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双环烷化合物的包合物的制造方法 CN202280057038.5 2022-08-30 CN117881648A 2024-04-12 纲和宏; 岩崎孝一; 和田健二
一种双环烷化合物的包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混合双环烷烃化合物和环糊精化合物。
2 一种含氟有机物痕量不饱和杂质去除方法 CN202111651467.9 2021-12-30 CN114276213B 2024-03-19 周井森; 张广第; 张学良; 张雪刚; 王宁; 李军; 孙立柱; 花永紧
发明涉及提纯除杂技术领域,具体关于一种含氟有机物痕量不饱和杂质去除方法;本发明在一种负载加氢催化剂的催化下将含氟有机物中的痕量不饱和杂质加杂质加氢转化为饱和含氟有机杂质,显著改变杂质的沸点,使得杂质能通过精馏的方法除去;本发明属于催化加氢反应性转化杂质气体与精馏耦合方法,具有产品纯度高,杂质含量极低的优点。
3 一种利用离子精馏系统分离混合基酸的方法 CN202311593054.9 2023-11-27 CN117586138A 2024-02-23 徐铜文; 刘潇; 蒋晨啸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离子精馏系统分离混合基酸的方法,根据混合氨基酸中两种氨基酸的等电点调控混合氨基酸溶液的pH,确定混合氨基酸中两种氨基酸的整体荷电类型离子,然后利用相应离子精馏系统实现两种氨基酸选择性系数的逐级提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各种类型混合氨基酸的高选择性分离,尤其是等电点相近、结构相近、分子量相近和/或荷电量相同的混合氨基酸的高选择性分离,为混合氨基酸的分离提供了一种创新方法,有望缩短氨基酸生产过程中后续的分离提纯工艺路线,降低氨基酸生产成本,提升氨基酸产品质量
4 一种含有对称结构的环状1,3-二二亚胺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202111679740.9 2021-12-31 CN116410107A 2023-07-11 雷珺宇; 张蔚; 高玉李; 义建军; 洪柳婷; 郝海军; 张明革; 李荣波
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对称结构的环状1,3‑二二亚胺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该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II或III所示的结构:其中,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C1‑C10的饱和烷基,n=0或1或2。其合成方法采用环状β‑二酮、取代苯胺和有机酸在高沸点苯类溶剂中,回流反应40‑120h可以以较高的分离收率得到相应的环状β‑二亚胺。该方法反应条件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兼容各种不同取代基,对不同类型的1,3‑二酮二亚胺均能取得较好的收率,底物适应范围广,所制备的含有对称结构的环状1,3‑二酮二亚胺化合物能够应用于溶剂除,除醇,是一种较为实用简便的合成方法。
5 制备4-二羟基苯丙酸的方法 CN201980014146.2 2019-02-19 CN111741939A 2020-10-02 彼得·扎赫拉德尼克; 安东尼·斯图尔克; 伊日·毛利纳克; 扬·科奇
发明涉及一种由4‑碘苯丙酸制备4‑二羟基苯丙氨酸(BPA)的方法,其中所述氨基酸的所有官能团均通过苄基保护方法进行保护,并且所述方法使用由络合稳定的异丙基卤化镁,然后所得格氏试剂与硼酸酯缩合。最终的反应步骤,即所述氨基酸上的保护基的催化氢解或转移氢解,发生在硼酸酯基团解之后。
6 一种含氟芳香中氟离子去除技术 CN201810682808.0 2018-06-28 CN110655434A 2020-01-07 郑龙生; 方东; 张亮; 李付香
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芳香中氟离子去除技术。适用于含氟类芳香烃在后处理工序除去氟离子的场合。优点为:(1)本发明采用石灰精为原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对管道、设备腐的蚀较小,对环境及操作人员相对安全可靠;(2)本发明采用的石灰精不会与含氟芳香烃发生反应,与氟离子结合后会生成氟化,氟化钙经过滤直接去除,水也可以通过产品的正常生产进行处理,流程简便;(3)本发明可高效除去含氟芳香烃中的氟离子,处理一次,氟离子的含量一般在10 ppm以下,处理两次,氟离子的含量可以达到5 ppm以下。
7 包合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CN201780048521.6 2017-07-31 CN109563017A 2019-04-02 山形宪一; 冢田慎一郎; 安田祐一郎
发明的包合化合物包含式(1)所表示、具有酚式羟基的具有9,9-双芳基芴骨架的化合物作为主体,且包含式(2)所表示、具有含多个氮原子的5或6元杂环或其稠合杂环的化合物作为客体。上述包合化合物作为环树脂固化剂和/或固化促进剂有用。式中,Ar1、Ar2、Z1和Z2表示单环式或稠合多环式芳环;R1、R2、R3和R4表示取代基;n1和n2表示0~4的整数,n1和n2之中至少其一为1以上的整数;m1、m2、p1和p2各自相同或不同表示0~4的整数;R5表示氢原子、烷基、氰基乙基、三嗪-烷基等;R6~R8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等,R5与R6可互相键合而形成环;q表示0或1~3的整数;实线与虚线的双重线表示单键或双键。
