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21 一种金属板与复合材料板的连接结构及连接工艺 CN202110918612.9 2021-08-11 CN113623298A 2021-11-09 王镝; 陈东平; 张瑞
发明公开一种金属板与复合材料板的连接结构及连接工艺,属于金属与复合材料连接领域。该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金属板以及通过连接组件抵接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板面上的复合材料板;所述复合材料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覆盖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上的第二金属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金属板与所述复合材料板之间的第一结构胶,所述第一结构胶环绕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金属板与所述第一金属板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焊接连接。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改变当前的生产线的设备的前提下使金属板与复合材料板连接可靠,保证了其整体结构强度。
222 一种高强度耐磨的球墨 CN202010284797.8 2020-04-13 CN113531380A 2021-10-22 曹雄鹰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耐磨的球墨,包括铁板,所述铁板的上下端面处开设有线性槽,所述线性槽内设置有V型卡板且V型卡板的V型张口固定连接在所述线性槽的端口处,同时所述V型卡板的交汇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线性槽内壁中,所述铁板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凹槽。本发明V型卡板的V型张口固定焊接在铁板端面上开设的线性槽的端口处,同时V型卡板的交汇端固定连接在线性槽内壁中,用于增强线性槽位置处的强度,避免由于开设线性槽导致此处铁板厚度变薄而降低强度,并且V型卡板的交汇端开设有通孔,而V型卡板交汇段上下侧的铁板的板料之间通过延伸体穿过通孔进行连接,避免V型卡板阻断其交汇端上下侧的铁板板料进行连接,影响铁板强度。
223 一种基于合金型材的模化承载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10527520.3 2020-06-11 CN111828444B 2021-10-15 张筱; 马跃峰; 何冠杰; 程明龙; 王心谦; 贾延奎; 杜小坤; 毕雪锋; 杨兴亮; 窦志家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合金型材的模化承载箱体及其制备方法,承载箱体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分别由两个第一侧壁模块组焊构成,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由第二侧壁模块和第三侧壁模块组焊构成,上侧壁的两端分别通过梁模块对应与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端焊接,下侧壁的两端分别通过角梁模块对应与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下端焊接,第一侧壁模块、第二侧壁模块、第三侧壁模块和角梁模块均为采用拉挤成型工艺制成的铝合金型材,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精度高、生产周期短的优点,可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型效率高、焊接工作量小的优点。
224 接合体、汽车用座椅框架以及接合方法 CN201880025675.8 2018-04-03 CN110582650B 2021-09-24 山内雄一郎; 佐藤文音; 后藤克司; 安藤公一; 佐藤拓也; 依田悠; 黑川真平; 木下昌威
发明涉及的接合体,包括:薄板,沿着其外周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第1部件,其具有基部和突出部,所述基部的一部分与薄板接触,所述突出部相对于基部的与薄板接触的接触面突出,且插通于贯通孔;以及第2部件,其隔着薄板配置于基部的相反侧,且由与第1部件相同的材料形成,其中,薄板由比重比构成第1部件及第2部件的材料小的材料形成,第2部件与突出部中连接于基部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其各自一部分熔融固化而连接。
225 固定夹在焊接在机动车构件上的连接装置上的布置结构以及用于制造固定夹在焊接在车辆构件上的连接装置上的布置结构的方法 CN202080009976.9 2020-02-27 CN113302405A 2021-08-24 J·尼凯克; M·哈默; F·韦尔莱克
