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负载金多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0126183.5 2024-01-30 CN118059885A 2024-05-24 万晓月; 朱叶; 杨艳辉; 刘健; 范文青; 龙文静; 王常耀
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醇偶联制高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由金和载体组成;所述催化剂采用沉积沉淀法、传统浸渍法或研磨辅助浸渍法,将氯金酸与镍滑石混合、老化、洗涤、干燥、焙烧、研磨处理得到。制得的多相催化剂应用于乙醇偶联制高级醇生物燃料。本发明制备的负载金多相催化剂,被应用于乙醇偶联制备高级醇;所述催化剂、6mL乙醇、磁子加入反应釜,在200℃、1MPa N2条件下反应10h,丁醇选择性最高可达69.8%,C4‑8高级醇的选择性最高可达80.4%,实现了反应体系中不另添加氢化钠、乙醇钠等强且反应条件温和条件下,催化乙醇制高选择性高级醇,催化剂高效稳定,且易回收、分离。
2 一种采用增压紊流混合的1,4-丁烯二醇制备装置 CN202410182503.9 2024-02-19 CN118059766A 2024-05-24 王宝华; 高宁宁; 谭富华; 蔡冬年; 李泽龙
发明涉及丁烯二醇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用增压紊流混合的1,4‑丁烯二醇制备装置,包括:增压箱体,增压箱体的内部为圆柱体空腔结构;气体输送切换组件,增压箱体连通,由导管进入到增压箱体内的气体与增压箱体的内壁相切,且气体输送切换组件能够使两个导管交替导通;伸缩板组,设置有多组且呈圆周等距转动安装在增压箱体内,伸缩板组能够在增压箱体内的气液运动时产生紊流;倾斜板,两两一组转动安装于增压箱体内,每组倾斜板呈“八”形设置,且每组倾斜板通过反向偏摆组件连接;牵拉偏转组件,连接伸缩板组及倾斜板,牵拉偏转组件能够在气体输送切换动作时,同步带动伸缩板组及倾斜板转动,提高溶液中的溶氢量及反应速率。
3 一种异构十三醇的制备方法 CN202211381398.9 2022-11-07 CN118026815A 2024-05-14 董龙跃; 王占友; 边路路; 孙绳政; 赵聪; 陈来中
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构十三醇的制备方法,包括C12烯与甲反应得到C13不饱和醇,再加氢生成异构十三醇的步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异构十三醇的生产,规避了常规路线需要经高压氢甲酰化反应且选择性不高的问题,显著提升了C12烯烃的利用率。
4 一种催化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合金催化剂制备方法 CN202410412327.3 2024-04-08 CN118002135A 2024-05-10 朱启东; 秦树春; 荣泽明; 朴毅贤; 王明红
发明适用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催化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合金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2)冷却;(3)粉碎筛选;(4)煅烧;(5)浸渍洗涤。有益效果:本发明提高了催化剂的强度,使得催化剂的活性持久,并且具有良好的活性;使得合金颗粒具备了更好的强度和更大的比表面,进而提高后续催化剂的活性持久,并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实现了零排放,保护了环境。
5 一种并联加氢制1,4-丁二醇装置 CN202410135794.6 2024-01-31 CN117960053A 2024-05-03 王玉瑞; 吴玉斌; 孔令泉; 张元松; 刘辉
发明属于1,4‑丁二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并联加氢制1,4‑丁二醇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中部安装有搅拌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底部固接有排料口;所述反应釜主体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轨;所述搅拌主体输出端底部固接有第一齿;所述反应釜主体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中部固接有第二齿块;通过在反应釜主体中部设置有刮板,使得刮板在进行转动时会将反应釜主体内壁附着的部分杂质进行清理,提升反应釜主体内部的整洁度,降低反应釜主体内壁堆积有较多含有化学物质的杂质,导致反应釜主体后续在进行使用时出现反应釜主体内物质的反应效果低下的问题,同时可提升反应釜主体传热的效果。
