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矩传递装置

阅读:287发布:2020-12-26

专利汇可以提供转矩传递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机动车动 力 传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用于在具有 输出轴 、尤其是 曲轴 的驱动单元、尤其是 内燃机 与带有至少两个 变速器 输入轴 的变速器之间传递转矩,这些变速器输入轴各与一个具有 摩擦片 衬的 离合器 从动盘无相对转动地连接,在一个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片衬与另一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片衬之间设有一个中间 压板 ,该中间压板与驱动单元的输出轴无相对转动地连接,这些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片衬被设置在中间压板及压板之间,压板借助操作装置在相对于变速器输入轴的轴向上可相对中间压板运动,以便使摩擦片衬被夹紧在中间压板与压板之间。为了改善 双离合器 的支承,中间压板在径向上支承在变速器输入轴之一上。,下面是转矩传递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机动车动传动系(1;61)中的转矩传递装置,用于在一个具 有输出轴(4;64;151)、尤其是曲轴的驱动单元(3;63)、尤其是 内燃机与一个带有至少两个变速器输入轴(35,36;95,96;152, 153)的变速器(5;65)之间传递转矩,这些变速器输入轴各与一个 具有摩擦片衬的离合器从动盘(31,42;91,102;174,178)无相 对转动地连接,其中在一个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片衬与另一离合器从 动盘的摩擦片衬之间设有一个中间压板(26;78;170),该中间压板 与驱动单元的输出轴无相对转动地连接,其中,这些离合器从动盘 (31,42;91,102;174,178)的摩擦片衬被设置在中间压板(26; 78;170)与压板(28,39;88,100,171,172)之间,这些压板借 助操作装置(46,47;106,107;196,197)在相对于变速器输入轴 的轴向上可相对中间压板(26;78;170)运动,以便使摩擦片衬被 夹紧在中间压板与压板之间,其特征在于:中间压板(26;78;170) 在径向上至少支承在这些变速器输入轴(35,36;95,96;152,153) 之一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压板(26; 170)借助轴承装置(223),尤其是一个径向轴承(37)支承在这些 变速器输入轴之一上、尤其是支承在一个内部空心的变速器输入轴 (36;153)上,在该变速器输入轴中可转动地设有另一变速器输入 轴(35;152)。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这些变速器 输入轴的一个上,尤其在所述另一变速器输入轴(35)上可拆卸地、即 可非破坏性分离地固定着这些离合器从动盘(31)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在变速器 输入轴之一上,尤其固定在该另一变速器输入轴(35)上的离合器从动 盘(31)被构造成两件式的。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在变速器 输入轴之一上,尤其固定在该另一变速器输入轴(35)上的离合器从动 盘(31)具有一个轮毂部件(33),由该轮毂部件伸出一个内法兰环 (51),该内法兰环可拆卸地、即可非破坏性分离地固定在一个外法 兰环(52)上,在该外法兰环的径向外部安装摩擦片衬(29)。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法兰环(51, 52)通过至少一个螺钉连接彼此相连接。
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 变速器输入轴之一被构成空心轴(96),在该空心轴内可转动地设有 另一变速器输入轴(95),其中在这两个变速器输入轴之间可转动地 设有一个基本上管状的轮毂部件(98),该轮毂部件具有一个驱动装 置侧端部及一个变速器侧端部,其中在轮毂部件(98)的驱动装置侧 端部上固定所述中间压板(78)。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轮毂部件(98) 在其变速器侧的端部的区域中在空心轴(96)的内部支承在该空心轴 (96)上。
9.根据权利要求7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轮毂部件(98) 在其变速器侧的端部的区域中在空心轴(96)的内部支承在另一变速 器输入轴(9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中 间压板(170;316)在轴向上支撑在这些变速器输入轴(152,153) 的一个上。
11.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双离 合器(150;310)可被预安装在一个离合器壳体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安装的双 离合器(150;310)的支承位置被设置在离合器重心的区域中或其附 近。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变速器输入轴(153)之一被构成空心轴,在该空心轴中可转动地设 有另一变速器输入轴(152),其中中间压板(170)借助一个轴承装 置(183,223;253)直接支承在变速器输入轴(152,153)之一上, 尤其支承在该另一变速器输入轴(152)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变速器输入轴(153)之一被构成空心轴,在该空心轴中可转动地设 有另一变速器输入轴(152),其中中间压板(170;316)借助一个轴 承装置(243;333)支承在一个轮毂支承部件(225,322)上,该轮 毂支承部件可拆卸地、即可非破坏性分离地被固定在另一变速器输入 轴(152)的驱动装置侧端部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合器从动盘 (174;319)之一无相对转动地与轮毂支承部件(235,322)相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轴承装置(183;223;253)包括:一个轴承外环(184),该轴承外 环被固定在中间压板(170)的径向内部;和/或一个轴承内环(185), 该轴承内环被固定在所属变速器输入轴(152,153)的径向外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承内环 (185)具有一个支承区段(265),该支承区段在径向内部被这样推 套到一个变速器输入轴(152,153)上,以使得支承区段(265)的 变速器侧端部靠触在一个肩台(228)上,该肩台被构成在所属的变 速器输入轴(153)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承区段 (265)的驱动装置侧端部伸出一个固定区段(267),在该固定区段 上可拆卸地、即可非破坏性分离地固定一个保持环(231)。