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 咖啡;茶;其代用品;它们的制造、配制或泡制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利用食用真菌发酵制作茶菌质体增加茶叶营养的方法 CN202410271398.6 2024-03-11 CN117958331A 2024-05-03 梁言; 吴家强; 王蔚芸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食用真菌发酵制作茶菌质体增加茶叶营养的方法,包括茶叶的预处理流程,将茶叶湿透并进行蒸汽处理,以及真菌的驯化流程,包括驯化剂的配制和接种步骤。驯化剂由淡竹叶、酸枣仁、桑叶、杏和陈皮中药组合提取物构成。这些中药组合物经过醇提和提处理后混合浓缩,得到最终提取液。发明可将茶叶内含的咖啡弱化,将茶多酚缩合为茶黄素,同时生物合成菌多糖、三萜、核苷类、尿苷类、各种人体必需基酸等,降低茶叶寒性和苦涩度,提高茶叶香味甜度,茶菌体多糖和三萜类物质能提高人体免疫,是优质的健康食品。
82 一种红茶发酵加工装置 CN202410296078.6 2024-03-15 CN117958330A 2024-05-03 连克艳; 陈恩学; 龙雪梅
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发酵加工装置,涉及茶叶发酵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均匀供的红茶发酵加工装置。一种红茶发酵加工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安装有存储桶,存储桶开有周向等间距的排气口,存储桶内固接有放置桶,机架安装有气,机架远离存储桶的一侧固接有连接管,机架滑动连接有旋转管,连接管连通有输气管,一个输气管与旋转管一端转动连接并相通,一个输气管与气泵的输出端连通,旋转管另一端连通有滑动盖,滑动盖上固接有搅拌架。通过气泵为存储桶内提供充足的空气,并通过搅拌架转动分散空气和混合搅拌红茶,实现了均匀供氧,使空气与红茶充分均匀接触,从而促进红茶中的茶多酚酶充分进行氧化反应。
83 一种高GABA酸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0295191.2 2024-03-15 CN117958328A 2024-05-03 胥伟; 罗秋宇; 李琴梅; 李嘉雨; 何应军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GABA酸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高GABA酸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将茶鲜叶进行摊青、真空处理、光波杀青、揉捻、厌发酵和干燥,得到所述高GABA酸茶;所述真空处理包括:将摊青后的茶鲜叶装入真空封口袋内,将袋内空气抽出,室温放置5~10h。本发明真空处理使鲜叶中的GABA在厌氧条件下得到富集,使得生产出的酸茶中GABA的含量达到高GABA茶的标准。并且在真空过程中会对鲜叶造成一定的机械损伤,从而促进茶叶花香和果香的形成,有利于成品茶叶香气的转变和积累。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酸茶具有甘滑、醇厚、酸爽、清香的品质特点。
84 一种茶叶加工用杀青装置 CN202410289176.7 2024-03-14 CN117958327A 2024-05-03 罗理勇; 刘文颜
发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用杀青装置,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将茶叶翻转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中部活动连接有用于储存茶叶的储存滚筒,所述储存滚筒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对茶叶加热杀青的杀青组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可以带一侧的第一转轴旋转,之后再另一侧第一转轴的辅助支撑下带动中部的立板旋转,其中利用滑座均安装在环形滑轨内部,进而带动储存滚筒整体发生翻转调节,从而使得在杀青过程中利用储存滚筒的翻转带动其内部的茶叶发生活动,提高杀青效率,并且在完成杀青后利用第一电机驱动储存滚筒开口一端向下调整,从而使得储存滚筒内部的茶叶也会随之下落,便于人员将茶叶取出,加快工作效率。
85 一种高海拔有机卷曲形绿茶加工工艺 CN202410135261.8 2024-01-31 CN117958323A 2024-05-03 刘双全; 杨继洲; 杨立; 杨斌; 卿会明
发明涉及一种高海拔有机卷曲形绿茶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鲜叶摊放;S2、杀青;S3、杀青摊凉;S4、揉捻;S5、解抖筛;S6、烘二青;S7、做形;S8、做形摊晾;S9、毛火;S10、足火;S11、精加工和包装。本发明的一种高海拔有机卷曲形绿茶加工工艺制备得到的卷曲形绿茶中基酸、矿物质等含量高,且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和维生素等,能为饮用者提供健康的能量
