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气缸充量 / 泵组件

组件

阅读:1014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组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 泵 组件,包括: 气缸 ,内部具有空间,在该气缸侧部上,填充进口和排放出口形成为相对于彼此而隔开; 活塞 ,其表面上形成有槽,该活塞在气缸内部转动、上升和下降,以根据转动 角 度选择性地打开填充进口或排放出口;旋转 致动器 ,转动该活塞;线性致动器,当填充进口打开时,向上移动气缸以填充一定量的液体,当排放出口打开时,向下移动气缸以排放该一定量的液体;以及控制单元,以如下方式控制旋转致动器和线性致动器,所述方式是,通过填充进口一次填充的一定量的液体通过排放出口以每次排放单位 排放量 液体的方式分两次或更多次排出。,下面是组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组件,包括: 气缸,内部具有空间,在所述气缸侧部上,填充进口和排放出口形成为相对于彼此而隔开; 活塞,其表面上形成有槽,所述活塞在所述气缸内部转动、上升和下降,以根据转动度选择性地打开所述填充进口或所述排放出口; 旋转致动器,转动所述活塞; 线性致动器,所述线性致动器在所述填充进口打开时向上移动所述气缸以填充一定量的液体,并且在所述排放出口打开时向下移动所述气缸以排出所述一定量的液体;以及控制单元,以某一方式控制所述旋转致动器和所述线性致动器,所述某一方式是,通过所述填充进口一次填充的所述一定量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放出口以每次排放单位排放量液体的方式分两次或更多次排出。
2. 才艮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以一种方 式通过所述旋转致动器控制所述活塞的转动并通过所述线性 致动器控制所述活塞的竖直运动,所述方式为,向上移动所述 活塞,^f吏得所述槽;故定位成面对所述填充进口 ,以一次填充所 述一定量的液体,之后再向下移动所述活塞,4吏得所述槽^皮定 位成面对所述排放出口 ,以排放所述单位排;改量的液体一次, 在所述填充进口关闭的情况下打开和关闭所述排放出口 ,并且 当所述排》文出口打开时进一步向下移动所述活塞,以《更再一次 排》文所述单位排方文量的液体。
3. 才艮据4又利要求2所述的泵组件,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以如下方 式通过所述旋转致动器来控制所述活塞的转动,所述方式是, 使得所述槽能够转动成面对所述气缸的内表面,从而关闭所述 排放出口 ,并且使得所述槽能够面对所述排放出口 ,从而在所 述填充进口关闭的情况下打开所述排放出口 。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泵组件,其中,在只要所述活塞下 降一 步就排放所述单位排放量的液体之后,所述控制单元以如 下方式通过所述线性致动器来控制所述活塞的竖直运动,所述 方法是,使得所述活塞能够停留在所述活塞下降的位置处,同 时使得所述槽能够转动成面对所述气缸的内表面从而关闭所 述排放出口,其中,所述活塞分步下降,并且所述步数目与待 排放液体的所述单位排放量的排放次数成比例。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组件,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以如下方 式通过所述旋转致动器来控制所述活塞的转动,所述方式是, 使得所述槽以与所述槽为打开所述排放出口而必须转动成面 对所述排;改出口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同时所述一次填充的 液体量以每次4非;改所述单位排;改量液体的方式分两次或更多 次排出。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以如下方 式通过所述旋转致动器来控制所述活塞的转动,并通过所述线 性致动器来控制所述活塞的竖直运动,所述方式是,在将所述 活塞向上移动以一次填充所述一定量的液体并使所述槽纟皮定 位成面对所述填充进口之后,将所述活塞分步向下移动,所述 步数与待排放液体的所述单位排放量的排;改次数成比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中,所述线性致动器包括压 电致动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中,所述线性致动器包括线 性电才几。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中,所述旋转致动器包括^走 转电机

