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脚踏车和非动力车辆 / 自行车 / 自行车前叉 /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阅读:791发布:2023-03-0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 自行车 车架,包括主框管组件、前管组件、 电池 盒组件、中间连接组件、后接片组件、2套减震组件和后 衣架 安装组件。主框管组件包括主梁管、2根主框管。2个主框管分别从前后两端 焊接 固定在主梁管上,对称设置。前管组件固定主梁管上。电池盒组件包括电池盒框、后加强板和电池盒加强管。电池盒框固定在2根主框管上。电池盒加强管沿左右向 水 平固定在电池盒框上。后加强板位于电池盒框的后上方。中间连接组件固定在电池盒组件的后加强板上。后接片组件固定中间连接组件上。2套减震组件4均由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主框管组件和后接片组件上。后衣架安装组件固定在主框管组件上。该 电动自行车 车架的牢固性较高。,下面是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管组件(1)、前管组件(2)、电池盒组件(3)、中间连接组件(4)、后接片组件(5)、2套减震组件(6)和后衣架安装组件(7);
主框管组件(1)包括主梁管(11)、2根主框管(12)、主框管连接管(13);主框管(12)包括前后向设置的连接部(12-1)、从左外方连接在连接部(12-1)的外端的前框部(12-2)、从左上方连接在前框部(12-2)的左端的中框部(12-3)以及从左上方连接在中框部(12-3)的左端的后框部(12-4);主梁管(11)呈左低右高设置;2个主框管(12)由其右端的连接部(12-1)分别从前后两端焊接固定在主梁管(11)的左下部的管体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主框管连接管(13)前后平设置,由其前后两端分别与2根主框管(12)的后框部(12-4)的尾部内侧焊接连接;
前管组件(2)固定在主框管组件(1)的主梁管(11)上,且位于主梁管(11)的右上方;
电池盒组件(3)包括电池盒框(31)、后加强板(33)和电池盒加强管(34);电池盒框(31)固定在主框管组件(1)的2根主框管(12)上,且位于2根主框管(12)的前框部(12-2)的下方;电池盒加强管(34)沿左右向水平固定在电池盒框(31)上,且位于电池盒框(31)内空间的中央上部;后加强板(33)与电池盒框(31)的后端、主框管组件(1)的2根主框管(12)的前框部(12-2)均固定连接,且后加强板(33)位于电池盒框(31)的后上方;
中间连接组件(4)固定在电池盒组件(3)的后加强板(33)上,且位于后加强板(33)的下方;后接片组件(5)固定在中间连接组件(4)上,且位于中间连接组件(4)的左方;2套减震组件(6)均由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主框管组件(1)和后接片组件(5)上;后衣架安装组件(7)固定在主框管组件(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主框管组件(1)还包括2根主管后加强管(14)、后加强管(15)、2个塑件连接板(16)、2个搁脚安装件(17)、控制盒安装板(18)和座桶支撑安装管(19);2根主管后加强管(14)分别由其左上端与相应的主框管(12)的后框部(12-4)的右下部焊接连接,且2根主管后加强管(14)分别由其右下端与相应的主框管(12)的中框部(12-3)的右下部焊接连接;后加强管(15)前后向水平设置,由其前后两端分别从右上方与相应的主管后加强管(14)焊接连接;2个塑件连接板(16)分别由其连接部(16-2)从下方与相应的主管后加强管(14)焊接连接,且2个塑件连接板(16)分别由其板主体(16-1)从左方与相应的主框管(12)的中框部(12-3)焊接连接;2个搁脚安装件(17)分别由其中间板焊接固定在相应的塑件连接板(16)上,且位于相应的塑件连接板(16)的右部中央;控制盒安装板(18)由其前后部分别焊接固定在相应的主框管(12)的中框部(12-3)内侧部位上,且位于2个中框部(12-3)之间的空间的右下部;座桶支撑安装管(19)