86 一种提升藏茶中茶多糖含量的方法 CN202310462600.9 2023-04-26 CN116268138B 2024-05-03 王凝; 周小莉; 祝辉; 肖雄俊; 莫钐; 张镨予; 谷宝祥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藏茶中茶多糖含量的方法,使用发光二极管萎凋藏茶12‑24h,光源选择黄光(570‑600nm)蓝光(430‑450nm);中型揉捻机对预处理的藏茶揉捻1‑2min至分含量65%‑70%,揉捻后加入漆酶,待水量32%‑37%时进行二次揉捻5‑6min;接入生物渥堆发酵;结束后经干燥得到成品藏茶。成品藏茶使用热水提取,冷却离心,取上清液经乙酸乙酯,乙醇提纯离心,干燥。使用苯酚硫酸法测定,600~900kDa茶多糖得率达231.42‑302mg/g。本发明利用LED中的黄光和蓝光萎凋藏茶耦合微生物渥堆发酵以提升藏茶中的茶多糖含量,能有效提升藏茶茶汤鲜爽度,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藏茶中茶多糖含量的提高,使藏茶具有更佳的感官品质和生物活性,营养价值高,保健价值好。
87 一种白茶去杂和拼配的加工生产工艺 CN202110585883.7 2021-05-27 CN113231317B 2024-05-03 危赛明; 罗星火; 陈炳生; 陈添义; 陈文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去杂和拼配的加工生产工艺,采用包括选别组件、选除杂组件、匀堆拼配组件、称重打包组件的生产线装置进行除杂、拼配,其生产工艺的步骤如下:Q1:白茶进行金属类异物吸附处理、静电吸附;Q2:白茶经斜斗式提升机、平面输送机传输至风选给料斜输机组;Q3:双排式风选机将白茶中的沙石类异物及草毛类异物选出并排出;Q4:异物拣剔工序;Q5:磁选别工序;Q6:匀堆拼配工序;Q7:输送提升工序;Q8:称量工序;Q9:装箱工序;Q10:包装工序。本发明运用了自动送料、自动除杂、自动拼配、自动称量、自动装箱、自动打包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成功实现白茶的连续化、自动化精制加工。
88 一种可移动的茶叶发酵 CN201911334577.5 2019-12-23 CN110876414B 2024-05-03 邓忠安; 刘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茶叶发酵仓,包括底面板体,所述底面板体底部的四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撑腿。该可移动的茶叶发酵仓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滑轨和两个密封有利于茶叶的收取,通气管、进气流管体、通气孔、出气滑管和纱网管体有利于热气体的进入,使得茶叶均匀受热发酵,进气回流管体、排液管和通气管上的纱网有利于多余蒸汽液化排出,转动叶板实现了发酵仓的密封和通散热,转动电机为转动叶板通过了动支持,转轴、传动齿轮、链条和传送带实现了动力的传递,出气滑管和槽板有利于空心板的支撑和稳固,纱网体防止了转动叶板散热过快的情况发生,纱网管体有利于生物的繁殖,加速发酵。
89 一种藤茶硒黄III及其提取方法以及应用 CN202311696688.7 2023-12-11 CN117946053A 2024-04-30 李宇; 何美军; 赵苓云; 罗建群; 王睛芳; 廖璐婧; 袁晓曼; 彭诗琴; 黄东海; 朱越
发明涉及生物提取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藤茶硒黄III及其提取方法以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沸提取、大孔树脂纯化、正相色谱除杂、凝胶色谱柱层析除杂过程,最后浓缩、喷雾干燥处理后,为精制的藤茶硒黄酮III。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藤茶硒多糖IV化合物得率和纯度高,制备得到的藤茶硒黄酮III对癌细胞具有优异的抗癌活性,且还同时对正常上皮细胞没有毒副作用,可以制成食品药学上可接受的任意剂型。
90 一种天然植物源复合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787658.7 2023-12-25 CN117941760A 2024-04-30 戴鹏
发明涉及复合茶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然植物源复合茶,按重量份计,包括大瑶山古树茶叶10‑15份、罗浮山甜茶叶8‑15份、长寿草3‑10份、金花2‑6份、洛神花1‑5份和果干2‑6份。大瑶山古树茶具有清热解暑、助消化、降脂降压、抗化、延缓衰老等功效。罗浮山甜茶则具有清热解毒、润止咳、降血糖等多种功效。金银花则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功效。长寿草具有强肝健胃、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洛神花则具有美容养颜、瘦身、活血养血、舒缓压、调节情绪等功效。本申请通过适配的步骤和合理的重量配比将所有原料的功效相辅相成,同时制成茶叶粉末便于随身携带。
