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各向异性 / 各向异性光学膜

各向异性光学膜

阅读:310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各向异性光学膜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供一种 各向异性 光学膜,其通过在非扩散区域中具有高得直线透过率,并且具有MD方向以及TD方向上的宽扩散区域,从而能够消除 亮度 的急剧变化、 眩光 的发生这样的问题。在层叠有两层以上直线透过率根据入射光 角 度发生变化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各自具有基体区域和折射率与该基体区域不同的多个柱状区域,作为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至少使用与前述柱状区域的取向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不同的两种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和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将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的前述柱状区域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设为小于2,将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前述柱状区域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设为2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内。,下面是各向异性光学膜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是层叠有两层以上直线透过率根据入射光度发生变化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
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各自具有基体区域和折射率与该基体区域不同的多个柱状区域,
作为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至少具有与所述柱状区域的取向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即长径/短径不同的两种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和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
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的所述柱状区域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为小于2,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所述柱状区域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为2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中,将所述柱状区域的截面中的短径的最大径设为0.5~
5μm范围内的值,将长径的最大径设为0.5~8μm范围内的值,
在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中,将所述柱状区域的截面中的短径的最大值设为0.5~
5μm范围内的值,将长径的最大径设为1~40μm范围内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各自的、以直线透过率成为最大时的入射光角度入射的光的直线透过率即最大直线透过率为
20%以上且小于95%,并且,以直线透过率成为最小时的入射光角度入射的光的直线透过率即最小直线透过率为25%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的所述最大直线透过率为20%以上且小于60%,并且,所述最小直线透过率为
20%以下,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所述最大直线透过率为30%以上且小于95%,并且,所述最小直线透过率为25%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各自具有至少一个散射中心轴
如果将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法线与所述散射中心轴所成的极角θ设为散射中心轴角度,则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的散射中心轴角度与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散射中心轴角度之差的绝对值为0°以上且30°以下,其中,所述θ为-90°<θ<9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各自的厚度为1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间,进一步具有带有透明性的粘着层。
8.一种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得到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包括:
形成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形成工序、以及形成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形成工序,
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形成工序具备:
光源获得平行光线的工序、及
使光向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入射、使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固化的工序,
所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形成工序具备:
从光源获得平行光线的工序、
使所述平行光线向指向性扩散元件入射、得到带有指向性的光的工序、及使所述带有指向性的光向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入射、使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固化的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指向性的光的纵横比处于2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内。

说明书全文

各向异性光学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根据入射光度而透过光的扩散性发生变化的各向异性光学膜。

背景技术

[0002] 具有光扩散性的构件(光扩散构件)除了照明用具、建材以外在显示装置中也被使用。作为该显示装置,例如,有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等。作为光扩散构件的光扩散表达机构,可举出利用形成于表面的凹凸的散射(表面散射)、利用基体树脂与分散于其中的微粒子间的折射率差的散射(内部散射)、以及利用表面散射和内部散射两者的散射。但是,这些光扩散构件一般而言其扩散性能是各向同性的,即使使入射光角度发生少许变化,其透过光的扩散特性也没有大的不同。
[0003] 另一方面,已知一定的角度区域的入射光进行强扩散、其以外的角度的入射光进行透过的、即能够根据入射光角度使直线透过光量发生变化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作为这样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公开了在由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树脂层的内部,形成有相对于规定的方向P全部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棒状固化区域的集合体的各向异性扩散介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予以说明的是,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的、形成有相对于规定的方向P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棒状固化区域的集合体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结构称为“柱结构”。
[0004] 在这样的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在对该膜从其上方向下方入射光时,在膜制造工序中的流动方向(以下,称为“MD方向”。)和与MD方向垂直的膜的宽度方向(以下,称为“TD方向”。)上,表现相同的扩散。即,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扩散表现各向同性。因此,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不易发生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
[0005] 但是,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存在如下问题:直线透过率高的入射光角度范围即非扩散区域中的直线透过率低,直线透过率低的(即,扩散强度高的)入射光角度范围即扩散区域的宽度(扩散宽度)窄。
[0006] 另一方面,作为各向异性光学膜,通过使用不是上述柱结构的,而是在由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树脂层的内部,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板状固化区域的集合体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从而能够使非扩散区域中的直线透过率提高,使扩散宽度变宽。予以说明的是,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那样的、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板状固化区域的集合体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结构成为“百叶窗结构”。在这样的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在对该膜从其上方向下方入射光时,在MD方向和TD方向表现不同的扩散。即,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扩散表现各向异性。具体而言,例如,如果在MD方向扩散区域的宽度(扩散宽度)比柱结构宽,则在TD方向扩散宽度比柱结构窄。因此,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存在如下问题:例如,当在TD方向扩散宽度狭窄时,在TD方向发生亮度的急剧变化,结果容易引起光的干涉且容易发生眩光。
[0007] 对此,为了解决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和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问题,光的透过和扩散中具有良好的入射光角度依存性,同时使扩散区域的宽度变宽,例如,专利文献3公开了使柱结构(相当于专利文献3中的“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和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层叠而成的各向异性光学膜。
[0008] 现有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65915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802707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415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3]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4] 然而,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由于使用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因此虽然MD方向的扩散宽度变宽,但是存在TD方向的扩散宽度依然不具有充分的宽度,容易发生TD方向的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这样的问题。
[0015]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各向异性光学膜,其通过在非扩散区域中具有高得直线透过率,并且具有MD方向以及TD方向的宽扩散区域,从而能够消除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的发生这样的问题。
[0016]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7]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具有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与具有比百叶窗结构的纵横比小、比柱结构的纵横比大的截面形状的柱状区域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层叠,能够兼顾非扩散区域的高得直线透过率和MD方向以及TD方向的宽扩散区域,从而基于这样的见解而完成了本发明。
[0018] 即,本发明是一种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是层叠有两层以上直线透过率根据入射光角度发生变化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各自具有基体区域和折射率与该基体区域不同的多个柱状区域,作为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至少具有与前述柱状区域的取向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长径/短径)不同的两种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和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的前述柱状区域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小于2,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前述柱状区域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在2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内。
[0019] 这里,优选在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中,将前述柱状区域的截面中的短径的最大径设为0.5~5μm范围内的值,将长径的最大径设为0.5~8μm范围内的值,在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中,将前述柱状区域的截面中的短径的最大值设为0.5~5μm的范围内的值,将长径的最大径设为1~40μm的范围内的值。
[0020] 此外,前述各向异性光学膜中,优选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各自的、以直线透过率成为最大时的入射光角度入射的光的直线透过率即最大直线透过率为20%以上且小于95%,并且,以直线透过率成为最小时的入射光角度入射的光的直线透过率即最小直线透过率为25%以下。
[0021] 此外,前述各向异性光学膜中,优选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的前述最大直线透过率为20%以上且小于60%,并且,前述最小直线透过率为20%以下,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前述最大直线透过率为30%以上且小于95%,并且,前述最小直线透过率为25%以下。
