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使用α-羟基羰基化合物作为还原剂 CN201310241391.1 2006-12-29 CN103315995A 2013-09-25 理查德·约翰·诺克斯
发明提供能够形成环二聚体的α-羟基羰基化合物作为还原剂的应用。还提供可还原化合物,尤其是还原活化的前药相应的还原方法。所用α-羟基羰基化合物的实例为二羟基丙乙醇、甘油醛、赤藓糖、木酮糖、赤藓酮糖、或3-羟基-2-丁酮。
22 一类含氮配体过渡金属络合物、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CN200810038929.8 2008-06-13 CN101328191B 2013-06-05 克里斯蒂安·山多夫; 李跃辉
发明涉及一类含氮配体过渡金属络合物、合成方法及其用途,尤其涉及一种如下结构式的金属钌络合物以及其它过渡金属络合物、合成方法以及用途:以具NH2-N(sp2)结构特征的双氮配体与过渡金属通过配位形成双膦双氮过渡金属络合物,可以用于催化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也可以用于催化氢化反应,尤其是用于α位是大位阻烷基的、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β-N,N-二甲基-α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和其它酮类化合物的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
23 氢或重氢的制造方法及利用该制造方法而进行的有机化合物的氢化或重氢化 CN201180040072.3 2011-08-16 CN103068721A 2013-04-24 佐治木弘尚; 门口泰也; 泽间善成; 近藤伸一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下述方法:在无须大规模的装置的情形下,简单地取得氢或重氢的方法;可在不利用高价的反应试剂和特殊催化剂的情形下,简单地实施氢化反应或重氢化反应的方法。该制造方法为下述方法:一种氢或重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催化剂金属的存在下使或重水进行机械化学反应;以及一种氢化有机化合物或重氢化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催化剂金属的存在下使有机化合物与水或重水进行机械化学反应。
24 一种催化加氢还原羰基为亚甲基的方法 CN201010011325.1 2010-01-11 CN101768033B 2013-04-24 刘丽君; 龚树文; 贺海峰; 尹汉东; 崔庆新
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加氢还原羰基为亚甲基的方法,该种方法以负载壳聚糖席夫钯为催化剂,使用氢气为还原剂,在常压下即可催化液相加氢还原芳香羰基为亚甲基。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羰基转化率高、选择性好,催化剂为固体颗粒,具有干净无污染、催化剂易与产物分离、可回收利用等优点。
25 一种改良的黄鸣龙反应 CN201210023899.X 2012-02-03 CN102964189A 2013-03-13 何磊; 田东奎
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的黄鸣龙反应,该反应以六甲基磷酰三胺为溶剂。通过改变反应溶剂使得反应从200℃降低到80℃,因此使得反应对设备的要求降低,耗能减少,更易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同时试验发现,该反应不仅能很好地还原羰基化合物,同时还能很好地还原硝基化合物及含硝基和羰基的化合物。
26 二茂二膦 CN200780013295.4 2007-04-11 CN101421285B 2013-02-06 W·陈; F·斯平德勒; B·普金
发明提供了呈对映体纯非对映体或非对映体混合物形式的式I化合物,其中基团R1相同或不同,各为C1-C4-烷基;m为0或1-3的整数;n为0或1-4的整数;R2为基或C-连接的杂烃基;Cp为未取代或C1-C4-烷基取代的环戊二烯基;Y为C-连接的手性基团,其引导金属化试剂的金属进入邻位;Phos为P-连接的P(III)取代基。所述化合物为不对称合成中用作均相催化剂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手性配体。
27 具有2-(甲基)吡啶类和膦类钌的络合物,其制备和作为催化剂的用途 CN200580014472.1 2005-05-02 CN101010327B 2012-11-21 沃特·巴瑞塔; 凯特·西嘎; 密凯勒·汤纽特; 皮耶路基·瑞欧
发明描述了一类新型的将2-(甲基)吡啶类和膦类作为配体的钌(II)络合物,已证实该络合物在通过氢转移使类还原为醇类的反应中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使用上述钌络合物,并以2-丙醇作为氢源,可在短时间内由线状和环状烷基芳基,二烷基和二芳基酮类得到相应的醇类,收率很高。如在氢气流(2-3标准大气压)下操作,酮类至醇类的转换率可达100%。如果使用的膦类具有旋光活性,则可由前手性酮化合物作为起始物制得各种具有旋光活性的醇类,此类醇类在制药工业,农用化学品工业及精细化工业中均是重要的中间体。
