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一种卧式旋转裂解处理器处理废旧轮胎制备炭黑方法 CN201510713816.3 2015-10-28 CN105400538A 2016-03-16 申建忠; 袁能汉
发明涉及裂解处理废旧轮胎制备炭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卧式旋转裂解处理器处理废旧轮胎制备炭黑方法,通过卧式旋转裂解处理器对废旧轮胎进行处理,并通过对处理器中的温度、压等参数进行控制,进而使得废旧轮胎8-10吨能够产生100-200斤轻油、50-60斤重油,4.5-5.5t粗炭黑,降低了资源的消耗量;再结合对制备获得的粗炭黑经过活化剂、脱硫剂的处理,使得炭黑的品质较高,活性较强,杂质较少,纯度较高,能够被作为化工原料应用于各个领域。
62 一种状四段移动床富氢环境干馏炉及其干馏方法 CN201510150935.2 2015-04-01 CN104726113A 2015-06-24 刘长胜; 罗国林
发明公开一种状四段移动床富氢环境干馏炉及其干馏方法。所述干馏炉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干燥预热段、密封段、干馏段、冷却段,干燥预热段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和下部设置有进气口、上部远离进气口端设置有排气口,密封段通过内部设置的星形给料机连通上部的干燥预热段与下部的干馏段,干馏段中部或下部设置有高温气入口和上部设置有与油气回收系统连通的油气出口,冷却段与干馏段连通,冷却段底部设置岀焦口与出焦系统连接且下部设置有冷煤气入口。所述干馏方法包括干燥预热、密封、干馏、冷却步骤。本发明具有动消耗低、能源利用率高、产油率高、油品质量好、油气粉尘量少、煤气热值高、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63 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及热解处理方法 CN201310289573.6 2013-07-10 CN103333708B 2015-03-25 车磊
发明是一种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及热解处理方法,该热解反应器它由箱体装置与加热装置组成,箱体部分包括进料仓、振动箱、机座、弹簧、振动电机。该热解方法通过振动电机产生的震源带动振动箱振动,感应加热装置以感应加热方法对振动箱的空心筒体进行加热,在空心筒体的振动与加热的过程中,空心筒体内的热载体与生物质颗粒进行振动并进行动与热量的交换,生物质颗粒在空心筒体内完成热解处理,通过调节及控制振动电机的激振力及感应加热线圈的加热功率及时间控制生物质颗粒实现热解液化、热解气化和热解炭化三种不同的热解方式。该热解反应器和热解方法通用性较强,热解效率高,热解过程稳定,可靠性强。
64 一种内热式粉干馏回转炉及粉煤干馏装置 CN201410219764.X 2014-05-22 CN103992806A 2014-08-20 赵鹏
发明涉及一种内热式粉干馏回转炉及粉煤干馏装置。所涉及的回转炉包括炉体,该炉体内固定安装有热载体,该热载体被加热后可储存热量,炉体回转过程中,粉煤流经被加热的热载体实现粉煤干馏。所涉及的粉煤干馏装置包括两套上述内热式粉煤干馏回转炉,且两套回转炉间歇工作,待其中一套内热式粉煤干馏回转炉中输送入煤粉时,对另一套内热式粉煤干馏回转炉中的热载体进行加热。为实现连续的加煤、出料,即可采用两台装置,通过换向的方式,在一台回转炉热解粉煤时,热烟气加热另外一台回转炉,加热和热解结束后,进行换向,形成循环往复,实现准连续加料、出料。采用本发明的装置进行粉煤热解时工艺简化,流程短小,运行可靠,热利用率高。
65 一种生物热解装置及热解方法 CN201410155139.3 2014-04-17 CN103937518A 2014-07-23 吕学斌; 支泽浩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热解装置及热解方法,一种生物质热解的装置,至少由筒体、转锥、支撑装置、驱动装置组成;筒体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内设置有转锥,转锥与筒体同轴;后部分筒体内壁上设置有交错排列的刮刀;筒体前后设置有密封罩。控制物料通过物料流进管进入锥体底部,与通过热载体流进管流进的热载体在转锥的旋转离心作用下混合反应,未反应的物料与热载体进入转锥下方的筒体,在刮刀的搅拌混合作用下继续反应,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出气管排出。与固定床热解反应器相比大大提高了的热效率;与循环流化床热解反应器相比,取消了载体,降低了能耗;与旋转锥热解反应器相比,生物质热解彻底,反应器处理量可实现大规模化。
