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金属扩散渗透热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2110385796.7 2021-04-11 CN113106382A 2021-07-13 邓成林
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扩散渗透热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包括涂抹混合物、移动夹持爪、夹持待处理金属,旋转待处理金属和上炉热处理。本发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丝杆旋转,能够使活动板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带动两个夹持爪绕销轴旋转,从而便于将待处理金属夹持住,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杆旋转能够使安装箱移动,安装箱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夹持爪和金属在热处理炉和放置台之间移动,从而方便金属从热处理炉内的拿取,具有省时省的效果。
2 一种提高提升机壳体耐腐性的处理方法 CN202010642274.6 2020-07-06 CN111826654A 2020-10-27 徐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提升机壳体耐腐性的处理方法,涉及提升机的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表面预处理、(2)喷丸处理、(3)电处理、(4)增强处理、(5)保温处理。本发明方法相对简单,易于推广应用,处理后的提升机壳体在耐腐耐候性、使用稳定性及寿命上均有着显著的提升。
3 渗层炉系统以及采用渗层炉系统的渗层防腐处理的方法 CN201710843351.2 2017-09-18 CN107557728B 2020-03-13 任玉中; 吴德强; 汪洋; 牟军; 张兵; 刘兴智
发明公开了一种渗层炉系统,包括台车装置、转动机构、渗层炉内胆和加热装置,所述台车装置包括台车主体和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台车主体底部并能够对所述台车主体进行支撑且能够对其进行移动,所述渗层炉内胆设于所述台车主体并能够随所述台车主体移动而移动,所述转动机构设于所述台车装置并能够驱动所述渗层炉内胆转动,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以使所述渗层炉内胆保持预定的温度环境。本发明提供的渗层炉系统在整个生产流程中不需要进行吊运、转运操作,能够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所述渗层炉系统还具有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渗层炉系统进行渗层防腐处理的方法。
4 齿轮表面真空感应加热扩渗方法及装置 CN201710344002.6 2017-05-16 CN107058941B 2019-05-03 胡建军; 马朝平; 蒋杰; 孙智富
发明提供了一种齿轮表面真空感应加热扩渗方法,将待处理齿轮工件放置于反应装置内腔的工作台上,真空装置进行抽真空;粉末原料从进料斗进入内腔,经过滤装置筛选进入过滤装置下面的反应容器中;感应线圈通电后加热,使齿轮工件温度升高符合热扩渗工艺要求,进行表面热扩渗处理反应。本发明的热扩渗方法,由于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工件,所以被加热渗入涂层的工件表面不会化,不脱,表面光亮,质量好;粉末配方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气氛可控;可单独或者连续进料,接触面积大,反应均匀,效率高;利用感应加热,可使工件迅速加热,节约工时。
5 晶界扩散材料和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784179.4 2014-12-17 CN105529123B 2017-06-06 邓小霞; 陈波; 张法亮; 宫清
