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机构

阅读:607发布:2022-02-20

专利汇可以提供刹车机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刹车 机构,是通过一刹车鼓而安装于一轮子上;其特点是该刹车机构包含:一刹车座,与该刹车鼓连接;其中,该刹车座中设有:一连接头,包含至少一枢轴;一刹车皮,其包围该刹车鼓而可随该刹车鼓转动;以及一对刹车 块 ,其一端各包含一长形孔,用以和该连接头的该枢轴耦合,而另一端分别对称地枢设于该刹车座中,其中,该连接头的该枢轴可于该长形孔中滑动,且该对刹车块可相对于该刹车皮移动而与该刹车皮 接触 。当刹车时,通过刹车线组使连接头向下运动而使得耦合于连接头的该对刹车块转动而与刹车皮接触并产生摩擦,以实现刹车。该刹车机构安全可靠、操作容易、刹车效果稳定,并且结构简化。,下面是刹车机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刹车机构,是通过一刹车鼓而安装于一轮子上;其特征在于该刹 车机构包含:
一刹车座,与该刹车鼓连接;
其中,该刹车座中设有:
一连接头,包含至少一枢轴;
一刹车皮,其包围该刹车鼓而可随该刹车鼓转动;以及
一对刹车,其一端各包含一长形孔,用以和该连接头的该枢轴耦合, 而另一端分别对称地枢设于该刹车座中,其中,该连接头的该枢轴可于该长 形孔中滑动,且该对刹车块可相对于该刹车皮移动而与该刹车皮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刹车致动机 构,该刹车致动机构的一端连接至该连接头,以带动该连接头移动,使该连 接头的该枢轴可于该对刹车块的该长形孔中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对刹车块的该另一端 是分别位于该刹车皮的两侧,并分别具有一呈弧形的刹车表面以面对该刹车 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刹车致动机构为一刹 车线组,且该刹车线组包含一线与套住一部分该钢线的一套管,该钢线的 一端固定于该刹车座中,该套管的一端包含于该连接头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弹簧,该弹 簧位于该连接头与该钢线的固定于该刹车座中的该端之间,并套于该钢线的 外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刹车皮的内圆周上具 有至少一凸出部,用以和该刹车鼓外圆周上的至少一槽缝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刹车皮的外圆周上具 有一刹车表面,且该对刹车块的该刹车表面是面对该刹车皮的该刹车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对刹车块的该刹车表 面和该刹车皮的该刹车表面皆为平坦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对刹车块的该刹车表 面和该刹车皮的该刹车表面皆呈锯齿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对刹车块其中之一 的该刹车表面和该刹车皮的该刹车表面呈锯齿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头包含一对位 于该连接头的正反两面上的枢轴,该对刹车块分别与该对枢轴耦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头的该枢 轴可由一铆钉所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刹车机构还包含一 固定于该刹车座上的刹车座盖,该刹车座盖具有用于露出一部分该刹车鼓的 一开口。
14.一种刹车机构,是装设在一婴儿车的轮子上,其特征在于该刹车机构 包含:
一刹车鼓,固定于该轮子上;
一刹车皮,其包围于该刹车鼓而可随该轮子转动;
一刹车座,与该刹车鼓连接;
一连接头,可操作地移动装设于该刹车座中,包含至少一枢轴;以及
一对刹车块,其一端分别包含一长形孔,用以和该连接头的该枢轴耦合, 而另一端分别对称地枢设于该刹车座中,当该连接头移动时,该连接头的该 枢轴可于该长形孔中滑动,且该对刹车块可于该刹车座上枢转而与该刹车皮 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刹车致动 机构,该刹车致动机构的一端连接至该连接头,以带动该连接头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刹车皮呈一环形,其 内圆周上具有多个凸出部,用以和该刹车鼓外圆周上的多个槽缝啮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6所述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对刹车块的该 另一端是分别位于该刹车皮的两侧,并分别具有一呈弧形的刹车表面以面对 该刹车皮。