电子设备的不同功能的控制,降低了多个开关的占用面积以及生产成本。
9 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 CN202010622735.3 2020-07-01 CN112174042A 2021-01-05 河口健一郎; 中岛秀树; 神谷数司; 川端伸明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操作者对操作杆进行操作时的负担的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本发明的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25)包括:夹持杆(34R(34L)),能够相对于车体前后倾动,且具有操作把手(38);以及开关按钮(40),设置在操作把手(38)上,能够在操作夹持杆(34R(34L))的同时被按下;表示开关按钮(40)的可动方向的可动轴线(Q)相对于与操作把手(38)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前倾,以便使开关按钮(40)的按下方向相比操作把手(38)的延伸方向的正交方向指向后方。
10 工程机械 CN201680010291.X 2016-02-23 CN107250465B 2019-12-20 野村泽哉; 泷下龙夫; 汤上诚之; 大宫健行; 高木涉
提供工程机械的握手加热装置,在寒冷地域作业手变冷的情况下,使左右的操作杆的握手部分升温,良好地保持左右的操作杆的操作环境,能够提高操作性。该工程机械的握手加热装置具备:分别设于左右的操作杆(26、28)的握手部分的左右的握手加热器(31、32);向左右的上述握手加热器供给电电池;用于指示左右的上述握手加热器的接通/断开的加热器开关(34);以及只有在发动机在工作中、定杆(27)处于乘降阻止位置、且由上述加热器开关指示接通的情况下,才从上述蓄电池向左右的上述握手加热器供给电力的控制装置。
11 挖土机 CN201880011519.6 2018-03-06 CN110291256A 2019-09-27 守本崇昭; 西间木悠辅; 泉川岳哉
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PS)具有下部走行体(1)、回转自如地搭载于下部走行体(1)的上部回转体(3)、搭载于上部回转体(3)的驾驶舱(10)、设置在驾驶舱(10)内的显示装置(40)、设置在驾驶舱(10)内的开关按钮(26S)。显示装置(40)能够显示与施工支援系统有关的ICT设定画面,在开关按钮(26S)中分配有将显示于显示装置(40)的画面切换为ICT设定画面的功能。
12 操纵装置及作业机 CN201780039973.8 2017-12-20 CN109416556A 2019-03-01 堀井启司
操纵装置具备供操作员把持的握柄和将握柄支承为能够向任意的转动方向转动的支承部。握柄的转动支点位于握柄的内部。由此,能够减小手头操作量,即使在机体摆动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进行操作。
13 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换挡杆设备、用于换挡杆设备的评估设备以及用于电子操控车辆设备的方法 CN201380066271.0 2013-11-11 CN104870864B 2017-07-07 拉尔夫·普法伊费尔
一种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换挡杆设备,该换挡杆设备带有支座(4)、能运动地支承在支座(4)上并且包括抓握面(15)的换挡杆(2)、传感设备(7)以及与传感设备(7)联接的用于控制变速器(6)的评估设备(9),其中,换挡杆能运动到预设的换挡杆位置(P、R、N、D)中,借助传感设备能获知当前的换挡杆位置,借助评估设备能与传感设备(7)协作地识别出换挡杆位置的变化;并且该换挡杆设备还具有至少一个与评估设备(9)联接且在换挡杆(2)上布置在抓握面(15)区域中的触碰传感器(16),借助该触碰传感器能获知对抓握面(15)的人体触碰并且能将关于抓握面(15)的触碰状态的信息发送给评估设备(9)。
14 把手的安装结构 CN201510578689.0 2015-09-11 CN105468086A 2016-04-06 滨田太
发明提供一种把手的安装结构,可以提高把手的操作感,而不会导致外观品质降低或制造成本上升。在把手的安装结构中,突出设置于操作杆的把手固定部嵌合安装于把手所设置的大致筒状的安装部,从而将把手安装于操作杆,操作杆的把手固定部设置有多个引导槽和卡合爪,把手的安装部设置有大致筒状的保持框,所述保持框在一端具有供操作杆的把手固定部插入的开口部,该保持框设置有弹性片和延伸设置部,该弹性片能够向外侧弹性变形且形成有供操作杆的卡合爪卡合的卡合孔,该延伸设置部沿着把手固定部的位于弹性片侧的引导槽延伸设置,并且在该延伸设置部的内侧突出地设置有钩挂部,该钩挂部能够沿周向与把手固定部的引导槽卡合。
