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有机磷-核苷的脱 CN201680028204.3 2016-03-18 CN107849594A 2018-03-27 S·佩雷斯奥兹卡里兹; M·帕斯卡尔吉拉波特; J·阿朗索费尔南德斯; C·洛佩兹戈麦兹; C·M·费尔南德斯费尔南德斯; J·卡斯泰尔斯波利亚特
发明涉及借助胞苷脱酶,由式(II)化合物获得式(I)化合物的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62 由假单胞菌属生物生产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8:1的方法 CN201580081236.5 2015-12-04 CN107787369A 2018-03-09 柳炳泰; 李永杓; 郑智惠; 郑圣希
发明涉及用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对从假单胞菌属(Pseudo monas sp.)生物提取的磷脂进行处理而生产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 phatidylethanolamine)18:1的方法,本发明的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8:1可以用于增加植物体的免疫反应的疫苗材料以及用作增进果储藏性质的组合物,且无抑制植物体生长的副作用,进而能够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农业用途,因此在相关产业中非常有益。
63 PLA1型n-3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的制备方法 CN201510947368.3 2015-12-17 CN106893747A 2017-06-27 王翔宇; 李世磊; 陆健; 王满意; 杨丹; 孔录; 王风艳
发明提供了制备PLA1型n-3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的方法以及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PLA1型n-3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商品化的Lecitase Ultra、TL IM、SP435等酶所实现的PLA1位催化反应占比不超过66%的效果,本发明的方法大大提高了PLA1型功能性磷脂的产率。
64 一种通过非脱羧勒克菌降解正十六烷制备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CN201611123666.1 2016-12-08 CN106834371A 2017-06-13 章春芳; 谭自航; 周航海; 张冬冬; 张宁; 解庆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脱羧勒克菌在降解正十六烷过程产表面活性剂的提取及定性方法。该方法基于对非脱羧勒克菌降解正十六烷过程中的发酵液进行粗提‑纯化得到表面活性剂纯品,同时对细菌发酵液进行排油圈、乳化性实验并对纯品做薄层层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在代谢正十六烷过程中产生了磷脂类表面活性剂。正十六烷是一类油状石油,难溶于,而表面活性剂可增大水‑正十六烷的界面张,增大菌体与正十六烷接触比表面积,提高生物有效性。该菌适用于受直链石油污染的环境的修复。
65 一株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菌及其应用 CN201710139246.0 2017-03-09 CN106834189A 2017-06-13 王光华; 邵秋桐; 黄慧; 李文兵; 魏晓币; 刘阳; 刘福; 汤颖岚; 牛志敏; 李梦妮; 范中宇
发明涉及一株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菌及其应用。其技术方案是:所述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菌为粘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编号为O2,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642,保藏日期为2016年11月17日。所述粘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O2的16S rDNA的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KY174958;菌株Serratia marcescens O2为革兰氏阳性菌,菌落为规则的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菌落呈乳白色;通过革兰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阳性,菌体呈杆状。菌株Serratia marcescens O2发酵降解过程生成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Serratia marcescens O2在用于焦化和石油类污染水体的治理与修复中能有效去除难降解的正十六烷。
66 从甲经酶促产生乙酰磷酸 CN201580015828.7 2015-03-13 CN106255759A 2016-12-21 P·马利埃
描述了一种使用磷酸酶或磺基乙乙酰转移酶从甲醛经酶促产生乙酰磷酸的方法。
67 一种磷脂酸的制备方法 CN201510773773.8 2015-11-13 CN105420301A 2016-03-23 杜阳吉; 梁丽敏; 刘春凤; 卫娜
发明公开了一种磷脂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粗卵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制成粗卵磷脂溶液,取磷脂酶D制成磷脂酶D溶液,将粗卵磷脂溶液与磷脂酶D水溶液混合进行酶催化反应,反应完毕分离出有机相,将有机相浓缩干,得浓缩物,将浓缩物采用萃取剂萃取并低温沉淀,保温后取萃取剂不溶物浓缩干后过层析柱,采用洗脱溶剂洗脱后将洗脱液干燥,即获得较高纯度的磷脂酸。本发明所用的原料为大豆粗卵磷脂或葵花籽粗卵磷脂,因磷脂酰胆含量较低而价格低廉;该方法整体工艺简洁,能耗和成本较低,易于实现规模化工业化,制得的磷脂酸含量60%以上,纯度较高,对我国磷脂工业,保健食品以及药品工业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68 一种羰基还原酶AcCR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201510864290.9 2015-11-30 CN105349503A 2016-02-24 娄文勇; 魏萍; 宗敏华
