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面料 / 间隔织物 / 间隔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间隔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阅读:7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间隔织物及其制造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间隔织物 (1)及其制造方法,该间隔织物具有一上层纺织物(2)和一下层纺织物(3),在这些纺织物之间安置相互交叉的 支撑 线(4),这些支撑线将上层纺织物和下层纺织物(2,3)彼此间隔开地相互连接。根据本发明,所述支撑线(4)的至少一部分在其交叉点(5)上相互连接。,下面是间隔织物及其制造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间隔织物,具有一上层纺织物和一下层纺织物,在这些纺织物之间安 置相互交叉的支撑线,这些支撑线将上层纺织物和下层纺织物彼此间隔开地 相互连接,其特征为,所述支撑线(4)的至少一部分在其交叉点(5)上相 互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织物,其特征为,这些支撑线(4)构造 为单丝、加捻支撑线或者包芯纱。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隔织物,其特征为,这些支撑线(4) 是涂层的或者包层的。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隔织物,其特征为,涂层或包层具有比支撑 线(4)芯低的熔点或者可化学溶接。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间隔织物,其特征为,支撑线(4)的20% 至80%构造成涂层的。
6.按照权利要求3至5之一所述的间隔织物,其特征为,涂层由塑料或 者可热活化的粘接剂构成。
7.按照前面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间隔织物,其特征为,这些支撑线(4) 具有不同的直径。
8.按照前面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间隔织物,其特征为,这些支撑线(4) 材料合地相互连接或者相互粘接。
9.用于制造间隔织物的方法,在该间隔织物中,上层纺织物与下层纺织 物通过支撑线彼此间隔开地相互连接,其特征为,所述支撑线(4)的至少一 部分在其交叉点(5)上相互连接。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这些支撑线(4)相互粘接、 焊接或者化学结合。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这些支撑线(4)具 有芯,该芯具有涂层或包层,该涂层或包层具有比芯低的熔点,将间隔织物 (1)加热到一低于芯熔点并高于涂层熔点的温度上。
12.按照权利要求9至1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将支撑线(4) 的20%至80%相互连接,以便调节间隔织物(1)的硬度。
13.按照权利要求9至1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在将支撑线(4) 相互连接之后,将间隔织物(1)在确定的时间段上加热到一低于涂层熔化温 度的温度上。
14.按照权利要求9至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将支撑线(4) 用可热活化的粘接剂涂层,将间隔织物(1)加热到活化温度。
15.按照权利要求9至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将涂层或者包层 化学溶接并紧接着硬化。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间隔织物及其制造方法,该间隔织物具有上层纺织物和 下层纺织物,在它们之间设置有相互交叉的支撑线,这些支撑线使上层纺织 物和下层纺织物彼此间隔开地保持相互连接。

背景技术

间隔织物由一个上层纺织物和一个下层纺织物制成,它们通过支撑线、 特别是单丝相互保持间距。支撑线或者单丝是人造材料,一般由一股组成。 根据支撑线直径、它们在纺织物上的结合、在成品间隔织物中的密度和支撑 线的相互交叉度来确定间隔织物的压实硬度。间隔织物例如用作轮椅的坐 垫或者用作褥疮病人的睡垫。传统的间隔织物的缺点是,它们只能很有限地 承受剪切并且只能有限地使纺织物保持相互间隔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间隔织物及其制造方法,间隔织物使得能够 达到改善的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
按照本发明,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间隔织物以及具有权利 要求9特征的方法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介绍了本发明的有利构造和其 它结构。