[0022] 此外,前述各向异性光学膜中,优选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各自具有至少一个散射中心轴,如果将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法线与前述散射中心轴所成的极角θ(-90°<θ<90°)设为散射中心轴角度,则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的散射中心轴角度与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散射中心轴角度之差的绝对值优选为0°以上且30°以下。
[0023] 此外,前述各向异性光学膜中,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各自的厚度优选为1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0024] 此外,前述各向异性光学膜中,在前述多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间,可进一步具有带有透明性的粘着层。
[0025]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包括形成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形成工序和形成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形成工序的、得到上述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形成工序具有如下工序:从光源得到平行光线的工序,和使光向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入射、使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固化的工序;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形成工序具有如下工序:从光源得到平行光线的工序,使上述平行光线向指向性扩散元件入射、得到带有指向性的光的工序,和使上述带有指向性的光向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入射、使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固化的工序。
[0026] 前述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方法中,前述带有指向性的光的纵横比优选处于2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内。
[0027] 这里,对本专利权利要求和本说明书中的主要用语的定义进行说明。
[0028] “低折射率区域”和“高折射率区域”是由构成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材料的局部的折射率的高低差形成的区域,是与另一方相比表示折射率低或高的相对性的用语。这些区域在形成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材料固化时形成。
[0029] “散射中心轴”的意思是指,与使向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入射光角度发生变化时光扩散性以该入射光角度为界具有大致对称性的光的入射光角度一致的方向。之所以设为“具有大致对称性”,是因为当散射中心轴相对于膜的法线方向具有倾角时,光学特性(后述的“光学分布”)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对称性。散射中心轴可通过如下方式确认: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截面的倾角;或者使入射光角度发生变化而观察借助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的投影形状。
[0030] 此外,直线透过率一般涉及对各向异性光学膜入射的光的直线透过性,是从某一入射光角度入射时、直线方向的透过光量与入射的光的光量的比率,由下述式表示。
[0031] 直线透过率(%)=(直线透过光量/入射光量)×100
[0032] 此外,本发明中,“散射”和“扩散”两者无区别地使用,两者表示相同的意义。进一步,“光聚合”和“光固化”的意思是,光聚合性化合物借助光来进行聚合反应,将两者以同义词使用。
[0033] 发明效果
[0034]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具有纵横比小于2的柱状区域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和具有纵横比为2以上且20以下的柱状区域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层叠,从而能够得到兼顾非扩散区域的高得直线透过率、和MD方向以及TD方向的宽扩散区域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因此,能够提供如下各向异性光学膜:在将这样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用作显示面板的扩散膜的情况下,可拥有优异的显示特性(亮度、对比度等),并且抑制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的发生。附图说明
[0035] 图1是表示具有柱结构、百叶窗结构以及中间型结构的柱状区域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结构、和向这些各向异性光学膜入射后的透过光的样子的一例的示意图。
[0036] 图2是表示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扩散性的评价方法的说明图。
[0037] 图3是表示向图1所示的柱结构以及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入射光角度与直线透过率的关系的图表。
[0038] 图4是用于说明扩散区域和非扩散区域的图表。
[0039]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整体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图。
[0040] 图6是表示同一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具有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图,(a)为立体图,(b)为平面图,(c)为(b)的以C-C线切断的截面图。
[0041] 图7是表示同一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具有中间型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图,(a)为立体图,(b)为平面图,(c)为(b)的以C-C线切断的截面图。
[0042] 图8是用于说明同一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中的散射中心轴的三维极坐标表达。
[0043] 图9是表示同一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0044] 图10是表示使用同一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图。
[0045] 图11是表示使用同一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图。
[0046] 图12是表示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MD方向扩散和TD方向扩散的评价中使用的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0047]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亮度的急剧变化的评价方法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予以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附有相同符号的构成要件实质上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
[0049] 另外,对于本方式的各向异性光学膜,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说明。
[0050] 1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结构和特性
[0051] 2现有技术的课题及其解决方法的概要
[0052] 3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构成
[0053] 4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0054] 5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用途
[0055] 《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结构和特性》
[0056] 首先,一边参照图1~图4,一边作为说明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前提,对单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本方式中所说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仅为一层时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结构和特性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柱结构、百叶窗结构以及中间型结构的柱状区域的单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结构和向这些各向异性光学膜入射后的透过光的样子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扩散性的评价方法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向图1所示的柱结构以及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入射光角度与直线透过率的关系的图表。图4是用于说明扩散区域和非扩散区域的图表。
[0057] (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结构)
[0058] 各向异性光学膜是指,在膜的膜厚方向上,形成有折射率与膜的基体区域不同的区域的膜。折射率不同的区域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有如下各向异性光学膜:如图1(a)所示,在基体区域11中,形成了以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小的柱状(例如,棒状)形成的折射率不同的柱状区域13的各向异性光学膜(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如图1(b)所示,在基体区域21中,形成了以纵横比大的柱状(例如,大致板状)形成的折射率不同的柱状区域23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20;如图1(c)所示,在基体区域31中,形成了柱结构和百叶窗结构的中间纵横比的柱状区域33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以下,称为“中间型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等。
[0059] (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特性)
[0060] 具有上述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是光扩散性(直线透过率)根据向该膜的入射光角度的不同而不同的、即具有入射光角度依存性的光扩散膜。关于以规定的入射光角度向该各向异性光学膜入射的光,当与折射率不同的区域的取向方向(例如,柱结构中的柱状区域13、中间型结构中的柱状区域33的延伸方向(取向方向)、百叶窗结构中的板状区域23的高度方向)为大致平行时,优先扩散,当不与该方向平行时,优先透过。
[0061] 这里,一边参照图2和3,一边对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扩散性更具体地说明。这里,例举上述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和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20的光扩散性进行说明。
[0062] 光扩散性的评价方法如下进行。首先,如图2所示,将各向异性光学膜10、20配置于光源1和检测器2之间。本方式中,将来自光源1的照射光I从各向异性光学膜10、20的法线方向入射的情况设为入射光角度0°。此外,各向异性光学膜10、20配置成能够以直线L为中心任意地旋转,光源1和检测器2被固定。即,根据该方法,可将样品(各向异性光学膜10、20)配置于光源1和检测器2之间,以样品表面的直线L为中心轴一边使角度发生变化一边测定直进透过样品而进入检测器2的直线透过率。
[0063] 评价对于各向异性光学膜10、20分别将图1的TD方向(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宽度方向的轴)选为图2所示的旋转中心的直线L时的光扩散性,并将得到的光扩散性的评价结果示于图3。图3是表示使用图2所示的方法测定的图1所示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20所具有的光扩散性(光散射性)的入射光角度依存性的图。图3的纵轴表示作为表示散射的程度的指标的直线透过率(本方式中,在使规定的光量的平行光线入射时,在与入射方向相同的方向出射的平行光线的光量的比例,更具体而言,直线透过率=有各向异性光学膜10、20时的检测器2的检测光量/没有各向异性光学膜10、20时的检测器2的检测光量),横轴表示向各向异性光学膜10、20的入射光角度。图3中的实线表示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的光扩散性,虚线表示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20的光扩散性。予以说明的是,入射光角度的正负表示使各向异性光学膜10、20旋转的方向相反。
[0064] 如图3所示,各向异性光学膜10、20具有直线透过率根据入射光角度发生变化的光扩散性的入射光角度依存性。在这里,以下将如图3那样表示光扩散性的入射光角度依存性的曲线称为“光学分布”。光学分布并非直接表现光扩散性,但如果解释成直线透过率降低、相反扩散透过率增大,则可以说大体表示光扩散性。通常各向同性的光扩散膜中,显示以0°附近为峰的山型的光学分布,但各向异性光学膜10、20中,显示谷型的光学分布:与在柱状区域13、23的中心轴(厚度)方向、即散射中心轴方向(将该方向的入射光角度设为0°。)入射时的直线透过率进行比较,在±5~10°的入射光角度直线透过率暂时成为极小值,随着该入射光角度(的绝对值)变大,直线透过率变大,在±45~60°的入射光角度直线透过率成为极大值。如上,各向异性光学膜10、20具有如下性质:入射光在接近散射中心轴方向的±5~10°的入射光角度范围内进行强扩散,但在其以上的入射光角度范围内扩散减弱而直线透过率提高。以下,将与最大直线透过率和最小直线透过率的中间值的直线透过率对应的两个入射光角度的角度范围称为扩散区域(将该扩散区域的宽度称为“扩散宽度”),将其以外的入射光角度范围称为非扩散区域(透过区域)。这里,一边参照图4,一边例举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20对扩散区域和非扩散区域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图3的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20的光学分布的图,如图4所示,与最大直线透过率(图4的例子中,直线透过率约为78%)和最小直线透过率(图4的例子中,直线透过率约为6%)的中间值的直线透过率(图4的例子中,直线透过率约为42%)对应的两个入射光角度之间(图4所示的光学分布上的两个黑点位置的两个入射光角度的内侧)的入射光角度范围成为扩散区域,其以外(图
4所示的光学分布上的两个黑点位置的两个入射光角度的的外侧)的入射光角度范围成为非扩散区域。
