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焦炉炉柱、保护板拆除方法 CN201910595134.5 2019-07-03 CN110317615A 2019-10-11 任社安; 李晓霞; 雷智慧; 谢明洪
一种焦炉炉柱、保护板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炉柱、保护板拆除准备工作,b、同时拆除焦炉机、焦侧的炉柱、保护板,c、拆除焦炉炉柱、保护板前,焦炉机、焦侧上部横拉条、下部横拉条的弹簧卸压,d、拆除焦炉炉柱、保护板前,焦炉机、焦侧的上部横拉条大弹簧及大弹簧挡板固定,e、保护板拼装和吊点设置,f、炉柱、保护板吊装,焦炉机、焦侧的炉柱、保护板需同时拆除吊离。本发明的焦炉炉柱、保护板拆除方法具有拆除步骤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拆除工程安全可靠,能快速拆除炉柱、保护板,减轻劳动强度,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施工费用,降低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显著的优点。
82 一种焦炉框拆除方法 CN201910410548.6 2019-05-17 CN110229680A 2019-09-13 任社安; 李晓霞; 程爱民
一种焦炉框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拆除炉门框前,先摘除炉门,b、拆除部分T形钩头螺栓,c、设置吊装点,汽车吊与炉门框连接、受,d、采用手拉葫芦拉松炉门框,e、汽车吊把炉门框吊离焦炉保护板,吊运到运输汽车上,运输到指定堆场,完成焦炉炉门框拆除。本发明的焦炉炉门框拆除方法具有炉门框拆除步骤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拆除工程安全可靠,快速拆除炉门框,减轻劳动强度,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施工费用,降低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显著的优点。
83 顶装焦炉开工前设备调试用多功能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910447838.8 2019-05-27 CN110172352A 2019-08-27 周春蛟; 白银石; 张奎爽; 郑亚杰; 杨俊峰; 袁朝晖
发明涉及一种顶装焦炉开工前设备调试用多功能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推焦杆试验平台、平杆试验平台、检修平台、导焦栅拖拽机构、炉框、炉门及模拟炭化室;本发明集推焦杆测试、装煤测试、平煤测试、平煤杆测试及更换、炉门摘挂测试、导焦栅存放检修及更换为一体,工艺布置高度集中,结构紧凑,节约占地面积,便于焦炉车辆开工前的调试及焦炉生产中导焦栅的检修或更换。
84 一种焦炉蓄热室 CN201910525691.X 2019-06-18 CN110105971A 2019-08-09 马科伟
发明涉及一种焦炉蓄热室。所述焦炉蓄热室包括:焦炉蓄热室本体,包括第一炉墙;气体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炉墙上,用于接收含气体以使所述含氨气体流入所述焦炉蓄热室本体内部的脱硝区域;气体分布装置,包括挡,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焦炉蓄热室本体内部,并位于所述气体入口的下方,所述挡块的顶面用于接触所述含氨气体以改变所述含氨气体的流向。当设置气体分布装置,所述挡块的顶面接触含氨气体,并改变其流向,由此增加含氨气体和焦炉蓄热室内部气体在脱硝区域的混合时间和混合均匀性,从而增加脱硝效率。
