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地球科学 / 沼泽 / 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和方法

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和方法

阅读:748发布:2021-10-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和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重金属 尾矿 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均质调节池、pH调整池、电化学设备池、 曝气池 、斜管 沉淀池 、生态过滤床和人工生态 氧 化渠,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一侧还设有 污泥 池;均质调节池设有供渗滤液流入处理装置的进 水 管,而人工生态氧化渠设有供处理后的渗滤液排出处理装置的出水管。该方法以电化学、曝气、沉淀为前处理工艺,以人工生态过滤床、人工生态氧化渠为后处理工艺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处理方法,实现了从处理到修复的进步,具有处理和修复效率高,多功能,生态环保,无二次污染的优点。,下面是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和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均质调节池(1)、pH调整池(2)、电化学设备池(3)、曝气池(4)、斜管沉淀池(5)、生态过滤床(7)和人工生态化渠(8),所述斜管沉淀池(5)的一侧还设有污泥池(6);所述均质调节池(1)设有供渗滤液流入处理装置的进管(1-1),而人工生态氧化渠(8)设有供处理后的渗滤液排出处理装置的出水管(8-3);
所述电化学设备池(3)包括安装在池底上方300mm-500mm的极板支架(3-1)、平行安装在极板支架(3-1)上的2N极板(3-2),N≥1,其中排在奇数位的极板用阴极导线与外部电源的负极连接,排在偶数位的极板用阳极导线与外部电源正极连接;
所述人工生态过滤床(7)从床底往上200mm~400mm空间处设置有滤板滤头组合件(7-
1),床底空间和滤板滤头组合件(7-1)组成配水间(7-2);滤板滤头组合件(7-1)上方设有承托层(7-3),所述承托层(7-3)上方设有人工生态填料层(7-4),所述人工生态填料层(7-4)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粗石英砂填料层、中砾石填料层、牡蛎壳填料层、中砾石填料层、灰填料层、细石英砂保护层、天然土壤层;在所述天然土壤层中种植有挺水植物(7-5);
所述人工生态氧化渠(8)内部纵向设置有来回推流隔板(8-1),人工生态氧化渠(8)底部种植沉水植物(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处理装置外周填充人工改良土壤(9),并在人工改良土壤(9)上种植富集重金属植物(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均质调节池(1)内设置有除渣格栅(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pH调整池(2)底部设置有空气搅拌管(2-1),pH调整池(2)内壁边设置有pH计(2-2),pH调整池(2)外边沿设置有第一加药装置(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化学设备池(3)池外边沿设置pH调节系统(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曝气池(4)池内底部设置有旋流曝气器(4-1),曝气池(4)内壁设置有液位计(4-2),曝气池(4)外边沿设置有第二加药装置(4-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斜管沉淀池(5)内中部设置有斜管支架(5-1),斜管支架(5-1)上面设置有斜管(5-2),斜管沉淀池(5)底部设置有将底部污泥排往污泥池(6)的底部排泥管(5-3),池斜管沉淀池(5)外设置有将水从斜管沉淀池(5)提升至人工生态过滤床的提升(5-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污泥池(6)内壁设置有泥位计(6-1),污泥池(6)外设置有污泥螺杆泵(6-2)和板框压滤机(6-
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工生态填料层(7-4)中所述粗石英砂填料层选用粒径为4~8mm的石英砂,厚度为100~
200mm;所述中砾石填料层选用粒径为8~16mm的中砾石,厚度为100~200mm;所述牡蛎壳填料层选用16~32mm的牡蛎颗粒,厚度为400~500mm;所述中砾石填料层选用8~16mm的中砾石,厚度为100~200mm;所述粉煤灰填料层选用粒径为4~8mm的粉煤灰颗粒,厚度为400~
