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 含羟基或氧-金属基连接碳原子(不属于六元芳环的)的化合物的制备 / ·用加成反应增加碳原子数,即反应至少包括1个碳-碳双键或三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4,4,5,5,5-五氟戊醇的制备方法 CN202210261067.5 2022-03-16 CN114853568B 2023-09-22 莫岚; 刘文娟
发明公开了一种4,4,5,5,5‑五氟戊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惰性氛围下,室温条件下将催化剂与配体溶于有机溶剂中反应一定时间;(2)加入烯丙醇、、氟源、氢给体进行反应得到4,4,5,5,5‑五氟戊醇。本发明提供的4,4,5,5,5‑五氟戊醇的制备方法不使用贵金属、有毒金属催化剂,使用的催化剂绿色、经济、低毒,具有制备方法成本低、易纯化、可重复性好、环境友好、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并且制备得到的4,4,5,5,5‑五氟戊醇不仅是氟维司群重要的中间体,而且是表面活性剂、染料、功能材料的合成单体的重要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
2 6-色原烷醇衍生物及其合成 CN201880056735.2 2018-09-04 CN111032636B 2023-06-27 拉斐尔·布玛; 维尔纳·邦拉蒂; 简-马克·德尔福; 马塞尔·约瑞伊; 乔纳森·艾伦·米德洛克; 托马斯·涅斯切; 杜梅尼科·索里亚诺; 雷奈·托拜厄斯·史德姆勒
发明涉及对合成新的色原烷醇衍生物特别有用的新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令人感兴趣的性质。特别地,新颖的色原烷醇衍生物具有令人感兴趣的抗化性能以及味和香气。
3 1,3,5-三取代芳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202110459707.9 2021-04-27 CN113200812B 2023-04-07 王光伟; 杨凯
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3,5‑三取代芳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采用下式(III)进行;其中,R,R1,R2为任何取代基,X为C‑R3,其中R3为H或者其他任意取代基。本发明实现了一种新的合成1,3,5‑三取代的芳基化合物的方法。极大地促进了1,3,5‑三取代的芳基化合物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4 用于制备类视黄醇X受体-特异性类视黄醇的化合物和合成方法 CN202210482327.1 2018-11-16 CN115010577A 2022-09-06 罗山赛·A·钱德拉拉特纳; 维迪亚萨加尔·普拉迪普·伍里贡达; 托马斯·杰克斯; 彼得·韦德; 安德鲁·汤普森
发明提供了可用于制备具有类视黄醇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类视黄醇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5 一种BDO循环加氢工艺 CN202210486900.6 2022-05-06 CN114874071A 2022-08-09 姚正强; 李江; 魏国玉; 侯艺琳; 王利超; 曹会敏; 李振科; 杨孟洋; 田龙海; 王鹤超; 王素娟; 张亚帅
发明公开了一种BDO循环加氢工艺,包括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的一端设有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的一端设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设有第一自调,所述自调阀的一端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一端设有气液分离罐,所述气液分离罐的一端设有第二自调阀,所述第二自调阀的一端设有氢压机。本发明通过在反应器后进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能够对反应器的尾气进行行气、液、固分离。将收集的尾气经气液分离管分离尾气中夹带的液体和催化剂粉末,分离出的液体和催化剂粉末从气液分离管底部自流至低压加氢反应器,增加对催化剂粉末的利用率,同时对氢气进行提纯,起到减少氢气使用量的效果。
6 一种4,4,4-三氟-2-丁烯醇的合成方法 CN202111280500.1 2021-10-29 CN114292164A 2022-04-08 葛繁龙; 王松健; 朱锐; 郭英杰; 陈彩艳
发明公开了一种4,4,4‑三氟‑2‑丁烯醇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带光照的反应器内投入无甲醇和引发剂,体系N2置换,在光照射下缓缓通入1‑X‑3,3,3‑三氟丙烯,通毕保温至反应完全;减压蒸出大部分甲醇,浓缩液精馏得2‑X‑4,4,4‑三氟丁醇;在反应釜内投入制备好的2‑X‑4,4,4‑三氟丁醇,用溶剂稀释,再加入催化剂和阻聚剂,加脱HX;经分层,萃取,干燥,浓缩得4,4,4‑三氟‑2‑丁烯醇。本发明的工艺原料成本便宜,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能达到80%以上。
7 1-Z-溴-1-烯化合物的新型稳定配方及其在制备信息素中的用途 CN202080048585.8 2020-07-09 CN114127035A 2022-03-01 O·盖雷; E·盖杨; L·吉永瑙
发明涉及通式A的1‑Z‑溴‑1‑烯化合物的新型稳定组合物。这些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它们还包含至少一种包含4至6个之间的原子的环醚化合物,或者至少一种通式(B)的醚,其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并选自:包含1至8个碳原子的线型烷基或支化烷基。
