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行走装置和悬架 / 驱动桥 / 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

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

阅读:43发布:2023-01-10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 电路 ,防止构成桥结构的 开关 元件因贯通 电流 而被破坏。本发明的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由开关元件和 电机 主体构成的桥结构的电机不通过机械性触点连接在电源部,并且上述开关元件的控制用的控制电路由触发开关输入进行电源供给,其中,在上述开关元件的驱动用的驱动电路的电源供给侧设有电路开关,该电路开关用于切断向该驱动电路的电源供给,而且由上述控制电路控制。,下面是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
开关元件和电机主体构成的桥结构的电机不通过机械性触点连 接在电源部,并且上述开关元件的控制用的控制电路由触发开关输入进 行电源供给,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开关元件的驱动用的驱动电路的电源供给侧设有电路开关, 该电路开关用于切断向该驱动电路的电源供给,而且由上述控制电路控 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控制电路的电源切断在上述电路开关的切断之后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 在于,
向控制电路接通电源后,上述电路开关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 在于,
上述电路开关设置在桥结构中的上级或下级的某一方或者两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 在于,
上述电路开关在电机停止时的制动动作时间后被切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 在于,
上述电路开关是反相并联连接了二极管的开关。
7.一种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由开关元件和电机主体构成的 桥结构的电机不通过机械性触点连接在电源部,而且,上述开关元件的 控制用的控制电路由触发开关输入来进行电源供给,其特征在于,具备 强制关断单元,该强制关断单元通过控制电路输出使开关元件强制关 断。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电动工具中的控制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涉及将电机作为动源且将二次电池作为电源部的电动工具,对该 电机驱动提供各种控制驱动电路(参考专利文献1)。
另外,近年来以提高抗振动或提高耐久性等为目的,提供一种控制 驱动电路,在从电源部到电机的电路中消除机械性触点,并且,为了避 免二次电池不必要的消耗而通过触发开关的导通操作向控制电路通电, 若触发开关关断,则不向控制电路供给电源。
图3表示一例。图中D是将多个二次电池单元串联连接的电池组, CPU是由单片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电路,SW1是触发开关,在此作 为电机使用桥接有绕组的无刷电机。图中的U,V,W表示向电机的各 绕组的连接点,通过各相的上级用开关元件F1、F3、F5以及各相的下 级用开关元件F2、F4、F6向这些绕组供电。图中3是上述上级的开关 元件用驱动电路,4是上述下级的开关元件用驱动电路,图中V·3、W·3 以及V·4、W·4表示控制电路CPU与V·W相的各驱动电路3、4的 连接。
如果使触发开关SW1导通,则向控制电路CPU供给电源,由控制 电路CPU的输出,例如通过由晶体管Q6、Q7、Q8构成的U相上级的 开关元件用驱动电路3使开关元件F1导通时,通过V相下级的开关元 件用驱动电路4使开关元件F4导通;接着,通过V相上级的开关元件 驱动电路3使开关元件F3导通时,通过W相下级的开关元件用驱动电 路4使开关元件F6导通;进而,通过W相上级的开关元件驱动电路3 使开关元件F5导通时,通过由晶体管Q9、Q10、Q11构成的U相下级 的开关元件用驱动电路4使开关元件F2导通,从而进行三相电机的驱 动。而且,通过升压电路5对各驱动电路3供电。另外,反相并联连接 在上述各开关元件F1~F6的二极管用于在由供电关断引起电机停止时 施加制动,因此设有自我保持用的晶体管Q1、Q2,以便在触发开关SW1 关断后还暂时向控制电路CPU供给电源。
