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 无环不饱合烃 / ·含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的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6Z,9Z)-6,9-十二二烯-1-炔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0382886.5 2022-04-12 CN115197040A 2022-10-18 三宅裕树; 金生刚; 小松棱
发明提供下式(1)的(6Z,9Z)‑6,9‑十二二烯‑1‑炔。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6Z,9Z)‑6,9‑十二碳二烯‑1‑炔(1)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以下通式(2)的(3Z,6Z)‑10‑卤代‑3,6‑癸二烯化合物,其中X表示卤素原子,与以下通式(3)的金属乙炔化物发生反应,其中,M表示Na、Li、K、Ag、Cu(I)、MgZ、CaZ或Cu(II)Z,其中Z表示卤素原子或乙炔基基团,以形成(6Z,9Z)‑6,9‑十二碳二烯‑1‑炔(1)。
2 在金(I)络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基于炔与二甲基呋喃的分子间反应形成色满 CN201580068573.0 2015-12-09 CN107001209B 2021-02-19 尤拉·莱提诺伊斯; 托马斯·内切尔
发明涉及由2,5‑二甲基呋喃和取代炔制备色满的方法,所述取代炔烃在取代酚的α位含有长链不饱和烷基作为取代基,接着进行化、还原和酸闭环。使用2,5‑二甲基呋喃是特别有利的,因为这提供了β‑生育酚的生态有益合成。
3 一种利用溴代乙炔化合物合成端炔的方法 CN201010545126.9 2010-11-16 CN102030602A 2011-04-27 匡春香; 赵明; 程学智
发明属于有机合成中间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溴代乙炔化合物合成端炔的方法。本发明以溴代乙炔化合物为原料,在性条件下合成端炔化合物。端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材料和功能分子的合成。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收率高等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4 用于皮肤和毛发的番茄红素异构体的稳定和生物可利用的组合物 CN200780029333.5 2007-07-30 CN101500436A 2009-08-05 A·焦里; F·弗兰切斯基
发明涉及通过在溶剂中长时间加热番茄、番茄部分、其衍生物、或在溶剂中的番茄提取物而制备富含顺-番茄红素(Z-异构体)的稳定组合物的方法。
5 一种将酯快速转化为炔的方法 CN202211276343.1 2022-10-18 CN115477606B 2024-01-26 刘超; 徐良轩; 孙威
发明公开了一种将酯快速转化为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酯类化合物,使包含所述酯类化合物、偕二化合物、酯化试剂有机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在保护性气氛中进行反应,制得炔烃类化合物,其中,偕二硼化合物包括了第一类偕二硼化合物和第二类偕二硼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反应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高效,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所制得的炔烃类化合物在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6 制备二烯的方法 CN202180044586.X 2021-07-26 CN115916732A 2023-04-04 D·雅克比; P·迪波; L·波诺莫; S·查皮斯; V·布兰查尔德
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镍络合物催化来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式(II)化合物也是本发明的一部分。
7 生物炭捕集CO2耦合光热催化转化制备可燃气的方法及系统 CN202211538222.X 2022-12-01 CN115779632A 2023-03-14 张雄; 向家涛; 顾锦阳; 姜磊; 李小强; 杨若辰; 邵敬爱; 杨海平; 王贤华; 张世红; 陈汉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捕集CO2耦合光热催化转化制备可燃气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改性生物炭填充入吸附塔,将烟气通入吸附塔,使得烟气中CO2被改性生物炭吸附,直至改性生物炭达到吸附饱和;(2)将已达到吸附饱和的改性生物炭转移至光热协同反应装置,在光热协同反应装置提供的光源、氢源和热源的共同作用下,CO2发生原位光热协同反应得到可燃气;(3)判断所述可燃气是否达到预设浓度和预设氢比,若是,将可燃气进行存储,若否,将可燃气重新通入光热协同反应装置中。本发明具有环境友好、能耗低、可靠性强的优势,既节能降碳,又经济可行,适合推广应用。
