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 / 微生物或酶;其组合物 / 微生物本身,如原生动物;及其组合物(含有由原生动物、细菌或病毒得到的材料的药物的制备入A61K 35/66;从藻类材料制备药物的入A61K 36/02;从真菌中材料制备药物的入A61K 36/06;药用细菌的抗原或抗体组合物的制备,如细菌菌苗入A61K 39/00);繁殖、维持或保藏微生物或其组合物的方法;制备或分离含有一种微生物的组合物的方法;及其培养基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仿生矿化细菌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理苯酚中的应用 CN202210027371.3 2022-01-11 CN114317370A 2022-04-12 赵玥绮; 唐睿康
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矿化细菌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细菌悬液离心收集,加入阳离子聚电解溶液,通过低速搅拌将阳离子聚电解质沉积至细菌表面,随后离心弃上清,得到表面电荷改性的细菌;(2)将步骤(1)制备的表面改性的细菌加入已水解过夜的含硅元素的矿化前驱液水溶液中,通过低速搅拌,随后离心弃上清,得到表面仿生硅矿化的细菌。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仿生矿化细菌在治理苯酚废水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一步硅矿化细菌的方法可以成功在细菌表面修饰纳米化硅外壳,保护细菌在恶劣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得以应用于苯酚污水问题的治理。
102 序批式厌氧化菌培养方法和装置 CN202010164879.9 2020-03-11 CN111269837B 2022-04-05 孙晓莹; 张轶凡; 刘鹏; 刘宝玉; 李金河; 刘玥; 郭金芳
发明提供了一种序批式厌氧化菌培养方法和装置,涉及厌氧氨氧化技术领域。该序批式厌氧氨氧化菌培养方法的每个培养周期均独立的依次包括第一进期、排氧期和第二进水期。第一进水期包括向沉降有菌体的反应器内加入第一培养基;排氧期包括:使菌体沉积在反应器底部,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至反应器中的溶解氧浓度为0;第二进水期包括:搅拌反应器中的反应体系至菌体与反应底物混合,同时向反应器中补入氨氮浓度和亚硝态氮浓度递增的培养基。该序批式厌氧氨氧化菌培养方法能够提高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生长速率,并实现系统总氮去除负荷的稳定增长。
103 一种能够与人4-1BB结合的分子及其应用 CN202080058703.3 2020-11-11 CN114269788A 2022-04-01 程联胜; 刘雯婷; 张大艳; 曾小丽; 王凤荣
提供一种能够与人4‑1BB结合的分子及其应用。所提供的抗体的重链可变区中HCDR1、HCDR2和HCDR3的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自N端起第31‑35位、第50‑64位、第98‑106位所示;轻链可变区中LCDR1、LCDR2和LHCDR3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2自N端起第24‑34位、第50‑56位、第89‑97位所示。所提供的抗体能结合人和猴4‑1BB,并对人4‑1BB表现高亲和以及有效增强T细胞反应,可用于调节T细胞和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作为免疫调节物具有广泛的治疗用途,诸如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炎症疾病、和感染疾病等。
104 一种用于姜组培苗营养物质缺少的处理方法 CN202110819233.4 2021-07-20 CN114258854A 2022-04-01 彭崇敏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姜组培苗营养物质缺少的处理方法,(一)仪器和药品准备:准备培养皿、恒温培养箱、绞碎机和高压灭菌锅,准备好生姜、益生菌组合菌、EM菌、MS培养基和生姜外植体。该用于姜组培苗营养物质缺少的处理方法,通过实验获证生姜组培缺少目前尚未知晓的营养物质,能够有利于生姜组织的后续分化以及增殖,通过提取的生姜提取物混入益生菌菌群和EM菌菌群的混合菌中,通过混合菌代谢生姜提取物,从而产出生姜组培分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从而解决现有的生姜组培中所出现的不分化、难分化、不增殖、难增殖等现象,从而推动生姜组培技术的发展。
105 一种含有依克多因的缓冲稳定剂在制备原生质体中的应用 CN202111340291.5 2021-11-12 CN114196611A 2022-03-18 张鑫; 李海军; 张英华; 李珍爱; 王超; 胡红涛; 马双双; 郑德强
