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 飞机;直升飞机 / 用于驱动飞行操纵面,增升襟翼,空气动力制动装置或扰流片的操纵系统或传动系统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抗高过载集成化电动 CN200810078909.3 2008-12-26 CN105659798B 2012-10-17 聂振金; 岑专专; 李清; 董辰; 张龙
发明属于电动伺服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抗高过载集成化电动机。它包括支架,支架的底板上设置三个舵机,电机输出轴上的直齿轮副驱动锥齿轮,锥齿轮驱动谐波齿轮,谐波齿轮通过连杆机构带动舵轴和舵片,支架的底板上设置有一个电机控制器,舵片的上端通过销钉固定在支架上部,销钉的下部支架上安装有销,舵片上设置有与销相配合的紧孔,在支架的中间部位安装有火工品推销器,火工品推销器的下端设置有推盘,在舵片上设置有卡槽,推盘卡在卡槽上。本发明的优点是,将舵机和电机控制器均设置在支架底板上,实现了舵机舱的各项功能和整体化;舵片通过火工品推销器的作用可顺利的完成展开动作。
82 拖曳载荷对飞机操纵性能影响的计算和分析控制方法 CN201210051620.9 2012-03-01 CN102591348A 2012-07-18 付兴振; 孟祥谦; 胡芳友; 宋庆善; 赵维义; 董绪华; 景武
发明公开了一种拖曳载荷对飞机操纵性能影响的计算和分析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原始参数并输入,包括拖曳极限速度VBmax,拖曳索极限载荷FBmax,拖曳飞机的作业高度HA,飞机最大平飞速度VAmax,以及作业速度VA;(2)、计算平飞迎α以及拖曳阻系数CBX;(3)、计算拖曳力矩MB;(4)、计算平尾偏度(5)、计算操纵杆位移量ΔWE;(6)、计算平尾偏度与操纵杆位移量ΔWE的比值:并将其与预设的上限值比较,若超出安全范围,则进行报警提示。本方法通过采集并输入一系列的原始参数,计算出影响飞机操纵性能的参数,并且与预设的限值做比较,分析是否安全,对于不安全状况可以进行报警提示,有效保障了飞机飞行安全。
83 用于检测航空器系统性能中系统错误的残差的残差分析装置和方法 CN201080029055.5 2010-04-28 CN102483626A 2012-05-30 马库斯·戈伊尼; 乌多·B·卡尔; 黑尔格·萨克斯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残差的残差分析来检测航空器的系统性能中系统错误的装置和方法。所述用于残差的残差分析装置包括用于至少根据参考变量和系统输出变量产生残差的设备、用于通过将所述残差与给定阈值相比较提供分析结果的比较器单元、用于提供恒定阈值部分的第一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参考值提供可随时间改变的自适应阈值部分的第二单元和用于通过将所述恒定阈值部分与所述自适应阈值部分相关联来提供阈值的第三单元。
84 含有控制综合体的轻型多用途飞机 CN200680056735.X 2006-12-25 CN102123911A 2011-07-13 奥雷格·费多洛维奇·德默陈科; 尼科莱·尼科拉耶维奇·多尔正科夫; 康斯坦丁·费德洛维奇·波波维奇; 夫拉帝米尔·贝德洛维奇·思科林; 阿卡帝·劳思福维奇·古尔多夫; 夫拉帝米尔·格瑞高耶维奇·库内特索夫; 夫雅切拉夫·尼古拉耶维奇·尼科丁; 瓦雷瑞·格瑞高耶维奇·科多拉
含有控制综合体的轻型多用途飞机,包括有:机身(1);机翼(2);尾翼总成(3);起落装置(4);动装置(5);无线电惯性导航和着陆系统;综合电子显示系统;综合紧急逃生系统;目标监控系统;综合控制系统;多用途航空设备系统;飞行帽目标指示系统;语音信息控制系统;数据输入系统;控制面板;机载通信综合体;机载维护面板;以及包括有机载数字计算机系统(7)的控制综合体(6);由多路和径向通路组成的信息交换系统;以及航空系统,在航空系统中,机载数字计算机系统(7)通过相应的连接系统和/或单元,使用多路复用通路与综合电子显示系统、控制面板、无线电惯性导航和着陆装置、目标监测系统、综合控制系统、武器装备和多用途航空设备系统相连,其特征为,用于连接多用途航空设备(23)的系统组成部分有第一转换和计算装置(27),与控制和监测装置(29)连接的第二转换和计算装置(28),以及多用途航空设备连接装置;所述转换和计算装置(27,28)连接在多路信息交换面板上,上述控制和监测装置(29)通过径向通路连接在上述多用途航空设备连接装置和其他航空系统连接系统和/或装置上,其又顺序连接在控制综合体(6)信息交换系统的多路或径向通路上。含有控制综合体的轻型多用途飞机提高了所有航空系统实现监控和诊断功能的效率,这些系统包括电子和多用途航空设备。
