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盖组件

阅读:908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离合器盖组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供一种可降低因磨损引起的杆 位置 变化的 离合器 盖组件。包括离合器盖组件1、离合器盖2、第1锥形 弹簧 41、杆7、杆 支撑 机构5。杆支撑机构5,以第1旋 转轴 P1为中心相对离合器盖2可旋转地支撑杆7的同时,根据杆7相对离合器盖2的姿势变化调整第1 旋转轴 P1相对离合器盖的轴向位置。,下面是离合器盖组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离合器盖组件,其包括:
离合器盖;
压盘,配置成相对所述离合器盖可轴向移动;
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离合器盖与所述压盘之间,用于朝轴向按压所述压盘;
杆,可旋转地与所述压盘相连接;
支撑机构,以第1旋转轴为中心相对所述离合器盖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杆的同时,根据所述杆相对所述离合器盖的姿势变化调整所述第1旋转轴相对所述离合器盖的轴向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支撑机构包括:
支撑部件,可旋转地与所述杆相连;
转换部,将所述杆相对所述离合器盖的移动转换为所述支撑部件相对所述离合器盖的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部,仅将所述压盘朝远离所述离合器盖的方向移动时的所述杆的移动转换为所述支撑部件相对所述离合器盖的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合器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部包括:
检测部件,配置成随着所述杆的移动可相对所述离合器盖轴向移动;
传递机构,将所述检测部件相对所述离合器盖的轴向移动传递给所述支撑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机构将所述检测部件的移动传递给所述支撑部件,以使所述支撑部件的轴向移动量小于所述检测部件的轴向移动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件在轴向上与所述杆相抵接;
所述转换部具有将所述检测部件压向所述杆的按压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相比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具有可旋转地与所述杆相连的第1端、和形成有外螺纹的第2端;
所述传递部件具有第1传递部件和第2传递部件,所述第1传递部件随着所述检测部件的轴向移动进行旋转、所述第2传递部件具有旋入所述第2端外螺纹内螺纹且随着所述第1传递部件的旋转相对所述支撑部件进行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传递部件具有在轴向上与所述检测部件相抵接的第1齿轮部、和与所述第1齿轮部可一体旋转地相连的第2齿轮部;
所述第2传递部件,具有与所述第2齿轮部相啮合的第3齿轮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离合器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传递部件,配置在所述离合器盖的所述压盘相反侧,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离合器盖相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部件,具有安装在所述离合器盖上且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1传递部件的框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以第2旋转轴为中心可进行旋转地与所述压盘相连;
