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
一种车载救生装置 |
CN201510177801.X |
2015-04-15 |
CN104773128B |
2018-05-01 |
罗帮辉 |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救生装置,包括:用于储存氧气的储气内胆和保护壳体,所述储气内胆设置于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所述储气内胆材料为弹性材料;所述储气内胆连接有一个或多个呼吸件,所述呼吸件位于所述保护壳体的外部;所述呼吸件上设置有浮球。本发明通过将储气内胆设置于保护壳体的内部,防止了水中压力较大,对储气内胆的储气功能产生影响;而且车载救生装置可以当作救生圈。储气内胆连接有一个或多个呼吸件,并在呼吸件上设置浮球,当人逃离汽车且嘴脱离呼吸口后,呼吸口能始终保持在水面以上,从而保证了车载救生装置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正常使用。 |
62 |
一种多路流体滑环 |
CN201711274907.7 |
2017-12-06 |
CN107933855A |
2018-04-20 |
邢朝华; 许胜华; 黄峰; 张生; 颜小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流体滑环,涉及潜水设备领域,包括芯轴和衬套,芯轴套在衬套内,衬套与芯轴相对转动配合;芯轴内设置至少一个通道孔,衬套与之相对应处设置导流孔,芯轴和衬套之间设置流体传输部,流体传输部将通道孔内的气体或液体传输给衬套上的导流孔,导流孔与潜水脐带连接,通道孔与气源或液源连接。本发明的多路流体滑环的芯轴内设置多路通道孔,通道孔内可以通入气源或液体供给水下的潜水员使用,本滑环是水下潜水时与潜水脐带配合使用的必备设备,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 |
63 |
潜水呼吸器 |
CN201510570585.5 |
2015-09-09 |
CN105083501B |
2018-01-30 |
陈杰; 方以群; 王世峰; 袁恒荣 |
一种潜水呼吸器,包括:气瓶;还包括:气体流量检测机构,所述气体流量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第一设定时间内所述压缩空气的流量;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气体流量检测机构连接,所述气体流量检测机构能够将检测的压缩空气的流量所对应的流量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判定所述第一设定时间内所述压缩空气的流量是否在设定流量范围内;若判定结果为肯定,则所述处理单元标记所述潜水呼吸器使用者呼吸一次,否则,不计数;在第二设定时间内,重复上述步骤,并统计记录呼吸次数。本发明通过测量气体管道内通过的气体流量来监测潜水呼吸器使用者的呼吸状态。 |
64 |
可穿戴水下外骨骼支架系统 |
CN201710506219.2 |
2017-06-28 |
CN107336818A |
2017-11-10 |
胡德安; 张居正; 周仁馆; 房翔; 阚鹏飞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穿戴式外骨骼支架系统,技术方案是:支架系统包括支架系统、驱动系统、浮力系统和呼吸系统,所述支架系统是一种框架结构,框架由铝合金一体成型或通过铝板搭接再焊接的方式制成。支架系统可制成背心结构,方便使用者穿戴;所述驱动系统包括支撑架与环形夹持装置,二者均附在支架上;所述浮力系统在支架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框架空间,填充浮力材料;所述呼吸系统包括安放氧气瓶的环形夹持装置。本发明目的在于开发出一种能辅助人体在水下活动的外骨骼,使得人体在水下活动时,游动速度更快且省力。 |
65 |
潜水呼吸器用气水分离装置 |
CN201410087748.X |
2014-03-11 |
CN103895839B |
2017-01-04 |
顾靖华; 方以群; 柳初萌; 刘平小; 姚建; 范维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水呼吸器用气水分离装置,包括一端密封的中空接头、壳体、端盖和螺母,接头的一端与螺母连接,接头的密封端与壳体连接,接头的密封端向壳体内延伸,端盖的一端与壳体的另一端连接,端盖与壳体组成分离腔,端盖的一端设进气腔,另一端设有中空的气水分离柱,气水分离柱的一端与所述的进气腔相连通,另一端插在分离腔中,气水分离柱的端部设有与气水分离柱内腔相连通的分离孔,接头的端部设有扩散孔,扩散孔与接头的作为出气腔的内腔相连通。本发明在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使潜水呼吸器定量孔腐蚀后堵塞,不会导致潜水呼吸器供气流量不足甚至无法供气,确保了潜水人员的安全。 |
