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鞋类 / 制鞋 / 复合鞋底、由其制成的鞋及其制造方法

复合底、由其制成的鞋及其制造方法

阅读:206发布:2022-06-18

专利汇可以提供复合底、由其制成的鞋及其制造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带有上面(50)的透 水 气复合 鞋 底(105),它具有:至少一个在复合 鞋底 厚度上延伸的通孔(31);阻挡单元(35),它具有至少部分形成复合鞋底上面(50)的上面和设计成防止异物进入的阻挡物的透水气阻挡材料(33),用该阻挡材料以透水气的方式封闭至少一个通孔(31);与阻挡材料(33)相配的,为复合鞋底(105)的机械稳定设计的稳定装置(25),该稳定装置是用至少一个稳定隔片(37)构成的,该稳定隔片至少布置在阻挡材料(33)的表面上和至少局部地横跨至少一个通孔(31);和至少一个布置在阻挡单元(35)之下的基底部分(117)。,下面是复合底、由其制成的鞋及其制造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 带有上面(50)的透气复合底(105),它具有:至少一个在复合鞋底厚度上延伸的通孔(31);阻挡单元(35),它具有至少部分形成复合鞋底上面(50)的上面和设计成防止异物进入的阻挡物的透水气阻挡材料(33),用该阻挡材料以透水气的方式封闭至少一个通孔(31);与阻挡材料(33)相配的,为复合鞋底(105)的机械稳定设计的稳定装置(25),该稳定装置是用至少一个稳定隔片(37)构成的,该稳定隔片至少布置在阻挡材料(33)的表面上和至少局部地横跨至少一个通孔(31);和至少一个布置在阻挡单元(35)之下的基底部分(117)。
2. 如权利要求l的复合鞋底(105),其中阻挡单元(35)是透水气设计的。
3. 如权利要求l的复合鞋底(105),其中它是透水气设计的。
4. 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脚前部部分面 积的至少15%是透水气的。
5. 如权利要求4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脚前部部分面 积的至少25%是透水气的。
6. 如权利要求5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脚前部部分面 积的至少40%是透水气的。
7. 如权利要求6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脚前部部分面 积的至少50%是透水气的。
8. 如权利要求7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脚前部部分面 积的至少60%是透水气的。
9. 如权利要求8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脚前部部分面积的至少75%是透水气的。
10. 如权利要求9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脚中间部分面 积的至少15%是透水气的。
11. 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脚中间部分面 积的至少25%是透水气的。
12. 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脚中间部分面 积的至少40%是透水气的。
13. 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脚中间部分面 积的至少50%是透水气的。
14. 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脚中间部分面积的至少60%是透水气的。
15. 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脚中间部分面 积的至少75%是透水气的。
16. 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 (119)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纵向延伸前一半的至少15%是透水气的。
17. 如权利要求16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 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纵向延伸前一半的至少25%是透水气的。
18. 如权利要求17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 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纵向延伸前一半的至少40%是透水气的。
19. 如权利要求18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 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纵向延伸前一半的至少50%是透水气的。
20. 如权利要求19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 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纵向延伸前一半的至少60%是透水气的。
21. 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 (119)是这样设计的,使复合鞋底纵向延伸前一半的至少75%是透水气的。
22. 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 (119)是这样设计的,使从复合鞋底的纵向长度减去鞋跟部分的至少15%是透水气的。
23. 如权利要求22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 是这样设计的,使从复合鞋底的纵向长度减去鞋跟部分的至少25%是透水气 的。
24. 如权利要求23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 是这样设计的,使从复合鞋底的纵向长度减去鞋跟部分的至少40%是透水气 的。
25. 如权利要求24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 是这样设计的,使从复合鞋底的纵向长度减去鞋跟部分的至少50%是透水气 的。
26. 如权利要求25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 是这样设计的,使从复合鞋底的纵向长度减去鞋跟部分的至少60%是透水气 的。
27. 如权利要求26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装置(119) 是这样设计的,使从复合鞋底的纵向长度减去鞋跟部分的至少75%是透水气 的。
28. 如权利要求1至27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 多个通孔(31)各由一片阻挡材料(33)封闭。
29. 如权利要求1至27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 多个通孔(31)共由一片阻挡材料(33)封闭。
30. 如权利要求1至29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阻挡单元(35)具有至少一个在阻挡单元(35)朝向基底一侧上的 稳定隔片(37)。
31. 如权利要求1至30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带有至少一个稳定隔片(37)的稳定装置(25)不是至少一个基底 部分的组成部分。
32. 如权利要求1至31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带有至少一个稳定隔片(37)的稳定装置(25)距地面具有一定距离。
33. 如权利要求32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该距离相当于至少一个基底部分的厚度。
34. 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基底部分具有第一种材料和稳定装置具有不同于第一种材料的第 二种材料,其中第二种材料比第一种材料硬(按照肖氏)。
35. 如权利要求1至34之一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阻挡材料(33)是以纤维复合材料形式设计的。
36. 如权利要求1至35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稳定装置(119)是单构件整体设计的和支承封闭全部通孔(31)的 阻挡材料(33)。
37. 如权利要求1至36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稳定装置(119)是多构件设计的,其中这些构件配置于至少一个通 孔(31)和各有一片封闭至少一个通孔(31)的阻挡材料(33)。
38. 如权利要求1至37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稳定装置(25)配备至少一个坡口 (135),该坡口形成通孔(31) 的至少一部分和用阻挡材料(33)封闭。
39. 如权利要求38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稳定装置(25)具有多个坡口 (135),这些坡口共用一片阻挡材料 (31)封闭。
40. 如权利要求38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稳定装置(25)具有多个坡口 (135),这些坡口各用一片阻挡材料 (31)封闭。
41. 如权利要求1至40之一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稳定装置(25)是鞋底形或部分鞋底形设计的。
42. 如权利要求1至41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稳定装置(25)具有至少一个至少稳定复合鞋底(105)的稳定框 架(147)。
43. 如权利要求42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稳定框架(147)装到至少一个通孔(31)中的或装到复合鞋底的 至少一个通孔中。
44. 如权利要求38至43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坡口 (135)具有至少lcr^的面积。
45. 如权利要求44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至少一个坡口 (135)具有至少5cn^的面积。
46. 如权利要求45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至少一个坡口 (135)具有至少20cn^的面积。
47. 如权利要求46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至少一个坡口 (135)具有至少40cn^的面积。
48. 如权利要求42至47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稳定装置(119) 的稳定框架(147)具有至少一个搭接各对应通孔(31)的稳定隔片(37)。
49. 如权利要求1至48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稳定装置(119)具 有多个稳定隔片(37),这些隔片在阻挡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栅格形的 结构。
50. 如权利要求1至49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稳定装置(119)是 用至少一种热塑性塑料制造的。
51. 如权利要求1至50之一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稳定装置(119)和阻挡材料(33)至少是局部地彼此连接的。
52. 如权利要求51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稳定装置(119)和阻挡材料(33)是借助于至少从粘接、焊接、注 塑、外部压注、早期硫化和硫化中选出一种连接技术彼此连接的。
53. 如权利要求1至52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阻挡材料具有带至少两种纤维组分的纤维复合材料,这些纤维组分的熔化温度是相互不同的,其中至少一部分第一纤维组分具有第一熔化温度和在这之下的第一软化温度范围和至少一部分第二纤维组分具有第二熔化温度和在这之下的第二 软化温度范围,和第一熔化温度和第一软化温度范围高于第二熔化温度和第 二软化温度范围,和其中在热加固范围中保持透水气性情况下,通过用在第二软化温度范 围中的粘接软化温度热活化第二纤维组分,将纤维复合材料热加固。
54. 如权利要求53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该纤维复合材料的至少一部 分纤维组分是通过第二纤维组分的至少局部软化彼此热粘合的。
55. 如权利要求53或54的复合鞋底(105),其中在其纤维复合材料中,至少第二纤维组分包括第一纤维部分和第二纤维 部分,其中第一纤维部分比第二纤维部分具有更高的熔化温度和更高的软化 温度范围。
56. 如权利要求53至55之一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纤维复合材料是平面纺织物。
57. 如权利要求56的复合鞋底(105),其纤维复合材料是织物、机器针织物,编织品、非织造织物、毡、网子 或纤维的网筛结构(Gelege)。
58. 如权利要求57的复合鞋底(105), 其纤维复合材料是机器加固的非织造织物。
59. 如权利要求58的复合鞋底(105), 其纤维复合材料是针刺的非织造织物。
60. 如权利要求53至59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部分第二 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二纤维部分可在80 °C和230 °C之间范 围中的温度时热活化。
61. 如权利要求53至59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第一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一纤维部分在至少130°C的温度情况下是抗熔化的。
62. 如权利要求61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第一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一纤维部分在至少!70°C 的温度情况下是抗熔化的。
63. 如权利要求62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第一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一纤维部分在至少250°C 的温度情况下是抗熔化的。
64. 如权利要求53至63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第一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一纤维部分是从具有天 然纤维、人造纤维、金属纤维、玻璃纤维、纤维和它们混合物的材料组选 出的。
65. 如权利要求53至64之一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第二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二纤维部分是用至少一种人造纤维制造的。
66. 如权利要求64或65的复合鞋底(105),其中两种纤维组分的至少一种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的两个纤维部分 的至少一个是从具有聚烯、聚酰胺、共聚酰胺、粘胶丝、聚酯、聚丙烯酸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它们混合物的材料组选出的。
67. 如权利要求63或65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第一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一纤维部分是从聚酯和 共聚酯的材料组中选出的。
68. 如权利要求64或65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第二纤维组分和任选地至少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二纤维部分具 有至少一种热塑性塑料。
69. 如权利要求68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第二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二纤维部分是从聚酰胺、 共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烯烃的材料组中选择的。
70. 如权利要求65和68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聚烯烃是从聚乙烯和聚丙烯中选出的。 '
71. 如权利要求69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第二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二纤维部分是从聚酯和共聚酯的材料组中选出的。
72. 如权利要求71的复合鞋底(105),其中第二纤维组分的两个纤维部分都由聚酯构成,和第二纤维部分的聚 酯比第一纤维部分的聚酯具有较低的熔化温度与较低的在这下面的软化温度 范围。
73. 如权利要求53至72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第二纤维组分具有一种皮芯结构和第二纤维部分形成皮。
74. 如权利要求53至72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第二纤维组分具有一种并排结构,其一面是用第二纤维组分的 第二纤维部分制造的。
75. 如权利要求53至74之一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第二纤维组分占纤维复合材料单位面积重量的10%至90%。
76. 如权利要求75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第二纤维组分占纤维复合材料单位面积重量的10%至60%。
77. 如权利要求76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第二纤维组分占纤维复合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的50%。
78. 如权利要求76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第二纤维组分占纤维复合材料单位面积重量20%。
79. 如权利要求53至78之一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两种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的两个纤维部分的材料选择使它们的熔化温度至少相差20°C。
80. 如权利要求53至79之一的复合鞋底(105), 其中阻挡材料(33)在至少一部分厚度上是热加固的。
81. 如权利要求53至79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阻挡材料(33)在至少一部分厚度上是热加固的和在至少一个表面 上是用压和温度表面光滑地压制的。
82. 如权利要求1至81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阻挡材料用一种或多种由防水剂、防污剂、防油剂、抗菌剂、解气味 剂和它们的组合构成材料组的试剂涂布的。
83. 如权利要求1至82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阻挡材料(33)是防水、防污、防油、抗菌和/或解气味处理的。
84. 如权利要求1至83之一的复合鞋底(105), 其阻挡材料具有至少4000g/m224h的透水气性。
85. 如权利要求84的复合鞋底(105), 其阻挡材料(33)具有至少7000g/n^24h的透水气性。
86. 如权利要求85的复合鞋底(105), 其阻挡材料(33)具有至少10000g/n^24h的透水气性。
87. 如权利要求1至86之一的复合鞋底(105), 其阻挡材料(33)具有在至少lmm至5mm范围中的厚度。
88. 如权利要求87的复合鞋底(105),其阻挡材料(33)具有在至少lmm至2.5mm范围中的厚度。
89. 如权利要求88的复合鞋底(105),其阻挡材料(33)具有在lmm至1.5mm范围中的厚度
90. 如权利要求1至89之一的复合鞋底(105),其中带有摩擦面(153), 其中通孔中或至少一个通孔(33a, 33b, 33c)中的阻挡材料(33)配置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51),该支承元件从阻挡材料(33)朝向摩擦面的面延 伸直至摩擦面(153)的水平,这样,使阻挡材料(33)在行走时经过支承元 件(151)支承在开始的地面上。
91. 如权利要求90的复合鞋底(105),其中至少一个稳定隔片(37)同 时是作为支承元件(151)设计的。
92. 用如权利要求1至91的复合鞋底(105)制作的鞋,其中 它具有一个鞋帮(103),鞋帮在鞋底侧鞋帮末端范围(219)配备的是不透水和透水气的鞋帮底面功能层(247),其中鞋底复合体(105)与配备鞋 帮底面功能层(247)的鞋帮是如此连接的,使鞋帮底面功能层(247)至少 在至少一个通孔(31)的范围与阻挡材料(33)不连接。
93. 如权利要求92的鞋,其中鞋帮(103)是用至少一种鞋帮材料构造 的,该材料至少在鞋底侧鞋帮末端范围(219)具有不透水的鞋帮功能层(215) 和其中在鞋帮功能层(215)与鞋帮底面功能层(247)之间有个不透水的密 封。
94. 如权利要求92或93的鞋,其中鞋帮底面功能层(247)配置一个透水气的鞋帮装配鞋底(233)。
95. 如权利要求92至94之一的鞋, 其中鞋帮底面功能层(247)是多层叠层的部分。
96. 如权利要求95的鞋, 其中鞋帮装配鞋底(233)是用叠层制造的。
97. 如权利要求92至96之一的鞋,其中鞋帮底面功能层(247)和有时鞋帮功能层(215)具有不透水、透 水气的薄膜
98. 如权利要求97的鞋,其中薄膜(247)具有延伸的聚四氟乙烯。
99. 如权利要求92至98之一的鞋,其中它带有鞋底面结构,该鞋底面 结构具有复合鞋底(105)和位于其上的鞋帮底面功能层(247),其中鞋底面 结构具有在0.4 g/h - 3 g/h范围中的透水气性(MVTR水气传输率)。
100. 如权利要求99的鞋,其中鞋底面结构具有在0.8 g/h - 1.5 g/h范围 中的透水气性(MVTR)。
101. 如权利要求100的鞋,其中鞋底面结构具有1 g/h的透水气性(MVTR)。
102. 用如权利要求1至91之一的透水气复合鞋底(105)和鞋帮(103) 制造鞋的方法,该鞋帮在鞋底侧鞋帮末端范围(219)配备的是不透水和透水 气的鞋帮底面功能层(247),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 提供复合鞋底(105)和鞋帮(103);b) 在鞋底侧鞋帮末端范围(219)处使鞋帮(103)配备不透水和透水气的 鞋帮底面功能层(247);c) 将复合鞋底(105)和配备鞋帮底面功能层(247)的鞋底侧鞋帮末端 范围(219)彼此这样去连接,使鞋帮底面功能层(247)至少在至少一个通孔(31)的范围中保持与 阻挡材料(33)不连接。
103. 如权利要求102的方法,其中将鞋底侧鞋帮末端范围(219)用鞋帮底面功能层(247)封闭。
104. 如权利要求102或103的制鞋方法,其中鞋帮(103)配备有鞋帮 功能层(215),其中鞋帮功能层(215)与鞋帮底面功能层(247)之间建立 不透水的连接。

