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病理 /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 天然植物多酚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软病毒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天然植物多酚在制备治疗预防软病毒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阅读:655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天然植物多酚在制备治疗预防软病毒疾病药物中的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天然 植物 多酚的药物新应用,即天然植物多酚用于制备药物和保健品抗 朊病毒 以及 治疗 或 预防 朊病毒所致海绵状脑病,尤其是治疗和/或预防疯 牛 病、羊 瘙痒 病、 克雅氏病 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的药物新应用,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利用天然植物多酚作为活性成分得到的用于抗朊病毒以及治疗和/或预防朊病毒所致海绵状脑病,尤其是治疗或预防疯牛病、羊瘙痒病、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的药物和/或保健品。,下面是天然植物多酚在制备治疗预防软病毒疾病药物中的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天然植物多酚作为制备治疗预防朊病毒所致疾病的药物和/或保健品的 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朊病毒,是存在于人、牲 畜、动物大脑和其他组织中的朊蛋白的变异,从而导致一系列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的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朊病毒所致疾病为一系列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海绵状疾病为克雅氏 病。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海绵状脑病为新变异 型克雅氏病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海绵状脑病为库鲁病、 格斯特曼氏病或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海绵状脑病为疯病。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海绵状脑病为羊瘙痒 病。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海绵状脑病为糜鹿的 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貂传染性脑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天然植物多酚为茶多酚、葡 萄多酚、或松树多酚。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天然植物多酚的药物新应用,具体涉及天然植物多酚 用于制备抗朊病毒以及治疗预防朊病毒所致疾病的药物和/或保健 品,尤其是制备治疗和预防海绵状脑病,如疯病、羊瘙痒病、克雅 氏病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等疾病的药物和/或保健品,属于天然药物领 域。

现有技术

朊病毒,也称毒蛋白,是用来定义一类引起神经性疾病,具体是 引起传播(感染)性海绵状脑病如克雅氏病、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疯 牛病、羊瘙痒病等疾病的蛋白质。朊病毒通常存在于人、牲畜、动物 的大脑和其他组织中,这些组织尤其是脑组织中的蛋白质(朊蛋 白),由于特殊原因的作用引起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致使人和动 物患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海绵状脑病。患病的人和动物的脑组 织形成海绵状空洞,导致脑萎缩、精神错乱、痴呆等症状,最终死 亡。

关于朊病毒引起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的科学家认为是 蛋白质变性,而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并非蛋白质变性,只是蛋白质折叠 异常,使蛋白结构产生特殊的改变从而引起蛋白质功能的改变,故也 称朊病毒疾病(或毒蛋白疾病)为蛋白质构象病。

现有研究资料一致认为,朊病毒主要有如下特点:

(1)朊病毒没有核酸,能使正常的蛋白质由良性转为恶性,由不 具感染性转化为感染性;(2)朊病毒没有病毒的形态,是纤维状形 态;(3)朊病毒对所有杀灭病毒的物理化学因素均有抵抗,现在的 消毒方法对其无效,只有在136℃高温和两个小时的高压下才能将其 灭活;(4)朊病毒潜伏期长,从感染到发病一般为几个月,有的可达 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一旦出现症状半年到一年100%死亡;(5)诊断 困难,机体感染后患者体内不产生免疫反应和抗体,不发热,不出现 炎症症状,因此不易监测。

