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用于生产1,4-丁炔二醇的镁掺杂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765258.6 2023-12-21 CN117680152A 2024-03-12 朱晨浩; 张鹏; 李岳锋; 闫江梅; 唐良; 李凡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1,4‑丁炔二醇的镁掺杂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为无载体催化剂,其组成包括化硅、氧化镁、铜的酸化合物和铋的碱式碳酸化合物,催化剂粒度D10范围在5~10μm,D50范围在15~24μm,D90范围在31~40μm,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而成。本发明的硅镁掺杂铜铋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活性高,催化合成1,4‑丁炔二醇的选择性高、催化剂用量少,催化剂耐磨性高、反应过程中不易粉尘化、催化剂流失较少,既可用于反应釜,也可应用于固定床,便于工业化生产。
2 溶性维生素E参与的共轭二炔类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 CN202110927107.0 2021-08-12 CN113636904B 2022-10-11 王宇光; 陈圆; 刘贝; 李文静; 吴梦静
发明提供了一种溶性维生素E参与的共轭二炔类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该以水作为反应溶剂,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实现了溶剂的零排放;充分利用水的优秀理化性质,反应条件温和且高效,表面活性剂TPGS‑750‑M通过处理可以回收利用,完全符合环境友好的原则;反应底物适用性广,可以催化芳基炔的同时也可以催化脂肪炔烃,为合成共轭二炔提供了一个简易环保的制备方法;筛选出了更适用于本发明反应和反应介质的催化剂,大大提高了产率。
3 一种生物质基材料负载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1911371223.8 2019-12-27 CN111068682B 2022-08-12 杨勇; 任鹏; 宋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基材料负载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采用该催化剂化偶联合成1,3‑二炔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该催化剂组成为:金属单原子铜的含量为0.01wt%~3wt%,碳基载体含量为70wt%~90wt%,杂原子含量为5wt%~20wt%。根据本发明的生物质基载体负载单原子铜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廉,无需常见的后续酸洗过程。使用廉价金属盐与自掺杂的杂原子N协同配位,避免高温热解过程中金属的聚集,实现金属原子的单分散。金属单原子含量高,分散均匀,物化结构稳定。此催化剂在氧化偶联反应中能以空气为氧化剂,无,无配体条件下达到高的转化率和优异的底物普适性,实现了芳基‑芳基,芳基‑烷基和烷基‑烷基不同取代的底物之间的氧化交叉偶联反应。
4 用于制备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的磁性核壳型加氢催化剂及方法 CN202010755096.8 2020-07-30 CN112023939A 2020-12-04 杨磊; 成有为; 时强; 邱敏茜; 易磊; 张新平; 王韩
发明涉及催化剂制备领域,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制备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的磁性核壳型加氢催化剂及方法,所述催化剂表示为Fe3O4@S/M;其中,Fe3O4为核层,S为壳层载体,M为负载于所述壳层载体上的主活性金属和/或助金属;活性金属为Ru、Ni、Ir、Pd和Pt中的一种或多种,负载量为催化剂的1~50重量%;助金属为Cu、Fe、Co、Zn和Sn中的一种或多种,助金属与主活性金属的摩尔比为0.1~10:1。本发明催化剂具有以下优点:①加氢速度快;②对原料具有高转化率,对目标产物具有高选择性;③具有强磁性,可实现快速磁性分离,无需过滤分离。
5 一种Petrosiol E全合成的方法 CN201410344864.5 2014-07-18 CN105294400B 2020-06-19 杜宇国; 王琳琳; 刘军; 刘义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天然产物petrosiol E的有机化学全合成新方法,以D‑木糖为原料,对映选择性地完成petrosiol E的全合成。该路线具有以下优点:(1)原料价廉易得,所用试剂溶剂均为工业常用试剂;(2)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适合大量制备。(3)所得到的petrosiol E的光谱数据与旋光数据均与天然产物一致。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6 一种茶尺蠖性信息素(Z,Z,Z)-3,6,9-十八三烯的合成方法 CN201810392227.3 2018-04-27 CN108467336A 2018-08-31 陈新; 单明伟; 赵帅; 张成芳; 王玉波
发明涉及一种天然产物性信息素成分的新型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茶尺蠖性信息素(Z,Z,Z)-3,6,9-十八三烯的合成方法,其具有诱虫性,且无毒无害,属于药物合成领域。本发明以廉价易得的丙炔醇作为反应的起始原料,以碘代试剂催化的偶联反应作为关键步骤,经过六步反应,顺利合成了茶尺蠖性信息素(Z,Z,Z)-3,6,9-十八碳三烯,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适合规模制备。
7 溶性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分子氧化水相合成1,3-丁二炔类化合物的方法 CN201810389314.3 2018-04-27 CN108440228A 2018-08-24 袁冰芯; 李恒; 杨贯羽; 黄鑫