由其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相应的主框管(12)的中框部(12-3)的内侧部位上,且位于控制盒安装板(18)的左上方,且座桶支撑安装管(19)的右下部与控制盒安装板(18)的左上端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管组件(2)包括前管(21)和前管加强筋(22);前管(21)是根圆管,前管(21)由其左中部与主框管组件(1)的主梁管(11)的右上端焊接连接;前管加强筋(22)设置在前管(21)与主梁管(11)的连接处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主梁管(11)的横截面呈椭圆形,主梁管(11)的轴向延伸呈弧形;主框管(12)的横截面呈腰圆形,主框管(12)包括前后向设置的连接部(12-1)、从左外方连接在连接部(12-1)的外端的前框部(12-2)、从左上方连接在前框部(12-2)的左端的中框部(12-3)以及从左上方连接在中框部(12-3)的左端的后框部(12-4);主框管连接管(13)是根方管;主管后加强管(14)的轴向延伸呈L形;后加强管(15)是根圆管;塑件连接板(16)包括板主体(16-1)及连接在板主体(16-1)的左上方的连接部(16-2),板主体(16-1)的左部中央设有左右分布的两个塑件安装孔;搁脚安装件(17)是个左右贯通、开口向外的制件,由水平分布的上板、下板以及铅垂设置且与上板、下板的后端垂直连接的中间板构成,上板、下板上设有搁脚安装孔;控制盒安装板(18)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机控制盒的安装孔;座桶支撑安装管(19)是个圆管,其后部设有一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座桶的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电池盒组件(3)还包括前加强板(32);前加强板(32)设置在电池盒框(31)的前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电池盒框(31)总体呈开口向上的长方体框形,且其底板中央设有轴向沿左右设置的矩形缺口从而将电池盒框(31)分成前后两个电池置放空间;电池盒框(31)由其前部上端从下方与主框管组件(1)的位于前侧的主框管(12)的前框部(12-2)焊接连接、由其后部上端从下方与主框管组件(1)的位于后侧的主框管(12)的前框部(12-2)焊接连接;前加强板(32)的形状与电池盒框(31)的右部与主框管组件(1)之间的空间的横截面形状对应,前加强板(32)由其板面四周与电池盒框(31)的右部上端、主梁管(11)的左下部、2根主框管(12)的连接部(12-1)的内侧部位焊接连接;后加强板(33)是一块三折板,后加强板(33)由其前侧面与主框管组件(1)的位于前侧的主框管(12)的前框部(12-2)的左端焊接连接、由其后侧面与主框管组件(1)的位于后侧的主框管(12)的前框部(12-2)的左端焊接连接,后加强板(33)的左部与控制盒安装板(18)右部焊接连接,后加强板(33)的右部与电池盒框(31)的左部焊接连接;电池盒加强管(34)是根方管,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其左端与电池盒框(31)的左侧板焊接连接、右端与电池盒框(31)的右侧板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中间连接组件(4)包括中间固定连接管(41)、加强固定管(42)、中撑安装管(43)、中撑安装管加强板(44)和中接件(45);
