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歧管

阅读:208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排气歧管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 内燃机 的排气 歧管 ,该 排气歧管 具有带两个排气流动通道(26,27)的中间部分(21),其中来自内燃机第一 气缸 组的排气可以被输送到中间部分的第一排气流动通道(26),来自内燃机第二 气缸组 的排气可以被输送到中间部分的第二排气流动通道(27)。排气可以分别通过第一排气流动通道(26)被输送到第一流路,通过第二排气流动通道(27)被输送到第二流路。在中间部分(21)中内置有用于影响 发动机 制动 功能的控制元件(30)和/或用于影响排气压 力 的控制元件(43)和/或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59)。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控制元件的特别节省空间的布置方式。,下面是排气歧管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排气歧管,该排气歧管具有带两个排气流动通 道(26,27)的中间部分(21),其中,来自内燃机第一气缸组的排气可 以被输送到中间部分的第一排气流动通道(26),来自内燃机第二气缸组 的排气可以被输送到中间部分的第二排气流动通道(27),其中,排气可 以分别通过第一排气流动通道(26)被输送到第一流路,通过第二排气流 动通道(27)被输送到第二流路,以及其中,在中间部分(21)中内置有 用于影响发动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30)和/或用于影响排气压的控制 元件(43)和/或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59)。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影响发动 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30)被内置在中间部分(21)的壁(29)中,所 述壁使得排气流动通道(26,27)的两个彼此平行延伸的区段彼此隔开。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影响发动 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30)优选设计成板,该板阀在第一切换位置中、 尤其是在内燃机的燃烧工作期间关闭中间部分(21)的壁(29)内的开口 (32)从而使两个排气流动通道(26,27)彼此隔开,该板阀在第二切换 位置中、尤其是在内燃机的发动机制动工作期间开放中间部分(21)的壁 (29)内的开口(32)从而使两个排气流动通道(26,27)相连通,并使 所述两个排气流动通道中的一个(26)至少部分地关闭。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阀具有两个 大小不同的作用面。
5.按权利要求1至4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影响发动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30)尤其是偏心地支承在一操 作轴(33)上,其中在该操作轴(33)上接合有一操作机构(34)以操作 该控制元件(30)。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轴(30) 上接合有一弹性元件(36),该弹性元件支撑在中间部分的外壁上并将所 述操作轴(33)拉向一轴承(38)。
7.按权利要求1至6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影响排气压力的控制元件(43)设置在所述用于影响发动机制动 功能的控制元件(30)的上游,并被内置在中间部分(21)的壁中。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影响排气 压力的控制元件(43)设计成一阀,该阀在第一切换位置中将两个排气流 动通道(26,27)彼此隔开,在第二切换位置中使两个排气流动通道(26, 27)相连通,在所述两个切换位置中都使两个排气流动通道(26,27)开 放。
9.按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影响 排气压力的控制元件(43)支承在一操作轴(48)上,其中在该操作轴(48) 上接合有一操作机构(51)以操作该控制元件(43)。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轴(48) 上接合有一弹性元件(52),该弹性元件(52)支撑在中间部分的外壁上 并将该操作轴(48)拉向一轴承(53)。
11.按权利要求1至10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59)内置在中间部分(21)的排 气再循环接头(57)中。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影响排 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59)设计成板阀,通过该板阀的位置可以调节穿 过排气再循环接头的再循环排气的体积流量。