[0065] 关于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如果观察图1(a)的透过光的样子便可知,透过光为大致圆形,在MD方向和TD方向显示大致相同的光扩散性。即,关于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扩散具有各向同性。此外,如图3的实线所示,即使改变入射光角度,光扩散性(特别是非扩散区域和扩散区域的边界附近的光学分布)的变化也比较迟缓,因此有不发生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这样的效果。然而,关于各向异性光学膜10,如果与图3的虚线所示的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20的光学分布进行比较便可知,非扩散区域中的直线透过率低,因此也有显示特性(亮度、对比度等)会稍微降低这样的问题。此外,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与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20比较,还有扩散区域的宽度窄这样的问题。
[0066] 另一方面,关于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20,如果观察图1(a)的透过光的样子便可知,透过光成为大致针状,在MD方向和TD方向光扩散性大不相同。即,关于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20,扩散具有各向异性。具体而言,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MD方向与柱结构的情况相比扩散变宽,在TD方向与柱结构的情况相比扩散变窄。此外,如图3的虚线所示,如果改变入射光角度,(本方式的情况为TD方向)光扩散性(特别是非扩散区域和扩散区域的边界附近的光学分布)的变化极其陡峭,因此在将各向异性光学膜20适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有使可视性降低的危险。除此之外,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也存在容易产生光的干涉(虹)这样的问题。然而,关于各向异性光学膜20,有非扩散区域中的直线透过率高,能够使显示特性提高这样的效果。
[0067] 《现有技术的课题及其解决方法的概要》
[0068] 接下来,对现有技术中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课题及其解决方法的概要进行说明。
[0069] (现有技术的课题)
[0070] 在将仅单层具有含以上说明的那样的柱结构或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在非扩散区域中的直线透过率、扩散区域的宽度、TD方向(或MD方向)的扩散宽度、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的发生的有无等方面考虑,既有长处又有短处。即,本发明人等发现如下课题:关于仅单层具有含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含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将非扩散区域中的直线透过率的向上、TD方向(或MD方向)上的扩散区域(扩散宽度)的扩大、和亮度的急剧变化以及眩光的发生的抑制均在高平且均衡地兼备是困难的。
[0071] 对此,也有上述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那样的使柱结构(相当于专利文献3中的“圆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和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层叠而成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然而,对于如专利文献3那样、仅简单地使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和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层叠而成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由于使用了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因此存在MD方向的扩散宽度变宽,但TD方向的扩散宽度依然不具有充分的宽度,容易发生TD方向的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这样的问题。因此,对于专利文献3那样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将非扩散区域中的直线透过率的提高、TD方向(或MD方向)上的扩散区域(扩散宽度)的扩大、和亮度的急剧变化以及眩光的发生的抑制均在高水平且均衡地兼备也是困难的。
[0072] (现有技术的课题解决方法的概要)
[0073] 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得到将非扩散区域中的直线透过率的提高、TD方向(或MD方向)上的扩散区域(扩散宽度)的扩大、和亮度的急剧变化以及眩光的发生的抑制均在高水平且均衡地兼备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结果发现,如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那样,仅简单地使柱结构(相当于专利文献3中的“圆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和百叶窗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层叠是不充分的,通过使具有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和具有带有特定纵横比(比柱大且比百叶窗小的纵横比)的中间型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层叠,能够得到将非扩散区域中的直线透过率的提高、TD方向(或MD方向)上的扩散区域(扩散宽度)的扩大、和亮度的急剧变化以及眩光的发生的抑制均在高水平且均衡地兼备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因此,通过将这样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能够保持优异的显示特性(亮度、对比度等),并且能够抑制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的发生。以下,对以这些发现为基础而完成的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进行详细地说明。
[0074] 《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构成》
[0075] 一边参照图5~图7,一边对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的整体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中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图,(a)为立体图,(b)为柱状区域的平面图,(c)为以(b)的C-C线切断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中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图,(a)为立体图,(b)为平面图,(c)为以(b)的C-C线切断的截面图。
[0076] <整体构成>
[0077] 如图5所示,各向异性光学膜100是直线透过率根据入射光角度发生变化的两层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层叠而成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各自具有基体区域111、121、和折射率与该基体区域不同的多个柱状区域113、123。此外,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和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中,与柱状区域113、123的取向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长径/短径)不同。即,本发明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作为各向异性光扩散层,需要至少具有上述具有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和上述具有中间型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作为上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具有层叠于上层侧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作为上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具有层叠于下层侧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只是,在本发明中,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和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层叠顺序没有特别限制,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也可被层叠于下层侧,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也可被层叠于上层侧。予以说明的是,本方式中,示出了层叠有两层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构成,但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也可层叠三层以上各向异性光扩散层。
[0078] 此外,在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之间,进一步层叠有具有透明性的粘着层130。该粘着层130只要根据需要设置即可。这里,在各向异性光学膜具有三层以上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情况下,可在全部各向异性光扩散层之间有粘着层,也可仅在一部分各向异性光扩散层之间有粘着层,还可无粘着层地层叠全部各向异性光扩散层。
[0079] <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
[0080] 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具有与上述单层各向异性光学膜10同样的构成,具有直线透过率根据入射光角度发生变化的光扩散性。此外,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由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如图6所示,具有基体区域111、和折射率与该基体区域111不同的多个柱状区域113。该柱状区域113的取向方向(延伸方向)P以与散射中心轴平行的方式形成,并且可被适宜选定为以使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具有期望的直线透过率和扩散性。予以说明的是,散射中心轴与柱状区域的取向方向为平行是指,只要满足折射率的定律(斯涅(Snell)定律)即可,无需严格平行。关于Snell定律,当光从折射率n1的介质向折射率n2的介质的界面入射时,在其入射光角度θ1和折射角θ2之间,n1sinθ1=n2sinθ2的关系成立。例如,如果设为n1=1(空气)、n2=1.51(各向异性光学膜),则当散射中心轴的倾角(入射光角度)为30°时,柱状区域的取向方向(折射角)为约19°,这样,即使入射光角度与折射角不同,只要满足Snell定律,则本方式中就包含在平行的概念中。
[0081] 另外,作为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柱状区域113的取向方向与膜的膜厚方向(法线方向)不一致也可。在该情况下,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中具有如下性质:入射光在与从法线方向倾斜规定角度的方向(即,柱状区域113的取向方向)接近的入射光角度范围(扩散区域)进行强扩散,在其以上的入射光角度范围(非扩散区域)扩散变弱而直线透过率变高。
[0082] (柱状区域113)
[0083] 本方式所涉及的柱状区域113在基体区域111中作为多个柱状的固化区域而设置,各个柱状区域113以各自取向方向与散射中心轴平行的方式形成。因此,同一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中的多个柱状区域111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
[0084] 基体区域111的折射率只要与柱状区域113的折射率不同即可,折射率不同的程度没有特别限制,是相对性的。在基体区域111的折射率低于柱状区域113的折射率的情况下,基体区域111成为低折射率区域。相反,在基体区域111的折射率高于柱状区域113的折射率的情况下,基体区域111成为高折射率区域。
[0085] 与柱状区域113的取向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如图6(b)所示,具有短径SA和长径LA。短径SA和长径LA可通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而进行确认(参照平面图)。柱状区域113的截面形状只要满足后述的纵横比的范围(小于2)即可,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图6中,以圆形表示了柱状区域113的截面形状,但柱状区域113的截面形状不限于圆形,可为椭圆形、多边形、不定形、它们混杂在一起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
[0086] 短径SA与长径LA的纵横比(=LA/SA)需要满足小于2。由此,能够实现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的非扩散区域中的直线透过率的提高和扩散区域(扩散宽度)的扩大。为了更有效地实现该作用,柱状区域113的截面中的短径SA与长径LA的纵横比优选小于1.5,更优选小于1.2。
[0087] 此外,柱状区域113的截面中的短径SA的长度(多个柱状区域113的短径SA中的最大径)的下限值优选为0.5μm,更优选为1.0μm,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上。随着短径SA变短,有光的扩散性、聚光性变得不充分的危险。另一方面,柱状区域113的截面中的短径SA的长度(多个柱状区域113的短径SA中的最大径)的上限值优选为5.0μm,更优选为3.0μm,进一步优选为2.5μm。随着短径SA变长,有扩散范围变窄的危险。这些柱状区域113的短径SA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可进行适宜组合。例如,通过将柱状区域113的短径SA设为0.5μm~5.0μm,从而能够使扩散范围变宽,并且使光的扩散性、聚光性变得充分。
[0088] 进一步,柱状区域113的截面中的长径LA的长度(多个柱状区域113的长径LA中的最大径)的下限值优选为0.5μm,更优选为1.0μm,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上。随着长径LA变小,有扩散范围变窄的危险。另一方面,柱状区域113的截面中的长径LA的长度(多个柱状区域113的长径LA中的最大径)的上限值优选为8.0μm,更优选为3.0μm,进一步优选为2.5μm。随着长径LA变大,有扩散范围可能变窄、改变入射光角度时的扩散性的变化变得极其陡峭而容易发生眩光的危险。此外,如果长径LA变大,则也有容易发生光的干涉(虹)的危险。这些柱状区域113的长径LA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可进行适宜组合。例如,通过将柱状区域113的长径LA设为0.5μm~8.0μm,从而能够使扩散范围变宽,并且能够消除改变入射光角度时的扩散性的变化变得极其陡峭而容易发生眩光的问题。
[0089] 另外,关于本方式中的柱状区域113的短径SA的最大值、长径LA的最大值,只要是利用显微镜观察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表面,对任意选择的10个短径SA、长径LA进行观察,求出它们的最大值即可。此外,作为柱状区域113的纵横比,使用上述求出的长径LA的最大值除以短径SA的最大值而得的值。
[0090] (层的厚度)
