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动物学 / 刺胞动物 / 用病毒类疫苗治疗脊椎动物的病毒性疾病

用病毒类疫苗治疗脊椎动物的病毒性疾病

阅读:957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用病毒类疫苗治疗脊椎动物的病毒性疾病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治疗 脊椎动物 病毒性 疾病 的方法,引起脊椎动物病毒性疾病的病毒,可以被病毒类 疫苗 刺激脊椎动物 机体 产生的内源性干扰素诱导细胞产生的多种抗病毒蛋白所杀死,从而治愈病毒性疾病,包括用有效剂量的病毒类疫苗治疗患病的脊椎动物。,下面是用病毒类疫苗治疗脊椎动物的病毒性疾病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治疗脊椎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方法,引起脊椎动物病毒性疾病的病毒,可以 被病毒类疫苗刺激脊椎动物机体产生的内源性干扰素诱导细胞产生的多种抗病 毒蛋白所杀死,从而治愈病毒性疾病,包括用有效剂量的病毒类疫苗治疗患病的 脊椎动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病毒类疫苗是指由病毒、立克次体制成的疫苗,包 括弱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亚单位疫苗、化学疫苗、 合成肽疫苗等等。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脊椎动物是指有脊椎的动物,包括哺乳动物类、 鱼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病毒性疾病是指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例如鸡瘟、猪 丹毒、疫、狂犬病……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治疗患病脊椎动物通过下列部位给药皮肤、皮下、 肌肉、口、鼻腔、静脉、动脉、眼睛、肛

说明书全文

                         发明背景

家畜(、羊、、猪等)、家禽(鸡、鸭、鹅等)的饲养已有几千年的历 史,家畜、家禽已成为人们的食品及劳动工具。现在家畜、家禽的饲养已发展为 大规模、工业化的饲养方式,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动物性食物,是人类生存必不 可少食物。除家畜、家禽的饲养外,人类还饲养特种经济动物。目前,我国人工 饲养的特种经济动物种类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大70余种,遍布全国各地。养殖 的种类主要有茸鹿(梅花鹿、马鹿)、毛皮动物(狐、貂、貉、麝鼠等)和珍禽 (雉鸠、乌骨鸡、珍珠鸡、鸵等)。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已成为调整农村产业 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上述动物的养殖,均要面对疾病的 威胁。在疾病中传染病是非常重要的一类,主要包括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真 菌等引起的传染病。由细菌、寄生虫、真菌等引起的传染病,可以使用抗生素、 化学合成药等治疗,疗效较好。引起病毒性疾病的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 繁多,可使人、动植物致病。病毒性疾病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危害严重,对动 物的危害更为严重,如2004年的禽流感,造成禽类大面积死亡,宰杀的禽类不 计其数。疯牛病使养牛业损失惨重。目前,对动物的病毒性疾病没有特性的治疗 方法。只有少数几种疫苗可以预防几种病毒性疾病。当动物患上病毒性疾病时只 有宰杀深埋或焚烧,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对环境造成危害,都不是环保的,对 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治疗人类病毒性疾病的常用药物为化学合成药、基因工程干扰素、激素、 反义RNA及抗生素等。上述药物对人类病毒性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各药 物都有一定的缺陷,如疗效不理想,毒副作用大,应用范围小,特异性差等。目 前传统疗法对人类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如新的病毒性疾病 SARS、禽流感,至今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对人类病毒性疾病都没有特效的 药物,对动物的病毒性疾病就更没有特效的药物。本人经过研究,发明了治疗人 病毒性疾病的药物及疗法,2004年8月申报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11055.9, 发明名称为用病毒类疫苗治疗病毒性疾病。

综上所述,治疗人病毒性疾病已有一种既无毒副作用,又特效的,对所有病 毒均起作用的药物及疗法。人是高级的脊椎动物,因此治疗其他脊椎动物的病毒 性疾病也应有一种既无毒副作用,又特效的,对所有病毒均起作用的药物及疗法。

                          发明概述

本目标可以通过用病毒类疫苗治疗病毒性疾病的方法来达到,本方法为一种 治疗病毒性疾病的方法,引起病毒性疾病的病毒,可以被病毒类疫苗刺激脊椎动 物机体产生的内源性干扰素诱导细胞产生的多种抗病毒蛋白所杀死,从而治愈病 毒性疾病,包括用有效剂量的病毒类疫苗治疗患病的脊椎动物。

                          发明详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脊椎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新方法,此方法可以治疗所有 脊椎动物的病毒性疾病。

1.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是传染病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疾病,由于病毒的特性,引起的疾病 往往与非病毒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有许多不同,治疗非常困难,例如鸡瘟、猪丹毒、 疫、狂犬病等。

2.病毒类疫苗

在本发明中,将目前预防病毒性疾病的病毒类疫苗用于治疗,改变其原有用 途;用病毒、立克次体制成的疫苗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能被病毒类 疫苗治疗。就本发明而言,病毒类疫苗是指由病毒、立克次体制成的疫苗,包括 弱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亚单位疫苗

3.病毒类疫苗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原理

各种病毒无论其核酸类型是单股RNA、双股RNA或DNA,都可以诱导脊 椎动物及其细胞产生干扰素。病毒类疫苗是由病毒、立克次体制成的,因此病毒 类疫苗也可诱导脊椎动物及其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 干扰素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特效,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病毒性疾病的首选药 物。本发明中,病毒类疫苗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原理为:由病毒类疫苗刺激脊椎动 物机体诱导产生内源性干扰素,干扰素再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抑 制病毒增殖,达到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目的。

