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81 带冗余功能的双卡双控伺服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010836500.4 2020-08-19 CN111963748B 2025-04-15 赵慧洁; 杨振荣; 陈小华; 李阳; 陈龙
发明涉及一种带冗余功能的双卡双控伺服控制系统,其中,包括:两伺服控制卡,所述伺服控制卡的两输出端分别连接两伺服,所述伺服阀连接系统设备;所述伺服控制卡包括:指令输入信号端,还包括:与系统设备连接的LVDT反馈信号端、与一所述伺服阀连接的伺服阀芯反馈信号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两伺服控制卡同时控制两个伺服阀,在伺服控制卡或者伺服阀故障情况下维持汽轮机设备及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汽轮机设备停机次数,降低运行成本,增加阀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82 一种钠冷快堆汽轮机非核蒸汽冲转的系统及方法 CN202010974599.4 2020-09-16 CN111963264B 2025-04-15 姚尧; 张瑞祥; 韩传高; 余俨; 马晓珑
发明公开了一种钠冷快堆汽轮机非核蒸汽冲转的系统及方法,包括辅汽联箱、除器、高压加热器、蒸汽发生器过热器、反应堆一/二回路、汽轮机及汽轮机轴封系统;辅汽联箱的出口与除氧器的蒸汽入口及高压加热器的蒸汽入口相连通,除氧器的出口与高压加热器的入水口相连通,高压加热器的出水口与蒸汽发生器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蒸汽发生器的吸热侧出口与过热器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过热器的吸热侧出口与汽轮机的蒸汽入口相连通;反应堆一/二回路的出口依次经蒸汽发生器的放热侧及过热器的放热侧后与反应堆一/二回路的入口相连通,该系统能够有效的解决钠冷快堆汽轮机无法进行非核蒸汽冲转的问题,降低反应堆一/二回路热冲击次数。
283 基于集成冷却系统的超临界二膨胀机 CN202010326168.7 2020-04-23 CN111412030B 2025-04-15 郭朝红; 姜玉雁; 郭永献; 梁世强; 陈俊斌; 朱玉铭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集成冷却系统的超临界二膨胀机,包括:转子部,包括:透平,主轴,以及干气密封动部件;机壳部,环转子部外设置,包括:蜗壳,干气密封静部件,环干气密封动部件设置,其外固接密封机壳;隔热机壳,与干气密封动部件之间形成一第一环形间隙,与主轴之间形成一第二环形间隙,与透平之间形成一第三环形间隙;以及冷却环套,环隔热机壳表面设置,用于引入一定流量的高压低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冷却环套内进行流动换热,以及密封气通道,用于将从冷却环套出口排出后经密封器调控系统调整后的二氧化碳从密封气通道入口输入第一环形间隙,再流经第二环形间隙后流至第三环形间隙,实现转子部与机壳部的同时串联冷却。
284 一种防止汽车变形波纹管 CN201810905758.8 2018-08-10 CN110821627B 2025-04-15 陈炳泉
发明涉及波纹管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止汽车变形的波纹管,包括汽车波纹管本体,所述汽车波纹管本体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汽车波纹管本体的顶部与第一固定套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套柱的外部设有固定装置Ⅰ,所述汽车波纹管本体的底部与第二固定套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套柱的外部设有固定装置Ⅱ。该防止汽车热变形的波纹管,通过固定装置Ⅰ和固定装置Ⅱ与螺纹固定装置的组合,有效的对汽车波纹管连接处进行固定,在提高波纹管连接处固定性的同时,防止因波纹管连接处固定强度较低,导致汽车波纹管容易产生热变形,而给汽车的排气工作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285 尾气后处理混合装置 CN201811219969.2 2018-10-19 CN109184865B 2025-04-15 王聪; 吴琳; 吴义丽
一种尾气后处理混合装置,其包括设有内部空间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挡板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挡板的下游的混合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混合板将所述内部空间分成进气腔以及出气腔,所述挡板与所述混合板之间形成连接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的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用以将雾化的尿素液滴与发动机的尾气进行混合;所述挡板包括连通所述进气腔与所述混合腔的进气口,所述混合板包括向所述混合腔凸起的曲面部,所述曲面部设有连通所述混合腔与所述出气腔的若干通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曲面部能够改善气流在曲面部表面的分布,从而提高混合的均匀性。
286 具有套筒的恒温 CN202380062239.9 2023-06-28 CN119816795A 2025-04-11 G·戈蒂埃·葛兰道; T·马拉卢斯