发明公开了一种晶界扩散材料,该晶界扩散材料的组成为:RLu‑yRHyFe100‑u‑v‑wCovM'w‑zNbz,u、y、z、w、v为重量百分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晶界扩散由充磁后的稀土永磁材料主体的外层导入上述晶界扩散材料,且所述稀土永磁材料主体的组成为:Ra‑xRHxFe100‑a‑b‑c‑dCodMcBb,a、x、b、c和d为重量百分数。本发明还提供由该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稀土永磁材料。本发明所得的稀土永磁材料成本低、矫顽高且不可逆磁损失少。
6 一种滚筒式机械能助渗箱式电阻 CN201310354461.4 2013-08-15 CN103436839B 2016-02-10 周贤良; 钟芳兴; 华小珍; 陈庆军; 徐武波
发明一种滚筒式机械能助渗箱式电阻炉,包括箱式电阻炉、拖板、机械滚动装置;所述的箱式电阻炉顶部设置有炉;所述的拖板可以带动左侧轴承座、左侧转盘左右自由移动;所述的机械滚动装置包括转盘、渗剂、轴承座、带减速器的电机、滚筒;所述的转盘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滚筒两侧;所述轴承座有两个,其设置在箱式电阻炉炉体外;所述的滚筒通过凸缘固定在转盘上,滚筒内含有渗剂、介质球、工件、工件支撑杆、固定支撑架、活动支撑架;所述固定支撑架设置在滚筒筒底;所述活动支撑架设置在滚筒筒盖上。本发明滚筒进出炉方便,能有效控制渗层厚度及表面质量;还可以短时间内对工件表面进行机械能助渗金属处理,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7 一种铸焊模具及其钝化方法 CN201110223549.3 2011-08-05 CN102268634B 2012-10-17 熊正林; 白福生
发明公开了一种铸焊模具钝化方法,包括步骤:在铸焊模具的型腔内填充氧化剂粉末,然后放置高温环境下进行氧化处理预定时间;将氧化处理后的模具进行自然冷却,然后清洗模具型腔内的氧化残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铸焊模具及其氧化钝化方法,通过在在模具的型腔内填充氧化剂粉末,然后放置高温环境下进行氧化处理预定时间;再将氧化处理后的模具进行自然冷却,然后清洗模具型腔内的氧化残渣,用氧化法使铸焊模具表面钝化,改善了铸焊模具的脱模效果。
8 制备稀土永磁体材料的方法 CN200710167610.0 2007-04-13 CN101158024B 2012-09-26 中村元; 美浓轮武久; 广田晃一
发明涉及制备稀土永磁体材料的方法。通过用粉末覆盖R1-Fe-B组成的烧结磁体本体制备稀土永磁体材料,其中R1是稀土元素,上述粉末包含至少30重量%的R2aTbMcAdHe合金,其中R2是稀土元素,T是Fe和/或Co,M是Al、Cu等,且粉末的平均颗粒尺寸最大为100μm,并在合适的温度下对粉末覆盖后的磁体本体进行热处理,使得粉末中的R2、T、M和A被吸收到磁体本体中。
9 离子渗氮方法 CN200680029259.2 2006-08-04 CN101238236B 2010-11-10 峯村和男; 山口贵裕
发明提供一种离子渗氮方法。在诸如三聚氰胺-甲树脂基树脂的存在下将诸如Fe合金或Ni合金等金属材料(10)加热时,所述金属材料(10)表面上的钝化膜被还原并去除。在钝化膜的还原和去除过程中,当温度高于400℃时,优选为450℃以上时,也可以进行氢溅蚀。通过辉光放电,用从氨基树脂中游离出的N对具有暴露的活性金属表面的金属材料(10)进行渗氮。例如,直接或通过利用溶剂将氨基树脂涂布在金属材料(10)的表面上。
10 一种-铬-稀土共渗剂及其共析线以下的低温共渗工艺 CN200810015959.7 2008-05-06 CN100582287C 2010-01-20 许斌; 张南南; 邢士波; 杨乐; 郭仁红; 宋月鹏; 冯承明
发明涉及一种-铬-稀土共渗剂及其共析线以下的低温共渗工艺,共渗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成分,高6.1-6.2份,氯化稀土5-6份,氟酸钠15.5-16份,硅合金11-11.5份,硼砂23-23.5份,石墨35-35.5份,尿素1.8-2份,氯化铵1-1.05份。共渗工艺包括工件喷丸处理、装箱和硼-铬-稀土共渗步骤,在硼-铬-稀土共渗步骤中,渗箱用双层玻璃泥密封后,90-110℃烘干;再升温至600-680℃,到温入加热炉,到温后计时保温4-4.5小时,然后出炉空气冷却处理。本发明具有工件变形小、工件渗层深、渗层脆性小、工件耐磨性好、硬度高、成本低、节约能源、能得到单一的Fe2B渗层等优点。
11 一种金属镁粒的钝化处理技术 CN200610013324.4 2006-03-20 CN100494470C 2009-06-03 陆思伟; 刘幽若; 纪烈孔; 王彦; 郭凤鑫
