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 CN202410204929.X 2024-02-23 CN118084609A 2024-05-28 刘安; 邱胜玉; 刘刚; 徐立枫
发明涉及氯代烯的准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采用1,2,3‑三氯丙烷作为反应原料,经一次消去和一次加成,生成1,2,2,3‑四氯丙烷;再经二次消去和二次加成,生成1,1,2,2,3‑五氯丙烷;最后经三次消去生成1,1,2,3‑四氯丙烯。反应过程中,三废产量极少,且不涉及高压反应,适合工业化生产。同时,采用选择氯化钡、磷酸钾组合作为活性组分、活性炭作为载体作为气相催化脱HCl的催化剂可并缩短反应时间。
2 合成2,3-二氯-1,1,1-三氟丙烷和2-氯-1,1,1-三氟丙烯的方法 CN202210375932.9 2020-01-20 CN114773148B 2024-05-28 崔桅龙; 周长岳; 王勇
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243db(2,3‑二氯‑1,1,1‑三氟丙烷)和化合物1233xf(2‑氯‑1,1,1‑三氟丙烯)的方法,以化合物HCFC 123(2,2‑二氯‑1,1,1‑三氟乙烷)作为起始材料,通过卡宾生成途径制备化合物243db或1233xf。其中,化合物1233xf由化合物243db进一步脱去氯化氢(HCl)后制备得到;卡宾生成途径包括(i)用相转移催化剂和在液相中进行卡宾生成;或(ii)通过高温热解在气相(汽相)中进行卡宾生成。
3 制备四氟丙烯的方法 CN201710363749.6 2011-04-26 CN107382657B 2024-05-24 S.贝克特塞维; H.S.童; H.王; D.C.梅科; R.C.约翰逊
发明涉及制备四氟丙烯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使用四氟氯丙烷和/或五氟丙烷作为起始或中间反应物制备四氟丙烯的工艺。更特别地,但非穷举地,本发明涉及通过在苛性溶液存在下在高于40℃且低于或等于80℃的温度范围内使作为起始物或中间体的四氟氯丙烷和/或五氟丙烷材料脱卤化氢化来制备四氟丙烯的新颖的方法。
4 制备四氟丙烯的方法 CN201710363346.1 2011-04-26 CN107235822B 2024-05-17 S.贝克特塞维; H.S.童; H.王; D.C.梅科; R.C.约翰逊
发明涉及制备四氟丙烯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使用四氟氯丙烷和/或五氟丙烷作为起始或中间反应物制备四氟丙烯的工艺。更特别地,但非穷举地,本发明涉及通过在苛性溶液存在下在高于40℃且低于或等于80℃的温度范围内使作为起始物或中间体的四氟氯丙烷和/或五氟丙烷材料脱卤化氢化来制备四氟丙烯的新颖的方法。
5 (E)-1,1,1,4,4,4-六氟-2-丁烯的制造方法 CN202280065378.2 2022-08-10 CN118019723A 2024-05-10 山上树也; 小林浩; 铃木淳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收率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的制造方法。(E)‑1,1,1,4,4,4‑六氟‑2‑丁烯的制造方法具备下述工序:气化工序,使1,2,3,4‑四氯丁烷气化;和反应工序,在固体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在气化工序中气化了的1,2,3,4‑四氯丁烷与氯气及氟化氢气体以气相进行反应,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
6 一种掺杂多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1353200.6 2022-11-01 CN118004992A 2024-05-10 徐金铭; 于浩楠; 姚雅琪; 樊斯斯; 沈铮; 张健; 黄延强
申请公开了一种掺杂多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掺杂多孔碳具有黑色粉末状形貌,以微孔与介孔分布居多的层状结构,材料表面杂原子分散的结构特征;比表面积为50~1500m2/g;掺杂有单原子分散的原子和单原子分散的氮原子,硼原子的掺杂量为单位样品质量的0.01~10wt%,氮原子的掺杂量为单位样品质量的0.01~10wt%。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周期短,混合分散性好,性能高,同时引入碳源,氮源,硼源且一步法完成硼掺杂,硼和氮共掺杂并合成产物。通过改变氮源和硼源用量可以调节碳材料掺杂量、内部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并且在以EDC裂解为代表的的热催化反应中展现出良好性能。
7 用于制备1,1,3-三氯-4,4,4-三氟丁-1-烯和(E)-1,1,1,4,4,4-六氟丁-2-烯的方法和中间体 CN201880078253.7 2018-12-04 CN111433177B 2024-04-16 彭晟; V.A.彼得罗
申请提供了用于制备(Z)‑1,1,1,4,4,4‑六氟‑2‑丁烯的方法和中间体,以及可在包括制冷剂、高温、有机朗肯循环在内的应用中用作灭火剂/抑燃剂、推进剂、发泡剂、溶剂和/或清洁流体的组合物。
8 一种用R142b残液热裂解制备偏氟乙烯的方法 CN202410019884.9 2024-01-06 CN117865772A 2024-04-12 赵海兵; 宫智超; 郝家京; 王霞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R142b残液热裂解制备偏氟乙烯的方法,属于氟化工领域。具体的,反应系统用氮气置换管内空气,保压合格后预热器、反应器升温;将R142b残液、氮气通入到反应系统中,控制反应的压开始反应,反应稳定后将反应粗产品通过洗液进行碱洗、洗以及干燥,压缩后通过肼收集得到偏氟乙烯粗品,再经树脂吸附塔除去难分离杂质,然后精馏得到偏氟乙烯成品。本方法可使R142b转化率提高,偏氟乙烯收率增加,并有效减少了副反应的产生。
