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生产均苯四甲酸的方法 CN202210816367.5 2022-07-12 CN117430495A 2024-01-23 肖忠斌; 朱小丽
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均苯四甲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均四甲苯化源、醋酸溶剂与催化剂接触进行液相氧化得到第一氧化物料,所述催化剂含有Co盐、Mn盐、Zr盐和溴化合物;(2)以第一氧化物料为原料,添加溴化物溶液,与氧化源继续接触氧化生产均苯四甲酸;步骤(1)和/或步骤(2)在二氧化存在下进行。本发明生产均苯四甲酸方法的步骤(1)和/或步骤(2)在二氧化碳存在下进行,能够提高均苯四甲酸收率、降低产品中杂质含量。
2 配位材料的制备方法、钛氧配位材料及应用 CN202310153557.8 2023-02-17 CN116143825A 2023-05-23 汪苏靖; 严青青; 杜江峰
发明提供了一种配位材料的制备方法、钛氧配位材料及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固态含钛化合物前驱体、有机配体和酸性溶液按照预设比例混合,得到混合反应体系;混合反应体系在预设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钛氧配位材料;其中,钛氧配位材料的结构包括零维至三维;固态含钛化合物前驱体与有机配体的摩尔比为1∶3~3∶1;预设条件包括:反应浓度为0.1~5mmol/mL;反应时间为2~72h。
3 粗均苯四甲酸的结晶精制方法 CN202110445596.6 2021-04-25 CN115231997A 2022-10-25 罗伟; 肖忠斌
发明涉及粗均苯四甲酸的结晶精制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PMA产品中杂质含量过高的问题,通过采用粗均苯四甲酸的结晶精制方法,包括:(I)使含粗PMA的溶液用杂质脱除剂处理得精PMA溶液;(II)精PMA溶液结晶得精PMA;其中,所述杂质脱除剂包括杂质脱除剂A和杂质脱除剂B,杂质脱除剂A选自阳离子交换剂,杂质脱除剂B选自活性炭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粗均苯四甲酸的结晶精制生产中。
4 一种苯四甲酸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011458494.X 2020-12-10 CN114621074A 2022-06-14 路芳; 卢锐; 吴鹏飞; 司晓勤; 姜慧芳; 罗晓琳
申请公开了一种苯四甲酸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含有化合物I、化合物II和脂肪醇的混合物反应,得到六元环状羧酸酯;化合物I具有共轭C=C键和‑COOH基团;化合物II具有C=C和‑COOH基团;步骤2、对所述六元环状羧酸酯进行脱氢芳构化反应和解反应,得到所述苯四甲酸。本申请以反,反‑粘康酸与富酸为原料,反,反‑粘康酸和富马酸均可来源于生物质资源,可减少苯四甲酸合成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提供了一条连苯四甲酸的绿色合成路线。且本申请方法可高选择性获得苯四甲酸。
5 一种紫精配位化合物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0695739.9 2021-06-22 CN114133352A 2022-03-04 李国栋; 邹永存; 张海鹏; 董婉; 刘晨阳
一种紫精配位化合物晶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晶体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其中BTC为均苯四酸根。本发明以紫精分子(Bcnbpy·2Cl)作为客体,均苯四酸羧基的原子作为电子的给体,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变色材料,可以响应紫外光和蓝光,同时还具有有机胺类感应变色功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原料无毒、方法简单、无污染物排放,适于大规模生产。
6 一种或煤液化残渣化生产高附加值羧酸的方法 CN202011518150.3 2020-12-21 CN112745212A 2021-05-04 丛兴顺; 李敏; 刘春丽; 亓欣; 王登峰; 石铁生; 李龙; 孔雪; 姚敏绮; 魏倩; 张学斌; 李岩; 张滢竹; 兰郡筱