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羰基还原酶AcCR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所述的羰基还原酶AcCR,其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上述羰基还原酶AcCR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羰基还原酶AcCR来源于醋酸杆菌XZY003,可催化13种羰基化合物生成相应的单一对映体的手性醇。所述的羰基还原酶AcCR与葡萄糖脱氢酶GDH共表达于原核表达系统或真核表达系统中既实现了利用羰基还原酶进行生物催化转化的生物反应过程,又实现了辅酶的原位再生,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得到产物的光学纯度高,反应过程高效,且条件温和。
69 一种利用藻油制备富含ω-3脂肪酸磷脂的方法 CN201510873970.7 2015-12-03 CN105296556A 2016-02-03 陈必链; 何勇锦; 郭铮; 王明兹; 吴钦缘; 黄键; 吴迎梅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藻油制备富含ω-3脂肪酸磷脂的方法。取微藻藻粉,以乙醇作为萃取剂,萃取获得藻油;在藻油中加入食品级丙,混匀,30min后离心得藻油磷脂粗品;利用胶色谱柱分离上述藻油磷脂粗品得到纯化的磷脂酰胆;将上述提取的藻油磷脂粗品或磷脂酰胆碱与乙醇混合,再加入脂肪酶和,醇解反应得到富含ω-3脂肪酸的功能性溶血磷脂液;功能性溶血磷脂液与食品级正己烷混合提取3次,收集乙醇相,去除乙醇和水后获得提纯后的富含ω-3脂肪酸的功能性溶血磷脂。采用本发明方法,溶血磷脂中ω-3脂肪酸的总含量可达40%以上。以磷脂酰胆碱为合成原料时,酶催化反应后溶血磷脂中ω-3脂肪酸的总含量可达60%以上。
70 一种促进磷脂酶解浓缩磷脂的方法 CN201510138704.X 2015-03-27 CN105087695A 2015-11-25 李云亮; 马海乐; 何华纲; 张艳艳; 王蓓
发明一种促进磷脂酶解浓缩磷脂的方法,涉及磷脂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声波促进固定化磷脂酶水解浓缩磷脂的方法。此方法中实现了超声波对磷脂的乳化作用和固定化酶水解反应在空间上的隔离,克服了超声波对酶的破坏作用,具有乳化效果好,酶促反应速度快,反应体系中酶易分离和重复利用的优点。
71 一种磷脂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酶法制备方法 CN201510051794.9 2015-01-30 CN104630298A 2015-05-20 马永钧; 王永华; 王卫飞; 唐峰; 宋诗军; 潘志杰; 周小敏; 杨博
发明公开了一种磷脂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酶法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由游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多不饱和脂肪酸乙酯、磷脂和组成的反应体系,按质量比,游离脂肪酸:磷脂=10~30:100;多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磷脂=50~300:100;多不饱和脂肪酸乙酯:磷脂=10~30:100;水:磷脂=1~5:100。制得控制反应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为6~48hr;控制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底物质量的1‐5%;反应得到磷脂型多不饱和脂肪酸。该方法具有实施方便,反应效率高的优点。
72 有用生物和目标物质的制备方法 CN201380032679.6 2013-07-03 CN104379729A 2015-02-25 饭田甲悟; 岩崎卓己; 西达也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菌株,所述菌株可以减少由作为中间代谢物的化合物P向代谢物M的转换量,而且在未添加代谢物M或由代谢物M生成的最终产物的培养基中可以高效率地蓄积化合物P。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原核生物,所述原核生物具有本说明书中规定的(a)~(d)所述的所有性质,以调节将由源生成生长所必须的代谢物M的生物合成途径中作为中间代谢物的化合物P转换成代谢物M的酶X的表达量,从而使化合物P蓄积。
73 一种磷脂型DHA的发酵制备方法 CN201410547056.9 2014-10-15 CN104313068A 2015-01-28 黄和; 任路静; 赵晓艳; 庄小燕; 纪晓俊
发明公开了一种磷脂型DHA的发酵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以产DHA的菌株为出发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高密度发酵,获得富含甘油脂型DHA的菌体细胞;(2)向步骤(1)高密度发酵结束后的发酵液中添加源、氮源、磷源、基酸,继续发酵获得富含磷脂型DHA的菌体细胞;(3)收集步骤(2)得到的富含磷脂型DHA的菌体细胞,经破碎、萃取获得富含磷脂型DHA的油脂。本发明最终得到15-40%的极性油脂,其中主要成分为磷脂,极性油脂中DHA含量达到48.16%。本发明将富含甘油酯型DHA的油脂转化为富含磷脂型DHA的油脂,并有效提高了油脂中磷脂型DHA的含量。
