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一株葡萄汉逊酵母及应用 CN201910635939.8 2019-07-15 CN110241034B 2020-12-01 钱凯; 崔家骏; 付丹; 姜银杰; 张秀美
发明提供了一株葡萄汉逊酵母及应用,属于生物发酵工业技术领域,所述葡萄汉逊酵母的拉丁文为Hanseniaspora uvarum,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304。本发明提供的菌株能够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而且有机硒含量高达2332mg/kg。
42 餐厨垃圾厌发酵沼液中氮资源同步回收系统和方法 CN201910578302.X 2019-06-28 CN110228887B 2020-10-02 周涛; 赵由才; 武舒娅; 伍娜; 耿晓梦
发明涉及本发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厌发酵沼液中氮资源同步回收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沼液调节至pH=9~10;(2)在N2气氛中进行搅拌,并逐滴加入Mg2+溶液和Al3+溶液;(3)沉淀出现后,将悬浮液进行热处理,反应结束后,将沉淀物洗涤并收集,获得碳资源产品;(4)过程中产生的出气携带NH3,将其与CO2反应,形成NH4HCO3产品并结晶析出,获得氮资源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的碳氮同步回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能高效回收餐厨垃圾发酵沼液中碳、氮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与社会环境效益。
43 一种海洋细菌及其应用 CN201711267992.4 2017-12-05 CN107841475B 2020-10-02 张海坤; 胡晓珂; 解静仪
发明属于环境工程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一种海洋细菌Shewanella sp.CNZ‑1及其应用。海洋细菌为Shewanella sp.CNZ‑1,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武汉大学,保藏时间为2017年10月20日,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7545。本发明菌株为从海洋底泥筛选得到海洋土著生物,其能够适应复杂的海洋环境,并且能够还原贵金属金。通过本发明微生物获得的纳米金,能够用于加速硝基酚类化合物的化学还原转化。与此同时本发明获得微生物与陆源微生物相比,海洋微生物能够适应高盐、低温和寡营养的恶劣条件,抗逆性较强,更具实用价值。
44 一种EPA/ARA型缩磷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2010419040.5 2020-05-18 CN111560405A 2020-08-21 薛长湖; 刘炎峻; 徐杰; 姜晓明; 李兆杰; 丛培旭; 王玉明; 王静凤
发明属于活性物质筛选技术领域,一种EPA/ARA型缩磷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用PLA1酶连续解磷脂复合物,然后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酶解磷脂中提取得到EPA/ARA型缩醛磷脂。本发明所制备的EPA/ARA型缩醛磷脂,纯度在80%以上,与EPA型缩醛磷脂或者ARA型缩醛磷脂相比,更有显著降低阿尔兹海默病症小鼠的行为认知功能,改善大脑Aβ聚集,Tau蛋白聚集,可用于制备预防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症等疾病的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45 利用乙醇合成乙酰辅酶A及其衍生产品的新途径 CN201611167145.6 2016-12-16 CN106755172B 2020-07-28 马红武; 杨雪; 袁倩倩; 江会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乙醇合成乙酰辅酶A及其衍生产品的新途径,所述方法包括在酶催化下乙醇醛和3‑磷酸甘油醛反应生成5‑磷酸阿拉伯糖的反应,所述的酶选自醛缩酶、转醛醇酶、及其同工酶、突变酶。该方法的催化速率较高,反应路线的理论得率为100%,没有碳损失,G3P、酶和辅酶均可循环使用,反应效率较高,成本有所降低,另外,来自磷酸戊糖途径的辅助酶Rpi A及Rpe,与底物亲和强、催化活性高。上述制备方法的该方法在体外连续多酶催化、补料发酵、连续发酵等可控制底物平的生产过程中会发挥更为明显的优势。
46 一种耐热磷脂酶D突变体及其制备和合成功能磷脂的方法 CN202010161601.6 2020-03-10 CN111363733A 2020-07-03 刘逸寒; 路福平; 马杰莹
发明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稳定性能提升的磷脂酶D突变体及其制备与应用。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获得郝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halstedii)野生型的磷脂酶D基因,利用易错PCR技术对野生型磷脂酶D基因进行随机突变,得到磷脂酶D突变体S163F,及其编码基因pldm,重新构建重组质粒,并实现了其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通过发酵、提取等技术获得热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磷脂酶D。
47 一种富锌菌株及其应用 CN201810217363.9 2018-03-16 CN108220208B 2020-06-12 王宝维; 黄燕萍;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发明涉及一种富锌菌株及应用,本发明采用的逐步提高硫酸锌浓度的方法驯化枯草芽孢杆菌,获得枯草芽孢杆菌株,该菌种能够显著地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耐受性,不仅增加了菌体的含锌量,而且提高了菌体中粗蛋白、酶、小肽、基酸等含量,使微生态与有机锌融为一体,使用方便,应用效果好。制备的枯草芽孢杆菌锌不仅拥有枯草芽孢杆菌的优点,而且将无机锌转化成菌体有机锌,大大提高了动物对微量金属元素的利用率,更好地发挥有机锌的生物学功能,可谓一菌两效;另外,有机锌利用率的提高大大降低了饲料中无机锌的使用量和排放量,减少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为此,此发明为开发新型动物微生态制剂以及微量元素“减量化”使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48 一种D-基酸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CN201811408085.1 2018-11-23 CN111019916A 2020-04-17 田振华; 程占冰; 徐艳冰
