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N-乙酰观蓝的纯化工艺及其应用 |
CN202410767712.X |
2024-06-14 |
CN118772055A |
2024-10-15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本发明涉及生物色素的分离纯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乙酰观蓝的纯化工艺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纯化工艺先将N‑乙酰观蓝发酵液调节至酸性,使得N‑乙酰观蓝慢慢集聚形成较大沉降颗粒,以便后续能够有效分离N‑乙酰观蓝与菌体细胞;然后,采用卧螺离心机分离N‑乙酰观蓝和菌体,收集固体沉淀得到N‑乙酰观蓝与少量菌体的混合物;加入水重悬后,再加入溶菌酶,将固体沉淀中含有的少量菌体细胞降解成细胞碎片;最后经过二次固液分离去除含菌体细胞碎片的液体,收集N‑乙酰观蓝沉淀,不经水洗直接进行干燥,得到N‑乙酰观蓝纯品。该纯化工艺得到的N‑乙酰观蓝产品收率高,能耗低,工艺中无安全隐患,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
2 |
一种可逆光致变色的二羟基功能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210928217.3 |
2022-08-03 |
CN115304552B |
2023-08-29 |
陈旭东; 郭旗; 黄珍杰; 钟世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光致变色的二羟基功能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可逆光致变色的二羟基功能单体通过三步法制得,所述制备方法具有简便、生产成本低、产出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中间产物稳定的特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可逆光致变色的二羟基功能单体稳定性强,含有两个长链烷基醇,将其应用于光致变色材料中时,该双羟基可作为功能单体参与到聚合反应中,避免了直接掺杂带来的分布不均与小分子析出问题。 |
3 |
(1-氰基环丙基)苯基次膦酸或其酯的衍生物和/或其盐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的用途 |
CN201180027834.6 |
2011-04-04 |
CN102933083B |
2015-08-12 |
L·威尔姆斯; 汉斯-约阿希姆·蔡司; M·普旭; C·H·罗辛格; I·海涅曼; I·豪泽-哈恩; M·J·希尔斯; P·冯科斯卡尔-多瑞 |
本发明涉及式(I)的(1-氰基环丙基)苯基次膦酸及其酯衍生物、及其式(II)的盐用于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优选干旱胁迫,的耐受性,特别是为了增强植物生长和/或增加植物产率的用途。 |
4 |
吡啶酮衍生物及其应用 |
CN200380110691.0 |
2003-11-14 |
CN100358872C |
2008-01-02 |
易向晖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取代的2(1H)吡啶酮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化合物可有效治疗各种纤维化疾病,如肝纤维化。 |
5 |
邻吡啶醌衍生物、含该衍生物的组合物、该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02130161.1 |
2002-08-23 |
CN1284773C |
2006-11-15 |
古练权; 王骏; 肖桂武 |
本发明涉及邻吡啶醌二取代衍生物、含该衍生物的组合物、该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邻吡啶醌二取代衍生物对COX-2有优良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可以制成治疗炎症的有效药物。并且本发明的邻吡啶醌二取代衍生物无严重的急性毒性,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药物。 |
6 |
抗纤维化吡啶酮药物及其生产工艺方法 |
CN02114190.8 |
2002-06-11 |
CN1386737A |
2002-12-25 |
陶立坚; 胡高云; 谭桂山 |
一种抗纤维化吡啶酮药物,其特征为:具有式(I)的1-多取代苯基-5-甲基-2(IH)吡啶酮化合物,取代基团R为卤族元素,饱和直链烃基,氧代饱和直链烃基、卤代饱和直链烃基,n为1~2,R在苯环上的位置具有邻、间、对位等方式。所述工艺方法采用2-胺基-5-甲基吡啶作为初始原料,在加入强酸的极性溶剂中,以亚硝酸钠作为重氮化剂进行重氮化等反应,生产得到式(I)的吡啶酮化合物,所述强酸是无机酸或有机酸如盐酸、硫酸、冰醋酸,极性溶剂是冰醋酸或水。本发明的吡啶酮药物抗纤维化作用强、具有广泛的器官适用性;本发明的工艺方法采用市场上易得且分子稳定的起始原料,反应过程简单易控,适合于工业规模的生产。 |
7 |
制备杀菌化合物的方法 |
CN88100636 |
1988-02-09 |
CN1020391C |
1993-05-05 |
约翰·马丁·克拉夫; 克里斯托弗·里查德·艾尔斯·戈弗雷; 保罗·约翰·迪弗雷恩; 维维恩·玛格丽特·安东尼; 迈克尔·戈登·哈钦斯 |
结构式(I)的杀菌化合物及其立体异构体,其中R1是任意取代的芳基或任意取代的杂芳基;y是氧、硫或NR4;R2、R3和R4可以相同或不同,它们是氢、C1-4烷基或C2-4链烯基;X是卤素、C1-4烷基、C2-4链烯基、C1-4烷氧基硝基或氰基,并且n是0或1到4的一个整数;规定当y是氧、n是0并且R1是没有取代的苯基时,至少R2和R3中的一个不是氢或甲基。 |