8 一种芳香类多磺酸化合物的纯化方法 CN201310703266.8 2013-12-19 CN104725175B 2017-08-22 陈广明; 陈桥
发明涉及一种芳香类多磺酸化合物的纯化方法。将经由硫酸或发烟硫酸磺化反应制备得到的芳香类多磺酸化合物的混合物通过中和及草酸盐化合物的置换反应,除去在芳香类多磺酸化合物的混合物中存在的芳香类多磺酸化合物以外的无机酸和无机盐。可有效控制和显著降低无机盐在多磺酸盐取代化合物中的残留量,提高磺化单体的纯度。由高纯度多磺酸基取代化合物与二酚类化合物聚合成功得到高分子量磺化聚醚醚聚合物。该类高分子量聚合物在质子膜燃料电池电解质膜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9 一种咪唑类驱虫药的脱色方法 CN201210378848.9 2012-10-09 CN102850278B 2015-08-05 朱志勇; 陈荣; 倪林明; 张智红
发明公开了一种咪唑类驱虫药的脱色方法,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1)将咪唑类驱虫药溶解于酸中,搅拌至溶清;(2)在上述已溶解的清液中加入还原性脱色剂,升温至40~55℃,保温1~2小时;(3)向脱色液中加入溶剂,充分搅拌,冷却至室温后析出晶体,最后,离心洗涤烘干得到产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还原性脱色剂对咪唑类驱虫药脱色,克服传统活性脱色剂的弊端,本发明脱色方法效果好,操作方便,适合工业化推广应用。
10 一种芳香类多磺酸化合物的纯化方法 CN201310703266.8 2013-12-19 CN104725175A 2015-06-24 陈广明; 陈桥
发明涉及一种芳香类多磺酸化合物的纯化方法。将经由硫酸或发烟硫酸磺化反应制备得到的芳香类多磺酸化合物的混合物通过中和及草酸盐化合物的置换反应,除去在芳香类多磺酸化合物的混合物中存在的芳香类多磺酸化合物以外的无机酸和无机盐。可有效控制和显著降低无机盐在多磺酸盐取代化合物中的残留量,提高磺化单体的纯度。由高纯度多磺酸基取代化合物与二酚类化合物聚合成功得到高分子量磺化聚醚醚聚合物。该类高分子量聚合物在质子膜燃料电池电解质膜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1 改进的从C8芳族化合物中获取间二甲苯的产率的工艺方法 CN201080023191.3 2010-05-05 CN102448918B 2015-01-21 S·J·弗雷; J·T·科拉迪; R·S·坎普弗; D·W·刘
通过液相吸附分离从混有包含邻二甲苯的其它C8芳族类的混合物中回收间二甲苯。可通过外加侧馏分到制备原料的预分馏器来吸附分离,从而降低邻二甲苯的浓度,来进而改善性能。
12 用于直接化烷气体的系统 CN200780017149.9 2007-02-19 CN101443294B 2013-03-13 纳森·A·帕拉克; 罗伯特·W·卡尔; 罗杰·J·格伦奇
一种用于经由烷(甲烷)的部分化来制造烷基氧化物(如,甲醇)的装置具有与管道式流动反应器流体相通的注入式混合的逆混反应室。在输入到管道式流动反应器中之前,注入式混合的逆混反应室引发烷基自由基。进料流的注入式混合搅动了逆混反应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改变位置的隔板轴向移动以成比例地改变逆混反应室和管道式流动反应器的容积。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管道式流动反应器具有可改变位置的骤冷输入。“发刷”和圆锥形的输入插入件都促进了在注入式混合的逆混反应室中的进料流的湍流注入混合。冷凝洗涤器也用于处理来自反应系统的输出流。
13 一种提高手性炔醇光学纯度的方法 CN201110224230.2 2011-08-07 CN102351623A 2012-02-15 王博
发明涉及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炔醇提高纯度的制备方法:手性炔醇通过酯化、重结晶等方法,提高手性炔醇类化合物的ee值。该方法具有过程简单易行,转化率高,适用面广等优点,并且获得的R-炔醇和S-炔醇的光学纯度都可以提高至大于99%。方法所使用的化学反应条件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设备简单。该技术仅仅通过简单的酯化、重结晶、解就可以快速提高原有炔醇的光学纯度,并且酯化产品的稳定性好,为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保证,因而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14 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0880022703.7 2008-06-27 CN101686727A 2010-03-31 滨岛正; 柳林友美; 荒川龙二; 青柳守紘; 串正祥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以含有以辣椒类等辣味成分、姜黄提取物等苦味成分为代表的具有刺激味或香味的亲油性成分的原材料,亲油性成分的刺激味及/或香味得到有效抑制,同时含有成分不发生分离的原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配合该原材料的饮食品、化妆品、医药品等的组合物。本发明又一目的是提供:该原材料分散在中的形态的液态组合物。本发明是提供:包括具有刺激味及/或香味的亲油性成分、植物甾醇酯及环糊精的复合材料。另外,本发明提供配合了上述复合材料的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含有上述复合材料、水及增粘剂,复合材料分散在水中形态的液态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包括具有刺激味及/或香味的亲油性成分、植物甾醇酯及环糊精的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在水的共存下,通过亲油性成分、植物甾醇酯与环糊精混合,形成含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制造方法。