所述第2旋转轴与所述第1旋转轴相比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

说明书全文

离合器盖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离合器装置中的离合器盖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切断从发动机向变速箱的动传递,过去一直采用离合器装置。离合器装置包括安装在发动机飞轮上的离合器盖组件和安装在变速箱输入轴上的离合器盘组件。一旦,离合器盘组件的摩擦片被离合器盖组件的压盘按压在飞轮,则通过离合器盘组件从发动机向变速箱传递动力。另一方面,一旦压盘被释放机构向远离飞轮的方向驱动,离合器装置中的动力传递则被切断。
[0003] 一旦摩擦片产生磨损,动力传递时压盘的位置会靠近飞轮,用于驱动压盘的杆的姿势也发生变化。杆的前端与释放机构的释放部件相接触
[0004] 但是,即使摩擦片产生磨损,动力传递时释放部件的位置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一旦摩擦片产生磨损,会有过多的力作用在杆与释放部件之间,带来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因磨损引起的杆位置变化的离合器盖组件。
[0006] 本发明涉及的离合器盖组件,其包括离合器盖、弹性部件、杆、杆支撑机构。压盘配置成相对离合器盖可轴向移动。弹性部件,配置在离合器盖与压盘之间,将压盘朝轴向按压。杆可旋转地与压盘相连接。杆支撑机构,以第1旋转轴为中心相对离合器盖可旋转地支撑杆的同时,根据杆相对离合器盖的姿势变化调整第1旋转轴相对离合器盖的轴向位置。
[0007] 由于该离合器盖组件中,根据杆相对离合器盖的姿势变化,通过杆支撑机构调整第1旋转轴相对离合器盖的轴向位置,因此即使摩擦片产生磨损,动力传递时杆的姿势也难以发生变化。
[0008] 发明效果
[0009] 因此,利用该离合器盖组件,可降低因摩擦片的磨损而引起的释放冲程的变化。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离合器盖组件的平面图;
[0011] 图2为图1的II-II剖面图;
[0012] 图3为图1的III-III剖面图;
[0013] 图4为杆支撑机构周围的平面放大图;
[0014] 图5为杆支撑机构周围的剖面放大图;
[0015] 图6为杆支撑机构周围的斜视图;
[0016] 图7为检测部件及爪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8为离合器盖的部分平面图;
[0018] 图9(A)为框架侧面图、(B)为框架侧面图、(C)为框架平面图;
[0019] 图10(A)为显示按压负载的曲线图、(B)为显示释放负载的曲线图;
[0020] 图11为显示杆的运动的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说明
[0022] 1 离合器盖组件
[0023] 2 离合器盖
[0024] 3 离合器盘组件
[0025] 41 第1锥形弹簧(弹性部件的一例子)
[0026] 42 第2锥形弹簧
[0027] 5 杆支撑机构
[0028] 51 支撑部件
[0029] 51a 第1端
[0030] 51b 第2端
[0031] 52 第2传递部件
[0032] 52a 第3齿轮
[0033] 53 第1传递部件
[0034] 53c 第1齿轮部
[0035] 53a 第2齿轮部
[0036] 54 按压部件
[0037] 55 检测部件
[0038] 57 爪部
[0039] 58 转换部
[0040] 59 框架
[0041] 6 压盘
[0042] 7 杆
[0043] 71 第1端
[0044] 72 第2端
[0045] 8 释放机构
[0046] 9 飞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下面,结合图1至图11对离合器盖组件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中所示的O-O线是离合器盖组件1的旋转中心。