发明涉及原生质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依克多因的缓冲稳定剂在制备原生质体中的应用,所述缓冲稳定剂含有终浓度为0.02~0.2mol/L的依克多因和终浓度为0.1~0.2mmol/L的MgCl2。本发明在缓冲稳定剂中加入小分子基酸衍生物依克多因,能够保护细胞在高盐、高温等极端条件下免受伤害,具有稳定渗透压、保护酶、DNA、蛋白质生物膜的作用;且所使用缓冲稳定剂适用于植物微生物的原生质体制备过程,可减少制备过程中原生质体的损伤,达到收到更多完整的原生质体并延长原生质体存放时间,较长时间保持活性及不破裂的目的。
106 一种消除磁场影响的控温型生物膜培养实验方法及其装置 CN201610452888.1 2016-06-21 CN106010967B 2022-03-18 陈磊; 王磊; 申屠华斌; 柳景青; 彭宏熙; 张逸夫; 周云峰; 罗志逢
一种消除磁场影响的控温型生物膜培养实验方法及其装置,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进箱内装入液体,使得液体的液面达到预设位置;设好生物膜培养所需因素的参数;进水箱内的液体引入消磁后的反应罐内并加热;转动生物膜培养片,对生物膜培养片表面的微生物进行培养;装置包括储水单元、反应单元和控制单元,储水单元与反应单元管路连接,控制单元设置在储水单元与反应单元之间储水单元包括进水箱和用于注入液体的刻度管;反应单元包括反应罐、电动搅拌器、固定支架、磁屏蔽罩和至少一个生物膜培养片;控制单元包括带控制板的PLC主控箱、液位警报器、蠕动和加热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消除磁场、精准控制培养条件的消除磁场影响。
107 一种智能生物划线技能培养方法 CN202010128753.6 2020-02-28 CN111269836B 2022-03-15 蒋秋燕; 蔡爱敏; 刘维东
一种智能生物划线技能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培养基与划线度数值对应表的数据,具体操作如下:配置不同浓度的培养基,由有经验的操作人员使用电子接种环在不同浓度的培养基上进行划线,记录下来相应的力度数值,形成培养基划线力度的数据库;(2)学习者采用电子接种环在智能培养皿上进行划线,所述电子接种环上能够实时显示划线时的力度数值,学习者与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自己划线力度是否在标准范围内;(3)所述智能培养皿上能够根据电子接种环的力度实时显示出划线的线形。本培养方法能够可以缩短学习者掌握划线技能的时间。
108 生物胞膜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202111164850.1 2021-09-30 CN114134065A 2022-03-04 颜贵卉; 魏建良; 章鹏坤; 姚雨辰; 王旻子; 张明洲
发明公开一种生物胞膜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生物胞膜系统包括磷脂双分子层、多胺复合物和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多胺复合物包括游离或聚合状态下的多胺复合物。多胺复合物选自如下化合物的双端分别具有两个基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胺、双端分别具有至少两个氨基且包含1‑4个仲胺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胺、一端具有至少一个氨基另一端为咪唑基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胺、环状多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选自四萜化合物、四萜化合物脂肪酸酯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生物胞膜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糖脂含量,且能获得多胺复合物和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等有利成分的含量较高,从而提升生物适应性,应用范围更广。
109 一种富硒石榴种植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1473722.5 2021-12-02 CN114014727A 2022-02-08 宋广聪; 黎积誉; 秦改花; 刘春艳
发明涉及一种富硒石榴种植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富硒发酵料25份、腐熟粪肥30份和藻土15份;中药药渣含有植物纤维、脂质、蛋白质、多糖等多种物质,生物在一定温度和pH条件下,将其进行生物化学降解产生腐殖质类物质,腐熟粪肥也含有大量腐殖质,增加土壤的保、透气性能,药渣发酵物中的多糖和皂苷类等物质对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药渣发酵物配合其他组分制成颗粒状的有机肥后,可以对其中菌体和孢子具有抑制作用,在湿热的环境下防止孢子萌发,增加有机肥颗粒的储存时间;该有机肥施用后,药渣发酵物中的抑菌物质可以随水土流失从而失去抑菌活性,有机肥中的菌体可再次发挥作用。