发明公开了一种D-基酸化酶突变体,其序列包括将SEQ ID NO.1所示序列或与SEQ ID NO.1至少有76%同一性的序列的第54位氨基酸残基N、第58位氨基酸残基F、第211位氨基酸残基C和第213位氨基酸残基M进行突变后的序列;所述D-氨基酸氧化酶突变体具有比野生型D-氨基酸氧化酶高的酶活性、酶活稳定性和/或耐铵性。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D-氨基酸氧化酶突变体在制备2-氧代-4-(羟基甲基氧膦基)丁酸中的应用。本发明的D-氨基酸氧化酶突变体酶活性很高、酶活稳定性提高和/或耐铵性增强,进而降低成本,利于工业化生产。
49 一种新型磷脂酶A2及其基因、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1911375266.3 2019-12-27 CN110951710A 2020-04-03 刘逸寒; 路福平; 王楠; 王爽
发明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来源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新型磷脂酶A2及其基因、工程菌和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和基因工程技术,通过菌种筛选获得一株能够产生磷脂酶A2的解淀粉芽孢杆菌,通过PCR技术扩增出该新型磷脂酶A2的基因,然后将该新型磷脂酶A2基因,分别在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地衣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系统中进行表达,获得重组菌株,实现新型磷脂酶A2的制备。同时涉及该新型磷脂酶A2在磷脂改性如油脂脱胶、合成sn-2位特定酰基磷脂方面的应用。
50 化酶、编码该酶的多核苷酸、以及它们的应用 CN201580037292.9 2015-07-02 CN106795511B 2020-02-11 朝子弘之
发明提供了:编码SEQ ID NO:1、3或5中的任一所示的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具有SEQ ID NO:1、3或5中的任一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包含使本发明蛋白质与α‑羟基羧酸化合物作用的步骤的α‑羧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包含使本发明蛋白质与α‑羟基羧酸化合物作用获得对应的α‑氧代羧酸化合物的步骤(1)、以及使具有将α‑氧代羧酸化合物氨基化转换成对应的L‑α‑氨基酸化合物的能的蛋白质与步骤(1)中得到的α‑氧代羧酸化合物作用得到对应的L‑α‑氨基酸化合物的步骤的L‑α‑氨基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等。
51 一种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突变体、改造方法及其应用 CN201710573578.X 2017-07-14 CN107384892B 2019-12-24 刘立明; 杨彬
发明公开了一种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突变体、改造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改造方法为以CALB的结合口袋的构象动学工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找到能使口袋构象动力学降低的关键位点,并设计最佳突变体,克服了之前的酶EF5只在较低温度下才表现出高的对映体选择性的局限,并通过实验验证。最终得到最佳突变体D223V/A281S,用于催化制备(R)‑3‑取代戊二酸烷基单酯类化合物,在工业化可接受温度(20‑55℃)下其eeR值可达>99%,产量>55g/L,产率>80.0%,时空产率可达107.54g.L‑1d‑1.大大降低了之前的低温条件带来的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为(R)‑3‑取代戊二酸烷基单酯类化合物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52 阿孙链霉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CN201910604694.2 2019-07-05 CN110301455A 2019-10-08 邢梦玉; 张荣意; 刘铜
发明公开了阿孙链霉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具体公开阿孙链霉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能够抑制荔枝霜疫霉等多种病原菌物的生长,抑制率达63~100%。本发明还进一步明确了阿孙链霉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中14种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化合物,为今后研究荔枝霜疫霉等植物病原菌的防治药物提供思路。
53 肌醇-1-磷酸的制备方法 CN201710936975.9 2017-10-10 CN109652473A 2019-04-19 张以恒; 李运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肌醇-1-磷酸的制备方法,属于肌醇-1-磷酸的酶催化制备领域。本发明所公开的肌醇-1-磷酸的制备方法以淀粉及其衍生物磷酸盐为底物,通过体外多酶分子机器催化将底物高效转化为肌醇-1-磷酸;本发明通过途径优化,添加能够促进淀粉及其衍生物解的酶以及利用副产物葡萄糖的酶,显著提升肌醇-1-磷酸的产率。本发明方法肌醇-1-磷酸的产率高,生产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实现肌醇-1-磷酸的规模化生产。
54 制造L-草胺膦的方法 CN201780022992.X 2017-02-28 CN109072261A 2018-12-21 B·M·格林; M·L·格拉德利
提供了用于生产L-草胺膦(也称为草丁膦或(S)-2-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两步过程。第一步骤涉及将D-草胺膦化脱胺为PPO(2-氧代-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第二步骤涉及使用来自一个或多个胺供体的胺基将PPO特异性胺化成L-草胺膦。通过组合这两个反应,可以显著增加L-草胺膦和D-草胺膦的混合物中L-草胺膦的比例。
