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培养乳酸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装置 CN202322112272.8 2023-08-07 CN220665273U 2024-03-26 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公开了一种培养乳酸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装置,制备装置包括体、换热器和培养器,泵体的入口连接有第一进液管;换热器的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泵体的出口;培养器包括第二进液管和N个培养室,N大于或等于2,各培养室的出口分别通过具有电磁的管路连接第一进液管,各培养室的入口分别通过具有电磁阀的管路连接第二进液管,换热器的出口通过具有电磁阀的管路连接第二进液管;第i个培养室小于第i+1个培养室的容积,i大于或等于1且i小于N。通过控制各培养室入口处和出口处电磁阀的开闭,实现乳酸菌在培养室的循环培养以及乳酸菌从其中一个培养室转移至另一个培养室。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2 厨余垃圾生物降解桶 CN202222771965.3 2022-10-21 CN218618375U 2023-03-14 黄连金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降解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厨余垃圾生物降解桶,包括桶体和存放盒,所述桶体的顶部通过铰条铰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内侧壁固接有T形;所述存放盒的侧壁设有方形凹槽;所述存放盒的侧壁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与方形凹槽相通;所述T形块与T形槽相匹配;所述盖体的底部设有联动件;让存放盒卡接在盖体的内侧壁上,在将厨余垃圾放入桶体时,通过联动件将菌种投入桶中进行降解,方便对培养好的菌种进行存放,存放的地方在桶盖盖体上对菌种进行使用提供了便利。
3 一种BOD菌种连续培养驯化装置 CN202222297821.9 2022-08-30 CN218146069U 2022-12-27 范重阳; 刘洋; 彭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OD菌种连续培养驯化装置,属于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驯化培养箱和培养密封盖;所述驯化培养箱内设置有用于监控驯化培养环境温度的温度检测控制器和用于测定驯化培养环境pH值的pH测定器;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吸收驯化培养过程中产生二气体的气体吸收器,且所述气体吸收器与所述驯化培养箱连通,在所述气体吸收器上还连接有用于检测驯化培养环境压的压力检测器。本实用新型的BOD菌种连续培养驯化装置,通过控制培养箱的温度可以人为缩短驯化周期,利用稀释接种液BOD值估算出接种稀释水中接种液的加入量,可达到提高稀释接种法实验成功几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简单,操作轻松容易。
4 一种便于清理发酵底物的发酵罐 CN202022905606.3 2020-12-07 CN213977641U 2021-08-17 赵玉山; 谢二伟; 赵艳艳; 高校果; 周峰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发酵底物的发酵罐,通过在发酵罐主体的下部设置排污管,在排污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柱,排污管的外侧设置螺旋排污机构,当活塞柱运动到排污管的上端,使发酵罐的底端密封且光滑,避免存积发酵底物,保证发酵底物均匀搅拌,当活塞柱运动到排污管的底端,使排污管与螺旋排污机构连通,即可自动排出发酵底物,从而便于发酵底物清理,便于发酵罐使用,通过连接管连接外部源,使清洗液由喷头喷出,清洗发酵罐的内壁,同时电机带动转轴和螺旋片转动,从而向外排出废液,从而自动清洗发酵罐。
5 一种粪肠球菌制备用混合设备 CN202021854976.2 2020-08-31 CN213434244U 2021-06-15 孙明超; 夏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粪肠球菌制备用混合设备,包括混合仓,所述混合仓为矩形空心箱体,所述混合仓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顶端设有开关,所述出料管中部设有软管,所述混合仓固定连接在移动架上,所述移动架两端内部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架两端连接有摇晃组件,所述混合仓底部设置有搅拌仓,所述搅拌仓内部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仓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有传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轴带动转盘旋转,让转盘与喷淋仓底部的喷孔间歇性重合,可让混合后的粪肠球菌均匀的喷洒在搅拌仓内;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上的搅拌片旋转,可有效的防止粪肠球菌发生沉淀的情况,有效的提高了粪肠球菌与药物搅拌时的混合效率。
