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气缸充量 / 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

适用于不同压及气量的打气筒

阅读:13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适用于不同压及气量的打气筒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压 力 及气量的打气筒,属于机械领域。该打气筒包含有一个第一接头、一个第一 气缸 、一个 活塞 杆、一个第二接头与一个第二气缸,该两接头分别能够承接不同的待充气物,该第一气缸与该 活塞杆 之间形成一个第一气室,该第二气缸内形成一个第二气室,两气室提供该两接头的出气量不相等,两个气缸背向交错移动进行进气作业。,下面是适用于不同压及气量的打气筒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适用于不同压及气量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该打气筒包含有:
一个第一接头,该第一接头包括一个第一固定端与一个第一出气口,该第一出气口能够承接待充气物;
一个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气缸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固定端,该第一气缸第二端的端部设有一个挡缘;
一个活塞杆,该活塞杆一端设于该第一接头的第一固定端,该活塞杆另一端设有一个第一活塞;
一个第二接头,该第二接头包括一个第二固定端与一个第二出气口,该第二出气口能够承接待充气物;
一个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包括一个本体,该本体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该本体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固定端,该本体第二端的端部设有一个第二活塞,该第二气缸穿设于该第一气缸并套置该第二活塞杆,该第二活塞限制于该第一气缸内部而能够挡止于该挡缘,该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背向交错移动进行进气作业;
该第一气缸与该活塞杆之间形成一个第一气室,该第二气缸内形成一个第二气室,该第一气室与第二气室提供该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的出气量不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气室能容纳气体的体积与该第二气室能容纳气体的体积不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出气口位于该第一接头的外周面,该第二出气口位于该第二接头的端部,两个出气口分别位于外周面与端部的不同位置而能够提供辨识效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气筒还包括一外套,该外套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该外套第一端容设该第二接头,该外套第二端结合该第二气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接头包括一个第一封闭盖,该外套第一端的外周缘延伸设有一个第二封闭盖,该第一封闭盖能够封闭该第一接头,该第二封闭盖能够封闭该第二接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气缸第二端端部与该外套第二端端部抵接时,打气筒的外表面呈平顺状且没有阶级落差,让使用者具有较佳的握持效果。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气缸包括一个延长管,该延长管一端迫紧的结合于该第二接头的第二固定端,该延长管另一端能够设于该本体,且该延长管位于该外套内,该延长管能够伸出该外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套内两端之间设有一个套件,该套件套置该第二气缸的延长管,该延长管能够伸出该外套,该第二气缸第一端结合于该外套。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延长管为软管。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套第一端的内周缘形成一突缘,该突缘恰位于该第二接头与该第二气缸的延长管之间,该突缘能够防止该第二接头完全落入该外套内部。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套第二端的端部设有一挡缘,该外套进行进气作业时,该挡缘能够抵触于该第一气缸的挡缘。

说明书全文

适用于不同压及气量的打气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打气筒使用于自行车轮胎的充气,因为轮胎需要的气量大,因此传统的打气筒是以能够灌充大气量来设计。后来自行车为了追求骑乘的舒适度而有了自行车避震器的设计,目前骑乘自行车的人口越来越多,因此设有避震器的自行车越来越常见。自行车的避震器往往设于自行车的前叉,或自行车车架的其它部位,因为避震器需要高压力且小气量的充气,因此传统的打气筒并无法使用于灌充避震器,因为传统的打气筒只能打低压且打气量过大,令打气者无法控制打气量,而有不适用的问题。