110 一种掌状玫、果味菇及其培育方法 CN202110542296.X 2021-05-18 CN113079945B 2022-02-01 图力古尔; 李中魁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掌状玫、果味菇及其培育方法,所述掌状玫耳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941。所述果味菇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试管母种的培养:将装有母种培养基的试管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掌状玫耳组织,在20‑22℃条件下培养20‑25天,得到试管母种;2)扩大化培养菌种:将步骤1)得到的试管母种扩大化培养,得到扩大化培养菌种;3)出菇培养:袋栽或者瓶栽步骤2)扩大化培养菌种,出菇,得到成品。本发明所得果味菇营养成分含量高,培育时间短,生物学转化率高达70%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111 原油污染土壤中分离与纯化高效石油降解菌的方法 CN201910003963.X 2019-01-03 CN111394250B 2022-02-01 郑瑾; 季远玲; 陈宏坤; 王晓玲; 杜显元; 陈昌照; 于文赫; 宋佳宇; 张坤峰
发明提供一种从原油污染土壤中分离与纯化高效石油降解菌的方法,包括将无机盐培养基与高含油土壤样品混合培养,利用稀油/无机盐培养基对混合培养后的培养液进行驯化培养,再利用稠油/无机盐培养基对驯化培养后的培养液进行驯化培养,将所得培养液稀释后涂布于原油/无机盐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并进行培养;再经纯化得到形态一致的纯化菌株,将纯化菌株于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将所得菌液接种至原油/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原油降解实验;测定该纯化菌株原油降解率,选择原油降解率较大的菌株。该方法可获得能具有广谱降解原油中各组分能的石油烃降解菌,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及较高的使用价值。
112 一种复合矿料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1811360737.9 2018-11-15 CN109452125B 2022-02-01 陈楷翰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矿料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白土陶素烧坯废料与渣或高炉渣混合后装入无机材料布袋中,制得污染治理袋,然后可将其用于污的污染物吸附,且在吸附同时可以对污染治理袋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污水中的有机酸中和其碱性,然后可以将污水吸附后的改性污染治理袋与菌株混合制成菌类培养基,可使其具有了应用于土壤污染的新价值,不仅兼顾了工业废渣去处处理、污水净化、后续的边坡和农村垃圾堆治理的三重功能,且其成本很低,种植模块覆盖性强,施工简易,强度高,耐地表径流冲刷能强,解决了工业废料——污水——垃圾等治理问题,相当于一份资金三份价值化,推广前景巨大。
113 一种高效降解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0639351.7 2021-06-08 CN113980811A 2022-01-28 王玲; 张海芹; 李小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降解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好菌种:100份‑200份;厌氧菌种:100份‑200份;活性酶:20份‑40份;海藻酸凝胶:200份‑400份;琼脂:100份‑200份;藻土:500份‑100份;活性炭100份‑200份;无机盐:5份‑10份。本发明采用高效降解难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菌剂后可以快速降解有机物,设置的活性酶可以使好氧菌种和厌氧菌种快速增值,提高了降解效率,好氧菌种和厌氧菌种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降解有机物的效果,好氧菌种、厌氧菌种和活性酶均固化在高效降解难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菌剂中,提高了高效降解难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菌剂的保质期,且不会影响好氧菌种、厌氧菌种和活性酶之间的作用。
114 富含活菌活酶的虾用生物功能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11397233.4 2018-11-22 CN109393209B 2022-01-28 吴建军; 吴学军; 朱贵; 程开敏; 周樱; 张东晓; 熊玲芳; 金伟平; 许宵宵; 余致春
发明涉及饲料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富含活菌活酶的虾用生物功能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富含活菌活酶的虾用生物功能性饲料,以重量份计,其包括经过酶分解处理的鱼粉10~30份、经过发酵处理的豆粕30~80份、经过发酵处理的花生粕10‑30份和脱脂藻粉30‑80份。该饲料活性成分含量高,且活性成分利用率高,分含量低,不易发生霉变。