66 |
用于气体、数据、通信获取/文档记录、辅助电力和安全的集成脐带递送系统 |
CN201480068888.0 |
2014-12-23 |
CN105830176A |
2016-08-03 |
威廉·梅斯纳 |
一种脐带系统,用于在柔性保护性覆盖物内向在恶劣环境中的用户发起并且递送多个不同的呼吸气体、安全系绳、用于可用文档记录的多向的、多格式的数据/通信获取和递送的多个辅助线、个人/情境意识和用于工具、辅助或装置削弱的辅助电源。 |
67 |
可自动调节的水下呼吸器 |
CN201410290410.4 |
2014-06-25 |
CN104015898B |
2016-06-29 |
徐巍; 薛富利; 祝远程; 张斌; 李晨晨; 张威龙 |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水下呼吸器包括二级减压呼吸装置,该二级减压呼吸装置包括:可在第一方向上往复活动的膜瓣组件;可绕第一支点顺时针转动的上摇臂,其设置在所述膜瓣组件下方且与膜瓣组件接触;可绕第二支点逆时针转动的下摇臂,其设置在所述上摇臂的下方且与上摇臂接触,所述下摇臂的下沿设置有凸起顶座;可在第二方向上往复移动的顶杆,其一端与所述凸起顶座连接,另一端与下述活塞连接;活塞,其通过弹簧顶压在进气口;和咬嘴,其通过所述活塞与所述进气口相通,并通过所述膜瓣组件与出气口相通。该水下呼吸装置会随着使用者呼吸频率及气体流量控制供气的大小,当使用者呼吸时,该装置的二级减压装置会随着呼气量的大小调整进气量。 |
68 |
一种车载救生装置 |
CN201510177801.X |
2015-04-15 |
CN104773128A |
2015-07-15 |
罗帮辉 |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救生装置,包括:用于储存氧气的储气内胆和保护壳体,所述储气内胆设置于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所述储气内胆材料为弹性材料;所述储气内胆连接有一个或多个呼吸件,所述呼吸件位于所述保护壳体的外部;所述呼吸件上设置有浮球。本发明通过将储气内胆设置于保护壳体的内部,防止了水中压力较大,对储气内胆的储气功能产生影响;而且车载救生装置可以当作救生圈。储气内胆连接有一个或多个呼吸件,并在呼吸件上设置浮球,当人逃离汽车且嘴脱离呼吸口后,呼吸口能始终保持在水面以上,从而保证了车载救生装置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正常使用。 |
69 |
为潜水员独立地制备、处理和供给呼吸用气体的设备 |
CN200310123948.8 |
1998-04-03 |
CN1530286A |
2004-09-22 |
格奥古伊·托多洛夫 |
在潜水深度0~1000米为潜水员独立地制备、处理和供给呼吸用气体的背驮式潜水设备,其中,在该设备上安装一带绞车的电缆滚筒作为附加装备,潜水员随时在任一深度可以主动与表面或指挥中心建立电流、视频和通话连接,并借助于一个可吹胀的浮体装备有闪光和快速探测天线。 |
70 |
一种自动调节式逃生器减压阀 |
CN202411265232.X |
2024-09-10 |
CN118928708B |
2025-03-18 |
邱伟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式逃生器减压阀,包括阀体套、移动活塞、伸缩弹簧、感应组件、入气管道、排气管道、封闭板;本发明在使用时,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通过控制器输入压力的预设值,当移动活塞受高压气流冲击并向阀体套内部移动,移动活塞挤压伸缩弹簧,伸缩弹簧向内抵压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受到压力,当压力值达到预设值后,压力感应器将驱动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驱动转动电机开始运转,然后转动电机控制定位柱向移动活塞方向移动,并抵压移动活塞向外侧移动直到压力感应器达到预设值时转动电机停止驱动,如此本发明实现了自动控制、使用便利。 |
71 |
一种用于千米级饱和潜水高压舱的供给系统 |
CN202011590970.3 |
2020-12-29 |
CN112554271B |
2024-12-24 |