55 一种能够表达磷脂酶D的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 CN201810734705.4 2018-07-06 CN108841770A 2018-11-20 刘龙; 孙怡; 夏洪志; 黄婷婷; 李江华; 堵国成; 陈坚
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表达磷脂酶D的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WB600)为表达宿主,以来源于链霉菌(Streptomyces racemochromogenes)的磷脂酶D编码基因(PLD)为目的基因,构建了一种能够表达磷脂酶D的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本发明工程菌所产的磷脂酶D活性可达5.916U/mL,在医药、食品、保健品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同时,本发明工程菌采用的磷脂酶D是放线菌来源的内源性磷脂酶D,其具有高反应活性、高转磷脂酰底物选择性以及高有机介质稳定性,且催化结构最紧密,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中磷脂以及磷脂衍生物的高效合成。
56 一种酶法非相催化合成(R)-3-TBDMSO戊二酸甲单酯及其衍生物 CN201410746816.9 2014-12-10 CN104630297B 2018-07-06 刘立明; 王鸿江
发明阐述了一种酶法非相催化合成(R)‑3‑TBDMSO戊二酸甲单酯及其衍生物,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的制备,尤其是其中一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Novozyme435酶法催化合成(R)‑3‑TBDMSO戊二酸单酯(R‑J6)及其衍生物的方法,采用本方法对酶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反应24h后R‑J6产物含量可达67.1g/L,优化后的R‑J6的产量是优化前(优化前为4.5g/L)的14.倍;正交实验发现酶催化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底物浓度>醇酐摩尔比>酶浓度;最优的酶转化体系为底物浓度250g/L,酶浓度60g/L,醇酐摩尔比2∶1,溶剂为异辛烷,催化温度为35℃,酶转化24h后,转化液中R‑J6含量可达68.9g/L,生产强度2.87(g/L·h)。
57 一种富锌菌株及其应用 CN201810217363.9 2018-03-16 CN108220208A 2018-06-29 王宝维; 黄燕萍;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发明涉及一种富锌菌株及应用,本发明采用的逐步提高硫酸锌浓度的方法驯化枯草芽孢杆菌,获得枯草芽孢杆菌株,该菌种能够显著地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耐受性,不仅增加了菌体的含锌量,而且提高了菌体中粗蛋白、酶、小肽、基酸等含量,使微生态与有机锌融为一体,使用方便,应用效果好。制备的枯草芽孢杆菌锌不仅拥有枯草芽孢杆菌的优点,而且将无机锌转化成菌体有机锌,大大提高了动物对微量金属元素的利用率,更好地发挥有机锌的生物学功能,可谓一菌两效;另外,有机锌利用率的提高大大降低了饲料中无机锌的使用量和排放量,减少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为此,此发明为开发新型动物微生态制剂以及微量元素“减量化”使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58 一株长链烷降解菌及其应用 CN201510492090.5 2015-08-12 CN105018392B 2018-05-15 王光华; 李文兵; 吕立君; 李进; 王晴东; 邵秋桐
发明涉及一株长链烷降解菌及其应用。其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菌株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C3,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 NO:M2015394,保藏日期为2015年6月19日;所述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C3的16S rDNA的GenBank登录号为KR072554;菌株Acinetobacter sp.C3为一株革兰氏阴性菌,菌落为规则的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菌落颜色呈白色;通过革兰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阴性,菌体呈短杆状。该降解菌在发酵降解过程生成了一种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能促进长链烷烃增溶、乳化、润湿和渗透作用,能高效地降解焦化和石化废水中的长链烷烃(C8~C40),实现了对工业废水生物强化深度再生处理。
59 从2-羟基经酶促产生酰基磷酸 CN201680052348.2 2016-09-08 CN108026549A 2018-05-11 P·马利埃
申请公开了采用磷酸酶或磺基乙乙酰转移酶由2‑羟基醛经酶促产生酰基磷酸的方法。
60 一种白蚁菌及其合成纳米的方法 CN201711146282.6 2017-11-17 CN107893038A 2018-04-10 李文均; 董周焱; 迈尼克
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蚁菌及其合成纳米的方法。该菌株为白蚁菌(Isoptericolasp.)菌株SYSUZL-3,已于2017年1月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2017006。该菌株具有产生硝酸还原酶,还原银离子,进而合成纳米银的能。将菌株SYSUZL-3通过活化、培养、离心获得上清液,向其上清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再经光照反应即可获得纳米银。该纳米银粒子尺寸较小,产量较高,对瓦氏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本发明利用阳光对反应进行催化,大大提高了合成效率。本发明的合成方法生产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对环境绿色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