13.按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影 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59)支承在一操作轴(60)上,其中在该操 作轴(60)上接合有一操作机构以操作该控制元件(59)。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轴(60) 上接合有一弹性元件(62),该弹性元件(62)支撑在中间部分的外壁上 并将该操作轴(62)拉向一轴承(63)。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排气歧管/排气弯管/排气管,该排气歧管 具有带两个排气流动通道的中间部分,其中来自内燃机第一气缸组的排气 可以被输送到中间部分的第一排气流动通道,来自内燃机第二气缸组的排 气可以被输送到中间部分的第二排气流动通道,排气可以分别通过第一排 气流动通道被输送到第一流路(Strmungsflut),通过第二排气流动通道 被输送到第二流路。

背景技术

DE 103 57 925 A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排气系统的内燃机,该内燃机包 括被描述为第一排气管路的第一排气流动通道和被描述为第二排气管路的 第二排气流动通道。该内燃机还包括排气涡轮增压器,其具有涡轮和压缩 机,其中涡轮具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流路。来自内燃机第一气缸组的排气可 以通过第一排气流动通道输送到涡轮的第一流路,来自内燃机第二气缸组 的排气可以通过第二排气流动通道输送到涡轮的第二流路。从两个气缸组 分别通到排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流路的两个排气流动通道经由一旁通/桥 接管路彼此连接,其中旁通管路配有控制元件。通过控制元件的打开位置 可以调节穿过旁通管路的排气流。此外,通向排气增压器的涡轮的较大流 路的排气流动通道配有另一控制元件,借助该控制元件可以关闭该排气流 动通道。从通向排气增压器的涡轮的较小流路的排气流动通道分支出一排 气再循环管路,在该排气再循环管路中内置/结合有另一控制元件,借助该 控制元件可以控制或调节再循环排气流的大小。所述控制元件设计成单独 的组件并分别设置在分隔的管路中。因此需要很大的构造空间。

发明内容

由此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排气歧管。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排气歧管实现。
对于按照本发明的排气歧管,在中间部分中内置有用于影响发动机制 动功能的控制元件和/或用于影响排气压的控制元件和/或用于影响排气 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排气歧管的中间部分尤其是设计成单独的构件,并 与邻接的排气歧管外侧部分螺纹连接、焊接或者以其它方式连接。也可以 使排气歧管的中间部分与排气歧管的一个或多个外侧部分一体地形成。就 本发明而言,在排气歧管的中间部分中内置有至少一个控制元件。由此实 现了由排气歧管和控制元件组成的单元的极其紧凑的结构型式。
在本发明的一种构型中,用于影响发动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内置在 中间部分的壁中,该壁使排气流动通道的两个彼此平行地延伸的区段相互 隔开。利用这种方式进一步降低了构造空间的需求。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构型中,用于影响发动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设计 成板/瓣阀,该板阀在第一切换位置中、尤其是在内燃机的燃烧工作 (befeuerten Betriebs)期间将中间部分的壁内的开口关闭从而使得两个排 气流动通道彼此隔开,而在第二切换位置中、尤其是在内燃机的发动机制 动工作期间开放中间部分的壁内的开口从而使得两个排气流动通道相连通 并将这两个排气流动通道之一至少部分地关闭。利用这种方式尤其是可以 根据工作状态调节各个排气流动通道之间的横向流动以及通过至少一个流 路的流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构型中,板阀具有两个大小不同的作用面。从而特 别是能够,在第一切换位置中对两个排气流动通道之间的压差进行补偿。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构型中,用于影响发动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尤其 是偏心地支承在一操作轴上,其中在该操作轴上接合有操作机构以操作该 控制元件。由此可以特别节省空间地将用于影响发动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 件布置在中间部分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构型中,在操作轴上接合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 件支撑在中间部分的外壁上并将该操作轴拉向轴承。操作轴优选穿过一轴 通孔而达到中间部分的外侧。这种构型以简单的方法实现了排气流动通道 在轴通孔区域内的密封。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构型中,用于影响排气压力的控制元件被设置在用 于影响发动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的上游,并被内置在中间部分的壁中。 利用这种方法可实现中间部分的紧凑的结构型式。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构型中,用于影响排气压力的控制元件设计成阀, 该阀在第一切换位置中将两个排气流动通道彼此隔开,在第二切换位置中 将两个排气流动通道连通,该阀在两个切换位置中都开放两个排气流动通 道。利用这种方法在连接到排气流动通道上的流路在很大程度上无阻碍地 通流时可以调节尤其是各个排气流动通道之间的横向流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构型中,用于影响排气压力的控制元件支承在一操 作轴上,其中在操作轴上接合有操作机构以该操作控制元件。