8 |
一种生物观蓝的生产纯化工艺 |
CN202410191380.5 |
2024-02-21 |
CN118125977A |
2024-06-04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观蓝的生产纯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使观蓝发酵液在沉降池进行沉降,分层形成上层菌液和下层产品浓液;(2)使沉降池底部下层产品浓液通过转料泵抽入至真空带式过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形成滤饼;(3)对滤饼进行淋洗,以去除滤饼中的少量菌体;对淋洗后的滤饼进行抽干,得到抽干后的产品;(4)对抽干后的产品转入多层带式干燥机进行干燥,得到固体观蓝纯品。本发明工艺简单,产品收率高,生产周期短、产能高,生产过程安全隐患低,对车间要求低。 |
9 |
醌类有机化合物、混合物、组合物及有机电子器件 |
CN202011100726.4 |
2020-10-15 |
CN114369068B |
2024-03-08 |
宋鑫龙; 何锐锋; 宋晶尧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醌类有机化合物、混合物、组合物及其有机电子器件。该醌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I)所示,其可作为掺杂材料用于电子器件的功能层中,提高器件的效率和寿命。#imgabs0# |
10 |
稀土荧光配合物和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310767819.X |
2023-06-27 |
CN116803985A |
2023-09-26 |
李东尧; 李柳慧; 邵缤纷; 马春苗; 王汉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荧光配合物,涉及发光材料领域,一种稀土荧光配合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的本发明的一种稀土荧光配合物,其发光中心原子与两个对称的四齿配体键结,配合物的整体结构呈蝴蝶状,不同于现有的β‑二酮类配体,本发明的配体中的其中一个O配位原子与吡啶中的N连接,从而优化能量传递,使配体的三线态能级能够与中心原子的激发态能级相匹配,且在激发光照射下,具有更高效的天线效应,全面提升稀土荧光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和荧光稳定性。稀土荧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能够高效产业化合成上述稀土荧光配合物。本发明的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其荧光强度高,结构稳定性强,在3‑5次激发光照射下,荧光强度无明显衰退。 |
11 |
一种可逆光致变色的二羟基功能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210928217.3 |
2022-08-03 |
CN115304552A |
2022-11-08 |
陈旭东; 郭旗; 黄珍杰; 钟世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光致变色的二羟基功能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可逆光致变色的二羟基功能单体通过三步法制得,所述制备方法具有简便、生产成本低、产出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中间产物稳定的特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可逆光致变色的二羟基功能单体稳定性强,含有两个长链烷基醇,将其应用于光致变色材料中时,该双羟基可作为功能单体参与到聚合反应中,避免了直接掺杂带来的分布不均与小分子析出问题。 |
12 |
醌类有机化合物、混合物、组合物及有机电子器件 |
CN202011100726.4 |
2020-10-15 |
CN114369068A |
2022-04-19 |
宋鑫龙; 何锐锋; 宋晶尧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醌类有机化合物、混合物、组合物及其有机电子器件。该醌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I)所示,其可作为掺杂材料用于电子器件的功能层中,提高器件的效率和寿命。 |
13 |
一种高耐光性生物合成的化合物 |
CN201910147942.5 |
2019-02-28 |
CN111620814A |
2020-09-04 |
占纪勋; 张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光性生物合成的化合物,具有分子结构通式: 其中:R1、R2、R3、R4为H、-OH、-NO2、-CN、-NH2、-CH3或者卤素;具有所述结构式的化合物可用作染色的染料及荧光探针。本发明中的化合物用作染料时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1)具备还原型染料特性,可通过一定反应方式实现溶于水的化合物制备,并通过氧化手段,实现氧化复原,呈现特定颜色;(2)遵照ISO 105-B02:2013《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灯试验》可达到远高于传统天然染料,同时优于部分人工化学合成染料的5级及以上耐光色牢度;(3)安全无毒,原料易得,结构简单,并且能够通过组合生物学的方式规模化生产,易于产业化。 |