中间固定连接管(41)的横截面呈腰圆形,其左部设有前后贯穿的优弧形缺口,中间固定连接管(41)由其上部从下方与电池盒组件(3)的后加强板(33)焊接连接、由其右上部与电池盒组件(3)的电池盒加强管(34)的左端焊接连接;加强固定管(42)是根方管,加强固定管(42)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加强固定管(42)的右端从左向右穿过电池盒组件(3)的电池盒框(31)底部的缺口后插入主框管组件(1)的主梁管(11)中并与主梁管(11)焊接连接,且加强固定管(42)与电池盒框(31)的接触处焊接连接,加强固定管(42)的左部上端面与中间固定连接管(41)的下端焊接连接;中撑安装管加强板(44)焊接连接在加强固定管(42)的左端面上,中撑安装管(43)由其左上部与中撑安装管加强板(44)的右端面、加强固定管(42)的左部下端面焊接连接;中接件(45)呈圆管状,前后向设置,前后两端设有内螺纹,且中接件(45)的外径大小与中间固定连接管(41)的左部的优弧形缺口的直径对应;中接件(45)穿过中间固定连接管(41)的左部的优弧形缺口并与中间固定连接管(41)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后接片组件(5)包括2个平叉管连接板(51)、平叉活动连接件(52)、连接管(53)、2根平叉管(54)和2个后接片(55);
平叉管连接板(51)呈左小右大的8字形,左部与右部各设有一个通孔,右部的通孔孔径大小与中接件(45)的外径大小对应;平叉活动连接件(52)呈圆管状;连接管(53)是方管;每根平叉管(54)呈半U形;后接片(55)上设有零件安装孔;2个平叉管连接板(51)分别由其右部的通孔对称地套在中间连接组件(4)的中接件(45)的前后两端上,且2个平叉管连接板(51)均与中间连接组件(4)的中接件(45)焊接连接;平叉活动连接件(52)从左方插入
2个平叉管连接板(51)之间的空间内,并使平叉活动连接件(52)的通孔与2个平叉管(54)的左部的通孔前后对准并销连接;连接管(53)由其右部从左方与平叉活动连接件(52)焊接连接;2根平叉管(54)分别对称地焊接连接在连接管(53)的前后两端从而形成一个U形管件,2个后接片(55)分别与相应的平叉管(54)的左端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减震组件(6)有2套,每套减震组件(6)包括上减震支架(61)、下减震支架(62)、减震弹簧(63)和减震弹簧安装件(64);
每个上减震支架(61)焊接在相应的主框管组件(1)的主管后加强管(14)的中部上,每个下减震支架(62)焊接在相应的后接片组件(5)的平叉管(54)上;减震弹簧(63)安装在减震弹簧安装件(64)上;减震弹簧安装件(64)呈右高左低倾斜设置,其右上端通过固件与相应的上减震支架(61)连接,左下端通过紧固件与相应的下减震支架(6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后衣架安装组件(7)包括后衣架安装板(71)、后衣架连接件(72)、板安装板(73)和加强板(74);后衣架安装板(71)上设有后衣架安装孔,后衣架安装板(71)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由其前后两端分别与主框管组件(1)的相应的主框管(12)的后框部(12-4)的中左部的内侧面焊接连接,从而固定在2根主框管(12)之间;后衣架连接件(72)设有安装孔,后衣架连接件(72)焊接连接在主框管连接管(13)的上端面中部上;锁板安装板(73)沿前后向铅垂设置,由其前后两端分别与主框管组件(1)的相应的主框管(12)的后框部(12-4)的左部的内侧面焊接连接,从而固定在
2根主框管(12)之间,且位于后衣架连接件(72)的左方;加强板(74)上设有零件安装孔,加强板(74)沿左右向水平设置,由其左端与主框管连接管(13)的中部焊接连接、右端与锁板安装板(73)的中部焊接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配件,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架。 背景技术
[0002]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呼声的不断,环保节能成为时代主题。低、低耗的出行工具成为新时代下全世界人民的宠儿。应时而动,电动自行车发展迅速,很快靡全球。而电动自行车的车架作为电动自行车直立时支撑车身、安装电池等所有零部件的主体部件,其牢固性尤为重要,而目前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的牢固性普遍不高,尤其在电池盒处较为薄弱,使得车架的电池盒易变形,无疑缩短了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寿命,且对驾驶者而言存在安全隐患。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牢固性较高、电池盒不易变形、使用寿命较长且安全性较好的电动自行车车架。
