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液压发动机

阅读:30发布:2020-07-20

专利汇可以提供活塞式液压发动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活塞 式液压 发动机 ,将传统的往复式 内燃机 和单活塞 液压缸 集成为一体,液压活塞直接推动油液做功于驱动机构。一个压油缸和两个工作 气缸 的组合既有传统的内燃机的四冲程的工作模式又省去了传统内燃机中将活塞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 曲柄 连杆 机构 和动 力 平衡机构,缩短了传动链,实现了动力传动装置柔性调节;因为有传统内燃机的往复式的四冲程工作模式又对外作功采用调节驱动机构的流量而控制本活塞式液压发动机的开启关闭,从而控制活塞式液压发动机的喷油 频率 ,所有较传统的往复式内燃机油更好的燃油经济性。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省去了不同运动形式之间的反复转换,将 能量 更多的用于作功。,下面是活塞式液压发动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活塞式液压发动机采用一种液压控制的循环工作机制,其特征在于拥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工作气缸,包括第一工作气缸(1)、第二工作气缸(2)、压油缸(10)、压油活塞(11)、压油活塞缸(9),所述压油缸通过导管经第一液控单向(31)、第四单向阀(35)与所述第一工作气缸连接,所述压油缸通过导管连接第二液控单向阀(32)、第五单向阀(36)与所述第二工作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工作气缸经第十二单向阀(37)、第二工作气缸经第十三单向阀(38)通过导管经蓄能器(40)与液压执行元件连接,所述压油活塞安装在所述压油缸内由所述压油活塞缸控制,所述压油活塞缸为双作用单杆缸与压油控制回路连接,所述压油缸在所述压油活塞的起始位置为进油口此进油口通过第六单向阀(59)连接工作油液油箱;
还包括第一动活塞(3)、第二动力活塞(4)、第一压气活塞(5)、第二压气活塞(6)、第一压气活塞缸(12)、第二压气活塞缸(13)、第一进气道(55)、第一排气道(56)、第二进气道(64)、第二排气道(65),所述动力活塞安装在所述工作气缸内无固定连接点,所述第一压气活塞安装在所述第一工作气缸另一端由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控制,所述第二压气活塞安装在所述第二工作气缸另一端由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控制,所述压气活塞缸为双作用单杆缸与压气和燃油喷射控制回路连接,所述第一工作气缸侧开设第一进气道、第一排气道,所述第二工作气缸侧部开有第二进气道、第二排气道,所述动力活塞为内凹型,所述压气活塞为内凹型,动力活塞和压气活塞组成一个燃烧室
还包括第一进气(16)、第二进气门(17)、第一排气门(14)、第二排气门(15)、第一燃油喷油器(57)、第二燃油喷油器(58),所述进气门、排气门分别和单作用单杆缸为整体靠弹簧力返回行程,所述燃油喷油器与单作用单杆缸为整体,所述第一进气门、第一排气门对应所述第一进气道、第一排气道安装,所述第二进气门、第二排气门对应所述第二进气道、第二排气道安装,所述燃油喷油器安装工作气缸的侧部对应燃烧室的中间点,所述进气门由连接的吸气控制回路控制,所述排气门由连接的排气控制回路控制,所述燃油喷油器高压端连接压气和燃油喷射控制回路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
还包括液压(8)、电动机(7)、溢流阀(53)、第一单向阀(54)、第一减压阀(66)、第二减压阀(60)、第二单向阀(61)、第三单向阀(62)第十一单向阀(63)、第七压力传感器(69),所述液压泵、电动机安装在一起启动时往压油控制回路和吸气控制回路供油,第七压力传感器只为控制电动机断电并关闭;
综上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其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压油控制回路、排气控制回路、吸气控制回路、压气和燃油喷射控制回路、启动和循环控制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其压油控制回路包括:压油缸(10)、压油活塞(11)、压油活塞缸(9)、换向阀(18)、第一流量控制阀(27)、第二流量控制阀(28)、第一行程阀(25)、第二行程阀(26)、第一液控单向阀(31)、第二液控单向阀(32)、第四单向阀(35)、第五单向阀(36)、第六单向阀(59)、第九单向阀(29)、第十单向阀(30),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分别连接所述压油活塞缸的左腔和右腔,所述第一行程阀、第二行程阀分别安装在所述压油缸的所述压油活塞行程起始处和行程返回处,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起开关作用控制所述压油缸向所述工作气缸注油,所述压油缸通过第六单向阀连接工作油液油箱,使油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向压油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其第一工作气缸的排气控制回路包括:第一排气门(14)、第三液控单向阀(41)、第一电磁换向阀(19)、第一压力继电器(33),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排气门、第一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压力继电器并联在第一工作气缸进油的管路上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工作,所述第三液控单向阀高压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控制的所述第一排气门和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油路上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用于所述排气门泄压,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起开关阀作用;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其第二工作气缸的排气控制回路包括:第二排气门(15)、第六液控单向阀(42)、第二电磁换向阀(20)、第二压力继电器(34),所述第二换向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排气门、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二压力继电器并联在第二工作气缸进油的管路上并控制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工作,所述第六液控单向阀高压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控制的所述第二排气门