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输送系统

阅读:65发布:2022-01-10

专利汇可以提供燃料输送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燃料 输送系统和燃料喷射器。所述燃料输送系统包括形成于 发动机 顶部(10)中的孔(18),燃料喷射器(21)位于该孔(18)中。孔(18)具有开口端。加热室(40)限定在燃料喷射器和孔(18)的壁(18a)之间。喷射器具有设置在加热室内的燃料存储部,在发动机的 活塞 的压缩冲程中,发动机的 燃烧室 中的气体被压缩并被推过所述孔的开口端进入加热室从而将喷射器的燃料存储部加热,在其它的配置中,喷射器具有增大的端部区域(110),该端部区域装配于发动机的孔内并与孔的外围壁 接触 ,这样热量从发动机经孔的外围壁传导至喷射器的增大部从而将喷射器的端部区域内的燃料加热。,下面是燃料输送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发动机燃料输送系统,该发动机具有燃烧室、可在 该燃烧室内移动的活塞、进气口和排气口,该系统包括:
位于发动机内的孔,该孔具有与燃烧室连通的开口端、远离该第 一端的第二端、和孔壁;
位于所述孔中的燃料喷射器,该喷射器具有与第一端相邻的并将 燃料直接喷入燃烧室内的喷射尖端、以及用于存储从该喷射器喷射的 燃料的燃料存储部、和用于使喷射器从喷射器尖端喷射燃料的操作部;
所述孔的第二端是封闭的;
由孔壁、孔的封闭第二端、以及喷射器限定的加热室;
喷射器设置在孔中从而燃料存储部位于加热室内;和
其中,在燃烧室内的活塞的压缩冲程中,气体被压缩并从孔的第 一开口端被推入加热室内以将喷射器的燃料存储部加热从而使燃料存 储部中的燃料的温度升高,这样,燃料一离开喷射器,由于燃料的加 热以及燃料离开喷射器并进入燃烧室所经历的压变化,燃料基本基 本立即转变为气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喷射器具有可通过 燃料压力来操作的机械操作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喷射器具有电子操 作部,该电子操作部位于加热室的外部从而防止加热室内的加热破坏 该喷射器的电子操作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具有向内定 向的凸缘和位于该凸缘上的环,该环用于容纳喷射器一端从而稍垫高 所述孔中的喷射器并提供气缸内的压缩气体能够由此进入加热室的通 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第二端由 密封元件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密封元件是形成于 喷射器上的并远离所述尖端的肩状部,用于密封所述孔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为普通环孔, 并具有易于使气体从燃烧室进入加热室、从加热室返回燃烧室的小孔。
8.一种用于燃烧输送系统的燃料喷射器,用于将燃料输送至车辆 发动机的气缸,该喷射器包括:
具有端部区域和操作部的喷射器主体,该端部区域包括存储从喷 射器喷射的燃料的燃料存储部,该操作部用于操作喷射器以将燃料从 端部区域喷出;和
加热元件,当喷射器在操作中将燃料提供给气缸时,该加热元件 基本连续加热喷射器的端部区域,以将该端部区域进而将燃料存储部 的燃料保持于一个温度,这样当燃料从喷射器喷出时,由于燃料的高 温以及燃料离开喷射器时所经历的压力变化,燃料立即转变为气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加热元件包括喷 射器的增大的端部区域,该增大端部区域的尺寸是这样的,即当喷射 器插入车辆发动机的喷射器通道内时,所增大的端部区域与限定喷射 器通道的壁热接触从而将热量从发电机直接传导至喷射器的增大的端 部区域,并因此传导至燃料存储部中的燃料。
10.一种用于车辆发动机的燃料输送系统,该发动机包括气缸和具 有壁的喷射器通道,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包括:
具有喷射器主体的喷射器,该喷射器主体形成有端部区域和操作 部,该端部区域包括存储从喷射器喷射的燃料的燃料存储部,该操作 部用于操作喷射器以将燃烧从端部区域喷出;和