[0004]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主框管组件、前管组件、电池盒组件、中间连接组件、后接片组件、2套减震组件和后衣架安装组件包括主梁管、2根主框管、主框管连接管。主框管包括前后向设置的连接部、从左外方连接在连接部的外端的前框部、从左上方连接在前框部的左端的中框部以及从左上方连接在中框部的左端的后框部。主梁管呈左低右高设置。2个主框管由其右端的连接部分别从前后两端焊接固定在主梁管的左下部的管体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主框管连接管前后平设置,由其前后两端分别与2根主框管的后框部的尾部内侧焊接连接。
[0005] 前管组件固定在主框管组件的主梁管上,且位于主梁管的右上方。 [0006] 电池盒组件包括电池盒框、后加强板和电池盒加强管。电池盒框固定在主框管组件的2根主框管上,且位于2根主框管的前框部的下方。电池盒加强管沿左右向水平固定在电池盒框上,且位于电池盒框内空间的中央上部。后加强板与电池盒框的后端、主框管组件的2根主框管的前框部均固定连接,且后加强板位于电池盒框的后上方。 [0007] 中间连接组件固定在电池盒组件的后加强板上,且位于后加强板的下方。后接片组件固定在中间连接组件上,且位于中间连接组件的左方。2套减震组件均由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主框管组件和后接片组件上。后衣架安装组件上。
[0008] 主框管组件还包括2根主管后加强管、后加强管、2个塑件连接板、2个搁脚安装件、控制盒安装板和座桶支撑安装管。2根主管后加强管分别由其左上端与相应的主框管的后框部的右下部焊接连接,且2根主管后加强管分别由其右下端与相应的主框管的中框部的右下部焊接连接。后加强管前后向水平设置,由其前后两端分别从右上方与相应的主管后加强管焊接连接。2个塑件连接板分别由其连接部从下方与相应的主管后加强管焊接连接,且2个塑件连接板分别由其板主体从左方与相应的主框管的中框部焊接连接。2个搁脚安装件分别由其中间板焊接固定在相应的塑件连接板上,且位于相应的塑件连接板的右部中央。控制盒安装板由其前后部分别焊接固定在相应的主框管的中框部内侧部位上,且位于2个中框部之间的空间的右下部。座桶支撑安装管由其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相应的主框管的中框部的内侧部位上,且位于控制盒安装板的左上方,且座桶支撑安装管的右下部与控制盒安装板的左上端焊接连接。
[0009] 前管组件包括前管和前管加强筋。前管是根圆管,前管由其左中部与主框管组件的主梁管的右上端焊接连接。前管加强筋设置在前管与主梁管的连接处的下方。 [0010] 主梁管的横截面呈椭圆形,主梁管的轴向延伸呈弧形。主框管的横截面呈腰圆形,主框管包括前后向设置的连接部、从左外方连接在连接部的外端的前框部、从左上方连接在前框部的左端的中框部以及从左上方连接在中框部的左端的后框部。主框管连接管是根方管。主管后加强管的轴向延伸呈L形。后加强管是根圆管。塑件连接板包括板主体及连接在板主体的左上方的连接部,板主体的左部中央设有左右分布的两个塑件安装孔。搁脚安装件是个左右贯通、开口向外的制件,由水平分布的上板、下板以及铅垂设置且与上板、下板的后端垂直连接的中间板构成,上板、下板上设有搁脚安装孔。控制盒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机控制盒的安装孔。座桶支撑安装管是个圆管,其后部设有一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座桶的安装孔。