说明书全文

组件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泵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在分配器
(dispenser)中的泵组件,该分配器用来将液体分配在基斗反上以制 造平板显示器。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器含有越来越多的技术,能够制造出比传统电视机和 使用阴极射线管的视频显示器更轻且薄得多的视频显示器,并且所 制造出的视频显示器通常小于10 cm (4英寸)厚。需要不断更新 (refresh)的平板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 场致发射显示器(FED)、有才几发光二纟及管显示器(OLED)、表面 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SED)、纳米发射显示器(NED)、和电致发 光显示器(ELD)。
液晶显示器(LCD)是由排列在光源反射器(reflector)前 方的任意数目的彩色或单色像素组成的薄型平板显示装置。由于使 用非常少量的电能,液晶显示器得到了广泛应用。
用作液晶显示器的液晶面々反制造如下。
在上玻璃基板上形成滤色片和共用电极的图案。在与上玻璃基 板相对的下玻璃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TFT)和像素电极的图案。
5
在上、下玻璃基才反上沉积定向层。对定向层进4于摩4察,以4吏两个定 向层之间的液晶分子具有预倾和方向。
使用糊状物分配器在上、下玻璃基板中的任一个上形成糊状物
图案,以密封中间将存在液晶层的上、下玻璃基板。之后,使用LC 分配器将液晶分配到其上形成有糊状物图案的玻璃基板上。最后, 组装上、下玻璃基^反以制成液晶面^反。
糊状物/LC分配器包括:工作台、装备有用来分配液体(诸如 糊状物或液晶)的喷嘴的分配头单元、和支撑分配头单元的分配头 单元支撑架。
糊状物/LC分配器在通过沿Y轴方向移动其上安装有基板的工 作台、或通过沿X轴方向移动分配头单元、或通过沿X、 Y轴方向 同时移动两者而将糊状物或液晶分配到基板上的同时,在喷嘴与基 板之间保持恒定距离。
在制造LCD面板过程中,关键的是以很高精度将单位排放量 的液晶分配到基板上。因此,需要泵组件来控制单位排放量液晶的 均匀排放,直到将全部所需排放量的液晶置于基板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泵组件,该泵组件能够 控制单位排放量液晶的排放,直到将全部所需排放量的液晶置于基 板上。
才艮据本发明的一方面,4是供了一种泵组件,该泵组件包括:内 部具有空间的气缸,在其侧部上填充进口和排;改出口形成为相对于 彼此而隔开;活塞,其表面上形成有槽,所述活塞在气缸内部转动、
上升和下降,以便根据转动角度来打开填充进口或排放出口;旋转 致动器,用来转动活塞;线性致动器,其在填充进口打开时向上移 动气缸以i真充一定量的液体,并在4非;改出口打开时向下移动气釭以 排出所述一定量的液体;控制单元,以某种方式控制旋转致动器和 线性致动器,所述方式是,通过填充进口一次填充的所述一定量的 液体以每次排出单位排;改量液体的方式通过排方文出口分两次或更 多次排出。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 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显然。

附图说明

