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
固定夹在连接装置上的布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CN202080009976.9 |
2020-02-27 |
CN113302405B |
2023-09-12 |
J·尼凯克; M·哈默; F·韦尔莱克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夹(2)在焊接在机动车构件(4)上的连接装置(3)上的布置结构(1),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元件(6),在所述布置结构中所述固定夹(2)从背面嵌接所述连接元件(6),其中,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元件(6)并且所述固定夹(2)在由连接元件(6)形成的并且由机动车构件(4)限定的间隙(7)中从背面嵌接连接装置(3)。 |
202 |
一种塔机标准节连接套 |
CN202011215144.0 |
2020-11-04 |
CN112279119B |
2023-08-04 |
周游; 张力; 李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机标准节连接套,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壁设置有焊接块,所述焊接块的外壁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块。本发明通过设置焊接块、焊条、定位槽与限位块,将焊条放入与其相匹配的定位槽的内壁,在限位块的作用下,使焊条不易滑落,在通过焊枪将焊接块焊接在主体上,使连接套与主体相互连接,当需要使连接套焊接在主体的拐角处时,通过在焊接块的内壁设置定位槽,给予限位块拉力,取出焊条使定位槽与主体的拐角处相互接触,从而起到了焊接时对焊接块与主体之间定位的目的,降低焊接难度。 |
203 |
折线型连接件及其钢板组合结构 |
CN202310496508.4 |
2023-04-27 |
CN116336049A |
2023-06-27 |
孙天明; 杨丽萍 |
本专利涉及一种连接件及其组合结构,尤其涉及折线型连接件及其钢板组合结构,折线型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连接件本体(1)由卡接段(2)与连接段(3)组成,卡接段(2)包括上卡接段与下卡阶段,上卡接段与下卡阶段之间通过连接段(3)连接,卡接段(2)上设置有连接孔(22)。钢板组合结构,还包括底板(4)与连接杆(5),连接杆(5)一端穿过连接件本体(1)上的连接孔(22)与底板(4)连接。本专利通过采用折线型连接件,能够通过连杆旋转摩擦,在穿设固定折线型连接件同时,与上下双层板固定连接,具有施工便捷,形成的双层组合结构的强度高等优点。 |
204 |
一种铝钢复合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310214365.3 |
2023-03-07 |
CN116201795A |
2023-06-02 |
沈元勋; 董博文; 钟素娟; 秦建; 董显; 黄俊兰; 纠永涛; 常云峰; 李云月; 王蒙; 张雷; 陈素明; 裴夤崟; 耿进锋 |
本发明涉及金属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铝钢复合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铝钢复合件包括通过连接件和/或通过冶金结合而相互连接的铝合金件和镀层钢件;当铝合金件和镀层钢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时,连接件包括钢质螺栓和复合螺栓中的至少一种;当铝合金件和镀层钢件之间至少通过钢质螺栓连接时,钢质螺栓的头部设置在铝合金件的内部,且钢质螺栓的头部与铝合金件之间设置有填充层。该铝钢复合件具有质量稳定,结合强度高,以及接头处不易松动等优点。 |
205 |
接合构造、接合构造的制造方法以及车身 |
CN202080028414.9 |
2020-04-10 |
CN113677899B |
2023-05-23 |
河内毅 |
在包括将两个凸缘彼此接合的构造的接合构造中,即使在使板厚较薄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对抗噪音性能和对抗振动性能。接合构造(30)具有:第1凸缘(13);第2凸缘(23);接合部(32),其通过使第1凸缘(13)与第2凸缘(23)在至少一者向另一者的所在侧被压变形的状态下相互接合而形成;以及接触部(33),其通过在与接合部(32)分离开的位置处使第1凸缘(13)与第2凸缘(23)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接触而形成。在接合部(32)与接触部(33)之间的位置处第1凸缘(13)与第2凸缘(23)相互分离开,从而在第1凸缘(13)与第2凸缘(23)之间形成空隙(34)。通过使接触部(33)的第1接触部(45)与第2接触部(55)滑动,从而使振动和噪音的能量衰减。 |