15 用于直接化烷气体的系统 CN200780017149.9 2007-02-19 CN101443294A 2009-05-27 纳森·A·帕拉克; 罗伯特·W·卡尔; 罗杰·J·格伦奇
一种用于经由烷(甲烷)的部分化来制造烷基氧化物(如,甲醇)的装置具有与管道式流动反应器流体相通的注入式混合的逆混反应室。在输入到管道式流动反应器中之前,注入式混合的逆混反应室引发烷基自由基。进料流的注入式混合搅动了逆混反应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改变位置的隔板轴向移动以成比例地改变逆混反应室和管道式流动反应器的容积。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管道式流动反应器具有可改变位置的骤冷输入。“发刷”和圆锥形的输入插入件都促进了在注入式混合的逆混反应室中的进料流的湍流注入混合。冷凝洗涤器也用于处理来自反应系统的输出流。
16 一种清除化工产品中对苯二酚的方法 CN200410020539.X 2004-05-14 CN1696081A 2005-11-16 佟庆杰
清除化工产品中对苯二酚的方法涉及一种在用对苯二酚作阻聚剂的化工生产过程中清除化工产品中对苯二酚的方法。主要是为解决目前用氢化钠使对苯二酚氧化,蒸馏后对苯二酚氧化物和氢氧化钠沉淀在釜底量大,清除困难且损失化工产品的问题而发明的。本发明主要是向化工产品中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在加温、搅拌并给予充足地反应时间后再向化工产品中加入适量的或氨,例如:在生产环丁砜过程中,向环丁砜中加入过量过氧化氢,在加温、搅拌并给予充足地反应时间后,可加入适量的氨或氨水。优点是减少了蒸馏后蒸馏釜中的沉积物,方便了釜内清理,并减少了化工产品的损失,降低了物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17 用于纯化物料流的催化剂和方法 CN99121777.2 1999-09-04 CN1140340C 2004-03-03 K·弗利克; R·迈斯纳; W·黑夫纳; R·费舍尔; F·孔茨
一种催化剂,它包括:其活性组分中,以重量比计,含有0.05-1.0%至少一种元素周期表第10族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和0.05-1.0%至少一种元素周期表第11族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第11族金属与第10族金属的重量之比为0.95-1.05,载体是一种BET表面积为2-400m2/g的含SiO2的催化剂载体,在该催化剂中,催化剂总孔容的至少20%是由孔径大于100纳米的孔所构成的,它可用在用来从物料流中除去炔类、二烯类和/或单不饱和类的方法之中。
18 用于纯化全氟化合物组合物的连续法 CN94191579.4 1994-02-14 CN1044228C 1999-07-21 T·C·赫茨伯格; R·B·弗莱彻; R·F·亨德森
一种用于纯化全氟化合物组合物的方法包括连续地使所述的一种包括一种惰性全氟化物和异构氟化氢化合物的液体混合物的全氟化合物组合物与一种包括可与混溶的链烷醇和一种的水溶液的稳定组合物混合,该碱溶液通过将所述碱溶解在足以溶解和分散所述碱与所述氟化氢化合物反应的氟化物盐副产物的水中进行制备。
19 从均相加氢甲酰化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化膦和烷基芳基膦的方法 CN97117381.8 1997-08-12 CN1174197A 1998-02-25 H·巴尔曼; T·马勒
发明涉及一种从均相加氢甲酰化的有机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化膦和烷基芳基膦的方法,其中加氢甲酰化使用一种催化剂体系进行,该催化剂体系含有金属有机络合物和摩尔过量的芳族膦的铵盐作为配位体。该方法的特征是,用0.001—0.5%(重量)的金属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溶液萃取处理有机反应混合物,接着分离出含有氧化膦和烷基芳基膦的相。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萃取,明显地降低了加氢甲酰化反应混合物中氧化膦和烷基芳基膦的浓度。该方法特别适合用于连续操作的加氢甲酰化。
20 6-基己腈制备的粗己内酰胺的连续纯化方法 CN95197241.3 1995-12-22 CN1171781A 1998-01-28 J·里兹; R·费舍尔; W·施奴尔; G·阿克哈莫; H·鲁肯; E·福斯
通过氢化、接着在酸性介质中处理和随后在性介质中蒸馏来连续纯化粗己内酰胺的方法,其中:(a)6-基己腈与反应,转变成己内酰胺,(b)从步骤(a)的粗己内酰胺分离掉高沸物和低沸物,(c)于50—150℃和1.5—250巴压和氢化催化剂存在下一并在需要时一在溶剂存在下用氢处理步骤(b)的粗己内酰胺,得到混合物A,(d1)于30—80℃和1—5巴压力下使溶剂中的混合物A通过含端酸基的离子交换剂,得到混合物B1,或(d2)在硫酸存在下一在加硫酸前除去任何存在的溶剂一蒸馏混合物A,得到混合物B2,以及(e)在碱存在下蒸馏混合物B1或B2,得到纯己内酰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