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一种高温稳定长余辉纤维或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1507480.0 |
2024-10-28 |
CN119308155A |
2025-01-14 |
王晓涵; 张元明; 赵海光; 韩园园; 韩光亭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稳定长余辉纤维或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取氨基苯磺酸、三价金属盐加入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足量的氨水并充分沉淀;(2)将含沉淀物的混合溶液充分洗涤离心并烘干,得到烘干粉末;(3)将烘干粉末充分研磨,置于马弗炉内高温煅烧,得到长余辉发光材料;(4)将耐高温纤维或纱线置于前处理液中进行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纤维或纱线取出并置于染缸中,加入含有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染色溶液对纤维或纱线进行染色,待染色完成后对纤维或纱线进行还原清洗,然后水洗烘干,得到长余辉纤维或纱线。本发明所制备的长余辉纤维或纱线不仅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发光性能,还能够在高温下产生长余辉。 |
22 |
一种工业大麻经编衬纬面料的制备方法 |
CN202411430761.0 |
2024-10-14 |
CN119287684A |
2025-01-10 |
孙玉珍; 孙福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大麻经编衬纬面料的制备方法,工业大麻经编衬纬面料包括由编织纱线编织而成的经编面料,经编面料的线圈及延展线之间沿纬向设置有不参与成圈的衬纬纱线;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选择:编织纱线为涤纶长丝或尼龙长丝,衬纬纱线为工业大麻纤维混纺纱;整经;编织:采用双轴向经编设备进行编织;染色,在分散染料染色时加入助剂木质磺酸钠和超支化分子;在活性染料染色前加入分散剂SS和染色沉淀防止剂。在经编面料中线圈与延展线之间设置不参与成圈的工业大麻混纺纱,可以提高经编面料在纬向的保形性能和强力,避免其在纬向的变形。采用一浴二步法并通过所加入合适的助剂和工艺设置使得该经编衬纬面料具有良好的色牢度。 |
23 |
一种可变色内衣及其制备工艺 |
CN202411409915.8 |
2024-10-10 |
CN119279287A |
2025-01-10 |
张天红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色内衣及其制备工艺,该内衣包括外面料层、内面料层和罩杯,外面料层设置为由第一锦纶和第一涤纶通过纬编双面机以第一氨纶为中间连接基材编织而成的具有双面珠地组织的面料,第一锦纶的单纤数大于第一氨纶的单纤数,第一氨纶的单纤数大于第一涤纶的单纤数,内面料层设置为由第二锦纶和热敏变色纤维通过纬编双面机以第二氨纶为中间连接基材编织而成的具有双面珠地组织的面料,第二锦纶的单纤数大于第二氨纶的单纤数,第二氨纶的单纤数大于热敏变色纤维的单纤数。本发明具有单向导水功能,排湿的速度快,具有良好的抗掉色效果,洗刷牢度更好,使变色功能不会下降或消失。 |
24 |
高色牢度锦氨阳涤登山尼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
CN202411729691.9 |
2024-11-29 |
CN119221307A |
2024-12-31 |
吴明; 钟兴东 |
本发明涉及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高色牢度锦氨阳涤登山尼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具体包括织造、退浆与预缩、胚定、缸内退浆、同浴染色和定型整理。其中同浴染色:浴比1:10,进水,先加入锦纶封闭剂,升温至65‑70℃处理,再降温至40±2℃后依次加入匀染剂、非离子阳涤助染剂以及醋酸溶解后的阳离子染料,调节pH值,接着以第一速率升温至60‑65℃并保温染色,然后以第二速率升温至90±2℃保温染色,然后依次加入非离子分散剂WA和阴离子扩散剂NNO,保温运行后加入酸性染料,以第三速率升温至102‑105℃保温染色。本发明实现阳离子染料与酸性染料同浴染色并提高色牢度和表观深度。 |
25 |
一种高色牢度氨纶产品的吸湿整理工艺及设备 |
CN202411338547.2 |
2024-09-25 |
CN119221302A |
2024-12-31 |
郁晓琴; 张利方; 魏莉丽; 邵宏鑫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色牢度氨纶产品的吸湿整理工艺及设备,包括以下步骤:S1.对氨纶产品进行前处理,并进行碱减量处理,得A品;S2.对A品进行清洗,得到B品;S3.对B品进行染色并清洗,得C品;S4.对C品进行脱水展布,并用壳聚糖醋酸溶液固色吸湿整理,最后进行定型得成品。它不仅能提升氨纶产品的固色效果,而且能显著提升氨纶产品的吸湿性能,提升面料使用时的舒适性。 |
26 |
短纤混纺三醋酸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匀染提升方法 |
CN202411680652.4 |