(1)包括恒温元件(20),所述恒温元件具有热膨胀材料(22)并且包括固定地连接至壳体(10)的固定部分(23)和可沿轴线(X‑X)移动的可移动部分(21)。所述阀门还包括塞子(30),其可相对于由壳体固定地支撑的塞座沿轴线移动,用于控制壳体中两个腔室(C1,C2)之间的流体流动。所述阀门还包括套筒(40),其可在第一构型与第二构型之间沿轴线移动,在第一构型中所述套筒抵靠在由壳体固定地支撑并与塞座分开的套筒座上,以防止流体在两个腔室之间流动,在第二构型中套筒远离套筒座。所述塞子被连接至可移动部分和套筒,以在热膨胀材料膨胀时,可移动部分将塞子打开到中间位置,而套筒保持在其第一构型,然后打开的塞子在驱动套筒从第一构型到第二构型的同时由可移动部分驱动而超过中间位置。
287 切向内燃机 CN202380057782.X 2023-08-03 CN119816657A 2025-04-11 穆斯塔法·费赫米
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其具有两个气缸(7、7’)和轴(11),两个气缸在其纵向方向上为圆弧的形式,并且活塞(5、5’)能够从与气缸盖相距最小距离的位置Pmin移动至与气缸盖相距最大距离的位置Pmax地布置在每个气缸中,其中气缸(7、7’)布置为使得由第一气缸(7)的燃烧室(4)中的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活塞(5)在第一气缸(7)中的运动和由第二气缸(7’)的燃烧室(4’)中的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活塞(5’)在第二气缸(7’)中的运动在相同方向上发生,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在活塞(5、5’)的背离燃烧室(4、4’)的每侧存在连杆(6、6’),连杆在其纵向方向上为圆弧的形式,并且针对每个气缸(7、7’)存在相关联的自由轮,其中气缸(7、7’)还布置为使得轴11的轴线代表形成气缸(7、7’)和连杆(6、6’)的圆弧形的基础的圆的中心点,在每种情况下,连杆(6、6’)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7、7’)的活塞(5、5’)相反的一侧连接至自由轮中的一个的外侧(8、8’),并且自由轮的内侧(10、10’)分别连接至轴(11),自由轮布置为使得在每种情况下,由气缸(7、7’)的燃烧室(4、4’)中的燃料的燃烧产生并且通过活塞(5、5’)的连杆(6、6’)传递至自由轮的外侧(8、8’)的运动被传递至轴(11),并且自由轮各自在相反的方向上自由地运行,并且自由轮的外侧(8、8’)彼此联接,使得它们在相反的方向上执行运动,其结果是活塞(5、5’)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7、7’)中的运动相反地进行,本发明涉及用于操作这样的内燃机的方法以及这样的内燃机用于驱动机动车、航空器或者船的用途。
288 一种多级加热蜂窝体 CN202510063097.9 2025-01-15 CN119815608A 2025-04-11 孔德伟; 杜海刚; 郭瑜; 秦志鹏; 陈文渊
申请涉及一种多级加热蜂窝体,其涉及尾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第一正电极、第二正电极、第一负电极、第二负电极、第一层组、第二层组,第一层组分成两个第一蜂窝层,第二层组分成两个第二蜂窝层,每个第一蜂窝层上均设有第一导电板,每个第二蜂窝层上均设有第二导电板,第一正电极对一个第一蜂窝层与一个第二蜂窝层通电,分别通过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与第一负电极导通,形成两个第一电流流动路径,第二正电极与另外一个第一蜂窝层、第二蜂窝层以及对应的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形成两个通路,形成两个第二电流流动路径。本申请具有第一电流流动路径与第二电流流动路径在蜂窝体上分布的更加均匀,提高蜂窝体电加热的均匀性的效果。
289 一种耦合生物质储热的光一体化发电系统及方法 CN202411933619.8 2024-12-26 CN119813381A 2025-04-11 姜海; 刘贵军; 赵悦; 熊力; 贾浩帅; 王宇霖; 钟鹏
发明提供一种耦合生物质储热的光一体化发电系统及方法,包括:风光电源、电化学储能设备、电加热器、低温熔盐罐、高温熔盐罐、生物质锅炉蒸汽发生器、汽轮机组和冷凝器。本发明旨通过为生物质锅炉和风光电源增加一套熔盐储热系统,一方面,生物质锅炉与风光电源联合,可以显著降低生物质锅炉的利用小时数,降低生物质燃料的消耗,提升发电经济性,有助于生物质发电单体项目规模提升;另一方面,熔盐储热系统可以放大生物质锅炉的出平,可以通过长时储热为风光电源提供深度调峰服务。总的来看,本发明可使耦合生物质储热的风光一体化发电系统平稳出力,具备优秀的负荷跟随性,并维持较低发电成本,实现绿色、高效、低成本的发电。
290 一种低成本有刷电子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2510025757.4 2025-01-08 CN119801981A 2025-04-11 包旺; 张建权; 唐文栋
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有刷电子扇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有刷电子扇;S2,通过电机驱动芯片设置采样窗口的采样时间及采样周期;S3,在采样窗口内通过电机驱动芯片采集反电动势电压电源电压;S4,根据采集到的反电动势电压推算当前转速;S5,根据采集到的反电动势电压以及S4推算的转速计算当前输入电流;S6,根据S5计算的电流及采集的电源电压计算输入功率,并与目标功率进行比较,通过减小电子扇输入电压,限制输入功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用于该控制方法的控制装置。本发明通过算法估算母线电流及转速以实现功率限制,不必增加采样电阻或霍尔器件进行采集数据,另通过MOS互补续流提高系统耐温等级并降低成本。