4.病毒类疫苗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安全性

用于预防动物病毒性疾病的疫苗有许多种,广泛用于猪、牛、羊、家禽及特 种经济动物(鹿、狐、珍禽等)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例如新城疫苗预防新城疫; 口蹄疫弱毒疫苗预防口蹄疫;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狐脑炎、病毒性肠炎二联苗 预防脑炎及细小病毒性肠炎等。经过使用证明疫苗是安全的。人类是高级的脊椎 动物,人类使用疫苗预防疾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20世纪疫苗的广泛、 大量的使用,也证明疫苗是安全的。用于治疗时,使用疫苗的剂量较大,也是安 全的,参见李维海等.麻疹减毒活疫苗防治痘的初步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 1990,28(3):141-143.人类使用疫苗治疗病毒性疾病是安全的,因此脊椎动物 使用疫苗进行治疗也是安全的。

5.病毒类疫苗治疗病毒性疾病的效果

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人类使用病毒类疫苗治疗病毒性疾病,其疗效 好于任何一种疗法,并且副作用很小。病毒类疫苗的治疗效果优于化学合成药, 此疗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特效、副作用很小或没有。下面将疫苗治疗人类病毒 性疾病的效果作一介绍。

李维海等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水痘155例,在退热、停发新皮疹、治愈 病程等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预防组51例,在潜伏期注射麻疹疫苗后出水痘 10例(19.6%),其症状减轻。降低了高危易感儿水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参见, 李维海等.麻疹减毒活疫苗防治水痘的初步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1990,28(3): 141-143.麻疹减毒活疫苗防治水痘的疗效也是其它疗法无法达到的。

雷海全,张家正,李爱田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00例,设 对照100例。治疗组治愈时间最短12小时,最长3天。结果表明,用麻疹减毒 活疫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方法较传统疗法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而且简 便、经济,临床观察未见任何毒副作用。参见,雷海全,张家正,李爱田.麻疹 减毒活疫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6,14(4): 277-278。

以上病毒类疫苗治疗人类病毒性疾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证明了病毒类 疫苗治疗病毒性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是其它疗法无法达到的,因此病毒类 疫苗治疗脊椎动物的病毒性疾病也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是其它疗法无法达到 的,本发明的疗法针对所有脊椎动物的病毒性疾病,是治疗病毒的“抗生素”。

7.病毒类疫苗治疗脊椎动物病毒性疾病的使用方法

使用病毒类疫苗治疗脊椎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方法包括用有效剂量的病毒类 疫苗,用不同的给药方式,用不同的给药时间,用不同的给药次数治疗患病的脊 椎动物。

由于脊椎动物分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因此用病毒 类疫苗治疗时,疫苗的剂量,给药方式,给药时间,给药次数均不同。

本发明给出了,用病毒类疫苗治疗脊椎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最佳疫苗、最佳剂 量,最佳给药方式,最佳给药时间,最佳给药次数。

病毒类疫苗分为弱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亚单 位疫苗;又可根据制备疫苗的性质分为DNA病毒疫苗、RNA病毒疫苗、逆转录 病毒疫苗,因此在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疫苗选择上有多种疫苗可供选择,但是不同 的疫苗治疗效果不同,应选择疗效显著的疫苗用于治疗。根据人类用病毒类疫苗 治疗病毒性疾病选择疫苗的原则,用病毒类疫苗治疗脊椎动物的病毒性疾病应选 择安全性及疗效均较好的RNA病毒弱毒活疫苗。

综上所述,用于脊椎动物病毒性疾病治疗的最佳疫苗为RNA病毒制备的弱 毒活疫苗。其它病毒类疫苗如果用于治疗,其疫苗的剂量,给药方式,给药时间, 给药次数,均与弱毒活疫苗治疗疾病的用法相同。

根据人类使用病毒类疫苗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经验,用病毒类疫苗治疗脊椎动 物病毒性疾病的最佳给药剂量应为预防使用剂量的5-10倍。以上剂量为最佳的 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的剂量,可以治疗疾病而不浪费疫苗。

最佳给药方式为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方式避免了其它给药方式造成的不便及 疗效不佳等。

根据人类使用病毒类疫苗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经验,最佳给药的时间间隔为 5-8天。人类使用病毒类疫苗治疗病毒性疾病,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后2-12小时 可产生干扰素,72-96小时达到高峰,第8天干扰素效价衰减一半,即半衰期为 8天,参见,侯德.干扰素及其临床应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01.在实际应用中,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后12-24小时可产生作用,参见,李维 海等.麻疹减毒活疫苗防治水痘的初步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1990,28(3): 141-143.治疗中为了避免产生耐受现象,应避开干扰素的高峰,在干扰素效价下 降时,再次注射疫苗,以维持干扰素的高效价,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最 佳给药的时间间隔定为5-8天。

引起病毒性疾病的病毒类型不同,给药次数也不同。治疗时,每隔5-8天 注射一次有效剂量的疫苗,直到疾病痊愈为止。

                       实施例1.临床试验

在临床试验中,用病毒类疫苗(猪瘟弱毒活疫苗)治疗5例猪流感。5例患 病猪,伴有体温升高、厌食、不活动、卷缩、张口、呼吸困难等流感症状。肌肉 注射疫苗3ml,24小时后,即退烧,达到正常体温,流感症状减轻,48小时后, 流感症状全部消失,即痊愈。

                       实施例2.临床试验

在临床试验中,用病毒类疫苗(猪瘟弱毒活疫苗)治疗1例猪口蹄疫,病猪 呈现发烧,口腔、蹄部出现水泡等症状。注射疫苗3ml,24小时,退烧,达到正 常体温,未出现新的水泡,5天后,口腔、蹄部水泡全部结枷、消失,即痊愈。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