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
一种气动仿生肌肉 |
CN201310229074.8 |
2013-06-09 |
CN103253368A |
2013-08-21 |
尹维龙; 姚永涛; 吕海宝; 李建军; 李承泽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动仿生肌肉,属于气动仿生肌肉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商业化气动仿生肌肉成本高、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编织网管包裹在橡胶软管的外表面上,所述橡胶软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橡胶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头,所述一个压圈从编织网管的一端套入至第一连接头处,另一个压圈从编织网管的另一端套入至第二连接头处,所述一个套管从第一连接头的一端套入,另一个套管从第二连接头的一端套入。本发明所提出的气动仿生肌肉实现了仿生结构的功能要求与力学强度要求的结合。本发明同现有商业化的同尺寸量级气动仿生肌肉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成本低等优点。 |
182 |
飞机设计方法与方案 |
CN201110233660.0 |
2011-08-16 |
CN102935891A |
2013-02-20 |
张焰 |
本发明涉及飞机设计方法和一种五代半到六代的无垂直尾翼战斗机方案。发明人提出了“大纵向迎风面设计原则”、“稳定三角形技术”和“快速性问题的研究”三大核心技术,以及“机身侧斜线布局”的实施办法。该战斗机具有超高机动性、优秀的隐身气动外形、高超音速和短距离起降能力等优势。为了尽快提升我国空军的战斗力,建议早日论证决策、组织实施。 |
183 |
翼组件的设计方法 |
CN200910159578.0 |
2009-06-11 |
CN101604353B |
2013-01-09 |
乔治斯·季米特里亚季斯 |
本发明涉及一种翼组件的设计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翼组件有限元模型分析方法。所述翼组件包括主翼元件和多个控制表面。该方法包括:生成翼组件的载荷界面模型,该载荷界面模型包括:定义了一组节点的空间位置的数据,和将每个节点与控制表面之一或主翼元件相关联的数据。生成载荷数据,该载荷数据定义了作用在载荷界面模型的节点上的载荷,并且将载荷数据映射到有限元模型来产生加载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对加载的有限元模型执行应力分析,所述有限元模型可以根据应力分析的结果进行精炼。 |
184 |
一种舵机控制器 |
CN201210306112.0 |
2012-08-27 |
CN102837821A |
2012-12-26 |
张琴琴; 方卫; 杨建宏; 李博; 刘琳; 朱小红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舵机控制器,由调零电路与舵机反馈位置电路、目标信号调理电路、目标角度与实际角度处理电路、方向控制电路、信号选择电路、PWM信号发生电路、PID调理电路、载波信号发生电路、信号隔离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及电流采样电路、功率管驱动电路、H桥逆变电路及电流采样电路、电源供电电路组成。本发明利用常用的元器件,降低了成本,利用成熟的技术,保证了可靠性;它是采用了分立的电子元器件实现了PID控制技术、PWM控制技术、目标信号与实际信号处理技术、过流过压保护技术、隔离技术等;经实验验证,其快速的响应特性和良好的跟踪特性,满足了舵机控制的性能。 |
185 |
高度整体性线性促动器和操作的方法 |
CN201210173478.5 |
2012-05-21 |
CN102795336A |
2012-11-28 |
T·R·戈丁 |
本发明涉及高度整体性线性促动器和操作的方法。线性促动器(1)包括相对于彼此可滑动的第一外壳区段(2)和第二外壳区段(3)。在外壳区段(2,3)的内部提供第一马达(6)和第二马达(16),每个马达均可驱动螺纹杆(4)。如果马达中的一个变得卡滞,则另一个可驱动杆(4)。 |
186 |
