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 仅含六元芳环作为环部分的芳烃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催化剂-反应器及其在甲烷直接制烯反应中的应用 CN201711241244.9 2017-11-30 CN109847665A 2019-06-07 包信和; 方光宗; 潘秀莲; 吕厚甫; 谭大力
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反应器的制备及其在无条件下催化甲烷直接合成乙烯的方法,基于新型制备的碳化硅材质,利用该材质的良好的热导性能与化学反应惰性特性,基于该催化剂-反应器,视反应条件,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零积碳和乙烯高选择性合成。本发明的甲烷的转化率为10~70%;烯选择性为40~95%;丙烯选择性为5~15%;芳烃选择性为0~40%;零积碳。该本发明具有催化剂寿命长(>1000h)、催化剂高温(<1700℃)下稳定性好、甲烷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高、零积碳、工业化难度小、过程重复性好、操作安全可靠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142 一种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及制备、使用方法 CN201510309675.9 2015-06-08 CN104941695B 2019-01-11 魏飞; 马云海; 骞伟中
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及制备、使用方法,所述分子筛催化剂由分子筛和金属组分组成;所述分子筛是一种短b轴、中高比、少强酸、高Lewis酸量、抗热失活纳米ZSM‑5分子筛;制备方法为:将硅源、铝源、模板剂、结构助剂、添加剂、、水混合、搅拌配制成前驱体水溶液,再晶化、固液分离、焙烧得到分子筛原粉;再与铵盐溶液混合搅拌、过滤再多次与铵盐溶液混合搅拌、过滤后焙烧得到氢型ZSM‑5分子筛;再与金属前驱体溶液混合、干燥、焙烧制得芳构化催化剂。使用方法为将含化合物原料在反应条件下通过催化剂转化为芳。本发明具有芳烃收率高(可达99%),寿命长(300h不失活以及在760℃水热老化4h后,芳烃选择性仍可达70%)的特点。
143 一种C10+芳吸附分离的方法 CN201610506206.0 2016-06-30 CN106187666B 2018-10-30 赵闯; 范景新; 李滨; 臧甲忠; 王春雷; 于海斌; 李健; 赵训志; 宫毓鹏; 隋芝宇
发明涉及一种C10+芳吸附分离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金属改性吸附剂,载体采用无定型,C10+芳烃经过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C10+芳烃中的芳烃组分,得到高纯度芳烃组分,同时通入解吸剂,得到高纯度非芳烃组分;经过周期性切换进出料,使吸附剂床层相对移动,利用精馏塔可实现解吸剂分离回收循环利用,最终得到芳烃和非芳烃。本发明方法在非临氢的低压低温缓和工艺条件下吸附分离芳烃,芳烃组分芳烃含量达到90%以上,非芳烃组分非芳烃含量达到95%以上。
144 一种低流化床芳构化装置及应用 CN201610420079.2 2016-06-13 CN105967965B 2018-09-28 罗腾发; 黄琳; 胡阳阳; 崔宇; 刘勋军; 黄晓凡; 惠兴育; 汤效平; 李涛; 王彤; 高长平; 梁彦鸿; 管春峰; 丁焕德
发明属于低生产芳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碳烃流化床芳构化装置及应用。所述装置由流化床芳构化反应器、芳烃气液分离器、甲烷转化反应器、甲醇合成塔、气液分离器、甲醇汽化器、脱氢反应器等组成。本发明所述的芳构化方法,生产成本低,芳构化转化率高达99.9%,减少循环。
145 使用脂族化合物裂解反应器改进烯和BTX生产 CN201680076762.7 2016-11-21 CN108473883A 2018-08-31 S·J·弗雷; H·阿布雷瓦亚; G·R·韦尔巴
描述了制造芳族化合物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重整区中重整石脑油料流以形成包含芳族化合物和非芳族化合物的重整器流出物,其中至少一部分芳族化合物含有烷基。重整器流出物被加热并直接送至酸裂解反应区。在酸裂解催化剂存在下非芳族化合物被选择性裂解并且芳族化合物上的至少一部分烷基被选择性脱烷基化以形成包含芳族化合物和裂解烯的裂解重整器流出物。
146 一种催化转化反应方法和反应器 CN201710063754.5 2017-02-03 CN108212029A 2018-06-29 石宝珍
发明涉及甲醇流化床催化转化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转化反应方法和反应器。提供的催化转化反应方法,反应原料催化转化反应过程在催化转化反应器的下层反应器(1)和上层反应器(2)内并行完成,完成反应后的下层反应器反应产品气和上层反应器反应产品气分别用设在气固分离区(3)各自独立的旋分离器分离出催化剂后流出催化转化反应器,或者在共用的旋风分离器内分离出催化剂后,流出催化转化反应器。本发明采用并联上下双层重叠布置的方式,可以在不增加催化转化反应器直径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装置加工量;在下层反应器和上层反应器气固分离独立设置时,能够完成两套催化转化反应器的功能,节省投资。
147 木质素磺酸盐催化解聚制取芳香基化合物的方法 CN201711251845.8 2017-12-01 CN107890871A 2018-04-10 陈彦广; 薛峰; 韩洪晶; 宋华; 艾立玲; 张志秋; 郑克祥; 张懿达