按照本发明的间隔织物设置了一个上层纺织物和一个下层纺织物,在他 们之间安置了相互交叉的支撑线,这些支撑线使上层纺织物和下层纺织物保 持彼此间隔开并且相互连接。支撑线的至少一部分在其交叉点相互连接,通 过此可以提供整个间隔织物的提高的抗剪强度和抵抗纺织物在相向方向上的 压缩的提高的阻力。因此,制成的间隔织物不能完全压缩或者只能用提高的 压力完全压缩,因为相互交叉的支撑线或者间隔线在一定部位相互连接,可 与金属丝网栅栏内的焊接金属丝相比较。根据支撑线的密度和交叉角度以及 交叉点内的连接的数量和布置可以调节间隔织物的硬度。
本发明的一个扩展方案规定,支撑线构造为单丝、加捻支撑线或者包芯 纱。如单丝、包芯纱或者加捻支撑线那样的支撑线特别是可以涂覆地或者包 覆地构成,以使多个支撑线能够或者易于在其交叉点上相互连接。涂层或者 包层可以由塑料或者粘接剂组成,它具有比支撑线的芯低的熔化温度或者活 化温度。由此可以没有强度损失和基本没有几何情况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对织 成的间隔织物的加热来实现多个支撑线相互的连接。这在连接两个相互交叉 的、用塑料层覆盖的支撑线时材料合地发生,其方式是,将外涂层熔接和 熔上,使相互交叉的、彼此贴靠或者相邻的支撑线材料锁合地相互连接。在 用在一定温度下活化的粘接剂涂层时,不必使多个已涂层的支撑线相互贴靠, 而是使被粘接剂覆盖的支撑线与可能未设置粘接剂的其它支撑线贴靠并将间 隔织物加热到活化温度就足够了。然后将两个相互交叉的支撑线基于粘接剂 的粘接作用相互粘着,而不必发生两个涂层的材料锁合。替换地规定,缠绕 层用低熔点的材料制成,该材料通过调节温度而被熔接。也可以进行涂层、 包层或缠绕层的化学溶接并紧接着固化,以达到支撑线的连接。
为了调节间隔织物的硬度,即间隔织物抵抗压力或者剪力的阻力,20% 至80%的线被涂层或者被设置粘接剂。因此,根据所希望的使用目的可以产 生所希望的支撑线之间连接部位数量,使得除了支撑线的交叉角和密度外根 据连接部位数量来调整间隔织物的硬度和抗切强度。一根支撑线也可以在多 个部位与其它支撑线连接。
此外,支撑线本身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径,通过用塑料或粘接剂涂层或者 通过合适地选择支撑线尺寸来调节所希望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切稳定性
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制造间隔织物的方法规定,相互交叉的、将上层纺织 物和下层纺织物彼此间隔开地相互连接的交叉支撑线的至少一部分在其交叉 点上相互连接。在这里规定,支撑线相互粘接或者焊接。
只要支撑线具有一个芯,该芯设置有涂层或包层或缠绕层,则涂层、包 层或者缠绕层这样设置,使得熔点低于芯的熔点并且将间隔织物加热到低于 芯熔点并高于涂层、包层或者缠绕层熔点的温度。由此,或者粘接剂被活化, 或者塑料涂层被熔化,致使发生两个相互交叉的支撑线之间的力锁合的或者 材料锁合的连接。代替热结合,也可通过涂层、包层或者缠绕层的溶接和硬 化来进行化学结合。
原则上,未被涂层的支撑线也可以通过热结合或者化学结合相互连接, 其方式是,仅一部分支撑线被熔接或者溶接并紧接着硬化。
在通过加热到预给定的温度来连接支撑线之后规定,间隔织物保持在一 个低于熔化温度或者活化温度的温度上,以便降低间隔织物内出现的变形应力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图中示出:
图1传统的间隔织物
图2本发明的间隔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具有上层纺织物2和下层纺织物3的间隔织物1。在纺织 物2、3之间安置了支撑线4,它们相互交叉并以一定结合和密度固定到纺织 物2、3上。支撑线4相互不连接,这样,压实硬度,即抗垂直于纺织物平面 的负载的阻力,由支撑线4的直径、支撑线4在纺织物2、3上的结合、支撑 线4在制成品内的密度和支撑线4的交叉角来确定。
为了使间隔织物1不能完全压缩或者只能以明显较高的耗费压缩,按照 图2,在按照本发明的间隔织物1内,相互交叉的支撑线4在其交叉点5上相 互连接,或者通过粘接剂连接,或者基于优选使用的单丝的熔上的、连接的 涂层材料锁合地连接。根据支撑线4密度和交叉角,在制成的间隔织物的一 定高度上构成连接平面6,它们使间隔织物的稳定性提高。在所示出的实施例 中这是两个平面,这些连接平面6可以在负载下被压缩或者部分地失效,以 致连接点5会脱开并且一直压缩到第二平面6。在支撑线4较长或者密度适当 和选择交叉角的情况下,还可构造更多的连接平面6。通过事先确定的支撑线 4排列密度及其以一个角度相对于纺织物2、3表面的相应定向,可以确定连 接点5的固定数量。通过此可以确定,在哪些重量负载下间隔织物1可被完 全压缩。因此可针对病人的不同重量级别或者说针对不同负载来配制相应适 配的材料。
为了不将支撑线4的所有交叉点相互连接并变成连接点5,为有限的和事 先确定的数量的支撑线4或单丝设置涂层和粘接剂。因此例如可以均匀分布 地提供间隔织物内的提高的抗压缩或者抗剪切运动的阻力。同样可以只在制 成的间隔织物1的一定部位上提供提高的交联数量,这可以通过在间隔织物 的一定区域内布置有涂层的和没涂层的支撑线来实现。因此可以在间隔织物 内提供符合负荷的阻力,以便例如对褥疮病人达到均匀支撑整个身体。
通过提高的抗压力负荷阻力和提高的剪切稳定性,可以对相同的负载使 用比迄今更薄的产品或者允许新的用途,例如用作修复和美容中的垫材料或 者用作垫。
为了达到最小程度的挠曲性和弹性,不使支撑线4的全部交叉点相互连 接。
在通过加热连接之后规定,使制成的间隔织物1保持在一低于涂层活化 温度或者熔化温度的提高的温度上,以便可以消除间隔织物1内存在的应力。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