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环(231) 借助至少一个螺钉连接(230)被固定在轴承内环(225)的固定区段 (267)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环的径 向内部具有一个固定区段,该固定区段根据螺钉连接(230)的旋紧 状态这样地在一个止动圈(229)上施加接合力,以使得止动圈(229) 配合在一个环形槽中,该环形槽被设置在所属的变速器输入轴(153) 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止动圈(229) 开槽地构成及受到这样的预载,以使得该止动圈可被套在所属的变速 器输入轴(153)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轴承外环(184),轴承内环(185),保持环(231)和/或止动圈(229) 由板材构成。
23.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驱 动单元的输出轴(151)与双离合器(50)之间连接有一个扭转振动减振 装置(154),尤其是一个双质量飞轮,该扭转振动减振装置包括一个 与驱动单元的输出轴(151)无相对转动地连接的减振器输入部件 (155)及一个减振器输出部件(160),该减振器输出部件可拆卸地、 即可非破坏性分离地与双离合器壳体部分(168)相连接,在该双离 合器壳体部分上固定中间压板(170)。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双离合器 壳体部分(22;168)与减振器输出部件(18;160)之间预加载着一 个弹簧装置(20;164),通过该弹簧装置减振器输出部件(18;160) 被压在一个摩擦-/滑动装置(19;163)上,该摩擦-/滑动装置被设置 在减振器输入部件(11;155)与减振器输出部件(18;160)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减振器输出 部件(160)在其内侧在摩擦-/滑动装置(163)的径向内部具有一个 凹部,用于接收双离合器壳体部分(168)的一个区段。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双离合器壳体部分(168)由板材构成及具有一个法兰区域(281), 该区域用于使双离合器壳体部分(168)固定在中间压板(170)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双离合器壳 体部分(168)具有一个外齿区域(167),该区域与法兰区域(281) 整体构成及与设置在减振器输出部件(160)的径向内部的内齿部分 (166)互补构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双离合器壳 体部分(168)的外齿区域(127)在径向上被设置在相邻的离合器从 动盘(174)的摩擦片衬(173)的内径与外径之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齿 区域(167)径向内部在双离合器壳体部分(168)上构造了一个加强 边缘(290)。
30.根据权利要求23至29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减振器输出部件(160)基本上具有一个由板材构成的圆环盘的构型, 在其径向内部构成内齿部分(166)及在其径向外部构造有至少一个携 动指(161,162),所述携动指配合在扭转减振装置(154)的储能装 置中。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减振器输 出部件(160)的径向外部上在直径上相反端构造了两个携动指(161, 162)。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减振器输 出部件(160)的携动指(161,162)的区域中各构造有一个径向延 伸的缝槽(298,299)。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机动车的动传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用于在一个 驱动单元、尤其是具有输出轴-尤其是曲轴-的内燃机及一个带有 至少两个变速器输入轴的变速器之间传递转矩,这些变速器输入轴各 与一个具有摩擦片衬的离合器从动盘无相对转动地连接,其中在一个 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片衬与另一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片衬之间设有 一个中间压板,该中间压板与驱动单元的输出轴无相对转动地连接, 其中,这些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片衬被设置在中间压板及压板之间, 压板借助操作装置在相对于变速器输入轴的轴向上可相对中间压板 运动,以便使摩擦片衬被夹紧在中间压板与压板之间。

背景技术

两个离合器从动盘及与它们相互作用的压板构成一个双离合器。 在具有双离合器的传统的转矩传递装置中双离合器的支承被证实常 常是很复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转矩传递装置,通过它 可改善双离合器的支承。
该任务将在一种机动车动力传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上来解决, 该转矩传递装置用于在一个具有输出轴、尤其是曲轴的驱动单元、尤 其是内燃机与一个带有至少两个变速器输入轴的变速器之间传递转 矩,这些变速器输入轴各与一个具有摩擦片衬的离合器从动盘无相对 转动地连接,其中在一个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片衬与另一离合器从动 盘的摩擦片衬之间设有一个中间压板,该中间压板与驱动单元的输出 轴无相对转动地连接,其中,这些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片衬被设置在 中间压板与压板之间,这些压板借助操作装置在相对于变速器输入轴 的轴向上可相对中间压板运动,以便使摩擦片衬被夹紧在中间压板与 压板之间,所述任务被这样解决,中间压板在径向上至少支承在变速 器输入轴之一上。由此得到了对于双离合器的稳固的及紧凑的支承。 中间压板可直接地或间接地例如通过一个基本上管状的轮毂部件支 承在变速器输入轴之一上。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中间压板借助轴 承装置,尤其是一个径向轴承支承在这些变速器输入轴之一、尤其是 支承在一个内部空心的变速器输入轴上,在该变速器输入轴中可转动 地设有另一变速器输入轴。该支承例如可通过滚动轴承滑动轴承来 实现。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这些变速器输 入轴的一个上,尤其在所述另一变速器输入轴上可拆卸地、即可非破 坏性分离地固定着这些离合器从动盘的一个。用于中间压板的轴承涉 及例如止推轴承,它在双离合器组装时被推移到设置在空心变速器输 入轴上的轴承座上及用一个挡圈在轴向上固定住。