[0011] 电池盒组件还包括前加强板。前加强板设置在电池盒框的前上方。 [0012] 电池盒框总体呈开口向上的长方体框形,且其底板中央设有轴向沿左右设置的矩形缺口从而将电池盒框分成前后两个电池置放空间。电池盒框由其前部上端从下方与主框管组件的位于前侧的主框管的前框部焊接连接、由其后部上端从下方与主框管组件的位于后侧的主框管的前框部焊接连接。前加强板的形状与电池盒框的右部与主框管组件之间的空间的横截面形状对应,前加强板由其板面四周与电池盒框的右部上端、主梁管的左下部、2根主框管的连接部的内侧部位焊接连接。后加强板是一块三折板,后加强板由其前侧面与主框管组件的位于前侧的主框管的前框部的左端焊接连接、由其后侧面与主框管组件的位于后侧的主框管的前框部的左端焊接连接,后加强板的左部与控制盒安装板右部焊接连接,后加强板的右部与电池盒框的左部焊接连接。电池盒加强管是根方管,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其左端与电池盒框的左侧板焊接连接、右端与电池盒框的右侧板焊接连接。 [0013] 中间连接组件包括中间固定连接管、加强固定管、中撑安装管、中撑安装管加强板和中接件。中间固定连接管的横截面呈腰圆形,其左部设有前后贯穿的优弧形缺口,中间固定连接管由其上部从下方与电池盒组件的后加强板焊接连接、由其右上部与电池盒组件的电池盒加强管的左端焊接连接。加强固定管是根方管,加强固定管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加强固定管的右端从左向右穿过电池盒组件的电池盒框底部的缺口后插入主框管组件的主梁管中并与主梁管焊接连接,且加强固定管与电池盒框的接触处焊接连接,加强固定管的左部上端面与中间固定连接管的下端焊接连接。中撑安装管加强板焊接连接在加强固定管的左端面上,中撑安装管由其左上部与中撑安装管加强板的右端面、加强固定管的左部下端面焊接连接。中接件呈圆管状,前后向设置,前后两端设有内螺纹,且中接件的外径大小与中间固定连接管的左部的优弧形缺口的直径对应。中接件穿过中间固定连接管的左部的优弧形缺口并与中间固定连接管焊接连接。
[0014] 后接片组件包括2个平叉管连接板、平叉活动连接件、连接管、2根平叉管和2个后接片。平叉管连接板呈左小右大的8字形,左部与右部各设有一个通孔,右部的通孔孔径大小与中接件的外径大小对应。平叉活动连接件呈圆管状。连接管是方管。每根平叉管呈半U形。后接片上设有零件安装孔。2个平叉管连接板分别由其右部的通孔对称地套在中间连接组件的中接件的前后两端上,且2个平叉管连接板均与中间连接组件的中接件焊接连接。平叉活动连接件从左方插入2个平叉管连接板之间的空间内,并使平叉活动连接件的通孔与2个平叉管的左部的通孔前后对准并销连接。连接管由其右部从左方与平叉活动连接件焊接连接。2根平叉管分别对称地焊接连接在连接管的前后两端从而形成一个U形管件,2个后接片分别与相应的平叉管的左端焊接连接。
[0015] 减震组件有2套,每套减震组件包括上减震支架、下减震支架、减震弹簧和减震弹簧安装件。每个上减震支架焊接在相应的主框管组件的主管后加强管的中部上,每个下减震支架焊接在相应的后接片组件的平叉管上。减震弹簧安装在减震弹簧安装件上。减震弹簧安装件呈右高左低倾斜设置,其右上端通过固件与相应的上减震支架连接,左下端通过紧固件与相应的下减震支架连接。
[0016] 后衣架安装组件的相应的主框管的后框部的中左部的内侧面焊接连接,从而固定在2根主框管之间。后衣架连接件的上端面中部上。板安装板的相应的主框管的后框部的左部的内侧面焊接连接,从而固定在2根主框管之间,且位于后衣架连接件的中部焊接连接、右端与锁板安装板的中部焊接连接。
[0017]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车架的电池盒框处采用电池盒加强管和加强固定管两根方管对电池盒框进行加强固定,电池盒组件的牢固性较好,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的使用寿命较长,且对驾驶者而言较为安全。且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车架的电池盒加强管对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也起到了加强固定的作用,加强固定管对中间连接组件起到了加强固定的作用,整个车架的稳定性较好。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0]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0021] 主框管组件1,主梁管11,主框管12,连接部12-1,前框部12-2,中框部12-3,后框部12-4,主框管连接管13,主管后加强管14,后加强管15,塑件连接板16,板主体16-1,连接部16-2,搁脚安装件17,控制盒安装板18,座桶支撑安装管19,
[0022] 前管组件2,前管21,前管加强筋22,