500mm;所述细石英砂保护层选用粒径为1~2mm的石英砂,厚度为100~200mm。
10.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是,使用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系统,具体步骤包括:
首先,对人工生态过滤床进行调试和挂膜:
(1)选取某重金属污泥堆场进行样品采集,经实验室分离筛选得到能有效去除低浓度的优势菌株为氧化硫酸杆菌和氧化亚硫杆菌,在实验室进行驯化,并配制成菌液待用;
(2)在中试室菌液培养箱内置入沼泽污泥和重金属污泥、加水配制污泥浓度为9000~
10000mg/L的混合污泥300L~350L,并加入营养物质,按污泥量的1/20~1/10导入菌液,间歇式开启低速搅拌机,开30~40分钟,停30~40分钟,每天搅拌10~12小时,控制温度20℃~25℃,pH8~9,溶解氧DO≤1.0mg/L,经过7-8天的培养,液体成粉红色状,得优势菌种;
(3)在人工生态过滤床内按床容的2/3投加含水率为98%以上的城市污水,污泥浓度为
4000~5000mg/L,按泥量的1/5~1/4将优势菌种导入人工生态过滤床,每2~3天导入一次,其导入4~5次,控制温度20~25℃,pH7~11,溶解氧DO≤0.5mg/L,经过8-10天时间,使得人工生态过滤床中所述人工生态填料层的各种填料成褐黑色胶粘状,表明填料上挂膜成功;
此时,丰富的生物吸附固定在填料上,形成优势菌群;经过调试后,控制人工生态过滤床的温度20~30℃,溶解氧DO≤0.5mg/L,pH 7~11;人工生态过滤床中的天然土壤层中种有挺水植物,挺水植物的根系中富含有多种微生物,与填料上的优势菌群联合作用,共同富集重金属离子
然后,对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进行正式运行,包括如下步骤:
(1)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进入均质调节池对水质进行均和,对水量进行调节;
(2)均和后的出水进入pH调整池,调pH至8~9;
(3)pH调整后的出水进入电化学设备进行电解反应,同时调pH至8~10.5;
(4)经电化学设备处理后的出水进入曝气池进行曝气搅拌及氧化反应,在此加入絮凝剂以进行絮凝反应;
(5)经曝气池处理后的出水再进入斜管沉淀池去除污染物絮凝团;
(6)斜管沉淀池处理后的上清液泵送至人工生态过滤床,经人工生态床处理后由底部配水间进入人工生态氧化渠,最后经加压后回用或排往附近水体;斜管沉淀池处理后的底部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池内的污泥经处理后返回尾矿库,滤液返回均质调节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处理装置外周回填人工改良土壤,在人工改良土壤上种植富集重金属植物,所述人工改良土壤是按照以下质量配比配置的土壤:当地粘土占60%,石灰占20%,粉煤灰占5%,腐殖酸占5%,微量元素、铁、锌、、钼各占2%。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人工生态填料层中的优势菌群主要包括下属微生物:氧化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脱硫肠菌层、脱硫叶菌属、脱硫细菌层、脱硫球菌-脱硫线菌脱硫八叠菌属、脱硫弧菌脱硫微菌属。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挺水植物的根系中富含有多种微生物包括:假单胞杆菌、黄杆菌、产杆菌、色杆菌、无色杆菌、芽孢杆菌属、农杆菌属、肠杆菌。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挺水植物为东南景天和遏蓝菜,两种植物间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之一所述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控制参数包括:
(1)均质调节池
停留时间:8~10h
(2)pH调整池
pH:8~9
停留时间:20~30min
(3)电化学设备
pH:8~10.5
电化学设备供电电源电压380V
停留时间:10min~20min
换向周期:15min~20min
极板消耗:30‐120g/m3
(4)曝气池
停留时间:30~40min
(5)斜管沉淀池
停留时间:2~3h
斜管水负荷:1.0~1.5m3/㎡·h
(6)污泥池
停留时间:4~5h
(7)人工生态过滤床
停留时间:12~14h
(8)人工生态氧化渠
停留时间:24~30h
(9)在处理构筑物四周30~40m范围内回填人工改良土壤,并在人工改良土壤上种植富集重金属植物。

说明书全文

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危废渗滤液处理领域,进一步是指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很多来源于冶金、矿山等重金属尾矿库的渗滤液需要处理,未经处理的渗滤液具有毒性强、持久性、不可降解等特点,如排放到环境中对大气、土壤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