接着将离合器从动 盘的一个固定在另一变速器输入轴上。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固定在一个变速 器输入轴上,尤其固定在该另一变速器输入轴上的离合器从动盘被构 造成两件式的。在发动机侧固定在所述另一变速器输入轴上的离合器 从动盘将妨碍对挡圈的接近。通过两件式的结构将易于接近中间压板 的支承部分。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固定在变速器输 入轴之一上,尤其固定在另一变速器输入轴上的离合器从动盘具有一 个轮毂部件,由该轮毂部件伸出一个内法兰环,该内法兰环可拆卸地、 即可非破坏性分离地固定在一个外法兰环上,在该外法兰环的径向外 部安装摩擦片衬。该径向外法兰环在组装时最好在变速器侧装入双离 合器中。径向内法兰环与轮毂部件相对双离合器松动地放置及仅在挡 圈安装后才被安装。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两个法兰环通过 至少一个螺钉连接彼此相连接。有利的方式是两个法兰部分通过一个 对中座对中。这两个法兰环可以例如通过齿部分形状合地彼此连 接。最好两个法兰部分或法兰环通过至少一个卡接连接彼此可拆卸地 连接。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一个变速器输入 轴被构成空心轴,在该空心轴内可转动地设有另一变速器输入轴,其 中在这两个变速器输入轴之间可转动地设有一个基本上管状的轮毂 部件,该轮毂部件具有一个驱动装置侧端部及一个变速器侧端部,其 中在轮毂部件的驱动装置侧端部上固定中间压板。该固定例如可通过 铆接来实现。中间压板在轮毂部件上的固定也可通过卷边或通过具有 止动圈的对中座来实现。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轮毂部件在其变 速器侧端部的区域中在空心轴的内部支承在该空心轴上或支承在另 一变速器输入轴上。该支承可通过滚动轴承、最好是滚针轴承或通过 滑动轴承来实现。为了润滑该轴承可与变速器的油腔连接或设有自己 的自给自足的密封的脂润滑。最好这样来设计支承的强度,即弛张振 动的固有频率-相对一阶-在行驶范围之上。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中间压板在轴向 上支撑在一个变速器输入轴上。由此双离合器的作用在轴向上的操作 力不再传递到曲轴上。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双离合器可被预 安装在离合器壳体中。离合器壳体也被称为离合器罩。预安装点的可 接近性例如通过双离合器的驱动装置侧离合器从动盘相应的穿透可 能性来实现。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预安装的双离合 器的支承位置被设置在离合器重心的区域中或其附近。通过该支承位 置或中间压板的轴承装置的这种布置简化了预安装的双离合器的安 装及运输。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一个变速器输入 轴被构成空心轴,在该空心轴内可转动地设有另一变速器输入轴,其 中中间压板借助一个轴承装置直接支承在一个变速器输入轴上,尤其 支承在另一变速器输入轴上。在另一变速器输入轴的驱动装置侧端部 上可在输出轴中设置用于另一变速器输入轴的附加的导向轴承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一个变速器输入 轴被构成空心轴,在该空心轴内可转动地设有另一变速器输入轴,其 中中间压板借助一个轴承装置支承在一个轮毂支承部件上,该轮毂支 承部件可拆卸地、即可非破坏性分离地被固定在另一变速器输入轴的 驱动装置侧端部上。轮毂支承部件的固定例如可借助螺钉来实现,该 螺钉被拧入到另一变速器输入轴的驱动装置侧端部的相应螺纹孔中。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离合器从动盘之 一无相对转动地与轮毂支承部件相连接。通过该轮毂支承部件可作 到:两个离合器从动盘具有相同的轮毂几何结构。在轮毂支承部件的 驱动装置侧端部上,可在输出轴中设置一个用于另一变速器输入轴的 附加的导向轴承。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轴承装置包括: 一个轴承外环,该轴承外环被固定在中间压板的径向内部;和/或一个 轴承内环,该轴承内环被固定在所属变速器输入轴的径向外部。该轴 承装置最好被构成向心推力球轴承,例如深沟球轴承。轴承外环也可 组合在中间压板上。在轴承外环与轴承内环之间以公知方式方法设置 一些滚动体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轴承内环具有一 个支承区段,该支承区段在径向内部被这样推到一个变速器输入轴 上,以使得支承区段的变速器侧端部靠触在一个肩台上,该肩台被构 成在所属的变速器输入轴上。支承区段具有基本上圆柱壳的构型。支 承区段的径向外部构成用于轴承装置的滚动体的接触面。也可在所属 变速器输入轴的轴向上固定一个挡圈来取代肩台。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由支承区段的驱 动装置侧端部伸出一个固定区段,在该固定区段上可拆卸地、即可非 破坏性分离地固定一个保持环。该固定区段基本上延伸在径向上。该 保持环最好借助至少一个螺钉连接被固定在固定区段上。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保持环借助至少 一个螺钉连接被固定在轴承内环的固定区段上。该螺钉连接在组装中 例如可通过所属驱动装置侧的离合器从动盘中的相应开口可被接近。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保持环的径向内 部具有一个固定区段,该固定区段根据螺钉连接的旋紧状态这样地在 一个止动圈上施加接合力,以使得止动圈配合在一个环形槽中,该环 形槽被设置在所属的变速器输入轴上。由此可用简单的方式方法实现 轴承装置在所属的变速器输入轴上的轴向固定。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止动圈开槽地构 成及受到这样的预载,以使得该止动圈可被套在所属的变速器输入轴 上。仅当螺钉旋紧时,止动圈的预加载力才被克服,以使得它在轴向 上被固定在环形槽中。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轴承外环,轴承 内环,保持环和/或止动圈由板材构成。由此可使制造成本下降。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驱动单元的输 出轴与双离合器之间连接有一个扭转振动减振装置,尤其是一个双质 量飞轮,该扭转振动减振装置包括一个与驱动单元的输出轴无相对转 动地连接的减振器输入部件及一个减振器输出部件,该输出部件可拆 卸地、即可非破坏性分离地与双离合器壳体部分相连接,在该双离合 器壳体部分上固定中间压板。该可拆卸的连接最好涉及一种形状锁合 的轴向插接连接,尤其具有互补地构成的齿部分。减振装置的输入部 件在曲轴上被对中。双离合器在一个变速器轴上被对中。在径向上可 能出现的偏移可在减振装置的输出部件与储能器、尤其是减振装置的 弧形弹簧之间的接触位置上产生。最好构成插接齿部分的插接连接可 保证双离合器相对减振装置足够的轴向移动性。由此可简化安装。减 振装置的初级部件或输入部件可预安装在曲轴上。此外在工作中出现 的曲轴的轴向振动运动不会传递到离合器上。