被包含进来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且^皮结合进来并构 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 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泵组件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分解视图;
图3是示出了图2的泵组件的分解4见图;
图4是示出了按图3所示的步骤向下移动活塞的过程的视图;
以及
图5至图8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泵组件如何工作以排出单位排 放量的液体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在此
描述的用于将液体分配到基板上的分配器包括:糊状物分配器,用 于将糊状物以预定图案分配到基板上;以及LC分配器,用于将液 晶分配到基板上。
参照图1和2,在制造平板显示器的过程中,才艮据本发明实施 例的泵组件100填充一定量的液体并且排出单位排方文量的液体,直 到将全部所需排放量的液晶置于基板上。
在泵组件100的上方设置有容器11。容器11容纳待供应到泵 组件100的液体。当泵组件100用在用于将液晶分配到基板上的LC 分配器中时,所述液体可以包括液晶。
容器11可由诸如不会与液体发生化学反应的聚乙烯之类的材 料或诸如对外界物理冲击具有抵抗的不锈之类的金属制成。
容器11由支撑部件13支撑。支撑部件13上i殳有销14。类似 于注射器的针头的销14内部具有细长孔。销14的一端连接至第一 管15的一端。第一管15的另一端连接至设置于泵组件100的壳体 110上的液体^真充部件111。
液体通过销14和第一管15而/人容器11供应到泵组件100的 液体填充部件111。因为容器11可连接至销14并可从其上拆卸下 来,所以用新容器更换用过的容器ll是;f艮方便的。
喷嘴16设置在泵组件100的下方。喷嘴16连接至第二管17 和设置于壳体110上的液体排放部件112。液体通过第二管17和喷 嘴16而从液体排放部件112排放到基板上。液体排放部件112可以
i殳置成与液体填充部件111相对。喷嘴16可由设置于泵组件100 的支架101上的支撑102支撑。
填充从容器11供应的液体并通过喷嘴16将液体排放出去的泵 组件100包4舌:壳体IIO、气釭120、活塞130、线4生致动器140、 S走转致动器150、以及控制单元160。
气缸120通过壳体110的上部开口被容纳在壳体110内部。气 缸120内部具有圓柱形空间。占据圓柱形空间的活塞130在气缸120 内转动、上升、和下降。彼此相对的填充进口 121和排放出口 122 i殳置于气缸120上。
填充进口 121形成为连接至液体填充部件111,从而从容器ll 供应的液体被填充到气缸120的内部。排放进口 122形成为连接至 液体排;故部件112 , /人而填充到气缸120内部的液体浮皮排出到气缸 120的外部。填充进口 121和排力欠出口 122可布置成彼此相对,但 不限于这种布置。填充进口 121与排放出口 122之间的夹角可以是 4兌角或4屯角。
在气缸120被容納在壳体110中之后,提供盖帽115来封闭壳 体110的顶部开口。盖帽115具有圓柱形空间,活塞通过该圆柱形 空间而插入到气釭120中。垫片116i殳置在壳体110的内部,以防 止'液体泄漏出气釭120。
圓柱形式的活塞130插入到气缸120中。线性致动器140使活 塞130在气釭120中上、下移动。S走转致动器15(H吏活塞130在气 缸120中转动。槽131形成在活塞130上,从而才艮据活塞130的转 动角度选^H"生地打开填充进口 121和排放出口 122。
乂人活塞底部到活塞130的底部与活塞130的顶部之间的某一4立 置,切下活塞130的外表面,以形成具有预定宽度和长度的槽131。 如图4所示,槽131的形状类似于'V', ^旦不限于这种形状。槽 131可以具有能够使填充进口 121和排放出口 122被选择性打开的
各种形状。
线性致动器140向上移动活塞130以i真充一定量的液体,并且 向下移动活塞130以排放单位排放量的液体。当填充进口 121打开 时,线性致动器140向上移动活塞130,以产生填充力,借助于该 填充力,所述一定量的液体^皮填充到气缸120中。线性致动器140 向下移动活塞130,以产生排放力,借助于该排放力,所填充的一 定量的液体^皮排出到基4反上。
待排放液体的单位排放量取决于活塞冲程,即,活塞130从上 止点(TDC )到下止点(BDC )或从BDC到TDC所行进的距离。 也就是说,较长的活塞沖程意味着较大的液体排放量,而较短的活 塞沖程意味着较小的液体排放量。