[0091] 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厚度T优选为1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通过将厚度T设为上述范围,从而成本问题减少,并且图像的对比度变得充分。进一步,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厚度T的下限值更优选为20μm以上。随着厚度T变小,有光的扩散性、聚光性变得不充分的危险。另一方面,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厚度T的上限值更优选为70μm以下。随着厚度T变大,有产生材料费变多、制造上需要时间等成本变高的问题,以及有因在厚度T方向扩散变多而图像容易发生模糊从而使对比度容易降低的危险。这些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厚度T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可进行适宜组合。
[0092] 图6(c)中,图示了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上表面110a和下表面110b。上表面110a和下表面110b是方便上的设定,如果将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翻过来,则会对调(下表面和上表面)。优选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上表面110a和下表面110b的表面形状不同。由此,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能够使光的干涉(虹)发生减少。通过借助伴随光照射的相分离形成基体区域111和柱状区域113,从而能够使上表面110a和下面110b的表面形状不同。另外,如果借助相分离来制作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则有上表面110a或下表面110b中的任一方难以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情况。这是因为,从照射光的面朝向厚度T方向缓慢形成柱状区域113,但直至柱状区域113到达另一面(照射光的面的相反面)后,柱状区域113才进一步伸长。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另一方的面,从而变得容易确认柱状区域113。
[0093] 本发明中优选,沿一层各向异性扩散层110的厚度T方向(Z方向),柱状区域113和基体区域111的界面具有不中断而连续存在的构成。通过使柱状区域113和基体区域111的界面具有连续的构成,从而通过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时,光的扩散和聚光变得容易连续产生,光的扩散和聚光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如果在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截面中,柱状区域113和基体区域111主要如斑一样斑驳地存在,则难以获得聚光性,因此不优选。
[0094] <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
[0095] 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具有与上述单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30同样的构成,具有直线透过率根据入射光角度发生变化的光扩散性。此外,如图7所示,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由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具有基体区域121和折射率与该基体区域121不同的多个柱状区域123。多个柱状区域123和基体区域121具有不规则的分布、形状,沿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整面形成,因此所得的光学特性(例如,直线透过率等)在任何部位进行测定均大致相同。多个柱状区域123和基体区域121具有不规则的分布、形状,因此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光的干涉(虹)发生少。关于这样的结构,详细内容将会后述,例如,可通过将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设置成片状,从光源对片照射与期望的散射中心轴平行的光线,使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照射光线的部分成为柱状区域123,未照射光线的部分成为基体区域121。
[0096] (柱状区域123)
[0097] 本方式所涉及的柱状区域123在基体区域121中作为多个柱状的固化区域而设置,各个柱状区域123以各自取向方向与散射中心轴成为平行的方式形成。因此,同一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中多个柱状区域121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
[0098] 基体区域121的折射率只要与柱状区域123的折射率不同即可,折射率不同的程度没有特别限制,是相对性的。在基体区域121的折射率低于柱状区域123的折射率的情况下,基体区域121成为低折射率区域。相反,在基体区域121的折射率高于柱状区域123的折射率的情况下,基体区域121成为高折射率区域。这里,优选基体区域121和柱状区域123的界面中的折射率渐增地变化。通过渐增地变化,从而不易发生改变入射光角度时的扩散性的变化变得极其陡峭而容易发生眩光的问题。通过借助伴随光照射的相分离来形成基体区域121和柱状区域123,从而能够使基体区域121和柱状区域123的界面的折射率渐增地变化。
[0099] 与柱状区域123的取向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如图7(b)所示,具有短径SA和长径LA。短径SA和长径LA可通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而进行确认(参照平面图)。柱状区域123的截面形状只要满足后述的纵横比的范围(2以上且20以下)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图7中,以椭圆形表示了柱状区域123的截面形状,但柱状区域123的截面形状不限于椭圆形,可为多边形、波浪状、不定形、它们混杂在一起的形状等,没有特别限制。
[0100] 此外,柱状区域123的取向方向的截面形状如图7(c)所示,柱状区域123和基体区域121以交替的方式形成。图7(c)中,示出了柱状区域123在厚度T的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形态,但也可为直线状、波浪状或弯曲,还可为它们混杂在一起的形态。
[0101] 短径SA与长径LA的纵横比(=LA/SA)必须为2以上且20以下。由此,在各向异性光学膜100中,能够实现非扩散区域中的高得直线透过率、和MD方向以及TD方向上的宽扩散区域的兼顾。此外,随着柱状区域123的截面中的短径SA与长径LA的纵横比变小,有直线透过率成为最大时的入射光角度下的最大直线透过率变低的危险,因此本方式中,柱状区域123的纵横比设为2以上。另一方面,短径SA与长径LA的纵横比的上限值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随着纵横比变大,有光的扩散范围变窄的危险。此外,存在纵横比变得越大,越容易发生光的干涉(虹)的问题。这些纵横比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可进行适宜组合。例如,通过将柱状区域123的纵横比设为2~20,能够使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的扩散范围变宽,并且不易发生改变入射光角度时的亮度的变化变得极其陡峭而容易发生眩光的问题。
[0102] 此外,柱状区域123的截面中的短径SA的长度(多个柱状区域123的短径SA中的最大径)的下限值优选为0.5μm,更优选为1.0μm,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上。随着短径SA变短,有光的扩散性、聚光性变得不充分的危险。另一方面,柱状区域123的截面中的短径SA的长度(多个柱状区域123的短径SA中的最大径)的上限值优选为5.0μm,更优选为3.0μm,进一步优选为2.5μm。随着短径SA变长,有扩散范围变窄的危险。这些柱状区域123的短径SA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可进行适宜组合。例如,通过将柱状区域123的短径SA设为0.5μm~5.0μm,能够使扩散范围变宽,并且使光的扩散性、聚光性充分。
[0103] 进一步,柱状区域123的截面中的长径LA的长度(多个柱状区域123的长径LA中的最大径)的下限值优选为1.0μm。随着长径LA变小,有MD方向的扩散范围变窄的危险。另一方面,柱状区域123的截面中的长径LA的长度(多个柱状区域123的长径LA中的最大径)的上限值优选为40μm,更优选为20μm,进一步优选为10μm。随着长径LA变大,有TD方向的扩散范围变窄、改变入射光角度时的扩散性的变化变得极其陡峭而容易发生眩光的危险。此外,如果长径LA变大,也有容易发生光的干涉(虹)的危险。这些柱状区域123的长径LA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可进行适宜组合。例如,通过将柱状区域123的长径LA设为1.0μm~40μm,从而能够使扩散范围变宽,并且不易发生改变入射光角度时的亮度的变化变得极其陡峭而容易发生眩光的问题。
[0104] 另外,关于本方式中的柱状区域123的短径SA的最大值、长径LA的最大值,只要是利用显微镜观察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截面,对任意选择的10个短径SA、长径LA进行观察,求出它们的最大值即可。此外,作为柱状区域123的纵横比,使用上述求出的长径LA的最大值除以短径SA的最大值而得的值。
[0105] (层的厚度)
[0106] 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厚度T优选为1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通过将厚度T设为上述范围,从而成本的问题减少,并且图像的对比度变得充分。进一步,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厚度T的下限值更优选为20μm以上。随着厚度T变小,有光的扩散性、聚光性变得不充分的危险。另一方面,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厚度T的上限值更优选为70μm以下。随着厚度T变大,有产生材料费变多、制造上需要时间等成本变高的问题,以及因在厚度T方向的扩散变多而图像容易发生模糊从而使对比度容易降低的危险。这些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厚度T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可进行适宜组合。
[0107] 另外,对于其他方面,与上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情况同样,因而这里省略详细说明。
[0108] <直线透过率>
[0109] 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如上所述是相当于具有柱结构的(具有纵横比小于2的柱状区域)层即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的层。这里,如果将以直线透过率成为最大时的入射光角度向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入射的光的直线透过率定义为“最大直线透过率”,则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最大直线透过率优选为20%以上且小于60%。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最大直线透过率的上限值更优选为30%以下。另一方面,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最大直线透过率的下限值更优选为50%以上。
[0110] 此外,如果将以直线透过率成为最小时的入射光角度向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入射的光的直线透过率定义为“最小直线透过率”,则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最小直线透过率优选为20%以下。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最小直线透过率的上限值更优选为10%以下。最小直线透过率越低,表示直线透过光量减少(雾度值增大)。因此,最小直线透过率越低,表示扩散光量增大。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最小直线透过率优选为低。下限值没有限制,例如为0%。
[0111] 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如上所述,是相当于具有中间型结构的(具有纵横比为2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内的柱状区域)层即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层。这里,如果将以直线透过率成为最大时的入射光角度向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入射的光的直线透过率定义为“最大直线透过率”,则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最大直线透过率优选为30%以上且小于95%。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最大直线透过率的上限值更优选为8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下。另一方面,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最大直线透过率的下限值更优选为4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
[0112] 此外,如果将以直线透过率成为最小时的入射光角度向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入射的光的直线透过率定义为“最小直线透过率”,则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最小直线透过率优选为25%以下。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最小直线透过率的上限值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下。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最小直线透过率与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同样优选为低。下限值没有限制,例如为0%。
[0113] 通过将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相当于直线透过率相对高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和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相当于扩散强度相对强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最大直线透过率以及最小直线透过率设为上述范围,从而在各向异性光学膜100中,能够将非扩散区域中的直线透过率进一步提高,将扩散区域(扩散宽度)进一步扩大。此外,也能够使改变入射光角度时的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更不易发生。除此之外,由于能够设为适度的各向异性,因此能够扩大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的适用范围。例如,在将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如果各向异性过强,则存在向MD方向的光的扩散、聚光性极其优异,但向TD方向的光的扩散、聚光性容易变得不充分的问题。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通过具有上述最大直线透过率,从而维持向MD方向的优异的光的扩散、聚光性,以及充分具备向TD方向的光的扩散、聚光性。