291 一种发动机尾气自净化装置及方法 CN202311302636.7 2023-10-09 CN119801792A 2025-04-11 龙姿; 顾涛; 冉照宽; 李斌莲; 李巨峰; 唐智和; 宋康玉; 金阳; 晏欣; 郝春梅
发明涉及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尾气自净化装置,包括臭发生器、温差发电片和逆变器,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通过导热管连接在发动机尾气出口,冷端连接于满足所需温差的环境中,热端电极和冷端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在逆变器的输入端子上,逆变器的输出端子通过导线与臭氧发生器的交流电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入端输入高压高频交流电用于臭氧发生器电晕放电法产生臭氧,所述产生的臭氧通过节流装置控制输入至发动机进气端。该装置能提高发动机运行效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实现无需外部能源的可持续的为移动式运输工具进行尾气净化。
292 一种发动机控制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2411813424.X 2024-12-10 CN119801766A 2025-04-11 雷发兵; 周乔; 袁观练; 余光耀; 王毅; 杨铖武
发明属于发动机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控制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运行信息;判断车辆运行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是,则根据车辆运行信息确定减排工况参数,并根据减排工况参数控制发动机运行。本发明在车辆运行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减排工况参数,其中减排工况参数专设计用于在特定工况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通过根据这些减排工况参数控制发动机的运行,能够显著降低发动机在特定工况下的污染物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精确控制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避免了不必要的燃油消耗,能够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有助于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293 一种气冷式直支板燃气轮机热端承框架 CN202510004503.4 2025-01-02 CN119801736A 2025-04-11 徐鑫; 张傲; 李慎佩
申请提供了一种气冷式直支板燃气轮机热端承框架,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该承力框架包括:外承力机匣;内承力机匣,内承力机匣内侧设有轴承座,用于形成轴承腔;连接外承力机匣和内承力机匣的直支板,直支板为空心气冷支板,所述直支板包括功能性支板和非功能性支板,所述功能性支板包括供油支板、回油支板和封严支板,所述供油支板用于供油管的穿过,所述回油支板用于回油管的穿过,所述封严支板用于封严引气的引入与输送,所述功能性支板和非功能性支板周向间隔分布;冷联管,所述冷联管连接相邻两个的直支板,用于将流入封严支板的封严引气输送至供油支板、回油支板、非功能性支板及封严腔,以对直支板进行冷却和对轴承腔进行封严。
294 一种气冷式斜支板燃气轮机热端承框架 CN202510004491.5 2025-01-02 CN119801735A 2025-04-11 徐鑫; 张傲; 尚超英
申请提供了一种气冷式斜支板燃气轮机热端承框架,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该承力框架包括:外承力机匣;内承力机匣,内承力机匣内侧设有轴承座,用于形成轴承腔;连接外承力机匣和内承力机匣的斜支板,斜支板为空心气冷支板,所述斜支板包括功能性支板和非功能性支板,所述功能性支板包括供油支板、回油支板和封严支板,所述供油支板用于供油管的穿过,所述回油支板用于回油管的穿过,所述封严支板用于封严引气的引入与输送,所述功能性支板和非功能性支板周向间隔分布;冷联管,所述冷联管连接相邻两个的斜支板,用于将流入封严支板的封严引气输送至供油支板、回油支板、非功能性支板及封严腔,以对斜支板进行冷却和对轴承腔进行封严。
295 用于发动机热管理系统 CN202411401865.9 2024-10-09 CN119801723A 2025-04-11 杰弗里·道格拉斯·兰博; 埃里克·巴雷; 布兰登·韦恩·米勒; 莱昂纳多·阿吉拉尔·威利斯; 维克托·莫雷诺·帕坦
热管理系统包括热回路,热回路具有热传输总线,热流体流经热传输总线。热传输总线包括第一和第二总线段。第一和第二热负载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总线段上,并且具有不同的第一和第二入口温度要求。热管理系统包括与第一和第二热负载热连通的多个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热交换器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位于第一或第二总线段中的一个上,用于将热量排放到发动机燃料中。热流体在第一和第二总线段中的每一个之间分流,使得只有一部分热流体流过第一热交换器,以适应不同的第一和第二入口温度要求。