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夹(2)在焊接在机动车构件(4)上的连接装置(3)上的布置结构(1),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元件(6),在所述布置结构中所述固定夹(2)从背面嵌接所述连接元件(6),其中,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元件(6)并且所述固定夹(2)在由连接元件(6)形成的并且由机动车构件(4)限定的间隙(7)中从背面嵌接连接装置(3)。
226 在轻型结构元件中锚固 CN202011539696.7 2016-06-09 CN112848322A 2021-05-28 J·迈尔; J·奎斯特; M·莱曼; P·博世内尔
提供一种将连接器锚固在异质的第一物体中的方法,该第一物体包括第一结构层和在第一结构层的远侧的内衬层。该内衬层的密度显著低于第一结构层的密度和/或抵抗连接器的插入的机械阻显著低于第一结构层的相应的机械阻力。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物体;提供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固态的热塑性材料并在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使连接器与第一结构层物理接触;对连接器施加第一机械按压力,直到第一结构层被连接器刺穿并且连接器的远端部分到达内衬层;对连接器施加第二机械按压力和机械振动,直到热塑性材料的流动部分可流动并穿透第一物体的结构,头部的面向远侧的抵接面在邻近开口的区域中紧靠金属型材;使热塑性材料重新固化以在连接器和夹层板之间产生形状配合连接。
227 固定物体、固定物品、固定方法和评估方法 CN201680066469.2 2016-11-08 CN108291564B 2021-04-27 石井宏明
发明解决了提高将固定物体固定到固定物品上的固定状态的质量可视化评估的可能性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种支承部分,支承部分具有孔和形成在孔附近的凹槽。凹槽设置有单向开口部分,该单向开口部分在支承部分的孔的一个出口所在的表面中开口,而在支承部分的孔的另一个出口所在的表面中不开口,并且从孔的重心到凹槽的距离孔的重心最远的部分的距离大于从重心到孔内的最靠近凹槽且不接触凹槽的的侧表面部分的距离。
228 一种H型焊接工艺 CN202011227564.0 2020-11-06 CN112388122A 2021-02-23 马文刚
申请涉及一种H型焊接工艺,涉及钢材焊接工艺的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下料;预拼装,在上翼板和下翼板相向的一侧均焊接有导向件;H型钢组立,通过导向件对上翼板与腹板以及下翼板与腹板进行导向组装;定位焊接,对组装好的H型钢端部进行点焊,再对上翼板与腹板的连接处以及下翼板与腹板的连接处进行焊接,最后再将位于上翼板上的导向件与腹板的一侧进行焊接固定,以及位于下翼板上的导向件与腹板的另一侧进行焊接固定;矫正,对焊接好的H型钢进行矫正;检查,对完成的成品进行焊接精度和抗弯折性能进行检查。本申请具有提高焊接时上翼板、下翼板与腹板之间的焊接精度的效果。
229 一种用于合金纤维复合材料连接的铆钉及其摩擦塞铆焊方法 CN202011158260.3 2020-10-26 CN112343911A 2021-02-09 张闰勃; 王刚
一种用于合金纤维复合材料连接的铆钉及其摩擦塞铆焊方法,本发明涉及材料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的铆钉及其摩擦塞铆焊方法。本发明要解决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难度大、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铆钉包括铆钉盖和铆钉体;铆钉盖上表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向心凹槽,铆钉盖下表面与铆钉体相连;铆钉体由上至下依次为光滑圆柱、带螺纹圆台和带螺纹锥体,带螺纹圆台为上端细下端粗结构,带螺纹锥体为圆锥体。方法:固定材料;控制转速及进给速度形成连接;驱动杆脱离,移除夹具。本发明严格控制铆钉长度,利用摩擦塞铆焊形成高强度的连接。本发明铆钉用于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
230 一种天然气蜂窝状板及连接件装置 CN202010985292.4 2020-09-18 CN112283218A 2021-01-29 弗雷德·奥拉夫·豪格; 卡斯滕·哈根; 米克斯·道林; 丹·斯诺普斯; 易叶舟; 程宏
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蜂窝状板及连接件装置,包括天然气仓,天然气仓的内壁上设置有次级屏障内胆,次级屏障内胆由若干组子屏障板拼接而成,子屏障板的板面由若干组蜂窝板拼接而成,蜂窝板由六组侧板组成,相邻两组侧板之间设置有柔性转,柔性转角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板固定连接,每相邻三组蜂窝板的柔性转角连接处形成有转角卡环,转角卡环的顶部卡扣有柔性角连接件。本发明设计的用于天然气仓的次级屏障内胆将板面设计为蜂窝状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次级屏障内胆的整体强度和抗压能,并且蜂窝板之间柔性的连接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刚性连接方式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可以降低次级屏障内胆在压力下形变出现损坏的可能性。