线性致动器140控制活塞沖程,以便将液晶的单位排放量设定 为特定值。线性致动器140可上下移动活塞130,而旋转致动器150 專争动活塞130。即,活塞130的4主复运动与活塞130的^走專争运动无 关。因此,可以在全部所需排放量的液晶被置于基板上之前,控制 单位排方文量液晶的均匀排方文。
在下文中描述的控制单元160控制线性致动器140,以便在活 塞沖^f呈范围内以至少两步或更多步向下移动活塞130,如图4所示。
线性致动器140可包4舌压电致动器。当施加电场时,利用逆压 电效应,该压电致动器产生应力和/或应变。压电致动器有利于^"密 且迅速地控制通过喷嘴的液体的单位排;汶量。压电致动器的〗吏用消
除了在控制液体单位排放量的排放期间出现的误差,而这些误差在 如果使用其它装置时可能会出现。
压电致动器140设置在活塞130上方。当施加电压时,压电致 动器140向下延伸,而当不施加电压时,该压电致动器返回到其初 始位置。因此,活塞130随之上下移动。线性致动器140可包括线
寸生电才几。
旋转致动器150产生旋转力,该旋转力使得活塞130转动。根 据活塞130的转动角度,槽131选^H"生地面对气缸120的填充进口 121或气缸120的排放出口 122。当槽131面对填充进口 121和排 方文出口 122时,填充进口 121和排方文出口 122分别打开。
旋转致动器150转动活塞130,以使槽131面对填充进口 121, 以^f更通过填充进口 121将液体填充到气缸120内部。即,填充进口 121打开。当一定量的液体#>真充到气缸120内部时,^走转致动器 150转动活塞130,以使槽131不面对填充进口 121 (即填充进口 121关闭)。 <接着,:旋转致动器150转动活塞130,以佳:槽131面对 排放出口 122。因而,液体通过排放出口 122被排出。旋转致动器 150起到的作用,用来控制液体的填充和排方文。旋转致动器150 可顺时针和逆时针地转动活塞130。
旋转致动器150可以包括能够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的旋转电机 151。为了传递旋转力,旋转电才几151的旋转轴固定地连4妄至旋转 件152,该旋转件可旋转地设置于固定件103上。头部153固定地 连接至旋转件152。设置在活塞130上方的线性致动器140设置在 头部153上。旋转致动器150不限于电冲几151,而是包括能够转动 活塞130的^f壬-f可类型的电才几。
控制单元160控制用于填充和排放液体的活塞130的转动和往 复运动。即,控制单元160通过旋转致动器150控制活塞130的转 动,以使槽131选4奪性地面对填充进口 121或排放出口 122。控制 单元160通过线性致动器140控制活塞130的竖直运动,以使活塞 130在i真充进口 121打开时上升或者在4非;改出口打开时下降。因此, 液体的填充和排放可得到控制。
才艮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控制单元160以某种方式通过旋转致动 器150来控制活塞130的转动,并通过线性致动器140来控制活塞 130的竖直运动,所述方式是,通过纟真充进口 121而纟真充的液体量 以每次排放单位排放量的液体的方式分两步排出。
参照图5至图8,作为实例,描述了由控制单元160对液体填 充和排放的控制。
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160控制旋转致动器150,以使活塞130 的槽131面对填充进口 121。当填充进口 121打开时,控制单元160 控制线性致动器,使得活塞130在点"A"处上升,以在气缸120 中产生填充力。此时,活塞130行进到点"A"的距离产生的填充 力足以填充至少两倍的单位排;改量的液体。因此,与单位排》文量液 体的两倍相对应的量的液体可以通过填充进口 121 —次填充到气缸 121的底部空间中。
如图6所示,控制单元160通过旋转致动器150控制活塞130 的转动,以使槽131能够转动180度,例如从填充进口 121逆时针 转动,乂人而面对排方文出口 122。当排方文出口 122打开时,控制单元 160控制线性致动器140,以使活塞130能够从点"A,,下降到点"B"。 因此,排力文力作用于所填充量的液体上。此时,活塞130从点"A" 行进到点"B"的距离产生的排放力足以一次排放单位排放量的液 体。因此,通过排;改出口122, 一次向外排放单位排;改量的液体。
