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热机 / 内燃机 / 油底壳 / 一种油底壳

一种油底壳

阅读:319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油底壳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一种 油底壳 ,包括壳体、挡油板以及单向导通组件,其中,壳体为油底壳本体,其具有腔室,挡油板呈沿上下向延伸地设于腔室,挡油板用以将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用以对应吸油口,单向导通组件设于挡油板,用以单向导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单向导通组件的导通流向为油液从第二腔室流向第一腔室。在壳体内,也即油底壳内设有挡油板,当 汽车 倾斜时,挡油板可以始终将油底壳内的机油聚集在吸油口周围,机油液面保持在吸油口上方,该设计可以使油底壳的体积减小,便于 发动机 的整车布置,挡油板处还设有单向导通组件,使油液从第二腔室流向第一腔室,使机油尽可能多地集中在第一腔室内。,下面是一种油底壳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室;
挡油板,呈沿上下向延伸地设于所述腔室,所述挡油板用以将所述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以对应吸油口;以及,
单向导通组件,设于所述挡油板,用以单向导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单向导通组件的导通流向为油液从所述第二腔室流向第一腔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通组件包括:
导管,所述挡油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管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导管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孔处的导通端,以及伸入所述第一腔室的自由端;
锥形挡圈,设于所述导通端,所述锥形挡圈设有通孔,且锥形面的小端朝向所述第二腔室;
球芯,设于所述锥形挡圈的锥形面,所述球芯具有抵接于所述锥形面的阻挡位置,以及远离于所述锥形面的导通位置;以及,
限位板,设于导通端,所述限位板具有多个漏孔,用以阻挡所述球芯而使所述油液通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呈十字形或米字形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呈朝上倾斜设置,且下端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壁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壁的上方,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的下端向下延伸而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壁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的上端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上端面呈朝所述第二腔室倾斜地盖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方,所述导流板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方,下端与所述挡油板的上端相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侧沿以及上端面设有朝上凸起的多个凸边,以形成多个引流槽;和/或,
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挡油板处开设有多个过油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呈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挡油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靠近所述挡油板处向下凹陷,以形成沉积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槽内设有磁性件。

说明书全文

一种油底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曲轴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底壳。