85 一种无铰式飞行器动态控制器 CN201110030574.X 2011-01-27 CN102107730A 2011-06-29 张伟伟; 刘小波; 叶正寅; 宋述芳; 郝礼书; 王刚
一种无铰式飞行器动态控制机构,射流机构位于机翼内封闭的射流舱体内。传动机构和电机位于机翼内、射流舱体外,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射流机构的转板上下转动。机翼的上蒙皮与下蒙皮上均有喷流缝和吸气缝。射流舱体为隔开的上隔仓和下隔仓。转板的运动会使隔仓形成“吸气”和“排气”两个冲程,并通过吸气缝与喷流缝产生低频高速气流,从而改变了机翼上的气动载荷分布,产生了飞行器动态控制所需的气动。本发明具有较大的空腔容积和较大的空气压缩量,在较低的驱动频下也能够产生较高的合成射流速度,在小迎时收到良好的效果,降低了飞行重量和燃油消耗,具有结构简单、启动和运行可靠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飞行情况下的飞行器动态控制的要求。
86 用于在航空器上执行至少一个飞行试验的方法和装置及其应用 CN200680034684.0 2006-09-21 CN101267987B 2010-10-06 C·塞伦; F·博米尔; L·弗迪尔
本创造性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换向装置(2A、2B、2n)、用于将转向指令施加到该换向装置的控制单元(4)、用于测量显示了响应于所述换向装置转向指令的飞机运动的位置变换的回复特性的机构(6)、用于记录至少一个所施加的转向指令及相应的回复特性的机构(7),用于引起以这样一种方式维持回复特性的伺服一控制机构(13),该方式中控制单元(4)装设有机构(10)和机构(11);机构(10)用于接收复位指令,这使得有可能获得可识别至少一种空气动学效应的回复特性,且机构(11)产生由复位指令引起的换向装置转向指令。
87 飞碟 CN200910019057.5 2009-09-27 CN101700809A 2010-05-05 陈久斌
一种飞碟,包括舱体、操控系、电气系、舱内设施和启动系,舱体上安装舱体运动方向调节装置和舱体旋转稳定调节装置,舱体上安装质能机,质能机包括飞轮轴、飞轮和气缸,飞轮轴与舱体连接,飞轮轴上安装飞轮,飞轮上设置线形粒子产生室,线形粒子产生室中部开设进气孔,飞轮外周安装多个气缸,气缸靠近飞轮轴端开设气缸进气口,气缸进气口与线形粒子产生室外周连通,气缸喷气方向与飞轮半径间夹为Φ1,气缸喷气方向与飞轮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的平面的夹角为Φ2。它跟传说中的UFO飞行特点一样,可摆脱引,可瞬间实现高速,可使用任意元素或暗物质燃料,可实现燃料免费,可实现星系航行,可取代现有的一切交通工具,是一个终极交通工具。
88 防弹线性液压促动器 CN200780016779.4 2007-05-08 CN101443560A 2009-05-27 卡洛斯·A·芬尼; 布伦特·C·罗斯; 小约翰·R·巴伯
一种线性液压促动器,具有铠装区段和未铠装区段,所述铠装区段具有同心缸体,而所述未铠装区段具有带易碎活塞和易碎上压盖螺母的缸体。所述液压促动器可以具有泄流孔,其适配成防止给所述缸体提供动的液压系统之间发生泄漏。所述液压促动器还具有用来密封未铠装区段的缸体端部的轴孔密封件和适配成允许感知因所述轴孔密封件损坏而导致的流体泄漏的感知端口。
89 用于在航空器上执行至少一个飞行试验的方法和装置及其应用 CN200680034684.0 2006-09-21 CN101267987A 2008-09-17 C·塞伦; F·博米尔; L·弗迪尔
本创造性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换向装置(2A、2B、2n)、用于将转向指令施加到该换向装置的控制单元(4)、用于测量显示了响应于所述换向装置转向指令的飞机运动的位置变换的回复特性的机构(6)、用于记录至少一个所施加的转向指令及相应的回复特性的机构(7),用于引起以这样一种方式维持回复特性的伺服-控制机构(13),该方式中控制单元(4)装设有机构(10)和机构(11);机构(10)用于接收复位指令,这使得有可能获得可识别至少一种空气动学效应的回复特性,且机构(11)产生由复位指令引起的换向装置转向指令。
90 一种动增升型地效飞行器地效过渡区的操纵装置 CN02134341.1 2002-07-11 CN1218859C 2005-09-14 陈洪若; 韩光维; 傅世廉; 周雷; 郑永熙; 曾恒发; 何连生; 龚建中