朊病毒所致疾病为可传播(或可传染)的海绵状脑病,简称TSE (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动物患有的海 绵状脑病主要包括:牛的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简称BSE),或称疯牛病(Mad Cow Disease); 羊瘙痒病(sheep scrapie或scrapie);貂传染性脑病(TME); 糜鹿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人患有的海绵状脑病主要包括:克雅氏病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简称CJD);新变异型克雅氏病 (new variant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简称nvCJD或vCJD); 库鲁病(又称震颤病);格斯特曼氏病;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现已证明疯牛病、羊瘙痒病和人的克雅氏病、新变异型克雅氏 病、库鲁病等都可通过食物传染而传播。

朊病毒和所致海绵状脑病,尤其是疯牛病、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 克雅氏病已引起全世界的恐慌,并已经对全世界特别是欧洲和北美的 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由此引起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于朊病毒具有异常独特的性质,目前全世界尚无有效药物抗朊 病毒以及治疗和预防朊病毒所致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因此,寻找和研 究抗朊病毒以及治疗和预防朊病毒所致海绵状脑病,尤其是治疗和预 防疯牛病、羊瘙痒病、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的药物是非常紧 迫和重要的。

植物多酚(Plant polyphenol)是天然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 物体内的多元酚化合物,不少研究者将其称为植物鞣质或植物单宁, 其结构已有充分的鉴定和研究。从化学结构上看,植物多酚(鞣质) 可分为解类和缩合类两大类型,前者是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与葡萄 糖或多元酚主要通过酯键形成的化合物,如五倍子鞣质;后者是以黄 烷-3-醇为基本结构单元的缩合物,如落叶松树皮中所含多酚(鞣 质)。水解类多酚(鞣质)的特点是遇酸、或酶易水解,同时生成 小分子量的产物;而缩合类多酚(鞣质)在酸、碱或酶作用下,易于 发生分子间的缩合,产生大分子产物。植物多酚(鞣质)由于其自身 的多酚羟基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化学和生理活性,主要性质 有:与蛋白质、生物碱、多糖结合以及与金属离子络合。

植物多酚的种类很多,但是作为提取物形态的多酚种类则较少, 用作药用的多酚提取物更少。对于这些植物多酚和其提取物的药用价 值,主要可以概括为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降胆固醇、 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抗炎症、抗自由 基。另外,一些多酚提取物(如茶多酚、葡萄多酚)也作为食品抗 化剂使用。

含多酚(鞣质)类成分的中药也较多,如儿茶、地榆、石榴皮、 虎杖、四季青、侧柏、扁蓄、仙鹤草、老鹳草、大黄、五倍子、钩 藤、槟榔、桂皮、麻黄等。但是,有中药多酚提取物的商品很少。而 且,在一些中药中,多酚(鞣质)被当作无用的废物,在制备中成药 时往往将其除掉。目前中药中的鞣质主要用于止血、收敛(如止泻) 和烧伤。除此之外,中药中的一些鞣质是水解类鞣质,毒副作用较 大。

总之,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有关植物多酚用于抗朊病毒以及治疗 和预防朊病毒所致海绵状脑病,尤其是治疗和预防疯牛病、羊瘙痒 病、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找一种抗朊病毒以及治疗和预防朊病毒所致海 绵状脑病,尤其是治疗和预防疯牛病、羊瘙痒病、克雅氏病和新变异 型克雅氏病的有效药物成分,提出植物多酚提取物的一种新的药物应 用,即植物多酚用于制备药品和/或保健品抗朊病毒以及治疗和预防朊 病毒所致海绵状脑病,尤其是治疗和预防疯牛病、羊瘙痒病、克雅氏 病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的新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植物多酚或植物多酚提取物作为活 性成分抗朊病毒以及治疗和预防朊病毒所致海绵状脑病,尤其是治疗 和预防疯牛病、羊瘙痒病、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的药物和/或 保健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植物多酚用于制备药品和/或保 健品抗朊病毒以及治疗和预防朊病毒所致海绵状脑病,尤其是治疗和 预防疯牛病、羊瘙痒病、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等疾病的新应 用,所述保健品和/或药物经口服、外用、透皮、注射、直肠或非肠道 给药