由此可以实 现中间部分特别紧凑的结构型式。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构型中,在操作轴上接合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 件支撑在中间部分的外壁上并将该操作轴拉向轴承。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尤 其是实现排气流动通道在轴通孔区域内向外的密封。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构型中,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被内置 在中间部分的排气再循环接头中。在排气再循环接头上优选连接有排气再 循环管路,通过该排气再循环管路可以将排气流再循环到内燃机的进气系 统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构型中,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设计成 板阀,通过该板阀的位置可以调节通过排气再循环接头再循环的排气的体 积流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构型中,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支承在 一操作轴上,其中在该操作轴上接合有操作机构以操作该控制元件。由此 可以特别节省空间地将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布置在中间部分 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构型中,在操作轴上接合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 件支撑在中间部分的外壁上并将该操作轴拉向轴承。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尤 其是实现排气再循环接头内部在轴通孔区域中向外的密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改进形式在从属权利要求和下面的描述中给出。借助于 附图详细描述并不局限于所述附图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其中: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排气歧管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示出图1所示排气歧管的中间部分的透视图;
图3示出中间部分的沿图2中箭头III-III的观察方向的第一截面图;
图4示出中间部分的沿图3中箭头IV-IV的观察方向的第二截面图;
图5示出了图3中以圆圈V标识的中间部分的细节;
图6示出图5所示细节的另外的放大视图;
图7示出沿着另一观察方向的图5所示细节;
图8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排气歧管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9示出图8所示排气歧管的中间部分的透视图;
图10示出中间部分的沿图9中箭头X-X的观察方向的第一截面图;
图11示出中间部分的沿图10中箭头XI-XI的观察方向的第二截面图;
图12示出图9所示中间部分细节的放大视图;
图13示出了细节的另一实施例;
图14示出图9所示中间部分的另一透视图,其具有局部剖开的排气再 循环接头;
图15示出图9所示中间部分的又一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排气歧管20的第一实施例。排气歧管20用 在机动车的内燃机中。图2至7示出了图1所示排气歧管20的细节。
图1所示排气歧管20包括中间部分21以及两个外侧部分22和23, 其中各外侧部分22和23分别通过类似于波纹管中间件24与中间部分 21相连接。
图1所示的排气歧管20是为具有六个直列布置的气缸的内燃机而设计 的。这两个外侧部分22、23以及中间部分21分别包括两个用于将排气歧 管20连接到内燃机上的接头25。通过接头25可以将来自内燃机的排气导 入排气歧管20中。外侧部分22的这两个接头25以及中间部分21的第一 接头25配属于内燃机的第一气缸组,其中在第一气缸组中产生的排气可以 被输送到排气歧管20的中间部分21的第一排气流动通道26(见图3)。 外侧部分23的两个接头25以及中间部分21的另一个接头25配属于内燃 机的第二气缸组,其中在第二气缸组中产生的排气可以被输送到排气歧管 20的中间部分21的第二排气流动通道27(见图3)。中间部分21的两个 排气流动通道26、27分别弯曲地构成,其中流经第一排气流动通道26的 排气可被输送到排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的第一流路,而流经第二排气流动 通道27的排气可被输送到排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的第二流路。
排气歧管20、即排气歧管的中间部分21是为联接排气涡轮增压器而 设的,该排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具有两个尺寸不同的流路。在这里所述的 实施例中,中间部分21的第一排气流动通道26与排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 的较大的流路相连接,而中间部分21的第二排气流动通道27则与排气涡 轮增压器的涡轮的较小的流路相连接。