[0023] 电池盒组件3,电池盒框31,前加强板32,后加强板33,电池盒加强管34,[0024] 中间连接组件4,中间固定连接管41,加强固定管42,中撑安装管43,中撑安装管加强板44,中接件45,
[0025] 后接片组件5,平叉管连接板51,平叉活动连接件52,连接管53,平叉管54,后接片55,
[0026] 减震组件6,上减震支架61,下减震支架62,减震弹簧63,减震弹簧安装件64,[0027] 后衣架安装组件7,后衣架安装板71,后衣架连接件72,锁板安装板73,加强板74。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方位描述时,以图1所示方位进行描述,图中的上下左右方位在描述中也是上下左右,图中图面所朝的方位为前方,背离图面的方位为后方。 [0029] (实施例1)
[0030] 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主框管组件1、前管组件2、电池盒组件3、中间连接组件4、后接片组件5、减震组件6和后衣架安装组件7。
[0031] 主框管组件1包括主梁管11、2根主框管12、主框管连接管13、2根主管后加强管14、后加强管15、2个塑件连接板16、2个搁脚安装件17、控制盒安装板18和座桶支撑安装管19。
[0032] 主梁管11的横截面呈椭圆形,主梁管11的轴向延伸呈弧形。主框管12的横截面呈腰圆形,主框管12包括前后向设置的连接部12-1、从左外方连接在连接部12-1的外端的前框部12-2、从左上方连接在前框部12-2的左端的中框部12-3以及从左上方连接在中框部12-3的左端的后框部12-4。主框管连接管13是根方管。主管后加强管14的轴向延伸呈L形。后加强管15是根圆管。塑件连接板16包括板主体16-1及连接在板主体16-1的左上方的连接部16-2,板主体16-1的左部中央设有左右分布的两个塑件安装孔。搁脚安装件17是个左右贯通、开口向外的钢制件,由水平分布的上板、下板以及铅垂设置且与上板、下板的后端垂直连接的中间板构成,上板、下板上设有搁脚安装孔。控制盒安装板18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机控制盒的安装孔。座桶支撑管19是个圆管,其后部设有一块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座桶的安装孔。主梁管11呈左低右高设置;2个主框管12由其右端的连接部12-1分别从前后两端焊接固定在主梁管11的左下部的管体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且主框管12的前框部12-2呈左右水平设置;主框管连接管13前后水平设置,由其前后两端分别与2根主框管12的后框部12-4的尾部内侧焊接连接;2根主管后加强管14分别由其左上端与相应的主框管12的后框部12-4的右下部焊接连接,且2根主管后加强管14分别由其右下端与相应的主框管12的中框部12-3的右下部焊接连接;后加强管15前后向水平设置,由其前后两端分别从右上方与相应的主管后加强管14焊接连接;2个塑件连接板16分别由其连接部16-2从下方与相应的主管后加强管14焊接连接,且2个塑件连接板16分别由其板主体16-2从左方与相应的主框管12的中框部12-3焊接连接;2个搁脚安装件
17分别由其中间板焊接固定在相应的塑件连接板16上,且位于相应的塑件连接板16的右部中央;控制盒安装板18由其前后部分别焊接固定在相应的主框管12的中框部12-3内侧部位上,且位于2个中框部12-3之间的空间的右下部;座桶支撑安装管19由其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相应的主框管12的中框部12-3的内侧部位上,且位于控制盒安装板18的左上方,且座桶支撑安装管19的右下部与控制盒安装板18的左上端焊接连接。 [0033] 前管组件2包括前管21和前管加强筋22。前管21是根圆管,前管21由其左中部与主框管组件1的主梁管11的右上端焊接连接。前管加强筋22设置在前管21与主梁管
11的连接处的下方,起加强支撑作用。