空气动力系数推定装置及使用其的操纵面故障及损伤检测装置 |
CN201180008999.9 |
2011-03-16 |
CN102753435A |
2012-10-24 |
山崎光一 |
一种空气动力系数推定装置及使用其的操纵面故障及损伤检测装置,可运算高可靠性的空气动力系数推定值,并且,通过运算该空气动力系数推定值,减轻对乘客的负担,且可精确地检测操纵面的故障及损伤。具备:舵角指令信号生成单元(5),其生成用于推定表示机身的空气动力特性的空气动力系数的舵角指令信号;运动状态量取得单元(6),其取得基于舵角指令信号驱动设于机身的操纵面而引起的机身运动状态量;候补值算出单元(7),其根据运动状态量,使用两种以上不同的推定方法,分别算出用于推定上述空气动力系数的候补值;空气动力系数推定值确定单元(8),其基于各候补值,对空气动力系数推定值进行确定。 |
187 |
飞机的控制系统、飞机的控制方法以及飞机 |
CN201180005174.1 |
2011-02-25 |
CN102695649A |
2012-09-26 |
山崎光一 |
在舵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成为功能不良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稳定的飞行而不需要驾驶员进行复杂的节流阀操作。包括:运算部件(15),基于机体的状态信息以及来自操作端的操作指令信号,计算用于控制引擎推力的推力指令控制信号以及用于控制舵面的舵角指令控制信号;引擎驱动部件(17),基于所述推力指令控制信号驱动引擎;以及舵面驱动部件(16),基于所述舵角指令控制信号驱动各个舵面。 |
188 |
飞行控制系统 |
CN201110005470.3 |
2011-01-12 |
CN102126552A |
2011-07-20 |
中川伸吾; 小岛悟 |
本发明涉及飞行控制系统。提供一种在异常时能够进行迅速的备用工作的飞行控制系统。本发明的飞行控制系统构成为包含:PCS(1),基于飞行员对操纵杆以及其他操作生成飞行员驾驶信号;FCC(2),控制飞机的各转向翼(5)等;转向翼控制装置(4),为了基于从FCC(2)输出的转向翼驾驶信号控制各转向翼(5),按每个转向翼(5)被设置;以及数据总线(3),连接FCC(2)和转向翼控制装置(4),在转向翼控制装置(4)中,包含:ACE(6),基于转向翼驾驶信号执行伺服运算处理,输出致动器操作信号;以及致动器部(7),基于致动器操作信号对供给到油压油缸(72)的压力油进行控制,1个转向翼(5)通过多组ACE(6)和致动器部(7)控制,ACE(6)包含:常用控制部(62)、监视部(63)、备用控制部(64)等。 |
189 |
基于吹气的机身大迎角俯仰力矩控制方法 |
CN201010223785.0 |
2010-07-01 |
CN102009743A |
2011-04-13 |
邓学蓥; 王延奎; 董超; 石伟; 田伟; 马宝峰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吹气的机身大迎角俯仰力矩控制方法。为克服现代战斗机机身在大迎确机动时抬头力矩过大的问题。通过确定实施吹气控制的迎角范围、吹气缝设置、俯仰力矩控制实施三个步骤,实现对机身大迎角俯仰力矩的有效控制。 |
190 |
用于飞行器领航的方法和一套设施 |
CN200580051777.X |
2005-09-05 |
CN101283318B |
2010-06-16 |
G·I·沃尔科夫; Y·A·扎采夫; A·V·科尔迪夫; A·U·孔德拉施娜; M·V·科尔茹耶夫; Y·I·马洛夫; A·M·莫尔金; V·V·波德基多夫; A·N·普罗宁; V·A·萨温 |
本发明涉及到用于飞行器领航的一种方法和一套设施,该飞行器首先用来探测紧急情况并消除由此产生的后果,可以以飞行员借助于飞行控制设施来操作飞行器的形式、以由控制台技术设施所发出的指令来遥控驾驶飞行器的形式、以及以由飞行器设备所发出的指令独立自动地驾驶飞行器的形式来执行所有可能的用来驾驶同一飞行器的控制模式。为了实施飞行器的遥控、自动控制和独立控制,在所述飞行器上和在所述控制台中提供控制设备的功率驱动单元、用来对其进行接通和断开的系统、以及技术支持设施。 |
191 |
用于飞行器领航的方法和一套设施 |
CN200580051777.X |
2005-09-05 |
CN101283318A |
2008-10-08 |
G·I·沃尔科夫; Y·A·扎采夫; A·V·科尔迪夫; A·U·孔德拉施娜; M·V·科尔茹耶夫; Y·I·马洛夫; A·M·莫尔金; V·V·波德基多夫; A·N·普罗宁; V·A·萨温 |