说明书全文

复合底、由其制成的鞋及其制造方法发明涉及复合鞋底、由其制成的鞋及这种鞋的制造方法。

自从有了既透气又不透水的鞋底面结构,确切地说基于应用一种打了孔的 或用通孔配备的基底和一种例如以薄膜形式布置在上面的不透水、透水气的功能 层,不再有必须决定要么在不透水然而淤积汗水水分的鞋底面结构和要么透汗水水

分然而也透水的鞋底面结构之间进行选择的必要性。文献EP 0 275 644 A2, EP 0 382 904 A2, EP 1 506 723 A2, EP 0 858 270 Bl, DE 100 36 100 Cl, EP 959704 Bl, WO 2004/028 284 Al, DE 20 2004 08539 Ul和WO 2005/065479 Al中记载了一些例 子。

因为人的脚有较强的出汗倾向,本发明致于提供一种既有一种特别高透水 气性的鞋底面结构,又对其稳定性没有太强妨碍的鞋。

对于EP0 382 904 A2中公开的使用带有小尺寸通孔基底的鞋,虽然用普通硬 基底材料可以达到鞋底结构足够的稳定性,然而只是在适量的鞋底面透水气性时。

EP 959704 Bl和WO 2004/028 284 Al中公开的鞋底结构具有有利于较高的透 水气性的基底。为了加入透水气的材料,该基底除了一些单独的基底部分以外基本 上只由一个周边框架构成。该透水气的材料要抵御像小石子那样的异物穿过位于在 这上面的薄膜,然而本身不是特别稳定,因此该鞋底结构不能提供鞋底构造上的稳 定度,像鞋底构造对很多鞋类型期望的那样。WO 2004/028 284 Al中记载的基底 由周边框架和许多基底防滑钉(LaufsohlenstoUen)形成,这些基底防滑钉在周边 框架之内分布到鞋底的下面。

类似地,在DE 20 2004 08539 Ul和WO 2005/065479 Al中公开的鞋底结构 中,不透水、透水气的部件用到基底的大面积通孔(Durchbrechung)中,该部件 具有不透水地遮盖各自通孔的薄膜和位于下面的用来防止异物挤入薄膜的片状栅 格。因为不仅薄膜而且片状栅格都是由相对软的材料构成,所以它们几乎不能稳定 鞋底结构,从而降低了大面积通孔位置处鞋底结构的稳定性。

在DE 100 36 100 Cl中公开的,基底由带有大面积通孔的基底部分构成的运 动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鞋底面结构稳定性,将基底部分布置在由耐压塑料构成的 载体层的底面上,并在位于基底部分大面积通孔之上的载体层位置上配备有栅格式的坡口,从而如基底部分那样是透水气的。在载体层与位于这上面的、为透水气性 目的备有通道的内底之间布置的是一层薄膜,用该薄膜不只是要在透水气性时达到 不透水,而且还要阻止载体层栅格坡口没能挡住的小石子进入到鞋里面。通过机械 作用容易损坏的薄膜本身就需要保护。

例如在EP 1 506 723 A2和EP 0 858 270 Bl中公开的其它解决方案提出在薄 膜之下设置一个保护层,以防止如小石子那样的杂物通过坡口侵入到薄膜中。

在EP 1 506 723 A2的实施方式中,薄膜和保护层是用点粘接的,即用一个作 为点矩阵涂上的粘接剂模板彼此连接。只有没被粘接剂覆盖的薄膜面积部分还供水 气传输使用。其中,薄膜和保护层形成一个粘接复合体,该粘接复合体不是与基底 形成作为固定在鞋的鞋帮底面上的复合鞋底,就是形成鞋帮底面的一部分,在该鞋 帮底面上就只还固定一个基底。

在EP 1 506 723 A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基底按厚度分为两部分,两个基底 覆盖层配备的是相对小直径的彼此对准的孔洞,保护层布置在两个基底覆盖层中 间。在成品鞋时薄膜位于这个基底的上面。因为只有这个基底的孔洞面积部分可供 水气通过,所以只有面积较小的相应薄膜部分具有透水气作用。此外现已证实,滞 留的空气体积阻碍水气传输。这些滞留的空气体积形成于这个基底的孔洞中,通过 穿过基底的空气循环消除这些滞留的空气受到保护层妨碍。那些处于基底孔洞之外 并占薄膜总面积相当大部分的薄膜面积部分对水气传输效应没有作用,而且孔洞对 面的薄膜面积部分就水气传输而言也只能有限地起作用。

如今在生产鞋时常用的工作分工是, 一个生产者生产鞋帮,另一个生产者负 责生产所属的鞋底或所属的复合鞋底或负责将它们浇注到鞋帮上。因为鞋底的生产 者通常不太熟悉与不透水、透水气的薄膜有关的工艺过程,所以值得追求的鞋底面 方案是复合鞋底不带薄膜,而让薄膜构成安装在复合鞋底上的鞋帮底面的一部分。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优选在达到尽可能高的鞋底面结构稳定性的情况下, 提供带有持久不透水性和特别高透水气性鞋底面结构的鞋,以及提供合适的复合鞋 底和鞋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这个任务,本发明提供一种权利要求1的透水气复合鞋底、权利要 求92的鞋和权利要求102的制鞋方法。这些内容和方法的扩展方案在各所属的从 属权利要求中说明。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方案,提供一种带有上面的透水气复合鞋底,它具有 至少一个在复合鞋底厚度上延伸的通孔。该复合鞋底配置阻挡单元,它具有至少部分形成复合鞋底上面的上面和设计成防止异物进入的阻挡物的透水气 阻挡材料,用该阻挡材料以透水气的方式封闭至少一个通孔。与阻挡材料相 配的是为复合鞋底的机械稳定设计的稳定装置,该稳定装置是用至少一个稳 定隔片构成的,该稳定隔片至少布置在阻挡材料的表面上和至少局部地横跨 至少一个通孔。

在阻挡单元之下配置至少一个基底部分。在阻挡单元之下是指在阻挡单元的 表面上配置至少一个指向地面或地基的基底部分。这样就达到只有至少一个基底部 分承担复合鞋底的行走或站立功能。将至少一个基底部分配置在阻挡单元上,使得 在至少一个通孔中没有基底部分。因为阻挡单元没有或没有显著地处于复合鞋底中 接触地基的部位,有可能优化其稳定性能,如刚性和抗扭转性。与之比较,可以优 化基底的基底功能,例如可以选择一种具有较少磨损和较高附着性的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阻挡材料是具有至少两种熔化温度不同的纤维 组分的纤维复合材料,其中至少一部分第一纤维组分具有第一熔化温度和在此之下 的第一软化温度范围,和至少一部分第二纤维组分具有第二熔化温度和在这下面的 第二软化温度范围,第一熔化温度和第一软化温度范围比第二熔化温度和第二软化 温度范围高。由于第二纤维组分的热活化,纤维复合材料是在热加固的范围中保持 透水气性的情况下用在第二软化温度范围中的粘接软化温度热加固的。

对于熔化温度,在聚合物或纤维结构领域理解为一个狭窄的温度范围,在该 温度范围中聚合物或纤维结构的结晶范围熔化,聚合物过渡到液态。它在软化温度 范围之上,对于局部结晶的聚合物它是主要的特征参数。对于软化温度范围,在合 成纤维领域理解为在达到熔点之前出现的不同带宽的温度范围,在该温度范围时出

现软化然而还没有熔化。

在本发明的阻挡材料中充分利用这个特性,来为纤维复合材料的两种纤维组

分进行材料选择,从而满足本发明中两种纤维组分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关系,并 为热加固选择一个第二纤维组分粘接软化的温度。在该温度下第二纤维组分软化, 从而使这些材料相互粘接。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部分第二纤维组分的纤维通过粘 接相互热加固化,从而达到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固稳定作用。该加固稳定作用高于那 个在两种纤维组分使用相同材料的纤维复合材料时通过纯机械加固(针刺加固)得 到的加固作用。也可以选择粘接软化温度使第二纤维组分的纤维不仅软化到第二纤 维组分的纤维间产生粘合,而且还软化到第二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的软化材料局部 或完全覆盖第一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的各个位置,也就是第一纤维复合材料的纤维的这些位置局部或完全嵌在第二纤维组分的纤维材料中,从而产生相当提高的纤维 复合材料稳定加固作用。

在本发明鞋底复合体的一种实施形式中,阻挡材料具有纤维复合材料,该纤 维复合材料具有第一纤维组分和第二纤维组分,该第二纤维部分具有两个纤维部 分,其中第一纤维组分具有第一熔化温度和在这之下的第一软化温度范围,第二纤 维组分的第二纤维部分具有第二熔化温度和在这之下的第二软化温度范围,第一熔 化温度和第一软化温度范围高于第二熔化温度和第二软化温度范围,第二纤维组分 的第一纤维部分比第二纤维部分具有更高的熔化温度和更高的软化温度,以及由于 第二纤维组分第二纤维部分的热活化,纤维复合材料是在热加固的范围中保持透水 气性的情况下用在第二软化温度范围中的粘接软化温度热加固的。在这种情况下, 进行这样的材料选择,以满足本发明中两个纤维组分和纤维部分的熔化温度和软化 温度范围关系,并为热加固选择一个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二纤维部分粘接软化的温 度,在该温度下第二纤维组分的纤维软化,并使它们的材料发挥出粘接作用,这样 第二纤维组分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彼此通过粘合被热加固,从而导致纤维复合材料的 加固稳定。该加固稳定高于那种在两种纤维组分使用相同材料的纤维复合材料通过 纯机械加强时得到的加固,例如通过纤维复合材料的针刺加固。

两个纤维组分具有不同熔化温度和不同软化温度范围的两个纤维部分的一种

实施形式具有皮芯结构(Kem-Mantel-Struktur)的纤维,其中芯比皮具有更高的熔 化温度和更高的软化温度范围,和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加固通过皮的适当软化完成。

两个纤维组分具有不同熔化温度和不同软化温度范围的两个纤维部分的另一 种实施形式具有以并排结构(Seite-an-Seite-Struktur)的纤维,其中第二纤维组分 具有两个在纤维纵向彼此平行分布的纤维部分,它们之中第一纤维部分比第二纤维 部分具有更高的熔化温度和更高的软化温度范围,和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加固通过第 二纤维部分的适当软化完成。

在这种实施形式中,粘接软化温度的选择可以使第二纤维组分第二纤维部分 的软化不仅仅在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二纤维部分之间产生粘合,而且还使第二纤维组 分第二纤维部分的软化材料局部或完全包覆第一纤维组分纤维的各个位置,也就是 第一纤维组分的纤维这些位置局部或完全嵌在第二纤维组分第二纤维部分的材料 中,从而产生相应提高的纤维复合材料稳定加固。这特别适用于第二纤维组分具有 上述并排结构的情况。然后,在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二纤维部分粘合软化到上述程度 时,不仅可以局部或完全包覆第一纤维组分纤维的各个位置,而且还局部或完全包覆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一纤维部分。

通过第二纤维组分在粘接软化期间和之后纤维复合材料的附加压縮,可以达 到附加的稳定提高。在该稳定提高时加强了纤维部分局部或全部嵌入到第二纤维组 分纤维的软化材料中。另一方面,选择用粘接软化温度范围达到纤维复合材料的热 粘接,可以使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足够的透水气性。也就是说,纤维的粘接始终只限 制在各个粘接位置上,从而为水气传输留有足够未粘接的位置。粘接软化温度的选 择可以视各自实际实施方式所期望的要求而定,尤其视稳定性特性和透水气性而 定。