一种动增升型地效飞行器地效过渡区的操纵装置,包括可对襟翼和导流片同时驱动的液压系统和可操纵、监控和协调液压系统工作的控制电路总成,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源、协调控制装置和执行机构。本发明由于在襟翼与导流片之间配制采用一套组合控制系统,只用一个操纵开关,便能同时对襟翼与导流片进行协调操纵,即在收襟翼的同时,以一定的规律向上偏转导流片;在放襟翼的同时,以一定规律向下偏转导流片,采用这种操纵系统克服了分别操纵襟翼及导流片引起的纵向力矩过大,而给飞行器在过渡飞行时带来的操纵困难。它不仅使纵向力矩变化大为减少,而且使驾驶员的操作动作变得简化、方便、保证了飞行器在过渡区飞行的安全。
91 飞蝶型飞行器 CN03135808.X 2003-09-09 CN1594033A 2005-03-16 叶应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蝶型飞行器,属于飞行器,飞行器外壳1呈大圆形,在大圆内,由同样大的七个圆按蜂窝原理进行有规律精确排列,并使周围的三个圆形平衡动舱9和三个圆形前进动力舱11与中间的一个圆形控制舱和乘坐舱5相外切,并在一个平面内,三个圆形平衡动力舱9与三个圆形前进动力舱11交叉排列,都相互外切,在平衡动力舱9和前进动力舱11内由电动机支撑杆4安装球形电动机固定球部8,其上通过电动机轴7安装球形电动机活动球部2,其上安装螺旋桨3,本飞行器通过控制舱和乘坐舱周围的平衡动力舱及前进动力舱之间的相互转换和协同作用,实现飞行速度快、垂直起降、三维飞行、空中悬停、漂浮,适用于科学研究、军事和娱乐。
92 飞机刹机装置 CN01132602.6 2001-08-27 CN1406815A 2003-04-02 黄林生
一种飞机刹机装置,在飞机机翼的上下方装上四个可开启、关闭的圆筒,当飞机需要刹机时,即开启圆筒,进入圆筒的空气被阻塞不能流通,利用空气的动产生巨大的阻力,达到飞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减速的目的。
93 一种动增升型地效飞行器地效过渡区的操纵装置 CN02134341.1 2002-07-11 CN1390742A 2003-01-15 陈洪若; 韩光维; 傅世廉; 周雷; 郑永熙; 曾恒发; 何连生; 龚建中
一种动增升型地效飞行器地效过渡区的操纵装置,包括可对襟翼和导流片同时驱动的液压系统和可操纵、监控和协调液压系统工作的控制电路总成,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源、协调控制装置和执行机构。本发明由于在襟翼与导流片之间配制采用一套组合控制系统,只用一个操纵开关,便能同时对襟翼与导流片进行协调操纵,即在收襟翼的同时,以一定的规律向上偏转导流片;在放襟翼的同时,以一定规律向下偏转导流片,采用这种操纵系统克服了分别操纵襟翼及导流片引起的纵向力矩过大,而给飞行器在过渡飞行时带来的操纵困难。它不仅使纵向力矩变化大为减少,而且使驾驶员的操作动作变得简化、方便、保证了飞行器在过渡区飞行的安全。
94 分动式翼型双平尾 CN96108684.X 1996-07-10 CN1169935A 1998-01-14 邢麟祥
“分动式翼型双平尾”具有与“分动式翼型双垂尾”相似的许多特性,从诸如结构、类型、双肢间距,动惯性对机头颤振的影响,舵动响应,降低形阻延缓波阻的举措、舵动方式改变引起课题和研究领域的变化以及通过现机改装提高其纵横向机动的性能,并预言“改装”将作为一新兴的独立的技术学科面世等方面作了阐述。接着又谈了两项改造的两款区别,呼吁对现机传统结构作有别于传统方式的研究。以便使传统的结构和性能也要有所突破和创新。
95 一种航空器机电系统机内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202411924454.8 2024-12-25 CN119370315B 2025-03-25 张自来; 肖息; 常诚; 戴伟昊
申请提供一种航空器机电系统机内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本申请提供的航空器机电系统机内无线通信系统,通过构建四条不同的通信链路,分别实现了VMC与前轮转弯作动、方向作动、扰流板作动及感知处理单元之间的高效、实时信息交互;通过令RIU与网关节点、网关节点与协议处理终端之间无线通信,减少复杂布线的需求,降低机电系统重量;通过令协议处理终端与作动器或感知处理单元一一对应,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与系统操作的一致性;各系统独立通过总线与VMC连接,便于维护和升级,以及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各个系统支持多终点设备的接入,且每个协议处理终端与其对应终点设备单独通信,易于根据需求扩展新的终点设备。