一种或煤液化残渣化生产高附加值羧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煤或者煤液化残渣作为底物;将底物与水混合置于反应釜中,并将与反应釜分离设置的用于储存氧化剂的储液腔与反应釜连通设置;然后将反应釜温度升温至70‑180℃以上,在搅拌状态下,将氧化剂滴加到底物当中,反应时间为0.2‑1.5小时,得到氧化底物;将氧化底物进行过滤分离得到羧酸产物。本发明采用反应釜为反应容器,将反应样品与氧化剂分开,创新性地提出了水热氧化技术,在水热条件下,利用恒压滴液原理逐滴添加氧化剂,加快了反应速度,显著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了氧化效率,将整体的环境由氧化性反应环境改为还原性反应环境,降低了产品过氧化问题,节约了资源。
7 一种锂盐电解液添加剂和含有该添加剂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202011021438.X 2020-09-25 CN112186246A 2021-01-05 曾荣华; 李健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盐电解液添加剂和含有该添加剂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包括有如下结构式Ⅰ,其中,R可以为氢基(H)以及甲酸锂基团(COOLi)中的一种,另结构式要至少含有四个甲酸锂基团(COOLi)。该添加剂在电池正负极皆会发生反应,在电极表面形成稳定的界面膜,有效抑制电解液循环产气,提高电解液在高电压下的循环性能和低温放电性能,尤其可保证高温高电压下钴酸锂和NCM三元体系的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优良发挥。
8 用于分离芳族二酐的方法和由该方法制备的芳族二酐 CN201980028495.X 2019-05-06 CN112020488A 2020-12-01 斯瓦库马尔·佩里亚萨米; 西蒙·帕德马纳班; 罗伯特·韦林; 拉维·高塔姆
一种用于生产芳族二酐的方法,包括使芳族二酰亚胺与取代或未取代的邻苯二甲酸酐在性介质中在胺交换催化剂存在下反应以提供包含N取代的邻苯二甲酰亚胺、芳族四酸盐以及芳族三酸盐和芳族酰亚胺二酸盐中的至少一种的水性反应混合物。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筛板萃取塔通过用有机溶剂萃取水性反应混合物从水性反应混合物中去除邻苯二甲酰亚胺。将芳族四酸盐转化成相应的芳族二酐。还描述了根据该方法制备的芳族二酐。
9 一种由频那醇制备均苯四甲酸或偏苯三甲酸的方法 CN201610489655.9 2016-06-29 CN107540520B 2020-04-07 李宁; 呼延成; 李广亿; 张涛; 王爱琴; 王晓东; 丛昱
发明涉及一种由频那醇制备均苯四甲酸或偏苯三甲酸的方法。第一步为频那醇在酸/离子液体催化体系下选择性脱生成2,3‑二甲基‑1,3‑丁二烯;第二步为2,3‑二甲基‑1,3‑丁二烯与来酸酯或者丙烯酸酯发生D‑A环加成/脱氢的串联反应生成芳环产物;第三步为所得芳环产物进行水解化制备均苯四甲酸或偏苯三甲酸。本发明中所用催化体系绿色环保,且可以循环利用,原料是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廉价易得,所有反应过程工艺简单,对频那醇的脱水反应、D‑A产物的脱氢反应和氧化反应具有高的活性和选择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木质纤维素基平台化合物频那醇制备精细化学品均苯四甲酸和偏苯三甲酸的新方法。
10 一种均苯四甲酸二酐和均苯四甲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10370897.5 2018-04-24 CN108404988A 2018-08-17 谈勇; 谈俊; 江晓龙
发明提供一种均苯四甲酸二酐和均苯四甲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工艺为:将草酸加入到去离子中溶解,加入偏酸铵混合,加入三氯化溶液,高速搅拌形成含钒钛的前驱体溶液;将含钒钛的前驱体溶液中加入聚合物溶液,高速搅拌后形成稳定悬浮的微乳液,将微乳液倒入仿穿山甲鳞片的具有凹槽的扇形薄片模具中,低温迅速冷冻后,真空冷冻干燥,取出,再经表面微刻蚀处理,制备得到仿穿山甲鳞片结构的多孔钒钛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多孔钒钛催化剂具有仿穿山甲鳞片的具有微观和宏观的凹槽的扇形结构,用于均四甲苯气相化反应制备均苯四甲酸二酐和均苯四甲酸,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大,催化效果好。