背景技术

[0002] 发动机正常运转过程中需要机油进行润滑,油底壳是发动机主要的机油存储部件,油底壳的外形除了需要满足发动机本身的装配要求外还取决于整车空间布置的要求,而油底壳的外形直接决定了油底壳的储油量。
[0003] 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会有爬坡、下坡、侧向等不同的姿态,而机油是液体状态,不论汽车是以何种状态行驶,机油液面始终保持平,油底壳需要根据实际最恶劣的条件为边界进行设计。通常油底壳是以汽车分别向前、后、左、右、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八个方向倾斜30°为发动机的最大倾斜姿态进行设计的,通常油底壳腔体内布置有吸油口,吸油口必须时刻处于润滑油液面以下(包括汽车向八个方向倾斜30°的极限情况)才能保证将润滑油吸进发动机润滑油道。因此,油底壳的设计需要保证其尽可能多的存储机油的情况下,油底壳在倾斜时,机油液面必须超过吸油口。
[0004] 现有的油底壳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油底壳深度,同时降低吸油口位置,导致发动机体积变大,进而导致发动机在整车布置上出现干涉甚至造成车机无法匹配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油底壳,旨在设计一种油底壳,以在不增大油底壳体积的前提下,保证在倾斜时,机油液面超过吸油口。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油底壳,包括:
[0007]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室;
[0008] 挡油板,呈沿上下向延伸地设于所述腔室,所述挡油板用以将所述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以对应吸油口;以及,
[0009] 单向导通组件,设于所述挡油板,用以单向导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单向导通组件的导通流向为油液从所述第二腔室流向第一腔室。
[0010] 可选地,所述单向导通组件包括:
[0011] 导管,所述挡油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管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导管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孔处的导通端,以及伸入所述第一腔室的自由端;
[0012] 锥形挡圈,设于所述导通端,所述锥形挡圈设有通孔,且锥形面的小端朝向所述第二腔室;
[0013] 球芯,设于所述锥形挡圈的锥形面,所述球芯具有抵接于所述锥形面的阻挡位置,以及远离于所述锥形面的导通位置;以及,
[0014] 限位板,设于导通端,所述限位板具有多个漏孔,用以阻挡所述球芯而使所述油液通过。
[0015] 可选地,所述限位板呈十字形或米字形设置。
[0016] 可选地,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呈朝上倾斜设置,且下端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壁连接。
[0017] 可选地,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壁的上方,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的下端向下延伸而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壁连接。
[0018] 可选地,所述挡油板的上端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上端面呈朝所述第二腔室倾斜地盖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方,所述导流板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方,下端与所述挡油板的上端相接。
[0019] 可选地,所述导流板的侧沿以及上端面设有朝上凸起的多个凸边,以形成多个引流槽;和/或,
[0020] 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挡油板处开设有多个过油孔。
[0021] 可选地,所述导流板呈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挡油板。
[0022] 可选地,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靠近所述挡油板处向下凹陷,以形成沉积槽。
[0023] 可选地,所述沉积槽内设有磁性件。
[002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壳体内,也即油底壳内设有挡油板,当汽车倾斜时,挡油板可以始终将油底壳内的机油聚集在吸油口周围,机油液面保持在吸油口上方,该设计可以使油底壳的体积减小,便于发动机的整车布置,以提高汽车生产效率等,同时,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不断有机油从发动机部件淋沥至油底壳内,甚至在汽车倾斜度较大时,第一腔室内的机油可能会越过挡油板而流向第二腔室,因此,挡油板处还设有单向导通组件,使油液从第二腔室流向第一腔室,使机油尽可能多地集中在第一腔室内。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油底壳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图1的油底壳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图1的单向导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图3中的限位板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为图2中的导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附图标号说明:
[0032]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壳体 33 锥形挡圈
11 第一腔室 34 限位板
12 第二腔室 341 漏孔
121 沉积槽 40 导流板
122 磁性件 41 凸边
20 挡油板 42 引流槽
31 导管 43 过油孔
32 球芯    