所述的喷射器端部区域的尺寸为使得喷射器主体的至少部分端部 区域与喷射器通道的壁热接触,这样在车辆发动机的操作过程中,热 量从发动机经喷射器通道的壁传导至喷射器的增大部、由此将燃料存 储部中的燃料加热,从而当燃料从喷射器喷射时,由于燃料的高温以 及燃料离开喷射器时所经历的压力变化,燃料立即转变为气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端部区域具有外 壁,该端部区域的尺寸为使得基本所有的外壁都接触喷射器通道的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端部区域基本为 圆柱形或圆盘形,并具有基本与喷射器通道的整条壁接触的外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端部区域包括用 于将喷射器通道中的端部区域密封的密封件
14.一种用于燃料输送系统的喷射器,用于将燃料输送至发动机的 气缸,该发动机具有容纳喷射器的喷射器通道,所述喷射器包括:
喷射器主体;
从喷射器主体伸出的端部区域,它用于存储即将从喷射器喷射的 燃料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燃料从该第一端喷射;
端部区域的尺寸是这样的,即当端部区域设置在喷射器通道中时, 加热室形成于喷射器的端部区域与喷射器通道的壁之间;
喷射器的第一端没有任何密封,因此当喷射器置于喷射器通道并 且发动机正操作时,废气可从第一端进入加热室;和
与端部区域的第二端相邻的密封件,用于将喷射器通道中的喷射 器密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密封件通过将 肩状部设在第二端而形成,该肩状部在端部区域和喷射器主体之间形 成过渡,这样该肩状部可坐落于发动机的形成有喷射器通道的部分外 壁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肩状部为锥形 的环壁,用于在喷射器通道的外围设置于发动机的部分外壁上。

说明书全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输送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柴油发动 机和汽油发动机的直喷式燃料输送系统,并且还涉及一种用于这种系 统的喷射器和燃料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我们的国际申请NO.PCT/AU02/00403披露了一种燃料输送系统, 其中燃料被喷入进气流以便将燃料输送至发动机的燃烧室。该国际申 请的内容通过引用与本说明书相结合。
柴油发动机以及直喷式汽油发动机中,燃料被直接输送至燃烧 室或输送至与该燃烧室直接相连的第二室(这里共同指的是燃烧室) 而不是进入进气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国际申请原理的燃料输 送系统,但该系统可应用于直喷式发动机。
本发明的该方面可以说在于一种发动机用的燃料输送系统,该发 动机具有燃烧室、可在该燃烧室内移动的活塞、进气口和排气口,所 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包括:
位于发动机内的孔,该孔具有与燃烧室连通的开口端、远离该第 一端的第二端、和孔壁;
位于所述孔中的燃料喷射器,该喷射器具有与第一端相邻的并将 燃料直接喷入燃烧室内的喷射尖端、以及用于存储从该喷射器喷射的 燃料的燃料存储部、和用于操作喷射器从喷射器尖端喷射燃料的操作 部;
所述孔的第二端是封闭的;
由孔壁、孔的封闭第二端以及喷射器限定的加热室;
喷射器设置在孔中从而燃料存储部位于加热室内;和
其中,在活塞的压缩冲程中,燃烧室内的气体被压缩并被推过孔 的第一开口端进入加热室内以将喷射器的燃料存储部加热从而使燃料 存储部中的燃料的温度升高,这样,燃料一离开喷射器,由于燃料的 加热以及燃料离开喷射器并进入燃烧室时所经历的压变化,燃料基 本基本立即转变为气态。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通过在活塞的压缩冲程中压缩气缸 内的气体而将燃料加热。在柴油发动机的情况下,发动机以非常高的 压缩比进行操作,由于发动机内的较高压缩压力,热量较高,由此能 够将相当浓的柴油燃料充分加热从而确保燃料一从喷射器喷射出来就 转变为气态。在汽油发动机的情况下,发动机以低压操作,热量不是 很高,但仍然足以升高温度从而促使汽油升高至所需温度以便燃料一 喷射出来就立即转变为气态。因此,所需的热量在某种程度上根据发 动机(也即,无论是柴油发动机还是火花点火式汽油发动机)的类型以 及所使用的燃料进行调节。本发明还具有的优点是,不需要加热元件, 也不需要对发动机附加管路或显著变型。
