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动物学 / 双翅目 / 一种含噻虫胺和丙溴磷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一种含噻虫胺和丙溴磷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阅读:493发布:2020-05-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含噻虫胺和丙溴磷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含噻虫胺和丙溴磷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该杀虫组合物以噻虫胺和丙溴磷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噻虫胺和丙溴磷的重量比为0.1~80:0.5~80。该杀虫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 害虫 抗药性,杀虫速度快,持效期长,降低了用药成本,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本发明可防治 农作物 上发生的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 双翅目 、缨翅目害虫,尤其对防治鳞翅目 小菜蛾 、 棉 铃虫、甜菜夜蛾、缨翅目蓟 马 和螨类等害虫有特效,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下面是一种含噻虫胺和丙溴磷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防治铃虫的含噻虫胺和丙溴磷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该杀虫组合物以噻虫胺和丙溴磷为主要有效成分,称取2g噻虫胺、18g丙溴磷、十二烷基苯磺酸6g、#
苯乙基酚聚乙烯醚磷酸酯3g、农乳33 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环己10g,加
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微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0%的噻虫胺·丙溴磷微乳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噻虫胺和丙溴磷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棉铃虫的杀虫药物上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含噻虫胺和丙溴磷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噻虫胺和丙溴磷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噻虫胺(Clothianidin),化学名称:E)-1-(2-氯-1,3-噻唑-5-基甲基)-3-甲基-2-硝基胍;化学分子式:C6H8ClN5O2S;纯品外观为白色结晶,熔点176.8℃,蒸气压(20℃)3.8×10-11Pa,溶解度(g/L,25℃):中0.327(20℃),乙酸乙酯中2.03,正庚烷中<0.00104,二甲苯中0.0128,二氯甲烷中1.32,辛醇中0.938,丙中15.2,甲醇中6.26。结构式:
[0003]
[0004] 噻虫胺急性经口毒性,大鼠雌雄:LD50>5000mg/kg,急性经皮毒性:大鼠雌雄:LD50>2000mg/kg,吸人毒性:大鼠雌雄,6.1mg/L。
[0005] 噻虫胺属新烟杀虫剂,是一种活性高、具有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的广谱杀虫剂。是武田公司继烯啶虫胺(nitenpyram)之后,发现的又一个烟碱类杀虫剂,属第二代。作用机理是结合位于神经后突触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适用于叶面喷雾、土壤处理作用,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期在7天左右。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它作物,防治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害虫
[0006] 丙溴磷(profenofos)又名溴氯磷、多虫磷,化学名称为:O-(4-溴-2-氯苯基)-O-乙基-S-丙基-硫代磷酸酯,是广谱有机磷杀虫剂,具有速效性。在植物叶片上有较好的渗透性。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昆虫体内胆碱酯酶。结构式为:
[0007]
[0008] 原药为浅黄色液体,具蒜味,沸点100℃/1.80Pa,密度1.455(20℃),水中溶解度:28mg/L(25℃),与大多有机溶剂混溶,中性和微酸条件下比较稳定,碱性环境中不稳定。该品种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三种作用方式,其杀虫谱广、毒性较低、对地上地下害虫同样高效,是防治粮食、果树、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虫害的理想杀虫剂,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尤为突出,特别适合应用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0009] 但是小菜蛾铃虫和蓟在目前长期用药的条件下,抗性逐渐增加,农药单剂对害虫防治的效果逐渐下降。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农药的增效复配是扩大防治谱和提高防效的有效措施,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关噻虫胺和丙溴磷的杀虫组合物。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噻虫胺和丙溴磷的复合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是防治半翅目害虫的多功能杀虫组合物。
[0011]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复合杀虫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抗性半翅目害虫的杀虫药物上的应用,特别是在制备防治小菜蛾、棉铃虫、蓟马和螨类害虫的杀虫药物上的应用。
[0012]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3] 一种含噻虫胺和丙溴磷的复合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以噻虫胺和丙溴磷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噻虫胺和丙溴磷的重量比为0.1~80:0.5~80。优选为0.5~50:2~50,进一步优选为0.5~10:4~30,最优选噻虫胺和丙溴磷的重量比为1~10:1~10。本复合杀虫组合物可只含有有效成分噻虫胺和丙溴磷,也可在使用或配制时向活性成分中加入其他组分,该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份以增效有效量存在于组合物中。
[0014] 在本发明复合杀虫组合物中,噻虫胺与丙溴磷二者在该复合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80%。优选为5%~55%,最优选10%~40%。
[0015] 本发明的复合杀虫组合物以噻虫胺与丙溴磷为主要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及赋形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所述的剂型优选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乳剂、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