同时,提供用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多酚制备的用于抗朊病毒以及治 疗和预防朊病毒所致海绵状脑病,尤其是治疗和预防疯牛病、羊瘙痒 病、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的药品和/或保健品,其中,所述的 天然植物多酚为茶叶提取物茶多酚、茶儿茶素,葡萄籽和葡萄皮提取 物葡萄多酚,松树皮提取物松树多酚,儿茶提取物儿茶素;所述的天 然植物多酚可以为植物提取物茶多酚、茶儿茶素、葡萄多酚、松树多 酚、儿茶素各自的聚合物和/或衍生物;所述的天然植物多酚的聚合物 和/或衍生物优选为茶色素、葡萄花青素、松树花青素、儿茶色素;所 述的天然植物多酚可单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或多种,也可以 与其他非多酚药物成份合用;天然植物多酚的含量为1%至100%,优 选为20%至90%。
上述药物和/或保健品,天然植物多酚为主活性组份,还包括加入 一种或几种选自常规的赋形剂、调味剂、崩解剂、防腐剂润滑剂、 湿润剂、粘合剂溶剂增稠剂、增溶剂等药物辅料,制成任何一种 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体制 剂、注射剂等。
有研究表明,朊病毒的增殖、复制形式是蛋白质自身的增殖和复 制。以往发现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的传染必须依靠可以复制的遗传 材料,朊病毒虽然没有这种遗传材料,仍可以复制、增殖并引起致命 的传染。这种繁殖和复制形式已突破生命遗传和繁殖必须依靠核酸 (DNA和RNA)的生物中心法则。无基因朊病毒(毒蛋白)不依赖 任何遗传材料,就能复制、增殖和传染。现有的理论对此尚未作出令 人信服的解释,现有的药物对朊病毒疾病也无能为力。现有药物所起 的作用和作用方式只是治疗和防治已知的疾病,而对于朊病毒及所致 海绵状脑病,尤其是对于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则没有作用或 作用甚小。
本发明根据蛋白质及朊病毒的特性进行研究,寻找能够灭活朊病 毒或阻止、延缓朊病毒传染的化合物,从而设计药物。
朊病毒的本质是蛋白质的变异或变异(结构、性质和功能变异 的)的蛋白质,不论这种变异的蛋白质究竟是由何种原因引起,也不 论这种蛋白质的最初变异是否如现有研究所述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这 种变异的结果最终是恶性的,对人和牲畜是致命的。由于(1)朊病毒 无核酸,只是蛋白质在起作用,(2)变异的蛋白质只是结构的改变, 而朊病毒仍作为蛋白质这一本性尚未发现有改变,因此,药物起作用 的方式就应与其他的药物有所不同,药物作用应直接对蛋白质作用, 这样的作用至少应体现在如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1)恢复或还原变 异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阻止或延缓变异蛋白质传染其他蛋白 质,或者阻止或延缓变异蛋白质的增殖或复制;(3)巩固正常蛋白质 的结构和功能,保护其不受变异蛋白质的传染或延缓其传染速度。 (4)与蛋白质结合后,防止和减轻致病物的附着与粘连。
对蛋白质最有影响的天然化合物是植物多酚(polyphenol)类物 质,这在理论上已经得到公认。典型事例是用植物多酚(植物鞣质或 植物单宁)将生皮鞣制成革,几乎全世界都将植物多酚作为传统鞣 剂。而其他的植物成分不能象多酚那样与蛋白质发生如此强烈和如此 具有影响的作用,这己在千百年来人类的实践中得到充分证明,在理 论上也得到了充分的研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植物多酚的药物应用上,现有的药物和药 物的研究者更多的是强调植物多酚(polyphenol)尤其是茶多酚、葡 萄多酚和松树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并更多地将这类多酚作为抗氧化药 物和自由基清除剂使用。由于多酚具有羟基,有明显的供氢作用,确 实是一种抗氧化剂。而多酚的最为重要的特性不是抗氧化作用,而是 与蛋白质结合从而产生的特殊作用。许多研究资料和药理作用说明, 多酚与蛋白质相互结构的作用,或与蛋白质的交联作用或对蛋白质的 鞣化作用是其显著特征。有研究资料表明,多酚与蛋白质结合,使蛋 白质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增加。植物多酚用作药物,其绝大多 数药理作用的根据也在于与蛋白质发生的作用。比如茶多酚、葡萄多 酚、松树多酚的抗炎症、抗菌、抗病毒、抗癌、除臭等作用就是多酚 与蛋白质作用在药理上的典型表现。多酚的抗菌作用在于多酚类物质 能沉淀菌体蛋白,使菌体蛋白变性而失活。研究人员研究了五倍子体 外实验对多种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杆菌(伤寒、副伤寒、痢 疾、炭疽、白喉、绿脓、大肠杆菌)的抑菌、杀灭作用,发现其抗菌 作用是由于所含的鞣质凝固蛋白所致。茶多酚的防龋作用也是多酚与 致龋菌蛋白质结合而杀灭菌体的结果。有研究人员对猪、鸡及人体排 泄物进行试验,经两周喂食茶多酚后,其排泄的粪便臭味显著减轻, 原因在于茶多酚与肠内产生恶臭的细菌蛋白质结合体现的效果。中国 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茶多酚抗癌机理时发现,茶多酚可以使癌细胞“凋 亡”,这种“凋亡”现象据分析就是癌细胞蛋白质被多酚鞣化从而阻断营 养输送的结果。