231 一种塔机标准节新型连接套 CN202011215144.0 2020-11-04 CN112279119A 2021-01-29 周游; 张力; 李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塔机标准节新型连接套,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壁设置有焊接,所述焊接块的外壁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块。本发明通过设置焊接块、焊条定位槽与限位块,将焊条放入与其相匹配的定位槽的内壁,在限位块的作用下,使焊条不易滑落,在通过焊枪将焊接块焊接在主体上,使连接套与主体相互连接,当需要使连接套焊接在主体的拐处时,通过在焊接块的内壁设置定位槽,给予限位块拉,取出焊条使定位槽与主体的拐角处相互接触,从而起到了焊接时对焊接块与主体之间定位的目的,降低焊接难度。
232 一种快速连接安装节点及其使用方法 CN202011097560.5 2020-10-14 CN112196870A 2021-01-08 李盛勇; 徐麟; 李俊声; 吕坚锋; 彭林海
发明涉及构件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连接安装节点及其使用方法,快速连接安装节点设置在上构件和下构件之间,快速连接安装节点包括连接板、调节螺栓、构件衬垫和构件劲板,连接板的下部与下构件的内侧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上部通过调节螺栓与上构件的内侧连接,上构件的下端与下构件的上端焊接连接,构件衬垫设置在下构件的顶端内侧且沿下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构件劲板设置在上构件的底端内侧且沿上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构件劲板的底端连接在构件衬垫的顶端。采用本发明具有定位及安装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保证构件受可靠,焊接质量稳定,且不破坏构件的涂料层,构件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233 接合结构 CN201780020850.X 2017-03-23 CN108884851B 2020-11-17 藤原润司; 川本笃宽
接合结构具备:第一同种系金属材,其具有第一突起部;第二同种系金属材,其设置有比第一突起部的直径或宽度大且与第一突起部成对的第一贯通部,能够与第一同种系金属材相互焊接;异种材,其相对于第一同种系金属材及第二同种系金属材难以焊接,并且设置有比第一突起部的直径或宽度大且在径向或宽度方向上形成第一间隙的第二贯通部。第一突起部向形成与异种材的材质相应的第一间隙的第二贯通部插入,进而向第一贯通部插入,异种材由第一同种系金属材与第二同种系金属材夹持。对第一突起部的外缘部与第一贯通部的内缘部进行焊接,使第一同种系金属材与第二同种系金属材相互熔融结合而对异种材进行压缩固定,由此第一同种系金属材及第二同种系金属材与异种材被固定。
234 焊接连接结构 CN202010696269.3 2020-07-20 CN111911496A 2020-11-10 杨美周; 史新勃; 徐磊
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连接结构,涉及焊接结构技术领域,焊接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座和悬臂件,固定座设有矩形开口槽,所述矩形开口槽开口两侧均设有承部,每个所述承力部沿所述矩形开口槽向外均连接有第一楔形;悬臂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矩形开口槽内,所述悬臂件位于所述矩形开口槽内的部分的两侧与所述固定座在接缝处焊接形成焊接部位,且所述悬臂件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楔形块,每个所述第二楔形块与同侧对应的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楔形面贴合抵持。本发明能降低危险截面焊缝处承载的力或弯矩,避免了固定座和悬臂件危险截面焊缝处的缺口效应,整体增大焊接连接结构的承载能力,焊接连接结构可靠性高,不容易发生疲劳破坏。