喷射器的操作部可以是通过燃料压力来操作的机械操作部,或螺 线管类型的操作部,由此使喷射器能够在所需时间喷射燃料。
就机械操作部而言,优选的是,喷射器设置在所述孔中,这样机 械操作部位于加热室的外部。然而,这不是必需的。就电子操作部而 言,电子操作部应该在加热室的外部以防止加热室内的加热破坏喷射 器的电子操作部。换句话说,通过将电子操作部设置在加热室外侧, 该电子操作部保持相对冷却,由此不会损坏操作部内的电子元件。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孔具有向内定向的凸缘和位于该 凸缘上的环,该环用于容纳喷射器的一端从而稍微升高所述孔中的喷 射器并提供一通道,气缸内的压缩气体能够通过该通道进入加热室。
优选地,所述孔的第二端由密封元件密封。
密封元件可以是O型环类型的密封件、板或用于密封所述孔的第 二端的任何其它元件,从而防止燃烧室内的气体经该第二端逸出所述 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元件是形成于喷射器上的并远离尖端的肩 状部,用于密封所述孔的第二端。
所述环可以是大致上的环孔,并包括易于使气体从燃烧室进入加 热室、从加热室返回燃烧室的小孔。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与喷射器构造以及采用该喷射器的燃料输送系 统相关,该喷射器构造可利用上述国际申请的原理。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燃料输送系统的燃料喷射器, 用于将燃料输送至车辆发动机的气缸,该喷射器包括:
具有端部区域和操作部的喷射器主体,该端部区域包括存储从喷 射器喷射的燃料的燃料存储部,该操作部用于操作喷射器以将燃料从 端部区域喷出;和
加热元件,当喷射器在操作中将燃料提供给气缸时,该加热元件 基本连续加热喷射器的端部区域,以将该端部区域进而将燃料存储部 的燃料保持于一个温度,这样当燃料从喷射器喷出时,由于燃料的高 温以及燃料离开喷射器时所经历的压力变化,燃料立即转变为气态。
在本发明的该方面的优选实施例中,加热元件包括喷射器的增大 的端部区域,该增大端部区域的尺寸是这样的,即当喷射器插入车辆 发动机的喷射器通道内时,所增大的端部区域与限定喷射器通道的壁 热接触从而将热量从发电机直接传导至喷射器的增大的端部区域,并 因此传导至燃料存储部中的燃料。
在另一实施例中,加热元件可采用其它形式例如电子形式或经由 废气加热,这样加热基本连续进行从而当发动机正操作时喷射器连续 受热,这不同于为了克服发动机冷启动带来的问题而仅在发动机初始 启动过程中的受热。
本发明的这方面还可以说在于一种用于车辆发动机的燃料输送系 统,该发动机包括气缸和具有壁的喷射器通道,该燃料输送系统包括:
具有喷射器主体的喷射器,该喷射器主体形成有端部区域和操作 部,该端部区域包括存储从喷射器喷射的燃料的燃料存储部,该操作 部用于操作喷射器以将燃烧从端部区域喷出;和
所述的喷射器端部区域的尺寸为使得喷射器主体的至少部分端部 区域与喷射器通道的壁热接触,这样在车辆发动机的操作过程中,热 量从发动机经喷射器通道的壁传导至喷射器的增大部、由此将燃料存 储部中的燃料加热,从而当燃料从喷射器喷射时,由于燃料的高温以 及燃料离开喷射器时所经历的压力变化,燃料立即转变为气态。
优选地,端部区域具有外壁,该端部区域的尺寸为使得基本所有 的外壁都接触喷射器通道的壁。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端部区域基本为圆柱形或圆盘形,并 具有基本与喷射器通道的整个壁接触的外壁。
优选地,端部区域包括用于将喷射器通道中的端部区域密封的密 封件。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喷射器,该喷射器被设计成能够容易 实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因此,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燃料输送系统的喷射器, 用于将燃料输送至发动机的气缸,该发电机具有容纳喷射器的喷射器 通道,所述喷射器包括:
喷射器主体;