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油路上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用于所述排气门泄压,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起开关阀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其第一工作气缸吸气控制回路包括:第一压气活塞(5)、第一压气活塞缸(12)、第一进气门(16)、第三压力继电器(49)、第四液控单向阀(43)、第三电磁换向阀(21)、第五液控单向阀(45),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进气门、第五液控单向阀和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吸气端油口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进气门打开和第五液控单向阀导通同时往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左端注油,所述第四液控单向阀的高压端并联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控制第一进气门的油路,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所述第三压力继电器并联在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的吸气端油口的油路上控制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工作,所述第五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为控制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的压气回路泄压。所述第四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控制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的吸气回路泄压;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其第二工作气缸吸气控制回路包括:第二压气活塞(6)、第二压气活塞缸(13)、第二进气门(17)、第四压力继电器(50)、第七液控单向阀(44)、第四电磁换向阀(22)、第八液控单向阀(46),所述第四换向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进气门、第八液控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吸气端油口,分别控制所述第二进气门打开和第八液控单向阀导通,同时往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吸气端注油。所述第七液控单向阀的高压端并联所述第二进气门油路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所述第四压力继电器并联在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的吸气端油口的油路上控制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工作,所述第八液控单向阀反向安装为控制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的压气回路泄压。所述第七液控单向阀反向安装为控制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的吸气回路泄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第一工作气缸压气和燃油喷射控制回路包括:第一压气活塞(5)、第一压气活塞缸(12)、第五电磁换向阀(23)、第五压力继电器(51)、第七单向阀(47)、第九液控单向阀(67)、第一燃油喷油器(57),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第七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油口,所述第五压力继电器并联在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通往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油口的油路上。所述第五液控单向阀高压端并联在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油口的油路上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所述第五压力继电器控制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换向,所述第五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控制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的泄压与保压,所述第九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连接第一压气活塞缸,所述第一燃油喷油器高压端连接第五电磁换向阀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的第二工作气缸压气和燃油喷射控制回路包括:第二压气活塞(6)、第二压气活塞缸(13)、第六电磁换向阀(24)、第六压力继电器(52)、第八单向阀(48)、第十液控单向阀(68)、第二燃油喷油器(58),所述第六换向阀通过所述第八单向阀连接第二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油口,所述第六压力继电器并联在所述第六换向阀通往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油口的油路上,所述第八液控单向阀高压端并联在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油口的油路上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所述第六压力继电器控制所述换向阀换向,所述第六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控制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的泄压与保压,所述第十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连接第二压气活塞缸,所述第二燃油喷油器高压端连接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启动和循环控制回路:包括液压泵(8)、电动机(7)、溢流阀(53)、第一单向阀(54)、第一减压阀(66)、第二减压阀(60)、第二单向阀(61)、第三单向阀(62)、第十一单向阀(63)、第七压力传感器(69),所述液压泵高压端连接压油控制回路和排气控制回路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所述溢流阀并联主管路起稳压溢流作用,所述第一减压阀、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为第二工作气缸排气门控制回路和压油控制回路提供稳定的工作油压。所述第二减压阀、第三单向阀为第一工作气排气门控制回路和压油控制回路提供稳定的工作油压,第七压力传感器只为控制电动机断电关闭。