74 磷脂的制造方法 CN201080030159.8 2010-07-05 CN102471788B 2015-01-14 田中立志; 岩崎雄吾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磷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在甘油中进行的由磷脂酶A2引起的酯化反应来制造2位上键合有任意脂肪酸的磷脂,且通过对磷脂酶A2的再利用而低成本地制造该磷脂。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在甘油中进行的由磷脂酶A2引起的溶血磷脂与酰基供体的酯化反应生成磷脂,然后,添加与甘油不相混溶的溶剂以形成甘油层和溶剂层,将上述磷脂萃取至上述溶剂层,并使磷脂酶A2转移至上述甘油层,然后,向从分出的甘油层蒸馏除去残余溶剂后得到的甘油溶液中进一步添加溶血磷脂和酰基供体,由此,利用残留在上述甘油溶液中的磷脂酶A2再次进行酯化反应,从而达成了上述目的。
75 patatin-like磷脂酶及其编码基因与用途 CN201310462237.7 2013-09-30 CN103540576A 2014-01-29 徐俊; 付玲; 肖湘; 王风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patatin-like磷脂酶及其编码基因与用途;本发明所述的来源于深海宏基因组的patatin-like磷脂酶基因,该基因大小为912bp,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303个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蛋白分子量为33kDa,等电点为6.21。本发明克隆得到了深海plp基因,并首次分析了其产物及摸索出通过基因工程大量制备该酶蛋白的方法。所述PLP蛋白可解对硝基苯酚乙酸酯pNPA、对硝基苯酚丁酸酯pNPB、对硝基苯酚辛酸酯pNPO、对硝基苯酚癸酸酯pNPDE、对硝基苯酚月桂酸酯pNPDO。本发明提供的PLP可水解脂类物质,具有工业化生产潜和经济价值。
76 解卵磷脂产物的酶促生产 CN200580014814.X 2005-04-07 CN1981046B 2013-05-29 H·施米特; M·海尔曼; F·布鲁泽; M·施奈德; J·范德希波
发明涉及卵磷脂和相关材料的酶促改性法,和通过这种改性获得的解产物。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了生产包含水解磷脂、甘油单酯和甘油二酯的水解产物的方法。例如,这种方法可以包括下列步骤:(a)使原材料,例如包括磷脂组分和甘油三酯组分的卵磷脂,在水或有机溶剂介质中与有效地将磷脂水解的第一酶接触;和(b)随后使步骤(a)的产物与有效地将甘油三酯水解的第二酶接触。
77 一种酶法制备不含溶血磷脂和磷脂酸的磷脂酰丙醇的方法 CN201110342967.4 2011-11-02 CN103074390A 2013-05-01 史苏佳; 曹栋; 曹沛
一种由大豆混合磷脂为原料采用无体系花生磷脂酶D酶法制备不含溶血磷脂和磷脂酸的磷脂酰丙醇的方法,属于磷脂领域。本发明采用无水体系,混合磷脂与丙醇通过经处理的花生磷脂酶D催化得到了不含溶血磷脂和磷脂酸的磷脂酰丙醇产品,其产品中磷脂酰丙醇含量大于75%,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78 一种酶促合成阿魏酸甘油磷脂的方法 CN201210487712.1 2012-11-26 CN102943095A 2013-02-27 杨天奎; 杨宏黎; 牟英
发明涉及一种酶促合成阿魏酸甘油磷脂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活化后的分子筛加入到有机溶剂中,进行脱处理24-96h,得到脱水后的有机溶剂;(2)酶促酯化反应:按摩尔比8∶1到1∶8将水解后的磷脂和阿魏酸乙酯加入到上述脱水后的有机溶剂,然后加入酶和活化后的分子筛,与40-70℃下震荡10到240h;反应结束后过滤,取澄清的滤液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阿魏酸甘油磷脂,其转化率最高达到4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并且催化剂酶可以重复利用,得的产物结构单一性好。
79 来自放射形土壤杆菌P230的磷酸三酯酶 CN201210084310.7 2002-05-15 CN102703401A 2012-10-03 艾琳·霍恩; 塔拉·萨瑟兰; 丽贝卡·哈考特; 罗宾·拉赛尔; 约翰·奥克肖特
发明提供了来自放射形土壤杆菌P230的磷酸三酯酶。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自分离于土壤中的一种放射形土壤杆菌菌株中鉴定的解OP杀虫剂的磷酸三酯酶以及编码该酶的基因。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鉴定的磷酸三酯酶的突变体,所述突变体具有改变了的底物特异性。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这些酶在生物补救策略中的用途。
80 能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可溶性磷酸盐的菌株B1 CN201110095783.2 2011-04-17 CN102191205B 2012-10-03 王同; 李辉信; 胡锋; 焦加国; 刘满强
发明提供了一株能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可溶性磷酸盐的菌株B1,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菌株分类命名为苏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于2011年3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存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4665。该菌株能以难溶性磷酸盐为磷源,将其转化为可溶性的磷,能有效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该菌株直接接种于土壤中,存活性较好,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该发明筛选出的菌株有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土壤存活性好的优点,适合在缺磷土壤中接种试验。本发明对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