[0003] 参照美国专利号第5676529号「COMPACT MANUAL AIR PUMP HAVING SELECTABLE HIGHVOLUME AND HIGH PRESSURE MODES」,其提供了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进气量的打气筒。该打气筒包括有接头、外管、中管、内管与盖件,接头接设于中管的一端,外管套设中管并能够相对中管横向移动,外管内固设有内管,且外管的末端螺设有盖件,盖件能够选择性封闭打气筒末端。操作者通过握持外管,令外管相对中管移动进行打气作业。操作者螺紧盖件,令盖件封闭外管末端,令进行打气作业时,气体能够完全经由内管进入中管与接头,且让气体不会从盖件流泻而出。此时,打气筒能够灌充大气量,并适用于低压的待充气物。操作者螺松盖件令盖件与外管末端形成间距,令进行打气作业时,部分气体能够经由间距流泻而出,令打气筒灌充小气量,并适用于高压的待充气物。
[0004]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专利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0005] 上述专利提供的打气筒利用盖件螺于外管与否,达到封闭或开放外管末端,并进一步选择性让气体是否全数进入内管与中管。这种盖件螺锁于外管的设计,需要有盖件的存在才能够达到封闭的效果,且盖件与外管末端需要形成有螺纹配合,这种需要增加盖件且额外加工盖件与外管末端螺纹的设计会增加加工成本;
[0006] 除此之外,现有技术提供的打气筒让打气者自行利用螺锁的方式控制盖件封闭外管末端与否,当打气者欲进行打气作业时,打气者必须自行判断是否需要螺紧或螺松 盖件,当打气者忘了切换而直接进行打气作业时,有可能会使用不正确的打气量进行打气,打气者可能操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错误,打气者需要再次调整盖件才能够进行正确的打气作业,况且现有技术提供的打气筒也无法使用于避震器。
[0007] 现有技术提供的需要螺转盖件的打气筒,让打气作业多了一道程序,当打气者进行自行车比赛时,这样的打气筒设计并无法获得青睐,因为打气者有时间的压力,而这种还需要调整切换打气量的打气筒确实需要改进。
[0008] 且现有技术提供的具有开关的打气筒让打气筒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使得加工成型时,存在着累积公差的问题,而进一步让生产的良率降低,且会增加开模的费用。而这种需要开关的设计更增加了操作的难度,打气者并无法立即上手。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失,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10] 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该打气筒包含有: [0011] 一个第一接头,该第一接头包括一个第一固定端与一个第一出气口,该第一出气口能够承接待充气物;
[0012] 一个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气缸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固定端,该第一气缸第二端的端部设有一个挡缘;
[0013] 一个活塞杆,该活塞杆一端设于该第一接头的第一固定端,该活塞杆另一端设有一个第一活塞;
[0014] 一个第二接头,该第二接头包括一个第二固定端与一个第二出气口,该第二出气口能够承接待充气物;
[0015] 一个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包括一个本体,该本体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该本体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固定端,该本体第二端的端部设有一个第二活塞,该第二气缸穿设于该第一气缸并套置该第二活塞杆,该第二活塞限制于该第一气缸内部而能够挡止于该挡缘,该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背向交错移动进行进气作业;
[0016] 该第一气缸与该活塞杆之间形成一个第一气室,该第二气缸内形成一个第二气室,该第一气室与第二气室提供该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的出气量不相等。 [001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气筒的两端呈连通状,令打气筒两端的接头都能够承接待 充气物,操作者仅需直接将待充气物设于该两个接头其中之一,即能够达到引导操作者正确操作打气效果,操作者不需要切换任何开关而能够直接进行打气,让操作者能够容易的上手。
[0019] 其次,该第一接头能够提供大气量、低压的进气作业,而适合使用于轮胎的进气作业,该第二接头能够提供小气量、高压的进气作业,而适合使用于避震器或其它需要高压的进气作业。
[0020] 另外,打气筒的外表面呈平顺状且没有阶级落差,让使用者具有较佳的握持效果。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收缩的立体外观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伸长的立体外观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的立体分解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的另一视的立体分解图;
[0026]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的剖面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的进气动作图,表示抽动第二气缸相对第一气缸移动的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的进气动作图,表示持续抽动第二气缸相对第一气缸移动的示意图;