说明书全文

活塞式液压发动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塞式液压发动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显现,对发动机的节能和环保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一方面致于对传统发动机的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渴望新的动力装置的出现。活塞式液压发动机是一种将传统往复式活塞内燃机和液压油缸集成一体的四冲程新型发动机装置。
[0003] 从结构上看是将内燃机和液压缸合并为一体,将内燃机的燃烧所产生的热能直接推动液压缸活塞,使其将油液加压对外做功。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可分为工作气缸和压油缸两大部分组成,根据输出功率的不同可分为单缸、双缸和多缸,本文重点介绍双缸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可分为压油机构.配气机构.作功机构.启动机构组成。活塞式液压发动机依次是排气注油、进气、压气、做功四个行程。
[0004] 在活塞式液压发动机的研究工作中,其结构的合理性设计和优化是其发展的一个重点工作。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将传统内燃机的活塞与活塞液压缸连为一体,使得动力装置较传统内燃机减少附属机构,提高能效,使能效柔性输出。
[0006]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活塞式液压发动机采用一种液压控制的循环工作机制,其特征在于拥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工作气缸,包括第一工作气缸、第二工作气缸、压油缸、压油活塞、压油活塞缸,所述压油缸通过导管经第一液控单向、第四单向阀与所述第一工作气缸连接,所述压油缸通过导管连接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五单向阀与所述第二工作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工作气缸经第十二单向阀、第二工作气缸经第十三单向阀通过导管经蓄能器与液压执行元件连接,所述压油活塞安装在所述压油缸内由所述压油活塞缸控制,所述压油活塞缸为双作用单杆缸与压油控制回路连接,所述压油缸在所述压油活塞的起始位置为进油口此进油口通过第六单向阀连接工作油液油箱;
[0008] 还包括第一动力活塞、第二动力活塞、第一压气活塞、第二压气活塞、第一压气活塞缸、第二压气活塞缸、第一进气道、第一排气道、第二进气道、第二排气道,所述动力活塞安装在所述工作气缸内无固定连接点,所述第一压气活塞安装在所述第一工作气缸另一端由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控制,所述第二压气活塞安装在所述第二工作气缸另一端由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控制,所述压气活塞缸为双作用单杆缸与压气和燃油喷射控制回路连接,所述第一工作气缸侧开设第一进气道、第一排气道,所述第二工作气缸侧部开有第二进气道、第二排气道,所述动力活塞为内凹型,所述压气活塞为内凹型,动力活塞和压气活塞组成一个燃烧室
[0009] 还包括第一进气、第二进气门、第一排气门、第二排气门、第一燃油喷油器、第二燃油喷油器,所述进气门、排气门分别和单作用单杆缸为整体靠弹簧力返回行程,所述燃油喷油器与单作用单杆缸为整体,所述第一进气门、第一排气门对应所述第一进气道、第一排气道安装,所述第二进气门、第二排气门对应所述第二进气道、第二排气道安装,所述燃油喷油器安装工作气缸的侧部对应燃烧室的中间点,所述进气门由连接的吸气控制回路控制,所述排气门由连接的排气控制回路控制,所述燃油喷油器高压端连接压气和燃油喷射控制回路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
[0010] 还包括液压电动机、溢流阀、第一单向阀、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十一单向阀、第七压力传感器-,所述液压泵、电动机安装在一起启动时往压油控制回路和吸气控制回路供油,第七压力传感器只为控制电动机断电关闭;
[0011] 综上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其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压油控制回路、排气控制回路、吸气控制回路、压气和燃油喷射控制回路、启动和循环控制回路。
[0012] 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其压油控制回路包括:压油缸、压油活塞、压油活塞缸、换向阀、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一行程阀、第二行程阀、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第九单向阀、第十单向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分别连接所述压油活塞缸的左腔和右腔,所述第一行程阀、第二行程阀分别安装在所述压油缸的所述压油活塞行程起始处和行程返回处,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起开关作用控制所述压油缸向所述工作气缸注油,所述压油缸通过第六单向阀连接工作油液油箱,使油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向压油缸。
[0013] 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其第一工作气缸的排气控制回路包括:第一排气门、第三液控单向阀、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一压力继电器,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排气门、第一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压力继电器并联在第一工作气缸进油的管路上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工作,所述第三液控单向阀高压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控制的所述第一排气门和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油路上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用于所述排气门泄压,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起开关