91 一种用于六堡茶酸奶的前期预制方法 CN202410289378.1 2024-03-14 CN117941759A 2024-04-30 江成英; 乔如颖; 杨文; 车德玉; 李亚; 杨柳; 高敏玲
申请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六堡茶酸奶的前期预制方法,包括S1、选择经过特定生物发酵处理的六堡茶叶,以提高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和增强其抗化性;S2、将发酵处理后的六堡茶叶与特定奶蛋白酶进行复合提取,以增强茶叶和牛奶蛋白的结合;S3、在低温条件下对复合提取液进行超滤浸提,以提取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并增加酸奶的抗氧化性。本发明旨在选用经过特定微生物发酵处理的六堡茶叶,该发酵处理可使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六堡茶酸奶的品质,采用复合提取技术,将茶叶与牛奶蛋白相结合,并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超滤浸提,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取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
92 一种花果香型红茶揉捻发酵设备及方法 CN202410291152.5 2024-03-14 CN117941758A 2024-04-30 王净
发明公开了一种花果香型红茶揉捻发酵设备及方法,涉及茶叶揉捻发酵制作技术领域,包括多个侧边支架,所述侧边支架上还固定安装有电热桶,所述电热桶远离发酵顶板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上圆盘,所述上圆盘远离电热桶的一面固定安装有大齿盘,所述大齿盘上固定安装有主轴外筒,所述主轴外筒上滑动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柔性按板,所述柔性按板远离主轴的一面设置有凹入圆弧,本发明通过电热桶对茶叶进行加热杀青,再通过柔性按板不断的摆动与搅拌,让电热桶内的茶叶进行均匀受热,防止茶叶在加热过程中被焦化。
93 一种绿茶改黄茶的加工方法 CN202410290703.6 2024-03-14 CN117941757A 2024-04-30 石玉峰; 朱丽; 吴嵩
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改黄茶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1)软化、(2)初闷、(3)揉捻、(4)复烘、(5)复闷、(6)烘干、(7)提香。本发明绿茶改黄茶,通过精准控制温度、湿度,让绿茶促进茶叶细胞吸加速绿茶软化,加入闷黄工艺,提高茶叶的厌反应,活化茶叶活性物质体系,便于绿茶黄化,形成黄茶的香味,促进茶叶中小分子物质的形成,通过闷黄工艺,使绿茶的外形色泽和汤色转变成黄色,形成黄茶的外观的特征品质,本发明方法可以使绿茶的品质特征转为黄茶的品质特征。
94 一种增亮增绿翠芽茶加工方法 CN202410113969.3 2024-01-27 CN117941755A 2024-04-30 王静
发明公开了一种增亮增绿翠芽茶加工方法,涉及茶饮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低温揉捻、基酸喷雾步骤,有助于更好地保留嫩绿的香气,提升翠芽茶的口感和香气,同时通过分级杀青和整形精细控制,以及茶醇涂覆,使得茶叶的色泽更加均匀,呈现出更为统一的绿润度,茶醇的均匀涂覆,提升了茶叶的光泽度,使得翠芽茶在外观上更加诱人,克服了传统翠芽茶加工方法存在的颜色不够鲜艳、香气流失快、色泽不均匀以及外观光泽度较低的劣势,不仅保留传统翠芽茶的特色,同时更为全面地提升了茶叶的品质,使得翠芽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翠芽茶加工方法存在的颜色不够鲜艳、香气流失快、色泽不均匀以及外观光泽度较低的问题。
95 一种培养冠突散囊菌的方法及应用 CN202410233792.0 2024-03-01 CN117801967B 2024-04-30 贺晶; 王雪; 孙军燕; 张晓伟; 张译丹; 徐晓晖
发明涉及生物发酵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培养冠突散囊菌的方法及应用,将桑叶茯茶作为冠突散囊菌的提取茶基,将普鲁兰多糖作为冠突散囊菌培养基成分之一,在传统培养基基础上,替换葡萄糖,在优化菌种之前即可加快冠突散囊菌的培养速度,同时提高后续冠突散囊菌的纯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培养冠突散囊菌的时间缩短至2‑3.5天。同时制备的桑叶茯茶成品中的冠突散囊菌远高于有关标准对冠状散囊菌的理化指标要求。