[0029]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的进气动作图,表示两接头同时提供进气的示意图;
[0030]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打气筒使用于轮胎的进气作业的示意图; [0031]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打气筒使用于避震器的进行作业的示意图; [0032]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的立体外观图; [0033]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的剖面示意图。 [0034] 其中,图中的组件符号说明如下:
[0035] 10第一接头,101外周面,11第一固定端,111外螺纹部;
[0036] 112内螺纹部,12第一出气口,13第一封闭盖;
[0037] 20第一气缸,201第一端,202第二端,21内螺纹部,22挡缘; [0038] 30活塞杆,31结合部,311外螺纹部,312进气孔,32第一活塞; [0039] 40第二接头,401端部,41第二固定端,42第二出气口;
[0040] 50第二气缸,51本体,511第一端,512第二端,513外螺纹部; [0041] 514第二活塞,5141穿透孔,52延长管,60外套,601第一端; [0042] 602第二端,603突缘,604内螺纹部,61第二封闭盖,62挡缘; [0043] 621外螺纹部,622内螺纹部,63套件,a第一气室,b第二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45] 有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列举如下优选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述,下面内容仅供说明之用,本发明提供的打气筒并不受如下所述结构的限制。 [0046]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的立体外观图。该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包含有一个第一接头10、一个第一气缸20、一个活塞杆30(见图3)、一个第二接头40、一个第二气缸50与一个外套60。 [0047] 同时参照图3至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的立体分解图与剖视图。该第一接头10包括一个第一固定端11、一个第一出气口12与一个第一封闭盖13。该第一固定端11包括一个外螺纹部111与一个内螺纹部112。该第一固定端11与该第一出气口12呈相通,该第一出气口12位于该第一接头10的外周面101,该第一出气口12能够承接待充气物。该第一封闭盖13为软质材料,该第一封闭盖13由该第一接头10相反于该第一固定端11的一端延伸而出,该第一封闭盖13能够封闭该第一出气口12,而能够避免灰尘与脏污进入该第一出气口12。
[0048] 该第一气缸20包括第一端201与第二端202,该第一气缸20第一端201固定于该第一接头10的第一固定端11,该第一端201设有一内螺纹部21,该内螺纹部21螺锁于该外螺纹部111。该第一气缸20第二端202的端部设有一挡缘22。
[0049] 该活塞杆30一端设有一个结合部31,该结合部31呈盘状,其外周缘设有一外螺纹部311,该外螺纹部311螺设于该第一接头10的内螺纹部112。该结合部31设有多 个进气孔312,该进气孔312连通该第一接头10的第一出气口12。该活塞杆30另一端设有一个第一活塞32。
[0050] 该第二接头40包括一个第二固定端41与一个第二出气口42,该第二出气口42位于该第二接头40的端部401,该第二出气口42能够承接待充气物。
[0051] 该第二气缸50包括一个本体51与一个延长管52,该本体51包括第一端511与第二端512。该本体51第一端511设有一外螺纹部513。该本体51第二端512设有一个第二活塞514,该第二活塞514径向设有一个穿透孔5141,该穿透孔5141连通该本体51内部。该第二气缸50的本体51穿设于该第一气缸20并套置该活塞杆30,该第二活塞514限制于该第一气缸20内部而能够挡止于该挡缘22,该两个气缸20、50背向交错移动进行进气作业。该延长管52为软管,该延长管52一端迫紧的结合于该第二接头40的第二固定端41,该延长管52另一端能够抵设于该本体51,且该延长管52位于该外套60内。 [0052] 该外套60包括第一端601与第二端602,该外套60第一端601容设该第二接头
40,该外套60第一端601的内周缘形成一个突缘603,该突缘603恰位于该第二接头40与该第二气缸50的延长管52之间,该突缘603能够防止该第二接头40完全落入该外套60内部。该外套60第一端601的外周缘延伸设有一个第二封闭盖61,该第二封闭盖61能够盖设该外套60第一端601的端部。该外套60第二端602的内周缘形成一内螺纹部604,该外套60第二端602的端部设有一挡缘62,该外套60进行进气作业时,该挡缘62能够抵触于该第一气缸20的挡缘22。该挡缘62的外周缘形成一个外螺纹部621,该挡缘62的内周缘形成一个内螺纹部622。该挡缘62的外螺纹部621螺设于该外套60第二端602的内螺纹部604。该外套60内两端601、602之间设有一套件63,该套件63套置该第二气缸50的延长管52,该延长管52能够伸出该外套60,该第二气缸50第一端511的外螺纹部513螺锁结合于该外套60的挡缘62的内螺纹部622。