中间部分21的两个排气流动通道26、27具有弯曲的轮廓。排气穿过 排气流动通道26、27的流动方向在图3中由箭头28示出。穿过排气流动 通道26、27的排气偏转约90°并被导入弯曲的排气流动通道26、27的、 彼此大致平行地设置并由壁29相互分隔的区段中。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按照本发明的排气歧管20的中间部分21内 置有用于影响发动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30,更确切地说是内置在中间部 分21的壁29之中,所述壁使得弯曲的排气流动通道26、27的两个彼此平 行地设置的区段相互分隔。在这里所述的实施例中,该控制元件30设计成 板阀。在图3中示出了处于第一切换位置和第二切换位置的板阀。在一种 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板阀可以沿双向箭头31的方向在这两个切换位置之间 经过(überfahrbar),也可以占据第一与第二切换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在控制元件30的第一切换位置处(在图3中以阴影示出),控制元件 30关闭壁29中的开口32,从而使两个排气流动通道26、27相互隔开。与 此同时,控制元件30开放两个排气流动通道26和27以允许通流。控制元 件30尤其是在内燃机的燃烧工作期间处于第一切换位置中。
在控制元件30的第二切换位置中(在图3中以虚线示出),控制元件 30开放壁29中的开口32,从而使两个排气流动通道26、27彼此连通。与 此同时,控制元件30关闭通向排气涡轮增压器涡轮的大流路的排气流动通 道26。控制元件30尤其是在内燃机的发动机制动工作期间处于第二切换 位置中。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内燃机的发动机制动工作期间将全部排气输 送到排气涡轮增压器涡轮的小流路中。
正如在图3中可最佳观察到的那样,设计成板阀的控制元件30具有两 个大小不同的作用面。这样便能够尤其是在第一切换位置中对两个排气流 动通道26、27之间的压差进行补偿。其中,控制元件30的较大的作用面 优选朝向在很大的工作范围中内部压力较小的排气流动通道26、27。在图 3以阴影部分示出的控制元件30的第一切换位置下,与通向排气涡轮增压 器涡轮的小流路的排气流动通道27中相比,在通向排气涡轮增压器涡轮的 大流路的排气流动通道26中的压力更小。
设计成板阀的、用于影响发动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30优选偏心地支 承在一操作轴33上,其中在该操作轴33上接合有一设计成工作缸的、经 由一操作杆35中间连接的操作机构34。该工作缸尤其是设计成气动缸或 液压缸。(也可)设置有电机作为操作机构34。
借助操作机构34可以使不可(相对)转动/扭转地支承在操作轴33上 的操作杆35转动,从而使设计成板阀的控制元件30在图3所示的切换位 置之间经过。板阀在操作轴33上的偏心支承实现了构造空间的最小化。
根据图4,操作轴33上接合有一弹性元件36,该弹性元件一方面支撑 在操作杆35上,另一方面支撑在中间部分21的外壁37上,从而将操作轴 33拉向操作轴33的轴承38。由此便实现了控制元件30在轴承38的区域 中的排气密封,从而实现了排气流动通道26、27向外的排气密封。在第二 轴承41的区域中,不需要使操作轴33排气密封,因为第二轴承41是设置 在盲孔中的。
在图1至图7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排气歧管20的中间部分21包括 两个区段,即歧管区段39和轴承盖区段40。控制元件30支承在歧管区段 39与轴承盖区段40之间的分界面内,其中歧管区段39和轴承盖区段40 彼此销连接。轴承38、41通过定位销42在轴向上固定。歧管区段39与轴 承盖区段40之间的对中借助于这两个轴承38、41的在轻微压配合下的直 径以及借助于定位销42实施。
如图3所示,轴承盖区段40提供了密封面,设计成板阀的控制元件 30在第二切换位置中靠在该密封面上。控制元件30的第一切换位置的密 封面在歧管区段39的壁29内加工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图1至7所示实施例的排气歧管20的中间 部分21内,除用于影响发动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30外,还内置有用于 影响排气压力的控制元件43,所述用于影响排气压力的控制元件内置在用 于影响发动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30的上游。用于影响排气压力的控制元 件43设计成一阀,该阀在图3所示第一切换位置中将两个排气流动通道 26、27彼此隔开,同时开放这两个排气流动通道26、27以进行通流。第 一切换位置在图5中以阴影部分示出。在图5与6所示的控制元件43第二 位置中,控制元件43使中间部分21的两个排气流动通道26、27相互连通, 在第二切换位置中这两个排气流动通道26、27也被开放以进行通流。
根据图3至6所示,控制元件43设计成一盘阀并包括阀盘44、固定 销46和支承件47。阀盘44通过固定销46固定在支承件47上。固定销46 优选带有间隙地插入支承件47中,以允许阀盘44和支承件47之间在小范 围内相对移动。在第一切换位置中,阀盘44与在歧管区段39中的阀座45 保持接触。在第二切换位置中,固定销46贴靠在中间部分的盖56中的止 挡件54上。阀盘44在表面55具有球形或圆球形的轮廓,以使阀盘44与 阀座45之间的公差补偿成为可能。
支承件47与操作轴48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在中间布置有操作 杆49的情况下,在操作轴48上接合有优选设计成气动或液压工作缸的操 作机构50。操作机构50可以使操作杆49、操作轴48、支承件47摆动从 而最终使阀盘44摆动,以使该阀盘在图5中示出的双向箭头51的方向上 在这两个切换位置之间经过。其中优选也可以占据第一和第二切换位置之 间的中间位置。
根据图7,在控制元件43的操作轴48上接合有一弹性元件52,该弹 性元件一方面支撑在操作杆49上,另一方面支承在中间部分21的外壁37 上,从而将操作轴48拉向轴承53。利用这种方式实现了向外的排气密封。