[0003] 重金属很多都具有显著的生物毒性,特别是汞、镉、铅等。这类物质在水体中不能被生物降解,在水体中发生各种形态的相互转化和分散以及富集到生物体中。有些重金属比如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转变成甲基汞,从而使其生物毒性加强。一些重金属可以在动物体的肝脏和肾脏等器官内积累,造成机体组织损伤。汞、镉、铅、锌等亲硫重金属元素可以与人体某些组织的一些酶的巯基(-SH)有特别大的亲和,能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水体中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小,也可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被鱼和贝类体表吸附,产生食物链浓缩,从而造成公害。水体中金属元素有利或有害不仅取决于金属元素的种类、理化性质,而且还取决于金属元素的浓度及存在的价态和形态,即使有益的金属元素浓度超过某一数值也会有剧烈的毒性,使动植物中毒,甚至死亡。
[0004] 重金属尾矿库一般含有砷、铅、锌、铬、镉、锰、镍、等主要污染物质,现阶段的处理方法大致分为化学法和物化法。
[0005] 化学法主要是通过在重金属渗滤液中投加某种或几种化学物质,使其与渗滤液中重金属发生反应、生产难溶沉淀而去除。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包括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和钡盐沉淀法等。中和沉淀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处理重金属渗滤液的方法。但是中和沉淀法反应慢、药剂用量大,难以精确控制,处理出水水质难以达到最新的排放要求,且大量药剂使用导致污泥产量大,对设备构筑物的腐蚀严重。虽然工艺成熟、稳定,但存在着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
[0006] 物理法一般不改变重金属在废水中存在形态,通过吸附、过滤等机理过程将重金属从水体中分离出来,主要包括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是离子交换器中进行,此方法借助离子交换剂来完成,在交换器中按要求装入不同类型的离子交换剂,重金属离子的渗滤液通过交换剂时,交换剂上的离子同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交换,达到去除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目的。这种方法受到交换剂种类、产量和成本的影响。
[0007] 膜分离技术利用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在压力的作用下,在不改变渗滤液中化学形态的基础上,将渗滤液和溶质进行分离或浓缩的方法,包括电渗析和隔膜电解,膜分离技术在处理过程中会通过电极极化,结垢和腐蚀等缺点。
[0008] 物理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目前使用较多,但是投资成本高,吸附剂及膜材料等价格昂贵,运行成本高,规模化应用难度大。
[0009] 在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的治理中,单一的方法往往很难达到日趋严苛的环保要求,研发各种组合技术代替单一的处理技术。从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来看,趋向于以化学方法为主,再辅以其他组合技术,研发多功能组合处理技术和工艺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0010]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以电化学、曝气、沉淀等为前处理工艺;以人工生态过滤床、人工生态化渠为后处理工艺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和方法,实现了从处理到修复的进步,该技术具有处理和修复效率高、多功能、生态环保、无二次污染。
[0011] 本发明所采取的方案是:
[0012] 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均质调节池、pH调整池、电化学设备池、曝气池和斜管沉淀池、生态过滤床和人工生态氧化渠,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一侧还设有污泥池;所述均质调节池设有供渗滤液流入处理装置的进水管,而人工生态氧化渠设有供处理后的渗滤液排出处理装置的出水管;