206 |
接合结构 |
CN202080029247.X |
2020-04-08 |
CN113692328B |
2023-05-05 |
藤原润司; 中川龙幸 |
第二构件(20)由相对于第一构件(10)焊接困难的材料构成。在第一构件(10)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一贯通部(11)。第三构件(30)经由第二构件(20)的第二贯通部(21)而被电弧焊接于第一贯通部(11)的内周面以及第一构件(10)的开口面(10a)。通过第三构件(30)的凝固收缩从而第二构件(20)被凸缘部(31)与第一构件(10)压缩,由此第二构件(20)固定于第三构件(30)的凸缘部(31)与第一构件(10)之间。 |
207 |
一种异形件的连接方法 |
CN202211269600.9 |
2022-10-18 |
CN115750548A |
2023-03-07 |
金利波; 郝敬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件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异形连接件I或异形连接件II的连接边展开,计算实际连接边的边长作为板条的长度;步骤二:板条的一面沿其长边加工出多个锯齿,锯齿均匀分布在板条上,锯齿的高度为板条宽度的一半;步骤三:将板条进行折弯,板条折弯时沿着各锯齿牙底的连接折弯,折弯角度根据异形连接件I或异形连接件II的形状,锯齿的牙型大小和板条的宽度根据异形连接件I或异形连接件II的连接边形状的复杂程度或曲率半径确定,本异形件的连接方法可以使得不同形状的异形件连接而成的护罩结构稳定,安装方便,不易变形,有效的提高了内燃机的装机速度。 |
208 |
接合结构 |
CN202080028493.3 |
2020-04-08 |
CN113710402B |
2023-02-24 |
藤原润司; 中川龙幸 |
第二构件(20)由相对于第一构件(10)焊接困难的材料构成。在第一构件(10)以第一构件(10)的与第二构件(20)相反的一侧的下表面侧突出的方式通过冲压成形而形成有凹陷部(11)。第三构件(30)经由第二构件(20)的贯通部(21)而被朝向凹陷部(11)的至少底部侧电弧焊接。通过第三构件(30)的凝固收缩从而第二构件(20)被凸缘部(31)与第一构件(10)压缩,由此第二构件(20)固定于第三构件(30)的凸缘部(31)与第一构件(10)之间。 |
209 |
一种热成形钢与轻质合金的机械连接方法 |
CN202210690487.5 |
2022-06-17 |
CN115213304A |
2022-10-21 |
张永强; 朱国森; 王松涛; 王鹏博; 付参; 李学涛; 伊日贵; 鞠建斌; 陈炜煊 |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成形钢与轻质合金的机械连接方法,涉及车辆异种材料连接技术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热成形零件硬度大导致通过连接件机械连接时存在刺穿困难、影响连接件结构强度的技术问题。包括:通过冷却装置作用于钢料的预设位置,通过加热装置作用于钢料除预设位置外的其它位置;将钢料移至热成形装置,以获得热成形钢;将热成形钢中对应预设位置的部位与轻质合金的待连接部位重合并通过连接件机械连接。通过本方法顺利进行热成形零件与轻质合金的机械连接,连接件穿透热成形零件过程中不发生镦粗破坏,具有良好的接头力学性能和吸能特性。 |
210 |
一种用于车顶电池的螺栓安装结构 |
CN202011019181.4 |
2020-09-24 |
CN112196869B |
2022-06-10 |
韦天勇; 翁学峰; 张弛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车顶电池的螺栓安装结构,包括:预埋板,其与车顶固定;安装板,其固定于所述预埋板远离车顶的一侧;安装螺栓,包括:螺杆和头部,所述螺杆依次穿过安装板、预埋板及车顶,至少有部分所述螺杆伸出车顶,且所述头部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本申请中,设置了安装板与预埋板固定连接,且头部与安装板焊接固定,同时由于安装板与预埋板接触面积足够大,使得即使是在汽车急加速或急减速的情况下,也就是电池组滑移的趋势较大时,安装板与预埋板相抵顶也可卸掉这个使电池组滑移的力,单位面积内安装板与预埋板的受力很小。因此,通过设置安装板和预埋板也可以保护车顶不变形,延长车顶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强了车顶电池组的安全性。 |