85 基于BIM技术的焦炉烟道90°对嘴拱胎施工方法 CN201610192318.3 2016-03-30 CN105838392B 2019-06-25 田红云; 夏春; 祝泽龙; 吴旭; 管安康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焦炉烟道90°对嘴拱胎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创建参数化的焦炉烟道90°对嘴拱胎模,建立焦炉烟道90°对嘴拱胎三维模型;步骤二、对三维模型内的构件进行编号,创建并输出构件清单,模块化预制加工;步骤三、将加工完毕的构件运至施工现场,根据三维模型复核各构件的尺寸;步骤四、基于三维模型对各构件进行拼装,搭建焦炉烟道90°对嘴拱胎。本发明利用BIM技术建立焦炉烟道90°对嘴拱胎三维模型,参数化建模,可快速获取木材加工明细单,以及各构件的结构参数和斜向拱形胎片的边缘棱加工数据,保证对嘴脊线的顺直,避免木材浪费,节约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86 一种优化的焦炉燃烧室炉头结构 CN201910273986.2 2019-04-04 CN109897650A 2019-06-18 武明华; 韩龙; 杨俊峰; 郝传松
发明涉及一种优化的焦炉燃烧室炉头结构,包括采用内、外双层耐火砖砌筑形成的炉头砌体,2层耐火砖之间采用咬合缝连接;所述炉头砌体内沿焦炉横向和/或高向设有多个隔热孔。本发明通过在炉头砌体中设置多个隔热孔,大大降低了热量的传导,有利于炉头焦炭的成熟及提高护炉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有利于降低焦炉能耗,增加能源的利用效率。
87 一种焦炉燃烧室炉头保温结构 CN201910269742.7 2019-04-03 CN109897649A 2019-06-18 韩龙; 陈伟; 杨忠义; 赵殿辉; 严国华
发明涉及一种焦炉燃烧室炉头保温结构,焦炉燃烧室的炉头砌体外设护炉件,护炉铁件包括保护板、炉框及炉柱;所述炉头砌体或护炉铁件上涂覆有隔热保温材料层。本发明通过在炉头砌体或或护炉铁件的表面涂覆隔热保温材料层的方法,降低边火道的散热量,提高边火道的温度以及护炉铁件的使用寿命,达到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88 一种热回收焦炉下部火道结构 CN201910042619.1 2019-01-17 CN109810715A 2019-05-28 赵殿辉
发明涉及一种热回收焦炉下部火道结构,下部火道是由沿炭化室宽向依次排列的1#~8#火道组成的八联火道,4#火道与5#火道之间设中心隔墙将两侧火道分隔为2个独立的单元;1#火道与2#火道之间、3#火道与4#火道之间分别设连通隔墙,2#火道与3#火道之间设分隔墙;8#火道与7#火道之间、6#火道与5#火道之间分别设连通隔墙,7#火道与6#火道之间设分隔墙;本发明通过结构改进,实现八联火道结构,下部火道的跨度进一步缩小,从而满足制砖和焦炉火道盖顶砖强度要求;火道顶部采用平顶结构,用利于减小火道盖顶厚度,增加下部火道传热,提高热效率。
89 焦炉下喷管标高控制结构及方法 CN201910226098.5 2019-03-25 CN109777449A 2019-05-21 沈小兵; 马松宝; 杨毛毛; 秦杨
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焦炉下喷管标高控制结构及方法。包括固定架、焦炉顶板底模、下喷管,焦炉顶板底模上均匀布置有多排预留孔,下喷管通过固定架分别固定在焦炉顶板底模上的预留孔内,对应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每排下喷管一侧的固定架的立柱上分别设置有激光发射器,每个下喷管的上端插装有预制套管,预制套管上呈上下交错状分别设置有用于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穿过的孔洞,在控制下喷管标高时,根据激光发射器发射的光束调整下喷管上下左右移动,横向和纵向的激光光束均穿过预制套管上对应的孔洞为合格。本发明能够提高下喷管的安装精度,操作简单,缩短的施工周期。
90 一种特大型焦炉下部横拉条安装方法 CN201710850933.3 2017-09-20 CN109517605A 2019-03-26 吴鹏民
一种特大型焦炉下部横拉条安装方法,拉条从焦侧到机侧贯穿整个炉床板,拉条长度≥21135mm、重量≥430kg,其材质为Q345B,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拉条的抽拉装置,b、提供一卷扬机,c、连接抽拉装置,d、焦炉下部横拉条安装,拉一段拉条,调整、移动卷扬机底座位置,直至拉条安装工作结束。本发明的特大型焦炉下部横拉条安装方法具有抽拉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拉设装置可以同时起到保护丝扣的作用,使用卷扬机进行拉设作业,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人工费用较少和降低安装工程成本优点。