通过为两种纤维组分选择一定的材料和通过纤维复合材料热加固程度的选 择,在保持透水气性的情况下,纤维复合材料跟其在热加固前的状态相比可以达到 所期望的稳定。通过这种热加固,纤维复合材料达到一个特别适用作稳定复合鞋底 的透水气阻挡材料的强度。因此,该材料适用于制造鞋底既有良好透水气性又有 良好稳定性的鞋。

基于上述的热加固和因此得到的稳定性,阻挡这种阻挡材料特别适用于复合 鞋底。为了获得大面积通孔和高透水气性,这种复合鞋底不仅需要能防止小石子那 样的异物穿过通孔到达上面薄膜的阻挡材料,而且需要大面积通孔的附加稳定性。

在传统鞋底面范围中应用的非织造材料类的纤维复合材料是用唯一的纤维组 分制作的,且该纤维组分在热加固试验时完全熔化和热压縮。与之不同,在本发明 的阻挡材料中可以通过选择至少两种纤维组分的材料和通过为热加固所选择参数 的自由度调节所期望的稳定度和透水气度。通过使较低熔化温度的纤维组分软化, 不仅这个纤维组分的纤维彼此固定,而且在热加固过程时也得到另一个有较高熔化 温度的纤维组分纤维的固定,这导致纤维复合材料特别好的机械加固和稳定性。通 过选择有较高熔化温度的纤维组分纤维与有较低熔化温度的纤维组分纤维之间比 例以及粘接软化温度和软化程度,可以调节阻挡材料的各种性质,诸如透空气性、 透水气性特性和机械稳定性。

在本发明阻挡材料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其纤维复合材料可以是平面织物,如

织造织物、经编织物、针织物,非织造材料、毡、网子或纤维的网筛结构(Gelege)。 在一个实际的实施方式时,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机械加固的非织造材料,其中机械 加固可以通过纤维复合材料的针刺达到。也可以使用水射流来机械加固纤维复合材 料,即用水射流代替真实的针机械加固地弄乱纤维复合材料的纤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阻挡材料的第一纤维组分是阻挡材料的载体组分,第二纤维组分是阻挡材料的加固组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组分具有一个有较高熔化温度的第一 纤维部分和一个有较低熔化温度的第二纤维部分,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一纤维部分构 成除了第一纤维组分以外附加的载体组分,其中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二纤维部分形成 阻挡材料的加固组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纤维组分材料的选择使得至少一部分第二纤维组分可在

80。C和230OC之间范围中的粘合软化温度下活化。当第二纤维组分包含至少一个 第一纤维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纤维部分时,第二纤维组分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纤维部 分可在80°C和230°C之间范围中的粘合软化温度下活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软化温度范围在60°C和220 °C之间。

尤其是考虑到使鞋和主要是其鞋底结构在制造时(如在注塑基底时)往往蒙 受到相对高的温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 分的第一纤维部分在至少13(TC的温度情况下是抗熔化的。在实际的实施方式中, 通过第一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第一纤维部分的材料的适当选择,抗熔化 温度选择为至少170°C或甚至250°C。

适用作第一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一纤维部分的是像天然纤 维、人造纤维、金属纤维、玻璃纤维、纤维和它们混合物那样的材料。在天然纤 维的范围内,皮革纤维是适合的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的第二纤 维部分用至少一种人造纤维构造,该种人造纤维适合于在适当温度情况下的热加 固。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两种纤维组分中的至少一种和任选地第二纤维 组分两个纤维部分的至少一个是从具有聚烯、聚酰胺、共聚酰胺、粘胶丝、聚 酯、聚丙烯酸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它们混合物的材料组选出的。在这种情 况下,聚烯烃是可以从聚乙烯和聚丙烯中选出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第一纤维 部分是从聚酯和共聚酯的材料组中选出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第二纤维组分和任选地至少第二纤维组分 的第二纤维部分是用至少一种热塑性塑料构造的。至少第二纤维组分和任选地第二 纤维组分的第二纤维部分可以从聚酰胺、共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也从 聚酯和共酯的材料组中选出。

17适合的热塑性塑料的例子是聚乙烯,聚酰胺(PA),聚酯(PET),聚乙烯(PE), 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其它适合的材料是橡胶、热塑橡胶(TR,来自 英文Thermoplastic Rubber)和聚氨酯(PU)。参数(硬度、颜色、弹性等)易于调 节的热塑性聚氨酯(TPU)也是适合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组分的两个纤维部分是由聚酯构成, 其中第二纤维部分的聚酯比第一纤维部分的聚酯具有较低的熔化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组分具有一种皮芯型结构 (Kern-Mantel-Struktur),也就是纤维组分的皮芯同心地由一个皮层包围的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较高熔化温度的第一纤维部分形成芯子,具有较低熔化温度的 第二纤维部分形成皮。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第二纤维组分具有一种并排结构 (Seite-an-Seite Struktur),也就是两个在纤维纵向方向并排分布的各具有例如半圆 形截面的不同材料纤维部分是这样彼此挨着安放的,使两个纤维组分是并排相互挨 着彼此连接的。在这种情况下, 一个面形成具有较高熔化温度的阻挡材料第二纤维 组分的第一纤维部分,第二个面形成具有较低熔化温度的阻挡材料第二纤维组分的 第二纤维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组分占纤维复合材料单位面积重量的 10%至9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在从10%到60%范 围。在实际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50%或20%。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两种纤维组分的材料和任选地第二纤维组分的 二个纤维部分的材料是这样选择的,使它们的熔化温度至少相差20°C。

阻挡材料可以是在它的整个厚度上热加固的。视要达到的要求而定,尤其是 就透空气性、透水气性和稳定性而言,可以选择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只 有阻挡材料厚度的一部分是热加固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经过其厚度的 至少一部分热加固的阻挡材料,还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借助于压力和温度表面光滑地 压制。可能有的好处是,将指向复合鞋底摩擦面的阻挡材料底面通过表面压縮平整, 因为这样通过复合鞋底的通孔直至到达阻挡材料背面的赃物就不太容易附着在这 上。同时阻挡材料的耐磨性提高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阻挡材料用一种或多种由防水剂、防污剂、防 油剂、抗菌剂、解气味剂和它们的组合构成的材料组中选出的试剂涂布的。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阻挡材料是经防水、防污、防油、抗菌和/或解气味处理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阻挡材料有至少4000g/m224h的透水气性。在 实际的实施方式中,选择至少7000g/m224h或甚至10000g/m224h的透水气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阻挡材料设计成透水的。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阻挡材料具有在至少lmm至5mm范围中的厚度, 其中实际实施方式尤其在1 mm至2.5 mm范围或甚至在1 mm至1.5 mm范围中的 厚度,其中具体选择的厚度取决于阻挡材料的具体使用目的并还取决于人们想提供

什么样的表面光滑性、透空气性、透水气性和机械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际实施方式中,阻挡材料具有带至少两种熔化温度和软化 温度范围相同不同的纤维组分的纤维复合材料,其中第一纤维组分由聚酯构成和具 有第一熔化温度和在这之下的第一软化温度范围,至少一部分第二纤维组分具有第 二熔化温度和在这之下的第二软化温度范围,其中第一熔化温度和第一软化温度范 围高于第二熔化温度和第二软化温度范围。第二纤维组分具有皮芯型结构和拥有由

聚酯构成芯子的第一纤维部分和由聚酯构成皮的第二纤维部分,其中第一纤维部分 具有比第二纤维部分更高的熔化温度和更高的软化温度范围。在保持热加固范围中 透水气性的情况下,通过用在第二软化温度范围中的粘接软化温度热活化第二纤维 组分将纤维复合材料热加固,而且该纤维复合材料是用压力和温度在其至少一个表 面上压制的针刺非织造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阻挡材料可通过在加热板温度为230°C时用11.5 N/cm2至4 N/cm2范围的表面压力表面压縮纤维复合材料的一个表面10秒钟得到。 在一个实际的实施方式中,表面压縮纤维复合材料的一个表面在加热板温度为230 °C时用3.3 N/cm2的表面压力10秒钟完成。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阻挡材料是用290 N至320 N范围的刺穿强度 制作的,以至于为位于这上面的不透水、透水气的薄膜形成一个良好的保护,以防 止小石子那样的异物进入。

本发明的阻挡材料特别适用作透水气复合鞋底中能透水气的、能稳定复合鞋 底的和保护位于其上面薄膜的阻挡覆盖层。

因此,用这种阻挡材料制成的阻挡单元特别适用于本发明的复合鞋底。

在本发明中,至少一个用于稳定阻挡材料的稳定装置配置至少一片阻挡材料 和复合鞋底。特别当阻挡材料本身不能或不足以用作稳定材料时,这是有益的,因 为阻挡材料可以从稳定装置获得稳定或稳定支撑。除了阻挡材料通过热加固和任选的表面压縮获得的那种固有稳定性以外,由此还产生一个有针对性地作用到阻挡单 元一定位置上的附加稳定作用,尤其是在由制成大面积的复合鞋底通孔的范围中, 以便提供高的复合鞋底透水气性。

下面阐述复合鞋底的脚前部部分和脚中间部分。在人脚处,脚前部是经过脚

趾和脚轴(Ballen)直至向中间弓拱开始延伸的脚纵向部分,脚中间是脚轴与脚后 跟之间的脚纵向部分。与本发明复合鞋底有关联,脚前部部分和脚中间部分指的是 那个复合鞋底的纵向部分,在穿用这种复合鞋底配备的鞋时穿鞋者的脚前部或脚中 间扩展到该纵向部分之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复合鞋底脚前部部 分面积的至少15%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复合鞋底脚前部部 分面积的至少25%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复合鞋底脚前部部 分面积的至少40%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复合鞋底脚前部部 分面积的至少50%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一个稳定装置,使复合鞋底脚前部部分面 积的至少60%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复合鞋底脚前部部 分面积的至少75%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复合鞋底脚中间部 分面积的至少15%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复合鞋底脚中间部 分面积的至少25%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复合鞋底脚中间部 分面积的至少40%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复合鞋底脚中间部 分面积的至少50%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复合鞋底脚中间部 分面积的至少60%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复合鞋底脚中间部分面积的至少75%是透水气的。

产生上述不同百分数值的脚中间部分的稳定装置可以与各个产生上述不同百 分数值的脚前部部分的稳定装置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前面一半的至少15%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前面一半的至少25%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前面一半的至少40%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前面一半的至少50%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前面一半的至少60%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前面一半的至少75%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长度减去鞋跟部分至少15%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从复合鞋底的纵向 长度减去鞋跟部分至少25%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从复合鞋底的纵向 长度减去鞋跟部分至少40%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从复合鞋底的纵向 长度减去鞋跟部分至少50%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从复合鞋底的纵向 长度减去鞋跟部分至少60%是透水气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使从复合鞋底的纵向 长度减去鞋跟部分至少75%是透水气的。

之前说明的与透水气性关联的百分数,涉及到相当于穿鞋者脚底外轮廓之内 面积的整个复合鞋底的那个部分,也就是涉及到基本上在成品鞋时由鞋底侧下面鞋 帮末端内部周围(鞋底侧的鞋帮轮廓)包围的复合鞋底的那个面积部分。径向向外 凸出鞋底侧鞋帮轮廓的复合鞋底,也就是凸出穿鞋者脚底的复合鞋底,不需要有透

,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 ,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 ,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 ,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 ,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 ,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 ,设计至少一个稳定装置,

使复合鞋底纵向长度 使复合鞋底纵向长度 使复合鞋底纵向延伸 使复合鞋底纵向延伸 使复合鞋底纵向长度 使复合鞋底纵向长度 使从复合鞋底的纵向水气性,因为那里没有分泌出汗的脚部分。因此,所提到的百分数,就脚前部部分 而言涉及到由鞋底侧鞋帮轮廓所包含面积限制脚前部长度的部分,就脚中间部分而 言涉及到由鞋底侧鞋帮轮廓所包含面积限制脚中间长度的部分。

如果所研究的鞋例如是上班用鞋(Businessschuhe)时,其鞋底具有相对宽的 经过鞋底侧鞋帮轮廓外边凸出的基底周边,该周边例如是固定缝在装配框架上的, 该框架同样围绕着鞋底侧鞋帮轮廓的外边,在这个基底周边的范围中不需要有透水 气性,因为这个范围是在复合鞋底脚踩部分之外和因而没有脚汗分泌。在前面段落 中给出的百分数涉及到上面没有介绍过的,对于上班用鞋有典型凸出基底周边的 鞋。因为上班用鞋的这个基底范围可以有整个基底面积的约20%,可以在上班用 鞋时从整个基底面积减去约20%,可以把上面提到的复合鞋底透水气性的百分数 与整个基底面积的其余约80%联系起来。

稳定装置^"以由一个或多个稳定隔片构成,这些隔片例如布置在阻挡材料基 底侧的底面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稳定装置配备有至少一个坡口,该坡口在制作 复合鞋底后至少形成通孔的一部分并用阻挡材料封闭。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之前说明的百分数透水气性主要在脚前部部分 中和/或在脚中间部分中或甚至完全在稳定装置的至少一个坡口范围中产生。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与坡口 (Durchbruch)中或至少坡口之一中的阻 挡材料配置至少一个支承元件,该元件从阻挡材料朝向摩擦面的面延伸直至摩擦面 的水平,这样使阻挡材料在行走时经过支承元件支承在开始的地面上。在这种情况 下,至少一个稳定隔片可以同时设计成支承元件。