2024-11-22 |
CN119162853A |
2024-12-20 |
高迎春; 刘杰; 原亚平; 于孟婷; 张瑞云; 刘子斌; 贾营营; 刘德铭; 孙芳; 张博凯; 夏伟发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纤混纺三醋酸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匀染提升方法,属于纺织纱线染色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原料的筛选与纺纱、染料的筛选、染色和皂洗;原料的筛选与纺纱:原料采用醋酸纤维与短纤维;染料的筛选:筛选高染色牢度和高力份的染料;染色工艺的优化:先去油再染色,控制染色温度和时间,染色过程中加入染色助剂;皂洗牢度的优化:浅色品种采用低温皂洗,控制皂洗温度为60‑70℃,皂洗时间为10‑15min,选用低温皂洗剂。本发明最大程度体现三醋酸纤维素纤维和天丝纤维的优点,解决醋酸纤维素纤维与天丝混纺中染色不均的问题,以充分发挥两者性能优势。 |
27 |
一种基于酶回收后的涤纶纱线的染色工艺 |
CN202411202404.9 |
2024-08-29 |
CN119145237A |
2024-12-17 |
许金泰; 许学潮; 缪子阳; 冼恩恩; 高雅 |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染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酶回收后的涤纶纱线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顺序进行的工序:准备、松纱、进缸、前处理除油、第一次水洗、染色、高温排水、后处理还原清洗、上油、第二次水洗、脱水和烘干:染色工序中,水洗完成后的纱线在染缸中按照分散染料、0.2‑1g/l冰醋酸和1‑3g/l强力分散匀染剂进行染色处理,染缸内分散染料owf含量为0.3‑4%、浴比为1:5‑10等。本发明中利用同浴除油剂对筒纱进行精细前处理,随后添加染料与多种助剂以及温度和时间的控制,来强化染色效果,并显著提升色牢度,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引入防酚黄变剂,有效增强了纱线的抗黄变能力,而染色后的涤纶纱线,在物化性能符合纺织品对纱线的严格要求与使用标准。 |
28 |
一种低碳染色改性毛条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211665170.2 |
2022-12-22 |
CN116163147B |
2024-11-26 |
赵海荣 |
本申请涉及毛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低碳染色改性毛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碳染色改性毛条由毛条基体在染色液中浸渍20‑25min之后得到,所述染色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100‑104份,分散染料微胶囊2.8‑3.2份,扩散助剂6‑8份;所述扩散助剂包括苯磺酸钠,所述毛条基体由聚酯熔体经过喷丝加工得到,所述聚酯熔体中含有6‑8%wt的改性高岭土,所述改性高岭土为表面接枝有芳香基团的高岭土。本申请在提高染色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浮色现象,从而不需要额外增设清洗步骤,节约了染色工艺用水量,有利于降低生产能耗和实现低碳环保。 |
29 |
一种超细纤维复合材料用磷光染料的制备方法 |
CN202410860001.7 |
2024-06-28 |
CN118932745A |
2024-11-12 |
李伟华; 李易聪; 刘朋欢; 蔺吉帅; 张淞; 侯尚尚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纤维复合材料用磷光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称取二胺类物质及多元酸,加入蒸馏水搅拌溶解,放入密闭容器内进行分段式真空加热处理,得到含磷光染料的半成品;(2)将含磷光染料的半成品进行粉碎;(3)将粉碎后的半成品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得到悬浊液,进行超声处理、离心处理,收集离心后的上清液,得到磷光染料乙醇溶液;(4)将磷光染料乙醇溶液放入蒸馏水中,充分搅拌后,蒸馏去除乙醇,得到磷光染料水溶液;(5)将磷光染料水溶液冻干,得到超细纤维复合材料用磷光染料。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染料具有磷光性能,可光致发光,且染料与超细纤维复合材料结合性好,使超细纤维合成材料亮度高、颜色鲜艳。 |
30 |
一种合成黑色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在织物染色中的应用 |
CN202410978674.2 |
2024-07-22 |
CN118909899A |
2024-11-08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本申请涉及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合成黑色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在织物染色中的应用。所述重组大肠杆菌为:将酪氨酸酶编码基因melA整合插入至大肠杆菌基因组中feaB、pheA、tyrR三个位点中,并向大肠杆菌导入表达dnaK、dnaJ、grpE的分子伴侣蛋白表达质粒,获得合成黑色素的重组大肠杆菌。本申请获得的重组大肠杆菌能将酪氨酸高效转化合成黑色素,反应48h产量达到4.3g/L,提取纯化的黑色素可以成功应用于棉织物的染色。 |