发明提供了一种溶性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分子氧化水相合成1,3-丁二炔类化合物的方法,以过渡金属及水溶性配体络合形成的水溶性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在氧气或空气环境中,使炔基烷类化合物或末端炔类化合物在性水相中反应生成1,3-丁二炔类化合物,反应压为0.01-0.5MPa,反应温度为40-100℃,反应时间为4-24小时;本发明合成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易行、产物收率高达99%,而且所适用的底物范围广泛,为共轭1,3-丁二炔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而且反应在水相中进行,无需添加其它有机溶剂,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反应效率高,可多次利用,副产物少,具有较强的工业应用前景。
8 用于制备非对称共轭二炔化合物的方法和用于使用该方法来制备Z,Z-共轭二烯化合物的方法 CN201610069298.0 2016-02-01 CN105859529A 2016-08-17 三宅裕树; 金生刚; 山下美与志; 石桥尚树; 长江祐辅; 马场启弘
发明提供用于由盐酸羟胺的廉价且安全替代化合物来高效地制备非对称共轭二炔的方法和用于由因此获得的所述非对称共轭二炔化合物来制备Z,Z?共轭二烯化合物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提供用于制备非对称共轭二炔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在催化剂和参与下,在有机溶剂中通过使用氢化钠,使末端炔化合物(1):HC≡C?Z1?Y1与炔基卤化物(2):Y2?Z2?C≡C?X发生偶联反应以获得非对称共轭二炔化合物(3):Y2?Z2?C≡C?C≡C?Z1?Y1。此外,提供用于通过还原所得的非对称共轭二炔化合物或此类化合物来制备Z,Z?共轭二烯化合物的方法。
9 一种制备1,4-戊二炔-3-醇的方法 CN201310457205.8 2013-09-30 CN103497089A 2014-01-08 武小军; 王建莉; 郝家金; 杨广远; 徐亚娟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1,4-戊二炔-3-醇的方法,属有机合成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镁条与溴乙烷溶液反应制得乙基溴化镁溶液;而后通入乙炔气体与乙基溴化镁溶液反应得到乙炔基溴化镁;将乙炔基溴化镁与甲酸乙酯反应得中间体I;最后将中间体I解、萃取、干燥、精制后得到白色晶体状1,4-戊二炔-3-醇产品。该方法易操作、可行性强,产品纯度高,具有较好工业应用价值。
10 制备6,6-二甲基庚-1-烯-4-炔-3-醇的方法 CN02100088.3 2002-01-17 CN1432552A 2003-07-30 J·卡斯皮; O·弗瑞德曼; E·达隆
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6,6-二甲基庚-1-烯-4-炔-3-醇的方法,包括使叔丁基乙炔与选自有机金属化合物和金属锂的质子提取剂反应以形成叔丁基乙炔化物,使该乙炔化物与丙烯在-40℃至+20℃的温度下反应,猝灭反应混合物并分离产物。
11 光学活性2,3-联烯醇和联烯醇酯、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CN02112225.3 2002-06-25 CN1386730A 2002-12-25 麻生明; 徐代旺; 李祖义
发明涉及一类光学活性的2,3-联烯醇化合物、新的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和制备光学活性的环化合物、基醇、呋喃类衍生物的用途。本发明的光学活性的2,3-联烯醇和联烯醇酯化合物的结构式为上式,其中,R2为C1~C10的烷基和烯基、C1~C10的炔基、苄基、PhCH2CH2、甲酸乙酯基、甲酸甲酯基、甲氧基;R1为C1~3的烷基、乙烯基;R3为C1~3的烷基、-CH2CH2CH2CH2-;R4为C1~3的烷基、苯基。
12 用于制备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的磁性核壳型加氢催化剂及方法 CN202010755096.8 2020-07-30 CN112023939B 2022-07-08 杨磊; 成有为; 时强; 邱敏茜; 易磊; 张新平; 王韩
发明涉及催化剂制备领域,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制备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的磁性核壳型加氢催化剂及方法,所述催化剂表示为Fe3O4@S/M;其中,Fe3O4为核层,S为壳层载体,M为负载于所述壳层载体上的主活性金属和/或助金属;活性金属为Ru、Ni、Ir、Pd和Pt中的一种或多种,负载量为催化剂的1~50重量%;助金属为Cu、Fe、Co、Zn和Sn中的一种或多种,助金属与主活性金属的摩尔比为0.1~10:1。本发明催化剂具有以下优点:①加氢速度快;②对原料具有高转化率,对目标产物具有高选择性;③具有强磁性,可实现快速磁性分离,无需过滤分离。
13 溶性维生素E参与的共轭二炔类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 CN202110927107.0 2021-08-12 CN113636904A 2021-11-12 王宇光; 陈圆; 刘贝; 李文静; 吴梦静
发明提供了一种溶性维生素E参与的共轭二炔类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该以水作为反应溶剂,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实现了溶剂的零排放;充分利用水的优秀理化性质,反应条件温和且高效,表面活性剂TPGS‑750‑M通过处理可以回收利用,完全符合环境友好的原则;反应底物适用性广,可以催化芳基炔的同时也可以催化脂肪炔烃,为合成共轭二炔提供了一个简易环保的制备方法;筛选出了更适用于本发明反应和反应介质的催化剂,大大提高了产率。
14 茵陈三炔醇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用途 CN201810582337.6 2018-06-07 CN108569953B 2021-08-17 陈纪军; 耿长安; 黄晓燕; 马云保; 张雪梅