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双离合器壳体 部分与减振器输出部件之间预加载着一个弹簧装置,通过该弹簧装置 减振器输出部件被压在一个摩擦-/滑动装置上,该摩擦-/滑动装置被设 置在减振器输入部件与减振器输出部件之间。该弹簧装置最好涉及盘 形弹簧。该摩擦-/滑动装置被固定在减振器输入部件或减振器输出部 件上。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减振器输出部件 在其内侧在摩擦-/滑动装置的径向内部具有一个凹部,用于接收双离 合器壳体部分的一个区段。由此可保证通过插接连接相连接的部件之 间稳定的无相对转动的连接。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双离合器壳体部 分由板材构成及具有一个法兰区域,该法兰区域用于使双离合器壳体 部分固定在中间压板上。最好该法兰区域包括多个基脚,这些基脚具 有一些透孔,用于穿过固定装置、如螺钉或铆钉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双离合器壳体部 分具有一个外齿的区域,该区域与法兰区域整体构成及与设置在减振 器输出部件的径向内部的内齿部分互补构成。通过互补构成的齿部分 可用简单的方式方法实现双离合器壳体部分与减振装置的输出部件 之间的无相对转动的插接连接。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外齿区域在 径向上被设置在相邻的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片衬的内径与外径之间。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该结构被证实为特别有利的。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外齿区域的径 向内部在双离合器壳体部分上构造了一个加强边缘。替换地,为了加 强也可在内部附加另一部件。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减振器输出部件 基本上具有一个由板材构成的圆环盘的构型,在其径向内部构造一个 内齿部分及在其径向外部构造有至少一个携动指或携动臂,所述携动 指配合在扭转减振装置的储能装置中。该内齿部分可构造成连续的。 但为了在圆周方向上加强,内齿部分也可具有无齿部分的区域,以便 改善双离合器壳体部分的变形特性。减振器输出部件可构成单件或多 件的。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减振器输出部 件的径向外部上在直径上相反端构造有两个携动指或携动臂。由此可 保证扭转减振装置充分的功能。
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减振器输出部 件的携动指的区域中各构有一个径向延伸的缝槽。这些缝槽用于使输 出部件构成弹性的。由此可以作到,在组装好的状态中减振器输出部 件与双离合器壳体部分之间的连接被预加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及细节可从以下的说明书部分中得到, 在该说明书部分中将参照附图对不同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这里在说 明书中和其它申请文件中所述的各特征可本身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 地作为本发明的实质。附图表示:
图1:具有两个分开的离合器从动盘的转矩传递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2:在两个分开的离合器从动盘组装时的图1中的转矩传递装 置;
图3:在扭转减振装置装入前的图1中的转矩传递装置;及
图4:具有所谓管上支承(Auf-Rohr-Lagerung)的转矩传递装置的纵 截面图;
图5:具有所谓管中支承(Im-Rohr-Lagerung)的转矩传递装置的纵 截面图;
图6:具有轴向上支撑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的中间压板的转矩传递 装置在组装时的纵截面图;
图7:在已组装状态中的、与图6中类似的一个转矩传递装置;
图8:一个与图7类似的视图,其中中间压板被支承在变速器空 心轴上,
图9:第二实施例,其中中间压板支承在一个毂轴承件上,该毂 轴承件被固定在变速器输入轴的一个端部上;
图10:另一实施例,其中中间压板的支承部分向着驱动装置偏移;
图11:图8中部分的一个放大视图;
图12:一个可套在离合器壳体部分上的减振器输出部件的透视 图;
图13:图12中部分的一个放大视图;
图14: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一个减振器输出部件的俯视图;
图15:一个设缝槽的方案的减振器输出部件;
图16:一个两件式结构中的减振器输出部件;及
图17: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转矩传递装置,其中双离合器的离合器 从动盘各通过一个单独的减振器与所属的变速器输入轴相耦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一个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1的一部分。在驱动单元3-尤 其是从它伸出一个曲轴的内燃机-与一个变速器5之间设有一个双 离合器6。在驱动单元3及双离合器6之间连接着一个减振装置8。 该减振装置8涉及一个质量飞轮。
内燃机3的曲轴4通过螺钉连接9,10与减振装置8的输入部件 11固定连接。该减振装置8的输入部件11基本上具有一个延伸在径 向上的圆环盘的构型,该圆环盘径向外部构成一个减振器保持架。在 输入部件11的径向外部上固定有一个起动器齿圈12。在减振器保持 架中至少部分地接收了一个储能装置,尤其是一个弹簧装置16。在该 弹簧装置16中配合着减振装置8的一个输出部件18。在输入部件11 与输出部件18之间设有一个滑动-/摩擦环19,它被固定在输入部件 11上。在输出部件18与离合器壳体部分22之间这样地预加载着一个 盘形弹簧20,以使得减振装置8的输出部件18压在滑动-/摩擦环19 上。
减振装置8的输出部件18在径向内部与离合器壳体部分22可拆 卸地、即可非破坏性分离地连接。在离合器壳体部分22上借助铆接 连接固定着一个中间压板26,在该截面图中仅可看到其中的一个铆钉 连接24。在驱动侧在中间压板26与一个压板28之间可夹紧一个第一 离合器从动盘31的摩擦片衬29。第一离合器从动盘31通过一个轮毂 部件33无相对转动地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35连接,后者被构成实心 轴。第一变速器输入轴35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变速器输入轴36中, 第二变速器输入轴被构成空心轴。在第二变速器输入轴36的驱动侧 端部上借助一个滚动轴承37可转动地支承着一个轮毂部件38,在该 轮毂部件的径向外部安装中间压板26。在变速器侧在中间压板26与 一个压板39之间可夹紧第二离合器从动盘42的摩擦片衬40。第二离 合器从动盘42通过一个轮毂部件43无相对转动地与第二变速器输入 轴36连接。
双离合器6具有一个离合器壳体44,在该离合器壳体上轴向可移 动且无相对转动地安装压板28,39。此外中间压板26被固定在离合 器壳体44上。离合器壳体44通过离合器壳体部分22及扭转减振装 置8与曲轴4相连接。该双离合器6以公知的方式方法通过与操作杠 杆48,49相互作用的操作装置46,47被操作。