[0114] 这里,直线透过光量以及直线透过率可通过图2所示的方法来测定。即,通过使图2所示的旋转轴L与图6(b)和图7(b)所示的C-C轴一致,在每一入射光角度测定直线透过光量以及直线透过率(将法线方向设为0°)。从所得的数据可获得光学分布,从该光学分布可求出最大直线透过率和最小直线透过率。
[0115] 此外,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中的最大直线透过率和最小直线透过率可利用制造时的设计参量来调整。作为参量的例子,可举出涂膜的组成、涂膜的膜厚、结构形成时对涂膜给予的温度等。涂膜的组成通过适宜选择构成成分来调配,从而最大直线透过率和最小直线透过率发生变化。关于设计参量,膜厚越厚,最大直线透过率和最小直线透过率越容易变低,越薄,越容易变高。温度越高,最大直线透过率和最小直线透过率越容易变低,越低,越容易变高。通过组合这些参量,能够分别对最大直线透过率和最小直线透过率进行适宜调节。
[0116] 通过上述方法,求出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本方式中,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的最大直线透过率和最小直线透过率,并且求出最大直线透过率和最小直线透过率的中间值的直线透过率。在光学分布上制作成为该中间值的直线透过率的直线,求出该直线与光学分布相交的两个交点,读取与该交点对应的入射光角度。光学分布中,将法线方向设为0°,将入射光角度用负方向和正方向表示。因此,入射光角度和与交点对应的入射光角度有时具有负值。如果两个交点的值具有正的入射光角度值和负的入射光角度值,则负的入射光角度值的绝对值与正的入射光角度值之和成为入射光的扩散区域的角度范围(扩散宽度)。在两个交点的值均为正的情况下,较大值减去较小值的差成为入射光的扩散宽度。在两个交点的值均为负的情况下,各自取绝对值,较大值减去较小值的差成为入射光的扩散宽度。
[0117] 各向异性光学膜100中,与最大直线透过率和最小直线透过率的中间值的直线透过率对应的两个入射光角度的角度范围即扩散区域的宽度(扩散宽度)在MD方向和TD方向的两个方向均优选为20°以上。如果该入射光的扩散范围的角度范围小于20°,则容易发生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为了提高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的抑制效果,MD方向以及TD方向上的扩散宽度更优选为3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上。另一方面,MD方向或TD方向的扩散宽度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但如果超过60°,则可能损坏聚光性。
[0118] <散射中心轴>
[0119]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8,一边对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中的散射中心轴P进行说明。图8是用于说明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中的散射中心轴P的三维极坐标表达。
[0120] 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各自具有至少一个散射中心轴,该散射中心轴的意思是,如上所述,与使向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的入射光角度发生变化时光扩散性以该入射光角度为界具有大致对称性的光的入射光角度一致的方向。予以说明的是,通过对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的光学分布进行测定,此时的入射光角度成为处于该光学分布中的极小值中的大致中央部(扩散区域的中央部)。
[0121] 此外,上述散射中心轴根据图8所示的那样的三维极坐标表达,如果将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的表面设为xy平面,将法线设为z轴,则能够利用极角θ和方位角 来表示。即,图8中的Pxy可以指投影于上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的表面的散射中心轴的长度方向。
[0122] 这里,如果将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的法线(图8所示的z轴)和散射中心轴P所成的极角θ(-90°<θ<90°)定义为本方式中的散射中心轴角度,则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相当于具有柱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的散射中心轴角度与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相当于具有中间型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散射中心轴角度之差的绝对值优选为0°以上且30°以下。通过将散射中心轴角度之差的绝对值设为上述范围,从而能够不使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的非扩散区域中的直线透过率降低地、将扩散区域的宽度进一步扩大。为了更有效地实现该效果,更优选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散射中心轴角度与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散射中心轴角度之差的绝对值为0°以上且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且20°以下。予以说明的是,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的散射中心轴角度可通过在制造它们时改变对片状的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照射的光线的方向来调整为期望的角度。另外,关于散射中心轴角度的正负,相对于通过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的面方向上的规定的对称轴(例如,通过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的重心的MD方向的轴)和各向异性光扩散层
110、120的法线这两者的平面,将散射中心轴倾斜于一侧的情况定义为+,将倾斜于另一侧的情况定义为-。
[0123] 此外,除了上述散射中心轴角度(极角)之差的绝对值满足上述范围以外,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散射中心轴的方位角与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散射中心轴的方位角之差的绝对值优选为0°以上且20°以下。由此,能够不使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的非扩散区域中的直线透过率降低地、将扩散区域的宽度进一步扩大。
[0124] 这里,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各自在单一层中可具有多个倾角不同的柱状区域群(具有相同倾角的柱状区域的集合)。这样,在单一层中具有多个倾角不同的柱状区域群的情况下,与各柱状区域群的倾角对应,散射中心轴也成为多个。在具有多个散射中心轴的情况下,只要这些多个散射中心轴中的至少一个散射中心轴满足上述散射中心轴角度的条件即可。例如,在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具有两个散射中心轴P1、P2,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具有两个散射中心轴P3、P4的情况下,优选P1和P2中的至少任一方的散射中心轴角度与P3和P4中的至少任一方的散射中心轴角度之差的绝对值为0°以上且30°以下。该散射中心轴角度之差的绝对值的下限更优选为5°。另一方面,散射中心轴角度之差的绝对值的上限更优选为20°,进一步优选为15°。
[0125] 此外,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的散射中心轴P的极角θ(即,散射中心轴角度)优选为±10~60°,更优选为±30~45°。散射中心轴角度大于-10°且小于+10°时,无法使包括液晶显示装置在内的显示面板的对比度、亮度充分提高。另一方面,在散射中心轴角度大于+60°或小于-60°的情况下,制造过程中需要对设置成片状的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大倾角照射光,照射光的吸收效率差且制造上不利,因此不优选。
[0126] <折射率>
[0127] 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是将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固化而成的层,作为该组合物,可使用以下组合。
[0128] (1)使用后述的单独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物质
[0129] (2)混合使用后述的多种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物质
[0130] (3)将单独或多种光聚合性化合物、和不具有光聚合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混合使用的物质
[0131] 推测对于上述任一组合,通过光照射在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中,均形成折射率不同的微米级的微细的结构,可认为由此表现本方式所示的特异的各向异性光扩散特性。因此,上述(1)中,优选光聚合前后的折射率变化大,此外,(2)、(3)中优选组合折射率不同的多种材料。予以说明的是,这里的折射率变化、折射率差是指,具体显示0.01以上、优选显示0.05以上、更优选显示0.10以上的变化、差的折射率。
[0132] <层叠三层以上各向异性光扩散层时的各层的厚度>
[0133] 在各向异性光学膜具有三层以上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情况下,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厚度优选为1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0134] <层叠三层以上各向异性光扩散层时的各层的直线透过率>
[0135] 在各向异性光学膜具有三层以上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情况下,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最大直线透过率优选为20%以上且小于95%,并且,最小直线透过率优选为25%以下。
[0136] <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其他方式>
[0137] 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是将多个由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本方式中,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层叠而成的膜,可将该层叠体层叠于透光性基体上,或者可在该层叠体的两侧层叠透光性基体。这里,作为透光性基体,透明性越高越良好,可适宜地使用全光线透过率(JIS K7361-1)为8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最优选为90%以上的基体,此外,可适宜地使用雾度值(JIS K7136)为3.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最优选为0.5以下的基体。具体而言,作为透光性基体,可使用透明的塑料膜、玻璃板等,但在薄、轻、不易破裂、生产性优异的方面,塑料膜是适宜的。作为具体例,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三乙酰基纤维素(TAC)、聚酸酯(PC)、聚醚砜(PES)、赛璐玢、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乙烯醇(PVA)、环烯树脂等,可将它们单独或混合使用,进一步可使用层叠而成的材料。此外,关于透光性基体的厚度,如果考虑用途、生产性,则优选为1μm~5mm,更优选为10~5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150μm。
[0138]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可作为在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或120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其他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作为其他层,例如,可举出偏光层、光扩散层、低反射层、防污层、抗静电层、紫外线/近红外线(NIR)吸收层、滤氖层、电磁波屏蔽层等。可将其他层依次层叠。进一步,可在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和/或120的两侧的面上层叠其他层。在两侧的面上所层叠的其他层可为具有相同功能的层,也可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层。
[0139] 《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0140] 以上,对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的构成详细地进行了说明,接下来,对具有这样的构成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141] 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可通过将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直接或隔着粘着层130层叠而得到,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可通过对特定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层以特殊的条件照射UV等光线来制造。以下,首先对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的原料进行说明,接着对制造工艺进行说明。
[0142] <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原料>
[0143] 对于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的原料,以(1)光聚合性化合物、(2)光引发剂、(3)配合量、其他任意成分的顺序进行说明。
[0144] (光聚合性化合物)
[0145] 作为形成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的材料的光聚合性化合物由选自具有自由基聚合性或阳离子聚合性的官能团的大分子单体聚合物、低聚物、单体中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和光引发剂构成,为通过照射紫外线和/或可见光线来进行聚合、固化的材料。这里,即使形成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其他各向异性光学膜100所含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材料为一种,通过密度的高低差也产生折射率差。这是因为,UV的照射强度强的部分的固化速度快,因此聚合、固化材料向该固化区域周围移动,作为结果形成折射率高的区域和折射率低的区域。予以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酯的意思是,可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
[0146]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主要是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举出称为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聚丁二烯丙烯酸酯、有机丙烯酸酯等名称的丙烯酸低聚物,以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丁氧基乙酯、乙氧基二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丙烯酸四氢糠酯、丙烯酸异降片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2-丙烯酰氧基邻苯二甲酸、丙烯酸二环戊烯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双酚A的EO加成物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E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等丙烯酸酯单体。此外,这些化合物可以以各单体使用,也可多种混合使用。予以说明的是,同样地也可使用甲基丙烯酸酯,但一般而言与甲基丙烯酸酯相比丙烯酸酯的光聚合速度快,因此优选。