如果复合鞋底的阻挡单元和在其下面布置单构件或多构件基底都具有透水气 性的通道,则基底或基底部分和阻挡单元的通道可以有相同或不同的面积。重要的 是,使这些通道至少局部重叠,其中阻挡单元的各自通道和基底的各自通道或基底 部分的各自通道的交会面通过整个的复合鞋底形成。在预先规定基底或基底部分各 自通道的尺寸时,如果阻挡单元所属的通道至少一样大并在基底或基底部分所属通 道的整个面积内延伸,则通孔的膨胀是最大的。反之亦然。

规定带有至少一个稳定隔片的稳定装置不是至少一个基底部分的组成部分。 这就是说,稳定装置和尤其是至少一个稳定隔片没有承担基底功能。特别是,带有 至少一个稳定隔片的稳定装置具有一个到地面或地基的距离。复合鞋底与它的基底 是为了在地面或地基上行走和站立设置的。此外,至少一个稳定隔片位于地面或地 基之上的鞋底复合体中,在稳定隔片与地面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在一种实施形式

22中距离相当于至少一个布置在阻挡单元之下基底部分的厚度。

如果一个稳定隔片同时是作为直至地面或地基延伸的支承元件设计的,使至 少一个稳定隔片具有到地面或地基的距离的标准例外就适用。

在另一种实施形式中设置的是,基底部分具有第一种材料,稳定装置具有不 同于第一种材料的第二种材料,其中第二种材料比第一种材料硬(按肖氏硬度)。 对于硬度理解为一个物体对抗另一个较硬物体进入的机械阻力。

通过用透水气的阻挡材料封闭复合鞋底的通孔,可以在防止小石子那样的异 物进入上面薄膜的同时达到在复合鞋底至少一个通孔中的透水气性。因为用于阻挡 单元的阻挡材料由于热加固和任选的表面压縮可以比没有热加固和表面压縮的材 料提供明显高的固有稳定性,因此即使将复合鞋底的一个或多个通孔有利于高透水 气性很大面积地设计,阻挡单元的阻挡材料可以给配备通孔的复合鞋底提供足够的 稳定性。这个固有稳定性还可以通过应用前面介绍的附加稳定装置进一步提高,特 别是在特别需要稳定的复合鞋底范围内。

如果稳定装置配备有多个坡口,这些坡口要么可以整个用一片阻挡材料封闭, 要么各自用一片阻挡材料封闭。

如果稳定装置要延伸在复合鞋底的整个面积上,它可以设计成鞋底形,或如 果它只是要设置在复合鞋底面积的一部分中,它可以设计成局部鞋底形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阻挡单元的稳定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至少稳定复合鞋底的 稳定框架,以致于复合鞋底除了通过阻挡材料的稳定作用以外还得到附加的稳定。 如果将稳定框架压入到至少一个通孔中或压入到复合鞋底的通孔之一中,达到一个 特别好的稳定作用,使得起先由于较大面积的通孔降低了复合鞋底稳定性的地方借 助于稳定框架仍确保复合鞋底有个良好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阻挡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稳定装置的至少一个坡口具有至少1

cn^的面积。在实际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坡口的坡口面积至少选在5 cm2,例 如选在8-15cn^或至少10cn^或甚至至少20 cm2的或也40 crr^的范围中。

在本发明的阻挡单元中,稳定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稳定隔片,该稳定隔片布置 在阻挡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且至少局部地横跨至少一个坡口的面积。如果稳定装 置配备一个稳定框架,稳定隔片可以布置在稳定框架上。可以设置多个稳定隔片, 这些隔片在阻挡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栅格形的结构。这类栅格结构一方面导 致复合鞋底特别好的稳定,除此之外,可以阻止使较大石子或土地隆起 (Bodenerhrbung)那样的较大异物挤压进直至阻挡材料并可以由用这种阻挡单元装备的鞋的用户感觉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复合鞋底阻挡单元的稳定装置是用至少一种热塑 性塑料制作的。为此,可以应用上面已经说明类型的热塑性塑料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稳定装置和阻挡材料至少局部地彼此连接的,

例如通过粘接、焊接、注塑、外部压注(Umspritzen)、早期硫化和完全硫化 (Umvulkanisieren)。在注塑或早期硫化时,稳定装置和阻挡材料之间的固定主要 由两者相对面积范围内进行。在外部压注和在完全硫化(Umvulkanisieren)时主要 进行阻挡材料与稳定装置周围上的镶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阻挡单元是透水的。

按照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具有本发明复合鞋底的鞋,该复合鞋底可以按 一个或几个上述复合鞋底实施方式制作的。其中,鞋具有一个鞋帮,鞋帮在鞋底侧 鞋帮末端范围配备的是不透水和透水气的鞋帮底面功能层,其中复合鞋底与配备鞋 帮底面功能层的鞋底侧鞋帮末端范围彼此这样去连接,使鞋帮底面功能层至少在至 少一个复合鞋底的通孔范围中与阻挡材料不连接。

在这种本发明的鞋中,将鞋底侧鞋帮末端范围上的鞋帮底面功能层和阻挡材 料布置在本发明的复合鞋底中有多个优点。 一方面,在制作时处理鞋帮功能层是送 到鞋帮制作部和摆脱复合鞋底制作部门。这考虑到实际情况,即往往鞋帮制作者 和复合鞋底制作者是不同的制作者或至少是不同的制作部门,和鞋帮制作者比鞋底 制作者或复合鞋底制作者能更好地处理功能层材料及对此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 鞋帮底面功能层和阻挡材料没有安放在同一个复合材料中,而是分开到鞋帮底面复 合体和复合鞋底上,它们就可以在下面的鞋帮末端范围上固定复合鞋底后基本上保

持彼此不连接,因为它们的定位相对彼此在成品鞋中通过在下面的鞋帮末端上复合 鞋底的固定(通过粘接或注塑)实现。将鞋帮底面功能层和阻挡材料完全或尽可能 地彼此保持不连接意味着,在两者之间不必有粘接,粘接即使在用点状网栅形粘接 剂粘接时也要在透水气性方面导致功能层有效表面的一部分阻断。

在本发明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鞋帮是用至少一种鞋帮材料构造的,该材料

至少在鞋底侧鞋帮末端范围内具有不透水的鞋帮功能层,其中在鞋帮功能层与鞋帮 底面功能层之间有个不透水的密封。以此产生脚既在鞋帮范围中也在鞋帮底面范围 中也在两者过渡位置上不透水的鞋,既在鞋帮-也在鞋帮底面范围保持透水气性。

在本发明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鞋帮底面功能层配置一个透水气的鞋帮装配 鞋底,其中鞋帮底面功能层可以是多层叠层的部分。鞋帮装配鞋底本身也可以是通过用叠层构造的鞋帮功能层形成的。鞋帮底面功能层和任选地鞋帮功能层可以通过 不透水、透水气的涂层或通过不透水、透水气的薄膜形成,在薄膜时要么可以是微 孔薄膜要么是可以不具有孔的薄膜。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薄膜具有发泡聚

四氟乙烯(ePTFE)。

如在文献US-A-4,725,418和US-A-4,493,870中说明的那样,聚氨酯、聚丙烯 和聚酯,包括聚醚酯和它们的叠层,特别适用作不透水、透水气功能层的材料。然 而,例如在文献US-A-3,953,566以及在US-A-4,187,390中说明的那样,优选的是 发泡聚四氟乙烯(ePTFE),和具备亲水浸渍剂和/或亲水层的发泡聚四氟乙烯,参 见例如文献US-A-4,194,041。对于微孔功能层,理解为其平均孔尺寸在约0.2 pm 和约0.3 [im之间的功能层。孔尺寸可以用库尔特测孔仪(Coulter Porometer)(品 牌名)测量,该测量仪由美国弗罗里达州黑里斯库尔特电子有限公司(Coulter Electronics,Inc.,Hialeath,Florida,USA)制造。

按照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鞋的方法,该鞋除了本发明透水气的 复合鞋底以外,例如除了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复合鞋底以外,还具有 一个鞋帮,鞋帮在鞋底侧鞋帮末端范围配备的是不透水和透水气的鞋帮底面功能 层。在这个方法时,首先准备好复合鞋底和鞋帮。鞋帮在鞋底侧鞋帮末端范围配备 的是不透水和透水气的鞋帮底面功能层。将复合鞋底和配备鞋帮底面功能层的鞋底 侧鞋帮末端范围彼此这样去连接,使鞋帮底面功能层至少在至少一个通孔的范围中 保持与阻挡材料不连接。这导致前面已经陈述过的一些优点。

在这个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鞋底侧鞋帮末端范围用鞋帮底面功能层封闭。 对于鞋帮配备鞋帮功能层的情况,在鞋帮功能层与鞋帮底面功能层之间建立一个不 透水的连接。这导致完全不透水和透水气的鞋的结果。

发明、发明的任务方案和发明的优点还要用实施方式方式进一步阐述。在所 属的附图中展示:

图l:通过针刺机械加固非织造材料的概略图示;

图2:图1所示非织造材料在热加固后的概略图示;

图2a:图2所示热加固非织造材料的范围IIa的高放大断面示意图。

图2b:图2a中所示的图2热加固非织造材料范围IIa的更高放大断面示意图。

图3:图2所示的熔化加固的非织造材料在附加热表面压缩后的概略图示;

图4:用沿复合鞋底厚度延伸的开口表示的尚无阻挡材料的复合鞋底示意图;

图5:具有至少一个隔片的稳定装置和装入其中的阻挡材料的阻挡单元第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6:具有至少一个隔片的稳定装置和阻挡材料的阻挡单元另一个例子的示意

图;

图7:具有至少一个隔片形式的稳定装置的阻挡单元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8:使用具有至少一个隔片的稳定装置和阻挡材料的阻挡单元另一个例子的 示意图。

图9:图4中展示的带有阻挡材料和具有至少一个隔片的稳定装置的复合鞋底 的示意图。

图10:布置在阻挡材料底面上的稳定隔片的示意图。 图11:布置在阻挡材料底面上的稳定栅格的示意图。 图12:从配备本发明复合鞋底的鞋的下面之透视斜视图。

图13a:在图12中展示的鞋,然而是在本发明复合鞋底安装到鞋的鞋帮底面 上之前。

图13b:在图12中展示的鞋,该鞋是配备本发明复合鞋底的另一个例子。

图14:图13a中展示的复合鞋底的透视顶视图。

图15:图14中展示的复合鞋底,从上面看它的各个部件的倾斜透视分解图。

图16:图15中展示的复合鞋底部分从下面看的透视斜视图。

图17:图16中展示的阻挡单元的脚前部部分和脚中间部分从上面看的透视斜

视图,其中稳定装置部分和阻挡材料部分彼此是分开表示的。

图18:图17中图示的阻挡单元脚中间部分改型从下面看的透视斜视图,其中

只有这个阻挡单元部分的中间范围用阻挡材料覆盖,并形成没有通道的两个侧面部 分。

图19:在图18中展示的阻挡单元部分,是以所属稳定装置部分和所属稳定材

料部分彼此分开的图示表示的。

图20:在脚前部部分通过用在鞋帮底面上尚未安装复合鞋底的第一种实施方

式鞋帮底面侧合拢的鞋帮之示意剖面视图。

图21:带有阻挡材料和稳定隔片的阻挡单元另一个例子在与上面鞋帮底面选

择性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22:图20中展示带有粘接上复合鞋底的鞋结构详图。 图23:图20中展示带有注塑复合鞋底的鞋结构详图。

图24:类似于图20中展示的、然而带有另类鞋帮底面结构的鞋结构,有尚与鞋帮分开的复合鞋底。

图25:图24中展示的鞋结构详图。 图26: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复合鞋底。 图27: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复合鞋底。

首先,用图1至3阐述特别适合于本发明复合鞋底的阻挡材料的一种实施方式。

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图4至11对本发明的阻挡单元实施方式的说明。然后,用图12 至27阐述本发明的鞋和本发明的复合鞋底的实施方式。

在图1至3中图示的本发明阻挡材料的实施方式,由以热加固和附加热表面加 固的非织造材料形式的纤维复合材料1组成。这种纤维复合材料1由两种例如各用 聚酯纤维制造的纤维组分2, 3组成。其中,用来作为纤维复合材料1载体组分的 第一纤维组分2比用来作为加固组分的第二纤维组分3具有较高的熔化温度。为了 保证至少180°C的整个纤维复合材料1的温度稳定性,也就是说鉴于鞋在其制作时 可以蒙受相对高的温度,例如在注塑基底的情况下,在要研究的实施方式时为两种 纤维组分使用熔化温度高于180。C的聚酯纤维。有各种各样的聚酯聚合物,这些聚 合物有不同的熔化温度和相应较低的软化温度。在本发明的阻挡材料要研究的实施 方式时,为第一组分选择用约230。C熔化温度的聚酯聚合物,而为第二纤维组分3 的至少一个纤维部分选择用约200°C熔化温度的聚酯聚合物。在一种实施方式时, 此时第二纤维组分具有两个以皮芯型结构形式的纤维部分,这种纤维组分的芯子4 由用约230°C软化温度的聚酯组成,这个纤维组分的皮由用约200°C粘接软化温度 的聚酯组成(图2b)。这类有不同熔化温度的两个纤维部分的纤维组分也简称为" Bico〃 。在下面也应用这个简称。