6 一种负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在5-羟甲基糠加氢中的应用 CN202310540005.2 2023-05-15 CN116571263B 2024-05-03 曾宪海; 黄仁杰; 陈炳霖; 田野; 李铮; 林鹿
发明涉及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制备负载镍基催化剂的方法,并在生物质平台分子5‑羟甲基糠加氢中的应用。采用Ni2+与二甲基咪唑配位形成Ni‑ZIF聚合物,通过添加三乙胺使溶液呈性,然后滴加硅酸四乙酯,使其在溶液中缓慢解,制备出二氧化硅负载的Ni催化剂前体。再在氮气下高温焙烧前体,以制备二氧化硅负载的镍基催化剂。该催化剂可室温下催化5‑羟甲基糠醛加氢,制备聚合物单体2,5‑呋喃二甲醇和2,5‑二羟甲基四氢呋喃。本发明催化剂不仅可在水作为溶剂下催化5‑羟甲基糠醛快速反应,并实现无溶剂条件下直接催化5‑羟甲基糠醛加氢,且可催化含有硝基、羰基、碳双键等不饱和基团的底物,表现出良好的活性。
7 一种Cu/Si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加氢制备檀香196中的应用 CN202311664405.0 2023-12-06 CN117942998A 2024-04-30 吴庆典; 王建; 韩伟康; 严磊
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u/Si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加氢制备檀香196中的应用,催化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将酸酯和有机胺加入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调节pH至性,继续搅拌得到化硅溶液,将二氧化硅溶液用去离子洗涤至中性,然后分散于乙醇溶液中,搅拌升温后向二氧化硅乙醇溶液中加入盐的水溶液,继续搅拌老化,老化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并真空干燥得到Cu/SiO2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实现了一步加氢同时还原碳双键和碳氧双键制备檀香196的目的,制得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目标产物转化率、选择性好,可以循环套用,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制备成本低且无污染,利于实现檀香196工业化生产。
8 一种将酰氯还原氘化为氘代醇的方法 CN202410038799.7 2024-01-10 CN117886669A 2024-04-16 安杰; 李恒朝; 王闽龙; 付乙净; 李欣欣; 蒋婷婷; 石文标
发明公开了一种将酰氯还原氘化为氘代醇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氘代醇合成方法存在的氘原子利用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该酰氯的还原氘化反应,采用酰氯、金属试剂以及氘供体试剂在有机溶剂中反应;该反应的产物为二氘代醇、四氘代醇、四氘代二醇以及五氘代醇类化合物;该反应所使用的酰氯、碱金属试剂以及氘供体试剂廉价且易得;该反应的氘原子利用率最高可达49%,约为传统氘代醇合成方法的10倍;上述酰氯的还原氘化反应用于将酰氯还原氘化为氘代醇类化合物。
9 一种高纯芳樟醇的制备方法 CN202311726355.4 2023-12-15 CN117843447A 2024-04-09 沈稳; 马宏宇; 刘英俊; 黄文学; 张永振
发明提供了一种去氢芳樟醇均相加氢制备高纯芳樟醇的方法,通过控制去氢芳樟醇中物质A的含量、优选还控制钯催化剂在反应液中摩尔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停留时间,能够实现反应转化率≥99.8%、反应选择性≥99.5%和产品芳樟醇纯度≥99.5%,并且具有产品香气好、催化剂用量少、操作简单和操作时间短等优点。所述物质A的结构为:
10 用于1,4-丁炔二醇选择性加氢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202010057320.6 2020-01-19 CN111111655B 2024-04-09 杜军; 王文路; 杨勇; 何安帮; 张强; 刘作华
发明提供一种高选择性催化剂,针对1,4‑丁炔二醇选择性加氢生产1,4‑丁烯二醇,利用载体与金属间的相互作用,抑制H2在钯表面的解离速率,从而实现1,4‑丁炔二醇选择性加氢制1,4‑丁烯二醇。本发明无需添加额外的毒化试剂来抑制金属钯的活性,不会造成原料、产物和环境的污染。本发明能在低温和低压的条件下,实现对1,4‑丁烯二醇的高选择性。
11 原子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选择性加氢转化技术中应用 CN202311758204.7 2023-12-20 CN117753435A 2024-03-26 刘雅楠; 朱燕飞; 李殿卿; 厉宁; 贺宇飞