211 |
一种复合型铝型材 |
CN202210062670.0 |
2022-01-19 |
CN114508532A |
2022-05-17 |
田二保 |
本发明属于铝型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复合型铝型材,包括第一铝型材主体和第二铝型材主体;所述第一铝型材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铝型材主体,所述第一铝型材主体与第二铝型材主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接槽、定位组件、卡合组件、套块、套槽、簧片和限位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第一铝型材主体靠近第二铝型材主体的一侧,且连接块插设在连接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槽开设在第二铝型材主体靠近第一铝型材主体的一侧,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连接块的两端,所述卡合组件设置在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实现了在对两组铝型材之间进行焊接前对两组铝型材之间进行预固定的功能。 |
212 |
锚固连接器元件的方法、用于实现该方法的机器和连接器元件锚固套件 |
CN201880007392.0 |
2018-01-19 |
CN110366642B |
2022-04-29 |
穆图马里亚帕纳·桑卡兰; 马里奥·莱曼; 劳伦特·托里亚尼 |
用于将连接器元件(10)锚固在接纳物体(66)中的方法包括将连接器元件(10)的远端端部沿着插入轴线在插入方向上插入至安装孔中;将包括有热塑性材料的套筒(36)插入至安装孔中,该套筒(36)封围连接器元件(10);以及传递能量以使套筒(36)的热塑性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液化。构造成用于实现该方法的机器(500)以及连接器元件锚固套件,该连接器元件锚固套件包括连接器元件(10)和具有热塑性材料的套筒(36)。 |
213 |
异种材料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及异种材料接合体 |
CN201880015977.7 |
2018-06-15 |
CN110382156B |
2022-04-19 |
岩濑哲 |
一种异种材料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及异种材料接合体,所述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将钢制的铆钉的轴部冲入在至少一个表面具备固体树脂层的轻合金材料,并使铆钉的轴部前端从轻合金材料上的固体树脂层突出;使钢材隔着固体树脂层重叠于轻合金材料中铆钉的轴部前端突出一侧的表面;以及对铆钉的轴部与钢材进行焊接。也可以取代铆钉的冲入,将具备固体树脂层的轻合金材料与固体树脂层一起进行穿孔,使钢材隔着固体树脂层重叠,并将钢制的铆钉的轴部插入穿孔部。 |
214 |
扣件结构组装于板体的方法 |
CN202011086372.2 |
2020-10-12 |
CN114352611A |
2022-04-15 |
王鼎瑞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扣件结构组装于板体的方法,扣件结构具有身部以及扣体;所述身部设有可焊层,所述可焊层用以焊接于板体;所述扣体与所述身部活动组合,所述扣体具有头部及扣部。而所述身部或所述扣体,或所述身部与所述扣体同时用以被工具取起后置放于所述板体上进行焊接,使所述身部与所述板体组合。且所述身部或所述扣体,或所述身部与所述扣体同时组接助取单元使所述扣件结构通过所述助取单元用以被工具取起后置放于所述板体上进行焊接,使所述身部与所述板体组合。由此,本发明可快速将扣件结构组装于板体上。 |
215 |
一种能增强塑料件超声波牢度的结构设计方法 |
CN202011068093.3 |
2020-10-08 |
CN114294306A |
2022-04-08 |
不公告发明人 |
一种能增强塑料件超声波牢度的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塑料件包括上盖和下底;在所述上盖上设计圆柱形凸台或和矩形凹槽;在所述下底对应的位置设置圆柱形凹槽或和筋。 |
216 |
保持机构 |
CN201880035238.4 |
2018-05-24 |
CN110692021B |
2022-04-05 |
小林敬弘; 矢作高志; 赤羽智夫; 伊礼嘉治; 佐佐木正二; 西野城 |