从喷射器主体延伸出的端部区域,它用于存储即将从喷射器喷射 的燃料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燃料从该第一端喷射;
端部区域的尺寸是这样的,即当端部区域设置在喷射器通道中时, 加热室形成于喷射器的端部区域与喷射器通道的壁之间;
喷射器的第一端没有任何密封,因此当喷射器置于喷射器通道并 且发动机正操作时,废气可从第一端进入加热室;和
与端部区域的第二端相邻的密封件,用于将喷射器通道中的喷射 器密封。
优选地,密封件通过设在第二端上的肩状部形成,该肩状部在端 部区域和喷射器主体之间形成过渡,这样该肩状部可坐落于发动机的 形成有喷射器通道的部分外壁上。
优选地,肩状部为锥形的环壁,用于在喷射器通道的外围设置于 发动机的部分外壁上。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所示为直接喷射系统的标准配置;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3A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环;
图3B所示为图3A的环的剖视图;
图3C为图3A的环的侧视图;
图4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环的平面图;
图4B为图4A的环的剖视图;
图4C为图4A的环的侧视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图6所示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
图7和7A为图5的实施例中所用的密封元件的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8和8A为图6的实施例中所用的密封元件的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9和9A为另一个实施例的环的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10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喷射器,从而例示这种喷射器和本发明的 再一个实施例的喷射器之间的区别;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喷射器的剖视图;
图12所示为装配在发动机内的图11的喷射器;
图13所示为标准的直接喷射型喷射器,该喷射器可与柴油机一起 使用;
图14所示为本发明再另一个实施例的变型喷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柴油发动机用的标准直喷式输送系统,其中发动机的顶部 10包括进气口12、排气口14和燃烧室16。形成喷射器通道的孔(bore) 18设置在顶部10中并且它的内端具有向内定向的凸缘20。燃料喷射 器21设置在孔18内并位于凸缘20上从而将孔18的一端密封。
燃料经由供给器22供至喷射器21,因此燃料可从喷射器21喷入 燃烧室16内。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所 示的相同部件。
图2还示出了发动机气缸体30和位于燃烧室16内的活塞32。应 该注意,顶部10与气缸体30分离,但很显然,位于气缸体30上并且 以传统的方式紧固于气缸体30上。
喷射器21以与图1相同的方式设置在孔18中,除了本实施例中 孔18的与燃烧室16连通的端部23是开口的以外。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为了确保端部23是开口的,间隔环25设置在孔18内并位于凸缘20 上。所以间隔环25允许液体在燃烧室16和加热室40之间流通,所述 的加热室40限定在孔壁18a、喷射器21之间,孔18的封闭或密封端 42远离端部23。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间隔环25具有多个小孔27,该小孔27 穿过该间隔环的侧壁以使燃烧室16中的气体流入加热室40内并允许 气体从加热室40排回燃烧室16内。