本发明涉及到用于飞行器领航的一种方法和一套设施,该飞行器首先用来探测紧急情况并消除由此产生的后果,可以以飞行员借助于飞行控制设施来操作飞行器的形式、以由控制台技术设施所发出的指令来遥控驾驶飞行器的形式、以及以由飞行器设备所发出的指令独立自动地驾驶飞行器的形式来执行所有可能的用来驾驶同一飞行器的控制模式。为了实施飞行器的遥控、自动控制和独立控制,在所述飞行器上和在所述控制台中提供控制设备的功率驱动单元、用来对其进行接通和断开的系统、以及技术支持设施。 |
192 |
飞机俯仰增稳和指令增控系统 |
CN96111536.X |
1996-08-22 |
CN1230721C |
2005-12-07 |
齐奥玛斯纳玛巴第; 蒙蒂·R·埃文斯; 爱德华·E·科尔曼; 罗伯特·J·布利格; 理查德·S·布鲁豪斯; 多尔·M·安德森; 蒂莫西·A·尼尔森 |
一种俯仰增稳和指令增控系统,其中,利用配置成接收驾驶杆输入信号并把输入信号转化为升降舵指令信号的反馈系统。系统的反馈部分处理代表当前飞机数据的信号,该信号根据以前的升降舵指令而形成。通过把驾驶杆输入信号转变为按飞行员要求的C*U指令信号,并且对比指令信号和在飞机当前状态基础上计算出的C*U指令信号,来完成系统的增稳。误差信号代表飞行员指令信号和飞机响应信号之差,误差信号积分后与升降舵指令信号相加。所以,本发明的俯仰增稳和指令增控系统实现了飞行员指令和飞行执行指令之间的零偏差。 |
193 |
分动式翼型双垂尾 |
CN90104040.1 |
1990-05-31 |
CN1052084A |
1991-06-12 |
邢麟祥 |
“分动式翼型双垂尾”是针对在以差转副翼为主、偏转方向舵为辅完成的盘旋(转弯)机动中轨迹半径过大、机动时间过长及因机翼弹性变形、大迎角飞行、超音速飞行而使副翼效率剧降等缺点提出来的。它根据儒氏定理,把对称翼型局偏垂尾改为同时只准单肢全动变掠(或变幅,或变翼型)的对称全等并列翼型双垂尾。缘于该动作,双垂尾中失去对称抵消部份的侧向升力对飞机重心产生偏转力矩,使飞机作瞬间无侧滑转向。因此,可望取消副翼,把轨迹半径由近千米降到几米甚至降到零。 |
194 |
一种航空器机电系统机内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
CN202411924454.8 |
2024-12-25 |
CN119370315A |
2025-01-28 |
张自来; 肖息; 常诚; 戴伟昊 |
本申请提供一种航空器机电系统机内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本申请提供的航空器机电系统机内无线通信系统,通过构建四条不同的通信链路,分别实现了VMC与前轮转弯作动、方向舵作动、扰流板作动及感知处理单元之间的高效、实时信息交互;通过令RIU与网关节点、网关节点与协议处理终端之间无线通信,减少复杂布线的需求,降低机电系统重量;通过令协议处理终端与作动器或感知处理单元一一对应,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与系统操作的一致性;各系统独立通过总线与VMC连接,便于维护和升级,以及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各个系统支持多终点设备的接入,且每个协议处理终端与其对应终点设备单独通信,易于根据需求扩展新的终点设备。 |
195 |
电动航空器及电动航空器的控制装置 |
CN202411390511.9 |
2020-08-11 |
CN119099858A |
2024-12-10 |
杉田俊; 岩川辉; 桥本真梨子; 竹村优一 |
包括具有驱动旋转翼(30)而使其旋转的驱动用马达(12)及使驱动用马达驱动的驱动部(11)的多个电驱动系统(10、10a~10d)的电动垂直起降机(100、100a~100d)包括:驱动信息检测部(55),其针对多个电驱动系统的每一个检测驱动信息,该驱动信息包括构成驱动用马达的劣化状态的指标的马达信息和构成驱动部的劣化状态的指标的驱动部信息中的至少一方;以及是否要保养检测部(57),其基于检测到的驱动信息,对是否要针对多个电驱动系统的每一个的保养进行检测。 |
196 |
用传感器测量多个控制表面的方法和装置 |
CN202010589557.9 |
2020-06-24 |
CN112141322B |
2024-12-06 |
马克·S·古德 |