图2中表示在组装时的双离合器6。第二离合器从动盘42及轮毂 部件38与中间压板26及滚动轴承37被预安装在变速器侧。此外在 图2中可看到,第一离合器从动盘31包括一个固定在轮毂部件33上 的内法兰环51及一个外法兰环52,在该外法兰环上固定摩擦片衬29。 在图2中,摩擦片衬29与外法兰环52及压板28被预安装在驱动装 置侧。第一离合器从动盘31的内轮毂部件33与内法兰环51还未安 装。在该状态中一个用于轴向固定滚动轴承37的挡圈55被固定在第 二变速器输出轴36的变速器侧端部。此后轮毂部件33与内法兰环被 固定在外法兰环上。
图3中表示第一离合器从动盘31在组装状态中。在下一个安装 步骤中形成离合器壳体部分22与扭转减振装置8的输出部件18之间 的连接。
图4表示一个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61的一部分。在驱动单元63- 尤其是一个从其伸出一个曲轴64的内燃机-与一个变速器65之间 设有一个双离合器66。内燃机63的曲轴64通过螺钉连接68与一个 所谓的柔性板70相连接。在柔性板70的径向外部固定一个起动器齿 圈71。在起动器齿圈71上固定有多个翼片72,这些翼片由一个支承 板73伸出。支承板73与曲轴64固定地连接。一个中间压板78及离 合器壳体部分79通过螺钉连接75被固定在支承板73的径向外部。
在驱动装置侧,在中间压板78与一个压板88之间可夹紧第一离 合器从动盘91的摩擦片衬89。第一离合器从动盘91在中间连接了一 个扭转减振装置92的情况下与一个轮毂部件93耦合,后者无相对转 动地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95相连接。第一变速器输入轴95被构成实 心轴及可在被构成空心轴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96中转动。
一个管状的轮毂部件98借助滚针轴承97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变 速器输入轴95上。该管状轮毂部件98被设置在两个变速器输入轴95 与96之间。在驱动装置侧,管状轮毂部件98具有一个锥形扩大的区 域,在其径向外部上借助铆钉连接99固定着中间压板78。
在变速器侧,在中间压板78与一个压板100之间可夹紧第二离 合器从动盘102的摩擦片衬101。第二离合器从动盘102通过扭转减 振装置103与一个轮毂部件104相耦合,后者无相对转动地与第二变 速器输入轴96相连接。
两个压板88及100以公知的方式方法借助操作装置106,107及 操作杠杆108,109在轴向上可相对中间压板78运动。曲轴64对双 离合器66的支承及转矩传递通过支承板73及柔性板70来实现。管 状轮毂部件98在径向上被布置在双离合器变速器的两个变速器输入 轴95与96之间。
图5所示的实施例涉及一个类似于图4中所示的转矩传递装置。 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来指示。为了避免重复,对它们可参考以 上图4中的描述。以下仅详细说明这两个实施例的区别。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管状轮毂部件98被支承在实心轴95上。 在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管状轮毂部件98被支承在空心轴96上,确 切地说借助于一个滚针轴承117来支承。
在图1至5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操作双离合器时接合力支撑在曲 轴上。为了提高刚性,在图4及5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承板73最好构 造得具有一些锥面及具有通孔,以保证双离合器66的冷却。为了 增强刚性,管状轮毂部件98在向中间压板78的过渡区域中具有锥形 区域。管状轮毂部件98本身由可感应淬火的或可使用的深拉伸板制 件或由相应的锻压部件构成。
图6中表示一个转矩传递装置的纵截面图,它也被称为离合器总 成140。离合器总成140包括一个双离合器150,它可使一个驱动轴 151、尤其是一个机动车发动机的曲轴与两个可被驱动的轴152,153、 尤其是变速器输入轴相连接及分离。双离合器150通过一个减振器154 与机动车发动机-它也被称为内燃机-相连接。由曲轴151导入减 振器154的扭转振动将由此至少基本上被滤平,以使得这些振动至少 不是全部地传递到双离合器150或变速器轴152,153上。
关于在这里作为所谓的双质量飞轮的组成部分或构成这种双质 量飞轮的减振器154的原理结构及功能可参考DE-OS 19728422, DE-OS 195 22 718,DE-OS 41 22 333,DE-OS 41 175 82及DE-OS 41 17 579。减振器154具有一个输入部件155,它通过径向内区域与曲轴 151例如借助螺钉156固定地连接。这里输入部件155通过板成形件 构成,它的径向外部支承着另一部件157,这里该另一部件也由板成 形件构成。这两个部件155及157限定了一个环形的空腔158,在其 中至少接收至少一个减振器的储能器,这里它为螺旋弹簧159的形式。 空腔158最好至少径向上向外被密封及至少包括少量的粘性介质,后 者最好由润滑剂构成。由曲轴151导入离合器总成140的转矩通过输 入部件155,157传递到储能器159上及由那里通过一个也配合在储 能器159上的输出部件160继续传递到双离合器150上。输出部件160 这里由一个法兰形式的部件构成,它从径向内部伸入到空腔158中及 通过一些臂或指161与储能器159的端部区域相互作用。
在输入部件155与输出部件160之间设有一个滑动-/摩擦环163, 它被固定在输入部件155上。在输出部件160与部件157之间一个盘 形弹簧164被这样预加载,以使得扭转减振装置154的输出部件160 被压在该滑动-/摩擦环163上。
扭转振动减振装置154的输出部件160的径向内部构造有一个内 齿部分166。输出部件160的内齿部分166被构成与一个外齿部分167 互补,该外齿部分被构成在离合器壳体部分168上。齿部分被这样设 计,即扭转减振装置154可用输出部件160在轴向上插套到离合器壳 体部分168上。离合器壳体部分168通过连接部分169固定在中间压 板170上,在图6的截面图中仅表示出这些连接部分中的一个铆钉连 接。中间压板170与设在变速器侧及驱动装置侧的压板171,172相 互作用。在中间压板170与压板172之间可夹紧摩擦片衬173,该摩 擦片衬被固定在第一离合器从动盘174的径向外部。第一离合器从动 盘174的径向内部被固定在一个轮毂部件175上,后者无相对转动地 被固定在构成实心轴的变速器轴152上。
实心轴172-它也被称为第一变速器输入轴-可转动地设置在 构成空心轴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53内。在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53的 驱动装置侧的端部上无相对转动地装有一个轮毂部件178,在该轮毂 部件的径向外部固定着第二离合器从动盘179。在第二离合器从动盘 179的径向外部也固定有摩擦片衬180,后者可被夹紧在中间压板170 与压板171之间。