王福存; 周铭华; 赵磊; 刘啸峰; 修仁强; 邢熙权; 张卓林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千米级饱和潜水高压舱的供给系统,包括高压舱,供给系统包括气体过滤单元和水供给系统,气体过滤单元设置在高压舱外,过滤单元包括依次通过管路串联的过滤单元、钠钙过滤单元、活性碳过滤单元、两个硅胶自动再生过滤单元、加热单元B;高压舱到过滤单元的排出管路上由高压舱到过滤单元依次设置有高压球阀、单向阀、减压阀、压力表、流量调节阀和温度传感器,在单向阀和减压阀之间的排出管路上设置旁通管路A,管路安装有安全阀;旁通管路C上串联安装氦气浓度分析仪、氢气浓度分析仪和氧气浓度分析仪;旁通管路D与进气管路连接处到高压舱的进气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加压单元、大功率高压鼓风机和阻火器。 |
72 |
一种海上高气压脱险系统 |
CN202110409460.X |
2021-04-15 |
CN112896464B |
2024-10-18 |
王福存; 修仁强; 邢熙权; 刘啸峰; 周铭华; 张卓林; 孙凯; 李韶清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高气压脱险系统,包括生活逃生两用舱、主控制室单元及应急控制室单元,所述两用舱包括底座、舱体、配重物、主控制对接板、应急控制对接板、应急电源及多个应急气瓶;所述主控制室单元及应急控制室单元设置在工作母船上,所述主控制室单元通过管路与主控制对接板连接,所述应急控制室单元通过脐带与应急控制对接板连接。本发明脱险系统采用生活及逃生两用舱,节约了逃生脱险时间,能更好的保证舱内潜水员的人身安全,配重物合理调整舱体外侧的水位线的位置,提高舱体在紧急情况下漂浮在海面上的稳定性,应急气瓶及应急电源在紧急情况下为两用舱供气及供电,保证潜水员消耗所需,让逃生的潜水员有足够的时间等待营救。 |
73 |
一种潜水呼吸设备的气体净化器 |
CN202410539643.7 |
2024-04-30 |
CN118416609A |
2024-08-02 |
陈海棠 |
本申请公开一种潜水呼吸设备的气体净化器。其外套筒与净化剂桶,同心间隔固定装配,二者的间隙作为回流气的环形通道。净化剂桶的桶口:朝下正对底盖的开口腔,同心设有碗形的导流罩。导流罩:主体凸起而位于上述开口腔内,碗底设有中心通孔,用于引导来自环形通道的回流气与冷凝水,可阻止冷凝水进入净化剂桶,有利于延长净化剂使用寿命。 |
74 |
一种单人潜水呼吸设备的气路系统 |
CN202410541856.3 |
2024-04-30 |
CN118358727A |
2024-07-19 |
陈海棠 |
本申请公开一种单人潜水呼吸设备的气路系统。其中的吸气缓冲袋和呼气缓冲袋,均仅一端接入循环气路。其吸气三通阀:通过一端装配在吸气缓冲袋开口,剩余两端接通循环气路,设有第一手动补气口和自动补气口。其呼气三通阀,通过一端装配在吸气缓冲袋开口,剩余两端接通循环气路,设有第二手动补气口。该气路系统可通过第一手动补气阀、第二手动补气阀和自动补气机构为循环气路补气,而且结构紧凑、使用方便。 |
75 |
一种新型口含式多功能潜水呼吸辅助器 |
CN202010715013.2 |
2020-07-23 |
CN111703561B |
2024-06-14 |
黄凤宝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口含式多功能潜水呼吸辅助器,包括呼吸辅助器本体、嘴部缓解疲劳支架和活塞式双向阀,所述呼吸辅助器本体一端设有潜水呼吸器连接口,所述潜水呼吸器连接口外侧设有呼吸器固定凹槽,所述呼吸器固定凹槽内嵌套设有防脱收紧套,所述嘴部缓解疲劳支架设于呼吸辅助器本体内,所述嘴部缓解疲劳支架一端设有潜水呼吸器密封安装口,所述呼吸辅助器本体右侧设有软管安装孔,所述活塞式双向阀设有两组,两组分别为第一活塞式双向阀和第二活塞式双向阀,所述第一活塞式双向阀设于进出气延伸软管内,所述第二活塞式双向阀设于潜水服上。本发明涉及潜水呼吸辅助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新型口含式多功能潜水呼吸辅助器。 |
76 |
手腕应急呼吸器 |
CN202410074060.1 |
2024-01-18 |
CN118124758A |
2024-06-04 |
廖超武; 粟武 |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腕应急呼吸器,包括有阀座、气瓶以及绑带;该阀座内设置有高压气体通道、低压气体通道和气体交换室,该气体交换室内设置有第一安装孔,该第一安装孔连通低压气体通道和气体交换室之间,该第一安装孔中设置有气体释放阀,且气体交换室内设置有按压片,该按压片位于气体释放阀的外侧并控制气体释放阀打开或关闭;通过在阀座上设置气体释放阀、减压阀和开关等,并将气瓶设置于阀座上,同时配合绑带设置于气瓶上,通过绑带使得本产品可以佩戴上手臂上使用,以为佩戴人员提供应急气源,产品轻便,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应急救援上,为使用带来便利。 |