阀作用;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其第二工作气缸的排气控制回路包括:第二排气门、第六液控单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二压力继电器,所述第二换向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排气门、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二压力继电器并联在第二工作气缸进油的管路上并控制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工作,所述第六液控单向阀高压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控制的所述第二排气门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油路上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用于所述排气门泄压,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起开关阀作用
[0014] 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其第一工作气缸吸气控制回路包括:第一压气活塞、第一压气活塞缸、第一进气门、第三压力继电器、第四液控单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第五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进气门、第五液控单向阀和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吸气端油口,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进气门打开和第五液控单向阀导通,同时往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左端注油,所述第四液控单向阀的高压端并联所述第一进气门油路,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所述第三压力继电器并联在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的吸气端油口的油路上控制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工作,所述第五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为控制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的压气回路泄压。所述第四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控制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的吸气回路泄压;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其第二工作气缸吸气控制回路包括:第二压气活塞、第二压气活塞缸、第二进气门、第四压力继电器、第七液控单向阀、第四电磁换向阀、第八液控单向阀,所述第四换向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进气门、第八液控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吸气端油口,分别控制所述第二进气门打开和第八液控单向阀导通,同时往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吸气端注油。所述第七液控单向阀的高压端并联所述第二进气门油路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所述第四压力继电器并联在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的吸气端油口的油路上控制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工作,所述第八液控单向阀反向安装为控制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的压气回路泄压。所述第七液控单向阀反向安装为控制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的吸气回路泄压。
[0015] 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第一工作气缸压气和燃油喷射控制回路包括:第一压气活塞、第一压气活塞缸、第五电磁换向阀、第五压力继电器、第七单向阀、第九液控单向阀、第一燃油喷油器,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第七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油口,所述第五压力继电器并联在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通往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油口的油路上。所述第五液控单向阀高压端并联在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油口的油路上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所述第五压力继电器控制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换向,所述第五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控制所述第一压气活塞缸的泄压与保压,所述第九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连接第一压气活塞缸,所述第一燃油喷油器高压端连接第五电磁换向阀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的第二工作气缸压气和燃油喷射控制回路包括:第二压气活塞、第二压气活塞缸、第六电磁换向阀、第六压力继电器、第八单向阀、第十液控单向阀、第二燃油喷油器,所述第六换向阀通过所述第八单向阀连接第二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油口,所述第六压力继电器并联在所述第六换向阀通往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油口的油路上,所述第八液控单向阀高压端并联在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油口的油路上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所述第六压力继电器控制所述换向阀换向,所述第六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控制所述第二压气活塞缸的泄压与保压,所述第十液控单向阀为反向安装连接第二压气活塞缸,所述第二燃油喷油器高压端连接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