91 一种气密性强的焦炉炉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811561164.6 2018-12-20 CN109401761A 2019-03-01 李雨佳; 郑彭; 韩龙; 杨俊峰; 严国华; 孙衍烁
发明涉及一种气密性强的焦炉炉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焦炉炉顶的底部为耐火砖砌筑的过顶砖层,看火孔、装/导烟孔、上升管底座及装煤导烟车轨道基础均采用耐火砖砌筑在过顶砖层的上方;看火孔、装煤/导烟孔、上升管底座及装煤导烟车轨道基础之间的连接部位由多层浇注料层填充,浇注料层之上的炉顶上表面采用缸砖砌筑。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焦炉炉顶的气密性,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效果良好。
92 一种用于焦炉炉顶横拉条补强的固定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1710378022.5 2017-05-25 CN108929707A 2018-12-04 张智勇; 戴驰; 王莉
一种用于焦炉炉顶横拉条补强的固定夹具,包括夹具和插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1)为一对由板制成的U形钢板夹具,两U形钢板夹具的其中对应一端的端部各设有一个通孔,所述插销(3)为由直径≥12mm圆钢制成的∩形插销,以便一对由钢板制成的U形钢板夹具成对对拼布置时插入两个插销孔(2)中达成用于焦炉炉顶横拉条补强的固定夹具。本发明的用于焦炉炉顶横拉条补强的固定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具有夹具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夹具轻便,安装、拆除操作方便和有效提高劳动效率的优点。
93 焦炉分烟道弯管安装施工方法及专用木盒 CN201810641909.3 2018-06-21 CN108822876A 2018-11-16 滕飞达
发明提供一种专用于焦炉分烟道弯管安装的木盒,其内腔空间大小根据预装弯管体积、形状设置,能够将弯管整体套装在内;木盒顶部设有平延伸的外沿;底部设有能够罩住烟道顶板底模上的弯管安装孔的开口;该开口与烟道顶板底模紧密贴合,还提供一种焦炉分烟道弯管安装施工方法:在焦炉烟道顶板混凝土浇筑时用木盒预留出一个安装弯管的洞口;混凝土结构初凝后,拆除木盒,混凝土结构干透后,将弯管放入安装洞口中,用薄皮将洞口底部与木盒之间的缝隙封死;在薄铁皮底部支设脚手管;采用高强无收缩水泥基灌浆料对木盒与弯管间的空腔灌浆加固,本发明将弯管安装加固改为木盒安装加固,节省了大量支护工作,物的投入小,能够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94 一种焦炉燃烧室翻修烘炉方法 CN201810621585.7 2018-06-15 CN108795450A 2018-11-13 牟彪; 赵刚
发明属于焦炉热维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焦炉燃烧室翻修烘炉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邻墙、新旧墙接茬部位燃烧室的气小孔板依据气流流通原理进行重新排列调整,使两侧燃烧室及新旧墙接茬部位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以上,防止未修部位炉墙温度降低至砖晶型转化点以下,加剧炉墙损坏;另外,新炉墙砌筑过程中,在炭化室同步砌筑封墙,通过调整邻墙及新旧墙接茬部位燃烧室温度,利用辐射传热、传导传热对新砌筑砌体进行烘炉,避免砌筑结束再烘炉升温,因新旧墙膨胀性不一致,影响维修效果。
95 一种用于焦炉炉顶服务车的多功能转盘 CN201810793281.9 2018-07-19 CN108728134A 2018-11-02 武良辰; 武兆乾
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焦炉炉顶服务车的多功能转盘,包括圆形的转盘本体(1),转盘本体(1)边缘分别设有磁取盖装置(2)和浇浆管(3),每个转盘本体(1)中部分别设有伸缩杆(4),伸缩杆(4)底部设有旋转电机(5),旋转电机(5)上连接有铣刀(6)。该多功能转盘结构简单,使用取盖、封盖、浇浆时无需移动车体,大大方便了装使用。