235 一种基于合金型材的模化承载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10527520.3 2020-06-11 CN111828444A 2020-10-27 张筱; 马跃峰; 何冠杰; 程明龙; 王心谦; 贾延奎; 杜小坤; 毕雪锋; 杨兴亮; 窦志家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合金型材的模化承载箱体及其制备方法,承载箱体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分别由两个第一侧壁模块组焊构成,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由第二侧壁模块和第三侧壁模块组焊构成,上侧壁的两端分别通过梁模块对应与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端焊接,下侧壁的两端分别通过角梁模块对应与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下端焊接,第一侧壁模块、第二侧壁模块、第三侧壁模块和角梁模块均为采用拉挤成型工艺制成的铝合金型材,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精度高、生产周期短的优点,可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型效率高、焊接工作量小的优点。
236 车辆发动机前盖、其制造方法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1910203625.0 2019-03-18 CN111717291A 2020-09-29 罗代明; 刘耀东; 华晓波
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发动机前盖、其制造方法及具有其的车辆。该车辆发动机前盖包括:依序布置的板层、阻尼层以及板层;所述铝板层布置在朝向所述发动机的一侧,且所述钢板层布置在背离所述发动机的一侧;其中,所述钢板层、阻尼层以及铝板层相互粘接,并通过铆钉穿透所述钢板层、阻尼层以及铝板层来铆接固定。根据本申请的车辆发动机前盖、其制造方法及具有其的车辆,通过在钢板层、阻尼层以及铝板层同时实施粘接与铆接,在有效改善发动机NVH性能的同时,一方面提高了各板层之间的黏合与固定能,避免出现阻尼层的脱层现象;另一方面还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
237 接合结构 CN201780020621.8 2017-03-24 CN108883484B 2020-09-15 藤原润司; 川本笃宽; 西村仁志; 向井康士; 米森茂树
接合结构具备:第一同种系金属材,其具有第一突起部;第二同种系金属材,其能够与第一同种系金属材相互焊接;以及异种材,其设置有第一贯通部,且夹持在第一同种系金属材与第二同种系金属材之间,该异种材相对于第一同种系金属材以及第二同种系金属材难以焊接。第一突起部比第一贯通部的直径或宽度小,且第一突起部相对于第一贯通部形成第一间隙。第一突起部被插入到第一贯通部,形成作为第一贯通部中的板厚方向上的间隙的第二间隙。从板厚方向对第一突起部进行电弧焊,第二间隙的量是相对于被照射电弧的一侧的第一突起部的板厚而言的规定量。第一同种系金属材与第二同种系金属材经由第一贯通部相互熔融结合而对异种材进行压缩固定,由此异种材与第一同种系金属材以及第二同种系金属材被固定。
238 重叠接合构造 CN201880060751.9 2018-10-31 CN111148907A 2020-05-12 富士本博纪
发明提供一种重叠接合构造,在通过机械式接合机构或摩擦搅拌点接合机构对使多个金属板部件叠合而形成的重叠部进行了接合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接合部在接合时所形成的孔断裂。在本发明的重叠接合构造中,多个板部件的重叠部在多个接合部通过机械式接合机构或摩擦搅拌点接合机构以点状接合,在上述接合部,在至少一个板部件上存在供机械式接合机构插通的孔或者在基于摩擦搅拌点接合机构进行点接合时形成的孔,其中,在上述板部件中的至少任一个板部件的重叠部,在相邻的接合部之间从上述重叠部的端部向接合部方向形成有切口凹部,在将上述孔的内径设为K时,上述切口凹部的内侧底部形成在离上述重叠部的端部为K以上深度的位置
239 玻璃成形件 CN201911000294.7 2019-10-21 CN111089101A 2020-05-01 井上恭
发明提供一种玻璃成形件,在板状玻璃(1)的外周端面一体成形地设置有树脂的框体(2),在正面和背面平坦的玻璃成形件(5a)中,改善透过板状玻璃(1)看到的框体(2)的内侧的美观性。玻璃成形件(5a)具有:板状玻璃(1),其在外周端面设置有凸部(4a);树脂制成的框体(2),其覆盖凸部而通过一体成形设置,并与板状玻璃的正背面共面;以及着色层(10a),其设置于凸部。若从板状玻璃的正面侧越过板状玻璃观察框体,则由于能观察到作为在板状玻璃的凸部与框体的分界处产生的漫反射的背景的凸部的着色层,因此因着色层的色彩而使漫反射变得不显眼,从而能够改善美观性。
240 一种提升成形性能的激光拼焊板 CN201911299432.6 2019-12-16 CN111075807A 2020-04-28 张永强; 郑学斌; 付参; 伊日贵; 鞠建斌; 李亚东; 李少博; 杨建炜; 章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成形性能的激光拼焊板,包括第一试板和第二试板:所述第一试板的前表面一侧涂覆有第一试板第一层,所述第一试板的前表面另一侧涂覆有第一试板第二镀层,所述第二试板的前表面一侧涂覆有第二试板第一镀层;通过在第一试板的前表面设置第一试板第一镀层和第一试板第二镀层,在第二试板的前表面设置第二试板第一镀层和第二试板第二镀层,且第一试板第一镀层和第一试板第二镀层均为锌镁镀层,第二试板第一镀层和第二试板第二镀层均为热镀锌,利用锌铝镁镀层摩擦系数低的特点,增强激光拼焊板整体冲压过程中厚板/高强一侧材料的流动,降低冲压过程中焊缝的移动,从而避免或者降低拼焊板的冲压开裂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