66 一种回转换热干馏设备 CN201410018347.9 2014-01-15 CN103773398A 2014-05-07 李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换热干馏设备,属于干馏设备领域,所述回转换热干馏设备包括烘干装置、与所述烘干装置相连的干馏装置、与所述干馏装置相连的燃烧装置以及与所述燃烧装置相连的换热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干馏装置的第一进料口相连,所述燃烧装置的第一出料口与所述干馏装置的第二进料口相连,所述干馏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燃烧装置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燃烧装置的第二出料口与所述换热装置的进料口相连。本发明提供的回转换热干馏设备能够实现部分干馏原料的反复干馏及燃烧,干馏物料反应充分,利于生成高品质的干馏产物。
67 生物质快速裂解生产生物燃油的装置 CN201010615779.X 2010-12-30 CN102031133B 2013-09-25 谭文英; 王述洋; 徐凯宏; 曹有为; 李滨
生物质快速裂解生产生物燃油的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生产生物燃油的装置及方法。针对目前生物质热裂解工艺中能源利用率低、运行成本高、实际生产连续性差及现有的生物质热裂解工艺装置中,热载体加热温度大多没有温度精确调控功能的问题。装置方案:热载体加热装置的底部通过热载体温度精控装置与裂解反应器的热载体进口端连通,裂解反应器与分离器连通、分离器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与热能供给装置连通,热能供给装置与热载体加热装置连通;方法方案:生物质粉热裂解反应后的产物为热裂解气和炭;热载体进入热载体收集箱;未被冷凝的热裂解气进入不凝气燃烧机中燃烧,产生烟气,烟气进入热载体加热装置。本发明用于生产生物燃油。
68 页岩鼓泡床干馏及半焦循环流化床燃烧组合系统 CN201110217501.1 2011-07-29 CN102295941B 2013-09-11 韩向新; 姜秀民; 刘建国; 黄一茹; 张磊
发明涉及页岩鼓泡床干馏及半焦循环流化床燃烧组合系统,以鼓泡床作为油页岩干馏炉、以循环流化床作为半焦燃烧利用装置、以循环流化床燃烧生成的热灰和循环热瓦斯共同作为干馏炉热载体,油页岩颗粒在鼓泡床内受热分解,产生的气态物经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分离成瓦斯、页岩油、水和油污泥,鼓泡床底部排出的半焦直接送入循环流化床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与瓦斯燃烧器排入的高温烟气混合后进入气固分离器,分离下来的飞灰分别送往鼓泡床、返料和外置式气固换热器,除尘后的烟气流经尾部受热面,最后排入大气,尾部受热面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供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提高页岩油和瓦斯品质,有效降低系统能量损失和环境污染。
69 使用微波辅助热解就地转化含资源的热解装置及方法 CN201210184848.5 2012-06-06 CN102718383A 2012-10-10 王小泉; 孙予罕; 廖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微波辅助热解就地转化含资源的热解装置,包括微波辅助热解反应器,反应器的固体出口连接热解炭冷却器的入口,热解炭冷却器的出口经排渣器连接储渣器;反应器的气体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冷凝器的入口,冷凝器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所述冷凝器气体出口连接气体净化装置,气体净化装置的出口连接气体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液体出口连接热解液体循环后,一路连接储油罐,另一路经冷却介质循环系统返回冷凝器。本发明能够将各种低品位含碳资源进行经济规模的收集、储存和连续化生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微波辅助热解就地转化含碳资源的方法。
70 处理纸浆厂黑液的方法和设备 CN201080050458.8 2010-11-02 CN102686795A 2012-09-19 T·洪克拉
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纸浆厂黑液以回收其中的化学品能量的方法和设备。本发明中,黑液在热解反应器(4)中热解,其中由金属化物和氧化钠构成且在燃烧装置(6)中被加热的苛化材料被传送,热解时产生的气体组分被传送用于利用,固体返回到燃烧装置。