9 用于制备Z-1,1,1,4,4,4-六氟丁-2-烯的方法以及用于制备其的中间体 CN202080026394.1 2020-04-03 CN113677650B 2024-04-12 彭晟; A·C·西弗特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Z‑1,1,1,4,4,4‑六氟丁‑2‑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包含金属卤化物的氟化催化剂的存在下,使1,1,2,4,4‑五氯丁‑1,3‑二烯与氟化氢在气相中接触,以制备E‑和Z‑1,1,1,4,4,4‑六氟‑2‑氯‑2‑丁烯。用于制备Z‑1,1,1,4,4,4‑六氟丁‑2‑烯的方法还包括使E‑和Z‑1,1,1,4,4,4‑六氟‑2‑氯‑2‑丁烯与接触以制备1,1,1,4,4,4‑六氟‑2‑丁炔,并且随后氢化六氟‑2‑丁炔以制备乙‑1,1,1,4,4,4‑六氟‑2‑丁烯。
10 HFO-1234ZE和HFO-1234YF组合物以及制备和使用该组合物的方法 CN201980070767.2 2019-10-25 CN112930332B 2024-04-09 彭晟; M·J·纳帕
发明公开了氟丙烯组合物,该氟丙烯组合物包含Z‑1,3,3,3‑四氟丙烯、E‑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和任选地1,1,1,3,3‑五氟丙烷,其中所述2,3,3,3‑四氟丙烯以0.001至1.0%的量存在。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该氟丙烯的方法、使用该氟丙烯的方法以及所形成的组合物。
11 用于一氯二氟乙烷催化裂解制备1,1-二氟乙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111665502.2 2021-12-31 CN114471653B 2024-03-26 王军; 李举平; 王汉利; 王凤芝; 王汉誉; 宋风霖; 马立明; 井东涛
发明属于催化剂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一氯二氟乙烷催化裂解制备1,1‑二氟乙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正酸乙酯解得到化硅微球,采用二氧化硅微球作为模板,尿素以及含氮前驱体为原料,水和乙醇溶剂,经过热处理过程得到由氮化纳米片包裹的二氧化硅,一定浓度的刻蚀掉内部的二氧化硅模板,获得空心氮化碳微球;最后采用超声浸渍法均匀沉积Pt,获得最终的Pt沉积的空心氮化碳微球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优异的稳定性,制备过程简单、容易操作、产量较大,用于一氯二氟乙烷催化裂解制备1,1‑二氟乙烯,反应温度低,操作简单。
12 一种高选择性1,2-二氯乙烷催化裂解制氯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202211013575.8 2022-08-23 CN117680191A 2024-03-12 张权; 黄为; 徐云鹏; 刘中民
申请公开了一种高选择性1,2‑二氯乙烷催化裂解制氯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脱材料对分子筛催化剂进行预处理过程,得到所述高选择性1,2‑二氯乙烷催化裂解制氯乙烯催化剂;所述脱铝材料包括蒸气、酸、氟化盐、EDTA、乙酰基丙、H2O2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不仅实现了1,2‑二氯乙烷高效转化为氯乙烯单体,也可广泛应用在催化裂解技术领域以及资源化利用领域。
13 一种提高1,2-二氯乙烷催化裂解制氯乙烯催化剂选择性的方法 CN202211065346.0 2022-08-31 CN117654604A 2024-03-08 张权; 黄为; 徐云鹏; 刘中民
申请公开一种高选择性1,2‑二氯乙烷催化裂解制氯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预处理材料对分子筛催化剂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高选择性1,2‑二氯乙烷催化裂解制氯乙烯催化剂;所述预处理材料为含材料或含材料。本发明不仅实现了1,2‑二氯乙烷高效转化为氯乙烯单体,也可广泛应用在催化裂解技术领域以及资源化利用领域。
14 一种高活性1,2-二氯乙烷催化裂解制氯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202211013588.5 2022-08-23 CN117654586A 2024-03-08 张权; 黄为; 徐云鹏; 刘中民
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活性1,2‑二氯乙烷催化裂解制氯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性材料对分子筛催化剂进行预处理过程,得到所述高活性1,2‑二氯乙烷催化裂解制氯乙烯催化剂;所述碱性材料包括无机碱、有机碱、生物碱、金属醋酸物和金属磷酸物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不仅实现了1,2‑二氯乙烷高效转化为氯乙烯单体,也可广泛应用在催化裂解技术领域以及资源化利用领域。
15 一种聚磷酸表面修饰的金属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1415224.4 2023-10-30 CN117599817A 2024-02-27 韩文锋; 孙艺伟; 韦小丽; 刘兵; 张威; 江剑海; 王振