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刹车机构,尤其是用于婴儿车的刹车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刹车机构,例如美国专利第6,142,264 号是揭示一种刹车装置,其由一刹车盘及一对半圆形的刹车片所组成;其中,该 刹车盘是随车轮转动,且该对刹车片是借助一枢接点而枢设在相对于该刹车盘中 心的某一位置上,并分别从两侧箍住该刹车盘;当刹车时,该对刹车片远离枢接 点端会受外作用,而以该枢接点为支点夹紧该刹车盘,使车轮停止转动。由于 其是采用成对的刹车片,因此,不论在车辆前进或后退时,皆可获得稳定的刹车 效果。
然而,上述刹车装置是由配置于车轮旁的一踏板或一刹车柄所控制,因此, 欲刹车时,操作者必须以脚踩踏该踏板或是俯身以手扳动该刹车柄,仍有其不便 之处,且亦具有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刹车线组结合手刹车来加以控 制的刹车机构,可实现安全、方便的操作且刹车效果稳定而结构简单。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刹车机构是包含:刹车线组、弹簧、连接 头、一对刹车、刹车皮、刹车座、以及刹车鼓。该刹车机构可另外包含刹 车座盖以及铆钉。其中,该刹车机构是通过该刹车鼓而安装于轮子上,且该 刹车鼓可随轮子转动。该连接头是置于该刹车座中,且其一端与弹簧的一端 相连。该刹车线组中的线是穿过该连接头与弹簧,该钢线一端进一步被固 定于该刹车座中。该弹簧是位于该连接头与该钢线的固定于该刹车座中的该 端之间。该刹车线组中的套管的一端包含该连接头中,且该套管可在该连接 头中滑动。该对刹车块的一端各包含一长形孔,用以和该连接头上的枢轴耦 合;其中,该枢轴可在该长形孔中滑动。该刹车皮是置于该刹车座中,并紧 密地包围该刹车鼓而可随该刹车鼓转动;该刹车皮在外圆周上具有一刹车表 面,并在内圆周上具有至少一凸出部,用以和刹车鼓外圆周上的至少一槽缝 啮合。该对刹车块的另一端对称地枢设于该刹车座中,且该对刹车块可在该 刹车座上枢转并相对于该刹车皮移动而与该刹车皮接触。该对刹车块分别具 有一刹车表面,其中,该对刹车块的刹车表面是与该刹车皮的刹车表面对向 设置。该刹车座盖具有用于露出刹车鼓上半部的开口。该刹车座盖与该刹车 座是由铆钉所接合。
当刹车时,刹车线组中的套管是受力而沿着钢线以朝向该刹车皮的方向 运动,并推动该连接头以同方向运动,使得该对刹车块相对于该刹车皮移动 而与该刹车皮接触并产生摩擦,借此达成刹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包含的该对刹车块与该刹车皮的刹车表面是一弧形的平坦 表面;但为增加该对刹车块与该刹车皮之间的摩擦力,亦可将该对刹车块与 该刹车皮的刹车表面形成为锯齿状,或是只将该对刹车块其中的一与该刹车 皮的刹车表面形成为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刹车机构安全可靠、操作容易、刹车效果稳定, 并且结构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刹车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刹车机构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刹车机构移除刹车座盖及刹车鼓后的组装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刹车机构与轮子的装配图;
图5a及5b显示本实用新型刹车机构未刹车及刹车时的状态,其中连接头及 弹簧是以剖面图的方式呈现;以及
图6a及6b显示本实用新型刹车机构另一实施例的未刹车及刹车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刹车机构;其中, 为了不使现有技术的细节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因此在以下叙述中省 略某些现有技术细节。
首先,请参照图1及图2,其显示本实用新型刹车机构1的立体图与分解 图。如图所示,该刹车机构1包含:刹车线组10、弹簧11、连接头12、一对 刹车块13、刹车皮14、刹车座15、以及刹车鼓16。此外,该刹车机构1还 可包含刹车座盖17以及铆钉18。
刹车线组10包含钢线100及套住钢线100前部的套管101,其中,钢线 100的末端100a为一块体。连接头12的中央具有一空腔(未显示于图中),且 连接头12的后端120呈管状;该连接头12的正反两面各包含一枢轴121。刹 车块13的前端具有长形孔131,且刹车块13分别在部份侧表面上具有略成弧 形的平坦刹车表面130。刹车皮14在外圆周上具有平坦的刹车表面140,并 在内圆周上具有多个凸出部141。刹车座15中设有钢线固定部150与铆钉孔 151。刹车鼓16具有一中央通孔162,且刹车鼓16的下半部具有多个槽缝161。 刹车座盖17具有开口170以及对应于刹车座15的铆钉孔151的铆钉孔171。