[0048] 如图1所示,离合器盖组件1是用于切断从发动机(图中未示出)向变速箱(图中未示出)的动力传递的装置,安装在发动机的飞轮9上。飞轮9与离合器盖组件1之间配置有离合器盘组件3。离合器盘组件3与变速箱的输入轴(图中未示出)相连。通过释放机构8(图2)的动作,解除从发动机向变速箱的动力传递。
[0049] 如图1及图2所示,离合器盖组件1主要包括离合器盖2、第1锥形弹簧41(弹性部件的一例子)、第2锥形弹簧42、压盘6、4根杆7、4个杆支撑机构5。
[0050] <离合器盖>
[0051] 如图1及图2所示,离合器盖2为大致成环状的部件,被固定在飞轮9上。离合器盖2容纳有第1锥形弹簧41、第2锥形弹簧42及压盘6。离合器盖2具有盖主体21、从盖主体21向压盘6侧突出的四个支撑突出部25、从盖主体21向与压盘6相反的一侧突出的4个容纳部23。
[0052] 如图2所示,支撑突出部25与第1锥形弹簧41的内周部相抵接,并成圆弧状延伸。如图1所示,在相邻的支撑突出部25的圆周方向之间配置有容纳部23。容纳部23配置在与杆支撑机构5相对应的位置。通过容纳部23,确保离合器盖2内的大的空间(特别是,杆7与杆支撑机构5连接部分周围的空间)。
[0053] 此外,如图8所示,容纳部23中形成有贯穿孔23a、容纳孔23b、凹部23c。贯穿孔23a中插入有杆支撑机构5的支撑部件51(后述)。容纳孔23b中配置有杆支撑机构5的构成部件(后述)。如图3所述,凹部23c为向压盘6侧凹陷的圆形部分,如图8所示,凹部
23c的中心与贯穿孔23a的中心大致相同。如图3所示,第2传递部件52的突出部52b嵌入凹部23c。
[0054] <压盘>
[0055] 压盘6是用于将离合器盘组件3的摩擦片32压向飞轮9的部件,被设置成与摩擦片32可进行滑动。压盘6与摩擦片32相邻配置。具体而言,如图1及图3所示,压盘6包括被设置成与摩擦片32可进行滑动的环状压盘主体61、4对连接部63、多个支撑突起62。
[0056] 压盘主体61,通过4组传力片29与离合器盖2相连。还有,压盘主体61,被4根导轴28相对离合器盖2可轴向移动地支撑着。根据这些构成,压盘6相对离合器盖2可轴向移动,且可一体旋转。
[0057] 1对连接部63上可旋转地连接有杆7。具体而言,1对连接部63上固定有第2销轴45。如后述,杆7的第1端71通过第2销轴45与1对连接部63相连。
[0058] 支撑突起62,从压盘主体61向第1锥形弹簧41侧突出,与离合器盖2的支撑突出部25相比配置在更靠半径方向外侧。支撑突起62与第1锥形弹簧41的外周部相抵接。
[0059] <第1锥形弹簧>
[0060] 第1锥形弹簧41是为了朝轴向按压压盘6而设置的。具体而言,如图1及图2所示,第1锥形弹簧41为环状部件,配置在压盘6与离合器盖2之间。第1锥形弹簧41的负载特性具有例如图10(A)的曲线F41所示的特性。图10(A)的横轴表示压盘6的轴向位置,第1锥形弹簧41没有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与横轴的原点相对应。图2所示的起始(即,摩擦片32没有磨损时)的动力传递时的状态,与图10(A)中所示的安装位置S1相对应。一旦摩擦片32产生磨损,动力传递时压盘6会逐渐向左侧移动。在使用区域H1(从安装位置S1到磨损极限位置S2的区域)确保有所需的按压负载。
[0061] 如图2所示,第1锥形弹簧41的外周部在轴向上与压盘6的支撑突起62相抵接,第1锥形弹簧41的内周部在轴向上与离合器盖2的支撑突起部25相抵接。图2中压盘6被第1锥形弹簧41压向飞轮9侧,摩擦片32被夹在飞轮9与压盘6之间。
[0062] 此外,如图5所示,第2锥形弹簧42具有4个缺口43。缺口43形成在第1锥形弹簧41的内周部。缺口43中配置有压盘6的一对连接部63。
[0063] <第2锥形弹簧>
[0064] 第2锥形弹簧42是为了辅助第1锥形弹簧41的按压力而设置。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第2锥形弹簧42被夹在第1锥形弹簧41的外周部与离合器盖2之间。第2锥形弹簧42通过第1锥形弹簧41在轴向上按压压盘6。而且,如图10(A)所示,第2锥形弹簧42的负载特性F42被设定成使得第1锥形弹簧41及第2锥形弹簧42的按压力之和在使用区域H1大致恒定。通过设置第2锥形弹簧42,即使摩擦片32产生磨损,压盘6按压摩擦片32的力也能大致恒定,如图10(B)所示,可降低释放负载因磨损而引起的变动。因此,离合器盖组件1还可应用于AMT(Automatic Manual Transmission-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0065] <杆>