因此,植物多酚类物质(主要指缩合鞣质类)表现出来的最重要 的性质主要是与蛋白质结合产生的是鞣质(tannin)特性。
多酚与蛋白质结合的另一个重要效果是,多酚与蛋白质形成交联 后,可以防止和减轻其他致病物的附着和粘连。日本的研究表明,茶 叶中的儿茶素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机理是,流感主要是病毒附着在鼻 子和嗓子中突起的粘膜细胞上不断增殖而致病,经常用茶水漱口,儿 茶素能够覆盖在突起的粘膜细胞上,防止流感病毒和粘膜结合,并杀 死病毒。还有研究表明,茶多酚对致龋菌不仅有直接杀灭和抑制作 用,且它可以抑制细菌在牙齿表面的粘附。研究还发现,当用含茶多 酚的漱口剂时可以抑制牙周炎病菌粘附在口腔细胞上。还有研究表 明,多酚作用于粘膜和创面溃疡,可使蛋白质沉淀凝固,成为不溶解 的化合物,并形成薄膜,将患部覆蔽,防止受到新的感染,也防止致 病物的再度侵袭。
特别重要的一个效果是,优选的作为药用的植物多酚,主要是小 分子量的多酚(如茶多酚、葡萄多酚和松树多酚),对人体甚至生物 体似乎具有特殊的选择性的积极性意义。表现在这类多酚对正常细胞 和正常蛋白质起着保护作用,而对异常细胞及其蛋白质却起着破坏作 用。这在茶多酚、葡萄多酚和松树多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已得 到较充分的说明。这类多酚有着广范的治疗作用,而对人的生理尚未 发现不良影响。以茶多酚为代表的植物多酚在中国,日本,意大利及 其它众多国家的研究和应用说明了此问题,以葡萄多酚和松树多酚为 代表的植物多酚(理论上通常以原花青素表示,商业上常以“葡乐 安”、“碧萝芷”表示)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印度、匈 牙利、韩国等不少国家的研究和应用也说明了此问题。典型的是茶多 酚、葡萄多酚和松树多酚可以抑制体内细菌和有害微生物,而对于有 益微生物则没有影响。比如,茶多酚在强烈抑制致龋菌、明显减少菌 斑和牙周指数的同时,对口腔中其他有益微生物却没有影响。葡萄多 酚、茶多酚对很多引起人体致癌微生物,如肉毒杆菌具有抑制效果, 而又不伤害肠内有益微生物如乳酸菌的繁衍,还具有清理肠道的功 能。茶多酚与正常细胞膜的结合,可以稳定细胞膜的结构,而对于病 变细胞如癌细胞膜,其鞣化结果则有破坏作用。
优选的植物多酚的优良作用不仅表现在活体生物上,而且对离体 细胞和器官也表现出同样卓越的作用。日本对于动物细胞和器官的保 存的研究表明,通过向细胞培养液或器官保存液中添加儿茶素类植物 多酚,可以使细胞和器官保存时间比现有的保存剂提高数倍。其保存 的细胞和器官及其广范,其试验明确确认多酚可使蛋白质稳定性提 高。
本发明根据朊病毒和所致海绵状脑病、以及植物多酚的特点,在 用于抗朊病毒以及治疗和预防朊病毒所致疾病,尤其是治疗和预防人 类克雅氏病(CJD)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vCJD)的植物多酚选择上, 综合考虑了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
(1)分子量太大、聚合度太高的多酚(鞣质)一般不可作为药 用,原因在于:
A、这类多酚对蛋白质的鞣化(tanning)作用太强烈,与蛋白质 结合太牢固,一般是不可逆的结合,人和动物的生理将受到不良影响 或受到损害。中国学者在研究植物单宁与蛋白质的结合后,得出的结 论是:鞣质分子量大于500时产生比较牢固的结合,通常鞣质分子量 越大,与蛋白质的结合越强烈。而聚合度增高,相应分子量就大,鞣 质聚合度与其和蛋白质的结合程度成正比。此外,中国科学家的研究 还表明,鞣质会影响人和动物对蛋白质、纤维素淀粉以及脂肪和一 些金属元素的消化和吸收,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鞣质与蛋白质等物质的结合能力,即消化率与鞣质的结合能力成反 比。因此,不宜选择分子量太大和聚合度太高的多酚。
B、朊病毒和所致海绵状脑病的病理部位或蛋白质变异一般较多存 在于大脑,分子量较大的和油溶性差的植物多酚难以通过血脑屏障 (相当多的鞣质分子量为1000-3000);
(2)优选缩合类多酚(鞣质),主要理由是:
A、在众多小分子量的植物多酚中,只有部分多酚(一般为缩合类 鞣质)具有鞣质作用,而不少水解类小分子量鞣质(多酚)不具鞣质 (tanning)作用或鞣质作用很微弱;
B、水解类鞣质具有相当的副作用,已有资料证明,存在于中药中 的这类鞣质已造成人和动物的肝损伤。中国一些养鳖的地方,常用五 倍子防治鳖病,由于其含有大量水解类鞣质,致使鳖出现严重的肝病 而死亡。研究已证明,五倍子鞣质即使外用,当大面积用时,可由创 面被吸收而发生中毒,对肝脏有剧烈的毒性,严重时造成肝坏死
(3)没有药物或食用历史的多酚(鞣质)一般不用或慎用;
(4)对脑部无损害。由于脑组织对人和动物至关重要,而且比较 脆弱,用药必须特别谨慎,许多药物即使疗效好,也属禁用。
(5)应有广阔的资源、价格可接受。
综上叙述的条件,可以满足以上条件的植物多酚化合物,其分子 量一般在200-800,更优者为200-600,常以单体和/或低聚体(2、 3、4聚体)的形式存在,具有双亲结构,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具有恰 当程度的与蛋白质相互结构的作用,可用于提高蛋白质的功能和稳定 性,其与蛋白质的结合为良性结合,而且是可逆的结合;对脑部无损 害;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资源广、价格适中;己被一些国家批准 用作药品、保健食品或食品(营养)增强剂。