11 一种制备芳甲酸类衍生物的方法 CN201610656820.5 2016-08-09 CN107698438A 2018-02-16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芳甲酸类衍生物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芳烃多甲酸类衍生物的方法,包括步骤:于惰性溶剂中,在金属盐与配体的催化下,在使用或不使用添加剂A作为共催化剂及使用或不使用添加剂B作为共催化剂的情况下,将式(I)所示的多甲基取代的芳烃类衍生物与化剂发生反应,从而得到式(II)所示的芳烃多甲酸类衍生物;或将式(III)所示的3,3’,4,4’-四甲基二苯基衍生物与氧化剂发生反应,从而得到的式(IV)所示的3,3’,4,4’-四羧基二苯基衍生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低压、低温、能耗低、污染小、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低成本的制备芳烃多甲酸类衍生物的方法。
12 一种制备芳甲酸类衍生物的方法 CN201610656255.2 2016-08-09 CN107698437A 2018-02-16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芳甲酸类衍生物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芳烃多甲酸类衍生物的方法,包括步骤:于惰性溶剂中,在金属盐与配体的催化下,在使用或不使用添加剂A作为共催化剂及使用或不使用添加剂B作为共催化剂的情况下,将式(I)所示的多甲基取代的芳烃类衍生物与化剂发生反应,从而得到式(II)所示的芳烃多甲酸类衍生物;或将式(III)所示的3,3’,4,4’-四甲基二苯基衍生物与氧化剂发生反应,从而得到的式(IV)所示的3,3’,4,4’-四羧基二苯基衍生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低压、低温、能耗低、污染小、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低成本的制备芳烃多甲酸类衍生物的方法。
13 一种均苯四甲酸二酐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处理方法 CN201710595372.7 2017-07-20 CN107381896A 2017-11-24 苏仁秋; 李凤娟; 王玉山
发明公开了一种均苯四甲酸二酐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处理方法,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采用空气气相化法生产,所述废弃物包括从生产系统的脱升华工序产生的废胶球、从生产系统的末端捕集器排放的工业废气和均酐水解时产生的有机废水;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废硅胶球处理;(2)尾气回收;(3)有机废水处理;(4)废液处理。本发明一种均苯四甲酸二酐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处理方法,能够处理回收均苯四甲酸二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部固态、液态及气态的废弃物,并加以合理回收利用,且不产生二次废物;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简单,可实施性高,能耗低,综合性能优异。
14 一种催化气氧化制备羧酸的方法 CN201610877972.8 2016-10-08 CN106631758A 2017-05-10 吴卫泽; 杨帆
发明涉及一种在溶液中采用盐复合催化剂催化制备高收率羧酸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可溶性铁盐和无机酸的混合物为催化剂体系,以氧气为氧化剂,在水溶液中选择性氧化褐煤制备高收率的羧酸;然后采用有机溶液萃取的方法,将产物羧酸从催化剂体系的水溶液中分离出来,催化剂体系水溶液循环利用。与传统的‑氧气氧化方法相比,该方法避免了大量无机碱的消耗,减少了无机酸的使用,并且降低了反应过程中的能耗;与NaVO3催化氧化褐煤制取羧酸的方法相比,可溶性铁盐价格低廉、环境友好。
15 改性聚酰亚胺薄膜废料回收加工方法 CN201510227788.4 2015-05-06 CN104945268A 2015-09-30 吕亮; 宋艳江; 刘顺祯
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酰亚胺薄膜废料回收加工方法,该方法将改性聚酰亚胺薄膜废料粉碎至长度小于5mm的改性聚酰亚胺薄膜废料的碎片,放于浓水解,反应结束后进行离心或过滤;将分离得到的滤液用盐酸酸化后,析出粗均苯四甲酸;将分离出的不溶物用盐酸或硫酸洗涤后,进行第二次离心或过滤,得到粗4,4'-二氨基二苯醚水溶液;得到的粗4,4'-二氨基二苯醚水溶液用氨水中和至pH值等于8~10后,析出4,4'-二氨基二苯醚。本发明方法增大了反应速率,缩短了时间,同时可以有效的去除改性聚酰亚胺薄膜废料中无机填料,进一步提高水解产品的纯度。
16 一种水解聚酰亚胺废弃薄膜回收聚酰亚胺原料的方法 CN201310542718.9 2013-11-05 CN103553906A 2014-02-05 刘少华; 唐泉清