[0066] 杆7是为了在轴向上驱动压盘6而设置。与膜片弹簧型不同,在该实施例中,第1锥形弹簧41与杆7为不同的部件。如图1~图3所示,杆7被杆支撑机构5(后述)以第1旋转轴P1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撑着。杆7以第2旋转轴P2为中心可进行旋转地与压盘6相连。杆7具有可旋转地与压盘6相连的第1端71、被释放机构8压向飞轮9侧的第2端
72。
[0067] 杆7通过第1销轴44与支撑部件51的第1端51a相连。第1旋转轴P1指的是圆柱状第1销轴44的中心轴。杆7的第一端71通过第2销轴45与压盘6的1对连接部63相连。第2旋转轴P2指的是圆柱状第2销轴45的中心轴。
[0068] 第1旋转轴P1配置在第1端71与第2端72之间,与第1旋转轴P1相比第2旋转轴P2配置在更靠半径方向外侧。与第2端72相比第1旋转轴P1被配置得更靠近第1端71。因此,一旦将杆7的第2端72压向飞轮9,以较小的力可使压盘6朝远离飞轮9的方向移动。一旦压盘6朝远离飞轮9的方向移动,摩擦片32相对压盘6及飞轮9可进行旋转,因此,从发动机向变速箱的动力传递被切断。
[0069] 如图10(B)所示,由于除了第1锥形弹簧41外,第2锥形弹簧42也辅助性地向压盘6施加弹力,所以图10(A)中表示的释放区域H2的按压负载大致恒定。因此,如图10(B)所示,释放负载(作用于杆7第2端72的负载)在有效冲程ST2中也大致恒定。
[0070] 在这里,有效冲程ST2指的是与释放区域H2相对应的释放冲程ST(杆7的第2端72的轴向移动量)中可实际驱动压盘6的冲程。释放冲程ST中有效冲程ST2之外的冲程为压盘6不发生移动的无效冲程ST1。由于无效冲程ST1起因于杆7的弹性变形,因此通过提高杆7的刚性,可缩短无效冲程ST1。
[0071] 该离合器盖组件1中,由于杆7例如通过锻造铸造而制造,因此与膜片弹簧的杆相比,杆7的刚性大幅提高。因此,如图10(B)所示,可缩短无效冲程ST1,提高释放时离合器装置的反应灵敏度。
[0072] <杆支撑机构>
[0073] 杆支撑机构5以第1旋转轴P1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撑杆7,且被安装在离合器盖2上。而且,杆支撑机构5具有抑制因摩擦片32的磨损而导致动力传递时第2端72的位置发生变化的功能。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杆支撑机构5根据杆7相对离合器盖2的姿势变化调整第1旋转轴P1相对离合器盖2的轴向位置。如图3所示,杆支撑机构5具有支撑部件51、转换部58。
[0074] 支撑部件51可旋转地与杆7相连。支撑部件51具有可旋转地与杆7相连的第1端51a、和形成有外螺纹的第2端51b。支撑部件51插入形成于离合器盖2的贯穿孔23a(参照图3及图8)。第1端51a配置在离合器盖2的内侧(更具体而言,离合器盖2与压盘6之间),第2端51b向离合器盖2的与压盘6相反的一侧突出。第2端51b旋入第2传递部件52的内螺纹中。
[0075] 转换部58将杆7相对离合器盖2的移动转换为支撑部件51相对离合器盖2的轴向移动。转换部58仅将压盘6朝远离离合器盖2的方向移动时杆7的移动转换为支撑部件51相对离合器盖2的轴向移动。转换部58具有框架59、检测部件55、爪部57、弹簧55b、按压部件54、第1传递部件53、第2传递部件52。将检测部件55相对离合器盖2的轴向移动传递给支撑部件51的传递机构包括第1传递部件53及第2传递部件52。
[0076] 框架59固定在离合器盖2上,支撑检测部件55、按压部件54及第1传递部件53。如图9(A)~(C)所示,框架59具有主体部59a、凸缘59b、导向部59c。主体部59a插入形成于容纳部23的容纳孔23b中,且具有孔59e。孔59e中插入有第1传递部件53的轴53b。
凸缘59b固定在离合器盖2的容纳部23中。凸缘59b配置在离合器盖2的外侧。导向部
59c是用于导引检测部件55的部分,具有导向孔59d。导向孔59d中插入有检测部件55。
导向部59c配置在离合器盖2的内侧。
[0077] 检测部件55为细长的棒状部件,配置成随着杆7的移动而相对离合器盖2轴向移动。检测部件55被框架59的导向部59c可轴向移动地支撑着。检测部件55在轴向上与杆7相抵接。