依据上述研究,本发明用于制备药品和保健品的植物多酚提取物 可以选择多种,优选的是:茶叶提取物-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和茶儿茶素;葡萄籽和葡萄皮提取物-葡萄多酚(Grape polyphenols);松树皮提取物-松树多酚(pine polyphenols); 儿茶提取物儿茶素。葡萄籽中含多酚较多,是葡萄多酚的主要来源。
茶多酚是茶叶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的混合物,含有多种多酚成 分,包括儿茶素、黄甙类、花青甙类、酚酸类等三十多种多酚成 分,属于酚羟基天然酚类化合物。
茶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体成分,约为茶多酚的60-80%,现已有 从茶叶中或从茶多酚中提取的茶儿茶素的产品。
儿茶素是中药儿茶的主要成分,其功效与茶儿茶素相似,并已有 儿茶素提取物商品。
葡萄多酚也称葡萄原花青素(Grape Procyanidins),松树多酚也 称松树原花青素(Pine Procyanidins),属于酚羟基天然酚类化合 物。原花青素(Procyanidins,简称PC,其它曾用过的英文名有 proanthocyanidins,leucoanthocyanidins,pycnogenol),是植物 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原统归于缩合鞣质或黄烷醇 类,现已成为独树一帜的一大类物质并称之为原花青素。一般而言, 多酚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可产生花青素(cyanidins),因此,通 常将这类可产生花青素的多酚化合物命名为原花青素。原花青素是由 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结合而成。最简单的原花青素是儿茶素 或表儿茶素或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此外还有三聚体、四 聚体等直至十聚体。按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将二~四聚体称为低聚体 (procyanidolic oligomers,简称OPC),将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 体(procyanidolic polymers,简称PPC)。本发明用于制备药品和/ 或保健品的植物多酚提取物包括原花青素。
本发明用于制备药品和/或保健品的植物多酚,还包括植物多酚提 取物和其提取物的聚合物和衍生物。优选的有茶多酚、茶儿茶素、葡 萄多酚、松树多酚、儿茶素各自的聚合物和衍生物。
植物多酚提取物的聚合物和衍生物是由植物多酚提取物通过物 理、化学等方法所获得的。典型的是茶色素(Tea pigment)、儿茶色 素、葡萄花青素(Grape cyanidins)、松树花青素(Pain cyanidins)。
茶色素通常是茶多酚或茶儿茶素经氧化后获得,包括茶黄素、茶 红素和茶褐素。茶多酚和儿茶素溶液漫热时或在酶、酸、碱的作用 下,自身可氧化缩合成不同程度的缩合产物;儿茶色素由儿茶素氧化 后获得;葡萄花青素和松树花青素通常由葡萄多酚(或葡萄原花青 素)和松树多酚(或松树原花青素)在酸性介质中加热生成。
这些植物多酚的提取物及其聚合物、衍生物的制取方法有多种, 并有多种报道,属于已知技术和成熟工艺,并已有商品出售。
用这些方法和用其他方法得到的植物多酚提取物和其聚合物、衍 生物可作为药用。
“药物和/或保健品”的含义,是指上面列举的天然植物多酚,可以 用于制备药物,也可以用于制备保健品;某种天然植物多酚制备的物 质,可以作为药物使用,也可以作为保健品使用。
本发明的天然植物多酚及其制备的药物和/或保健品用于抗朊病毒 以及治疗或预防朊病毒所致疾病,包括了所有朊病毒引起的海绵状脑 病,这些疾病主要有:动物患有的疯牛病、羊瘙痒病、貂传染性脑 病、糜鹿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疾病,人患有的克雅氏病、新变异型克 雅氏病、库鲁病、格斯特曼氏病、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等疾病。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和多酚提取物及其聚合物和衍生物是药物活性 成分,在制备本发明提出的药物或保健品时,多酚和其聚合物、衍生 物可以单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或多种,也可以与其他非多酚药 物成份合用。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提取物作为药物活性成份时,按照常规的制剂 工艺,可以以植物多酚为主活性组份,加入一种或多种常规的赋形 剂、调味剂、崩解剂、防腐剂、润滑剂、湿润剂、粘合剂、溶剂、增 稠剂、增溶剂等药物辅料,制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剂型, 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体制剂、注射剂等。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制成药物和/或保健品,药物和/或保健品中植 物多酚的含量可以从1%至100%不等,一般采用20%至90%。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抗朊病毒以及治疗和预防朊病毒所致海绵状脑 病,尤其是治疗和预防疯牛病、羊瘙痒病、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克雅 氏病,可用多种给药方式,如口服、如外用、透皮、注射、直肠或非 肠道给药。