8 一种含开链手性中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911154534.9 2019-11-21 CN110746272B 2021-09-14 余达刚; 陈小旺; 李静; 蓝宇; 朱磊; 贵永远; 敬科; 蒋元旭; 伯知豫
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开链手性中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二化碳参与1,1‑二取代1,3二烯的催化不对称官能化来实现开链手性季碳中心的高效高选择性构建。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条件温和、得到的产物易于衍生转化。为手性药物创制提供可供选择的新途径,也为二氧化碳的高效利用提供新思路。
9 1,3,5-三取代芳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202110459707.9 2021-04-27 CN113200812A 2021-08-03 王光伟; 杨凯
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3,5‑三取代芳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采用下式(III)进行;其中,R,R1,R2为任何取代基,X为C‑R3,其中R3为H或者其他任意取代基。本发明实现了一种新的合成1,3,5‑三取代的芳基化合物的方法。极大地促进了1,3,5‑三取代的芳基化合物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10 全氟己基丙基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以及全氟己基丙基丙烯酸酯在织物防防油剂的应用 CN202110094055.3 2021-01-23 CN112898125A 2021-06-04 孙道德; 何喜春
发明涉及含氟丙烯酸酯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氟己基丙基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全氟烷基乙烯与甲醇在有机过化物的引发作用下,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反应后进行第一减压蒸馏提纯得到全氟烷基乙基丙醇;将全氟烷基乙基丙醇溶解于叔丁醇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过量的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发应结束后,回收叔丁醇,再经第二减压精馏提纯得到全氟己基丙基丙烯酸酯。本申请以全氟己基乙烯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制备得到全氟己基丙基丙烯酸酯,反应条件要求更低,安全环保,可节约生产成本。本申请的防防油剂,可直接用于制备织物防水、防油、防污整理剂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的抗蚀剂,且效果都明显优于传统防水防油添加剂。
11 一种高效地制备炔醇的方法 CN201711168832.4 2017-11-21 CN108863717B 2020-10-23 宫宁瑞
一种高效地制备炔醇的方法,本发明属于化工中间体与化学品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炔醇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无的醇类溶剂中,加入金属,做成醇‑碱金属溶液;步骤2:在醇‑碱金属溶液中加入化合物I,搅拌均匀,冷却至0℃以下;步骤3:常压下计量通入乙炔,即得炔醇;步骤4:反应好的炔醇溶液,用氯化铵与相同的醇混悬体系中和;步骤5:中和后的混悬体系,经过过滤。滤液回收醇类后,减压蒸馏得到炔醇产品。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高压,液等苛刻的反应条件,克服固体氢加料困难,在常压条件下,高转化率地将类化合物转化为炔醇。该方法具有转化率高,工艺简单,产品纯度好的优点。
12 用于制备交联剂化合物的方法 CN201980012769.6 2019-10-07 CN111699171A 2020-09-22 金智恩; 林元泽; 金甬珍; 金琪哲; 崔源文; 金起贤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制备交联剂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以更高的产率来获得能够用于生产超吸收性聚合物的交联剂化合物。通过以上方法获得的交联剂化合物可以用作生产超吸收性聚合物的过程中的可热分解的交联剂。
13 作为芳香化学品的脂族醇的合成 CN201880065722.1 2018-10-04 CN111194301A 2020-05-22 V·希克曼; S·欣达勒卡尔; N·古普特; S·阿尔德卡; W·塞格尔; V·N·斯瓦米纳坦; R·派尔泽
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式(I)的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式(A)的化合物或立体异构体形式的化合物。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式(A)的化合物作为芳香化学品的用途。
14 一种六甲基茚满醇的制备方法 CN202010126553.7 2020-02-28 CN111170829A 2020-05-19 刘杰; 张静; 郭斌; 李文滨; 陈来中; 张永振
发明公开了一种六甲基茚满醇的制备方法,在催化剂的作用下,1,1,2,3,3-五甲基茚满与丙烯醇发生反应,经连续精馏分离出产品;所使用的催化剂为负载型Ru催化剂,由Ru前体、配体、助催化剂和载体制备得到。本发明主要优点在于由1,1,2,3,3-五甲基茚满与丙烯醇反应制得六甲基茚满醇,负载型Ru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良好,不易流失,操作简单,经济效益好。