在所研究的实施方式时,两种纤维组分的纤维涉及的是各为带有上述专门特性 的短纤维(Stapelfasem)。对于单位面积重量约为400 g/m2的纤维复合材料,第一 纤维组分的重量分数约为50%。与此相应,第二纤维组分的重量分数同样为纤维 复合材料1单位面积重量的约50%。第一纤维组分的细度在6.7 dtx,而构成Bico 的第二纤维组分3具有4.4 dtx的更高细度。

为了制取本发明的阻挡材料,先将作为短纤维存在的纤维组分混合。然后以多 个非织造材料单层形式将多个短纤维混合物单层摞在一起,直到达到为纤维复合材 料所需的单位面积重量,由此获得一种非织造材料堆砌。这种非织造材料堆砌只有

很小的机械稳定性,因此必须通过一些加固过程。

先通过借助于针刺技术(Nadeltechnik)的缝制进行非织造材料堆砌的机械加固,其中布置在针矩阵中的针杆(Nadelbalken)垂直于非织造材料堆砌的延伸平 面通过非织造材料堆砌。以这种方式将非织造材料堆砌中的纤维在其原来位置重新 取向,由此得到纤维球和非织造材料堆砌的稳定机械结构。通过这种机械加固的非 织造材料以示意的方式展示在图1中。

通过针缝过程,跟未针缝非织造材料堆砌的原来厚度相比已经将非织造材料堆 砌的厚度降低了。然而,通过针缝得到的结构还不可持久保持,因为涉及的是一种 短纤维的纯机械三维的"钩套化〃 ,这些短纤维在负载下又可以'、解套〃 。

为了达到持久的稳定,即为在鞋中应用的稳定性能,将本发明的纤维复合材料 进行进一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热能和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纤维混 合物的有利组成,其中为纤维混合物的热加固选择这样一个温度,使该温度处在较 低熔化温度下熔化的皮芯型Bico皮的至少粘接软化温度范围中,以便这个结构在 粘滞状态下软化到使第一纤维组分的纤维部分可以局部包围在这个粘滞的物质中, 这些纤维部分位于各个Bicos的皮软化物质附近。因此将两种纤维组分持久地彼此 连接,不用改变非织造材料的附加构造和结构。这样,可以继续利用这种非织造材 料的有利性能,尤其是它们良好的透水气性,与持久的机械稳定性能组合起来。

这样一种热加固的非织造材料示意性地展示在图2中,其中在图2a中展示的 是一个高放大比例的断面详图,其中单个纤维之间的粘接连接点通过平面黑斑表 示,图2b以更大的比例展示这个断面的一个部分。

除了非织造材料的热加固,还可以在非织造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进行热表面 压縮,使这些非织造材料表面例如借助于加热的压紧板或压辊同时受压力-和温度 作用。结果是比在非织造材料的其余体积中更强的加固和热压縮表面的平整。

在图3中示意性地图示的是先通过针缝机械加固的、然后热加固的和最后在其 表面上热表面压缩的非织造材料。

在附上的比较表中是包括本发明阻挡材料在内的各种材料对一些参数的对比。 此时被研究的有鞋底碎皮,两种只用针加固的非织造材料, 一种针加固和热加固的 非织造材料和最后一种针加固的、热加固的和热表面压縮的非织造材料。为了简化 比较表的后续研究,将表中的这些材料编号为材料1至5。

如果用50N, IOON或150N的伸展力加载,纵向延伸值和横向延伸值显示各 自材料的延伸百分值。这种纵向延伸或横向延伸越小,材料越稳定,并更适宜作为 阻挡材料。如果各种材料用作防止小石子那样的异物进入薄膜的阻挡材料,那么耐 刺穿强度是重要的。在复合鞋底中使用材料的耐磨性也是很有意义的。在比较表中称为磨损值。

从比较表中可以得出,鞋底碎皮虽然具有高抗张强度、相对好的抗伸展力性和 高耐刺穿强度,但是在湿式试验时只有中等的耐磨性和尤其是很平常的透水气性。

只用针加固的非织造材料(材料2和材料3)虽然很轻和拥有与皮革相比高透 水气性,然而对伸展力只有较小的抗拉强度,拥有很低的而刺穿强度和中等的耐磨 强度。

针加固的和热加固的非织造材料(材料4)在较小的厚度时有个比材料2和3 高的单位面积重量,因而较紧凑。材料4的透水气性高于材料2和大约等于材料3, 然而几乎为材料1皮革的三倍大。材料4的纵向-和横向抗张强度明显地高于只用 针加固非织造材料2和3,材料4的纵向-和横向断裂负荷也明显高于材料2和3。 材料4的耐刺穿强度和耐磨强度大大高于材料2和3。

材料5,也就是针加固的、热加固的和热表面压縮的非织造材料由于在相同的 单位面积重量下进行的热表面压縮而具有比材料4更小的厚度,因此在复合鞋底中 占有较少的空间。材料5的透水气性还高于材料4。就抗张拉度而言材料5也超过 材料4,因为在施加50N至150N的纵向-和横向伸展力时没有延伸。纵向负荷下 的抗张强度比材料4高,横向负荷下的抗张强度比材料4小。耐刺穿强度稍在材料 4之下,这是由于材料5较小的厚度所致。跟所有材料1至4相比,在耐磨强度方 面材料5有特殊的优势。

因此,比较表显示,如果高透水气性、高形状稳定性、稳定效果和高耐磨强度 对于阻挡材料是重要的,那么材料4,尤其是材料5是特别适用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材料5的情况下,已经具有很好稳定性的针加 固和热加固的非织造材料随后还经受一个疏水处理,例如在起疏水性作用的液体中 浸渍,以便将非织造材料材料的吸湿作用最小化。在疏水浴之后,将非织造材料在 加热作用下干燥,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疏水性。在干燥过程之后,让非织造材料通 过定型装置,从而将最终厚度调整到例如1.5mm。

为了实现特别光滑的表面,随后再次对非织造材料加温加压,以便使可熔纤维 部分,即在第二纤维组分Bicos的皮中的可熔纤维部分再次熔接在非织造材料的表 面上和借助于同时施加的压力对着很光滑的表面施压。这要么用适当的压光装置要 么用加热的挤压机进行,其中在非织造材料与加热的压紧板之间可以插进隔离材料 层,例如是纸或聚四氟乙烯。

根据阻挡材料所需的性质,通过热表面压縮的表面平整可以只在非织造材料材料的一个表面上进行,也可以在两个表面上进行。

如比较表已经显示的那样,如此制作的非织造材料具有高的断裂负荷稳定性和 拥有良好的耐刺穿强度。这些性质在这些阻挡材料用作阻挡材料时对保护皮肤是重 要的。

前面说明的材料5是本发明阻挡材料的第一个实施例,其中两种纤维组分都由

聚酯组成,两种纤维组分在整个纤维复合材料中各占50重量%,而且第二纤维组 分是Bico-型的聚酯皮芯型纤维。

现在还要简要看一下本发明阻挡材料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2:

阻挡材料,其中两种纤维组分都由聚酯组成,在整个纤维复合材料中各占50 重量%,而且第二纤维组分是并列型聚酯Bico。

除了特有的Bico-结构以外,实施例2的阻挡材料以与实施例1的皮芯型型 Bico-纤维同样的方式制作并具有相同的特性。

实施例3:

阻挡材料,其中两种纤维组分各占50重量%,第一纤维组分由聚酯组成,和 第二纤维组分由聚丙烯组成。

在这个实施例时,不是Bico而是单组分纤维用作第二纤维组分。为了制作纤 维复合材料,只选择带有不同熔点的两种纤维组分。在这种情况下,50重量%的 聚酯纤维(熔点约为230°C)是载体组分,而同样为50重量%的聚丙烯纤维有个 约为130。C的较低熔点,并用作可粘接的加固组分。此外,制作过程如在实施例l 时那样进行。与实施例2比较,实施例3的非织造材料具有较低的热稳定性,但是 对此也可以使用较低的温度制作。

实施例4:

80%聚酯用作第一纤维组分,且聚酯皮芯型Bico作为第二纤维组分的阻挡材料。

在这个实施例中制作又如在实施例1时那样进行,然而不同的是形成加固组分 的第二纤维组分份额改变了。跟80重量%具有较高熔点的第一纤维组分相比,第 二纤维组分只还有20重量%。通过按比例降低加固组分,也降低了所得到的阻挡 材料的稳定作用。如果需要同时具有高机械稳定性和高柔韧性的非织造材料,这可 能是有益的。这种非织造材料的耐温性相当于第一个实施例。

用图4至11研究用于复合鞋底或阻挡单元或其中细节的几个实施例。图4显示在配置阻挡材料之前复合鞋底21的局部横截面图。这种复合鞋底21 具有位在下面的基底23和位于上面的鞋稳定装置25。基底23和鞋稳定装置25各 具有通道27或29,这些通道共同形成通过复合鞋底21整个厚度的通孔31。因此, 通道31通过两个通道27和29的截面形成。为了制成这种复合鞋底21,还在通道 29中放置阻挡材料33或在这之上布置(在图4中未示出的)阻挡材料33。

图5展示一个在稳定装置25中已放入一片阻挡材料33的阻挡单元35之例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稳定装置注塑在一片阻挡材料33的周围或上面,使稳 定装置25的材料嵌入到阻挡材料33的纤维结构中,并形成牢固的复合体。

适用作注塑稳定装置的材料例如是热塑性聚氨酯(TPU),这种材料能很好地 包封阻挡材料并与之很好地粘接。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阻挡材料33粘接到稳定装置25上。优选的是,稳定装 置25具有至少稳定复合鞋底21的稳定框架和布置在阻挡材料33表面上的至少一 个稳定隔片37。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稳定隔片37布置在对准基底的底面上。

图6展示一个阻挡单元35,其中一片阻挡材料33由稳定装置25包围起来, 使得稳定装置25不仅包围着阻挡材料33的^i缘,而且也蔓延到两个表面上。

图7展示一个阻挡单元35,此时一片阻挡材料33配备以至少一个稳定隔片 37形式的稳定装置25。稳定隔片37至少布置在阻挡材料33的一个表面上,优选 的是在向下对准基底23的表面上。

图8展示一个阻挡单元35,此时一片阻挡材料33是这样配备稳定装置的,使 阻挡材料33布置在稳定装置25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此外,阻挡材料33覆盖通道 29。稳定隔片37位于稳定装置25的通道29内。

图9展示一个图4所示的复合鞋底21,该复合鞋底在基底23之上具有一个图 5所示的阻挡单元35,其中仅画出一个稳定隔片37。

适用于所有上述按照图4-9的实施方式的是,连接材料在注塑、压注或粘接在 稳定材料33与稳定装置25之间时不只附着在连接的表面上,而且渗入到纤维结构 中和在那里硬化。因此,纤维结构在其连接范围额外地被加固。

在图10和10中还展示了两个放置在阻挡材料33表面上的稳定隔片37之稳定 隔片图案实施方式。在图10所示的情况中,在例如阻挡材料33底面的圆形平面 43上(例如相当于复合鞋底21的通道)按T-形排列方式排列了三个单个隔片37a, 37b和37c,这些隔片例如粘接在阻挡材料33的底面上,而在图ll所示的情况中 稳定隔片装置是以稳定栅格37d的形式设置的。参照图12至27,现在阐述按照本发明设计的鞋的实施方式,其中也研究它们

的单个部件,尤其是研究在与各自复合鞋底21的连接。

图12用从下面的透视斜视图展示带有鞋帮103和本发明复合鞋底105的本发 明鞋101的一个实施例。鞋101具有脚前部部分107,脚中间部分109,脚后跟部 分111和脚收縮口 113。复合鞋底105在它的底面具有多部分的基底117,该基底 具有在复合鞋底105的脚后跟部分中的基底部分U7a,在脚轴部分中的基底部分 117b和在脚趾部分中的基底117c。这些基底部分117是固定在稳定装置119的背 面上的,该稳定装置具有脚后跟部分119a,脚中间部分119b和脚前面部分119c。 复合鞋底105还要参考后面的图更详细阐述。

复合鞋底105的其它组成部分可以是减震鞋底部分121a和121b,这些部分是 在脚后跟部分111中和在脚前部部分107中安放在稳定装置119的上面的。基底 U7和稳定装置119各具有形成通过复合鞋底通孔的通道。这些通孔以透水气的方 式由阻挡材料部分33a-33d覆盖。

图13a显示还处于制作阶段的图12所示的鞋101,其中鞋帮103和复合鞋底 105还是彼此分离的。鞋帮103在其鞋底侧下面的末端范围配备鞋帮底面U5,该 鞋帮底面具有不透水、透水气的鞋帮底面功能层,它可以是不透水、透水气的薄膜。 该功能层优选的是多层功能层叠层的组成部分,叠层除了功能层以外还具有至少一 个支承层,例如一个纺织品背面作为加工保护。此外,鞋帮底面115是可以配备鞋 帮装配底的。但是,也有可能也赋予功能层叠层鞋帮装配底的功能。其次,复合鞋 底具有已经在图8中介绍过的通孔31,这些通孔是用阻挡材料部分33a-33d覆盖的。 隔片37是在各自通孔周围边缘的内部。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三个通孔 或两个通孔或一个通孔。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设置四个以上的通孔。复合鞋底105 可以通过注塑或粘接固定在鞋底侧鞋帮末端,以便制作图12所示的状态。为了详 细介绍功能层以及它们的叠层及与装配底的连接参阅说明书和图20至27。