被构成实心轴的变速器轴152在轮毂部件175与轮毂部件178之 间具有一个轴区段181,在其上安装用于中间压板170的轴承装置 183。轴承装置183包括一个被固定在中间压板170的径向内部的轴 承外环184,及一个设置在轴区段181的径向外部的轴承内环185。 在轴承内环185与轴承外环184之间设有一些滚珠或滚柱形式的滚动 体186。轴承内环185在轴向上通过挡圈188,189在轴向上被固定, 这些挡圈被安装在实心轴152的相应槽中。挡圈189被开槽地构成及 也被称为止动圈(Verschlussring)。在轴承内环185的径向外部借助一 个螺钉190固定着一个保持环191,通过该保持环使挡圈189固定在 实心轴152中其所属的环形槽中。
图6中表示在预组装状态中的离合器总成140。扭转减振装置154 -它也被称为双质量飞轮-被预组装在曲轴158上。双离合器150 借助轴承装置183被预组装在变速器输入轴152上。轮毂部件175, 178与相应的变速器轴152,153无相对转动地连接。在组装时轴承装 置183及用于轴承装置183的安装及尤其是轴向固定的螺钉190通过 第一离合器从动盘174中的开口192可从外面被触及。在变速器轴152 的轴区段181上,轴承装置183在挡圈188,189之间的轴向固定借 助螺钉190及保持环191来实现。通过中间压板170在变速器轴152 上的轴向支撑在双离合器150操作时力线将闭合。变速器输入轴152, 153在变速器侧构造有斜齿部分,它们使轴向力可被接收。根据本发 明的一个方案,双质量飞轮154的输出部件160不通过附加的轴承对 中。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案,轴承装置183被设置在双离合器150的 重心区域或其附近。由此可实现在运输及安装时双离合器的稳定支 撑。
双离合器150具有一个离合器壳体194,在该壳体上固定中间压 板170。压板171,172无相对转动地、但轴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离合器 壳体194上。离合器壳体194可通过齿部分166,167无相对转动与 曲轴151相连接。双离合器150以公知的方式方法通过操作装置19, 197操作。这些操作装置与操作杠杆198,199相互作用。
在变速器轴152的驱动装置侧端部构造有一个支承颈201,它可 被接收在一个构成在曲轴151的变速器侧端部中的盲孔204中。在盲 孔204中设有一个滚针轴承206,后者也被称为导向轴承(Pilotlager)。
图7中表示一个在已组装状态中的、与图6中类似的转矩传递装 置140。为了简明起见其中不是所有部件设有标号。在该组装状态中 双质量飞轮154的输出部件160通过其内齿部分166与离合器壳体部 分168的外齿部分167无相对转动地连接。该连接也被称为轴向插接 连接220。当变速器安装到发动机组上时双离合器150与双质量飞轮 154通过插接轮齿220产生连接。在此情况下,扭转减振装置154的 输出部件160-它也被称为输出法兰盘-在离合器壳体部分168上 被对中。双质量飞轮154的输入部件155与输出部件160之间不需要 支承、尤其是径向支承。通过该插接轮齿220保持获得了轴向可移动 性,该轴向可移动性保证了振动的去耦合。轴承装置183有利地位于 双离合器150的重心上。在双离合器150的组装状态中变速器轴152 的支承颈201通过滚针轴承206支承在曲轴151中。该支承也被称为 导向支承及用于改善离合器质量的径向支撑。此外通过该导向支承可 实现变速器轴152相对曲轴151的径向小偏移。
图8中表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转矩传递装置。与以上所述实施例 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来指示,其中出于简明起见,在图8中忽 略了对于理解非决定性的标号。以下仅详细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区 别。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中间压板不是支承在构成为实心轴的第一 变速器轴152上,而是支承在构成为空心轴的第二变速器轴153上。 变速器空心轴153在其驱动装置侧端部具有一个轴区段221,在其上 安装一个轴承装置223。轴承装置223具有一个轴承外环224,该轴 承外环被固定在中间压板170的径向内部。此外轴承装置223具有一 个轴承内环225,该轴承内环被设置在变速器空心轴153的轴区段221 的径向外部。在轴承内环225与轴承外环224之间设有滚动体226。
轴承内环225在变速器侧在轴向上被固定在一个设置在变速器轴 153的轴台228上。在驱动装置侧上,轴承内环225通过一个挡圈229 来固定,该挡圈也被称为止动圈及被插入在变速器轴153上的环形槽 中。在轴承内环225的径向外部借助一个螺钉230固定一个保持环 231,通过该保持环使挡圈229压在变速器轴153的环形槽中。
变速器空心轴153最好直接地支承在一个(未示出的)变速器壳 体中。因此可对于离合器轴向支撑有利的是,将双离合器固定在空心 轴153上。由此可保证小的轴向间隙。
图9中表示与图6及7类似的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 的标号来指示。为了避免重复,对它们可参考以上图6及7中的描述。 以下仅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的区别。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离合器壳体部分168在径向上比上面所 述的实施例更向内伸。扭转减振器154的输出部件160的内齿部分166 及离合器壳体部分168的外齿部分167被设置在双离合器150的摩擦 片衬173,180的内径区域中。
此外,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轮毂部件175不是直接支承在变速 器实心轴152上,而是支承在一个轮毂支承部件235上。该轮毂支承 部件235基本上具有与变速器空心轴153相同的外径的、圆柱形壳区 段的构型。在轮毂支承部件235的驱动装置侧端部上设有一个轴承套 管236,它具有比轮毂支承部件235小的外径。该轴承套管236借助 一个滚针轴承237-该轴承也被称为导向轴承-可转动地支承在一 个保持体238中,后者借助螺钉156被固定在曲轴151上。
轮毂支承部件235的圆柱形壳区段也被称为固定区段239。轮毂 支承部件235的固定区段239的径向外部与第一离合器从动盘174的 轮毂部件175无相对转动地相连接。轮毂支承部件235借助一个螺钉 241被固定在变速器实心轴152的驱动装置侧端部上。轮毂支承部件 235的固定区段239在其变速器侧端部具有一个肩台242。通过该肩 台242使中间压板170的轴承装置243轴向上固定在变速器实心轴152 上。轴承装置243包括一个轴承外环244,它被固定在中间压板170 的径向内部。此外轴承装置243包括一个轴承内环,它被安装在轮毂 支承部件235的变速器侧端部的径向外部。轴承内环245在轴向上支 撑在肩台242上。在轴承内环245与轴承外环244之间设有滚动体246。
轴承装置243可预安装在轮毂支承部件235上及由此轴向上被固 定。在将双离合器150安装到离合器罩247中时,轮毂支承部件235 将被推套到变速器实心轴152的驱动装置侧端部上。在安装时用于将 轮毂支承部件235轴向地固定在变速器实心轴152上的螺钉241可很 好地被触及。离合器力的轴向支撑通过轮毂支承部件235上的肩台242 来实现。
通过轮毂部件175与轮毂支承部件235无相对转动的连接,在该 部件上也实现了离合器从动盘174与变速器实心轴152之间的转矩传 递。在此情况下特别有利的是,基于固定区段239的外径两个离合器 从动盘174,179可具有相同的轮毂几何结构。