71 生产低温焦炭的方法和设备 CN200380107317.5 2003-12-01 CN1729273B 2012-05-23 A·奥尔特; M·希尔施; P·韦伯
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低温焦炭的方法,其中将颗粒和可能另外的固体在流化床反应器(2)中通过含的气体加热到700-1050℃。为了改进能量利用,提出将一次气体或气体混合物通过至少一个供气管(3)从底部送入反应器(2)的混合室段(8),所述的供气管(3)至少部分被通过供应流化用气体流化的环状固定流化床(6)包围。这样调节一次气体或气体混合物的流速以及环状流化床(6)的流化用气体的流速,以致供气管(3)中的Particle-Froude-Numbers为1-100,在环状流化床(6)中为0.02-2,而在混合室(8)中为0.3-30。
72 一种裂解和重质油裂解的联合生产方法 CN201110074585.8 2011-03-24 CN102382669A 2012-03-21 朱丙田; 侯栓弟; 王亚民; 申海平; 张占柱; 武雪峰; 王卫平
一种裂解和重质油裂解的联合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煤裂解的条件下,使煤炭与第一热载体接触,得到第一固体产物和第一气体产物;(2)在重质油裂解的条件下,使重质油与第二热载体接触,得到第二固体产物和第二气体产物,第二热载体包括第一固体产物;(3)使第二固体产物燃烧,得到第三固体产物和第三气体产物;并且,第一热载体和/或第二热载体包括第三固体产物和/或第三气体产物。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煤裂解和重质油裂解的联合生产,从而大大节省了煤裂解和重质油裂解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73 一种裂解和重质油裂解的联合生产方法 CN201110074582.4 2011-03-24 CN102382668A 2012-03-21 朱丙田; 侯栓弟; 王亚民; 申海平; 张占柱; 武雪峰; 韩江华
一种裂解和重质油裂解的联合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煤裂解的条件下,使煤炭与第一热载体接触,得到第一固体产物;(2)在重质油裂解的条件下,使重质油与第二热载体接触,得到第二固体产物,第二热载体包括第一固体产物;(3)在煤气化的条件下,将一种气化物料与气化介质接触,得到第三固体产物,所述气化物料包括第二固体产物,所述气化介质含有蒸汽;(4)使第三固体产物和/或部分第二固体产物燃烧,得到第四固体产物;并且,第一热载体、第二热载体和气化物料中的至少一种包括第四固体产物和/或第四气体产物。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煤裂解和重质油裂解的联合生产方法,大大节省了煤裂解、重质油裂解和煤气化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74 页岩鼓泡床干馏及半焦循环流化床燃烧组合系统 CN201110217501.1 2011-07-29 CN102295941A 2011-12-28 韩向新; 姜秀民; 刘建国; 黄一茹; 张磊
发明涉及页岩鼓泡床干馏及半焦循环流化床燃烧组合系统,以鼓泡床作为油页岩干馏炉、以循环流化床作为半焦燃烧利用装置、以循环流化床燃烧生成的热灰和循环热瓦斯共同作为干馏炉热载体,油页岩颗粒在鼓泡床内受热分解,产生的气态物经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分离成瓦斯、页岩油、水和油污泥,鼓泡床底部排出的半焦直接送入循环流化床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与瓦斯燃烧器排入的高温烟气混合后进入气固分离器,分离下来的飞灰分别送往鼓泡床、返料和外置式气固换热器,除尘后的烟气流经尾部受热面,最后排入大气,尾部受热面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供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提高页岩油和瓦斯品质,有效降低系统能量损失和环境污染。
75 螺旋热解反应器 CN200910225125.3 2009-11-24 CN101717652A 2010-06-02 李永军; 李志合; 易维明; 柏雪源
发明提供一种螺旋热解反应器,包括壳体、进料口、热解气出口、热载体出口和炭粉出口,其特征在于:壳体内中心固定一立轴,立轴上套装一直径渐大的螺旋挡板,自立轴中部向上、在螺旋挡板底部与立轴之间固定密封有螺旋底板,自立轴中部向下、在螺旋挡板底部与立轴之间固定有螺旋筛网,构成螺旋滑道,螺旋滑道的上端承接在进料口底部,热载体出口位于壳体内端承载于底部不密封螺旋滑道的末端,在立轴位于不密封螺旋滑道的中部,套装固定一与螺旋挡板旋向相同的螺旋承接板,螺旋承接板的边缘稍大于位于其上方的螺旋挡板,且与位于其上、下方的螺旋滑道均有一定的间隔。本发明集生物质粉反应与分离装置于一体,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工作性能优良。