如图7和图8所示,控制单元160控制^走转致动器150,以4吏 排放出口 122被打开或关闭,同时使填充进口 121被关闭,并且控 制单元控制旋转致动器150,以使活塞130能够在排放出口 122打 开时下降。因此,第二次地排放单位排放量的液体。
如图7所示,在第一次排放单位排放量的液体之后,控制单元 160通过旋转致动器150控制活塞130的转动,以使槽131能够从 排放出口 122朝向填充进口 121转动90度。即,控制单元160通 过旋转致动器150控制活塞130的转动,以使槽131能够抵靠在填 充进口 121与排放出口 122之间的气缸内表面而定位,因此同时封 闭了》真充进口 121和4非;改出口 122。
此时,控制单元160控制活塞130的转动方向,以4吏槽131能 够沿一方向转动90度,所述方向与为第一次排》文单位排》t量的液 体而使槽131转动180度的方向相反。例如,控制单元160控制活 塞130的转动方向,以在槽131逆时针转动180度以第一次排放单 位排放量的液体时,使槽131能够顺时针转动90度,从而同时封 闭填充进口 121和排放出口 122。进行如上的动作,可以沿与第一 次排放单位排放量的液体相同的方向第二次地排》文单位排放量的 液体。
控制单元160可以控制活塞130的转动,以使槽131能够沿与 为了第一次排放单位排放量的液体而使槽131转动180度的方向相 反的方向转动90度。控制单元160可以控制活塞130的转动,以 使槽131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各种角度。
控制单元160可以某一方式控制线性致动器140,所述方式是, 在第一次排放单位排》文量的液体之后将活塞130的竖直位置保持在 从点"A"向下的点"B,,处,同时旋转致动器150使槽131从排放 出口 122朝向填充进口 121转动90度。完成如上的动作,以保持
作用于气缸120中剩余液体的压力,从而第二次地排i丈与所排;改的 单4立氺M文量的液体相同的单4立4非;改量的液体。
如图8所示,在槽131转动90度到达填充进口 121与排;改出 口 122之间的一位置的状态下,控制单元160通过旋转致动器150 控制活塞130的转动,以使槽131能够转动90度,从而再次面对 排放出口 122。当排》文出口 122打开时,控制单元160通过线性致 动器140控制活塞130的竖直运动,以4吏活塞130能够从点"B" 下降到点"C"。此时,活塞乂人点"B" 4亍进到点"C,,的3巨离产生 的排放力足以第二次排放单位排放量的液体。因此,可以排放单位 4非;改量的液体两次。
在排放单位排放量的液体两次之后还剩余的液体量大于液体 的单位排;故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60通过^走转致动器150控制活 塞130的转动并通过线性致动器140控制活塞130的竖直运动,以 便以与第二次分配单位排放量的液体相同的方式第三次地排放单 位排放量的液体。
控制单元160通过旋转致动器150控制活塞130的转动,以4吏 才曹131能够乂人4非;汶出口 122朝向填充进口 121转动90度,/人而同 时封闭排放出口 122和填充进口 121。此时,控制单元160控制活 塞130的竖直运动,以使活塞130能够停留在第二次排放单位排放 量液体的竖直位置处。随后,控制单元160通过旋转致动器150控 制活塞130的转动,以使槽131能够转动90度,从而再次面对排 ;改出口 122,并且控制单元通过线性致动器140控制活塞130的竖 直运动,以使活塞130能够下降,从而排放单位排放量的液体。因 此,第三次地排方文单位排;^量的液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一次填充的液体量在排方文时净皮分成液体 的单位排放量,并且以每次排放单位排放量液体的方式被排放至少
两次或更多次。这与一次》真充的、液体量净皮一次全部4非出的传统方法
相比,更加方便和有效。另外,从第二次排放开始,只要活塞130 在90度的转动角度范围内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就排;改单位排力文 量的液体。这与只有当活塞130转动360度时才排放单位排放量液 体的传统方法相比,更迅速并且更津fr确。