14 |
电化学检测核酸序列的方法 |
CN200880024588.7 |
2008-05-23 |
CN101796029B |
2012-05-23 |
恩卡纳西翁·洛伦佐阿巴德; 菲利克斯·帕里特阿隆索; 莫妮卡·雷文加帕拉; 塔利亚·加西亚门迪奥拉 |
本发明涉及来源于式(I)的新的钌化合物,已知为[3-(2-菲-9-基-乙烯基)吡啶]戊胺钌复合物,以及其作为用于检测核酸序列间杂交、定量测定所述序列以及检测一个错配碱基的存在和其在核酸序列中位置的方法中杂交的电化学指示剂的用途。 |
15 |
从2-氨基-3-羟基吡啶获得的偶氮甲碱直接染料或这些染料的还原前体、以及使用这些染料或前体的染发方法 |
CN200880126899.4 |
2008-12-09 |
CN102015646A |
2011-04-13 |
M·莱杜克; S·萨贝尔; E·梅泰斯; C·朗多特 |
本发明涉及使用从2-氨基-3-羟基吡啶获得的偶氮甲碱直接染料或偶氮甲碱直接染料的还原前体进行的角蛋白纤维染色。本发明涉及包含至少一种偶氮甲碱直接染料或偶氮甲碱直接染料的还原前体的染料组合物、使用所述组合物将角蛋白纤维染色的方法,及所述组合物在角蛋白纤维染色中的用途。该组合物可能获得特别稳定而牢固的着色。 |
16 |
电化学检测核酸序列的方法 |
CN200880024588.7 |
2008-05-23 |
CN101796029A |
2010-08-04 |
恩卡纳西翁·洛伦佐阿巴德; 菲利克斯·帕里特阿隆索; 莫妮卡·雷文加帕拉; 塔利亚·加西亚门迪奥拉 |
本发明涉及来源于式(I)的新的钌化合物,已知为[3-(2-菲-9-基-乙烯基)吡啶]戊胺钌复合物,以及其作为用于检测核酸序列间杂交、定量测定所述序列以及检测一个错配碱基的存在和其在核酸序列中位置的方法中杂交的电化学指示剂的用途。 |
17 |
吡啶酮衍生物及其应用 |
CN200380110691.0 |
2003-11-14 |
CN1878757A |
2006-12-13 |
易向晖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取代的2(1H)吡啶酮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化合物可有效治疗各种纤维化疾病,如肝纤维化。 |
18 |
一种吡啶酮类化合物及其生物合成方法和应用 |
CN202510378948.9 |
2025-03-28 |
CN119899881A |
2025-04-29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本申请涉及生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吡啶酮类化合物及其生物合成方法和应用。本申请基于合成生物学相关技术,通过改造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在多种宿主内异源表达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突变体,首次发现了并获得一种吡啶酮类化合物,并确定其化学分子式为C5H4N2O3,命名为5‑氨基吡啶‑2,3,6‑三酮或5‑羟基‑3‑亚氨基吡啶‑2,6‑二酮,该新型吡啶酮类化合物,可作为原料或中间体应用于新型抗生素、药物和染料的开发与制备。 |
19 |
一类白蚁共生放线菌来源的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411226373.0 |
2024-09-03 |
CN119060893A |
2024-12-03 |
张应烙; 吴俊; 尹彩萍; 王毅恒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黑翅土白蚁体表链霉菌(Streptomyces tanashiensis)BYF‑112的PD液体培养物中提取的一系列生物碱及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14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和1种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12为新化合物。该类生物碱化合物能通过保藏号为CCTCC M 2019474的链霉菌S.tanashiensis BYF‑112制备而得。化合物1、3、6、9、10、14能作为抗菌剂,具体为化合物14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猕猴桃溃疡病致病菌、水稻百叶枯病致病菌及水稻条斑病致病菌生长,化合物1、6能抑制猕猴桃溃疡病致病菌生长,化合物3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猕猴桃溃疡病致病菌生长,化合物9、10能抑制水稻百叶枯致病菌生长;化合物14能作为除草剂,具体为化合物14能抑制稗草根的生长;化合物11、13、15可作为抗炎药物,具体为化合物11、13、15能抑制LPS(脂多糖)引起的NO的产生。 |
20 |
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1110240052.2 |
2011-08-19 |
CN102952069B |
2014-12-17 |
汪志勇; 王强; 姚雪彪; 郑永唐; 郑媛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化合物。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以宿主自身保守细胞蛋白PCAFBRD为作用靶点,具有潜在解决HIV病毒高度变异所带来的抗药性问题,有较好的抑制HIV病毒的增殖的活性,且对人正常淋巴细胞的毒性较低,能够应用于抑制HIV病毒增殖的药物的制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