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原子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选择性加氢转化技术中应用,催化剂表示为M1‑X1‑Y/S‑A,该催化剂的结构特征是:M1和X1与Y形成原子级分散的双中心单原子合金,M1‑X1‑Y双中心单原子合金稳定且均匀分布于载体上。制备方法是采用改性溶胶固定‑浸渍耦联策略,通过调控溶胶的过饱和度控制活性金属成核过程中的颗粒大小,并与助金属相互作用,形成原子级分散且配位不饱和位点的X1‑Y双金属颗粒,以酸处理后的载体表面位点作为锚定中心,使X1‑Y双金属颗粒高度分散于载体表面;进一步将活性贵金属M1负载于X1‑Y双金属颗粒的配位不饱和位点,从而构筑稳定且协同作用强化的M1‑X1‑Y双中心单原子合金催化剂。制备无需加入表面活性剂,工艺简便。制备获得的催化剂在选择性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和目标产物选择性;易于回收和重复利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12 一种由双乙烯一步法合成(R)-(-)-1,3-丁二醇的方法 CN202311589147.4 2023-11-27 CN117623863A 2024-03-01 孙启魁; 曲淑玲; 沈稳; 赵朝阳; 黄文学; 张永振; 黎源
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双乙烯一步法合成(R)‑(‑)‑1,3‑丁二醇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手性钌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布朗斯特酸作为助剂,在一定温度和氢气压条件下,使双乙烯酮通过一步法反应得到(R)‑(‑)‑1,3‑丁二醇。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备(R)‑(‑)‑1,3‑丁二醇存在的成本高、催化剂用量大、产物分离困难等缺点,能够以低成本、用量少的催化剂,将底物双乙烯酮的羰基不对称氢化,同时将酯基还原并开环,得到(R)‑(‑)‑1,3‑丁二醇。该方法反应操作简单,催化剂制备简单,目标产物收率和ee值都在98%以上,同时催化剂可多次套用,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潜力。
13 一种由呋喃环类化合物催化开环加氢制备端羟基直链二醇的方法 CN202311554307.1 2023-11-21 CN117567245A 2024-02-20 张颖; 王深豫
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呋喃环类化合物开环加氢制备端羟基直链二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负载有非贵金属M和痕量金属Fe的催化剂(M‑Fe/载体)的存在下,在1‑4MPa的H2气氛中,在100‑200℃的温度下,催化所述呋喃环化合物发生开环加氢反应持续1‑6h,从而一锅法获得所需的端羟基直链二醇产物。与现有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在更温和的H2压和更低的温度下一锅法获得所需的端羟基直链二醇,而且能够以更高的选择性或收率获得目标产物。此外,本发明方法中作为原料使用的呋喃环类化合物是来源于生物质的。
14 一种丁辛醇生产设备及三效精馏方法 CN202410010571.7 2024-01-03 CN117563262A 2024-02-20 侯文贵; 张卓; 李明珠; 谢英芹; 刘国成; 屠振宇; 李海华
发明为一种丁辛醇生产设备及三效精馏方法,包括丁醇分离和辛醇分离两种工艺,两种工艺使用同样的原料,经过不同工序分别得到正、异丁醇以及辛醇产品,丁醇分离按照顺序分为加氢、脱轻脱重、分离正异构三个部分;辛醇分离按照顺序可以分为分离正异构、加氢、脱轻脱重三个部分;丁醇脱轻脱重部分由丁醇预精馏塔、丁醇精馏塔完成,丁醇分离正异构部分由丁醇异构物一塔、丁醇异构物二塔完成;辛醇分离正异构部分由丁异构物一塔、丁醛异构物二塔完成,辛醇脱轻脱重部分由辛醇预精馏塔、辛醇精馏塔完成;正异丁醛的混合物作为原料进入丁醇分离工艺和/或辛醇分离工艺。本发明能耗更低,实现了塔与塔之间的热量交换,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15 2-环己烷基环己醇的制法 CN201910757324.2 2019-08-16 CN112250542B 2024-02-20 王艺琦; 张欣伟; 邓永强; 沈佳慧
一种2‑环己烷基环己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于具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使环己二聚物于150至250℃的温度条件下,以氢气进行氢化反应,制得2‑环己烷基环己醇;其中,氢油比范围为1至25。本发明所提供的制法具高产率的特点,且易于量化生产,具有工业应用的价值。