在借助图1至7描述的实施例中,按照本发明的排气歧管20具有排气 再循环接头57(图1和图2),在排气再循环接头57上可以连接排气再循 环管路。排气再循环管路使得来自排气歧管的部分排气流能够回流到内燃 机的进气系统中。在排气再循环接头57中优选地内置有另一控制元件、即 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这一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 件在图1至7中没有示出,而是参照图8至15所展示的按照本发明的排气 歧管的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在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的细节 方面,图1至7所示的实施例应当相应地引用图8至15所示的实施例。
如图8至15所示,排气歧管58具有带排气再循环接头57的中间部分 21。在排气再循环接头57中内置有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59, 该控制元件优选设计成板阀。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59支承在 操作轴60上,在该操作轴上通过操作杆61接合有一未示出的操作机构。
通过转动操作杆61可以使操作轴60转动,从而使设计成板阀的控制 元件59转动,最终能够调节穿过排气再循环接头57的再循环排气的体积 流量。
在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59的操作轴60上接合有一弹性 元件62,该弹性元件一方面支撑在操作杆61上,另一方面支撑在排气再 循环接头57的外壁上。从而将操作轴60拉向轴承63并实现轴承63的区 域中的排气密封。
设计成板阀的、用于影响排气再循环率的控制元件59优选对称并流动 优化地设有倾斜的磨片/切片/试片(Anschliff),从而在用于影响排气再循 环率的控制元件59的关闭位置上保证准确的密封并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使 排气再循环流中断。
在图8至15所示实施例的排气歧管58的中间部分21中还内置有用于 影响发动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和用于影响排气压力的控制元件,其中就 控制机构而言,图8至15所示实施例在所有基本细节方面都与图1至7 所示实施例一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两个实施例的相同组件使用 了相同的附图标记。下面针对图8至15所示实施例在这两个控制元件方面 仅说明不同于图1至7所示实施例的细节。对于所有其它细节而言可以引 用图1至7所示实施例的内容。
图8至15所示实施例相对于图1至7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点区别在于, 在图8至15所示实施例中,按照本发明的排气歧管的中间部分21不是由 两部分构成、而是一体地形成。用于在第二切换位置中密封用于影响发动 机制动功能的控制元件30的密封面由嵌入件64形成,该嵌入件根据图10 所示嵌入中间部分21中,即嵌入该中间部分的排气流动通道26中。嵌入 件64由排气歧管58的中间部分21内的三点导引部(Dreipunktführung) 引导,并能够使控制元件30易于安装。
因此与图1至7所示实施例不同地,不需要使歧管区段和轴承盖区段 相对定位和对中,从而减少了向外密封位置的数量。
图8至15所示实施例的排气歧管58相对于图1至7所示实施例的排 气歧管20的另一区别在于,在图8至15所示的实施例中,用于影响排气 压力的控制元件43直接内置在排气歧管58的中间部分21中,而不是如图 1至7所示的实施例中那样内置在盖56中。控制元件43仍然设计成盘阀 并包括阀盘44和阀座45,其中阀盘44通过固定销46支承在支承件47上 (图12)。
图13示出了用于影响排气压力的控制元件43的一种可选构型,其中, 控制元件43设计成回转滑阀。根据图13所示,在中间部分21的通道中引 导具有偏心的横向孔66的回转滑阀65,其中横向滑66通过密封环67 沿径向向外密封。旋转滑阀65支承在操作轴68上,在该操作轴上通过中 间设置操作杆69可以接合有操作机构34。为了另外使旋转滑阀65也排气 密封而使用了接合在操作轴68上的弹性元件52,该弹性元件以类似于图7 的方式将控制元件43拉向轴承53。
附图标记
20 排气歧管
21 中间部分
22 外侧部分
23 外侧部分
24 中间件
25 接头
26 排气流动通道
27 排气流动通道
28 流动方向
29 壁
30 控制元件
31 双向箭头
32 开口
33 操作轴
34 操作机构
35 操作杆
36 弹性元件
37 外壁
38 轴承
39 歧管区段
40 轴承盖区段
41 轴承
42 定位销
43 控制元件
44 阀盘
45 阀座
46 固定销
47 支承件
48 操作轴
49 操作杆
50 操作机构
51 双向箭头
52 弹性元件
53 轴承
54 止挡件
55 表面
56 盖
57 排气再循环接头
58 排气歧管
59 控制元件
60 操作轴
61 操作杆
63 轴承
64 插入件
65 回转滑阀
66 横向孔
67 密封环
68 操作轴
69 操作杆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排气歧管 2020-05-11 906
发动机排气歧管 2020-05-12 467
车辆的排气歧管 2020-05-12 130
排气歧管 2020-05-11 950
排气歧管装置 2020-05-12 489
排气歧管 2020-05-11 842
排气歧管总成 2020-05-12 608
排气歧管组件 2020-05-12 449
排气歧管 2020-05-11 208
排气歧管 2020-05-11 48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