[0034] 电池盒组件3包括电池盒框31、前加强板32、后加强板33和电池盒加强管34。电池盒框31总体呈开口向上的长方体框形,且其底板中央设有轴向沿左右设置的矩形缺口从而将电池盒框31分成前后两个电池置放空间。电池盒框31由其前部上端从下方与主框管组件1的位于前侧的主框管12的前框部12-2焊接连接、由其后部上端从下方与主框管组件1的位于后侧的主框管12的前框部12-2焊接连接。前加强板32的形状与电池盒框31的右部与主框管组件1之间的空间的横截面形状对应,前加强板32由其板面四周与电池盒框31的右部上端、主梁管11的左下部、2根主框管12的连接部12-1的内侧部位焊接连接。后加强板33是一块三折板,后加强板33由其前侧面与主框管组件1的位于前侧的主框管12的前框部12-2的左端焊接连接、由其后侧面与框管组件1的位于后侧的主框管12的前框部12-2的左端焊接连接,后加强板33的左部与控制盒安装板18右部焊接连接,后加强板33的右部与电池盒框31的左部焊接连接。电池盒加强管34是根方管,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其左端与电池盒框31的左侧板焊接连接、右端与电池盒框31的右侧板焊接连接,且电池盒加强管34位于电池盒框31内空间的中央上部。
[0035] 中间连接组件4包括中间固定连接管41、加强固定管42、中撑安装管43、中撑安装管加强板44和中接件45。中间固定连接管41的横截面呈腰圆形,其左部设有前后贯穿的优弧形缺口,中间固定连接管41由其上部从下方与电池盒组件3的后加强板33焊接连接、由其右上部与电池盒组件3的电池盒加强管34的左端焊接连接。加强固定管42是根方管,加强固定管42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加强固定管42的右端从左向右穿过电池盒组件3的电池盒框31底部的缺口后插入主框管组件1的主梁管11中并与主梁管11焊接连接,且加强固定管42与电池盒框31的接触处焊接连接,加强固定管42的左部上端面与中间固定连接管41的下端焊接连接。中撑安装管加强板44焊接连接在加强固定管42的左端面上,中撑安装管43由其左上部与中撑安装管加强板44的右端面、加强固定管42的左部下端面焊接连接。中接件45呈圆管状,前后向设置,前后两端设有内螺纹,且中接件45的外径大小与中间固定连接管41的左部的优弧形缺口的直径对应;中接件45穿过中间固定连接管41的左部的优弧形缺口并与中间固定连接管41焊接连接。
[0036] 后接片组件5包括2个平叉管连接板51、平叉活动连接件52、连接管53、2根平叉管54和2个后接片55。平叉管连接板51呈左小右大的8字形,左部与右部各设有一个通孔,右部的通孔孔径大小与中接件45的外径大小对应。平叉活动连接件52呈圆管状。连接管53是方管。每根平叉管54呈半U形。后接片55上设有零件安装孔。2个平叉管连接板51分别由其右部的通孔对称地套在中间连接组件4的中接件45的前后两端上,且2个平叉管连接板51均与中间连接组件4的中接件45焊接连接;平叉活动连接件52从左方插入2个平叉管连接板51之间的空间内,并使平叉活动连接件52的通孔与2个平叉管54的左部的通孔前后对准并销连接。连接管53由其右部从左方与平叉活动连接件52焊接连接。2根平叉管54分别对称地焊接连接在连接管53的前后两端从而形成一个U形管件,2个后接片55分别与相应的平叉管54的左端焊接连接。
[0037] 减震组件6有2套,每套减震组件6包括上减震支架61、下减震支架62、减震弹簧63和减震弹簧安装件64。每个上减震支架61焊接在相应的主框管组件1的主管后加强管
14的中部上,每个下减震支架62焊接在相应的后接片组件5的平叉管54上。减震弹簧63安装在减震弹簧安装件64上。减震弹簧安装件64呈右高左低倾斜设置,其右上端通过紧固件与相应的上减震支架61连接,左下端通过紧固件与相应的下减震支架62连接。 [0038] 后衣架安装组件7包括后衣架安装板71、后衣架连接件72、锁板安装板73和加强板74。后衣架安装板71上设有后衣架安装孔,后衣架安装板71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由其前后两端分别与主框管组件1的相应的主框管12的后框部12-4的中左部的内侧面焊接连接,从而固定在2根主框管12之间。后衣架连接件72设有安装孔,后衣架连接件72焊接连接在主框管连接管13的上端面中部上。锁板安装板73沿前后向铅垂设置,由其前后两端分别与主框管组件1的相应的主框管12的后框部12-4的左部的内侧面焊接连接,从而固定在2根主框管12之间,且位于后衣架连接件72的左方。加强板74上设有零件安装孔,加强板74沿左右向水平设置,由其左端与主框管连接管13的中部焊接连接、右端与锁板安装板73的中部焊接连接。
[0039]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