[0016] 所述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启动和循环控制回路:包括液压泵、电动机、溢流阀、第一单向阀、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十一单向阀、第七压力传感器,所述液压泵高压端连接压油控制回路和排气控制回路而低压端连接工作油液油箱,所述溢流阀并联主管路起稳压溢流作用,所述第一减压阀、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为第二工作气缸排气门控制回路和压油控制回路提供稳定的工作油压。所述第二减压阀、第三单向阀为第一工作气排气门控制回路和压油控制回路提供稳定的工作油压,第七压力传感器只为控制电动机断电关闭。
[0017]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实现了动力装置的柔性调节,对外作功采用调时方式,通过调节驱动机构开启时间的长短而控制液压控制系统的开启关闭,从而控制活塞式液压发动机的喷油频率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活塞式液压发动机的机体结构及其液压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0] 电动机启动带动液压泵往油路输油,一路经连续往复换向控制回路控制压油活塞缸从而控制压油活塞连续往返的往第一工作气缸、第二工作气缸注油(当油路连通后,第一行程阀接通,控制油液推动换向阀换向,压油活塞缸左腔推动压油活塞移动,实现其往工作气缸注油。当压油活塞撞到第二行程阀时,换向阀连通回油油路,在弹簧作用下回位,实现其自动换向。压油活塞缸的右腔进油推动压油活塞向左移动,当压油活塞碰撞到左边的第一行程阀,换向阀换向,从而达到压油控制回路连续自动换向的目的);另一路推动第一电磁换向阀换向,油液在此分为二路:一路冲击第一排气门使其打开;一路控制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导通使压油缸中的油液经第四单向阀注入第一工作气缸,推动第一动力活塞到达气门旁的止点。第一工作气缸中的油液注满,第一压力继电器响应并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换向。此为第一工作气缸的排气行程。
[0021] 油液经第一电磁换向阀换向导通后分二路:一路连接第三电磁换向阀;一路控制第三液控单向阀使其导通(使控制第一排气门和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油液流回工作油液油箱,第一排气门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第一液控单向阀闭合)。油液经第三电磁换向阀出来后分为三路:一路控制第五液控单向阀使其导通(若第一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有油液,使油液能从液控单向阀回流入油箱);一路连接第一进气门使其打开;一路往第一压气活塞缸的吸气端注油使其做吸气运动,第一压气活塞缸油液注满吸气完成。此时第三压力继电器响应并控制第三电磁换向阀换向。此为第一工作气缸的吸气行程。
[0022] 油液经第三电磁换向阀换向导通后分为二路:一路控制第四液控单向阀导通(使第一压气活塞缸中油液和控制第一进气门、第五液控单向阀中油液经第四液控单向阀回流入油箱,第一进气门在弹簧作用下重新关闭,第五液控单向阀闭合);另一路连接第五电磁换向阀。油液在第五电磁换向阀导通后经第七单向阀往第一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注油,使第一压气活塞做压气运动,同时控制第九液控单向阀导通将第一压气活塞缸吸气端油液完全排出,第一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油液注满,压气完成。此时第五压力继电器响应并控制第五换向阀换向。此为第一工作气缸的压气行程。
[0023] 油液经第五电磁换向阀换向导通后控制第一燃油喷油器使之工作,第一燃油喷油器往第一工作汽缸内喷入的高压燃油与压缩空气燃烧,产生能量推动第一动力活塞将第一工作汽缸中油液一路经第十二单向阀、蓄能器至液压执行元件。此为第一工作气缸的做功行程。
[0024] 第一工作汽缸做功后的另一路油液经第一减压阀分成二路:一路经第一单向阀连接换向阀往压油控制回路供油,此时第七压力传感器感应并控制电动机断电(电动机和液压泵停止工作);另一路经第二单向阀推动第二电磁换向阀工作。油液在第二电磁换向阀导通后分为二路:一路控制第二排气门使其打开;一路控制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导通使压油缸中的油液经第五单向阀注入第二工作气缸推动第二动力活塞到达气门旁的止点,第二工作气缸中的油液注满,第二压力继电器响应并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换向。此为第二工作气缸的排气行程。
[0025] 油液经第二电磁换向阀换向导通后分二路:一路连接第四电磁换向阀;一路控制第六液控单向阀使其导通(使控制第二排气门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油液流回油箱,第二排气门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第二液控单向阀闭合)。油液经第四电磁换向阀分为三路:一路连接第八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使其导通(若第二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有油液,使油液能从液控单向阀回流入油箱);一路连接第二进气门使其打开;一路往第二压气活塞缸的吸气端注油,使第二压气活塞做吸气运动。第二压气活塞缸吸气端油液注满吸气完成。第四压力继电器响应并控制第四电磁换向阀换向。此为第二工作气缸的吸气行程。
[0026] 油液经第四电磁换向阀换向导通后分为二路:一路控制第七液控单向阀导通(使第二压气活塞缸中油液和控制第二进气门中油液回流入油箱,第二进气门重新关闭);另一路连接第六电磁换向阀。油液在第六电磁换向阀导通后经第八单向阀往第二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注油,使第二压气活塞做压气运动(第二压气活塞缸压气端油液注满,压气完成)。第六压力继电器响应并控制第六电磁换向阀换向。此为第二工作气缸的压气行程。
[0027] 油液经第六电磁换向阀换向导通后控制第二燃油喷油器使之工作。第二燃油喷油器往第二工作汽缸内喷入的高压燃油与压缩空气燃烧,产生能量推第二动力活塞将第二工作汽缸中的油液经第十三单向阀、蓄能器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做功,此为第二工作气缸做功行程;经第十三单向阀的另一路连接第二减压阀、第三单向阀、往连续往返换向回路和第一电磁换向阀供油使之进入下一个循环。到此,一种活塞式液压发动机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
[0028] 本活塞式液压发动机适用于变量或定量的液压驱动机械,如需较大功率时,可组合多个工作气缸来实现。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变化更替的都应涵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