8 一种用于分离乙烯和乙炔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乙烯乙炔的分离方法 CN201810373233.4 2018-04-24 CN108671893B 2021-03-30 鲍宗必; 高碧轩; 任其龙; 郑芳; 张治国; 杨亦文; 杨启炜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乙炔和乙烯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乙烯乙炔的分离方法,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稳定性好、吸附容量高、吸附分离选择性好,且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结构通式为Cu2(pzdc)2L·2H2O,式子中pzdc为吡嗪‑2,3‑二羧酸,由离子与吡嗪‑2,3‑二羧酸和有机配体L通过配位键或者分子间作用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制备方法:(1)将无机盐、吡嗪‑2,3‑二羧酸、、有机配体按比例混合反应而得;所述无机盐为铜离子的氯化盐、硝酸盐、乙酸盐、酸盐、硫酸盐或高氯酸盐(2)反应结束后,依次用离子、无水甲醇洗涤,然后真空干燥即得。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吸附剂,对含乙烯和乙炔的混合气进行吸附分离。
9 一种用于分离乙烯和乙炔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乙烯乙炔的分离方法 CN201810373233.4 2018-04-24 CN108671893A 2018-10-19 鲍宗必; 高碧轩; 任其龙; 郑芳; 张治国; 杨亦文; 杨启炜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乙炔和乙烯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乙烯乙炔的分离方法,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稳定性好、吸附容量高、吸附分离选择性好,且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结构通式为Cu2(pzdc)2L·2H2O,式子中pzdc为吡嗪‑2,3‑二羧酸,由离子与吡嗪‑2,3‑二羧酸和有机配体L通过配位键或者分子间作用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制备方法:(1)将无机盐、吡嗪‑2,3‑二羧酸、、有机配体按比例混合反应而得;所述无机盐为铜离子的氯化盐、硝酸盐、乙酸盐、酸盐、硫酸盐或高氯酸盐(2)反应结束后,依次用离子、无水甲醇洗涤,然后真空干燥即得。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吸附剂,对含乙烯和乙炔的混合气进行吸附分离。
10 在金(I)络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基于炔与二甲基呋喃的分子间反应形成色满 CN201580068573.0 2015-12-09 CN107001209A 2017-08-01 尤拉·莱提诺伊斯; 托马斯·内切尔
发明涉及由2,5‑二甲基呋喃和取代炔制备色满的方法,所述取代炔烃在取代酚的α位含有长链不饱和烷基作为取代基,接着进行化、还原和酸闭环。使用2,5‑二甲基呋喃是特别有利的,因为这提供了β‑生育酚的生态有益合成。
11 用于皮肤和毛发的番茄红素异构体的稳定和生物可利用的组合物 CN200780029333.5 2007-07-30 CN101500436B 2017-04-12 A·焦里; F·弗兰切斯基
发明涉及通过在溶剂中长时间加热番茄、番茄部分、其衍生物、或在溶剂中的番茄提取物而制备富含顺‑番茄红素(Z‑异构体)的稳定组合物的方法。
12 合成7-乙炔基醌甲基化物衍生物及其作为乙烯基聚合延迟剂的应用 CN201280029046.5 2012-06-11 CN103619797B 2015-02-04 J·马瑟尔
发明提供安全且便宜的合成7-乙炔基醌甲基化物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极冷反应温度的需求,且与现有技术不同,不要求任何高度爆炸性的物质。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在3,5-二取代的-4-羟基苯甲和仲胺之间进行缩合反应,从而形成仲胺醌甲基化物中间体;b)通过共沸蒸馏,从仲胺醌甲基化物中间体中除去;c)添加脱水的仲胺醌甲基化物中间体到含金属乙炔化物的有机介质中,形成曼尼希中间体,和d)添加释放剂到曼尼希碱中间体中,得到7-乙炔基醌甲基化物。
13 一种乙烯裂解C5的处理方法 CN201210178203.0 2012-07-02 CN103524287A 2014-01-22 王琪; 王春磊; 曲云; 刘鹏举; 李勇; 徐海燕; 郭金彪
一种乙烯裂解C5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乙烯裂解C5中的C4以下轻馏分脱除得到脱除C4以下轻烃馏分的物料;在二聚条件下,将所述脱除C4以下轻烃馏分的物料进行二聚得到二聚后的物料;将所述二聚后的物料进行脱重,得到脱重后的物料;在第一精馏条件下,将所述脱重后的物料送入第一精馏塔中进行分离,从第一精馏塔的塔顶得到浓缩异戊二烯,塔釜得到浓缩间戊二烯;在第二精馏条件下,将所述浓缩异戊二烯送入第二精馏塔中进行分离,从第二精馏塔的塔顶得到粗异戊二烯。本发明的方法既保证了下一步进萃取精馏的粗异戊二烯的质量,又提高了进萃取精馏的粗异戊二烯的量,从而提高了粗异戊二烯单体的总回收率,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14 一种用于乙炔乙烯分离的沸石基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410066889.7 2024-01-17 CN117861613A 2024-04-12 李铁森; 雷丽雅; 鲍晓军; 杨娇; 岳源源; 王廷海; 王婵; 崔勍焱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炔乙烯分离的沸石基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天然矿物、、金属盐和氢化钠混合均匀,经高温亚熔盐活化、粉碎,得到矿物粉末,以矿物粉末作为沸石基吸附材料的全部源及部分源,再外加、晶种、硅源及水,制备初始凝胶,将凝胶晶化,离心,洗涤,干燥,煅烧,获得M@LSX沸石催化剂。本发明在亚熔盐活化过程中引入杂原子制备金属改性的LSX沸石,有利于解决杂原子和硅铝物种水解速率不匹配的问题,使得金属能够进入沸石笼内;沸石合成的铝源全部来自天然矿物,成本低廉;本发明未添加有机模板剂和络合剂,降低了原料成本的同时还避免了有机物对沸石骨架结构的影响,可用于乙炔乙烯分离,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15 一种将酯快速转化为炔的方法 CN202211276343.1 2022-10-18 CN115477606A 2022-12-16 刘超; 徐良轩; 孙威