6 一种管池结合式闪光生物反应器系统 CN202021359971.2 2020-07-13 CN212504872U 2021-02-09 程军; 杨卫娟; 刘建忠; 岑可法; 周俊虎; 王智化; 张彦威; 周志军; 何勇; 陈沭彤; 田江磊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管池结合式闪光生物反应器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培养微藻的跑道池反应器;在其上方平行布置若干根透光材质的平横管,水平横管与跑道池反应器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相邻水平横管的端部之间以弯管相连,组成贯通的水平横管反应器;水平横管反应器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跑道池反应器和CO2溶解器,后者出口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离心和水平横管反应器的入口端;在CO2溶解器中设置气体分布器,气体分布器通过管路连接至CO2气源。本实用新型能改善跑道池藻液表面的光区与暗区分布,显著强化微藻细胞流动的闪光效应,提高跑道池内部微藻细胞运动的闪光频率,有利于促进微藻光合作用生长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7 一种快熟前发酵设备 CN201922468661.8 2019-12-31 CN211497411U 2020-09-15 汪强; 邵海锋; 韩燕来; 高青峰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工程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快熟前发酵设备。包括发酵罐、热源综合利用单元、除臭降温净化单元、综合利用单元、冷却系统和温控系统,其中热源综合利用单元中的热水储水箱分别与真空冷凝器和制热通过管道循环连接,热水储水箱还与过滤器和发酵罐的下水管A管道相连,制热热泵的出水管与辅助加热器相连,辅助加热器再与进汽口相连;温控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和加热器,空气压缩机和加热器依次连接,加热器再与发酵罐的中空搅拌轴管道连接。本设备配合高效腐熟生物,提升有机肥腐熟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加快了有机物料的物理破碎和生化降解,缩短有物料无害化处理和有机物料分解矿化过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8 一种微藻培养装置 CN201822018717.5 2018-12-04 CN210193880U 2020-03-27 周文广; 黎俊; 李晶晶; 韩佩; 周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藻培养装置,包括封闭式反应器组件、两个负压储液罐、控制电柜、简易空气净化装置、以及辅助。本实用新型要点在于通过两个负压储液罐轮换储液达到负压高效驱动目的的微藻培养装置,该装置不仅克服了传统开放式培养无法无菌培养的缺陷,相比于其他方式驱动的封闭式培养装置更具有培养过程剪切小而培养液扰动效果更佳,对藻细胞伤害小,能获得更高密度藻液,且能耗低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9 一种适合不同培养温度细菌共生培养装置 CN201920620511.1 2019-05-01 CN210151090U 2020-03-17 胥振国; 向敏; 严从权; 陆加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不易对多种不同培养温度细菌进行培养的难题,公开了一种适合不同培养温度细菌共生培养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导向环、第一螺旋弹簧、导向架、第一齿条、第二齿条、转盘、电机、第一紧固螺钉、定位、安装杆、第二支撑架、导向板、支撑杆、第二紧固螺钉、培养皿、底板、加热块、滑杆、推块、第二螺旋弹簧、导杆和通槽。本装置合理利用加热块内电阻的不同大小,从而实现对培养皿中培养液不同区域进行加热不同的温度,从而便于将细菌进行分类,便于实现对细菌的研究,且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符合细菌培养领域的需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0 一种基于改性玄武岩纤维填料的厌氧化菌富集装置 CN201920048436.6 2019-01-11 CN209537510U 2019-10-25 吴智仁; 陈园园; 徐畅; 周向同; 蒋素英; 李俊波; 韦静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改性玄武岩纤维填料的厌氧化菌富集装置,属于污生物处理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如下,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系统,将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污泥混合后投加至已填充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反应器中,使污泥充分混合;S2.