96 机动载荷减缓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飞机 CN202210796487.3 2022-07-06 CN114954918B 2025-02-25 李文丹; 蒋海辉; 张程; 余圣晖; 王磊; 郑晓辉; 欧阳一方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动载荷减缓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飞机,机动载荷减缓控制方法应用于飞机,包括:计算飞机当前的机动载荷减缓过载偏差;根据机动载荷减缓过载偏差判断飞机当前的状态是否满足机动载荷减缓功能开启条件;若飞机当前的状态满足机动载荷减缓功能开启条件,则开启机动载荷减缓功能并驱动飞机的副翼和扰流板偏转,以减缓飞机的机翼上当前的机动载荷。根据本发明,可以减缓飞机机动飞行时机翼上的载荷从而减轻机翼的结构设计质量,使得飞机具有更小的整体质量,从而提升飞机的巡航性能和运营效益。
97 一种飞机多操纵面协调控制管理系统 CN202111664495.4 2021-12-31 CN114771807B 2025-02-18 刘世民; 郑华; 何超
申请提供了一种飞机多操纵面协调控制管理系统,包括:指令初步分配模、重构指令生成模块、操纵效率转换模块、极性处理模块、操纵面限偏及优先级判定模块、指令再分配模块,本申请提供的飞机多操纵面协调控制管理系统和方法可以实现多组功能冗余操纵面在不同飞行阶段的协调调度、指令转换、故障重构、限偏保护等功能,全面发挥飞机的气动冗余,保障飞行安全,同传统控制律设计方法兼容,适用性、通用性强,工程价值较高。
98 固定翼飞机及起降方法 CN202411406360.1 2024-10-10 CN119284138A 2025-01-10 王山
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固定翼飞机及其起降方法。所述固定翼飞机的推进器在飞机的重心前方,可以相对机身向上翻转,所述固定翼飞机具有一种无跑道起降和自动起降的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简化了固定翼飞机的起落架;消除了小型固定翼飞机对地面跑道的依赖;减少或消除了起降时切变对飞机的不利影响;使小型固定翼飞机的常规驾驶包括起降,简单化和标准化。本发明降低了小型固定翼飞机的常规驾驶技术要求,使固定翼飞机的飞行更容易被广泛的人群掌握,使固定翼飞机更容易被推广。
99 一种适用于大柔性飞机的阵载荷减缓方法 CN202411251879.7 2024-09-09 CN118992088A 2024-11-22 孟杨; 张宇辉; 陈智盈; 谢长川; 汪愈澄; 郭有光
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柔性飞机的阵载荷减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大柔性飞机上设置飞行参数传感器;在大柔性飞机的机翼上设置光纤应变传感器;建立内环控制回路,所述内环控制回路基于所述机翼的局部曲率进行反馈调整,确定内环面控制调整量;建立外环控制回路,所述外环控制回路基于所述飞行参数传感器的测量值进行跟踪补偿,确定外环舵面控制调整量;将所述内环控制回路和外环控制回路结合,建立对大柔性飞机的阵风减缓控制模型,确定最终的阵风减缓舵面控制调整量,对大柔性飞机舵面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基于机翼较大的变形实现飞机阵风载荷减缓。
100 一种襟翼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2410982588.9 2024-07-22 CN118770532A 2024-10-15 李国材; 安刚; 孙军帅; 王秀鑫; 智文静
发明提供一种襟翼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航空电子计算机技术领域,该系统中第一襟翼控制计算机支路A接收襟翼收起放下控制指令,以及PSU的位置信号,并在指令和信号有效情况下,对目标控制指令进行有效性表决,若有效则将指令发送至支路B和第二襟翼控制计算机支路B;第二襟翼控制计算机支路A接收襟翼收起放下控制指令,以及PSU的位置角度信号,并在指令和信号有效情况下,对目标控制指令进行有效性表决,若有效则将指令发送至支路B和第一襟翼控制计算机支路B;第一第二襟翼控制计算机支路B在接收到指令时控制对应的WTB和PDU,控制左、右襟翼翼面收起、放下或制动;降低了襟翼控制的成本,提高了襟翼控制的可靠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