28 一种高效加氢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200810052096.0 2008-01-17 CN101229515B 2012-08-29 李伟; 闫洪; 张明慧; 陶克毅
发明是涉及一种制备高效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新方法。以化学还原法制备的非晶态NiB合金为前体,采用控制化学法制备出复合型NiB/NiB催化剂,并对其进行部分晶化处理,从而达到增加其催化加氢性能的目的。
29 使用酸性催化剂由乙酸制备乙醇的方法 CN201080003928.5 2010-10-26 CN102307657A 2012-01-04 R·耶夫蒂奇; V·J·约翰斯顿; R·J·沃纳; H·魏纳
一种在催化剂存在下通过将乙酸加氢由乙酸选择性形成乙醇的方法,所述催化剂包含在酸性载体上的第一金属。所述酸性载体可以包含酸性载体材料或者可以包含具有酸性载体改性剂的载体。所述催化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另一种催化剂组合使用以通过加氢生产乙醇。此外,将粗乙醇产物分离以获得乙醇。
30 手性配体 CN200980145979.9 2009-11-13 CN102216312A 2011-10-12 B·普金; A·维斯
制备式(1)配体的方法,其中R1为C1-C8-烷基;未被取代的环戊基、环己基、降片烷基或金刚烷基;或被1-3个C1-C4-烷基或C1-C4-烷基取代的环戊基或环己基;或未被取代和被1-3个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氟烷基或C1-C4-氟烷氧基取代的苄基、苯基、基和蒽基;F和Cl,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C连接的基或杂烃基,且R4为C1-C4-烷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甲基苯基、甲基苄基或苄基,其包括(a)在式(A)化合物的胺侧链的邻位立体选择性金属化,其中R4如上定义,与式R1-PX2的二卤化物反应,其中R1如上定义且X为Cl或Br,立体选择性解以得到含有SPO基团的化合物,和与式H-PR2R3仲膦反应,其中R2和R3如上定义,以得到式(1)化合物。通过所述方法得到的新配体及其金属络合物。
31 非晶态钌磷纳米空心球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200910053471.8 2009-06-19 CN101584990B 2011-07-27 孟琦; 李辉; 李和兴; 胡赢
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一种非晶态钌磷纳米空心球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现有技术制备空心金属球催化剂的方法繁琐;耗时长;质量差。本发明非晶态钌磷纳米空心球催化剂:化学组成为:RuxPy;空心球直径20~100nm,球体壁厚为5~10nm,比表面积50~68m2/g。制备方法如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去离子中;加入钌的无机盐水溶液和次磷酸盐以及环己烷,搅拌,温度升至50~60℃,反应20~40分钟;萃取、洗涤,30~60W功率声波清洗;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制得。非本发明的优点是:催化剂比表面积大;催化效果好;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催化寿命长;生产工艺简单,催化剂成本低。
32 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200810240029.1 2008-12-17 CN101439289B 2011-02-09 殷长龙; 刘晨光; 赵瑞玉; 赵会吉; 徐永强; 柴永明; 邢金仙
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金属组分由包括Co、Ni中的一种或两种和Mo、W中的一种或两种金属成分构成,以尿素或为反应助剂,采用载体孔内原位反应的方法使金属活性组分生成钼酸镍(钴)或钨酸镍(钴)类化合物,从而可以避免金属与载体的反应,同时使金属活性组分更容易被硫化,可以提高加氢催化剂的活性。
33 一种利用光催化将产氢反应和加氢反应耦合的方法 CN200810122801.X 2008-06-30 CN101298407B 2010-06-02 陆小华; 柏扬; 杨祝红; 李东; 李伟; 朱银华; 冯新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催化将产氢反应和加氢反应耦合的方法,将加氢前驱物、光催化剂和氢源前驱物加入反应器中,充分混合后在波长为180nm~800nm的光源照射下,反应0.1~10h,过滤除去光催化剂,得到还原产物;其中氢源前驱物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0%。本方法在常温或在紫外灯引起的热条件下即发生反应,清洁廉价,无需价格昂贵的氢气储藏,输送设备,操作安全,且工艺简单,还原转化率及收率较高,所利用的电子转移效率比同等条件下产氢所利用的电子转移效率高两个数量级。