图13b展示如图13a—样的鞋结构,区别在于在图13a中鞋具有四个通孔31, 而在图13b中鞋是用两个通孔31装备的。在此可以看出,隔片37是布置在各自通 孔31的周围边缘之内,并没有形成通孔31的边界。通孔的面积减去它横越它的隔 片的总面积计算,因为这个隔片面积阻断水气的传输。

图14展示一个带有远离基底117的上面的复合鞋底105。在中间部分119b和 在脚前部部分119c中的稳定装置119用多片阻挡材料33a, 33b, 33c和33d铺盖 在远离基底117的上面,从而在图14中看不见的复合鞋底105的通孔。在复合鞋底105的脚后跟部分和脚前部部分中,在稳定装置119的上面也各安放一个减震鞋

底部分121a或121b,在脚后跟部分中基本上是整个面积的,而在脚前部部分是阻 挡材料部分33b, 33c和33d留出的空隙处。

因为基底117的基底部分,稳定装置119和减震鞋底部分121a或121b在复合 鞋底之内有不同的功能,它们最好也用不同材料构造。要具有良好耐磨强度的基底 部分例如由热塑性聚氨酯(TPU)或橡胶构成。热塑性聚氨酯是可以有不同性质的 许多不同聚氨酯的上位概念。对于基底,可以选用具有高稳定性和防滑性的热塑性 聚氨酯。对于鞋的用户在走动时要导致冲击减震结果的减震鞋底部分121a或121b 由相应弹力柔性材料构成,例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或聚氨酯(PU)。 用于不连贯的基底部分117a, 117b, 117c和用来作为支架的同样不连贯的减震鞋 底部分121a, 121b和用来作为稳定元件的整个复合鞋底105和要有相应弹力刚度 的稳定装置119,例如由至少一种热塑性塑料构成。适合的热塑性塑料的例子是聚 乙烯,聚酰胺,聚酰胺(PA),聚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氯 乙烯(PVC)。其它适合的材料是橡胶、热塑橡胶(TR,来自英文Thermoplastic Hubber)和聚氨酯(PU)。热塑聚氨酯(TPU)也是适合的。

在图13中展示的复合鞋底在图15中是以分解图示出现的,就是说,用一个将 复合鞋底105的各个部分彼此分开表示的图表示, 一个例外是阻挡材料部分33a, 33b, 33c和33d已经布置在稳定装置119b和119c上。在图15中展示的实施方式 中,稳定装置119具有它的初步分离部件119a, U9b禾卩119c,这些部件在复合鞋 底105的装配过程中彼此连接成稳定装置119,这可以通过三个稳定部件彼此焊接 或粘接实现。如与图16联系起来介绍的那样,在阻挡材料部分之下有坡口,这些 坡口与在基底部分117a, 117b或U7c中的坡口 123a, 123b和123c—起形成与图 4已经介绍过类型有关的通孔31并用阻挡材料部分33a-33d用透水气的方式覆盖。 在稳定装置119的脚后跟部分119a中的通道125没有用阻挡材料33封闭,而是用 整个面积的减震鞋底部分121a封闭。这样,达到在鞋脚后跟部分复合鞋底105的 较好减震作用,在那里汗水水分的导出或许可以是较少要求的,因为脚汗主要在脚 前部-和脚中间部分形成,而不在脚后跟部分。

减震鞋底部分121b配备有通道127a, 127b和127c,它们的尺寸是这样定的, 使稳定装置部分119c围起阻挡材料部分33b, 33c和33d的限制周边129a, 129b 或129c可以容纳到通道127a, 127b和127c中。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没有设想应用减震鞋底部分121。在这种情况下,稳定装置部分119a, 119b和119c具有不带限制周边129a, 129b, 129c的平整表面, 使稳定材料33用稳定装置的表面齐平地定位在它们的坡口中。该复合鞋底仅由阻 挡单元和基底构成,而该阻挡单元由阻挡材料33和稳定装置119构成。

在图15中倾斜向上显示的复合鞋底105同样在图16中以彼此分离的排列展示 的,然而是以从下面的斜视图。此时可以看出,基底部分117a至117c通常配备一 个基底形材,以便减少打滑危险。除此之外,稳定装置部分119a和119e的底边在 它们的底边上有多个栓钉形的凸起131。为了基底部分117a至117c与所属稳定装 置部分119a和119c定位正确的连接,这些栓钉形的凸起用来接纳在图15中要看 见的互补凹处133,这些凹处在基底部分117a, 117b和117c的上面。除此之外, 在图16中要看到在稳定装置部分119b和119c中的坡口 135a, 135b, 135c和135d。 这些坡口用各所属的阻挡材料部分33a, 33b, 33c和33d以透水气的方式覆盖,因 此复合鞋底105的通孔31 (图4)是以透水气的方式封闭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阻挡材料部分的布置使它们光滑的表面朝基底对准。坡口 135a至135d各用一个稳 定栅格137a, 137b, 137c或137d搭接,这些稳定栅格在稳定装置119各所属坡口 的范围中形成各一个稳定结构。除此之外,这些稳定栅格137a-137d对防止较大外 来物体进到直至阻挡材料33或走的更远起作用,异物进入可以使鞋的用户感觉不 舒服。

要介绍的还有设置在脚中间部分侧稳定装置119b轴向末端上的连接元件139, 这些元件在由三个稳定装置部分119a至119c组成稳定装置119时在从背向基底安 装面的稳定装置部分119a和119c上达到重叠安放,以便在那里例如通过焊接或粘 接固定。

图17跟图16相比以放大的图示展示两个彼此固定之前的稳定装置部分119a 和119b,其中脚前部侧稳定装置部分119c的坡口 135a至135d和位于其中的稳定 栅格结构是特别好地看到的。也清楚地显示中间的稳定装置部分U9b在纵面上向 上弯曲的框架部分和栅格部分。放到稳定装置部分119b上的阻挡材料部分33a在 它的纵面上配备相应向上弯曲的侧面翼141。通过这些既有鞋稳定装置部分119b 也有阻挡材料片33a的向上弯曲部分,达到脚中间两侧面形状的适应。其余的阻挡 材料部分33b至33d基本上是平的,相应于脚前部侧稳定装置部分U9c基本上扁 平的设计。

一般在此要补充的是,稳定装置11%和119c的至少一个坡口 135a-135d是通 过稳定装置119的框架147限制的和不是通过存在于坡口 135a-135d中隔片37限

34制的。在图17中展示的限制周边129a-129c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是各自框架147的

一部分。

还有可能应用一个整片的阻挡材料代替多个阻挡材料部分33b, 33c和33d。 底层凸起150和/或限制周边129a-129c必须相应地造型。

用稳定装置部分11%和稳定材料部分33a为脚中间部分设置的阻挡单元的另 一个改型示于图18和19中,在图18中以完成改型的状态,而在图19中这两个部 分还是彼此分离的。与图17中方案的区别是,在图18和19的改型时为脚中间部 分设置的稳定装置部分119b只配备一个坡口和一个位于其中的稳定栅格137a,而 两个翼形部分143是贯通地形成在稳定装置部分119b的纵向面上,即不具有坡口 , 而是只在它们的底边配备稳定肋145。与此相应,为这个阻挡单元设置的阻挡材料 片33a比在图18至19的方案中窄,因为不需要按照图17的侧翼141。

本发明复合鞋底105的实施方式是用图12至19阐述的,而现在用图20至27 阐述按照本发明鞋的实施方式和细节,该鞋使用本发明的复合鞋底制作的。其中图 20, 22和23展示本发明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此时鞋帮底面具有鞋帮装配底和还 具有功能层叠层;而图24和25展示本发明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此时鞋帮底面功 能层叠层237同时承担鞋帮装配底233的功能。图26展示复合鞋底105的另一种 实施方式。

在展示于图20至25中的两个实施方式中,与图12和图13a-b —致的鞋101 具有鞋帮103,该鞋帮具有位于外侧的表面材料覆盖层211,具有一个位于内侧的 衬里层213和位于其中间的例如以薄膜形式的不透水、透水气鞋帮功能层215。鞋 帮功能层215可以与衬里层213结合成2层叠层或者将鞋帮功能层215铺在衬里层 213与纺织覆盖层214之间形成3层叠层。上面的鞋帮末端217要视在图20和24 中示出的在脚前部部分或脚中间部分中横截面的切割面是封闭的或在脚收縮口 113 (图12)是敞开的而定。在鞋底侧的鞋帮部分219上,鞋帮103配备鞋帮底面 221,鞋帮103鞋底侧下面末端用该鞋帮底面封闭。鞋帮底面221具有与鞋底侧的 鞋帮部分219连接的鞋帮装配底233,这在图20至2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借助于 Strobel接缝(Strobelnaht) 235出现。

在图20, 22和23所示的实施方式情况下,除了鞋帮装配底233外设置鞋帮底 面功能层叠层237,该叠层是布置在鞋帮装配底233之下的和从鞋帮装配底233周 边延伸出去到鞋底侧的鞋帮部分219中。鞋帮底面功能层叠层237可以是三层的叠 层,其中鞋帮底面功能层248是铺在一个纺织覆盖层与另一个纺织覆盖层之间的。同样也可能的是,鞋帮底面功能层247只配备纺织覆盖层。在鞋底侧的鞋帮部分 219中,表面覆盖层211比鞋帮功能层覆盖层215短,使在那里鞋帮功能层覆盖层 215超出表面覆盖层211,并露出鞋帮功能层覆盖层215的外侧表面。主要为了减 轻鞋帮功能层覆盖层215超出部分的机械张力,在表面覆盖层2U鞋底侧末端238 与鞋帮功能层覆盖层215鞋底侧末端239之间布置一个网线带(Netzband) 241或 另一种为密封材料可渗透的材料,其远离Strobel接缝235的纵面借助于第一条缝 243与表面覆盖层211鞋底侧末端238连接、但不与鞋帮功能层覆盖层215连接, 且其朝向Strobel接缝235的纵面借助于Strobel接缝235与鞋帮功能层覆盖层215 鞋底侧末端239和与鞋帮装配底233连接。接缝带241主要由一种单丝材料构成, 以至于不具有导水性。接缝带主要用于注塑鞋底。如果复合鞋底用粘接剂固定在鞋 帮上,可以用粘接剂249代替网线带将表面覆盖层211鞋底侧末端238固定在耐久 功能层叠层上(图22)。在周边范围245内,鞋帮底面功能层叠层237超出鞋帮装 配底233周边,在鞋帮底面功能层叠层237与鞋帮功能层覆盖层215鞋底侧末端 239之间布置一种密封材料248,借助于这种密封材料在鞋帮功能层覆盖层215鞋 底侧末端239与鞋帮底面功能层叠层237周边范围245之间建立不透水的连接,其 中这个密封穿过网线带起作用。

图20, 23至25中展示的网线带解决办法,用来阻止在表面覆盖层211上流下 来的或漫下来的水到达直至Strobd接缝235和从那里渗透入到鞋内部空间。在表 面覆盖层211的鞋底侧末端238到鞋帮功能层覆盖层215鞋底侧末端239的距离内 用不导水的网线带搭接,并在鞋帮功能层覆盖层215突出范围内提供密封材料,可 以阻止这种渗透。网线带解决办法本身从文献EP 0298360 Bl中是已知的。

所有在制鞋工业中应用的优选为鞋帮与鞋底面不透水连接的连接技术,都可以 代替网线带解决办法应用。图22中所示的网线带解决办法和耐久(gezwickt)解 决办法是示范性的实施方式。

除了在那里不设置单独的鞋帮装配底,而是使鞋帮底面功能层叠层237同时起 到鞋帮装配底233的功能以外,在图24中展示的鞋帮结构与在图20中示出的鞋结 构一致。依此,图24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鞋帮底面功能层叠层237周边经过Strobel 接缝235与鞋帮功能层覆盖层215鞋底侧末端239连接,并在Strobel接缝235范 围中加入密封材料248,使鞋帮功能层覆盖层215鞋底侧末端239与鞋帮底面功能 层叠层237的周边范围之间的过渡区整个密封起来,包括Strobel接缝235。

在图20和24的两个实施方式中,如在这两个图中所示那样,可以应用相同构造的复合鞋底105。因为在图20和24中展示的是在脚前部部分鞋101的剖面图, 在这些图中涉及的是复合鞋底105脚前部部分的剖面视图,也涉及沿着横向切割线 通过为脚前部部分确定的稳定单元部分119c与嵌入到其坡口 135c中的阻挡材料片 33c的剖面视图。

与此相应,复合鞋底105的剖面视图显示出稳定单元部分U9c与它的坡口 135c,所属稳定栅格137c搭接这个坡口的隔片,向上竖起的限制周边129b,嵌入 在这个限制周边12%中的阻挡材料片33c,稳定单元部分119c上面的减震鞋底部 分121b和在稳定单元部分119c底面上的基底117b。就这方面来说,图20和24 中的两个实施方式相互一致。

图20示出阻挡单元35的一个例子,此时一片阻挡材料33配置至少一个稳定 隔片37在它的底面上。在这种情况,在稳定隔片37对面的阻挡材料33的表面范 围上涂粘接剂39,经过该粘接剂阻挡材料33与不透水、透水气的鞋帮底面221连 接,该鞋帮底面位于阻挡单元35之上的复合鞋底的外面。此外,按这样方式涂布 粘接剂39,可以使鞋帮底面221与阻挡材料33在阻挡材料33的底面没有稳定隔 片37材料的地方都保持不粘接。以这种方式可以确保鞋帮底面115的透水气性作 用只在阻挡材料33由于稳定隔片37而不透水气的地方受粘接剂干扰。