296 用于内燃机的废气设备的保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2411412724.7 2024-10-11 CN119801710A 2025-04-11 R·B·赫希; M·莫斯捷克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废气设备的保持装置,其包括保持装置体部(12),该保持装置体部具有保持装置底部(14)和从保持装置底部(14)延伸的保持装置壁部(16)以及从保持装置壁部(16)的外侧延伸的保持装置栓部(24),其中,在所述保持装置栓部(24)中在至少一个环周区域上构造有栓部留空部(40)。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内燃机的废气设备的保持装置(10)的方法。
297 用于内燃机的废气设备的消声器和用于内燃机的废气设备 CN202411397136.0 2024-10-09 CN119801707A 2025-04-11 C·鲍姆琴; A·舒勒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废气设备的消声器,其包括消声器壳体(12),消声器壳体具有包围消声器内部空间(24)的周壁(14)、至少一个布置在消声器内部空间中的平衡间隔壁(44)和至少一个废气管(30),废气管在构造在至少一个平衡间隔壁中的平衡管开口(42)的区域内穿过该平衡间隔壁,其中,平衡管开口横向于平衡管开口的开口中轴线(MO)地在至少一个与开口中轴线正交的平衡开口纵向方向(RA)上具有平衡开口内部尺寸(IL),并且穿过平衡管开口(42)的废气管(30)在平衡开口纵向方向(RA)上具有管外部尺寸(AL),其中,在平衡开口纵向方向上平衡开口内部尺寸(IL)大于管外部尺寸(AL)。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废气设备。
298 一种基于尿素补差策略的柴油机后处理系统 CN202510044670.1 2025-01-12 CN119801701A 2025-04-11 王再兴; 檀在先; 余国成; 吴卫国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尿素补差策略的柴油机后处理系统,其包括控制ECU;尿素供给系统,所述尿素供给系统通过尿素供给将预设计量的尿素通过尿素喷嘴喷入后处理催化剂中;第一NOx传感器;安装在SCR前级入口处,用于采集发动机引擎输出尾气中的原始NOx浓度并反馈至控制ECU;第二NOx传感器,安装在SCR后级出口处,用于对SCR后处理进行反馈监控;所述控制ECU可根据所述第一NOx传感器以及第二NOx传感器的采集值对尿素喷量进行调控。本申请过第一NOx传感器以及第二NOx传感器的对NOx浓度进行采集得到采集值,并通过该采集值对尿素的喷量进行调控。从而调整各部件的效率偏差,通过补差尿素喷射量的方式来修正NOx的排放污染物,提高SCR系统NOx和NH3排放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99 一种船用尿素溶液供给系统 CN202510026336.3 2025-01-08 CN119801700A 2025-04-11 张金宝; 候飞; 诸周亮
申请提供一种船用尿素溶液供给系统,包括:尿素溶液储存柜、尿素供给单元、尿素控制单元、尿素喷射器、冲洗单元。尿素供给泵单元与尿素溶液储存柜的出口连接,尿素控制单元与尿素供给泵单元的出口连接,尿素喷射器与尿素控制单元的出口连接,冲洗单元包括进口管路、出口管路,进口管路的一端用于通入或者压缩空气,进口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于尿素溶液储存柜与尿素供给泵单元之间的管路上。本申请可以对船用尿素溶液供给系统中的管路进行冲洗,以使管路内的尿素残余或者尿素结晶进行清除,避免发生管路、喷嘴堵塞及泵组损坏等,保证船舶上SCR系统的正常运行,以使船舶的氮化物的排放满足要求。
300 一种具有反吹功能的柴油机颗粒过滤装置 CN202510026316.6 2025-01-08 CN119801699A 2025-04-11 祁晓东; 王劲舒; 陈迪; 李胜; 陈国立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反吹功能的柴油机颗粒过滤装置,它包括:DPF封装组件;排气总管,所述排气总管包括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接的排气收集管以及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接的出气管;所述排气收集管内安装有第一,所述出气管内安装有第二阀门;第一旁通管路,所述第一旁通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排气收集管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DPF封装组件相连通;第二旁通管路,所述第二旁通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管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DPF封装组件相连通;所述第二旁通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阀门的两侧;所述第二旁通管路内安装有第四阀门。利用的是发动机排气自身的动清理DPF载体,无需外部热能,不会显著增加能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