图10中表示与图6及7类似的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使用相 同的标号来指示。为了避免重复,对它们可参考以上图6及7中的描 述。以下仅详细说明各个实施例的区别。
在图10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离合器壳体部分248被固定在中间 压板170上,该离合器壳体部分在径向上比前面所述的实施例更向内 伸。离合器壳体部分248的径向外部借助铆钉连接249被固定在中间 压板270上。在压板172的区域中离合器壳体部分248通过外齿部分 167与减振器输出部件160的内齿部分166无相对转动地连接。由离 合器壳体部分248的设有外齿部分167的区域径向向内地延伸出一个 连接部分252。连接部分252的径向内端通过一个轴承装置253支承 在变速器实心轴152上。轴承装置253包括一个轴承外环254及一个 轴承内环255。轴承内环255与轴承外环254之间设有滚动体256。 轴承外环254被固定在支承环257上,该支承环借助一个挡圈259在 向着曲轴151的轴向上被固定,该挡圈也被称为封环。在轴承装置253 的向着变速器的一侧上,第一离合器从动盘174的轮毂部件175无相 对转动地被安装在实心轴152上。轴承装置253被安装在变速器实心 轴152的一个轴区段261上,该轴区段被设置在变速器轴152的支承 颈201与轮毂部件175之间。
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轴承装置253被设置在驱动装置侧离 合器从动盘轮毂175,178之前。由此简化了轴向固定部分的安装。 但该结构具有其缺点,即轴承装置253不是最佳地设置在双离合器150 的重心下。
图11中放大地表示图8中具有轴承装置223的部分。在图11可 看出,轴承内环225具有一个基本上圆柱壳形的支承区段265,该支 承区段在变速器空心轴153的驱动装置侧端部上轴向上被固定在肩台 228与挡圈229之间。由支承区段265的驱动装置侧端部基本上径向 地向外延伸着一个固定区段267。在与支承区段265整体地连接的固 定区段267上借助螺钉230固定一个保持环231。在图11中可看到, 轴承装置223由板制件构成。在安装前螺钉230-它也被称为固定螺 钉-是松开的。由此保持环231可在轴向上运动及由此作到:预加 载的、开槽的挡圈229可被扩张。当具有轴承装置223的双离合器被 插在变速器空心轴153上时,可穿过第一离合器从动盘174中的开口 192来拧紧固定螺钉230。在拧紧固定螺钉230时径向内部锥形的保 持环231将这样地将挡圈231压合,以使得该挡圈接合在变速器空心 轴153的环形槽中。由此该双离合器在轴向上被固定。在拆卸的情况 下,则必需松开固定螺钉230。这时止动圈129基于其预应力张开。 为了轴向固定轴承装置223,视结构类型而定,也可使用卡钩或卡口 环来代替所述止动圈229。但在此情况下必需注意相应的安装部位, 例如在安装时可通过孔口192从外部接近。
图12中用透视图单独地表示具有内齿部分166的减振器输出部 件160及具有外齿部分167的离合器壳体部分168,它们如在图6及 7的转矩传递装置中那样。减振器输出部件160-也被称为离合器法 兰-作为板制件来实施。在减振器输出部件160的径向外部在直径 上相反端设有两个臂或指161,162。内齿166及外齿167被构造有倒 及倒圆角,它们被用作安装辅助部分。通过整个圆周上的大量齿数 及相同的齿形状,在组装期间易于达到插接啮合。为了在法兰的离合 器侧留有多的用于离合器的安装空间,该双质量飞轮法兰160在轴向 及径向上被作得窄。
离合器壳体部分168在变速器一侧具有一个法兰区域281,该区 域具有多个基脚282,283,284。在每个基脚中各设有多个透孔286, 287,288,它们用于被固定装置穿过。离合器壳体部分168的径向内 部具有一个加强边缘290。该加强边缘290用于使外齿部分167不希 望有的变形保持在很小程度上。
图13中放大地表示图12中的一个片段,其中减振器输出部件160 的内齿部分166与离合器壳体部分168的外齿部分167处于啮合。如 从图13中可看到的,离合器壳体部分168在轴向上用其外齿部分插 入到减振器输出部件160中。
图14至16中表示减振器输出部件160的各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所有这些实施例共同的是,两个臂或指161,162总是在直径上相反 端地从减振器输出部件160向外伸出。此外在所有这三个实施例中减 振器输出部件160被作得相对窄细。当通过双质量飞轮的弧形弹簧导 入力时具有在径向上膨胀的趋势。通过减振器输出部件160被接收在 刚性的离合器壳体部分168-它也被称为内部件-(见图12)上,使 变形量处于对于啮合可容许的程度上。
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齿部分166不是构成连续的,而是在 一些区域294,295上不设有齿部分。通过无齿部分的这些区域294, 295可进一步改善减振器输出部件160的变形特性。
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减振器输出部件160上在臂161,162 的区域中径向内部设有缝槽298,299。这些缝槽298,299延伸在径 向上,但不贯通。通过这些缝槽298,299可使减振器输出部件160 构造成弹性的。由此无需使用附加的部件可实现插接啮合的一种预加 载的方案。由此可减小磨损及避免噪音的问题。
图16中表示一个减振器输出部件160,它由两个半部分301,302 构成,这些半部分在连接部位304,305上彼此弹性地连接。由此可 改善减振器输出部件160中的力传递。此外可减小在减振器输出部件 160工作中的变形。另外双质量飞轮的多部件实施方式允许特别经济 的制造。当例如两个不对称的半部分301,302组合时,则可产生很 少冲压边角料地由板材来制造这些部分。
图17中表示一个实施例,其中双离合器310通过一个携动部件 311与曲轴151耦合。携动部件311的径向内部通过螺钉312固定在 曲轴312上。携动部件311的径向外部通过螺钉314被固定在离合器 壳体部分315上。在离合器壳体部分315上还固定一个中间压板316 (固定部分未示出)。在驱动装置侧,在中间压板316与压板317之 间可夹紧第一离合器从动盘319的摩擦片衬318。第一离合器从动盘 319通过一个减振装置320与第一离合器从动盘319的一个轮毂部件 321相耦合。轮毂部件321无相对转动地与轮毂支承部件322相连接, 后者借助螺钉323被固定在构成实心轴的变速器轴152上。
在变速器侧,在中间压板316与压板325之间可夹紧第二离合器 从动盘327的摩擦片衬326。第二离合器从动盘327通过另一减振装 置328与一个轮毂部件329相耦合,该轮毂部件无相对转动地被安装 在空心变速器轴153的驱动装置侧端部上。
轮毂支承部件322在其变速器侧端部具有一个环绕的肩台330, 在该肩台上在轴向上支撑着一个用于中间压板316的轴承装置333。 该轴承装置333包括一个轴承外环334,后者被固定在中间压板316 的径向内部。此外轴承装置333还包括一个轴承内环335,后者被安 装在轮毂支承部件322的径向外部。在轴承内环335与轴承外环334 之间设有滚动体336。
在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与以上所述实施例不同地不使用双质 量飞轮。由于显著的转矩负荷,在该实施例中在双离合器310与曲轴 151之间的连接不被作成插接连接。用一个箭头338表示在安装时通 向螺钉314的通道。在该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双离合器310与曲轴 151的连接通过携动盘311来实现。