一种水解聚酰亚胺废弃薄膜回收聚酰亚胺原料的方法,涉及废弃聚均苯四甲酰亚胺薄膜的氨水水解及水解生成物均苯四甲酸回收利用方法。氨水浓度为25重量%-30重量%,废弃薄膜在氨水中的含量为20重量%,4,4’-二氨基二苯醚的升华条件为温度190-192℃,压0.2-0.3mmHg;产品纯度99.9%,熔点192-193℃。均苯四甲酸于250℃-260℃,100mmHg脱水2-3小时,脱去约10重量%的水,使均苯四甲酸绝大部分转化成均苯四甲酸二酐,均苯四甲酸二酐升华条件为温度250℃-260℃,压力0.2-0.3mmHg,产品无小黑点,纯度在99.5%以上,熔点286-287℃。
17 一种含铬无定形配位聚合物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201110246539.1 2011-08-25 CN102952161A 2013-03-06 孙立贤; 张箭; 赵梓名; 李芬
发明涉及一种含铬无定形配位聚合物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孔结构并且粒子尺寸在0.8-5.0微米范围内的含铬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将反应物(无机铬盐和有机羧酸)溶解于混合有机溶剂中,再将上述混合溶液在温度为90~200℃条件下,晶化反应5~90小时,自然降温后取出,经过抽滤、洗涤、干燥和焙烧,制得颗粒尺寸在0.8-5.0微米范围内的含铬配位聚合物。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制备出一种含铬无定形配位聚合物微米粒子。所制得的具有多孔结构材料和结构缺陷,在吸附、分离、催化、药物释放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8 有机化合物的化方法 CN200680007215.X 2006-02-22 CN101137606B 2012-07-25 梶川泰照; 平井成尚; 桑名淳
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在N-羟基或N-取代羟基酰亚胺化合物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氧气氧化有机化合物时,可以简便而廉价地对反应过程中变质的催化剂进行补给。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的氧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氧气氧化有机化合物,其中,使用可以由目的产物、反应中间体或反应副产物衍生得到的N-羟基或N-取代羟基酰亚胺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同时,为了填补该催化剂在反应中因变质而减少的部分,由选自反应中生成的目的产物、反应中间体及反应副产物中的至少有一种成分制备该催化剂,并利用于此氧化反应。
19 一种以氮化物作催化添加剂生产芳香羧酸的方法 CN200610085515.1 2006-06-20 CN1865214B 2010-05-12 成有为; 李希; 刘建新; 姚小利; 李晓强
发明提出一种以氮化物作催化添加剂生产芳香羧酸的方法,它是通过向现有的MC型液相催化剂体系添加少量特定结构的氮氧化物来实现的。与一般的MC型催化氧化过程相比,特定结构的氮氧化物的添加使甲基芳的氧化反应得到显著的加速,促进了甲基芳烃转化为芳香羧酸的过程。特定结构的氮氧化物的引入还可以提高反应过程的选择性,减少燃烧副反应。通过添加特定结构的氮氧化物还可适量降低了体系中溴的浓度,从而降低反应体系对设备的腐蚀和含溴有毒气体的排放。
20 有机化合物的化方法 CN200680007215.X 2006-02-22 CN101137606A 2008-03-05 梶川泰照; 平井成尚; 桑名淳
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在N-羟基或N-取代羟基酰亚胺化合物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氧气氧化有机化合物时,可以简便而廉价地对反应过程中变质的催化剂进行补给。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的氧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氧气氧化有机化合物,其中,使用可以由目的产物、反应中间体或反应副产物衍生得到的N-羟基或N-取代羟基酰亚胺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同时,为了填补该催化剂在反应中因变质而减少的部分,由选自反应中生成的目的产物、反应中间体及反应副产物中的至少有一种成分制备该催化剂,并利用于此氧化反应。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