96 一种被誉为植物胰岛素的苦瓜降血糖中药配方 CN202310574500.5 2023-05-22 CN117919305A 2024-04-26 杨智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黄芪、苦瓜、桑叶、山茱萸、葛根、人参、富铬酵母制成的中药降糖配方。由被誉为″植物胰岛素″的苦瓜清凉解渴、益肾利尿,配以被誉为″神仙草″的桑叶清润燥、平肝明目,两者共为君药。臣以人参和黄芪升清阳,补肺气,布精微,助君药大补元气,气旺则阳津得以化生,津液生则渴可止。佐以葛根可补五脏诸虚,生津止渴;使以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对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咽干、多尿喜饮、易饥善食等疗效确切。辅以富铬酵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诸药配伍,共奏养阴生津、润燥止渴之功效。经临床验证,本发明具有辅助降血糖,减少西药用量,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糖尿病人群或血糖偏高者的优选保健佳品。
97 一种冲调型米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489462.X 2023-11-10 CN117918480A 2024-04-26 贾茜; 丁芙蓉; 黄飞
发明涉及方便食品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冲调型米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炒米粉40‑50%、炒黄豆粉20‑25%、炒芝麻粉15‑20%、茶叶粉8%‑15%、天然甜味剂3%‑5%。本发明将炒米粉、与黄豆粉、芝麻粉、茶叶粉等进行复配,可直接通过冲调的方式进行食用,非常方便,且能够替代主食,口感醇香。
98 一种饮料稳定剂和含稳定剂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658958.5 2023-12-05 CN117918474A 2024-04-26 乞锋辉; 刘学珍; 杨晓民; 靳晓伟; 脱世华
发明提供了一种饮料稳定剂和含稳定剂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饮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饮料稳定剂由三赞胶和半乳甘露聚糖以特定比例复配,可应用于饮料的制备。本发明的饮料稳定剂能够提升果味饮料、乳味饮料和茶味饮料的感官评价和稳定性,优于添加其他胶体体系的饮料,饮料产品的稳定性处于市场同类产品的中等以上平,有效解决了果味饮料、乳味饮料和茶味饮料容易分层、稳定性差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饮料稳定剂成本低,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
99 自动摊青萎凋机 CN202410236132.8 2024-03-01 CN117918434A 2024-04-26 王小文; 何君臣; 吴丽梅
发明提供自动摊青萎凋机,涉及茶叶生产设备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表面固定连接有机箱,且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机箱上表面一侧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输送机构一侧上方,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输料斗与转运斜板,所述输料斗与机箱固定连接,所述转运斜板固定安装在输料斗底部,且所述输料斗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出料管道,所述转运斜板表面开设有与出料管道一一对应的分散通道,所述分散通道内部均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顶部均设置有转动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多组出料管道与分散通道配合,出料管道可将输料斗内的茶叶输送至各个分散通道内部,从而保证各个区域内部都有茶叶,保证茶叶在输送过程中分布均匀。
100 一种茶梗茶叶分离装置 CN202210082441.5 2022-01-24 CN115007462B 2024-04-26 杨瑄; 张天鹏; 张忠良; 张晨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梗茶叶分离装置,包括倾斜设置并形成上口端和下口端的投料筒,所述投料筒的上口端安装有茶渣收集机构,投料筒的下口端经转接筒转动连接有梗叶分离筒,所述梗叶分离筒的下料端经驱动机构驱动而偏心转动,于梗叶分离筒靠近转接筒的端部处经弹性支撑机构与机架连接,于梗叶分离筒上安装有用于扰动梗叶分离筒内物料的气流扰动机构。本发明同步完成了茶叶中茶梗和茶渣的分离作业,茶叶的除杂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且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本发明适用于茶叶加工中杂质分离的技术领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