虽然在图20和24中各自复合鞋底105与各所属鞋帮103还是分开表示,但图 22,23和25以放大的图示和剖面方式展示这两个带有安到鞋帮底面上复合鞋底105 的实施方式。在这些放大的视图中,鞋帮底面功能层叠层237的鞋帮底面功能层 247在所有的实施方式中都优选是一个微孔功能层,例如由发泡聚四氟乙烯 (ePTFE)构成。如上进一步指出的那样,也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功能层材料。

在图22, 23和25所示的这些放大的剖面图中,特别好的是看到在鞋帮功能层 覆盖层215和鞋帮底面功能层247重叠对面的末端之间用密封材料248建立的不透 水连接。除此之外,比在图20和24中更清楚地看到在Strobel接缝235中网线带 纵面的细节。

图22示出了本发明的复合鞋底105用固定粘接剂250固定在鞋帮底面上的一 种实施方式。鞋帮功能层叠层216是用纺织覆盖层214,鞋帮功能层215和衬里覆 盖层213构成的一个三层复合体。上面材料层211的鞋底侧末端238是用耐久粘接 剂249固定在鞋帮功能层叠层216上的。

除了通孔135和在通孔135的范围中布置的阻挡材料33外,固定粘接剂250 是平面地涂在复合鞋底的表面上的。在复合鞋底固定在鞋帮底面221上时,固定粘

37接剂250渗入到鞋帮功能层叠层216上和部分渗入到其中以及渗入到鞋帮底面功能 层叠层237的边缘范围上和部分渗入到其中。

图23是图20所示的带有模塑复合鞋底的鞋帮构造图。其中将三层的鞋帮底面 功能层叠层237固定在鞋帮装配底233上,使纺织覆盖层指向复合鞋底。这是有好 处的,因为鞋底模塑材料260较容易渗入到薄的纺织覆盖层中和在那里固定住,从 而为鞋帮底面功能层叠层237建立一个牢固的连接。

带有至少一个坡口 135和至少一片阻挡材料33的阻挡单元以预制单元存在, 并在注塑过程之前放入到注塑模具中。将鞋底注塑材料260相应地注塑到鞋帮底面 上,其中穿过网线带241推进直至到鞋帮功能层叠层216。

图25示出的是图24的放大剖面视图。复合鞋底105展示本发明阻挡单元35 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鞋稳定装置119c形成复合鞋底105的一部分和在此没有延伸 至复合鞋底105外周边。在坡口 135c之上安置一片阻挡材料33c,使阻挡材料33c 放在环绕的通过平面形成的坡口 135c的限制周边129上。

复合鞋底105可以用固定粘接剂250固定在鞋帮底面221上或用鞋底注塑材料 260注塑。

图25也清楚地指明,在鞋帮底面功能层叠层237 —起承担鞋帮装配底的功能 的实施方式中,叠层直接在阻挡材料片33c对面的表面之上。这是特别有好处的。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在鞋帮底面功能层叠层237与阻挡材料片33c之间没有妨碍水气 排出的气垫可以形成,而且阻挡材料片33c和主要是鞋帮底面功能层247特别紧挨 着这种鞋用户的脚底上,所以使水气排出变得容易。水气排出由鞋内部空间与鞋外 部空间之间的温差决定。

图27是本发明复合鞋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图示。这种透视图显示在鞋稳定 装置119中的多个坡口 135,这些坡口布置在从复合鞋底的脚趾部分到脚后跟部分。 因此,稳定材料33同样是在脚后跟部分。基底构成基底部分117。 W

图27是的本发明复合鞋底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横剖面图。这个实施方式的复合 鞋底105与在图24中示出的复合鞋底相当相似。图27所示的复合鞋底105具有基 底,在这个图中是通过复合鞋底105的脚轴部分显示剖面的,因此剖面通过相应的 基底部分117b。但是,图27所示的原理也适用于复合鞋底105的其它部分,也就 是适用于其脚中间部分和其脚后跟部分。基底部分117b具有摩擦面153,该摩擦 面在走路时接触所走过的地面。图27中复合鞋底105的剖面图显示带有其坡口 135c的稳定装置部分119c,其向上竖起的限制周边129b,放入到限制周边129b中的阻挡材料片33c,在稳定装置部分119c上面的减震鞋底部分121b和在稳定装 置部分119c底面的基底部分117b。在阻挡材料片33c的下面安的是支承元件151。 这个支承元件从阻挡材料33朝向摩擦面开始延伸至摩擦面153的水平面,这样使 阻挡材料33在行走时经过支承元件151支承在所走过的地面上。这就是说,如果 配备这种复合鞋底的鞋立在一个表面上,在图27中支承元件151的自由端就接触 这个表面。通过支承元件151的这种支承,在这样一种表面上行走时阻挡材料片 33c基本上保持图27中显示的状态,以致避免它在鞋用户的负载下弯曲。在坡口 135c中,可以布置多个支承元件151,以便提高对阻挡材料片33c的支承效果和经 过其面积延伸更均匀。

支承功能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得到,即可以将在图24中展示的稳定隔片137c 同时作为支承元件151设计,使稳定隔片137c不在用作摩擦面的基底部分117b底 面的距离内终止,而是延长至这个底面的水平面。因此,给予稳定隔片137c稳定 和支承阻挡材料片33c的双份功能。例如,可以将示于图10中的稳定隔片37c或 图11中示出的稳定栅格37d整个或部分作为支承元件151设计。

用本发明的鞋底结构,达到一个高的透水气性值。 一个原因是在复合鞋底105 中设置了大面积的通孔,并用高透水气性的材料封闭这些通孔。另一个原因是至少 在通孔的范围中在透水气阻挡材料33与鞋帮底面功能层之间没有阻碍水气交换的 连接,这种连接顶多存在于复合鞋底105通孔31之外的范围中,这些范围没有有 效地参与水气交换,例如像复合鞋底105的周边范围。除此之外,在本发明的结构 中鞋帮底面功能层紧挨在脚上,这导致加速水气排出。

鞋帮底面功能层叠层237可以是带有两个,三个或更多层的一种多层叠层。 包括至少一个带有至少一个用于功能层纺织品载体的功能层,其中功能层可以是由 不透水、透水气的薄膜247构成,优选的是微孔薄膜。测试方法

厚度

本发明阻挡材料的厚度按照DIN ISO 5084 (10/1996)测试。

刺穿强度

纺织品平面组织的刺穿强度可以用EMPA (联邦材料检验-和研究院)应用的 测量方法以使用Instron拉力试验机公司(4465型)检查仪进行测量。借助于一个 冲压头冲出直径为13 cm圆形纺织品片和固定在一支承板上,在该支承板上有 17个孔。在其上固定17个类似芯棒的针(110/18型缝纫针)的冲头,以1000mm/min 的速度下落,使针穿过纺织品片沉入到孔中。用于刺穿纺织品片的力用一个测量探 头(一个力接受器)测量。结果由三个试样的试样数求得。 不透水的功能层

如果功能层,任选地包括在功能层上设置的接缝能确保至少lxl04Pa的水渗透 压力,就认为该功能层是"不透水〃 。优选的是功能层材料能确保lxl05Pa以上的 水渗透压力。此时,水渗透压力按照如下测试方法去测量,即在20土2。C下将蒸馏 水用上升的压力施加到100cn^的试样上。水的压力上升为每分钟60士3cm H20/ 分钟。水渗透压力就相当于水第一次出现在试样的另一面上时的压力。该方法的细 节请参见在1981年ISO-标准0811中规定。 不透水的鞋

鞋是否不透水例如可以用US-A-5 329 807中说明的离心装置测试。 阻挡材料的透水气性

本发明阻挡材料的透水气性借助于按照DIN EN ISO 15496 (09/2004)所谓的 杯式方法(Bechermathode)测试。

功能层的透水气性

如果功能层具有小于150m2XPaXW1的透水气性数Ret,就认为该功能层是 "透水气性的〃 。透水气性按照Hochstein-Hautoodell进行测试。这种测试方法在 DINEN31092 (02/94)或ISO 11092 (1993)中有说明。

本发明鞋底面结构的透水气性

在本发明带有鞋底面结构的实施方式中,该鞋底面结构包括复合鞋底和位于其

上的鞋帮底面功能层或鞋帮功能层叠层,鞋底面结构具有在0.4 g/h至3 g/h范围中 的透水气性(MVTR水气传输率),它可以在0.8 g/h至1.5 g/h的范围和在一个实 际的实施方式时为lg/h。鞋底面结构透水气性的程度可以用在文献EP 0396716 Bl中说明的测量方法 求得,该测量方法是为测量整鞋的透水气性设计的。为了只测量鞋的鞋底面结构的 透水气性,同样可以使用按照EP0396716 Bl的测量方法,用在EP0396716 Bl的 图1中示出的测量结构以两个相继出现的测量场面(Messszenarien)进行测量,即 一次是鞋带有透水气的鞋底面结构和另一次是相同的鞋带有不透水气的鞋底面结 构。从两个测量值之差就可以求得透水气性的分量,这追溯到透水气鞋底面结构的 透水气性上。

在每个测量场面时,在应用按照EP 0396716 Bl的测量方法的情况下进行,即 用下面的方法步骤-

a) 鞋的正常化处理是以这样的方式,让鞋在空调房间(23°C, 50%的相对湿 度)保留至少12小时。

b) 取出鞋墊(Fussbett)。

c) 用适应鞋内部空间的不透水、透水气的覆盖材料覆盖鞋,该覆盖材料在鞋 的脚收縮口范围中是用不透水、透水气的密封充填物(例如由安全玻璃和用可充气 的密封圈)可不透水和不透水气封闭的。

d) 往覆盖材料中注入水和用密封充填物封闭鞋的脚收縮口。

e) 通过让注水的鞋静置预先规定的时间间隔(3小时),进行预整理。此时水 的温度恒定保持在35。C。周围空间的气候同样恒定保持在23°C和50%的相对空气 湿度。鞋在测试期间正面扇以平均2m/s至3m/s的风速吹(为了破坏围绕放 鞋的周围形成的静止空气层,该静止空气层对透水气造成明显的阻力)。

f) 预整理之后重新称量用密封充填物密封的、用水注入的鞋(得出重量 m2[g])。

g) 在如步骤e)的相同条件下重新进行静置和进行3小时原来的测试阶段。

h) 3小时测试阶段后重新称量密封的、用水注入的鞋(得出重量m3[g])

i) 由在3小时测试时间期间通过鞋逸出水气量按照关系M= (m2-m3) [g]/3[h] 确定鞋的透水气性(m2-m3) [g]

在两个场面进行完之后,在两个场面时透水气性一方面为带有透水气鞋底面 结构的整鞋(A值)和另一方面为带有透水气鞋帮底面结构的整鞋(B值)进行了 测量,透水气鞋底面结构透水气性的值可以独自从A-B差求得。

重要的是,在测量带有透水气鞋底面结构的鞋的透水气性期间,要避免使该 鞋或它的底直接立在底座上。这可以通过将鞋抬起或通过将鞋放在栅格结构上达

41到,以致照顾到使通风空气流也可以或更好地沿着基底下面流动。

有意义的是,在每种测试装置结构时要为一定的鞋进行重复测量和从中求得 平均值,以便可以更好地评估测量。要用测量装置结构为每个鞋进行至少两次测量。 在所有的测量时,要以士0.2g/h的测量值自然波动为实际值例如lg/h的出发点。 因此对于这个例子,为相同的鞋可以得到0.8g/h和1.2g/h之间的测量值。这些波 动的影响因素,例如可以来自做试验的人员或由于鞋帮周边的密封质量。通过相同 的鞋多次单个测量值取平均值,可以得到实际数值的准确图象。

鞋底面结构透水气性的所有数值均以43码(法国尺寸)普通系带半腰男鞋为

基础,其中这个尺码标出不是标准化的和不同制造厂家的鞋可以有不同结果。

对于测量场面基本上有两种可能性:

1. 测量带有透水气鞋帮的鞋,具有 1.1透水气的鞋底面结构;

1.2不透水气的鞋底面结构;

2. 测量带有不透水气鞋帮的鞋,具有 2.1透水气的鞋底面结构;

2.2不透水气的鞋底面结构。

延伸和抗张强度

延伸-和抗张强度测试按照1999年4月的DIN EN ISO 13934-1进行。其中, 每个方向取3个试样代替取5个试样。在所有的试样时夹紧钳口的距离为100 mm。 磨损

为了得到比较表中的磨损数值,就为磨损测量的抗磨强度而言应用两个测量 方法。 一个是用Martindale-磨损测试器测试(在表中"无定形金刚石磨损〃 ),此 时按照标准DIN EN ISO 124947-1;-2; (04/1999)将测试样品对着砂纸擦蹭。在这 种情况下要进行三个偏离标准之处:第一在试样夹持器中把粒度180的砂纸加标准 泡沫材料夹入。第二在试样台中把标准毡加测量样品夹入。第三将试样每700转进 行检查和更换砂纸。另一个是在湿试样时按照标准DIN EN ISO 124947-1;-2测试抗 磨强度(在表中"湿磨损〃 );偏离标准之处是每12 800转用蒸馏水将带有标准毡 和标准羊毛的试样台饱和一次。