[0013] 所述电化学设备池包括安装在池底上方300mm-500mm的极板支架、平行安装在极板支架上的2N极板,N≥1,其中排在奇数位的极板用阴极导线与外部电源的负极连接,排在偶数位的极板用阳极导线与外部电源正极连接;
[0014] 所述人工生态过滤床从床底往上200mm~400mm空间处设置有滤板滤头组合件,床底空间和滤板滤头组合件组成配水间;滤板滤头组合件上方设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上方设有人工生态填料层,所述人工生态填料层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粗石英砂填料层、中砾石填料层、牡蛎壳填料层、中砾石填料层、灰填料层、细石英砂保护层、天然土壤层;在所述天然土壤层中种有植挺水植物;
[0015] 所述人工生态氧化渠内部纵向设置有来回推流隔板,人工生态氧化渠底部种植沉水植物。
[0016] 优选地,处理装置外周填充人工改良土壤,并在人工改良土壤上种植富集重金属植物。
[0017] 优选地,均质调节池内设置有除渣格栅。
[0018] 优选地,pH调整池底部设置有空气搅拌管,pH调整池内壁边设置有pH计,pH调整池外边沿设置有第一加药装置。
[0019] 优选地,电化学设备池池外边沿设置pH调节系统。
[0020] 优选地,曝气池池内底部设置有旋流曝气器,曝气池内壁设置有液位计,曝气池外边沿设置有第二加药装置。
[0021] 优选地,斜管沉淀池内中部设置有斜管支架,斜管支架上面设置有斜管,斜管沉淀池底部设置有将底部污泥排往污泥池的底部排泥管,池斜管沉淀池外设置有将水从斜管沉淀池提升至人工生态过滤床的提升
[0022] 优选地,污泥池内壁设置有泥位计,污泥池外设置有污泥螺杆泵和板框压滤机
[0023] 优选地,人工生态填料层中所述粗石英砂填料层选用粒径为4~8mm的石英砂,厚度为100~200mm;所述中砾石填料层选用粒径为8~16mm的中砾石,厚度为100~200mm;所述牡蛎壳填料层选用16~32mm的牡蛎颗粒,厚度为400~500mm;所述中砾石填料层选用8~16mm的中砾石,厚度为100~200mm;所述粉煤灰填料层选用粒径为4~8mm的粉煤灰颗粒,厚度为400~500mm;所述细石英砂保护层选用粒径为1~2mm的石英砂,厚度为100~200mm。
[0024] 在处理工艺流程中设置人工生态过滤床的目的是为了经过上游工艺物化处理后难以达标的低浓度重金属废水进行微生物-植物联合处理。因为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1~3mg/L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处理效率十分低下,所以利用微生物-植物对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转化作用,可以有效的进一步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
[0025] 优选方案,所述挺水植物为东南景天和遏蓝菜,两种植物间种,密度为8~12丛/㎡,3~4株/丛。
[0026] 优选方案,沉水植物种植金鱼草、微齿眼子菜、狐尾藻和黑藻间种,密度为8~10丛/㎡,5~7株/丛。
[0027] 优选方案,所述富集重金属植物为蜈蚣草、栽种在人工改良土壤9上密度为10~12丛/㎡,6~8株/丛。
[0028]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方法,使用上述系统,具体步骤包括:
[0029] 首先,对人工生态过滤床进行调试和挂膜:
[0030] (1)选取某重金属污泥堆场进行样品采集,经实验室分离筛选得到能有效去除低浓度的优势菌株为氧化硫酸杆菌和氧化亚硫杆菌,在实验室进行驯化,并配制成菌液待用;
[0031] (2)在中试室菌液培养箱内置入沼泽污泥和重金属污泥、加水配制污泥浓度为9000~10000mg/L的混合污泥300L~350L,并加入营养物质,按污泥量的1/20~1/10导入菌液,间歇式开启低速搅拌机,开30~40分钟,停30~40分钟,每天搅拌10~12小时,控制温度
20℃~25℃,pH8~9,溶解氧DO≤1.0mg/L,经过7-8天的培养,液体成粉红色状,得优势菌种;
[0032] (3)在人工生态过滤床内按床容的2/3投加含水率为98%以上的城市污水,污泥浓度为4000~5000mg/L,按泥量的1/5~1/4将优势菌种导入人工生态过滤床,每2~3天导入一次,其导入4~5次,控制温度20~25℃,pH7~11,溶解氧DO≤0.5mg/L,经过8-10天时间,使得人工生态过滤床中所述人工生态填料层的各种填料成褐黑色胶粘状,表明填料上挂膜成功;此时,丰富的微生物就吸附固定在填料上,形成优势菌群;经过调试后,控制人工生态过滤床的温度20~30℃,溶解氧DO≤0.5mg/L,pH 7~11;人工生态过滤床中的天然土壤层中种有挺水植物,挺水植物的根系中富含有多种微生物,与填料上的优势菌群联合作用,共同富集重金属离子;
[0033] 然后,对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进行正式运行,包括如下步骤:
[0034] (1)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进入均质调节池对水质进行均和,对水量进行调节;