76 固体热载体催化气化生物质制取富氢气体的方法 CN03133799.6 2003-07-25 CN1277740C 2006-10-04 徐绍平; 胡冠; 李世光; 刘淑琴; 张洪岗; 魏立刚
发明涉及在生物质中提取氢气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固体热载体催化气化生物质制取富氢气体的方法。由固体热载体催化剂与生物质混合加热、生物质快速热解、催化气化、催化剂固体颗粒加热再生循环构成。催化剂作为固体热载体,在连续再生过程中同时也积蓄了生物质气化所需的热量。该工艺装置由移动床反应器、加料器、再生提升管、催化剂储槽等组成。本发明使生物质中的氢最大程度地转化为产品氢气,催化剂连续无切换再生解决了催化剂快速失活问题,焦油产量少,操作简单,产气纯度高,是极具潜的新工艺。
77 生产低温焦炭的方法和设备 CN200380107317.5 2003-12-01 CN1729273A 2006-02-01 A·奥尔特; M·希尔施; P·韦伯
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低温焦炭的方法,其中将颗粒和可能另外的固体在流化床反应器(2)中通过含的气体加热到700-1050℃。为了改进能量利用,提出将一次气体或气体混合物通过至少一个供气管(3)从底部送入反应器(2)的混合室段(8),所述的供气管(3)至少部分被通过供应流化用气体流化的环状固定流化床(6)包围。这样调节一次气体或气体混合物的流速以及环状流化床(6)的流化用气体的流速,以致供气管(3)中的Particle-Froude-Numbers为1-100,在环状流化床(6)中为0.02-2,而在混合室(8)中为0.3-30。
78 一种固体热载体加热和流量控制系统 CN202410370414.7 2024-03-28 CN118027998A 2024-05-14 李志合; 李宁; 柳善建; 王绍庆; 张安东; 易维明
发明公开一种固体热载体加热和流量控制系统,包括换热器和流量控制器,换热器顶部开设有固体热载体入口,底部开设有固体热载体出口,流量控制器分别与换热器和生物质反应器连接,用于控制进入生物质反应器的固体热载体流量;换热器内自上而下依次交错倾斜布置有多级换热装置,其包括热烟气流动腔室;换热器侧壁处设有烟气管道,其分别与热烟气入口和热烟气流动腔室连通,从而外部的热烟气可以经热烟气入口进入各级热烟气流动腔室,并在内流动过程中与换热装置上流过的固体热载体换热,由于多个换热装置依次上下交错布置,同时换热板上设有流动沟槽,因此增加了固体热载体的流动时间和总时间内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其与热烟气的换热效率。
79 一种退役叶片热解回收的系统和方法 CN202311224429.4 2023-09-21 CN117384659A 2024-01-12 张柏林; 张深根; 刘波
发明提供了一种退役叶片热解回收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传输装置、热解窑、抽气、一级冷凝装置、二级冷凝装置、气体压缩装置,其中热解窑设置密封区、低温区、高温区、氮气入口、引流板、烟气出口和气体流量/压/浓度监测仪;所述方法包括拆除金属件、切割、热解、收集热解油、收集热解气、分离长纤维、碎料研磨步骤,将退役风电叶片热解回收获得热解油、热解气、长增强纤维和包含增强纤维与的热解碎料。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退役风电叶片热解回收的系统和方法,可实现对长尺寸退役风电叶片的连续热解,回收长尺寸增强纤维、热解油和热解气。
80 移动式田间小型秸秆连续自热化装置 CN202310831099.9 2023-07-07 CN117025238A 2023-11-10 李大伟; 刘玉萍; 赵娉婷; 刘大欣; 王刚; 吴宝广; 付晶晶; 杨健; 王步青; 周子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田间小型秸秆连续自热化装置,为解决现有秸秆碳化工艺存在的原料收集运输成本高、设备占用场地大、能源利用效率低、气体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其包括可移动底盘、螺旋输送系统、热解碳化系统和气体净化系统;秸秆由螺旋输送器输送至碳化炉内,在物料轴向推作用下进入高温区热解碳化,生物炭经过循环冷却后由出料口收集,生物气通过气体净化系统除杂除碳后用作加热能源,实现秸秆热解碳化过程的自加热和零碳排放;通过保持整个自热碳化装置的厌状态,提高秸秆生物炭的产率。可移动式田间秸秆连续碳化处理装置,能够大大节约秸秆收集运输成本,减少秸秆储存占用场地,使秸秆综合利用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