一种金属镁粒的钝化处理技术,将镁粒表面钝化处理,形成覆裹于镁粒体表的钝化膜,钝化膜中各组合为:有机氟化物-化合物-化镁;或有机硅化物-硅化合物-氧化镁;或有机氟化物-硅化合物。将硅化合物或有机硅化物均匀涂覆于需钝化处理的金属镁粒上,干澡,再涂覆一层有机氟化物,再干燥,再涂覆少量的硅化合物,加入氧化镁并干燥,筛分制得成品。处理后的镁粒具有良好的疏性和阻燃性,能满足非危险货物的运输要求。
12 一种金属工件仿生非光滑表面的制备装置 CN200610016699.6 2006-03-24 CN100476034C 2009-04-08 任露泉; 周宏; 沈中虎; 张志辉; 单宏宇; 佟鑫; 周倜; 孙娜
一种金属工件仿生非光滑表面的制备装置,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制备金属工件仿生非光滑表面的装置,所制备的仿生非光滑表面可提高金属的抗热疲劳性能、耐磨损性能,也可降低模具和工件间的粘附,制备装置由激光器、数控工作台和控制单元组成,其中控制单元(装有“激光处理形成仿生非光滑单元体加工程序”的微型计算机)分别与激光器的通信接口和数控工作台的微机基本系统相连,制备装置能准确地制备金属工件仿生非光滑表面,以此提高金属抗热疲劳性能,抵抗磨损,也可降低模具和工件间的粘附,且具有高的性能价格比,操作者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
13 一种-铬-稀土共渗剂及其共析线以下的低温共渗工艺 CN200810015959.7 2008-05-06 CN101265563A 2008-09-17 许斌; 张南南; 邢士波; 杨乐; 郭仁红; 宋月鹏; 冯承明
发明涉及一种-铬-稀土共渗剂及其共析线以下的低温共渗工艺,共渗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成分,高6.1-6.2份,氯化稀土5-6份,氟酸钠15.5-16份,硅合金11-11.5份,硼砂23-23.5份,石墨35-35.5份,尿素1.8-2份,氯化铵1-1.05份。共渗工艺包括工件喷丸处理、装箱和硼-铬-稀土共渗步骤,在硼-铬-稀土共渗步骤中,渗箱用双层玻璃泥密封后,90-110℃烘干;再升温至600-680℃,到温入加热炉,到温后计时保温4-4.5小时,然后出炉空气冷却处理。本发明具有工件变形小、工件渗层深、渗层脆性小、工件耐磨性好、硬度高、成本低、节约能源、能得到单一的Fe2B渗层等优点。
14 一种增强金属工件表面的仿生非光滑工艺方法和制备装置 CN200610016699.6 2006-03-24 CN1861844A 2006-11-15 任露泉; 周宏; 沈中虎; 张志辉; 单宏宇; 佟鑫; 周倜; 孙娜
一种增强金属工件表面的仿生非光滑工艺方法和制备装置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金属表面抗热疲劳性和耐磨性的工艺方法及制备装置。本发明采用涂敷粉末,在金属工件表面添加的化学元素为Cr:0~20%,Mn:0~20%,Si:0~3%,Mo:0~5%,Ni:0~5%,W:0~20%,Co:0~10%,B:0~10%,并利用激光加热,使金属工件表面形成单元体形态分别为点阵、条纹、网格状的非光滑表面的工艺方法,金属工件的材料为可以激光加热的金属材料,为实施上述工艺方法,研制了由控制单元分别与激光器的通信接口和数控工作台的微机基本系统相连的制备装置,能有效提高金属表面抗热疲劳性和金属表面耐磨性,且性能价格比好,生产效率高。
15 一种基于超声加速的表面强化装置及方法 CN202210488905.2 2022-05-07 CN115404436B 2024-04-09 王匀; 倪旺; 李瑞涛; 刘为力; 许桢英; 于超; 丁旭; 顾宇佳; 杨志涛; 庞高龙
发明公开工件表面强化领域中的一种基于超声加速的表面强化装置及方法,变幅杆的输出端连接活塞杆,活塞杆伸入弹丸加速缸中上下移动,弹丸加速缸下部连接能将弹丸送入其内的弹丸输送装置,弹丸加速缸下端的弹丸喷射出口的下方是位于粉末喷射口与粉末接收口之间的粉末颗粒层,粉末颗粒层的正下方是工件,粉末喷射口是一号箱的平出口,粉末接收口是二号风箱的水平进口,粉末颗粒能沿由粉末喷射口、粉末接收口、二号风箱出口、一号风箱下进口形成的路线循环;利用高速射出的弹丸经过流动粉末颗粒层撞击工件表面,使其渗入工件表层,可对工件表面选区进行喷丸强化的同时完成渗、渗氮、渗等工艺,更高效率地强化零件表面质量
16 一种全固态下硬质纳米颗粒自驱动进入基底中的方法 CN202211596206.6 2022-12-12 CN115992352A 2023-04-21 王悦存; 左铃玲; 梁倍铭; 徐伟; 郑少川; 单智伟