16 一种C12醇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512049.0 2023-11-14 CN117534541A 2024-02-09 张凤岐; 晏耀宗; 杨桂爱; 王婕; 郭天阳; 冯保林; 赵德明; 史会兵; 王耀伟; 栾波
发明涉及醇类物质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12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A)物质a经氢甲酰化反应,得到C6;所述物质a包括C5烯;B)将步骤A)得到的C6醛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C)将步骤B)分离后的C6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得到C12烯醛;D)将所述C12烯醛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E)将步骤D)分离后的C12烯醛进行氢化反应,得到C12醇。本发明在制备C12醇时,反应压较低,工艺条件较为温和;制备的C12醇为含有支链的异构C12醇,其凝固点低,与月桂醇相比,其具有更好的低温性能,且原料的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均较高。原料C5烯烃来源较为广泛,成本较低。
17 铃薯茎蛾性诱剂的合成方法 CN202210881455.3 2022-07-27 CN115490589B 2024-02-09 陈洋; 潘欢欢; 赵红怡
发明涉及化合物制备领域,具体涉及铃薯茎蛾性诱剂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所使用的反应原料简单易得、价格便宜,产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更适于工业化生产。
18 一种多功能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0903786.2 2022-07-28 CN117504885A 2024-02-06 陈海波; 袁浩然; 曾飞; 于杨; 仇冬; 孙远龙; 檀结东; 吕锋
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铜基催化剂包括催化剂粒子,所述催化剂粒子包括载体和负载在铝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其中,所述活性组分包括铜和锌,以化物质量分数计,所述催化剂粒子中,所述铝载体的含量为1~40重量%,铜的含量为10~70重量%,锌的含量为5~60重量%。本发明通过多步沉淀和浸渍步骤改变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和分布,达到一种制备方法制备多种功能催化剂的目的。与传统方法制备催化剂相比,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适应性强、热稳定性好,等优势。
19 一种固定床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2311672822.X 2023-12-07 CN117463409A 2024-01-30 王同济; 王星帅; 叶飞; 李作金; 刘垒; 戴德
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对球型全分子筛载体进行孔径调变处理,得到不同孔径分布的载体;再用N2将熔融态的Ni盐、Cr盐及Fe盐蒸气夹带入装填有干燥载体的石英管中进行CVD反应;然后将反应后的分子筛球先在N2中焙烧,得到Ni‑Cr‑FeOx@Si‑分子筛;然后用H2或CO还原得到Ni‑Cr‑Fe@Si‑分子筛催化剂。不同孔径的催化剂按特定比例混合后应用于BYD固定床加氢制备BDO过程,加氢活性和产物选择性高,对BDO选择性可以达到>99%,丁醇生成量<0.9%,TBA生成量<0.1%。
20 一种环十二烯醚和环十二醇联产的制备方法 CN202111554338.8 2021-12-17 CN114105911B 2024-01-16 冯传密; 王聪; 刘新伟; 杨克俭; 李荣; 吴昊; 史文涛; 黄冠博; 靳权; 黄贺源; 龙滢; 李广忠
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十二烯醚和环十二醇联产的制备方法,包括化、环氧化、氢化三段连续工艺串联:氧化工艺:以环十二烯、环十二二烯、环十二碳三烯中的任意一种或混合为原料,加入引发剂并通入氮气和氧化气体混合气体;环氧化工艺:氧化工艺得到的产物中直接加入环氧催化剂制备出环氧结构产物;氢化工艺:精馏分离出环氧化工艺中的未反应原料和环氧催化剂,向剩余溶液中加入氢化催化剂,制备环十二烯醚和环十二醇;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成本低并且绿色环保,整个反应过程副产物少,提高了产物收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