在气缸120中剩余液体的量小于液体的单位排放量但还需要继 续排i文单位排i文量液体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160通过 旋转致动器150控制活塞130的转动,以使槽131能够面对填充进 口 121。当填充进口 121打开时,控制单元160通过线性致动器140 控制活塞130的竖直运动,以使活塞120能够上升到点"A",从而 将一定量的液体填充到气缸120中。当完成了这些时,可以以与上 述方式相同的方式继续排放单位排放量的液体。
控制单元160可以通过旋转致动器150控制活塞130的转动, 以便从第二次排放开始就省略使槽131转动到填充进口 121和排放 出口 122都封闭的位置的步骤。即,在将活塞130向上移动以一次 ^真充一定量的液体(其中槽131净皮定^f立成面只于i真充进口 121)之后, 控制单元160以某一方式通过^:转致动器150控制活塞130的转动 并通过线性致动器140控制活塞130的竖直运动,所述方式是,以 与排放次lt相对应的步数来下降活塞130,其中槽131 ;故定位成面 对排》文出口 122。
即,如图5所示,通过将活塞130向上移动至点"A"(其中槽 131纟皮定位成面对填充进口 121), ^f吏得一定量的液体通过填充进口 121净皮一次填充到气缸120的底部空间中。之后,如图6所示,在 将槽131从填充进口 121转动180度并将槽131定位成面对排放出 口 122之后,通过将活塞130从点"A"向下移动至点"B",第一 次将单位排方文量的液体通过排》文出口 122排》文到气缸外部。
之后,控制单元160通过4t转致动器150控制活塞130的转动, 以使活塞131能够定位成面对排放出口 122,并使活塞130能够定 位在点"B"处,同时并不扭J亍图7所示的步骤。如图8所示,控 制单元160通过线性致动器控制活塞130的竖直运动,以使活塞130 能够从点"B,,下降到点"C"。因此,第二次将单位排;改量的液体 通过排;汶出口 122排方文到气缸外部。
在第二次排》文单位排》文量的液体之后气缸120中剩余液体的量 大于液体的单位排;改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60通过旋转致动器150 控制活塞130的转动并通过线性致动器140控制活塞130的竖直运 动,以^_以与第二次分配单位排;改量液体的方式相同的方式第三次 地排放单位排放量的液体。这与只有在活塞130转动360度时才排 》文单〗立4非方文量液体的传统方法相比,更迅速且更4青确。
在气缸120中剩余液体的量小于液体的单位排放量但需要继续 排放单位排放量液体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160通过旋 转致动器150控制活塞130的转动,以-使槽131能够面对填充进口 121。当填充进口打开时,控制单元160通过线性致动器140控制 活塞130的竖直运动,以使活塞120能够上升到点"A",从而将一 定量液体i真充到气釭120中。
如上所述, 一次填充的液体量在排放时被分成液体的单位排放 量,并且以每次4昨;故单4立4昨;改量液体的方式祐:湘M文至少两次或更多 次。这与一次i真充的液体量^皮一次全部4非出的传纟充方法相比,更加 方便和有效。
另外,从第二次排放开始,只要活塞130在90度的转动角度 范围内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或者只要活塞130下降一步(此时排 放出口打开),就排放单位排放量的液体。这与只有活塞130转动 360度时才排放单位排放量液体的传统方法相比,更迅速且更精确。
而且,活塞以与活塞转动无关的方式下降和上升,并且活塞下
降的步数与排放单位排;改量液体的次数成比例。因此,可以以非常 高的精度重复地排放单位排放量的液晶,直到将全部所需排放量的 液晶置于基板上。
因为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实质特征的前提下,本发明可以 以多种形式实施,所以也应该理解,上述说明中的任何细节都不限 制上述实施例(除非特别指出是其它情况),相反,应该在所附4又 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本发明,因此,所有落入 ^f又利要求界线和范围内或这些界线和范围的等同物内的变化和更 改都应#皮所附纟又利要求所涵盖。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