15 具有用于将护罩耦接到换挡杆的装置的换挡器组件及相应方法 CN201380023279.9 2013-05-03 CN104271992B 2016-03-23 V·法尔卡斯; K·斯文松
一种用于选择车辆的变速器的多个挡位中的一个的换挡器组件。该换挡器组件包括换挡杆和护罩,该换挡杆具有保持表面并限定第一接合特征,该护罩至少部分围绕该换挡杆设置。卡环至少部分围绕该换挡杆设置并可移动。致动器具有第二接合特征,该第二接合特征选择性接合第一接合特征并具有选择性接合卡环的抵靠表面。该致动器围绕该换挡杆从解位置旋转到闭锁位置,这有利于该抵靠表面与该卡环的接合并相应地移动该卡环,以将该护罩夹置在该卡环和该换挡杆的保持表面之间。该致动器还限定了电缆通道,且该换挡器组件包括电缆,该电缆延伸通过该电缆通道。
16 捏手组件 CN201210330074.2 2012-09-07 CN102999082B 2015-11-11 本特·赫尔曼松
发明涉及一种适合紧固到变速器杆轴顶端的捏手组件,捏手组件包括有适合套在轴底端上圆柱孔的捏手,连接到捏手且适合与轴接合的接合构件,捏手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接合构件,布置成围绕捏手的孔开口以间距模式周向分布且轴向延伸远离捏手,以紧靠轴在捏手外部的表面部分;紧环,适合于包围接合构件且具有材料厚度增加的、围绕锁紧环圆周以与接合构件相应的角间距模式分布的凸起区域,以使得锁紧环旋转进入凸起区域与接合构件相重叠的位置;压缩环,围绕锁紧环的凸起区域且以与凸起区域处于紧靠关系共心地设置,以当锁紧环旋转使得凸起区域与接合构件形成重叠关系时,对凸起区域施加约束以向接合构件施加压缩力,以将捏手组件紧固到轴。
17 变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280031572.5 2012-06-21 CN103619632A 2014-03-05 宫本庆浩; 小池久仁博; 服部聪; 村木周二
操作把手(14)具备构成外廓的手柄外部(22)和供杆部(12)的一端部插入的手柄内部(24),手柄内部(24)具有爪部(32),该爪部(32)在杆部(12)插入时能够供其插入,在插入杆部(12)之后朝向手柄内部(24)的内侧钩挂杆部(12),在杆部(12)形成有向与该杆部(1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槽部(30),手柄外部(22)具有由二分割结构构成的外壳体(22a)和手柄罩(22b),在手柄罩(22b)上设有朝向外壳体(22a)突出、在将杆部(12)安装于手柄内部(24)的状态下与槽部(30)嵌合的突出部(28)。
18 机动车辆换挡手柄的连接系统 CN200610149547.3 2006-11-16 CN1966297B 2010-12-29 B·R·塔克; C·比蒂
变速轴具有远端部分,其特征是具有多边形头部,一对切口和一个横向槽。换档手柄芯部的特征是,中心孔具有头部座,一对肋部和一个横向缝。远端部分容纳于中心孔,其中头部位于头部座。肋部对接切口的盲端,形成对准的缝和槽。夹具围绕换档手柄芯部,其一部分位于缝和槽中,弹性偏压地固定换档手柄芯部于变速轴。
19 隔振手柄 CN200410077102.X 2004-09-10 CN1593854A 2005-03-16 冲贞治; 杉山义夫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技术,其能够有效地获得稳定的减振效果。代表性的隔振手柄可包括一本体、一握持部和一弹性件。该手柄本体设置成可连接到电动工具上。该握持部连接到手柄本体,使得该握持部能够至少沿与电动工具的振动方向基本上相同的方向,相对于手柄本体运动。该弹性件设置在该手柄本体和该握持部之间。当握持部运动时,该弹性件施加一偏压至该握持部。根据本发明,不管用户握持该握持部的力是大还是小,可以通过弹性件的振动吸收功能来稳定地降低握持部的振动。
20 摩擦铰链 CN200410033211.1 2004-03-26 CN1534425A 2004-10-06 汉斯-克里斯托夫·亨莱因
一种用于控制操作部件围绕第一轴和第二轴移动的运动控制装置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包括套节和控制臂,其中套节限定第一轴开口。所述装置包括插入第一轴开口的圆柱状枢轴部件,所述枢轴部件与第一轴同心。所述枢轴部件限定第二轴开口,所述装置包括插入第二轴开口的圆柱状枢轴销并和第二轴同心。主轴被设计以在第一方向围绕第一轴枢转以及在第二方向围绕第二轴转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彼此正交。在一个实施例中,六牵引簧插入在枢轴部件和主轴之间以影响运动的两个方向之一的摩擦阻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