[0053] 该外套60的直径等于该第一气缸20的直径,令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打气筒具有等径的外表面,而提供美观的外表,且等径的外表面令该第二气缸50的本体51收藏于该第一气缸20内时,该第一气缸20第二端202端部的挡缘22与该外套60第二端602端部的挡缘62抵接时,打气筒的外表面呈平顺状且没有阶级落差,让使用者具有较佳的握持效果。
[0054]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打气筒整体外观中,该第一出气口12与该第二出气口42 分别位于打气筒的两端,且该第一出气口12位于打气筒的一侧,该第二出气口42位于打气筒的端部,通过两个出气口12、42分别位于外周面101与端部401的不同位置而能够提供辨识效果。
[0055] 参照图6至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打气筒打气的动作图。该第一气缸20与该活塞杆30之间形成一个第一气室a,该第二气缸50内形成一个第二气室b,该第一气室a能容纳气体的体积与该第二气室b能容纳气体的体积不相等,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气室a能容纳气体的体积大于该第二气室b能容纳气体的体积。
[0056]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打气筒进行进气作业时,操作者的两手分别握持该第一气缸20与该外套60,操作者通过操控该第一气缸20与该第二气缸50往复抽动,让外部的气体能够进入该第一气室a与该第二气室b,该第一气室a因为具有较大的容纳气体的体积而让承接于该第一接头10的待充气物能够得到大气量、低压的进气效果。该第二气室b因为具有较小的容纳气体的体积而让承接于该第二接头40的待充气物能够得到小气量、高压的进气效果。
[0057] 进行打气作业时,外部的气体经由该第一气缸20与该第二气缸50之间的缝隙进入该第一气缸20与该第二气缸50之间。
[0058] 持续进行打气时,气体有三个路径。第一,气体会经由该第二活塞514与该第一气缸20的壁面之间进入该第二活塞514与该第一气缸20第一端201之间,然后该第二活塞514与该第一气缸20第一端201之间的气体经由该活塞杆30的进气孔312进入该第一接头10而进入待充气物。
[0059] 第二,气体会经由该第二活塞514的穿透孔5141进入该第二气缸50与该活塞杆30之间,然后该第二气缸50与该活塞杆30之间的气体经由该第二活塞514与该活塞杆30的壁面之间进入该第二活塞514与该第一气缸20第一端201之间,该第二活塞514与该第一气缸20第一端201之间的气体经由该活塞杆30的进气孔312进入该第一接头10而进入待充气物。
[0060] 第三,气体会经由该第二活塞514的穿透孔5141进入该第二气缸50与该活塞杆30之间,然后该第二气缸50与该活塞杆30之间的气体进入该第一活塞32与该第二气缸
50本体51的壁面之间,该第一活塞32与该第二气缸50本体51的壁面之间的气体进入该第一活塞32与该本体51第一端511之间,该第一活塞32与该本体51第一端511之间的气体通过该延长管52进入该第二接头40而进入另一待充气物。
[0061] 参照图9与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打气筒进行打气作业的示意图。本发 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打气筒两端呈连通状,令打气筒两端的接头10、40都能够承接待充气物,操作者仅需直接将待充气物设于该两个接头10、40其中之一,即能够达到引导操作者正确操作打气效果,操作者不需要切换任何开关而能够直接进行打气。 [0062]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打气筒能够在该第一接头10上标示大气量、低压的相关标示内容,以及在该第二接头40或该外套60上标示小气量、高压的相关标示内容,让操作者能够通过标示的内容对应于欲打气的待充气物。
[0063] 该第一接头10能够提供大气量、低压的进气作业,而适合使用于轮胎的进气作业,如图9所示。该第二接头40能够提供小气量、高压的进气作业,而适合使用于避震器的进气作业,如图10所示。
[0064] 参照图11与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的立体外观图与剖视图。实施例二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包含有该第一接头10、该第一气缸20、该活塞杆30、该第二接头40与该第二气缸50。
[0065] 实施例二省却了外套60的结构,且该第二气缸50仅包括该本体51,该第二接头40的第二固定端41固定于该本体51第一端511,操作者通过握持该第一气缸20与该第二气缸50,并操控该两气缸20、50相对移动而完成进气作业。
[0066]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67]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其两端呈连通状,令打气筒两端的接头都能够承接待充气物,操作者仅需直接将待充气物设于该两个接头其中之一,即能够达到引导操作者正确操作打气效果,操作者不需要切换任何开关而能够直接进行打气,让操作者能够容易的上手。
[0068]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该第一接头能够提供大气量、低压的进气作业,而适合使用于轮胎的进气作业,该第二接头能够提供小气量、高压的进气作业,而适合使用于避震器的进气作业。
[0069]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压力及气量的打气筒,打气筒的外表面呈平顺状且没有阶级落差,让使用者具有较佳的握持效果。
[007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