培养初期,将基质原水送入所述反应器内;同时开启循环水,循环流动;S3.对数生长期,采用程序设定控制原水基质进水速度,进行厌氧氨氧化菌的连续快速富集培养;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可有效缩短厌氧氨氧化菌世代周期,短时间内实现高活性增殖,进行效率化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培养,为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1 B族链球菌运送培养基及B族链球菌检测试剂 CN201820250133.8 2018-02-11 CN208023034U 2018-10-30 钱晓东; 许藏锋
一种B族链球菌运送培养基及B族链球菌检测试剂盒,B族链球菌运送培养基,包括运送管、B族链球菌鉴定固体培养基填充部及采样组件;运送管具有容置腔,且容置腔的一端具有开口;B族链球菌鉴定固体培养基填充部嵌置于容置腔的底部;B族链球菌鉴定固体培养基填充部邻近开口的端面开设有容置槽;采样组件包括捏持部、密封部、连接杆及拭子头,捏持部连接密封部,密封部嵌置于容置腔的开口处;密封部用于对容置腔的开口起到封闭作用;密封部远离捏持部的端面开设有安装位;拭子头嵌置于容置槽内。上述B族链球菌运送培养基,能够适用于B族链球菌的检测和运送,能够较好地插入所述B族链球菌鉴定固体培养基内,培养基不易裂开。
12 一种厌氧化菌的培养装置 CN201721373902.5 2017-10-23 CN207452090U 2018-06-05 吴智仁; 陈园园; 蒋素英; 王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厌氧化菌的培养装置,包括生物培养反应器和用于给所述生物培养反应器保温的保温装置,其中,生物培养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为两端采用法兰密封的柱形腔体,所述反应器本体底部法兰连接进口、顶部法兰连接排气口、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上部开设有出水口;无纺布填料,填充在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特点:反应器中悬挂了生物亲和性较好的无纺布填料,且呈束状排列,与水的接触面积较大,厌氧氨氧化菌易粘附在填料上,不易随着水体流失,既大大缩短了菌种富集时间,又降低了出水的固体悬浮物浓度,有效减少了污泥发生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3 一种厌菌培养装置 CN201720916361.X 2017-07-26 CN206970593U 2018-02-06 蔡建平; 王艳华; 许笑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厌菌培养装置。所述的装置由制罐体以及钢制盖体组成,钢制盖体的顶部设有提手、出气以及氧气和温度显示器,钢制盖体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探头以及氧气检测探头;所述的钢制罐体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储液器皿、培养皿搁板、试管搁板以及试管架;所述的储液器皿、培养皿搁板、试管搁板以及试管架的边缘由一个矩形框架连接,所述的钢制罐体的下部设有进气阀门。本实用新型仅使用一钢制培养罐附带适宜的培养装置和廉价的试剂,即可创造低氧或无氧的厌氧菌培养环境,具有价格低廉,厌氧培养环境可控,无需催化剂、简单实用等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4 光合细菌培养浓缩装置 CN92219846.2 1992-09-28 CN2136841Y 1993-06-23 王育锋; 彭秀真; 张建东; 周嗣泉
光合细菌培养浓缩装置,带盖的用透光材料制作的圆桶形容器周围有光源,与培养容器分体的矩形菌刷的刷毛与培养容器的内壁贴合,培养容器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利用光合细菌的趋光特性,在培养容器内壁聚集菌体,放出大部分培养液后关闭阀门,用菌刷刷下菌体,制得浓缩20~50倍的菌液。该装置集培养与浓缩光合细菌为一体,操作简易,成本低,便于菌液储运。
15 一种菌株高效筛选及最适培养条件快速确定的装置 CN202321538904.0 2023-06-16 CN220246117U 2023-12-26 才金玲; 冯飞; 时君友; 刘洁; 关法春
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高效筛选菌株并确定最适培养条件的装置,包括槽板、板盖、加热底盘和梯度混合器,槽板上具有多个培养槽,梯度混合器包含两个用于盛装待混合培养基的容器,并可通过其液体输出端将混合后的培养基向培养槽内灌注;所述加热底盘的表面内部装有数量和相对位置与培养槽完全对应加热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pH双梯度筛选系统可实现菌株的高效分离筛选及单菌最适生长pH、温度条件的高效、快速确定,同时有效克服了常规菌株筛选方式中存在的菌株生长缓慢、漏筛以及耗时长、培养设备及空间占用大等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的特点。