公开了用传感器测量多个控制表面的方法和装置。用于确定与第一控制表面和第二控制表面相关联的状况的公开的示例装置包括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测量与其操作性地耦接的轴的旋转。该装置还包括操作性地耦接在轴与第一控制表面的第一枢轴之间的第一差速器,以及操作性地耦接在第一差速器与第二控制表面的第二枢轴之间的第二差速器。 |
197 |
一种用于飞机操纵系统的产品安装和调节平台 |
CN202410982616.7 |
2024-07-22 |
CN118927207A |
2024-11-12 |
卢布; 胡瑞谋; 杨凯; 胥海量; 陈培磊; 陈晗昭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操纵系统的产品安装和调节平台,安装台架的一侧的上端面上垂向设置有连接支架,另一侧的下端面设置有机体安装架,且上端面与支座组件的支座台面固定连接,通过支座组件两侧设置的安装结构安装离合器;2个拉杆组件的一端分别与1个支架组件的双耳部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三角链盘中2角处的双耳结构铰接,三角链盘的另1角与连接支架铰接,安装台架的机体安装架与飞机内机体结构固定连接,2个支架组件分别通过其安装端面与飞机Ⅱ大梁的两侧贴合并固定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离合器在飞机中的现有安装方式,安装费时费力,容易出现装配应力导致产品功能失效,故障率高,维护成本高,严重影响产品工作可靠性等问题。 |
198 |
一种配置有多个控制通道的飞控系统 |
CN202410798774.7 |
2024-06-19 |
CN118770531A |
2024-10-15 |
唐志帅; 胡令令; 王延刚; 郭建伟; 刘兴华; 司马骏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有多个控制通道的飞控系统。该多个控制通道中的每一者包括主计算机和次级计算机,主计算机接收次级计算机发送的驾驶舱传感器信号以及接口系统信号,解算出控制律指令并将其传输到舵面作动器,从而驱动舵面运动。另外主计算机内部集成有备份控制功能以用于在所有次级计算机失效的情况下接收关键备份信号,同时可与舵面作动器(REU/PCU)进行总线通信,可不经过次级计算机直接控制作动装置从而驱动飞机舵面运动。 |
199 |
一种大型运输机备份飞控系统激活方法及系统 |
CN202211497741.6 |
2022-11-27 |
CN115743522B |
2024-07-23 |
何一强; 解庄; 陈瑶; 冯天悦; 倪晓彬; 石力; 张茹; 尚芃超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型运输机备份飞控系统激活方法及系统,属于飞行控制技术领域。该系统中每个ACE分别通过总线连接到BCC,向BCC发送ACE的自身状态信息,包括ACE故障状态、升降舵指令比较监控有效状态、副翼指令比较监控有效状态和方向舵指令比较监控有效状态,BCC根据一键激活开关状态、禁止激活开关状态和从ACE接收到的ACE状态信息,在ACE的作动器指令对舵面的控制不满足MAC时,通过指令支路和监控支路执行对应的激活操作,对舵面进行控制,实现了若干ACE失效导致ACE的作动器指令对舵面的控制不满足MAC时,BCC能够自动激活,并接管ACE,继续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
200 |
基于改进型混合多目标PSO的飞翼无人机冗余舵面控制方法 |
CN202011294205.7 |
2020-11-18 |
CN112464557B |
2024-07-02 |
郑峰婴; 王峰; 甄子洋; 许梦园; 熊博威; 李涵; 嵇鼎毅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型混合多目标PSO的飞翼无人机冗余舵面控制方法,属于计算、推算或计数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先进布局飞翼无人机的舵面综合特性,包括舵面受限,强耦合、非线性等,常规线性分配方法难以精确控制的问题,提出基于混合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操纵冗余分配策略,有效处理飞翼无人机的舵面特性,解决飞行控制时的舵面操纵冗余。保证控制跟踪精度,实现舵面平滑控制,并提高控制面操纵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