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磷酸表面修饰的金属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催化剂包括金属化物及其表面修饰的聚磷酸,催化剂中金属的种类包括Mg、Al、Cr、Mn、Fe、Co、Ni、Cu、Zn、Ba、Sr、Pb、Ti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化物为以上任意一种金属的氟化物、化物、硫酸盐、硝酸盐中的一种或任意两到三种的组合。催化剂中聚磷酸的来源包括无机磷酸盐、次磷酸盐、亚磷酸盐或磷酸酯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制备的聚磷酸表面修饰的金属基催化剂应用于含氟烷气相脱HF、含氟氯烷烃(HCFCs)气相脱HCl制备含氟烯烃(HFOs)的反应中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在反应中催化剂不易积炭,目标产物收率高、原料转化率高且易工业化。
16 一种联产3,3,3-三氟丙烯和2,3,3,3-四氟丙烯的方法 CN202311340442.6 2023-10-17 CN117567236A 2024-02-20 童超丽; 任亚文; 洪江永; 张彦; 杨波; 赵阳; 余慧梅
发明公开了一种联产3,3,3‑三氟丙烯和2,3,3,3‑四氟丙烯的方法,将1,1,1,3‑四氯丙烷、1,1,1,2,3‑五氯丙烷和氟化氢通入第一反应器,在第一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得到第一反应器反应产物;将第一反应器反应产物精馏得到3,3,3‑三氟丙烯产品和塔釜产物,将塔釜产物与氟化氢混合后进入第二反应器,在第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第二反应器反应产物;将第二反应器反应产物分离氯化氢、洗、洗、干燥后得到2,3,3,3‑四氟丙烯产品,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操作弹性大,投资少,能耗低的优点。
17 143a和142b制备VDF的方法及裂解设备 CN202311462261.0 2023-11-06 CN117550949A 2024-02-13 王晓东; 李飞; 胡伟民; 何伟国
发明公开了143a和142b制备VDF的方法及裂解设备,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第一进料结构安装到后处理装置中,将第二进料结构安装到后处理装置中,再将第一进料结构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一反应器连通,第一反应器通过第一流量计和第一连通第一储存瓶,同时将第二进料结构通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二反应器连通,第二反应器通过第二流量计和第二阀门连通第二储存瓶;步骤B、在后处理装置上安装砖;步骤C、先对第一储存瓶装有的142b进行裂解制备VDF,再对第二储存瓶装有的143a进行裂解制备VDF。采用不同的裂解方式对143a和142b进行裂解,单独控制裂解的温度,对催化剂或促进剂进行适应性选择,保证VDF的得率。
18 一种间隔三元层状金属氟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0733744.9 2022-06-27 CN115090306B 2024-01-30 韩文锋; 王羽; 刘兵; 韦小丽; 黄云帆; 魏一凡; 孙艺伟; 刘力嘉
发明公开了一种间隔三元层状金属氟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在制备三元层状氢化物LDH的热反应过程中掺入氟源,水热反应后的产物为氟源修饰的三元层状氢氧化物LDH催化剂,然后进行高温焙烧,即制得碳间隔三元层状金属氟化物LDF催化剂;其中,三元层状氢氧化物LDH的第一元金属为Mg、Ni、Co、Zn中的一种,第二元金属为Cr或Fe,第三元金属为Al,三元层状氢氧化物LDH优选为MgCrAl‑LDH、NiCrAl‑LDH、CoCrAl‑LDH、ZnCrAl‑LDH、MgFeAl‑LDH、NiFeAl‑LDH和CoFeAl‑LDH中的一种。本发明催化剂用于催化含氟烷脱HF制备含氟烯烃反应时,具有含氟烷烃转化率极高,含氟烯烃选择性好,所述的三元层状碳间隔金属氟化物LDF催化剂具有使用寿命提高,且不易失活和积炭的特点。
19 一种两步法制备2,3,3,3-四氟丙烯的方法 CN202311058669.1 2021-04-15 CN117263773A 2023-12-22 刘敏洋; 于万金; 林胜达; 肖新宝; 刘武灿; 张建君
一种两步法制备2,3,3,3‑四氟丙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1.调聚步骤:一氟一氯甲烷和三氟乙烯在调聚催化剂作用下经加压调聚反应制备获得3‑氯‑1,1,1,2‑四氟丙烷;所述调聚催化剂为Lewis酸催化剂或Lewis酸催化剂和二氯甲烷的混合催化剂;A2.脱氯化氢步骤:3‑氯‑1,1,1,2‑四氟丙烷在活性炭的催化作用下脱氯化氢获得2,3,3,3‑四氟丙烯。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产物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20 一种农药级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 CN202210973793.X 2022-08-15 CN115160104B 2023-12-22 张驰; 孙运林; 王顺利; 马凯; 张鹏; 陶文平; 李景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