发明提供结构式(I)所示的1个三炔醇类化合物3S‑癸‑4,6,8‑三炔‑1,3‑二醇(S‑deca‑4,6,8‑triyne‑1,3‑diol,1),以治疗有效量的化合物1及可药用载体或赋型剂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化合物1及其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制备治疗人类疾病尤其是在制备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15 桔梗新醇及其提取方法及其医药用途 CN201810365192.4 2018-04-22 CN110386858B 2021-04-16 王翠竹; 王振洲; 林红强; 周柏松; 祁增; 王亚茹; 杨娜; 李雅萌; 朱海林; 赵天一; 刘金平; 李平亚
发明涉及一种桔梗新醇及其提取方法及其医药用途,属于医药领域。取干燥桔梗叶,粉碎,加3~5倍量70~90%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4h,减压回收,得提取物,将提取物混悬于中,分别用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石油醚层和二氯甲烷层舍弃,将乙酸乙酯萃取物经过反复200‑400目胶柱色谱,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80~1):(1~20);在经过制备HPLC法,洗脱剂为甲醇:水=(10~1):(1~10),留取保留时间为30~60min化合物,得到桔梗新醇。本发明用于制备抗抑郁的药物,具有疗效显著的特点。有效物质的剂量可以根据服用方式,病人的年龄和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和其它类似的因素而改变。
16 桔梗新醇及其提取方法及其医药用途 CN201810365192.4 2018-04-22 CN110386858A 2019-10-29 王翠竹; 王振洲; 林红强; 周柏松; 祁增; 王亚茹; 杨娜; 李雅萌; 朱海林; 赵天一; 刘金平; 李平亚
发明涉及一种桔梗新醇及其提取方法及其医药用途,属于医药领域。取干燥桔梗叶,粉碎,加3~5倍量70~90%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4h,减压回收,得提取物,将提取物混悬于中,分别用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石油醚层和二氯甲烷层舍弃,将乙酸乙酯萃取物经过反复200-400目胶柱色谱,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80~1):(1~20);在经过制备HPLC法,洗脱剂为甲醇:水=(10~1):(1~10),留取保留时间为30~60min化合物,得到桔梗新醇。本发明用于制备抗抑郁的药物,具有疗效显著的特点。有效物质的剂量可以根据服用方式,病人的年龄和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和其它类似的因素而改变。
17 链状多炔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510241958.4 2015-05-13 CN106279100B 2019-03-08 夏海平; 卓庆德; 林剑锋; 周小茜; 陈志昕; 邵一凡; 张弘; 何旭敏
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链状多炔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金属杂稠环化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链状多炔化合物具有以下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链状多炔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合成金属杂稠环化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链状多炔化合物含有多个官能团,结构可控,可直接用于高效率地合成金属杂稠环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链状多炔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简单,可快速、高效地获得链状多炔化合物。
18 一种PetrosiolE全合成的新方法 CN201410344864.5 2014-07-18 CN105294400A 2016-02-03 杜宇国; 王琳琳; 刘军; 刘义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天然产物petrosiol E的有机化学全合成新方法,以D-木糖为原料,对映选择性地完成petrosiol E的全合成。该路线具有以下优点:(1)原料价廉易得,所用试剂溶剂均为工业常用试剂;(2)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适合大量制备。(3)所得到的petrosiol E的光谱数据与旋光数据均与天然产物一致。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9 α,β-不饱和高醇的制备 CN02116738.9 2002-04-30 CN100480221C 2009-04-22 A·安斯曼; J·恒克勒曼; A·莰勒尔; H·埃泽罗特; C·奥斯特; S·施图特兹; C·特拉古特; B·伯克斯逖艾格勒; K·赖莫尔; M·施特罗埃泽勒; W·多布勒
用以下步骤制备α,β-不饱和高醇的方法:用NH3/KOH法将单乙炔化;如果需要,在氢存在下,在含Pd的薄层催化剂上将炔属醇加氢;加氢产物纯化蒸馏,优选在隔板塔中进行,将未反应的酮循环回乙炔化步骤;如果需要,在每种情况下,通过单乙炔化制备的醇反应,制备在链中有5个以上碳原子的高碳醇;以及如果需要,在Carroll反应中;将乙酰基乙酸烷基酯或烷基二烯酮部分加氢生成酮,并将这些酮作为乙炔化、任选加氢和分馏步骤的原料。
20 和乙炔合成炔醇的方法 CN200410050742.1 2004-10-29 CN100371308C 2008-02-27 艾抚宾; 王顺农; 王海波; 侯学伟; 王春梅; 季秀珍
发明涉及一种由和乙炔合成炔醇的方法。本发明主要技术内容为将原料酮和催化剂氢溶液连续加入反应系统中,原料酮和氢氧化钾可以同时分别加入反应器中,也可以混合后加入反应器中,氢氧化钾/酮摩尔比为0.15~0.30。本发明方法的催化剂分散性好,使用效率高,用量少;催化剂可以回收循环使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本发明方法可以用于各种酮与乙炔合成相应炔醇的反应过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