发明涉及的是木质素磺酸盐催化解聚制取芳香基化合物的方法,这种木质素磺酸盐催化解聚制取芳香基化合物的方法:一、纳米层状MgFe滑石复合金化物固体的制备;二、利用纳米层状MgFe水滑石复合金属氧化物固体碱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盐制取芳香基化合物;三、解聚后离心分离出反应后残渣和复合金属氧化物,得到液相粗产品;四、液相粗产品萃取分离,通过旋转蒸发仪除去萃取剂,得到纯液相产物-芳香基化合物。本发明制备的MgFe固体碱催化剂解聚催化木质素磺酸盐,解决了传统方法中木质素磺酸盐解聚转化率低、催化剂与液体产物不易分离、催化剂不能重复利用等问题,木质素磺酸盐解聚率达90-98%。液体产物收率达90%以上。
148 粒径分布可控的纳米ZS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CN201610831440.0 2016-09-19 CN107840350A 2018-03-27 史静; 滕加伟; 赵国良; 徐建军
发明属于沸石分子筛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粒径分布可控的纳米ZS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主要使用预反应母液,通过对预反应母液进行特定热处理,之后加入搅拌,一步制备ZSM-5沸石,同时选择合适的补充源及源,调节其与预反应母液比例,调节产物平均尺寸及粒径分布。本发明合成步骤简便,易于工业化。样品XRD显示所得产物为ZSM-5分子筛,结晶度良好。所得纳米ZSM-5样品粒径分布可控。
149 一种废旧塑料编织袋回收利用的工艺 CN201710850487.6 2017-09-20 CN107603520A 2018-01-19 张映
发明公开一种废旧塑料编织袋回收利用的工艺,首先将原料进行分级处理,将聚乙烯、聚丙烯为主要成份的废旧塑料编织袋以及聚苯乙烯为主要成份的废旧塑料编织袋进行清洗,然后干燥,然后将聚乙烯、聚丙烯为主要成份的废旧塑料编织袋作为原料制取芳香族化合物,将聚苯乙烯为主要成份的废旧塑料编织袋制取固体树脂粘合剂。本发明有效地将废旧塑料编织袋进行回收利用,而且还利用到不同的领域,为塑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更为新颖、更为广阔的思路。
150 化合物原料制乙烯、丙烯和芳的方法 CN201610498408.5 2016-06-29 CN107540503A 2018-01-05 李晓红; 齐国祯; 金永明; 王莉
发明涉及一种含化合物原料制乙烯、丙烯和芳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乙烯、丙烯和芳烃联产时乙烯、丙烯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含氧化合物原料Ⅰ从芳构化反应器底部进入芳构化反应器和再生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富含芳烃的产物;含氧化合物原料Ⅱ从烯烃反应器底部进入烯烃反应器和半待生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富含乙烯、丙烯的产物;半待生催化剂的含量为0.5~3%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乙烯、丙烯、芳烃工业生产中。
151 甲醇或二甲醚制备芳和低烯烃的方法 CN201610495196.5 2016-06-29 CN107540494A 2018-01-05 钟思青; 齐国祯; 金永明; 李晓红
发明涉及一种甲醇或二甲醚制备芳和低烯烃的方法,主要解决生产过程中再生器温度较高,使催化剂逐渐热失活,芳烃收率降低,影响装置连续稳定运行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循环流化床反应-再生系统,甲醇和/或二甲醚通过流化床反应器与一种或多种负载金属催化剂接触生成低碳烯烃及富含芳烃的流出物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甲醇或二甲醚制备芳烃和低碳烯烃的过程中催化剂水热失活、连续稳定运行的问题,可用于由甲醇或二甲醚制备芳烃和低碳烯烃的工业生产中。
152 改进的催化快速热解工艺 CN201580061202.X 2015-10-22 CN107207968A 2017-09-26 C·索伦森
发明提供了改进的催化快速热解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将生物质、特定的催化剂组合物和运输流体送入到保持在反应条件下的催化快速热解工艺流化床反应器中以产生粗流体产物流,b)将步骤a)的粗流体产物流送入到催化剂分离和汽提系统以产生分离的催化剂和流体产物流,c)将步骤b)的流体产物流送入到气/液分离系统以产生液相流和气相流,所述气相流包含苯、甲苯和二甲苯,d)将步骤c)的气相流送入到产物回收系统以回收苯、甲苯和二甲苯,以及e)将步骤d)的回收的甲苯的至少一部分再循环到步骤a)的流化床反应器。
153 一种用甲烷直接制备芳的系统与方法 CN201510134637.4 2015-03-25 CN104844403B 2017-05-17 骞伟中; 谢青
一种用甲烷直接制备芳的系统与方法,系统包括甲烷芳构化子系统、甲烷化反应子系统以及分离子系统,将甲烷芳构化子系统出口的氢气、甲烷及芳烃高温混合气经过降温,在甲烷化反应子系统中直接与CO2反应得到甲烷、CO2、与芳烃的混合物质,将该混合物质通过气液分离得到芳烃,甲烷可循环使用,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独立芳构化过程中的气体与芳烃分离能耗高、成本高的问题,又有效利用了芳构化系统出口气体所含热能,具有甲烷耗量低,流程短,投资少,能够大量利用CO2,大幅度降低芳烃成本的优点。