[0147] 作为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可使用分子中具有一个以上环氧基、乙烯基醚基、氧杂环丁烷基的化合物。作为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可举出2-乙基己基二甘醇缩水甘油醚、联苯的缩水甘油醚、双酚A、氢化双酚A、双酚F、双酚AD、双酚S、四甲基双酚A、四甲基双酚F、四氯双酚A、四溴双酚A等双酚类的二缩水甘油醚类,苯酚清漆、甲酚酚醛清漆、溴化苯酚酚醛清漆、邻甲酚酚醛清漆等酚醛清漆树脂的聚缩水甘油醚类,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1,4-环己烷二甲醇、双酚A的EO加成物、双酚A的PO加成物等亚烷基二醇类的二缩水甘油醚类,六氢邻苯二甲酸的缩水甘油酯、二聚酸的二缩水甘油酯等缩水甘油酯类。
[0148] 作为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进一步可举出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2-(3,4-环氧环己基-5,5-螺-3,4-环氧)环己烷-间-二 烷、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二(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3,4-环氧-6-甲基环己基-3’,4’-环氧-6’-甲基环己烷甲酸酯、亚甲基双(3,4-环氧环己烷)、二环戊二烯二环氧物、乙二醇的二(3,4-环氧环己基甲基)醚、亚乙基双(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内酯改性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四(3,4-环氧环己基甲基)丁烷四甲酸酯、二(3,
4-环氧环己基甲基)-4,5-环氧四氢邻苯二甲酸酯等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但不限于此。
[0149] 作为具有乙烯基醚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丁二醇二乙烯基醚、己二醇二乙烯基醚、环己烷二甲醇二乙烯基醚、羟基丁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十二烷基乙烯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乙烯基醚、丙烯基醚亚丙基碳酸酯等,但不限于此。予以说明的是,乙烯基醚化合物一般而言是阳离子聚合性,但通过与丙烯酸酯组合也可进行自由基聚合。
[0150] 此外,作为具有氧杂环丁烷基的化合物,可使用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基甲氧基)甲基]苯、3-乙基-3-(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等。
[0151] 予以说明的是,以上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可以以各单体使用,也可多种混合使用。上述光聚合性化合物不限于上述化合物。此外,为了产生充分的折射率差,上述光聚合性化合物中,可导入氟原子(F)以实现低折射率化,也可导入硫原子(S)、溴原子(Br)、各种金属原子以实现高折射率化。进一步,如日本特表2005-514487号公报所公开的、向上述光聚合性化合物添加功能性超微粒子也是有效的,所述功能性超微粒子是在由氧化(TiO2)、氧化锆(ZrO2)、氧化(SnOx)等高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构成的超微粒子的表面导入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环氧基等光聚合性官能团而成的。
[0152] 〔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聚合性化合物〕
[0153] 本方式中,作为光聚合性化合物,优选使用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聚合性化合物随着其结构(主要为醚键)取向并进行聚合、固化,形成低折射率区域、高折射率区域、或者低折射率区域和高折射率区域。通过使用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容易使柱状区域113、123倾斜,向正面方向的聚光性提高。予以说明的是,低折射率区域相当于柱状区域113、123或基体区域111、121中的任一方,另一方相当于高折射率区域。
[0154] 低折射率区域中,优选作为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聚合性化合物的固化物的有机硅树脂相对增多。由此,能够容易使散射中心轴进一步倾斜,因此向正面方向的聚光性提高。有机硅树脂与不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化合物相比,较多地含有硅(Si),因此将该硅作为指标,通过使用EDS(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光器),能够确认有机硅树脂的相对的量。
[0155] 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聚合性化合物是具有自由基聚合性或阳离子聚合性的官能团的单体、低聚物、预聚物或大分子单体。作为自由基聚合性的官能团,可举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基等,作为阳离子聚合性的官能团,可举出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等。这些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没有特别限制,但由于官能团越多越提高交联密度,越容易产生折射率差因而优选,因此优选具有多官能的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此外,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化合物有时会因其结构而与其他化合物的相容性不充分,在那样的情况下,可通过氨基甲酸酯化来提高相容性。本方式中,适宜地使用末端具有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有机硅-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0156] 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聚合性化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处于500~50,000的范围。更优选为2,000~20,000的范围。通过使重均分子量处于上述范围,从而引起充分的光固化反应,存在于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内的有机硅树脂变得容易取向。伴随有机硅树脂的取向,变得容易使散射中心轴倾斜。
[0157] 作为有机硅骨架,例如,下述通式(1)所示的有机硅骨架是符合的。通式(1)中,R1、R2、R3、R4、R5、R6各自独立地具有甲基、烷基、氟烷基、苯基、环氧基、氨基、羧基、聚醚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等的官能团。此外,通式(1)中,n优选为1~500的整数。
[0158] [化1]
[0159]
[0160] 〔不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化合物〕
[0161] 如果将不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化合物配合于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形成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则变得容易分离且形成低折射率区域和高折射率区域,各向异性的程度变强而优选。不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化合物除了光聚合性化合物以外,可使用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也可将它们并用。作为光聚合性化合物,可使用具有自由基聚合性或阳离子聚合性的官能团的聚合物、低聚物、单体(只是,不具有有机硅骨架)。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举出聚酯、聚醚、聚氨酯、聚酰胺、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缩醛、聚乙酸乙烯酯、丙烯酸树脂及其共聚物、改性物。在使用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使用溶解热塑性树脂的溶剂进行溶解,涂布、干燥后,利用紫外线使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固化而成型各向异性光扩散层。作为热固性树脂,可举出环氧树脂、苯酚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不饱和聚酯及其共聚物、改性物。在使用热固性树脂的情况下,通过用紫外线使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固化后进行适宜加热,从而使热固性树脂固化而成型各向异性光扩散层。作为不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化合物,最优选的是光聚合性化合物,其生产性优异:容易分离低折射率区域和高折射率区域、无需使用热塑性树脂时的溶剂且无需干燥过程、无需热固性树脂那样的热固化过程等。
[0162] (光引发剂)
[0163] 作为能够使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聚合的光引发剂,可举出二苯甲、苯偶酰、米蚩酮、2-氯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苯偶姻异丁基醚、2,2-二乙氧基苯乙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酮-1、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双(环戊二烯基)-双(2,
6-二氟-3-(吡咯-1-基)钛、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1、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此外,这些化合物可以以各单体使用,也可多种混合使用。
[0164] 此外,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的光引发剂是能够通过光照射而产生酸并利用该产生的酸使上述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聚合的化合物,一般而言,适宜地使用 盐、金属茂络合物。作为 盐,可使用重氮 盐、硫 盐、碘 盐、磷 盐、硒 盐等,作为它们的对离子,可使用BF4-、PF6-、AsF6-、SbF6-等阴离子。作为具体例,可举出4-氯苯重氮 六氟磷酸盐、三苯基硫 六氟锑酸盐、三苯基硫 六氟磷酸盐、(4-苯硫基苯基)二苯基硫 六氟锑酸盐、(4-苯硫基苯基)二苯基硫 六氟磷酸盐、双[4-(二苯基硫 基)苯基]硫醚-双-六氟锑酸盐、双[4-(二苯基硫 基)苯基]硫醚-双-六氟磷酸盐、(4-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硫 六氟锑酸盐、(4-甲氧基苯基)苯基碘 六氟锑酸盐、双(4-叔丁基苯基)碘 六氟磷酸盐、苄基三苯基磷 六氟锑酸盐、三苯基硒 六氟磷酸盐、(η5-异丙基苯)(η5-环戊二烯基)(II)六氟磷酸盐等,但不限于此。此外,这些化合物可以以各单体使用,也可多种混合使用。
[0165] (配合量、其他任意成分)
[0166] 本方式中,相对于光聚合性化合物100重量份,以0.01~10重量份、优选以0.1~7重量份、更优选以0.1~5重量份程度配合上述光引发剂。这是因为,小于0.01重量份时,光固化性降低,超过10重量份进行配合时,导致仅表面固化而内部的固化性降低这样的不良影响,阻碍着色、柱状结构的形成。这些光引发剂通常将粉体直接溶解于光聚合性化合物中而使用,但在溶解性差的情况下,也可使用使光引发剂预先以高浓度溶解于极少量的溶剂而得的物质。作为这样的溶剂,进一步优选为光聚合性,具体而言,可举出碳酸丙烯酯、γ-丁内酯等。此外,为了使光聚合性提高,也可添加公知的各种染料、敏化剂。进一步,也可与光引发剂一同使用能够通过加热使光聚合性化合物固化的热固化引发剂。在该情况下,可期待通过在光固化后进行加热以进一步促进光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固化,从而形成完整的固化物。
[0167] 本方式中,可使上述光聚合性化合物单独固化、或使多种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固化,形成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此外,即使使光聚合性化合物和不具有光固化性的高分子树脂的混合物固化,也能够形成本方式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作为在此能够使用的高分子树脂,可举出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纤维素系树脂、乙酸乙烯酯系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等。这些高分子树脂和光聚合性化合物在光固化前需要具备充分的相容性,但为了确保该相容性,也可使用各种有机溶剂增塑剂等。予以说明的是,在使用丙烯酸酯作为光聚合性化合物的情况下,在相容性方面优选从丙烯酸树脂中选择作为高分子树脂。
[0168] 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聚合性化合物与不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化合物的比率以质量比计优选处于15:85~85:15的范围。更优选为30:70~70:30的范围。通过设于该范围,从而变得容易进行低折射率区域和高折射率区域的相分离,并且容易使柱状区域倾斜。如果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聚合性化合物的比率小于下限值或超过上限值,则变得难以进行相分离,难以使柱状区域倾斜。如果使用有机硅-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则提高与不具有有机硅骨架的化合物的相容性。因此,即使扩大材料的混合比率,也能够使柱状区域倾斜。
[0169] 〔溶剂〕
[0170] 作为调制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时的溶剂,例如,可使用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甲苯、二甲苯等。
[0171] <制造工艺>
[0172] 接下来,对本方式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的制造方法(工艺)进行说明。首先,将上述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以下,有时称为“光固化性组合物”。)涂布或以片状设置于如透明PET膜那样的适当的基体上进行成膜而设置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将该光固化性组合物层根据需要进行干燥使溶剂挥发后,将光照射至光固化性组合物层上,从而能够制作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
[0173] (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制作)
[0174] 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形成工序主要具备以下工序。
[0175] (1)将光固化性组合物层设置于基体上的工序1-1
[0176] (2)从光源获得平行光线的工序1-2