15 一种2,2,3,4,4,4-六氟-1-丁醇的制备方法 CN201611031872.X 2016-11-22 CN106673957B 2019-08-09 李晖; 丁尊良; 俞浙军
发明提供了一种2,2,3,4,4,4‑六氟‑1‑丁醇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在连续流的微通道反应器中,自由基引发剂、甲醇与六氟丙烯经过混合、加热和聚合反应,避免了放大效应,最后得到2,2,3,4,4,4‑六氟‑1‑丁醇,反应时间缩短为几十秒至几分钟,提高了反应效率,有效避免了常规间歇反应中需要额外配置和转移中出现的气体泄露等问题,不使用高温高压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用到高压高温设备,大规模生产装置要求严格,投入和维护成本大的问题,简化了操作工艺、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扩大了适用范围,适合工业化放大回收,且2,2,3,4,4,4‑六氟‑1‑丁醇的收率高达96%。
16 具有1,2,2-三甲基环戊烷-1-基结构部分的新型芳香化学品 CN201680030932.8 2016-05-27 CN107735389A 2018-02-23 S·鲁德纳尔; R·派尔泽; V·斯瓦米纳坦; S·欣达勒卡尔; S·阿尔德卡
发明涉及通式(Ia)、(Ib)和(Ic)的新型化合物以及它们的立体异构体。所述化合物可用作香精或香料,因为它们具有檀香型气味。本发明还涉及通过将所述化合物包含到组合物中而赋予或改变此类组合物气味或味道的方法、含有所述化合物的含香精组合物和/或香精材料和制备这些化合物的方法。X是C(R4)-OH或C=O;R1选自氢、C1-C4-烷基、C2-C4-烯基和C3-C4-环烷基;R2选自氢、C1-C4-烷基、C2-C4-烯基和C3-C4-环烷基;R3是C1-C4-烷基;R3a选自氢和C1-C4-烷基;R3b是氢或与R3a一起形成CH2;R4选自氢和C1-C4-烷基。
17 用于生产甲基丁炔醇的副反应器 CN201710149765.5 2017-03-14 CN106824017A 2017-06-13 郭强; 石茂平
发明涉及一种甲基丁炔醇的生产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甲基丁炔醇的副反应器,包括副反应器主体,连通于副反应器主体下部的溢流管,连通于副反应器主体上部的出料管;副反应器主体下部设置有孔隙板,溢流管连通于孔隙板下方的器壁上。本发明的优点是:1)以孔隙板替代搅拌器,使物料以符合乙炔、丙反应规律和甲基丁炔醇生产特点的形式进行混合,保证进入副反应器中的所有物料都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和较快的反应速率,提高甲基丁炔醇收率。2)设备结构简单,利于在产业上推广。
18 一种2,4‑二氯‑1,1,1,2‑四氟丁烷生物的制备方法 CN201510220820.6 2015-05-04 CN104926593B 2017-04-12 吕剑; 赵波; 陆居有; 曾纪珺; 马辉; 韩升; 唐晓博; 郝志军; 毛伟; 张伟; 王博; 李凤仙
发明公开了一种2,4‑二氯‑1,1,1,2‑四氟丁烷生物的制备方法,以2,2‑二氯‑1,1,1,2‑四氟乙烷(CF3CFCl2)或1,2‑二氯‑1,1,2,2‑四氟乙烷(CF2ClCF2Cl)和CH2=CHR为原料,在调聚催化剂、催化助剂和溶剂存在下制备得到2,4‑二氯‑1,1,1,2‑四氟丁烷衍生物,其中,调聚催化剂为氯化或氯化亚铜,催化助剂为2,2‑联吡啶,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三(2‑吡啶基甲基)胺或三(2‑二甲基乙基)胺,溶剂为乙腈,甲醇或二甲基亚砜。本发明提供了一条三废少,催化效率高的合成新路线,主要用于制备2,4‑二氯‑1,1,1,2‑四氟丁烷衍生物。
19 制备4-环己基-2-甲基-2-丁醇的方法 CN201280044232.6 2012-09-10 CN103796980B 2016-08-31 R·舒赫; S·鲁德纳尔; K·埃贝尔; R·派尔泽; A·凯勒
发明涉及一种制备4?环己基?2?甲基?2?丁醇的方法,包括:a)苯乙烯与异丙醇在升高的温度下反应,得到2?甲基?4?苯基?2?丁醇,和b)2?甲基?4?苯基?2?丁醇在适用于芳族化合物的环氢化反应的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多相催化氢化,其中在步骤a)中所用的苯乙烯与在步骤a)中所用的异丙醇之间的摩尔比是在1:低于5至1:0.5的范围内。
20 一种双官能团异核金属络合物或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610192652.9 2016-03-30 CN105732729A 2016-07-06 李福伟; 汪文龙; 杨莉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官能团异核金属络合物或高分子聚合物,该络合物或聚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其中,m代表0、1或2,当m为0时,式Ⅰ为刚性骨架,当m不为0时,式Ⅰ为柔性骨架;n代表不为零的整数,当n为1时,式Ⅰ为双官能团异核金属络合物,当n大于1小于100时,式Ⅰ为高分子聚合物;M1、M2代表Ag、Cu、Au、Pd或Ni,M1、M2不能同时为一种金属;X代表Cl、Br或I;R1、R2代表Me、Et、n?Pr、i?Pr、n?Bu、i?Bu或t?Bu。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络合物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可以通过多步反应制备非对称的双官能团异核金属络合物或高分子聚合物,并且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产率较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