96 一种自动揭盖看火孔盖 CN201810793275.3 2018-07-19 CN108690642A 2018-10-23 武良辰; 武兆乾
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揭盖看火孔盖,包括盖体(1)、伸缩电机(2)、连接组件(3);所述盖体(1)包括本体(11)和设于本体(11)顶部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组件(3)一端与盖体(1)的连接部(12)连接,另一端与伸缩电机(2)的轴连接。该自动揭盖看火孔盖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自动揭盖,自动化程度高,操作险小。
97 一种炼焦实验焦炉及炼焦实验方法 CN201710196188.5 2017-03-29 CN108659863A 2018-10-16 庞克亮; 王超; 刘冬杰; 王旭; 栗红; 张杰; 宋悦铭
发明涉及一种炼焦实验焦炉及炼焦实验方法,所述炼焦实验焦炉包括焦炉支架、实验焦炉、加压装置和检测装置;实验焦炉由炉墙、炉膛炉盖、炉底托盘和加热元件组成;炉底托盘通过摇臂及升降装置连接焦炉支架的一个立杆,并可在摇臂带动下绕该立杆转动,及在升降装置带动下竖直升降移动;加压装置的加压杆穿过炉盖连接加压板,加压板压紧在样上;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实验焦炉的炉盖顶部设有废气烟囱。本发明应用所述炼焦实验能够进行常规炼焦实验及加压炼焦实验,并可保证实验焦炉预测焦炭质量的准确性,使实验焦炉对指导生产炼焦过程的可靠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98 焦炉顶部横拉条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 CN201810234434.6 2018-03-21 CN108359477A 2018-08-03 童成明
发明涉及冶金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炉顶部横拉条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通过于平杆上焊接安装至少3个横拉条更换单元,且设置每个横拉条更换单元均包括轴、通过一对轴承可旋转地安装于轴上的辊子和设置于轴下方以用于支撑轴的2个支撑结构,且辊子的两侧均套设有挡圈;从而在辊子的旋转作用下用较小的就可以将焦炉上的待更换顶部横拉条移动至该至少3个横拉条更换单元上或将待安装顶部横拉条从该至少3个横拉条更换单元上移动至焦炉顶部横拉条的安装位置,然后进行运输,使得横拉条拆除、安装均不需要人工搬运,降低了人工搬运的劳动强度,且避免了施工人员与正在运转的装煤车撞击的险,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99 用于焦炉炭化室内墙体的视觉检查装置 CN201611026849.1 2016-11-22 CN108085024A 2018-05-29 张君; 王少锋; 周海忠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焦炉炭化室内墙体的视觉检查装置,本装置在升降横杆两侧间隔开设若干安装孔,若干高清摄像头分别设于升降横杆两侧的安装孔内并且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视频采集器的信号输入端,若干照明灯具分别设于升降横杆两侧并且位于相邻高清摄像头之间,若干抱箍分别间隔设于升降横杆,若干吊绳分别连接若干抱箍。本装置可方便实施焦炉炭化室内墙体的视觉检查,得到完整的炭化室内墙体的图像数据,从而实现受损部位定位及原因分析诊断,保证焦炉正常安全生产。
100 扩增焦炉气的方法 CN201280075969.4 2012-10-04 CN104662129B 2018-05-29 朴奏炯; 李昌勋
发明提出一种通过优化蒸气输入时间而可使产生的焦炉气量最大化的扩增焦炉煤气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为使在将焦炉化室内的煤碳化的步骤中水‑气反应可在至少500℃下进行,向焦炉碳化室中的烟道内输入水蒸气,将水蒸气输入点提前至焦炉煤气产生量为最佳的点之前,从而增加水蒸气的输入时间,使得水蒸气与存在于焦炉碳化室中的碳的反应最大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