[0177] (3)使光向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入射、使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固化的工序1-3
[0178] 〔将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以片状设置于基体上的方法〕
[0179] 上述工序1-1中,作为将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以片状设置于基体上的方法,可适用通常的涂布方式、印刷方式。具体而言,可使用气刀涂布、棒涂、刮片涂布、刮刀涂布、反转涂布、辊涂布、凹印版辊涂布、吻涂、铸涂、喷涂、狭缝喷嘴涂布(Slot orifice coating)、压延涂布、挡板涂布、浸涂、模具涂布等涂布方法、凹印版印刷等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孔版印刷等的印刷等。在组合物为低粘度的情况下,也可在基体的周围设置一定高度的堤,并向该堤所包围的内部浇铸组合物。
[0180] 〔掩模的层叠〕
[0181] 此外,上述工序1-1中,为了防止光固化性组合物层的氧阻聚,使作为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特征的柱状区域113有效地形成,也可层叠密合于光固化性组合物层的光照射侧且使光的照射强度发生局部变化的掩模。作为掩模的材质,优选为如下构成的材质:碳等光吸收性的填料分散于基体中,入射光的一部分被碳吸收,但开口部能够使光充分透过。作为这样的基体,有PET、TAC、PVAc、PVA、亚克、聚乙烯等透明塑料,玻璃、石英等无机物,也可以是包含这些基体的片进行用于控制紫外线透过量的图案化、含有吸收紫外线的颜料的基体。在使用这样的掩模的情况下,通过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光照射,从而也能够防止光固化性组合物层的氧阻聚。此外,仅将通常的透明膜层叠于光固化性组合物层上,在防止氧阻聚并促进柱状区域113的形成方面也是有效的。隔着这样的掩模、透明膜进行光照射时,在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中,产生与其照射强度对应的光聚合反应,因此容易产生折射率分布,对于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制作是有效的。
[0182] 〔光源〕
[0183] 此外,作为将上述工序1-2中获得的光用于在上述工序1-3中对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光固化性组合物层)进行光照射的光源,通常使用短弧紫外线发生光源,具体而言,可使用高压水灯、低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氙气灯等。此外,需要对光固化性组合物层上照射与期望的散射中心轴Q平行的光线,为了获得这样的平行光,可通过配置点光源,在该点光源和光固化性组合物层之间配置用于照射平行光的菲涅尔透镜等光学透镜,对光固化性组合物层照射平行光,从而制作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另一方面,在使用线状光源的情况下,如日本特开2005-292219号公报所记载的、在线状光源和片状的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之间,隔着筒状物的集合,通过该筒状物进行光照射,从而能够制作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如果使用线状光源,则能够进行连续生产,因此优选。作为线状光源,可使用化学灯(出射紫外线的荧光灯)。关于化学灯,市售的有直径20~50mm、发光长度100~1500mm程度的化学灯,可结合所制作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大小来进行适宜选择。
[0184] 向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照射的光线需要包含能够固化该光聚合性化合物的波长,通常利用水银灯的以365nm为中心的波长的光。在使用该波长带来制作各向异性2
光扩散层110、120的情况下,作为光度,优选为0.01~100mW/cm 的范围,更优选为0.1~
20mW/cm2的范围。这是因为,如果光度小于0.01mW/cm2,则固化需要长时间,因此生产效率变差,如果超过100mW/cm2,则光聚合性化合物的固化过快而不发生结构形成,从而变得无法表现目标各向异性扩散特性。另外,光的照射时间没有特别限制,为10~180秒,更优选为30~120秒。之后,通过剥离脱模膜,从而能够得到本方式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
[0185] 本方式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可通过借助较长时间照射如上所述的低光度的光来在光固化性组合物层中形成特定的内部结构而得到。因此,仅进行这样的光照射会残存未反应的单体成分,有时产生粘性而使操作性、耐久性产生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追加照射1000mW/cm2以上的高光度的光使残存单体聚合。此时的光照射可从层叠了掩模的一侧的相反侧进行。
[0186] (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制作)
[0187]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9,一边对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制作方法(工艺)进行说明,主要对与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工艺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0188] 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的形成工序主要具备以下工序。
[0189] (1)将光固化性组合物层102设置于基体101的工序2-1
[0190] (2)从光源103获得平行光线D的工序2-2
[0191] (3)使平行光线D向指向性扩散元件105入射,获得带有指向性的光E的工序2-3[0192] (4)使带有指向性的光E向光固化性组合物层102入射,使光固化性组合物层102固化的工序2-4
[0193] 对于工序2-1和2-2,与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同样。
[0194] 工序2-3中,通过调整带有指向性的光E的扩散程度,能够适宜选定所形成的柱状区域123的大小(纵横比、短径SA、长径LA等)。例如,在图9(a)、(b)中任一图中,均可得到本方式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图9(a)与(b)的不同之处在于,带有指向性的光E的扩散程度相比于在(a)中大,在(b)中小。依据带有指向性的光E的扩散程度的大小,柱状区域123的大小会不同。
[0195] 带有指向性的光E的扩散程度主要依赖指向性扩散元件105与光固化性组合物层102的距离以及指向性扩散元件105的种类。随着使该距离变短,柱状区域123的大小变小,随着变长,柱状区域123的大小变大。因此,通过调整该距离,能够调整柱状区域123的大小。
[0196] 〔光源103〕
[0197] 作为用于对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光固化性组合物)进行光照射的光源103,与形成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时同样,通常使用短弧紫外线发生光源。对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照射的光线需要包含能够固化该光聚合性化合物的波长,通常利用水银灯的以365nm为中心的波长的光,但只要是包括与所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吸收波长接近的波长的光源,则可使用任意灯。工序2-4中,通过使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固化,从而形成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
[0198] 为了从来自上述短弧的UV光线的光制作平行光线D,例如,可通过在光源103的背后配置反射镜,向规定的方向使光作为点光源出射,从而能够获得平行光线D。如果使用点光源,则能够简单地获得平行光线D。
[0199] 〔指向性扩散元件105〕
[0200] 工序2-3中使用的指向性扩散元件105只要对所入射的平行光线D赋予指向性即可。图9中记载了,带有指向性的光E多向X方向扩散,几乎不向Y方向扩散的形式。如此,为了获得带有指向性的光,例如,可采用如下方法:使指向性扩散元件105内含有纵横比高的针状填料,并且使该针状填料以长轴方向向Y方向延伸的方式取向。指向性扩散元件105除了使用针状填料的方法以外,可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根据指向性扩散元件105的种类,光的扩散性会根据向指向性扩散元件105的入射部分的不同而不同,但平行光线D只要以隔着指向性扩散元件105而获得带有指向性的光E的方式配置即可。
[0201] 带有指向性的光E的纵横比优选设为2以上且20以下。以大体与该纵横比对应的形式,形成柱状区域123的纵横比。随着上述纵横比变小,有扩散范围变窄的危险,因此,本方式中,将纵横比设为2以上。另一方面,上述纵横比的上限值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随着纵横比变大,有光的扩散性、聚光性变得不充分的危险。
[0202] 〔固化〕
[0203] 工序2-4中,通过使带有指向性的光E向光固化性组合物层102入射,使该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固化,从而能够得到本方式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光固化性组合物层102与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同样地、通过在透明PET膜那样的适当的基体101上进行涂布来设置涂布膜(光固化性组合物层)。根据需要进行干燥使溶剂挥发,其干燥膜厚优选为15~100μm。进一步,在该涂布膜或固化膜上层压脱模膜、后述的掩模而制作感光性层叠体。
[0204] 予以说明的是,对于将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光固化性组合物)以片状设置于基体101上的方法、掩模的层叠、追加照射1000mW/cm2以上的高光度的光方面等,如上所述。
[0205] 通过将如上制作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120直接或隔着粘着层130进行层叠,从而能够得到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
[0206] 作为上述粘着层130中所使用的粘着剂,只要具有透明性则没有特别限制,但适合使用常温下具有感压粘接性的粘着剂。作为这样的粘着剂,例如,可举出聚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等树脂。特别是,丙烯酸系树脂的光学透明性高、较便宜等,因此优选。在隔着粘着层层叠多个光扩散层(本方式中,光扩散层110、120)的情况下,粘着层的厚度优选为5~50μm程度。
[0207] 另一方面,在将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直接层叠于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情况下,只要将用于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固化后,在该固化后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上直接涂布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或以片设置即可。进一步,通过与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同样地操作来制作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从而能够得到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
[0208] 《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用途》
[0209] 以上,对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的构成和制造方法详细地进行了说明,接下来,一边参照图10和图11,一边对上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的合适用途进行说明。图10和图11是表示使用了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图。
[0210] 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适合用作显示装置用扩散膜。作为可适合利用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的显示装置,例如,可举出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有机EL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FED)、背投投影仪、阴极管显示装置(CRT)、表面电场显示器(SED)、电子纸等。特别优选用于LCD。
[0211] 此外,例如,在将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用于LCD的情况下,只要在LCD的出射光侧配置各向异性光学膜100即可。具体而言,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形成有透明电极的一对透明玻璃基板1011、1012之间夹持有向列液晶1013、并且在该玻璃基板1011、1012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偏光板1014、1015的LCD中,可在偏光板1014上或在玻璃基板1011和偏光板1014之间,配置本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予以说明的是,作为上述透明玻璃基板、向列液晶、偏光板等,可使用一般公知的物体。
[0212] [实施例]
[0213] 接下来,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的任何限制。
[0214] [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
[0215] 按照以下方法,制造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以及比较例的各向异性光学膜。
[0216] (实施例1)
[0217] 在厚度100μm的PET膜(东洋纺公司制、商品名:A4300)的边缘部整周,使用点胶机用固化性树脂形成高度0.03mm的隔壁。向其中填充下述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并用PET膜覆盖
[0218] ·有机硅-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折射率:1.460、重均分子量:5,890)20重量份[0219] (RAHN公司制、商品名:00-225/TM18)
[0220] ·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折射率:1.450)30重量份
[0221] (Daicel-Cytec公司制、商品名Ebecryl145)
[0222] ·双酚A的EO加成物二丙烯酸酯(折射率:1.536)15重量份
[0223] (Daicel-Cytec公司制、商品名:Ebecyl150)
[0224] ·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折射率:1.518)40重量份
[0225] (共荣社化学制、商品名:Light Acrylate PO-A)
[0226] ·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4重量份
[0227] (巴斯夫(BASF)公司制、商品名:Irgacure651)
[0228] 将该两面用PET膜夹持的0.03mm厚度的液膜加热,将从UV点光源(浜松光子学公司制、商品名:L2859-01)的落射用照射单元出射的平行UV光线从上部沿涂膜面的法线方向垂直地以照射强度5mW/cm2照射1分钟,在PET膜上形成具有大量柱状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