[0035] (2)均和后的出水进入pH调整池,调pH至8~9;
[0036] (3)pH调整后的出水进入电化学设备进行电解反应,同时调pH至8~10.5;
[0037] (4)经电化学设备处理后的出水进入曝气池进行曝气搅拌及氧化反应,在此加入絮凝剂以进行絮凝反应;
[0038] (5)经曝气池处理后的出水再进入斜管沉淀池去除污染物絮凝团;
[0039] (6)斜管沉淀池处理后的上清液泵送至人工生态过滤床,经人工生态床处理后由底部配水间进入人工生态氧化渠,最后经加压后回用或排往附近水体;斜管沉淀池处理后的底部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池内的污泥经处理后返回尾矿库,滤液返回均质调节池。
[0040] 处理装置外周回填人工改良土壤,在人工改良土壤上种植富集重金属植物,所述人工改良土壤是按照以下质量配比配置的土壤:当地粘土占60%,石灰占20%,粉煤灰占5%,腐殖酸占5%,微量元素铜、铁、锌、、钼各占2%。
[0041] 人工生态填料层中的优势菌群主要包括下属微生物:氧化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脱硫肠菌层、脱硫叶菌属、脱硫细菌层、脱硫球菌-脱硫线菌脱硫八叠菌属、脱硫弧菌脱硫微菌属。
[0042] 挺水植物的根系中富含有多种微生物包括:假单胞杆菌、黄杆菌、产杆菌、色杆菌、无色杆菌、芽孢杆菌属、农杆菌属、肠杆菌。
[0043] 挺水植物为东南景天和遏蓝菜,两种植物间种。
[0044] 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方法,优选的具体控制参数包括:
[0045] (1)均质调节池
[0046] 停留时间:8~10h
[0047] (2)pH调整池
[0048] pH:8~9
[0049] 停留时间:20~30min
[0050] (3)电化学设备
[0051] pH:8~10.5
[0052] 电化学设备供电电源电压380V
[0053] 停留时间:10min~20min
[0054] 换向周期:15min~20min
[0055] 极板消耗:30‐120g/m3
[0056] (4)曝气池
[0057] 停留时间:30~40min
[0058] (5)斜管沉淀池
[0059] 停留时间:2~3h
[0060] 斜管水力负荷:1.0~1.5m3/㎡·h
[0061] (6)污泥池
[0062] 停留时间:4~5h
[0063] (7)人工生态过滤床
[0064] 停留时间:12~14h
[0065] (8)人工生态氧化渠
[0066] 停留时间:24~30h
[0067] (9)在处理构筑物四周30~40m范围内回填人工改良土壤,并在人工改良土壤上种植富集重金属植物。
[006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0069] ①以电化学、曝气、沉淀等物化为前处理工艺;以人工生态过滤床、人工生态氧化渠等生态处理修复工艺为后处理工艺的多元组合技术代替单一的处理工艺,能真正将成分复杂的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经处理和修复后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严格水质标准,出水可直接排放或回用,处理和修复彻底。
[0070] ②对处理构筑物四周填人工改良土壤并种植富集重金属植物,可消除对当地土壤的污染。附图说明
[0071] 图1是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72]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0073] 图3是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0074] 在图中
[0075] 1‐均质调节池,1‐1‐进水管,1‐2‐除渣格栅,
[0076] 2‐pH调整池,2‐1‐空气搅拌器,2‐2‐pH计,2‐3‐第一加药装置,[0077] 3‐电化学设备池,3‐1‐极板支架,3‐2‐极板,3‐3‐外部电源,3‐4‐pH调节系统,[0078] 4‐曝气池,4‐1‐旋流曝气器,4‐2‐液位计,4‐3‐第二加药装置,[0079] 5‐斜管沉淀池,5‐1‐斜管支架,5‐2‐斜管,5‐3‐底部排泥管,5‐4‐提升泵,[0080] 6‐污泥池,6‐1‐泥位计,6‐2‐污泥螺杆泵,6‐3‐板框压滤机,
[0081] 7‐人工生态过滤床,7‐1‐滤板滤头组合件,7‐2‐配水空间,7‐3‐承托层,7‐4‐人工生态填料层,7‐5‐挺水植物,
[0082] 8‐人工生态氧化渠,8‐1‐来回推流隔板,8‐2‐沉水植物,8‐3‐出水管,[0083] 9‐人工改良土壤,
[0084] 10‐富集重金属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8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86] 实施例1