16 藻光渔一体化鱼塘 CN202222904744.9 2022-11-01 CN219108499U 2023-06-02 姜鸿起; 胡黎明; 庞雪玲; 张茅; 黄振杰; 刘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藻光渔一体化鱼塘,包括鱼塘主体、多个直立于鱼塘主体上的立柱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的养殖管路,养殖管路固定于立柱的侧面,并用于养殖藻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藻光渔一体化鱼塘,通过架设于鱼塘主体上方的养殖管路养殖藻类,将藻类与鱼塘主体分离,从而避免了藻类消耗鱼塘内气影响鱼类生存的现象发生,且被养殖的藻类还可以根据需求提供给鱼类。再者,该养殖管路利用鱼塘主体上方的未能够被利用的空间,不会导致占地面积的增加,也提高了鱼塘主体的空间利用率。
17 一种螺旋藻养殖液循环利用系统 CN202222572612.0 2022-09-27 CN219099144U 2023-05-30 张宏彬; 张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藻养殖液循环利用系统,其中螺旋藻养殖液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循环液池、二吸收装置、除砷装置及二氧化碳储罐;螺旋藻养殖液循环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转化;(2)除砷;(3)混合;(4)循环。优点在于:实现了养殖液全部利用二氧化碳碳化为碳酸氢钠直接利用在螺旋藻养殖生产中,大幅度的降低了螺旋藻养殖成本;本实用新型系统可控制进入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中滤液和二氧化碳流量,提升二氧化碳吸收利用率;本实用新型采用TD除砷净滤料对养殖液进行除砷,除砷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采用循环除砷的方法,降低了养殖液的处理量;本实用新型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与除砷装置采用串联方式连接,降低了循环能耗。(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8 一种甲烷化混合菌培养系统 CN202222774462.1 2022-10-21 CN219099138U 2023-05-30 李彦澄; 张玉多; 杨启林; 廖珣; 李江; 杨爱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甲烷化混合菌培养系统,该系统包括进气装置、进装置以及甲烷氧化混合菌培养罐,所述进气装置包括高压气瓶、进气管以及微孔曝气头,在甲烷氧化混合菌培养罐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微孔曝气头,所述高压气瓶与微孔曝气头之间通过进气管连接,在进气管上依次安装有气体流量调节、气体流量计、球阀以及止回阀;所述进水装置包括配水桶和进水管,在甲烷氧化混合菌培养罐的侧壁上部开设有进水口。本实用新型构建的培养系统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参数易控制,成本低、安全性高;而且本实用新型无需添加中空纤维膜、石蜡油等填料,降低了培养成本增加,便于推广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 一种废处理高效低温硝化/反硝化细菌的扩培装置 CN202122927968.7 2021-11-26 CN216427303U 2022-05-03 蒋孟君; 陈铁军; 张卫东; 周孝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处理高效低温硝化/反硝化细菌的扩培装置,包括调质箱和培养箱,所述调质箱和培养箱之间由提升连通;所述调质箱侧壁顶部设置原水进口和配水进口,所述调质箱内设置传感器;所述培养箱内底部设置曝气盘,所述曝气盘通过曝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曝气盘上方设置蛇形换热器管,所述换热器管与制冷机连接,所述培养箱侧壁中部设置上清液排放管、侧壁下部设置进泥口、侧壁底部设置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置输送泵,所述输送管上还设置流管,所述回流管另一端与培养箱顶部连接;所述培养箱内设置pH检测仪、温度传感器、污泥浓度计和DO传感器,本装置结构简单,细菌扩培效果好。
20 一种稻白叶枯病菌悬浮液制备盒 CN202122361403.7 2021-09-28 CN216192256U 2022-04-05 郝中娜; 邱海萍; 张震; 柴荣耀; 王教瑜; 王艳丽; 孙国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稻白叶枯病菌悬浮液制备盒,能通过其中的菌粉管,及使用时能够固定在盒体的悬浮液制备管,快速制备出已知活菌浓度的白叶枯病菌悬浮液,可在水稻分蘖盛期、稻株剑叶平展期采用剪叶法接种;菌悬液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只需准备适量的纯净水即可;该制备盒能长期保存,并能根据需要时随时随地快速配制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悬液,且配制成的菌悬液活菌数和致病性明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从而提高水稻品种抗性选育的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