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固态下硬质纳米颗粒自驱动进入基底中的方法,涉及颗粒增强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以具有基或表面包覆碳层的硬质纳米颗粒的分散悬浮液作为抛光剂对钢铁基底表面进行磨抛,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或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钢铁熔点以下温度,以使硬质纳米颗粒在无任何机械外的作用下由钢铁基底表面自主运动并均匀分散至其内部。本发明的方法可使硬质纳米颗粒能在无任何机械外力辅助时,在远低于钢铁熔点的温度下由基底金属表面进入其内部,并且分散良好,是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纳米颗粒强化钢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尤其适用于难以通过传统方法进行硬质颗粒增强的薄片/薄壁工件
17 一种基于超声加速的表面强化装置及方法 CN202210488905.2 2022-05-07 CN115404436A 2022-11-29 王匀; 倪旺; 李瑞涛; 刘为力; 许桢英; 于超; 丁旭; 顾宇佳; 杨志涛; 庞高龙
发明公开工件表面强化领域中的一种基于超声加速的表面强化装置及方法,变幅杆的输出端连接活塞杆,活塞杆伸入弹丸加速缸中上下移动,弹丸加速缸下部连接能将弹丸送入其内的弹丸输送装置,弹丸加速缸下端的弹丸喷射出口的下方是位于粉末喷射口与粉末接收口之间的粉末颗粒层,粉末颗粒层的正下方是工件,粉末喷射口是一号箱的平出口,粉末接收口是二号风箱的水平进口,粉末颗粒能沿由粉末喷射口、粉末接收口、二号风箱出口、一号风箱下进口形成的路线循环;利用高速射出的弹丸经过流动粉末颗粒层撞击工件表面,使其渗入工件表层,可对工件表面选区进行喷丸强化的同时完成渗、渗氮、渗等工艺,更高效率地强化零件表面质量
18 合金的晶粒细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镁合金的晶粒细化方法 CN201780039396.2 2017-07-06 CN109475932B 2021-02-26 裵俊皓; 金夏植; 柳凤善; 任昌东; 文秉岐; 徐宗植; 金英敏
发明提供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剂和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剂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剂具有SiC分散在基质中的结构,所述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成型步骤:通过对固相铝粉末和固相SiC粉末的混合粉末进行加压而使固相铝粉末通过固相扩散进行一体化以形成铝基质,并且使SiC分散在铝基质中。
19 金属表面渗层化学热处理用工装装出机 CN201810103397.5 2018-02-01 CN110106333A 2019-08-09 任玉中; 吴德强; 汪洋; 牟军; 谢文川; 刘兴智; 牟文林
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属表面渗层化学热处理用工装装出机设有自动关联作业的推拉机构、传动机构及托辊系统,在所述传动机构驱动下所述推拉机构在所述托辊系统上带动直接接触的所述工装移动,可在热状态下进入热处理炉炉胆内装入或取出装有金属工件的工装,其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而且本发明还设有粉尘处理机构进行飞扬粉尘的去除和掉落粉料的收集,其工作环境粉尘少,环境清洁卫生。
20 合金的晶粒细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镁合金的晶粒细化方法 CN201780039396.2 2017-07-06 CN109475932A 2019-03-15 裵俊皓; 金夏植; 柳凤善; 任昌东; 文秉岐; 徐宗植; 金英敏
发明提供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剂和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剂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剂具有SiC分散在基质中的结构,所述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成型步骤:通过对固相铝粉末和固相SiC粉末的混合粉末进行加压而使固相铝粉末通过固相扩散进行一体化以形成铝基质,并且使SiC分散在铝基质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