除了上述从植物中得到的天然多酚提取物,本发明还可以直接使 用包含这些天然多酚成分的原植物。使用原植物时,可以直接向人的 食物和动物饲料中添加,也可以将原植物进行加工添加到食品或饮品 或动物饲料中。
由于本发明首次公开了植物多酚抗朊病毒以及治疗和预防朊病毒 所致海绵状脑病,尤其是治疗和预防疯牛病、羊瘙痒病、克雅氏病和 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的药用作用,因此,将植物多酚单独或与其它药物 活性组份或辅料配合制作药剂,只要该药剂用于抗朊病毒以及治疗和 预防朊病毒所致海绵状脑病,尤其是治疗和预防疯牛病、羊瘙痒病、 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则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在制成任何一种剂型时,均具有抗朊病毒以及 治疗和预防朊病毒所致海绵状脑病,尤其是治疗和预防疯牛病、羊瘙 痒病、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的作用。任何药剂,如果其组份 中含有植物多酚或仅以植物多酚制备成药,在其包装说明书等标识 上,以及在其他任何宣传品上,只要注明或提示具有抗朊病毒以及治 疗和预防朊病毒所致海绵状脑病,尤其是治疗和预防疯牛病、羊瘙痒 病、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的作用,则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可以制成保健食品和保健药品。用本发明的植 物多酚制成的保健食品或保健药品,如果在其包装或说明书等标识上 注明或提示具有抗朊病毒以及治疗和预防朊病毒所致海绵状脑病,尤 其是治疗和预防疯牛病、羊瘙痒病、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的 作用,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朊病毒和治疗或预防朊病毒所致疾病的药物 和/或保健品的使用方法,即在人的食物和动物饲料中添加含有天然植 物多酚的原植物和/或天然植物多酚提取物和/或提取物的聚合物和衍 生物。这些植物主要有:茶叶、葡萄籽、葡萄皮、松树皮、儿茶。这 些植物的提取物主要有:茶多酚、茶儿茶素、葡萄多酚、松树多酚、 儿茶素。这些多酚提取物的聚合物和衍生物主要有:茶色素、葡萄花 青素、松树花青素、儿茶色素。
可以添加这些植物或提取物或聚合物或衍生物的一种,也可以添 加两种或多种。其作用是抗朊病毒以及治疗和预防朊病毒所致海绵状 脑病,尤其是治疗或预防疯牛病、羊瘙痒病、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克 雅氏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配方
茶多酚    800克
乳糖      200克
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装胶囊,每粒装填0.5克。制得茶多酚胶 囊2000粒,每粒胶囊含茶多酚400毫克。
实施例2
配方
葡萄多酚    800克
乳糖        200克
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装胶囊,每粒装填0.5克。制得葡萄多酚 胶囊2000粒,每粒胶囊含葡萄多酚400毫克。
实施例3
配方
松树多酚    800克
乳糖        200克
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装胶囊,每粒装填0.5克。制得松树多酚 胶囊2000粒,每粒胶囊含松树多酚400毫克。
实施例4
配方
茶多酚      400克
葡萄多酚    400克
乳糖        200克
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装胶囊,每粒装填0.5克。制得茶多酚和 葡萄多酚胶囊2000粒,每粒胶囊含茶多酚和葡萄多酚400毫克。
实施例5
配方
茶多酚      300克
葡萄多酚    300克
松树多酚    200克
乳糖            200克
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装胶囊,每粒装填0.5克。制得混合多酚 胶囊2000粒,每粒胶囊含茶多酚、葡萄多酚和松树多酚400毫克。
实施例6
配方
葡萄花青素    800克
乳糖          200克
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装胶囊,每粒装填0.5克。制得葡萄花青 素胶囊2000粒,每粒胶囊含葡萄花青素400毫克。
实施例7
配方
松树花青素    800克
乳糖          200克