在此,使触发开关关断而停止时,上述驱动电路3、4的电源切断 先于控制电路CPU的电源切断来进行时没有问题,但是先进行向控制 电路CPU的电源切断时,控制电路CPU的输出成为低(low)时,驱 动电路4导通(对于U相,晶体管Q11、Q10的输出为高(Hi)),因此 开关元件F2导通,这时,由通过升压电路5连接的驱动电路3驱动的 开关元件F1也处于导通状态,因此,在桥结构的开关元件中流过贯通 电流,破坏开关元件。其他相的开关元件也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点而发明的,其课题是提供一种电动 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不会招致构成桥结构的开关元件的破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由开关元 件和电机主体构成的桥结构的电机不通过机械性触点连接在电源部,并 且上述开关元件的控制用的控制电路由触发开关输入进行电源供给,其 特征在于,在上述开关元件的驱动用的驱动电路的电源供给侧设有电路 开关,该电路开关用于切断向该驱动电路的电源供给,而且由上述控制 电路控制。
一种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为了消除驱动电路无准备的开启动 作,通过控制电路的电源切断,不会成为贯通电流流过开关元件那样的 状态。
优选控制电路的电源切断在上述电路开关的切断后进行。
另外,优选向控制电路接通电源后,上述电路开关导通。无需担心 接通电源时流过贯通电流。
进而,如果上述电路开关设置在桥结构中的上级或下级的某一方, 则电路开关的额定值下降,如果设置在两方,则在任意的开关元件短路 的情况下,也不会流过贯通电流。
上述电路开关在电机停止时的制动动作时间后被切断,能够确实获 得制动动作。
并且,上述电路开关是反相并联连接了二极管的开关,开关元件为 FET时,即使由于分在漏极和源极、以及栅极和漏极之间产生电压而 半导通,也能够释放产生的电压,因此不会破坏开关元件。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工具用控制驱动电路,由开关元件和电机主体 构成的桥结构的电机不通过机械性触点连接在电源部,而且,上述开关 元件的控制用的控制电路由触发开关输入来进行电源供给,其特征在 于,具备强制关断单元,该强制关断单元通过控制电路输出使开关元件 强制关断。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消除贯通电流流过开关元件的顾虑。
发明效果
本发明具备强制关断单元,该强制关断单元使设置在开关元件的驱 动用的驱动电路的电源供给侧的电路开关或开关元件强制关断,因此电 源切断时贯通电流不流过开关元件,由此不会招致由贯通电流引起的开 关元件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电路图。
图2是其他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电路图。
图3是现有例的电路图。
符号说明
3驱动电路
4驱动电路
CPU控制电路
D电源部
F1~F6开关元件
Q4电路开关
SW1触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图1示出其中一例。 基本结构与图3所示的上述现有例相同,故省略说明,但是在成为桥结 构的开关元件F1~F6的各驱动用的驱动电路3、4的电源供给侧插入电 路开关(晶体管)Q4。通过控制电路CPU的输出,经由晶体管Q5,导 通、关断该电路开关Q4,因此在它关断时切断向各驱动电路3、4的电 源供给。
然后,通过使触发开关SW1导通,向控制电路CPU接通电源时, 通过控制电路CPU的输出使上述电路开关Q4导通,之后,进行由驱动 电路3、4及开关元件F1~F6被控制驱动而导致的电机驱动。
关断触发开关SW1时,经由自我保持用晶体管Q2,暂时向控制电 路CPU供给电源,但是这时,控制电路CPU通过驱动电路4,使下级 开关元件F2、F4、F6仅导通短时间(50ms~200ms)来进行制动动作, 然后,在1ms~10ms后关断电路开关Q4切断向驱动电路3、4的供电, 从而阻止贯通电流流过开关元件。而且,向控制电路CPU的电源切断 在电路开关Q4的关断动作后(例如1ms~100ms之后)进行。
反相并联连接在电路开关Q4的二极管用于防止如下情况的开关元 件F1~F6的破坏。即,有时在雨中等使用电动工具,所在由于附着水 滴,在作为FET的开关元件的漏极和源极、以及栅极和漏极之间产生 电压而成为半导通状态。若不能释放该电压,则开关元件被破坏,但有 上述二极管时,上述电压可以通过上述二极管释放。
在图示例中,表示通过将电路开关Q4插入上级侧的驱动电路3以 及下级侧的驱动电路4的两方的电源供给侧,即使任一个开关元件F1~ F6短路时,也不流过贯通电流,但也可以是插入某一方的驱动电路3 或4的电源供给侧。此时,额定值为一半即可。
图2表示其他例。这是在开关元件的栅极侧连接通过控制电路CPU 输出而关断的常闭型的中继(relay)触点Ry,当控制电路CPU的电源 被切断时,开关元件被强制关断的电路。由于在控制电路CPU的电源 切断后开关元件不导通,因此不流过贯通电流。而且,上述中继触点设 置在各相的开关元件的栅极侧。
在图示例中作为桥结构的电机表示了无刷电机,但是当然也可以是 DC电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37087号公报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