一种用于成像设备(30)中的保持机构(33),包括:第一金属板(1),其具有连通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通孔(10);第二金属板(2),其包括第一突出部(23)、第二突出部(21)和第三突出部(23),它们与主体部一体地沿主体部的平面方向从主体部突出,呈片状并从第一金属板的第一侧面插入通孔中。通孔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端面(105)和第二端面(106),用于管控第二金属板在与插入方向和贯穿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管控部(101、102、103、104),管控第二金属板在贯穿厚度方向上的移动;以及斜面(107a),使第一突出部弹性变形,以使第一突出部以插入方向作为旋转轴线旋转,第一突出部具有接合部(23b),所述接合部在第一突出部越过斜面并且弹性变形被释放的状态下接合第一金属板的第二侧面。 |
217 |
焊接连接结构 |
CN202010696269.3 |
2020-07-20 |
CN111911496B |
2022-04-01 |
杨美周; 史新勃; 徐磊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连接结构,涉及焊接结构技术领域,焊接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座和悬臂件,固定座设有矩形开口槽,所述矩形开口槽开口两侧均设有承力部,每个所述承力部沿所述矩形开口槽向外均连接有第一楔形块;悬臂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矩形开口槽内,所述悬臂件位于所述矩形开口槽内的部分的两侧与所述固定座在接缝处焊接形成焊接部位,且所述悬臂件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楔形块,每个所述第二楔形块与同侧对应的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楔形面贴合抵持。本发明能降低危险截面焊缝处承载的力或弯矩,避免了固定座和悬臂件危险截面焊缝处的缺口效应,整体增大焊接连接结构的承载能力,焊接连接结构可靠性高,不容易发生疲劳破坏。 |
218 |
钢扣与钢带结合结构及其方法 |
CN202110472791.8 |
2021-04-29 |
CN113719506A |
2021-11-30 |
吴佩绢 |
一种钢扣与钢带结合结构及其方法,钢扣具有基座部、承置部及压制部,该基座部具有顶面与底面,该承置部延伸自该基座部并相对形成于该基座部的一端,该基座部与该承置部之间形成一穿置通道,该压制部形成于该基座部的另一端,该压制部包含二压制片可受力弯折压抵该钢带;一钢带具有一外侧面与一内侧面,以该钢带的一端穿伸进入该钢扣并通过该穿置通道、该压制部后,该钢带设置于该基座部上,该钢带的该内侧面贴触该钢扣的该顶面,通过加热或加压的加工方式,在该钢带与该钢扣之间产生有至少一熔接部,使该钢带与该钢扣结合。 |
219 |
接合结构 |
CN202080029247.X |
2020-04-08 |
CN113692328A |
2021-11-23 |
藤原润司; 中川龙幸 |
第二构件(20)由相对于第一构件(10)焊接困难的材料构成。在第一构件(10)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一贯通部(11)。第三构件(30)经由第二构件(20)的第二贯通部(21)而被电弧焊接于第一贯通部(11)的内周面以及第一构件(10)的开口面(10a)。通过第三构件(30)的凝固收缩从而第二构件(20)被凸缘部(31)与第一构件(10)压缩,由此第二构件(20)固定于第三构件(30)的凸缘部(31)与第一构件(10)之间。 |
220 |
接合构造、接合构造的制造方法以及车身 |
CN202080028414.9 |
2020-04-10 |
CN113677899A |
2021-11-19 |
河内毅 |
在包括将两个凸缘彼此接合的构造的接合构造中,即使在使板厚较薄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对抗噪音性能和对抗振动性能。接合构造(30)具有:第1凸缘(13);第2凸缘(23);接合部(32),其通过使第1凸缘(13)与第2凸缘(23)在至少一者向另一者的所在侧被压变形的状态下相互接合而形成;以及接触部(33),其通过在与接合部(32)分离开的位置处使第1凸缘(13)与第2凸缘(23)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接触而形成。在接合部(32)与接触部(33)之间的位置处第1凸缘(13)与第2凸缘(23)相互分离开,从而在第1凸缘(13)与第2凸缘(23)之间形成空隙(34)。通过使接触部(33)的第1接触部(45)与第2接触部(55)滑动,从而使振动和噪音的能量衰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