115 含作为活性成分的来源于乳酸菌的细胞外囊泡的预防治疗炎性疾病的组合物 CN201680014982.7 2016-03-11 CN107750161B 2022-01-14 金润根; 片复阳; 金民惠; 崔埈标
发明涉及:用于预防、改善或治疗炎性疾病的组合物,组合物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从乳酸菌培养液分离的来源于乳酸菌的细胞外囊泡;以及诊断特应性皮炎的方法。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相比于正常人,根据本发明的来源于乳酸菌的细胞外囊泡更明显地分布在具有炎性疾病的患者的尿液和血液中,以及由于暴露于来源于葡萄球菌或假单胞菌导致的在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中的炎症反应被来源于乳酸菌的细胞外囊泡有效地抑制。因此,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来源于乳酸菌的细胞外囊泡的组合物预期可用于开发用于预防、改善或治疗诸如特应性皮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哮喘、慢性阻塞性病、败血症等炎性疾病的药物、化妆品或保健功能性食品。此外,该组合物将通过测量尿液或血液样品中来源于乳酸菌的细胞外囊泡的分布有效地用于诊断特应性皮炎。
116 一株发酵乳杆菌在制备具有降甘油三酯功能的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CN202110214751.3 2021-02-26 CN112972505B 2022-01-04 矫艳平; 宋佳; 余萍; 张春宇; 王婷婷; 江枫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株发酵乳杆菌在制备具有降甘油三酯功能的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所述的发酵乳杆菌命名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HCS08‑005,该菌株已于2018年08月14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6259。本发明所述的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HCS08‑005具有降甘油三酯功能,降解率达38.1%;且具有优秀的耐消化道逆环境能。当从口摄入进入人体时,能够耐受胃酸及胆盐环境以较高的存活率到达肠道。
117 改善植物性状的方法、组合物和培养基 CN201980092787.X 2019-12-20 CN113825393A 2021-12-21 S·高特力伯; N·沙; K·特米; A·坦瑟; S·布洛克; R·布洛格利; E·佟; R·克拉克
提供了预测生物菌株的植物原位表型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植物排出物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菌株和测定微生物菌株的体外表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体外表型来预测微生物菌株的植物原位表型。还提供了在田间试验中使用这些微生物菌株的方法。
118 香兰素的制造方法 CN202080034292.4 2020-04-27 CN113811524A 2021-12-17 多田尚弘; 冈空高广; 森健一; 稻垣智广
提供一种从发酵液中回收香兰素等目标物质的方法。当通过使用了有机溶剂的溶剂提取从含有目标物质的发酵液中回收目标物质时,通过先用蛋白酶处理发酵液再进行溶剂提取,或将搅拌动调整至指定的范围内以实施溶剂提取,能够防止溶剂提取时的乳化,由此能够从发酵液中回收目标物质。
119 一种利用虻虫沙制作培藻营养液的工艺 CN202111134856.4 2021-09-27 CN113801835A 2021-12-17 安新城; 毛润乾; 高晶
发明公开了一种虻虫沙制作培藻营养液的工艺。将黑水虻虫沙经过筛选,剔除杂质,调节水份含量35~38%,物料呈分散状,将此虫沙送料至液体发酵罐中,并加入水或有机污水,然后添加菌液和预混料,通气搅拌发酵,然后从液体发酵罐出料,过滤去除杂质后得到培藻营养液。本发明将虫沙通过水浸法提取其中的营养盐和有机质,再添加必要营养因子和发酵生物制成培藻营养液,可应用于水产养殖行业,达到肥水、净水的功能,培藻营养液进入养殖水体后,其氯化物及营养成份会被水体中的大量微生物和微藻吸收利用,不会对环境形成负面影响。培藻营养液更安全、更经济,功效更稳定、使用也更方便,性价比很高,因此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20 一种茶基质培养基及其应用 CN202110925443.1 2021-08-12 CN113801792A 2021-12-17 伍晓斌; 黄嘉宇; 李晶; 许然
发明提供一种茶基质培养基及其应用。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茶基质培养基,所述茶基质培养基包括茶粉,所述茶粉是经茶叶粉碎后得到的。本发明提供的茶基质培养基可以抑制有害菌种的生长,使得依赖于茶叶内含物生长的低丰度“不可培养生物”成为优势菌种,可以作为茶叶“不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分离手段,从而使得“不可培养微生物”得到利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