接着配合参照图3,其显示该刹车机构1的局部组装情形。如图所示,连 接头12置于刹车座15中的前方,且连接头12的后端120是连接弹簧11的 前端,而弹簧11的后端则连接至刹车座15中的钢线固定部150。钢线100穿 过连接头12的空腔,且未套有上述套管101的钢线100后部进一步穿过弹簧 11。钢线100的末端100a固定于刹车座15的钢线固定部150中。套管101 的后端置于连接头12的空腔中,且该套管101可在该空腔中滑动。
刹车块13的长形孔131分别与连接头12的枢轴121耦合,借此将该对 刹车块13安装于该连接头12,且枢轴121可在长形孔131中滑动。应注意的 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是描述该连接头在其正反两面上各包含一枢轴,但在 其它实施例中,该连接头也可仅包含一枢轴,而两刹车块皆枢接于该枢轴上。 刹车皮14置于刹车座15中的后方,其呈一环形并紧密地包围刹车鼓16的下 半部外表面。刹车皮14的凸出部141和刹车鼓16下半部的槽缝161啮合。 该对刹车块13的后端对称地枢设于该刹车皮14两侧的铆钉孔151(未显示于 此图),使得该对刹车块13可于刹车座15上枢转,且该对刹车块13的刹车 表面130是与刹车皮14的刹车表面140对向设置。
刹车座盖17的开口170是用于露出该刹车鼓16的上半部;其中,该刹 车座盖17是通过将铆钉18穿设于铆钉孔151及铆钉孔171中而固定于刹车 座15上。
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刹车机构1与轮子2的装配图;其中,刹车鼓16 固定于轮子2上,刹车机构1是通过将轮轴20牢固地穿设于轮子2的中心和 刹车鼓16的中央通孔162(未显示于此图)中而安装于轮子2上;且虽未显示 于此图,但由上述说明及其附图可知该轮轴20也通过刹车座盖17的开口170 以及刹车皮14的中心。借此,轮子2、刹车鼓16和刹车皮14(未显示于此图) 可同时绕着轮轴20转动。
接着请参照图5a及5b,其显示本实用新型刹车机构未刹车及刹车时的状 态,其中连接头12及弹簧11是以剖面图的方式呈现;如图5a所示,当未刹 车时,因刹车线组10中的套管101未受力运动,故弹簧11会呈松弛状态, 且刹车块13的刹车表面130不会与刹车皮14的刹车表面140接触;当刹车 时,如图5b所示,刹车线组10中的套管101会受力而沿着钢线100以朝向 该刹车皮的方向运动(箭头A所示的方向),从而推动连接头12也以同方向运 动并挤压弹簧11;由于连接头12的枢轴121是与刹车块13一端的长形孔131 耦合,故当连接头12以该方向运动时,枢轴121会在长形孔131中滑动,并 牵动该对刹车块13分别朝向箭头B、B’的方向而相对于刹车皮14移动,借此 使刹车块13的刹车表面130与刹车皮14的刹车表面140接触并产生摩擦。 由于刹车皮14是随着刹车鼓16及轮子转动,故当以刹车块13的刹车表面130 摩擦刹车皮14的刹车表面140时,可减低轮子的转动速度而达成刹车的目的。
另外,当松开刹车时,因弹簧11不再受外力挤压,弹簧11会以反作用 力推动连接头12朝相反方向运动(与箭头A所示的方向相反),从而带动该对 刹车块13枢转而各朝向与箭头B、B’相反的方向运动,借此使刹车块13的刹 车表面130与刹车皮14的刹车表面140分离而回到如图5a所示的状态。
图6a及6b为本实用新型刹车机构另一实施例的组装图。如图所示,其 结构大致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但可将该对刹车块13’两者的刹车表面130’与 该刹车皮14’的刹车表面140’形成为锯齿状,借此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 还可只将该对刹车块13’其中之一的刹车表面130’与该刹车皮14’的刹车表面 140’形成为锯齿状而达成增加摩擦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以优选实施例配合附图加以说明,以使其更易为人所了解, 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任何熟悉本技术的人员皆可在不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更动与修改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婴儿车 2020-05-11 38
婴儿车 2020-05-11 750
婴儿车 2020-05-12 618
婴儿车 2020-05-12 562
婴儿车 2020-05-12 89
婴儿车 2020-05-13 756
婴儿车 2020-05-13 653
婴儿车 2020-05-13 828
婴儿车 2020-05-12 658
婴儿车 2020-05-13 89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