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装胶囊,每粒装填0.5克。制得松树花青 素胶囊2000粒,每粒胶囊含松树花青素400毫克。
实施例8
配方
茶色素      800克
乳糖        200克
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装胶囊,每粒装填0.5克。制得茶色素胶 囊2000粒,每粒胶囊含茶色素400毫克。
实施例9
配方
茶色素        300克
葡萄花青素    500克
乳糖          200克
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装胶囊,每粒装填0.5克。制得茶色素和 葡萄花青素胶囊2000粒,每粒胶囊含茶色素和葡萄花青素400毫克。
实施例10
配方
茶多酚        200克
葡萄花青素    300克
松树花青素    300克
乳糖          200克
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装胶囊,每粒装填0.5克。制得茶多酚、 葡萄花青素和松树花青素胶囊2000粒,每粒胶囊含茶多酚、葡萄花青 素和松树花青素400毫克。
实施例11
配方
葡萄多酚    300克
松树多酚    300克
茶色素      200克
乳糖        200克
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装胶囊,每粒装填0.5克。制得葡萄多 酚、松树多酚和茶色素胶囊2000粒,每粒胶囊含葡萄多酚、松树多酚 和茶色素400毫克。
实施例12
松树多酚    250克
蒸馏水      2000毫升
甜菊甙      1克
将松树多酚溶于蒸馏水中搅拌混匀,加入甜菊甙,再次搅拌混 匀,装瓶,每瓶装10毫克,灭菌制得松树多酚口服液。
实施例13
配方
葡萄多酚          15克
白砂糖            50克
柠檬酸            5克
酸水            930克
少量薄荷、香草香精
将各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瓶,制得葡萄多酚饮料。
实施例14
茶多酚      130克
松树多酚    120克
蒸馏水      2000毫升
甜菊甙      1克
将茶多酚和松树多酚溶于蒸馏水中搅拌混匀,加入甜菊甙,再次 搅拌混匀,装瓶,每瓶装10毫克,灭菌制得茶多酚和松树多酚口服 液。
实施例15
动物饲料    98公斤
茶多酚      2公斤
混合、搅拌,制得含有茶多酚的饲料。
实施例16
动物饲料    96公斤
茶叶        3公斤
松树皮      1公斤
将茶叶和松树皮搅碎,成粉未状,与饲料混合,制成含有天然多 酚的饲料。
本发明的天然多酚用作药物的生物适应性
茶多酚、葡萄多酚和松树多酚己在许多国家有相当充分的药理研 究和临床应用,并已有多种药物和保健品商品,说明应用这类多酚是 相当安全和有效的。
优选多酚的使用安全性:不少国家对小分子量多酚,主要是茶多 酚、葡萄多酚和松树多酚进行了深入的毒理学研究。其结果证实这类 多酚使用是安全的。如中国对茶多酚的急性和慢性毒理研究结果是: 大鼠和小鼠口服茶多酚的LD50为2499mg/Kg,动物长期服用茶多酚未 出现体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脏器组织的毒性变化;不少国家对葡 萄多酚和松树多酚(以原花青素表示)的毒理研究结果是:大鼠和小 鼠口服原花青素的LD50均在4000mg/Kg以上,无任何副作用且耐受良 好。无致畸、致突变作用。在生殖方面,服用原花青素的雌性动物在 生育前后均十分安全。
优选多酚用作药物的生物适应性:美国和欧洲对以葡萄原花青素 和松树原花青素为代表的原花青素类多酚的药理作用作了广范和深入 的研究,现有单独用原花青素制成的药物和保健食品的功效主要有: 抗炎、抗组胺、抗过敏、抗溃疡、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预防癌 症、对牙和牙床的保健作用、治疗和预防白内障、治疗和预防部疾 病。中国、日本、欧洲对茶多酚和茶色素的药理作用作了广范和深入 的研究,仅单独以茶多酚和茶色素制成的药物和保健品的种类在10种 以上,涉及治疗多方面的疾病。其中一种茶多酚胶囊和一种茶色素胶 囊还被批准为国家二类新药。以茶多酚为主活性成分的药物和保健品 品种更是繁多。主要治疗功效有:抗菌、抗病毒、抗癌、抗突变、抗 氧化、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过敏、消炎、免疫调节、保护胃肠功能、 降血糖。特别需要作说明的是优选的植物多酚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脑 部疾病。研究发现原花青素和茶多酚的优点有:经胃部吸收;然后立 即进入血液系统,分布到每个器官与组织;体内保存时间长,有的原 花青素可达72h;溶解性好,几乎无饱和度,生物利用度高;可以透 过血液/脑屏障,保护神经组织。美国、欧洲的许多研究和实际应用 表明,以葡萄多酚和松树多酚为代表的原花青素可以用于治疗和预防 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病和亨廷舞蹈症。中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 可用茶多酚和松树多酚治疗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 呆)。在中国,以茶多酚为唯一成分的国家二类新药“心脑健胶囊”, 已用于治疗脑血管硬化疾病。因此,优选的天然植物多酚,可以作用 于脑部,且对脑部没有损伤。