间隔环25还用于将孔18内的喷射器21从其正常占据的位置提 升,如图1所示,从而确保喷射器21的电子元件21a位于孔18的外 部,该孔位于密封端42和端部23之间。换句话说,在喷射器21的主 体中,用于操作喷射器的电子元件用标号21a示出,并位于加热室40 的外部。喷射器21具有给喷射器提供电源的电子连接器21c。喷射器 21的用于储存燃料的部分21b,是喷射器的端部区域,并且是喷射器 的一部分,该部分喷射器与孔壁18a和密封端42一起限定加热室40。 喷射器21还可具有突出尖端29形式的尖端,燃料从该突出尖端29 喷出。尖端29与端部23相邻,这样燃料直接喷入燃烧室16内。
像在柴油发动机中所公知的,喷入发动机内的燃料通过在活塞32 的压缩冲程中压缩燃烧室16内的气体而点火。也即,在通过进气口 12聚集进气之后,当活塞32在燃烧室内上升时,气体的压力增加, 由此将气体加热至足够温度以促使燃烧室16内的燃料和空气混合物 燃烧。然而,当活塞在其压缩冲程中升高时,压缩燃烧室16内的空气, 该空气同时挤过开口的端部23到达加热室40内,这样,每个压缩冲 程产生的热的压缩空气将喷射器21的端部区域或燃料存储部21b加 热,由此使存储在喷射器那部分中的燃料的温度升高。其结果是,正 如我们的国际申请中所详细描述的,燃料一从喷射器21喷出,就将端 部区域21b中的燃料加热至这样一种程度,也即,由于燃料的高温以 及燃料离开喷射器21时所经历的压力变化,燃料立即转变为气态。这 样,燃料处于理想状态以便在燃烧室16内燃烧,由此具有节约燃料和 我们的前述国际申请中所详述的其它优点。
在发动机的操作周期中,在活塞32的吸气冲程中通过进气口12 吸入空气。然后,在活塞的压缩冲程中将空气压缩,当活塞到达上止 点时,燃料从喷射器21喷出。所以在压缩冲程中压缩空气使得气化的 燃料的温度升高从而促进点火。由于在燃料从喷射器21喷出之前,空 气已经基本完全被压缩,基本没有气化燃料进入加热室40内。此外, 因为燃料离开喷射器并立即转变为气态,所有的喷射的燃料可用于燃 烧,由此大大提高效率。
在图2的实施例中,孔18的端部42由O型环型密封件50密封。 如果需要,O型环可通过适当的板(未示出)或其它装置来保持于适 当位置。
图5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前文所述的 相同部件。在本实施例中,环25为图4A、4B、4C所示的类型。如 图4A所示,所述环为环孔,槽51(见图4C)被切割成环孔25的侧 壁,从而提供一条使燃烧室16内的压缩气体可进入加热室40内的通 道。在本实施例中,端部42由图7和7A所示类型的环形密封板60 密封。该板60为环形构造并具有两个凸61,该突耳完全相对并具 有孔63,螺栓70可穿过该孔63并穿过燃料喷射器21上的凸缘21c 从而将喷射器21紧固于顶部10上并且还密封加热室40的端部。
在图6中,环25为图3A、3B和3C所示的类型,其中前面所述 的小孔27设置在环25的侧壁上以使压缩空气在加热室40和燃烧室 16之间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板42在图8中示出,它的平面图类似于图7。 然而,在图8A所示的剖视图中,板42具有向下的内突壁65,该内突 壁具有位于孔18内的锥形外端67。再次,通过将螺栓70穿过孔63 并拧入顶部10内而将板42紧固于适当位置。
图9示出了再一个实施例,其中密封件是图2所示类型的O型环 形式。
图10-1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0所示为柴油或汽油 型发动机中所用的典型的传统喷射器,该喷射器设置在车辆发动机 101的进气集管101a的喷射器通道100中(见图12)。
图10的喷射器包括端部区域110和操作部111,其中诸如线圈之 类的电子操作元件、销等容纳在该操作部内用于操作喷射器111,这 样所述销可以远离端部区域110上的基座从而在车辆管理系统(未示 出)的控制下使燃料能够从喷射器喷出,该车辆管理系统以公知的方 式给喷射器提供电信号
在传统的系统中,端部区域110设置在喷射器通道100中并通过 垫片或O型环而与喷射器通道的壁114相隔离。这样特别做是为了使 喷射器端部区域保持相对冷却,并因此使喷射器端部区域110中的燃 料也保持相对冷却。因此,在常规的系统中,热量不是从喷射器通道 壁114传导至传统喷射器的端部区域110。