31 |
一种布料节能生态染整优化方法及其在染整工艺中应用 |
CN202410910790.0 |
2024-07-09 |
CN118461337B |
2024-10-18 |
王爱琴; 李艳; 毕伟旗; 王伟国; 高胜欢; 钟鸿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料节能生态染整优化方法及其在染整工艺中应用,用于布料加工控制领域,该布料节能生态染整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布料进行清洗去浆,并送入甩干室;预设甩干室温度区间,并基于预设甩干室温度区间利用间断性加热进行热管理;将甩干后的布料送入染色室,预设染料配方,并通过T‑S模糊模型优化染色配方的染色参数;将染色后的布料送入自动化清洗设备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布料送入烘干室,预设烘干室温度区间,并在烘干室对布料进行烘干;将烘干后的布料通过自动输送装置运输到展平设备进行布料展平。本发明显著提高了布料处理和染色工艺的质量、效率和环保性,实现了更高的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 |
32 |
一种数码喷墨印花用彩色微球墨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202410914100.9 |
2024-07-09 |
CN118756512A |
2024-10-11 |
李家炜; 郭丁滔; 何贵平; 赵磊; 戚栋明; 王磊; 王荣文; 胡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码喷墨印花用彩色微球墨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精细化工领域。彩色微球的制备如下:首先,对传统分散染料改性,制备高溶解度可聚合染料;随后,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成彩色微球乳液;最后,通过调控喷墨参数得到彩色微球墨水。所述的彩色微球墨水具有高染料含量,且粒径小、储存稳定性好、干湿摩擦性能优异等优点。可适配于各种数码印花装备,打破国外墨水的垄断,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33 |
一种高色牢度色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0955337.1 |
2024-07-17 |
CN118727186A |
2024-10-01 |
刘敬东; 张琴; 陈素华 |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色牢度色纺纱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色纺纱,先以改性聚酰胺为合成纤维的主要原料,经水溶性聚合物混合后切片、造粒、熔融纺丝、高温水洗制得含有多孔结构的改性聚酰胺纤维,提高了改性聚酰胺纤维的吸湿性,进而提高了纤维的色牢度;改性聚酰胺中引入了亲水醚键、环氧基以及三嗪结构,提高了熔融纺丝后纤维的色牢度。因此,本发明制备的色纺纱具有高色牢度、使用不褪色的特点,能被广泛应用于针织服饰、中高档服饰产品、家纺产品等多个领域。 |
34 |
一种超弹吸水速干环保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
CN202211206705.X |
2022-09-30 |
CN115418785B |
2024-09-27 |
黄春燕; 王正球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弹吸水速干环保面料及其生产工艺,所述的面料选用36针的单面大圆机,2段选针,所述的面料设计了两个组织结构:涤盖棉组织和网眼组织;所述的面料至少由A、B两种纱线混编而成,正面A纱编织,反面B纱编织,A、B两种纤维分层隔开;A纱为高F的弹性纱,B纱为环保型低F的长纤维,形成毛细管效应,增加面料的吸水速干性。本发明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由组合,制得超弹吸水速干环保面料。 |
35 |
含霉涤纶织物的炼染同浴一步法加工方法 |
CN202411153178.X |
2024-08-21 |
CN118668508A |
2024-09-20 |
吴晓飞; 沈俊; 徐志贤; 谢小云; 吴建伟; 陈威; 钱琴芳; 潘峰; 范蒙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霉涤纶织物的炼染同浴一步法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含霉涤纶织物类型进行前处理;同浴去霉及染色:将前处理后的织物放入染色机中,先加入除霉剂,然后加入除氧剂,运行一段时间后,加入醋酸调节pH,60℃后先后加入匀染剂、染液对织物染色;将染色后的织物进行脱水开幅;将脱水开幅后的织物浸轧整理液后定型。该方法不仅无需添加双氧水、液碱、纯碱等助剂即可达到良好的除霉效果,大大降低了助剂残留对染色的影响,而且采用同浴去霉染色的方法,较常规两浴两步法流程更短,省去了去霉过程出水;该方法获得的成品相较于传统的两浴两步法,其颜色、色牢度及布面情况均较好。 |