本发明的植物多酚作为活性成分抗朊病毒实验:
本实验用的羊瘙痒症致病剂(scrapie agent)是小鼠适应的品 系。来源于对羊天然的感染性致病剂。将被感染了朊病毒的羊脑提取 物经过对随机培育的小鼠进行传递获得试验用感染材料。
实验一:多酚与朊病毒形成结构试验
将纯度为98.5%的茶多酚、98%的葡萄多酚和98%的松树多酚,分 别用蒸馏水配制成300mL的茶多酚、葡萄多酚和松树多酚溶液,每种 溶液含多酚浓度为5%。将三份30mL体积羊瘙痒症致病物分别放入三 种多酚溶液中,搅拌均匀。30分钟后观察,可见致病物与多酚结合后 快速沉淀,三小时后几乎全部沉淀。从沉淀速度看,致病物与葡萄多 酚和松树多酚结合后的沉淀速度快于与茶多酚结合后的沉淀速度。将 沉淀物置于电镜下观察,可见致病蛋白质与多酚强烈地结合在一起, 并有交联现象。结合强度:葡萄多酚和松树多酚强于茶多酚。将所有 试样冷藏保存,3天后,可见在蛋白纤维表面形成膜状,粘附性降 低。朊病毒蛋白有变硬的现象,一周后硬化增强。15天后,分别将多 酚处理了的致病物分离,并制作为试验用感染材料,编号为A1,A2, A3,供后续试验用。
从试验分析,(1)朊病毒作为正常朊蛋白的变异,仍可与多酚形 成结构并快速沉淀,并有胶联产生。(2)感染材料蛋白质表面产生变 硬现象,与多酚作为收敛药凝固蛋白质的现象相似。(3)感染材料蛋 白质纤维表面产生了膜状现象,并且粘附性降低。提示朊病毒作为蛋 白质的本性没有明显改变,多酚可能对朊病毒产生影响,多酚与感染 材料蛋白结合后可能减轻与其他组织的粘连和附着。
实验二:感染小鼠对照试验
将90只小鼠分成三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1)第一组用 实验一所得的经多酚处理的感染材料A1,A2,A3各接种10只小鼠(雌 雄各半)。分笼饲养,编号为A1笼,A2笼,A3笼。(2)第二组30 只,用未经多酚处理的感染材料接种小鼠,分三笼,每笼10只(雌雄 各半),编号为B1笼,B2笼,B3笼。B1笼每日加食茶多酚,B2笼每日 加食葡萄多酚,B3笼每日加食松树多酚,各笼加食量均为每日0.1克/ 每公斤。(3)第三组作为对照组,用未经多酚处理的感染材料接种小 鼠30只,分三笼,每笼10只(雌雄各半),编号为C1笼,C2笼,C3 笼。
三组饲料、饮水等条件相同。分别以120天,240天,360天和 480天为统计时间单位。
根据公认的朊病毒感染的典型临床特征判定是否感染,这些特征 包括对高度噪音敏感、行为异常、毛发粗糙、排尿不规则、目光呆滞 等。并使用目前公认的对朊病毒感染疾病的小鼠体内检测法,对死亡 小鼠的脑组织进行组织学鉴定的标准根据公认的朊病毒疾病的感染标 准。
结果:
(1)C组部分小鼠在120天内开始出现异常症状,并在480天内 全部出现同样特征,其特征与朊病毒感染的临床典型特征一致,组织 病理学检查确认了属朊病毒感染。在该组中有3只存活,尚不能判定 存活的小鼠是由接种误差造成,还是感染潜伏期较长造成。
(2)A组仅A1笼有1只小鼠行为稍有异常,出现时间也较晚。其 特征与朊病毒感染的典型临床特征仅有部分相似,经作组织病理学检 查未见典型朊病毒病理特征,不能判定是否已经感染朊病毒。
(3)B组从接种感染材料后即每日加食多酚,仅有加食茶多酚笼 的1只小鼠在较晚时间出现异常症状,但与朊病毒疾病的典型临床特 征只有部分相似,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典型朊病毒疾病病理特征。 不能确认是否感染朊病毒疾病。
讨论:经多酚处理的感染材料接种小鼠后,未见小鼠典型朊病毒 病理特征产生,没有1只死亡;接种未经多酚处理的感染材料,但连 续喂食多酚的小鼠同样未见朊病毒疾病典型病理特征,也没有1只死 亡;而同时接种感染材料的对照组30只小鼠全部出现朊病毒疾病的临 床特征,并有27只死亡,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认是朊病毒疾病的感染。 提示多酚可能有抗朊病毒的作用,或可以延缓朊病毒感染后的发病时 间和延缓朊病毒感染后小鼠的死亡时间。
试验结果统计见下表1(统计天数指在此时间内)。
表1 天数          A组(多酚处理组)             B组(加食多酚组)                C组(对照组)    A1茶     A2葡    A3松    B1茶    B2葡    B3松     C1     C2        C3   异   常   死   亡   异   常   死   亡   异   常   死   亡   异   常   死   亡   异   常   死   亡   异   常   死   亡   异   常   死   亡   异   常   死   亡   异   常   死   亡 120   1   1   2 240   3   1   3   2   3 360   5   2   3   1   2   1 480   1   1   1   7   3   6   3   7 合计   1   1   10   10   10   9   10   8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扩大了天然植物多酚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其开发价值。用 本发明的天然植物多酚制备抗朊病毒以及治疗和预防朊病毒所致海绵 状脑病,尤其是治疗和预防疯牛病、羊瘙痒病、克雅氏病和新变异型 克雅氏病的药物和/或保健品,配制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具有工业实 用性。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