发明公开了一种将酯快速转化为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酯类化合物,使包含所述酯类化合物、偕二化合物、酯化试剂有机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在保护性气氛中进行反应,制得炔烃类化合物,其中,偕二硼化合物包括了第一类偕二硼化合物和第二类偕二硼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反应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高效,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所制得的炔烃类化合物在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16 用于DMF法萃取分离五的具有较高原料适应性的阻聚剂及其应用 CN202111359778.8 2021-11-17 CN113956127B 2022-11-08 鹿伟; 崔广军; 张文文; 李辉阳; 唐行金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DMF法萃取分离五的阻聚剂,以质量份数比例计,包含4‑羟基‑TEMPO 100份、N,N‑二甲基羟胺30‑70份、乙二醇二叔丁醚20‑40份、乙二醇二甲酸酯70‑100份;其阻聚效果受碳五原料中炔、烯炔烃含量的影响较小,可用于炔烃、烯炔烃含量≤0.8m%的碳五原料;当炔烃、烯炔烃含量0.3m%以上时,焦油副产量、过滤器堵塞并不显著增大、加快,塔釜加热器传热效率并不显著降低,使碳五分离装置的检修周期仍达到一年以上。
17 一种利用配合物制备共轭二炔类化合物的方法 CN202110288487.8 2021-03-18 CN113105301B 2022-10-14 姚子健; 郭文; 高永红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配合物制备共轭二炔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为:在的存在下,以炔为原料,以含邻位烷席夫碱配体的铜配合物为催化剂,以空气为化剂,在室温下进行Glaser偶联反应,制得共轭二炔类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含邻位碳硼烷席夫碱配体的铜配合物高效催化炔烃的Glaser偶联反应制备共轭二炔类化合物,选择性好,催化剂用量低,反应条件温和,敞口反应即可(以空气为氧化剂),反应速率快,产率较高,底物范围广,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8 用于DMF法萃取分离五的具有较高原料适应性的阻聚剂及其应用 CN202111359778.8 2021-11-17 CN113956127A 2022-01-21 鹿伟; 崔广军; 张文文; 李辉阳; 唐行金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DMF法萃取分离五的阻聚剂,以质量份数比例计,包含4‑羟基‑TEMPO 100份、N,N‑二甲基羟胺30‑70份、乙二醇二叔丁醚20‑40份、乙二醇二甲酸酯70‑100份;其阻聚效果受碳五原料中炔、烯炔烃含量的影响较小,可用于炔烃、烯炔烃含量≤0.8m%的碳五原料;当炔烃、烯炔烃含量0.3m%以上时,焦油副产量、过滤器堵塞并不显著增大、加快,塔釜加热器传热效率并不显著降低,使碳五分离装置的检修周期仍达到一年以上。
19 一种利用配合物制备共轭二炔类化合物的方法 CN202110288487.8 2021-03-18 CN113105301A 2021-07-13 姚子健; 郭文; 高永红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配合物制备共轭二炔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为:在的存在下,以炔为原料,以含邻位烷席夫碱配体的铜配合物为催化剂,以空气为化剂,在室温下进行Glaser偶联反应,制得共轭二炔类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含邻位碳硼烷席夫碱配体的铜配合物高效催化炔烃的Glaser偶联反应制备共轭二炔类化合物,选择性好,催化剂用量低,反应条件温和,敞口反应即可(以空气为氧化剂),反应速率快,产率较高,底物范围广,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 一种FSO2N3在制备重氮试剂中的应用 CN201911224210.8 2019-12-04 CN112898340A 2021-06-04 梁玉飞; 董佳家
发明公开了一种FSO2N3在制备重氮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在的存在下,将FSO2N3与如式2所示的丙磷酸二甲酯进行如下所示的反应,得到Bestmann‑Ohira和/或Seyferth‑Gilbert试剂即可。本发明的应用,半小时内可以高产率地得到Seyferth‑Gilbert试剂和/或者Bestmann‑Ohira试剂,而且反应生成的两种混合试剂无需分离,一锅法直接应用于末端炔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