在磨损测试时,摩擦运动按照Lissajous-图进行。Lissajous-图表示在相应选择 参与频率的比例时一个周期性重复的全貌,该全貌由相对彼此位移的单个图组成。 通过这些单个图之一的过程,与磨损测试联系起来称作为一个转动。在所有的材料l至5时,测量在多少转动之后出现第一批孔洞,在多少转动之后各自的材料就磨 蹭穿了。在比较表中为每种材料找到两个转动值,这两个值是用各自相同材料的各 两个磨损测试产生的。 硬度

硬度测试按照肖氏A和肖氏D (DIN 53505, ISO 7619-1, DIN EN ISO 868)

原理:

对于肖氏硬度理解为,在确定弹力的情况下,抗一个一定形状物体压入的阻

力。肖氏硬度是在测试力的作用下,数值lOO与以mm计的压入物体压入深度除 以刻度值0.025 mm之间的差。

在按照肖氏A测试时作为压头应用的是有开口为35°的截锥,在肖氏D时 应用的是开口角为30°的锥体和尖端半径为0.1 mm。压入物体由抛光淬火的构 成。

测量公式:

朋=100--

0. 025

,=550 + 75〃6M 尸二 445^67? H用mm计,F用mN计 应用范围:

由于在不同的硬度范围中两个肖氏-硬度-方法的不同分辨率,用于肖氏A-硬 度的材料最好比按照肖氏D的〉80和用于肖氏D-硬度的材料比按照肖氏A的<30

去测试。

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3

定义

阻挡材料:

可以给鞋或鞋中存在的诸如表面材料、鞋底、薄膜提供机械保护和防变形的 材料。这种材料也有可以在保持高的水气传输情况下,即在保持高的气氛舒适情况 下,防止外来东西/异物/物体进入鞋底。对机械保护和防变形主要是建立在阻挡材 料的微小延伸率基础上。 纤维复合材料:

所有类型纤维复合材料的总概念。属于其中的有皮革、由金属纤维组成的非 织造材料或针织品,有时也与纺织纤维混合,线和由线制成的纺织品(平面构成物) 同样属于其中。

纤维复合材料必须具有至少两种纤维组分。在这些组分时,可以是纤维(例 如短纤维)、丝、纤维元素、线、绞合线等。每个纤维组分要么由一种材料组成, 要么含有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部分,其中有一种纤维部分比另一纤维部分(Bico) 在较低的温度时软化/熔化。这类BiC0-纤维可以具有一种皮芯型结构,即将芯纤维 部分用皮纤维部分覆盖,如一种并排结构或海岛型结构。对此,可从德国英格尔斯

达特(Ingolstadt)的里脱(Rieter)公司和/或慕尼黑格拉德巴赫(Moenchengladbach) 的莎夫赫斯特(Schalfhorst)公司得到这种方法和仪器。纤维可以是简单纺纱的、 多重细丝的或多个带有彼此缠绕散开线端扯成纤维的。纤维组分可以是均匀或不均 匀分布在纤维复合材料中的。

优选的是,整个纤维复合材料必须在至少180。C的温度时稳定。

纤维复合材料至少一个面上的均匀和光滑的表面借助于压力和温度达到。这 个光滑的表面向"下〃 指向地面/土地,这样达到使颗粒/异物较好地在光滑表面上 反弹或较容易将它们推掉。

纤维复合材料或稳定材料的表面或整个结构的特性取决于所选的纤维、温度、 压力和对纤维复合材料的加热加压时间。 非织造材料:

在此是将纤维放置到传送带上并把线弄乱。 纤维的网筛结构(Gelege):

纤维的一种鱼网结构或筛子结构。参见杜邦(Dupont)公司的EP 1 294 656.

超:

通过机械作用打开或钩挂在一起的羊毛纤维。织物:

用经-和纬线制成的平面织物。 织物和针织品:

通过机器形成的平面构成物。 熔化温度:

熔化温度是纤维组分或纤维部分在该温度时成为液体的温度。在聚合物-或纤 维结构领域,对于熔化温度可理解为一个狭窄的温度区域,在该区域中聚合物-或 纤维结构的结晶区域熔化,聚合物过渡到液态。它在软化温度区域之上,是部分结 晶聚合物的一个基本特征量。 软化温度区域:

第二纤维组分或第二纤维部分只应成为软的/可塑的,但不应成为液态的。就 是说,应用的软化温度在熔化温度之下,在熔化温度时组分/部分熔解。优选的是, 组分或其中的一些部分软化,使温度稳定的组分嵌在或包封在软化了的部分中。

第一纤维组分的第一个软化温度区域高于第二纤维组分或第二个纤维组分第 二个纤维部分的第二个软化温度区域。第一个软化区域的下限可以在第二个软化区 域上限之下。 粘接软化温度:

第二纤维组分或第二纤维部分软化时的温度使其材料产生粘接作用,以至于 第二纤维组分至少一部分纤维彼此通过粘合被热加固,从而导致纤维复合材料的加 固稳定,该加固稳定高于那种在用相同材料的纤维复合材料时为两种纤维组分通过 纯机械加固得到的加固,例如通过纤维复合材料的针刺加固

(Vernadelungsverfestigung)。粘接软化温度的选择也可以使第二纤维组分纤维的软 化以这样的程度进行,即不仅仅由第二纤维组分的纤维彼此间产生粘合,而且还由 带有第二纤维组分纤维软化材料的第一复合纤维的纤维各个位置产生局部或完全 的覆盖,也就是第一复合纤维的纤维在这些位置局部或完全嵌在第二纤维组分纤维 的材料中,致使产生相应提高的纤维复合材料稳定性加固。 温度稳定性:

如果注塑稳定装置,则稳定材料必须对注塑是温度稳定的。同样适用于鞋底 的注塑(约170°C - 180°C)和硫化。如果要将稳定装置注塑,稳定材料必须有这 样的结构,即稳定装置至少可以渗入到稳定材料的结构中或有时可以渗过这个结构。功能层/薄膜:

鞋帮底面功能层(Schaftbodenftinktionsschicht)和有时鞋帮功能层可以通过不 透水、透水气的涂层或通过不透水、透水气的薄膜形成,在薄膜时要么可以是微孔 薄膜要么可以是具有小孔的薄膜。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薄膜具有发泡的聚四氟 乙烯(ePTFE)。

如在文献US-A-4,725,418和US-A-3,953,566以及US-A-4,187,390中说明的那 样,尤其是聚氨酯、聚丙烯和聚酯,包括聚醚酯和它们的叠层,适用于不透水、透 水气功能层的材料。然而,例如在文献US-A-4,725,418以及在US-A-4,187,390中 说明的那样,优选的是发泡的聚四氟乙烯(ePTFE),和具备亲水浸渍剂和/或亲水 层的发泡聚四氟乙烯,参见例如文献US-A-4,194,041。对于微孔功能层,理解为其 平均孔尺寸在约0.2 nm和约0.3 |im之间的功能层。

孔尺寸可以用Coulter Porometer (品牌名)测量,该测量仪由Coulter Electronics,Inc.,Hialeath,Florida,USA制造。

阻挡单元:

阻挡单元通过阻挡材料和有时通过以至少一个隔片和/或一个框架形式的稳定 装置形成。阻挡单元可以以预制的部件形式出现。 复合鞋底:

复合鞋底由阻挡材料和至少一个稳定装置和至少一个基底以及其它鞋底层构 成,其中阻挡材料封闭至少一个通过复合鞋底厚度延伸的通孔。

通孔:

通孔是复合鞋底中可以进行水气传输的部分。基底和稳定装置各具有通道, 这些通道共同形成一个通过复合鞋底整个厚度的通孔。所以通孔是通过两个通道的 相交面形成的。可能存在的隔片是布置在各自通孔周围边缘之内和没有形成支架的 界线。扣除所有横跨支架面积的隔片面积得到通孔的面积,因为这些隔片面积阻断 水气传输和因此不是通孔面积。 稳定装置:

稳定装置起阻挡材料附加稳定作用。它的成形和在阻挡材料上的安放对阻挡 材料的透水气性即便有也只是有微不足道的影响。上述目的可以通过用稳定装置遮 盖小面积的阻挡材料加以实现。优选的是,稳定装置朝向地面。首先对于稳定装置 涉及的不是保护功能,而是用作为稳定。 稳定装置的坡口:稳定装置的至少一个坡口通过它们的至少一个框架限制。扣除所有横跨隔片 的面积得到坡口的面积。 鞋:

鞋由复合鞋底和封闭的上面部分(鞋帮)构成。 鞋底面:

鞋底面包括脚下面的所有各层。 热活化作用:

热活化作用通过用能量施加纤维复合材料完成,该能量导致材料温度升高直 至软化温度范围。 透水的复合鞋底:

按照在US-A-5 329 807中说明类型的离心装置检测复合鞋底。检测之前必须 确保将有可能存在的鞋帮底面功能层作成透水的。如果这个测试没有通过,则认为 是透水的复合鞋底。有时测试用染色的液体进行,以便使通过复合鞋底的液体路径 可辨认。

叠层:

叠层是一种复合体,由带有至少一个纺织覆盖层的不透水、透水气的功能层

构成。也称作为背面(Abseite)的至少一个纺织层主要用来在其加工期间保护功 能层。在此说的是一种2-层的叠层。 一种3-层的叠层由不透水、透水气的功能层 构成,该功能层嵌在两个纺织层中间,其中在这些纺织层之间可以涂上点状粘接剂。 不透水的功能层/阻挡单元:

如果功能层,有时包括在功能层上设置的接缝能确保至少lxl04Pa的水渗透压 力,就认为功能层是"不透水"。 复合鞋底的上面:

对于复合鞋底的上面,理解为面对鞋帮底面的复合鞋底的表面。

基底:

对于基底理解为是复合鞋底的一部分,它接触地板/地面或造成与地板/地面的 主要接触。

47标号清单 1 纤维复合材料

2 第一纤维组分

第二纤维组分

4 心

5 皮

6 接头

21 复合鞋底

23 基底

25 鞋稳定装置

27 基底坡口

29 鞋稳定装置坡口

31 通孔

33 阻挡材料

33a 阻挡材料

33b 阻挡材料

33c 阻挡材料

33d 阻挡材料

35 阻挡单元

37 稳定隔片

37a 单个隔片

37b 单个隔片

37c 单个隔片

37d 稳定栅格

39 粘接剂

43 圆平面

101 鞋

103 鞋帮

105 复合鞋底

107 脚前部部分

109 脚中间部分111 脚后跟部分

113 脚收縮口

115 鞋帮底面

117 多部分基底

117a多部分基底后跟部分

117b多部分基底脚轴部分

117c多部分基底脚趾部分 119 稳定装置

119a脚后跟部分

119b脚中间部分

119c脚前部部分 121减震鞋底部分

121a脚后跟范围减震鞋底部分

121b脚中间范围减震鞋底部分 基底坡口

123a脚后跟部分

123b脚中间部分

123c脚前部部分 125 稳定装置脚后跟范围119a中的通道 减震鞋底部分坡口

127a脚后跟部分

127b脚中间部分

127c脚前部部分 稳定装置的限制周边

129a脚中间部分

129b脚前部部分

129c脚前部部分 131 凸起 133 凹进 稳定装置坡口

135a脚中间部分135b脚前部部分

135c脚前部部分

135d脚前部部分 稳定栅格

137a脚中间部分

137b脚前部部分

137c脚前部部分

137d脚前部部分 139 连接元件 141 侧面翼

143 稳定装置的翼形部分

145 稳定肋

147 稳定装置的框架

150 底层凸起

151 支承元件 153 摩擦面

211 表面材料覆盖层

213 衬里覆盖层

214 纺织覆盖层

215 鞋帮功能层覆盖层

216 鞋帮功能层叠层

217 上面的鞋帮末端

219 鞋底侧的鞋帮末端范围

221 鞋帮底面

233 鞋帮装配底

235 Strobel接缝(Strobelnaht)

237 鞋帮功能层叠层

238 表面材料覆盖层鞋底侧末端

239 鞋帮功能层覆盖层鞋底侧末端 241 网线带

243 第一条缝244 纺织覆盖层

245 周边范围

246 纺织品反面

247 薄膜

248 密封材料

249 耐久粘接剂(Zwickklebstoff)

250 固定粘接剂 260 鞋底浇注材料

51比较表

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2

(1) 函EN ISO 15496(09/2004;)

(2) DIN EN ISO 12947-1 ;-2(04/1999)半腰男鞋42/43码(法国尺码)

测试持续时间:3小时

所有的鞋结构完全相同,就是说差异只是通过材料(皮革,纺织品等)的自然差异

鞋帮可以是不透水设计的

恒定的含水量在所有鞋中

镶嵌鞋底(Einlegesohle)不测试

第2号和第3号的鞋底面结构可比较-第1号只是基底是封闭的,即它没有坡口

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3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制鞋方法 2020-05-12 391
制鞋架单元的循环输送系统 2020-05-11 178
制鞋系统 2020-05-12 457
制鞋用粘胶 2020-05-14 355
制鞋缝纫机 2020-05-14 961
一种制鞋用新型胶水输送设备 2020-05-11 709
一种具有自动开关门结构的模块式制鞋烘箱 2020-05-14 209
制鞋流水线托盘 2020-05-13 905
可调式制鞋支架 2020-05-13 471
制鞋用裁断机 2020-05-13 29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