[0087]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均质调节池1、pH调整池2、电化学设备池3、曝气池4、斜管沉淀池5、生态过滤床7、人工生态氧化渠8,所述斜管沉淀池5的一侧还设有污泥池6;均质调节池1设有供渗滤液流入处理装置的进水管1-1,而人工生态氧化渠8设有供处理后的渗滤液排出处理装置的出水管8-3。处理装置外周填充人工改良土壤9,并在人工改良土壤9上种植富集重金属植物10。
[0088] 均质调节池1内设置有除渣格栅1-2,去除废水中的废渣,均质调节池的功能是均和水质、调节水量。
[0089] pH调整池2底部设置有空气搅拌管2-1,pH调整池2内壁边设置有pH计2-2,pH调整池2外边沿设置有第一加药装置2-3,第一加药装置2-3投加少量的碱性溶液石灰乳对废水pH进行微调,控制pH值在8~9的范围内。
[0090] pH调整池的功能是对pH进行微调,以满足后续工艺电化学设备的水质要求。
[0091] 电化学设备池3离池底往上400mm空间处设置有极板支架3-1,极板支架3-1用100×10mm的槽制作;极板支架3-1上面设置有6块极板3-2,极板3-2规格为长×宽×厚=900×600×8mm,用铁板制作极板3-2和外部电源3-3采用单极方式连接,即排在奇数位的极板用阴极导线与外部电源的负极连接,排在偶数位的极板用阳极导线与外部电源正极连接。池旁设置的pH调节系统7-4,包括酸、碱罐及配制系统,变频加药泵及pH计,对pH进行精调至
8~10.5。
[0092] 电化学设备的功能是发生电解絮凝、电解气浮以及电解氧化还原反应,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0093] 曝气池4池内底部设置有旋流曝气器4-1,曝气池4内壁设置有液位计4-2,曝气池4外边沿设置有第二加药装置4-3,第二加药装置4-3向曝气池4内投加PAC和PAM,其投加百分比浓度分别为8%和1‰,以进行和促进絮凝反应。
[0094] 曝气池的功能是进行曝气搅拌及氧化作用,将二价铁离子转化为三价铁离子。
[0095] 所述斜管沉淀池5内中部设置有斜管支架5-1,斜管支架5-1用∠50×6mm钢制作,斜管支架5-1上面设置有斜管5-2,斜管5-2材质为乙丙共聚,规格为50mm,尺寸为1000×500×867(斜长)mm,片厚为0.6mm,池底部设置有底部排泥管5-3,底部污泥排往污泥池6,池旁设置有提升泵5-4,将水从斜管沉淀池5提升至人工生态过滤床7进行处理。
[0096] 斜管沉淀池的功能:对曝气池出水进行固液分离。
[0097] 污泥池6内壁设置有泥位计6-1,池旁设置有污泥螺杆泵6-2和板框压滤机6-3,污泥经处理后返回尾矿库,滤液返回均质调节池1。
[0098] 人工生态过滤床7从床底往上300mm空间处设置有滤板滤头组合件7-1,滤板材质为钢板,尺寸为长×宽×厚=980×480×10mm,钢板上开有D20孔,孔间距为80mm,滤头为双滤头,尺寸为×H=80×180mm,床底空间和滤板滤头组合件7-1组成配水间7-2;滤板滤头组合件7-1上面设置有承托层7-3,承托层7-3选用粒径为16~32mm的鹅卵石,以支撑上面的人工生态填料层7-4;承托层上面设置人工生态填料层7-4,人工生态填料层7-4共7层,从下往上依次设置:①粗石英砂填料层,选用粒径为4~8mm的石英砂,厚度为100mm;②中砾石填料层,选用粒径为8~16mm的中砾石,厚度为100mm;③牡蛎壳填料层,选用16~32mm的牡蛎颗粒,厚度为400mm;④中砾石填料层,选用8~16mm的中砾石,厚度为100mm;⑤粉煤灰填料层,选用粒径为4~8mm的粉煤灰颗粒,厚度为400mm;⑥细石英砂保护层,选用粒径为1~2mm的石英砂,厚度为100mm;⑦天然土壤层,厚度为400mm;在天然土壤层种植挺水植物7-5,挺水植物7-5为东南景天,遏蓝菜间种,密度为8~12丛/㎡,3~4株/丛。
[0099] 在处理工艺流程中设置人工生态过滤床的目的是为了经过上游工艺物化处理后难以达标的低浓度重金属废水进行微生物-植物联合处理。因为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1~3mg/L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处理效率十分低下,所以利用微生物-植物对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转化作用,可以有效的进一步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
[0100] 所述人工生态过滤床7的调试及运行方法:
[0101] (1)选取某重金属污泥堆场进行样品采集,经实验室分离筛选得到能有效去除低浓度的优势菌株为氧化硫硫杆菌(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和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在实验室进行驯化,并配制成菌液待用。
[0102] (2)在中试室菌液培养箱内置入沼泽污泥、重金属污泥、加水配制污泥浓度为9000~10000mg/L的混合污泥300L,并加入少许麦麸、酒糟等营养物质,按污泥量的1/15导入配制好的菌液,间歇式开启低速搅拌机(开30分钟,停30分钟),每天搅拌10~12小时,控制温度20~25℃,pH8~9,溶解氧DO≤1.0mg/L,经过7天的培养,液体成粉红色状,去除低浓度重金属优势菌种配制成功。