34 加氢反应釜筒体 CN200910304075.8 2009-07-07 CN101584975A 2009-11-25 倪加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加氢法生产各种化工原料的加氢反应釜筒体,包括厚度为100-120mm的层和5-20mm的不锈钢层,碳钢层和不锈钢层由爆炸复合结合在一起。由于反应釜的筒体由不锈钢层和碳钢层采用爆炸复合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后,经加热转压成圆筒形焊接而成,由不锈钢接触腐蚀介质,由碳钢承受载荷,这样在保证反应釜强度的条件下,大大降低了反应釜的制造成本。同时提高了碳钢层和不锈钢层之间的密封性能和结合强度,达到提高反应釜使用安全性的目的。
35 二烷基烷胺配合物 CN200780041699.4 2007-11-05 CN101535317A 2009-09-16 E·伯克哈特
发明涉及新的二烷基烷胺配合物,合成所述新的二烷基硼烷胺配合物的方法,包含所述新的二烷基硼烷胺配合物的溶液和将新的二烷基硼烷胺配合物用于有机反应的方法。
36 二茂二膦 CN200780013295.4 2007-04-11 CN101421285A 2009-04-29 W·陈; F·斯平德勒; B·普金
发明提供了呈对映体纯非对映体或非对映体混合物形式的式I化合物,其中基团R1相同或不同,各为C1-C4-烷基;m为0或1-3的整数;n为0或1-4的整数;R2为基或C-连接的杂烃基;Cp为未取代或C1-C4-烷基取代的环戊二烯基;Y为C-连接的手性基团,其引导金属化试剂的金属进入邻位;Phos为P-连接的P(III)取代基。所述化合物为不对称合成中用作均相催化剂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手性配体。
37 溶胶负载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200810152492.0 2008-10-27 CN101411980A 2009-04-22 陶克毅; 闫洪; 李伟
发明采用溶胶为软负载材料,通过简单的化学还原法制备出具有超小纳米尺度且活性组分高度分散的非晶态金属-(M-B,M=Fe,Co,Ni)催化剂。与相应的非负载型M-B催化剂相比,硅溶胶负载的M-B催化剂在多种液相反应中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催化性能。
38 多元非晶态合金在芳香硝基物催化加氢制备芳胺中的应用 CN200810011386.0 2008-05-10 CN101279870A 2008-10-08 吕连海; 侯洁; 杜文强; 荣泽明; 李玉涵; 张鹏; 马永欢; 辛俊娜; 郭方
一种多元非晶态合金在芳香硝基物催化加氢制备芳胺中的应用,属于精细化工中催化加氢的应用技术领域。该应用是在釜式高压反应器中加入芳香硝基化合物、活化后的多元非晶态合金和溶剂;密闭反应器,先用氮气置换后再用氢气置换,然后充入氢气至压为0.1~3.0MPa,放入浴或油浴中缓慢加热至反应温度30~150℃,在搅拌下反应10~180min,芳胺的收率为99%以上,将活化后的多元非晶态合金继续套用10次~50次,活性未明显降低。应用的多元非晶态合金成本低廉,催化活性及选择性高,可反复套用,适合工业化生产;是一种简易、重复性良好、活性高且催化剂使用寿命长的芳香硝基物催化加氢制备芳胺类化合物的工艺。
39 一种手性单齿磷酸酯配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0510086649.0 2005-10-20 CN1951946A 2007-04-25 胡向平; 郑卓
一种聚乙二醇负载的手性单齿磷酸酯配体及制备方法,a)将手性二醇与三氯化磷置于反应瓶中,加入催化量的2-甲基吡咯烷,加热回流反应至手性二醇完全溶解,减压脱去溶剂,残留物正己烷重结晶,得到所需的氯代亚磷酸酯;b)将步骤a得到的氯代亚磷酸酯溶于二氯甲烷,于0-5℃下加入聚乙二醇单甲醚或聚乙二醇单甲酯,以及三乙胺的二氯甲烷溶液,将反应液升至18-25℃搅拌反应10-30小时,过滤,脱去溶剂得到所需的聚合物配体。本发明的配体与金属前体形成的催化剂对C=C、C=N、C=O等双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均可得到高达99%的对映选择性;催化剂活性高,TON可以高达10000。
40 通过无电沉积制备含铂族金属的催化剂的方法及其用于直接合成过化氢的用途 CN01816759.4 2001-10-01 CN1276789C 2006-09-27 M·菲谢尔; T·巴茨
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至少一种铂族金属无电沉积到无孔非金属载体上来制备催化剂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通过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用于从元素直接合成过化氢和用于氢化有机化合物的用途,以及涉及一种使用所述催化剂制备过氧化氢的方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