77 |
基于可主动施力的分体式潜水咬嘴的水下信号传输系统 |
CN202311465936.7 |
2023-11-07 |
CN117200901B |
2024-02-02 |
许荣宸; 李鸿波; 刘琳; 范毅平; 王雅琪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主动施力的分体式潜水咬嘴的水下信号传输系统,属于智能咬嘴及咬嘴通信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水下通信主机、耳机及潜水咬嘴;潜水咬嘴内置有控制开关,潜水员咬合时,控制开关检测到咬合信号;水下通信主机分别与潜水咬嘴的控制开关、耳机电性连接;潜水员连续两次咬合控制开关时,控制开关给水下通信主机发送咬合信号,水下通信主机对该咬合信号进行解析后,通过耳机播报该咬合信号对应的语音菜单播报命令,潜水员在耳机中听到该命令时,再次咬合控制开关,该命令通过水下通信主机发送到岸上基地,实现潜水员与岸上基地的通信;本发明能够实现水下的潜水员与岸上基地的通信,并且降低口颌系统劳累程度。 |
78 |
一种半闭式水下循环呼吸器 |
CN202311565466.1 |
2023-11-22 |
CN117341944A |
2024-01-05 |
雷华柯; 赵秋节; 高文顺; 唐兴潮; 任志伟; 陈光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闭式水下循环呼吸器,包括背架、呼吸循环系统和供气系统;其中,所述呼吸循环系统包括咬嘴阀、呼气管、呼气袋、自动排气阀、二氧化碳吸附剂罐、吸气袋、吸气管;所述供气系统包括氧气瓶、氧气减压阀、氮氧混合气瓶、氮氧混合气减压阀、气路切换阀和供气管路;本发明利用氧气作为气源在7米以浅的深度进行使用,在7米至40米使用氮氧氮氧混合气进行潜水,氮氧混合气体经过吸收剂罐吸收掉二氧化后重新成为洁净的气体,重新进入肺袋后再次进入吸气管路供人体呼吸,提高了氧气利用率,体积小,重量轻,有效的减少大深度潜水后,上浮的减压时间,使整个潜水过程更加安全。 |
79 |
一种基于智能咬嘴的水下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202311465941.8 |
2023-11-07 |
CN117200902A |
2023-12-08 |
李鸿波; 刘琳; 薛芃; 霍娜; 范毅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咬嘴的水下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属于口腔内智能咬嘴技术领域,该水下通信方法为:根据水下环境参数、任意两个智能咬嘴之间的距离和智能咬嘴选择的通信方式,计算任意两个智能咬嘴之间的通信质量Q;基于所述通信质量Q选择任意两个智能咬嘴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计算每个智能咬嘴的剩余电量,根据所述剩余电量确定多个智能咬嘴之间的组网连接顺序;根据所述组网连接顺序将多个智能咬嘴之间进行网络连接,实现智能咬嘴之间的通信;本发明能够在复杂变化的水下环境中快速构建高质量的通信网络。 |
80 |
一种潜水恒压阀 |
CN202211079591.7 |
2022-09-05 |
CN116252934A |
2023-06-13 |
易伟 |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水恒压阀,包括:阀体,一端与气瓶相连,另一端与呼吸器相连;恒压腔,形成于所述阀体内,并与所述呼吸器相连通;活塞组件,位于所述恒压腔内,且在所述恒压腔内能够线性地运动,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滑动;通过活塞组件线性地运动实现调压,当通入恒压腔的气压过大时,推动活塞组件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同时,活塞组件阻挡气瓶的供气,恒压腔内的气体向呼吸器流动,释放压强;当恒压腔内的气压减小,活塞组件又从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重新连通恒压腔与气瓶,开启新一轮的调压循环,从而获得稳定安全的低压输出,且避免气瓶高压降低时,低压输出不稳、不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