图11所示的喷射器是根据本发明该方面的优选实施例,与图10 所示的喷射器相同,除了端部区域110′增大并被构造成与通道100的 壁114热接触以外。因此,发动机的热量从壁114传导至端部区域110′, 并因此传导至图12中示意性示出的燃料存储部115。这样,燃料被加 热至高温从而当燃料从喷射器喷出时,由于燃料的高温以及燃料离开 喷射器时所经历的压力变化,燃料立即转变为气态。所以,燃料处于 理想状态以便像先前所述的那样在燃烧室101b内燃烧。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增大的端部区域110′优选为圆柱形或 圆盘形构造。然而,根据喷射器通道100的形状并依照将热量从发动 机101直接传导至端部区域110′进而以上述方式将燃料加热的原则, 该端部区域可以是其它形状。
端部区域110一般为固体金属或其它导电材料制成的端部区域, 从上文描述清楚可见,该端部区域为喷射器端部区域的组成部分。因 此,端部区域110′具有外壁118并且该增大的端部区域110′直至加热 室115为固体材料。这样,热量易于从喷射器通道100的壁114传导 至端部区域110′的壁118进而传导至存储部115中的燃料。
因此,很显然,在本发明的操作中,端部区域110′连续受热从而 使存储部115中的燃料在本发明的操作中基本总是保持在高温。
相应地,不需要改变或干扰发动机入口通道100的标准尺寸,喷 射器本身的尺寸为适配并热接触喷射器通道从而提供热传递。因此, 喷射器通道100可以保持为标准的而没有任何改变,此外,喷射器本 身包括所有的特征以便实现将热传递至喷射器中的燃料。从而,部件 的数量最少,实际上,部件的数量不比标准燃料喷射器系统中的多, 该系统中的喷射器与所述通道100相隔。
在当发动机从冷却开始的初始启动中,增大的端部区域110′还可 包括电热器,用于将端部区域更迅速地加热至高温直至发动机被充分 预热从而通过将热量从发动机经由喷射器通道100的壁114传导而将 端部区域110′保持在高温并因此使燃料保持在高温。本实施例的电热 元件被加入端部区域110′内并一般像我们的共同未决国际申请 NO.PCT/AU03/01156(其内容在此引入本说明书)中那样操作。根据该 国际申请的教导,当温度升高至所需温度时,切断电加热,但如果由 于发动机操作中的任何原因,端部区域110′降至所需温度之下,就可 以再次接通电加热。
从图12清楚可见,喷射器的操作部111保持在相对较冷的环境中, 因此通过从壁114直接传导热而将端部区域110′加热并不会使操作部 111过热,过热会导致操作部111中的电子元件失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端部区域110′可包括图11所示的凹槽 120,该凹槽用于容纳O型环121从而促进喷射器通道100中的增大 的端部区域110′的密封。
图13所示为用于将燃料直接喷入发动机气缸内的传统喷射器。众 所周知,该喷射器包括设置有操作元件的主体和设置在喷射器通道18 内的端部区域130。所述喷射器通过密封件142密封在该通道中从而 防止废气进入喷射器通道内。
根据图1-9A的实施例可以清楚的是,与上述的传统系统中的密封 件142对应的通道的端部是开口的,因此废气可进入喷射器通道以便 将端部区域130加热。
图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示出了变型的喷射器,特别用于柴 油发动机(它也可用于汽油发动机),该喷射器使图1-9A的原理更易 于实施。
在图14的实施例中,喷射器具有设置有操作元件的主体132′和比 图13的喷射器中的端部区域稍窄的端部区域130′,肩状部131可设置 在气缸顶部10的外壁133上以密封喷射器通道18。该肩状部131形 成于远离端部29的端部区域130′第二端上,其中燃料从该端部29喷 射。肩状部131为环形壁的形式,该环形壁在喷射器18外围坐落于气 缸顶部10的部分外壁133上。肩状部131可以是金属或者可提供有密 封衬型材料,从而在壁133处用通道140的外围进行有效密封。喷射 器通道18的内端135保持为开口的,从而废气可排入通道18并进入 加热室40内以围绕端部区域130′将该端部区域加热,如图1-9A所示。 通过将肩状部131设置于气缸顶部10的壁133上而形成的密封防止了 废气从图14的喷射器经通道18泄漏至大气中。
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内易于对本发明进行 各种变型,所以应认识到,本发明不限于上文通过实例所描述的特定
实施例。
在依从并落入本发明上述说明书的权利要求中,除了由于表达语 言或必要暗示而需要其它方式的情境以外,在包括性的涵义中采用措 词“包括”或其变型,也就是,便于载明本发明各种实施例具有所规 定的特征而不是排除其它特征的存在或附加。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