[0229] 进一步,使用0.05mm的隔壁,将从UV点光源的落射用照射单元出射的平行光线隔着透过UV光线的纵横比为3的指向性扩散元件变换成线状光源的紫外线从上部垂直地以照射强度5mW/cm2照射1分钟,在PET膜上形成具有多个柱状结构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
[0230] 将PET膜剥离后,测定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纵横比、长径LA和短径SA),将结果示于表1。进一步,将两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隔着25μm厚度的透明性粘着材层叠,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2。
[0231] (实施例2)
[0232] 作为指向性扩散元件,使用透过UV光线的纵横比为8的指向性扩散元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实施例2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33] (实施例3)
[0234] 作为指向性扩散元件,使用透过UV光线的纵横比为16的指向性扩散元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实施例3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35] (实施例4)
[0236] 将第一层的PET膜的覆盖变更为无规则地图案化有4μm的细孔的光掩模,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实施例4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37] (实施例5)
[0238] 使用实施例1中的指向性扩散元件的透过UV光线的短径成为4μm的指向性扩散元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实施例5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39] (实施例6)
[0240] 使用实施例3中的指向性扩散元件的透过UV光线的长径成为35μm的指向性扩散元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实施例6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41] (实施例7)
[0242] 将第一层的隔壁设为0.015m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实施例7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43] (实施例8)
[0244] 将第一层的隔壁设为0.02m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实施例8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45] (实施例9)
[0246] 将第二层的隔壁设为0.03m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实施例9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47] (实施例10)
[0248] 从涂膜面的法线方向倾斜25°照射第二层的各向异性扩散层的平行UV光线,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实施例10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49] (实施例11)
[0250] 从涂膜面的法线方向倾斜10°照射第一层的各向异性扩散层的平行UV光线,从涂膜面的法线方向倾斜20°照射第二层的各向异性扩散层的平行UV光线,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实施例11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51] (实施例12)
[0252] 不隔着粘着剂制作与实施例1相同的各向异性扩散层的层叠体。得到第一层的各向异性扩散层后,将覆盖的PET膜剥离后,将0.05mm的隔壁追加形成于已形成于第一层的隔壁之上,将同样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填充于第一层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上,并用PET膜覆盖。之后,通过同样的操作形成第二层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得到密合了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53] (比较例1)
[0254] 制作与实施例1的第一层相同的各向异性扩散层。由于仅制作了一个各向异性扩散层,因此无法得到层叠有各向异性扩散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即,本比较例中,得到仅具有一层与实施例1的第一层相同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55] (比较例2)
[0256] 将实施例1的指向性扩散元件变更为透过UV光线的纵横比为50、长径为100μm的指向性扩散元件,除此以外,同样地仅制作第二层各向异性扩散层。由于仅制作1个各向异性扩散层,因此无法得到层叠有各向异性扩散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即,本比较例中,得到仅具有一层上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57] (比较例3)
[0258] 将实施例1的指向性扩散元件变更为透过UV光线的纵横比为50、长径为100μm的指向性扩散元件,除此以外,同样地得到比较例3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59] (比较例4)
[0260] 不使用实施例1的指向性扩散元件,除此以外,同样地得到比较例4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61] (比较例5)
[0262] 与实施例1的第一层、第二层一同使用透过UV光线的纵横比为50、长径为100μm的指向性扩散元件,除此以外,同样地得到比较例5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个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63] (比较例6)
[0264] 仅制作与实施例1的第二层相同的各向异性扩散层。由于仅制作一个各向异性扩散层,因此无法得到层叠有各向异性扩散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即,本比较例中,得到仅具有一层与实施例1的第二层相同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评价所得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柱状结构的大小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和表2。
[0265] [柱状区域的大小和光学特性的评价方法]
[0266] 关于如上制造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如下进行评价。
[0267] (有机硅-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的测定)
[0268] 关于用作光聚合性化合物的有机硅-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Mw)的测定,作为聚苯乙烯换算分子量,使用GPC法以下述条件进行。
[0269] 脱气装置:DG-980-51(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
[0270] :PU-980-51(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
[0271] 自动进样器:AS-950(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
[0272] 恒温槽:C-965(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
[0273] 柱:Shodex KF-806L×2根(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
[0274] 检测器:RI(SHIMAMURA YDR-880)
[0275] 温度:40℃
[0276] 洗脱液:THF
[0277] 注入量:150μl
[0278] 流量:1.0ml/min
[0279] 样品浓度:0.2%
[0280] (各向异性光学膜的表面观察)
[028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表面(照射紫外线时的照射光侧)进行观察,测定柱状区域的长径LA、短径SA。为了算出长径LA和短径SA,取任意的20个结构中的最大值。此外,将之前求出的长径LA/短径SA作为纵横比算出。
[0282] (直线透过率)
[0283] 使用如图2所示的可任意地改变光源的投光角、检测器的受光角的变角光度计Goniophotometer(GENESIA公司制),进行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特性的评价。在接受来自光源的直进光的位置固定检测器,在之间的样品架上设置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如图2所示,以旋转轴(L)使样品旋转,测定与各个入射光角度对应的直线透过光量。通过该评价方法,能够评价所入射的光以何种角度的范围进行扩散。该旋转轴(L)是与图6(b)和图7(b)所示的样品的结构中的C-C轴相同的轴。直线透过光量的测定中,使用视感度过滤器测定可见光区域的波长。以如上测定的结果所得的光学分布为基础,求出直线透过率的最大值(最大直线透过率)和最小值(最小直线透过率)(参照表1)。
[0284] (MD方向扩散和TD方向扩散)
[0285] 使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从固定的光源对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照射直进光,一边使检测器向MD方向和TD方向移动(旋转),一边使来自该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散射透过光受光到检测器,从而测定透过率。对于检测器向MD方向移动的情况和向TD方向移动的情况以上述透过率测定为基础分别制作光学分布。然后,从向MD方向和TD方向移动时的各个光学分布求出为最大透过率的1/2的角度的范围,将该范围分别设为MD方向扩散和TD方向扩散的宽度(°)。
[0286] (亮度的急剧变化)
[0287] 在上述直线透过率的测定中,如图13所示,如果在设为最大直线透过率FA(%)的角度A(°)和设为最小直线透过率FB(%)的角度B(°)之间,直线透过率急剧地发生变化,则亮度也急剧地发生变化,因此求出直线透过率的倾角后,如下进行判断:如果该倾角陡,则有亮度的急剧变化,如果倾角缓,则没有亮度的急剧变化。具体而言,如下进行判断:将上述直线透过率的倾角α设为(FA-FB)/|A-B|,如果该倾角α为α≥1.7,则有亮度的急剧变化,如果为1.5≤α<1.7,则变化稍陡但为允许范围,如果为α<1.5,则亮度的变化缓而无不适感。予以说明的是,如图13所示,当各自存在两种最大直线透过率(FA1和FA2)和最小直线透过率(FB1和FB2)时,下述(a)、(b)中,将值更大者设为FA和A、以及FB和B。
[0288] (a)(FA1-FB1)/|A1-B1|
[0289] (b)(FA2-FB2)/|A2-B2|
[0290] 即,光学分布中,作为由最大直线透过率向最小直线透过率的倾角α,使用上述(a)和(b)中的大的一侧的值。
[0291] (眩光)
[0292]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下层设置光反射层,使光从其上方入射,目视确认其反射光的眩光。
[0293] [表1]
[0294]
[0295] [表2]评价
[0296]
[0297] <评价基准>
[0298] 表2中的评价的评价基准如下。
[0299] “最大直线透过率”
[0300] ◎55%以上
[0301] ○40%以上且小于55%
[0302] △30%以上且小于40%
[0303] ×小于30%
[0304] “MD方向扩散”
[0305] ◎40°以上
[0306] ○30°以上且小于40°
[0307] △20°以上且小于30°
[0308] ×小于20%
[0309] “TD方向扩散”
[0310] ◎40°以上
[0311] ○30°以上且小于40°
[0312] △20°以上且小于30°
[0313] ×小于20%
[0314] “亮度的急剧变化”
[0315] ◎亮度的变化缓,无不适感
[0316] △变化稍陡但为允许范围
[0317] ×有亮度的急剧变化
[0318] “眩光”
[0319] ◎无眩光
[0320] △稍有眩光但为允许范围
[0321] ×有明显眩光
[0322] [评价结果]
[0323] 如表2所示,实施例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具有高得最大直线透过率和MD方向以及TD方向的宽得扩散宽度,并且,没有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在全部的评价项目中,均衡地具有高水平的特性。特别是,实施例1中,没有△的评价,因此可以说是特别优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另一方面,比较例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在特定的项目中具有比实施例优异的评价,但在最大直线透过率、MD方向扩散、TD方向扩散、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中的至少任一个以上的项目具有×这样的非常差的结果,不像实施例那样在全部的评价项目中均衡地具有高水平的特性。
[0324] 因此,实施例的各向异性光学膜能够兼顾非扩散区域中的高得直线透过率和MD方向以及TD方向上的宽得扩散区域,在将这样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用作显示面板的扩散膜的情况下,可保持优异的显示特性(亮度、对比度等),并且抑制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的发生。
[0325] 以上,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形态。即,可理解为,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想到的其他形态或各种变形例,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326] 例如,在上述形态中,对具有两层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10和各向异性光扩散层120作为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00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也可具有三层以上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
[0327] 符号说明
[0328] 100 各向异性光学膜
[0329] 101 基体
[0330] 102 光固化性组合物层
[0331] 103 光源
[0332] 105 指向性扩散元件
[0333] 110 (具有柱结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
[0334] 111 基体区域
[0335] 113 柱状区域
[0336] 120 (具有中间型结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
[0337] 121 基体区域
[0338] 123 柱状区域
[0339] 130 粘着层
[0340] SA  短径
[0341] LA  长径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光学各向异性膜 2020-05-11 616
各向异性导电膜 2020-05-11 260
各向异性薄膜 2020-05-12 98
各向异性导电膜 2020-05-12 674
光学各向异性膜 2020-05-12 640
各向异性磁片 2020-05-12 435
各向异性导电膜 2020-05-13 197
光学各向异性片 2020-05-13 394
各向异性导电膜 2020-05-11 456
各向异性导电膜 2020-05-11 51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