[0078] 按压部件54为弯曲的板簧,将检测部件55压向杆7。按压部件54具有第1端54a、第2端54b。第1端54a被固定于离合器盖2的容纳部23。第2端54b与检测部件55相抵接。按压部件54预先以弹性变形的状态被固定于容纳部23,以使释放时检测部件55保持被压向杆7的状态。
[0079] 检测部件55上可旋转地安装有爪部57。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检测部件55具有凹部55a,爪部57配置在凹部55a内。爪部57被检测部件55可旋转地支撑,且配置成以旋转轴D为中心相对检测部件55可进行旋转。此外,凹部55a内配置有弹簧55b,弹簧55b被夹持在爪部57与检测部件55之间。弹簧55b将爪部57压向挡件55c。爪部57被设置成插入凹部55a内。爪部57具有端面57a、倾斜面57b。一旦轴向或横向的力作用于爪部57的倾斜面57b,爪部57则进入凹部55a内,一旦倾斜面57b上没有作用力,爪部57则返回至图6及图7表示的状态。另一方面,即使轴向的力作用于爪部57的端面57a,因挡件55c爪部57也不会从凹部55a向外侧脱落。因此,一旦轴向的力作用于爪部57的端面57a,爪部57及检测部件55则在轴向上成一体移动。
[0080] 第1传递部件53配置成随着检测部件55的轴向移动而相应地进行旋转,且可旋转地被框架59支撑着。第1传递部件53具有第1齿轮部53c、轴53b、第2齿轮部53a。轴53b被框架59的主体部59a可旋转地支撑着。第1齿轮53c及第2齿轮53a分别被固定在轴53b的两端。即,第1齿轮部53c及第2齿轮部53a配置成可一体旋转。第1齿轮部
53c及第2齿轮部53a穿过容纳部23的容纳孔23b而露到离合器盖2的外侧。
[0081] 上述爪部57被挂在第1齿轮部53c上。第1齿轮部53c的多个齿向一侧倾斜。多个齿中之一与爪部57的端面57a在轴向上相抵接。一旦检测部件55相对离合器盖2向与压盘6相反的一侧移动,第1齿轮部53c则与爪部57的端面57a相抵接。此时,由于爪部57因挡件55c而维持图7所示的姿势,因此第1齿轮部53c被爪部57按压且向R11侧进行旋转。
[0082] 另一方面,一旦检测部件55相对离合器盖2向压盘6侧移动,爪部57的倾斜面57b则与第1齿轮部53c相接触。一旦力作用于倾斜面57b,爪部57则进入检测部件55的凹部55a内,因此第1齿轮部53c不旋转。如上所述,第1齿轮部53c及爪部57构成所谓棘轮机构。因此,只有检测部件55的单向运动(更具体而言,相对离合器盖2向与压盘6相反的一侧的移动)被传递给第1传递部件53。
[0083] 第2齿轮部53a,例如为冠齿轮,与第2传递部件52的第3齿轮部52a相啮合。检测部件55的轴向运动通过第1传递部件53被传递至第2传递部件52。
[0084] 第2传递部件52配置在离合器盖2的与压盘6相反的一侧,在轴向上与离合器盖2相抵接。第2传递部件52随着第1传递部件53的旋转而相对支撑部件51进行旋转。具体而言,第2传递部件52具有第3齿轮部52a、从第3齿轮部52a突出的突出部52b、内螺纹52c。第3齿轮部52a,例如为正齿轮,与第1传递部件53的第2齿轮部53a相啮合。支撑部件51的第1端51a旋入内螺纹52c中。此外,突出部52b嵌入形成于离合器盖2的容纳部23中的凹部23c,且在轴向上与凹部23c相抵接。第2传递部件52防止支撑部件51相对于离合器盖2向压盘6侧移动。还有,一旦第2传递部件53相对支撑部件51进行旋转,支撑部件51相对离合器盖2的轴向位置将发生变化。因此,一旦第1传递部件53进行旋转,第2传递部件52则相对支撑部件51进行旋转,其结果,支撑部件51相对离合器盖2在轴向上移动。
[0085] 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确定第1传递部件53及第2传递部件52的结构,以使支撑部件51相对于离合器盖2的轴向移动量小于检测部件55相对于离合器盖2的轴向移动量。即,在转换部58从检测部件55至支撑部件51之间降低检测部件55的移动速度。
[0086] 此外,如图3及图11所示,如果将检测部件55的中心轴C3与线E的交点作为检测点P4,检测点P4则配置在第1旋转轴P1与触点P3之间。如图11所示,第1旋转轴P1至检测点P4的距离L12比第1旋转轴P1至第2旋转轴P2的距离L11长。通过将距离L12设计得较长,检测部件55的轴向移动量变大,易检测杆7的姿势变化。