在图6至16所示的实施例中,双离合器的操作力通过轴承装置 支撑在变速器输入轴的一个上。轴承装置同时以有利的方式用作离合 器的径向支撑。离合器可被预安装在离合器罩内。双质量飞轮可被预 安装在曲轴上。在组装期间离合器的连接借助插接啮合来形成。插接 啮合提供了离合器与曲轴振动的轴向振动去耦合。离合器对曲轴所需 的径向平衡通过减振器输出部件在双质量飞轮中的可运动性来实现。 内部带齿的减振器输出部件通过带外齿的离合器壳体部分来对中及 可在它们的接触部位上对双质量飞轮的这些部件进行平衡。
              参考标号表
1动力传动系                   3驱动单元
4曲轴                         5变速器
6双离合器                     8扭转振动减振装置
9螺钉连接                     10螺钉连接
11扭转振动减振装置的输入部件  12起动器齿圈
16弹簧装置                    18输出部件
19滑动-/摩擦环                20盘形弹簧
22离合器壳体部分              24铆钉连接
26中间压板                    28压板
29摩擦片衬                    31离合器从动盘
33轮毂部件                    35第一变速器输入
                                轴-实心轴
36第二变速器输入轴-空心轴     37滚动轴承
38轮毂部件                    39压板
40摩擦片衬                    42第二离合器从动盘
43轮毂部件                    44离合器壳体
46操作装置                    47操作装置
48操作杠杆                    49操作杠杆
51内法兰环                    52外法兰环
55挡圈                        61动力传动系
63驱动单元                    64曲轴
65变速器                      66双离合器
68螺钉连接                    70柔性板
71起动器齿圈                  72翼片
73支承板                   75螺钉连接
78中间压板                 79离合器壳体部分
88压板                     89摩擦片衬
91离合器从动盘             92扭转振动减振装置
93轮毂部件                 95第一变速器输入轴-实心轴
96第二变速器输入轴-空心轴  97滚针轴承
98管状轮毂部件             99铆接连接
100压板                    101摩擦片衬
102离合器从动盘            103扭转振动减振装置
104轮毂部件                106操作装置
107操作装置                108操作杠杆
109操作杠杆                117滚针轴承
140离合器总成              150双离合器
151曲轴                    152变速器轴
153变速器轴                154减振器
155输入部件                156螺钉
157部件                    158腔
159储能器                  160输出部件
161臂或指                  163摩擦-/滑动环
164盘形弹簧                166内齿部分
167外齿部分                168离合器壳体部分
169铆钉连接                170中间压板
171压板                    172压板
173摩擦片衬                174第一离合器从动盘
175轮毂部件152,153         178轮毂部件
179第一离合器从动盘        180摩擦片衬
181轴段               183轴承装置
184轴承装置           185轴承装置
186滚动体             188挡圈
189挡圈               190螺钉
191保持环             192在174中的开口
194离合器壳体         196操作装置
197操作装置           198操作杠杆
199操作杠杆           201支承颈
204盲孔               206滚针轴承(导向轴承)
220轴向插接连接       221轴段
223轴承装置           224轴承外环
225轴承内环           226滚动体
228肩台               229挡圈
230螺钉               231保持环
235轮毂支承部件       236轴承套
237滚针轴承           238保持体
239固定区段           241螺钉
242肩台               243轴承装置
244轴承外环           245轴承内环
246滚动体             247离合器罩
248离合器壳体部分     249铆钉连接
252连接部件           253轴承装置
254轴承外环           255轴承内环
256滚动体             257支承环
259止动装置           261轴段
265支承区段           267固定区段
281法兰区域         282基脚
283基脚             284基脚
286穿孔             287穿孔
288穿孔             290加强边缘
294区域             295区域
298缝槽             299缝槽
301半部             302半部
304连接点           305连接点
310双离合器         311携动部件
312螺钉             314螺钉
315离合器壳体       316中间压板
317压板             318摩擦片衬
319离合器从动盘     320减振装置
321轮毂部件         322轮毂支承部件
323在152上的螺钉    325压板
326摩擦片衬         327离合器从动盘
328减振装置         329在153上的轮毂部件
330肩台             333轴承装置
334轴承外环         335轴承内环
326滚动体           338箭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双质量飞轮 2020-05-16 1019
双质量飞轮 2020-05-13 167
一种双质量飞轮 2020-05-16 114
一种双质量飞轮 2020-05-16 592
改进的双质量飞轮 2020-05-16 562
双质量飞轮 2020-05-12 175
双质量飞轮 2020-05-15 485
一种双质量飞轮及汽车 2020-05-17 689
双质量飞轮及动力总成 2020-05-18 37
双质量飞轮 2020-05-14 35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