154 合成气制芳的催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CN201510685646.2 2015-10-21 CN106607083A 2017-05-03 汪哲明; 许烽; 周伟
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气制芳的催化剂及其使用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方法用于合成气制芳烃过程时,存在的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以及芳烃收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在温度250~450℃,压0.01~8.0MPa,合成气的体积空速为400~10000h-1的条件下,以含化合物为原料,原料与催化剂在反应器中相接触反应得到含芳烃的物流,应用含Fe复合氧化物与分子筛复合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合成气制芳烃的工业生产中。
155 一种甲醇制类催化反应取热和催化剂循环方法 CN201410522006.5 2014-10-08 CN104945211B 2017-01-11 石宝珍; 石林
一种甲醇制类产品反应过程中的取热、催化剂汽提和循环方法,催化剂在反应和再生间循环管道上设置催化剂冷却汽提器,在催化剂循环过程中同时完成对反应或再生的取热、循环催化剂的净化汽提、催化剂循环和取热介质的气液分离。
156 一种C10+芳吸附分离的方法 CN201610506206.0 2016-06-30 CN106187666A 2016-12-07 赵闯; 范景新; 李滨; 臧甲忠; 王春雷; 于海斌; 李健; 赵训志; 宫毓鹏; 隋芝宇
发明涉及一种C10+芳吸附分离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金属改性吸附剂,载体采用无定型,C10+芳烃经过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C10+芳烃中的芳烃组分,得到高纯度芳烃组分,同时通入解吸剂,得到高纯度非芳烃组分;经过周期性切换进出料,使吸附剂床层相对移动,利用精馏塔可实现解吸剂分离回收循环利用,最终得到芳烃和非芳烃。本发明方法在非临氢的低压低温缓和工艺条件下吸附分离芳烃,芳烃组分芳烃含量达到90%以上,非芳烃组分非芳烃含量达到95%以上。
157 一种双金属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溴甲烷芳构化的方法 CN201610544558.5 2016-07-07 CN106117002A 2016-11-16 傅杰; 陈坦; 程浩; 吕秀阳; 欧阳平凯
发明涉及一种双金属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溴甲烷芳构化的方法,在载气下溴甲烷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芳,所述的催化剂为CuO‑ZnO/分子筛催化剂,活性组分为CuO和ZnO,分子筛为载体;所述的活性组分CuO和ZnO的担载量分别为质量分数0.1~15%。该制备方法利用CuO‑ZnO/分子筛催化剂,提高溴甲烷的转化率和芳烃的收率,以达到有效利用天然气资源的目的。
158 具有改进的乙烯和BTX产率的将原油化成石油化学品的方法和设施 CN201480076324.1 2014-12-10 CN106029610A 2016-10-12 A·J·M·奥匹林斯; R·纳拉亚纳斯瓦迈; V·拉迦勾帕兰; A·M·沃德; J·威利根博尔万; R·维拉索科佩拉兹; E·J·M·沙厄拉埃肯斯
发明涉及将原油化成石油化学产品的集成方法,包括原油蒸馏、加氢裂化、芳构化和烯合成。此外,本发明涉及将原油转化成石油化学产品的方法设施,包括原油蒸馏单元、加氢裂化器、芳构化单元和烯烃合成单元。
159 一种利用液化气加工制的工艺 CN201310485574.8 2011-11-29 CN103755508B 2016-08-17 王峰忠; 高丰宝; 张志田; 牟怀堂; 刘路路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液化气加工制的装置,包括裂解反应系统、吸收稳定系统、芳构化反应系统、气分原料气提浓系统、芳烃提纯系统;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后,脱异丁烷塔停止运行,处理每吨四原料耗标90kg,节约能耗48.5%,气分原料气丙烯含量高,由原来质量分数的15%提高到50%,对设备及热能要求低,容易实现,装置流程简单,易于操控,能耗低,运行平稳。
160 一种光伏多晶切割废料作为催化剂无条件直接转化甲烷制乙烯、芳和氢气的方法 CN201410538881.2 2014-10-13 CN105481626A 2016-04-13 包信和; 叶益凡; 郭晓光
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多晶切割废料作为催化剂在无连续流动条件下催化甲烷直接制乙烯、芳和氢气的方法,该过程实现了廉价光伏多晶硅切割废料的经济利用,所得产物均为工业所需的基础化工原材料。在固定床反应模式下,反应温度为750~1200℃;反应压为常压;反应原料气的质量空速为1000~30000mL/g/h。甲烷的转化率为3~30%;烯烃选择性为10~30%;芳烃选择性为10~50%;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会造成大气污染的光伏多晶硅切割废料,催化剂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产物易于分离、过程重复性好、操作安全可靠。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