[0087] <离合器盖组件的动作>
[0088] 图3所示的状态中,压盘6被第1锥形弹簧41压向飞轮9侧,摩擦片32被夹持在压盘6与飞轮9之间。因此,该状态下,飞轮9的旋转通过离合器盘组件3被传递到变速箱的输入轴。
[0089] 切断动力传递时,杆7的第2端72被释放机构8压向飞轮9侧(离合器盘组件3侧)。其结果,杆7以第1旋转轴P1为中心进行旋转,压盘6被朝离合器盖2侧(与飞轮9相反的一侧)驱动。一旦压盘6被朝离合器盖2侧驱动,摩擦片32可相对压盘6及飞轮9进行旋转,因此通过离合器盘组件3切断动力传递。
[0090] 如图11所示,例如第1旋转轴P1相对于离合器盖2的位置恒定时,一旦摩擦片32产生磨损,由于摩擦片32变薄,动力传递时的压盘6的轴向位置向飞轮9侧移动。例如,假设磨损量为L2时,与第1旋转轴P1及第2旋转轴P2垂直的线E以第1旋转轴P1为中心进行旋转,线E从最初位置EO变化至磨损位置E2。其结果,杆7的第2端72与释放机构8的触点P3移到了磨损位置P32。
[0091] 但是,利用该离合器盖组件1,通过杆支撑机构5可降低伴随磨损的触点P3的移动量。具体而言,一旦摩擦片32磨损且压盘6的轴向位置向飞轮9侧移动,杆7则以第1旋转轴P1为中心进行旋转,且杆7的第2端72向与飞轮9相反的一侧移动。此时,检测部件55被杆7按压,且相对离合器盖2向与飞轮9相反的一侧移动。那么,杆支撑机构5的爪部
57的位置仅在轴向上偏移磨损量L2,所以爪部57在轴向上按压第1齿轮部53c的齿。其结果,第1传递部件53相对框架59仅旋转与磨损量L2相对应的度。由于第1传递部件
53的第2齿轮部53a与第2传递部件52相啮合,因此,一旦第1传递部件53进行旋转,第
2传递部件52相对支撑部件51进行旋转。由于支撑部件51的第2端51b旋入第2传递部件52的内螺纹52c中,因此,一旦第2传递部件52进行旋转,支撑部件51则相对离合器盖
2在轴向上移动。例如,支撑部件51向压盘6侧仅移动移动量L1。其结果,如图11所示,即使第2旋转轴P2因磨损量L2移动至磨损位置P21,与此相对应地第1旋转轴P1移动至磨损位置P11。因此,线E的变化最后停留在磨损位置E1,尽管触点P3大致向半径方向外侧移动至磨损位置P31,但触点P3在轴向上几乎不移动。
[0092] 如上所述,该离合器盖1组件中,根据杆7相对离合器盖2的姿势变化,通过杆支撑机构5调整第1旋转轴P1相对离合器盖2的轴向位置,因此即使摩擦片32产生磨损,杆7与释放机构8的触点P3也很难在轴向上移动。即,可降低因摩擦片32的磨损引起的释放冲程的变化。
[0093] <其他实施例>
[0094]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改。另外,对实质上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功能的结构,赋予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0095] (1)虽然检测部件55被按压部件54压向杆7,但检测部件55还可通过销轴等部件与杆7相连。此时,不需要按压部件54。
[0096] (2)转换部58的构成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第1传递部件53的第2齿轮部53a,还可用伞齿轮代替冠齿轮。当第2齿轮部53a为伞齿轮时,优选第2传递部件52的第
3齿轮部52a也是伞齿轮。
[0097] (3)第1锥形弹簧41,只要是向压盘6赋予弹力的部件即可,例如还可为螺旋弹簧。利用螺旋弹簧时,可将图10(A)中摩擦片32的使用区域H1设定成较大,可容易地延长离合器装置的耐用年限。
[0098] (4)杆支撑机构5及杆7的数量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单向离合器组件 2020-05-12 864
离合器组件 2020-05-11 525
离合器组件 2020-05-11 27
离合器组件 2020-05-11 805
离合器组件 2020-05-11 167
离合器组件 2020-05-11 703
前桥离合器组件 2020-05-12 968
离合器盖组件 2020-05-13 482
离合器组件 2020-05-11 897
离合器组件 2020-05-11 90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