[0103] (3)在人工生态过滤床内按床容的2/3投加含水率为99%的城市污水,污泥浓度为4000~5000mg/L,按泥量的1/5将优势菌种导入人工生态床,每2天导入一次,其导入4次,控制温度20~25℃,pH7~11,溶解氧DO≤0.5mg/L,经过8天时间,人工生态填料层的各种填料成褐黑色胶黏状,表明填料上挂膜成功。此时,丰富的微生物就吸附固定在填料上。由于是采用优势菌种挂膜,即引入的优势菌种和在调试过程中各种填料上生长的经过载体环境筛选和富集的优势菌种混合,形成优势菌群。这些优势菌群和东南景天、遏蓝菜根系的微生物联合作用,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尤其适用于一般物化方法不易去除的低浓度重金属离子。
[0104] 经过调试后,控制温度20~30℃,溶解氧DO≤0.5mg/L,pH7~11,即可转入正常运行。
[0105] 所述人工填料生态床经培养成功后的填料系列优势菌群主要包括下属微生物:氧化硫硫杆菌Thiobacillus thiooxidans)、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ms)、脱硫肠菌层(Desulfotomaculum)、脱硫叶菌属(Desufobacteria)、脱硫细菌层(Desulfobacter)、脱硫球菌-脱硫线菌脱硫八叠菌属(Desulfococcus-Desulfonem Desulfosarcina)、脱硫弧菌脱硫微菌属(Desulfovibrio-Desulfomicrobium)等;根系系列优势菌群主要包括下属微生物: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黄杆菌(Flavobactreium)、产碱杆菌(Alaligenes)、色杆菌(Chromobacter)、无色杆菌(Actrom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农杆菌属(Agrobacterim)、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等。
[0106] 上述微生物-植物联合处理和修复的优势菌群共生体很好的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废水中低浓度的镉、铬、铅、锌、镍、铜和类金属砷等,其机理是:依据培养的高效优势菌群共生体对重金属离子有静电吸附作用、酶的催化转化作用、络合作用、絮凝和共沉作用,对pH的缓冲作用,使得低浓度重金属离子被吸附富集、沉集而得以去除。
[0107] 人工生态过滤床的功能:用植物-微生物联合技术,处理用物化方法难以去除的低浓度重金属废水。
[0108] 人工生态氧化渠8内部纵向设置有来回推流隔板8-1,渠底部种植沉水植物8-2,沉水植物8-2种植金鱼草、微齿眼子菜、狐尾藻和黑藻间种,密度为8~10丛/㎡,5~7株/丛。
[0109] 人工改良土壤9是在处理装置外周回填的客土,人工改良土壤9的配方是:当地粘土占60%,石灰占20%,粉煤灰占5%,腐殖酸占5%,微量元素铜、铁、锌、硼、钼各占2%。处理装置外周所填的人工改良土壤9宽度为30m。
[0110] 富集重金属植物10为蜈蚣草、栽种在人工改良土壤9上,密度为10~12丛/㎡,6~8株/丛。蜈蚣草一个季度收割一次。
[0111] 实施例2
[0112] 用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对某铅锌尾矿库重金属渗滤液进行处理和生态修复,如图3所示,具体步骤包括:
[0113] 首先,对人工生态过滤床进行调试和挂膜:
[0114] (1)选取某重金属污泥堆场进行样品采集,经实验室分离筛选得到能有效去除低浓度的优势菌株为氧化硫酸杆菌和氧化亚铁硫杆菌,在实验室进行驯化,并配制成菌液待用;
[0115] (2)在中试室菌液培养箱内置入沼泽污泥和重金属污泥、加水配制污泥浓度为9000~10000mg/L的混合污泥300L~350L,并加入营养物质,按污泥量的1/20~1/10导入菌液,间歇式开启低速搅拌机,开30~40分钟,停30~40分钟,每天搅拌10~12小时,控制温度
20℃~25℃,pH8~9,溶解氧DO≤1.0mg/L,经过7-8天的培养,液体成粉红色状,得优势菌种;
[0116] (3)在人工生态过滤床内按床容的2/3投加含水率为98%以上的城市污水,污泥浓度为4000~5000mg/L,按泥量的1/5~1/4将优势菌种导入人工生态过滤床,每2~3天导入一次,其导入4~5次,控制温度20~25℃,pH7~11,溶解氧DO≤0.5mg/L,经过8-10天时间,使得人工生态过滤床中所述人工生态填料层的各种填料成褐黑色胶粘状,表明填料上挂膜成功;此时,丰富的微生物就吸附固定在填料上,形成优势菌群;经过调试后,控制人工生态过滤床的温度20~30℃,溶解氧DO≤0.5mg/L,pH 7~11;人工生态过滤床中的天然土壤层中种有挺水植物,挺水植物的根系中富含有多种微生物,与填料上的优势菌群联合作用,共同富集重金属离子;
[0117] 然后,对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多元组合生态处理系统进行正式运行,包括如下步骤:
[0118] (1)重金属尾矿库渗滤液进入均质调节池对水质进行均和,对水量进行调节;