[0033]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5]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6]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7] 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会有爬坡、下坡、侧向等不同的姿态,而机油是液体状态,不论汽车是以何种状态行驶,机油液面始终保持水平,油底壳需要根据实际最恶劣的条件为边界进行设计。通常油底壳是以汽车分别向前、后、左、右、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八个方向倾斜30°为发动机的最大倾斜姿态进行设计的,通常油底壳腔体内布置有吸油口,吸油口必须时刻处于润滑油液面以下(包括汽车向八个方向倾斜30°的极限情况)才能保证将润滑油吸进发动机润滑油道。因此,油底壳的设计需要保证其尽可能多的存储机油的情况下,油底壳在倾斜时,机油液面必须超过吸油口。
[0038] 现有的油底壳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油底壳深度,同时降低吸油口位置,导致发动机体积变大,进而导致发动机在整车布置上出现干涉甚至造成车机无法匹配等问题。
[0039]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油底壳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底壳包括壳体10、挡油板20以及单向导通组件,其中,壳体10为油底壳本体,其具有腔室,挡油板20呈沿上下向延伸地设于腔室,挡油板20用以将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一腔室11用以对应吸油口,单向导通组件设于挡油板20,用以单向导通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单向导通组件的导通流向为油液从第二腔室12流向第一腔室11。
[0040] 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0内,也即油底壳内设有挡油板20,当汽车倾斜时,挡油板20可以始终将油底壳内的机油聚集在吸油口周围,机油液面保持在吸油口上方,该设计可以使油底壳的体积减小,便于发动机的整车布置,以提高汽车生产效率等,同时,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不断有机油从发动机部件淋沥至油底壳内,甚至在汽车倾斜角度较大时,第一腔室11内的机油可能会越过挡油板20而流向第二腔室12,因此,挡油板20处还设有单向导通组件,使油液从第二腔室12流向第一腔室11,使机油尽可能多地集中在第一腔室11内。
[004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第二腔室12的底壁呈朝上倾斜设置,且下端与第一腔室11的底壁连接,加强油液从第二腔室12流向第一腔室11的流动。
[0042] 进一步地,第二腔室12的底壁设于第一腔室11的底壁的上方,第二腔室12的底壁的下端向下延伸而与第一腔室11的底壁连接,减小了第二腔室12的体积,从而进一步地减小油底壳整体的体积。
[0043]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第一底壁靠近挡油板20处向下凹陷,以形成沉积槽121,从曲轴箱上方淋沥至油底壳内的机油往往包括金属碎屑、油泥等杂质,其中较沉的杂质在可沉积槽121中聚集沉积,使较为清洁的机油通过单向导通组件回流到第一腔室11。
[0044] 进一步地,沉积槽121内设有磁性件122,可吸附金属碎屑,提升机油的洁净程度。
[0045] 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4,单向导通组件包括导管31、锥形挡圈33、球芯32以及限位板34,挡油板20的底部设有与导管31对应的安装孔,导管31包括设于安装孔处的导通端,以及伸入第一腔室11的自由端,锥形挡圈33设于导通端,锥形挡圈33设有通孔,且锥形面的小端朝向第一腔室11,球芯32设于锥形挡圈33的锥形面,球芯32具有抵接于锥形面的阻挡位置,以及远离于锥形面的导通位置,限位板34设于导通端,限位板34具有多个漏孔341,用以阻挡球芯32而使油液通过。
[0046] 通过上述装置的实施,可实现油液从第二腔室12流向第一腔室11的单向导通,使机油尽可能多地集中在第一腔室11内,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制造安装。
[0047] 进一步地,限位板34呈十字形或米字形设置。
[0048] 本实施例中,导管31可延伸到第一腔室11的底部,帮助回流的机油内部残留的少量杂质在底部沉淀。
[0049]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5,本实施例中,挡油板20的上端设有导流板40,导流板40呈倾斜地盖设于第一腔室11的上方,且上端位于第一腔室11的上方,下端与挡油板20的上端相接。
[0050] 导流板40可保护第一腔室11,使发动机的回油可直接流入第二腔室12,再经过沉积槽121后回流至第一腔室11,提升了机油的洁净程度。
[0051] 进一步地,在导流板40的一个实施例中,导流板40的侧沿以及上端面设有朝上凸起的多个凸边41,以形成多个引流槽42,提升引流效果。
[0052] 在在导流板40的一个其他实施例中,导流板40靠近挡油板处20开设有多个过油孔43,由于通过单向导通组件使第二腔室12的机油回流至第二腔室11的流量较小,使回流速度较慢,因此,可直接在导流板40上设置过油孔43,使发动机淋沥下来的机油直接进入第一腔室11,为了不影响机油在导流板40上的流动性,过油孔开设在靠近挡油板20处。
[0053] 请参阅图5,显然,导流板40的上述两个实施例可以同时实施,过油孔43的侧沿也可以设有凸边41,以形成引流槽42。
[0054] 进一步地,导流板40呈可拆卸地安装于挡油板,本实施例中,导流板40通过螺栓固定在挡油板20上,方便安装和维修等。
[005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油底壳吊具 2020-05-15 623
机油底壳预热器 2020-05-15 326
一种油底壳 2020-05-13 319
油底壳 2020-05-12 511
油底壳 2020-05-11 778
发动机油底壳 2020-05-14 508
油底壳装置 2020-05-12 389
油底壳用的挡板 2020-05-14 19
油底壳清洗装置 2020-05-15 683
油底壳 2020-05-12 88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