[0016] 前述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农药助剂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包括但并不限于十二烷基苯#磺酸、烷基酚聚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如农乳33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前述可应用于本发明的赋形剂也并没有特别限制,包括但并不限于环己酮、二甲苯、溶剂油、水、防冻剂(如丙二醇)、去离子水等。以上助剂和赋形剂均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
[0017] 本发明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对稻飞虱和蚜虫等容易产生抗性的多种半翅目害虫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并抑制害虫对单一制剂(噻虫胺或丙溴磷任一)的抗药性产生。
[0018] 一种含噻虫胺和丙溴磷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抗性半翅目害虫的杀虫药物的上应用,尤其是在制备防治小菜蛾、稻纵卷叶螟和螨类害虫的应用效果显著。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与单剂相比,该组合物对抗性鳞翅目害虫如小菜蛾和缨翅目害虫蓟马等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害虫抗药性,扩大防治谱,杀虫速度快,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减少防治用工、用药成本;(3)可替代高毒农药;(4)兼有速效和长效;(5)与噻虫胺与丙溴磷单剂相比,生产和使用成本降低;(6)抑制鳞翅目害虫、半翅目、缨翅目和螨类害虫对农药的抗性增强,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0021] 实施例1:
[0022] 称取30g噻虫胺和丙溴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3g、植物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30%的噻虫胺·丙溴磷乳油。噻虫胺与丙溴磷的具体比例见表1,2。
[0023] 采用稻茎浸渍法进行室内增效生物测定,选择稻纵卷叶螟为目标害虫,每处理重复3次,每浓度处理60头,用几率值法计算各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毒理回归方程和致死中浓度LC50,用LC50值按孙沛法计算共毒系数,结果见表1:
[0024] 表1噻虫胺和丙溴磷复配及单剂对稻纵卷叶螟的毒测定
[0025]
[0026] 由表1可知,噻虫胺和丙溴磷复配,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当噻虫胺和丙溴磷的重量比为1~2:1~10时杀灭稻纵卷叶螟增效作用显著,当噻虫胺和丙溴磷1:5时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0027] 采用浸叶浸虫法进行室内增效生物测定,选择抗性棉铃虫为目标害虫,每处理重复3次,用几率值法计算各药剂对抗性棉铃虫的毒理回归方程和致死中浓度LC50,用LC50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结果见表2:
[0028] 表2噻虫胺和丙溴磷复配及单剂对抗性棉铃虫的毒力测定
[0029]
[0030] 由表2可知,噻虫胺和丙溴磷复配,对棉铃虫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当噻虫胺和丙溴磷的重量比为1~10:1时杀灭抗性棉铃虫增效作用显著,当噻虫胺和丙溴磷2.5:1时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0031] 实施例2:#
[0032] 称取5g噻虫胺、50g丙溴磷、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农乳33 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二甲苯13g,加水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水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高速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55%的噻虫胺·丙溴磷水乳剂。
[0033] 实施例3:
[0034] 称取2g噻虫胺、18g丙溴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农乳33 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环己酮10g,加水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微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0%的噻虫胺·丙溴磷微乳剂。
[0035] 对实施例3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对照药剂为40%丙溴磷EC(乳油)和15%噻虫胺EC,按照表格3里的稀释倍数进行稀释,药后查3天、7天、14天和28天的结果,处理结果见表3:
[0036] 表3:噻虫胺·丙溴磷复配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结果
[0037]
[0038]
[0039] 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噻虫胺·丙溴磷组合物对稻纵卷叶螟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好于直接同时各单品的效果。
[0040] 对实施例3进行防治棉花棉铃虫大田药效试验,对照药剂为40%丙溴磷EC(乳油)和15%噻虫胺EC,按照表格3里的稀释倍数进行稀释,药后查3天,7天、14天和28天的结果,处理结果见表4:
[0041] 表4:噻虫胺·丙溴磷复配对棉铃虫的田间试验结果
[0042]
[0043] 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噻虫胺·丙溴磷组合物对抗性棉铃虫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好于直接同时各单品的效果。
[0044] 实施例4:
[0045] 称取1g噻虫胺、5g丙溴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3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6%的噻虫胺·丙溴磷乳油。
[0046] 实施例5:
[0047] 称取50g噻虫胺、20g丙溴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2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70%的噻虫胺·丙溴磷乳油。
[0048] 实施例6:
[0049] 称取2g噻虫胺、40g丙溴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42%的噻虫胺·丙溴磷乳油。
[0050] 实施例7:
[0051] 称取0.2g噻虫胺、50g丙溴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钙9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8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50.2%的噻虫胺·丙溴磷乳油。
[0052] 实施例8:
[0053] 称取5g噻虫胺、0.5g丙溴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7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5.5%的噻虫胺·丙溴磷乳油。
[0054] 实施例9:
[0055] 称取5g噻虫胺、30g丙溴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4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35%的噻虫胺·丙溴磷乳油。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