36 |
一种基于双光敏剂负载的多色彩日光动力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0885990.5 |
2024-07-03 |
CN118668501A |
2024-09-20 |
胡柳; 韩画宇; 王甫 |
本发明属于功能抗菌型面料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双光敏剂负载的多色彩日光动力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基于双光敏剂负载的多色彩日光动力抗菌面料是在锦棉混纺、交织或棉毛混纺、交织织物上混染双种光敏剂所形成的抗菌面料;所述光敏染料为四苯磺酸盐修饰锌酞菁和孟加拉玫瑰红。本发明采用双光敏剂混染的方法,易于宏量制备,保证良好的吸湿透气性,制备的面料具备快速、高效、多色彩和日光动力抗菌性能,可用于家纺产品、医疗卫生、户外用品及个人防护用品的制备。 |
37 |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结构色布料的着色工艺 |
CN202410780152.1 |
2024-06-17 |
CN118621600A |
2024-09-10 |
陈柯宇; 姚智礼; 毕佳捷; 邵万康; 王兆伦; 潘明初; 陈力铭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结构色布料的着色工艺。通过结构和功能化设计,创新制备具有优良单分散性能的有机‑无机核壳微球(PSMA@Ag、PSMA@Au),通过调节核层微球粒径、贵金属纳米尺寸、包覆密度等调控抗菌性、分散性、表面电荷等实现其高效抗菌和优良的组装性能。以有机‑无机核壳微球作为结构色构筑基元,调控组装溶液浓度、溶剂挥发速率及气、液、固三相接触界面的粗糙度,在织物上构建长程有序的面结构,并调节核壳微球粒径可获得全光谱覆盖的结构色,从而制备具有高亮度、高饱和度、高上色率、高耐候性、高抗菌性的纺织品。该结构色多功能性染布可实现大面积制备,有望应用在包装、服装、装饰、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
38 |
一种荧光增白球状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0950379.6 |
2024-07-16 |
CN118581588A |
2024-09-03 |
寇志成; 陈艾 |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制品用非离子型荧光增白剂的球状微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荧光增白球状微粒的组成为:荧光增白剂60‑98%,分散助剂2‑40%;其粒径为50‑500目。其制备方法为:将荧光增白剂、分散剂及纯化水混合均匀,然后转入砂磨机中研磨至0.3‑3μm,最后采用压滤式或离心式喷雾干燥造粒。与普通粉体荧光增白剂相比,本发明的荧光增白球状微粒无尘环保、流动性好、分散性好,特别适用于涉及物料混合不均匀或塑化粘稠物料的塑料制品加工过程,其增白效果显著,达到同样增白效果的荧光增白剂用量可减少1/2‑2/3,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
39 |
一种新型吸湿发热莱赛尔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
CN202410694478.2 |
2024-05-31 |
CN118563489A |
2024-08-30 |
徐孝硅; 杨为东; 于希超; 于波; 姚保忠; 贾雄远; 杨敬刚 |
本发明涉及保湿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吸湿发热莱赛尔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包括:50‑80英支的超细腈纶与高吸湿的莱赛尔混纺纱A60/莱赛尔40;50‑120D的低温可染阳离子中空涤纶长丝;15‑55D的熔融纺弹力低温氨纶;面料克重在140G‑200G/M2之间;编织面料使用的织机为24G‑36G的纬编开幅大圆机,减少毛坯折痕。本发明的种新型吸湿发热莱赛尔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实现吸收身体散发的水蒸气转化为热能,并借助疏水性的腈纶纤维、聚酯纤维保持温度与干爽。 |
40 |
一种纯涤纶双色雪尼尔纱及制备工艺 |
CN202410561794.2 |
2024-05-08 |
CN118480891A |
2024-08-13 |
陶韵 |
本申请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纯涤纶双色雪尼尔纱及制备工艺。本申请中的纯涤纶双色雪尼尔纱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芯线和绒线;(2)切割加捻制得成品纱;(3)依次进行两道染色、固色后制得纯涤纶双色雪尼尔纱。本申请制得的雪尼尔纱的原料均采用涤纶纤维来代替,并且能够取得相似的蓬松、柔软的手感,同时在染色工序上采用二浴法染色后的纯涤纶双色雪尼尔纱中芯线和绒线的颜色对比更鲜明,颜色更鲜艳,色牢度更高,且还尽可能保持了雪尼尔纱线的抗拉强度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