[0119] (2)均和后的出水进入pH调整池,调pH至8~9;
[0120] (3)pH调整后的出水进入电化学设备进行电解反应,同时调pH至8~10.5;
[0121] (4)经电化学设备处理后的出水进入曝气池进行曝气搅拌及氧化反应,在此加入絮凝剂以进行絮凝反应;
[0122] (5)经曝气池处理后的出水再进入斜管沉淀池去除污染物絮凝团;
[0123] (6)斜管沉淀池处理后的上清液泵送至人工生态过滤床,经人工生态床处理后由底部配水间进入人工生态氧化渠,最后经加压后回用或排往附近水体;斜管沉淀池处理后的底部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池内的污泥经处理后返回尾矿库,滤液返回均质调节池。
[0124] 处理装置外周回填人工改良土壤,在人工改良土壤上种植富集重金属植物,所述人工改良土壤是按照以下质量配比配置的土壤:当地粘土占60%,石灰占20%,粉煤灰占5%,腐殖酸占5%,微量元素铜、铁、锌、硼、钼各占2%。
[0125] 人工生态填料层中的优势菌群主要包括下属微生物:氧化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脱硫肠菌层、脱硫叶菌属、脱硫细菌层、脱硫球菌-脱硫线菌脱硫八叠菌属、脱硫弧菌脱硫微菌属。
[0126] 挺水植物的根系中富含有多种微生物包括:假单胞杆菌、黄杆菌、产碱杆菌、色杆菌、无色杆菌、芽孢杆菌属、农杆菌属、肠杆菌。
[0127] 挺水植物为东南景天和遏蓝菜,两种植物间种。
[0128] 其主要设计参数为:
[0129] 1.水量:6000m3/d
[0130] 2.设计进出水水质 单位:mg/L
[0131]项目 Pb(铅) Zn(锌) Cd(镉) As(砷)
进水水质 ≤6 ≤5 ≤2 ≤1
出水水质 ≤0.05 ≤1.0 ≤0.05 ≤0.005
[0132] 3.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0133] (1)均质调节池
[0134] 设计停留时间:8h
[0135] 设计尺寸:L×W×H=25×20×4(m)
[0136] 内设置粗、细格栅各一台
[0137] (2)pH调整池
[0138] 设计停留时间:20min
[0139] 设计尺寸:L×W×H=6×6×4(m)
[0140] 配备:搅拌管1套,pH计1台,加药装置1套
[0141] (3)电化学设备池
[0142] 设计尺寸:L*W*H=10*10*3(m)
[0143] 配备:单梁起重机1台,pH调节系统1套
[0144] 电化学设备供电电源:三相5线制,380V
[0145] 配置功率:60kw
[0146] 极板模块:1.0t
[0147] 停留时间:10min
[0148] 换向周期:15min
[0149] 极板消耗:30‐120g/m3
[0150] (4)曝气池
[0151] 设计停留时间:30min
[0152] 设计尺寸:L×W×H=10×5×4(m)
[0153] 配置:罗茨机2台,20m3/h,升压120kPa,功率45W,一用一备;旋流曝气器138套,液位计1台,加药装置2套
[0154] (5)斜管沉淀池
[0155] 设计停留时间:2h
[0156] 斜管水力负荷:1.0m3/㎡·h
[0157] 设计尺寸:L×W×H=20×10×4(m)
[0158] 配备:桁车式刮泥机1台,斜管填料200m3
[0159] (6)污泥池
[0160] 停留时间:4h
[0161] 设计尺寸:L×W×H=12.5×10×4(m)
[0162] 配备:污泥螺杆泵2台,一用一备,流量20m3/h,扬程120m;板框压滤机1台[0163] (7)人工生态过滤床
[0164] 停留时间:12h
[0165] 设计尺寸:L×W×H=40×30×2.5(m)
[0166] 配备:7种生态填料,栽种4种挺水植物
[0167] (8)人工生态氧化渠
[0168] 停留时间:24h
[0169] 设计尺寸:L×W×H=400×30×2.5(m)
[0170] 配备:4道来回隔板,渠底栽种4种沉水植物
[0171] (9)在处理装置外周30m范围内回填人工改良土壤并种植蜈蚣草。
[0172] 经过处理后的水质:铅≤0.1mg/L,锌≤3.0mg/L,镉≤0.01mg/L,砷≤0.005mg/L,达到或优于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和《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沼泽湿地固化剂及其应用方法 2020-05-14 424
沼泽小叶桦嫩枝扦插方法 2020-05-14 984
沼泽车防淤泥堵塞链条 2020-05-12 19
沼泽检波器 2020-05-11 764
一种沼泽地环保照明灯 2020-05-11 179
一种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培养方法 2020-05-14 436
一种压电型沼泽检波器 2020-05-12 358
沼泽检波器 2020-05-12 376
沼泽检波器 2020-05-12 876
一种沼泽检波器 2020-05-12 24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