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脚踏车和非动力车辆 / 婴儿车 / 一种婴儿车骨架

一种婴儿车骨架

阅读:1024发布:2020-09-0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婴儿车骨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婴儿车 骨架,前车架上连接有前轮;后车架上连接有后轮,并且所述的后车架上端与前车架上端铰接;推架中部连接有与其铰接的侧 扶手 ,所述的侧扶手的另一端与前车架的上端铰接,所述的推架的下端与后车架中部配合;前 连杆 一端铰接在前车架上、另一端铰接在推架上,并且所述的前连杆与推架相铰接 位置 位于侧扶手与推架相铰接位置的下方;后连杆一端铰接在后车架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推架上,所述的后连杆与推架相铰接位置位于侧扶手与推架相铰接位置的下方,并且所述的后连杆与推架相铰接位置还位于前连杆与推架相铰接位置的上方; 锁 定装置设在推架与后车架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下面是一种婴儿车骨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婴儿车骨架,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车架(1),其上连接有前轮(1a);
后车架(2),其上连接有后轮(2a),并且所述的后车架(2)上端与前车架(1)上端铰接;
推架(3),其中部连接有与其铰接的侧扶手(4),所述的侧扶手(4)的另一端与前车架(1)的上端铰接,所述的推架(3)的下端与后车架(2)中部配合;
连杆(5),其一端铰接在前车架(1)上、另一端铰接在推架(3)上,并且所述的前连杆(5)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位于侧扶手(4)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的下方;
后连杆(6),其一端铰接在后车架(2)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推架(3)上,所述的后连杆(6)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位于侧扶手(4)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的下方,并且所述的后连杆(6)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还位于前连杆(5)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的上方;
用于使婴儿车骨架在展开位置保持定的锁定装置(7),所述的锁定装置(7)设在推架(3)与后车架(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架(3)下端设有推架横杆(8),所述的后车架(2)的下端设有车架横杆(9),所述的推架横杆(8)上设有能与车架横杆(9)配合而使婴儿车骨架保持折叠状态的弹性卡勾(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车架(2)包括用于支撑座位的座位支撑段(21)和与座位支撑段(21)一体成型并相对座位支撑段(21)向下弯折的车架支撑段(22),所述的座位支撑段(21)与前车架(1)上端铰接,所述的车架支撑段(22)下端连接所述的后轮(2a),所述的后连杆(6)与车架支撑段(22)铰接,所述的推架(3)下端与车架支撑段(22)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车骨架还包括横跨连接在座位支撑段(21)上的横跨杆(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连杆(5)包括第一铰接段(51)和与第一铰接段(51)一体成型并相对第一铰接段(51)向上弯折的第二铰接段(52),所述的第一铰接段(51)与前车架(1)铰接,所述的第二铰接段(52)与推架(3)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架(3)下端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的靠背(12),所述的靠背(12)与推架(3)之间设有能调节二者夹的夹角调节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扶手(4)上设有与其卡接的卡接杆(13),所述的卡接杆(13)上设有能相对其转动的U型前扶手(1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装置(7)包括设在车架支撑段(22)上的锁定孔,所述的推架(3)上设有能沿其上下运动而与锁定孔配合的锁定销(7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架(3)上端转动连接有手推杆(15)。

说明书全文

一种婴儿车骨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骨架。【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婴儿车已成为小孩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市场上婴儿车的一般都能进行折叠或展开,但是现有的婴儿车骨架结构十分复杂,造成婴儿车笨重,折叠后体积仍然较大,制造成本高,由于结构的复杂,人们在折叠的时非常费,而且容易损坏婴儿车。因此,人们非常渴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并且折叠后体积小的婴儿车出现。【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的婴儿车骨架。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婴儿车骨架,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 前车架1,其上连接有前轮1a;
[0007] 后车架2,其上连接有后轮2a,并且所述的后车架2上端与前车架1上端铰接;
[0008] 推架3,其中部连接有与其铰接的侧扶手4,所述的侧扶手4的另一端与前车架1的上端铰接,所述的推架3的下端与后车架2中部配合;
[0009] 前连杆5,其一端铰接在前车架1上、另一端铰接在推架3上,并且所述的前连杆5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位于侧扶手4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的下方;
[0010] 后连杆6,其一端铰接在后车架2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推架3上,所述的后连杆6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位于侧扶手4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的下方,并且所述的后连杆6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还位于前连杆5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的上方;
[0011] 用于使婴儿车骨架在展开位置保持定的锁定装置7,所述的锁定装置7设在推架3与后车架2之间。
[0012]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架3下端设有推架横杆8,所述的后车架2的下端设有车架横杆9,所述的推架横杆8上设有能与车架横杆9配合而使婴儿车骨架保持折叠状态的弹性卡勾10。
[0013]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车架2包括用于支撑座位的座位支撑段21和与座位支撑段21一体成型并相对座位支撑段21向下弯折的车架支撑段22,所述的座位支撑段21与前车架1上端铰接,所述的车架支撑段22下端连接所述的后轮2a,所述的后连杆6与车架支撑段22铰接,所述的推架3下端与车架支撑段22配合。
[0014]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车骨架还包括横跨连接在座位支撑段21上的横跨杆11。
[0015]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连杆5包括第一铰接段51和与第一铰接段51一体成型并相对第一铰接段51向上弯折的第二铰接段52,所述的第一铰接段51与前车架1铰接,所述的第二铰接段52与推架3铰接。
[0016]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架3下端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的靠背12,所述的靠背12与推架3之间设有能调节二者夹的夹角调节装置。
[0017]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扶手4上设有与其卡接的卡接杆13,所述的卡接杆13上设有能相对其转动的U型前扶手14。
[0018]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装置7包括设在车架支撑段22上的锁定孔,所述的推架3上设有能沿其上下运动而与锁定孔配合的锁定销71。
[0019]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架3上端转动连接有手推杆15。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锁定装置解锁后并推动推架,此时前车架、前连杆、后连杆、座架、侧扶手和斜撑连杆相对后车架转动而使婴儿车骨架折叠,折叠后的体积小,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操作方便,收合灵活。【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前扶手后的立体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一;
[0024]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二;
[0025]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三;
[0026]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立体图;
[0027]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9]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婴儿车骨架,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包括:
[0030] 前车架1,其上连接有前轮1a;
[0031] 后车架2,其上连接有后轮2a,并且所述的后车架2上端与前车架1上端铰接;
[0032] 推架3,其中部连接有与其铰接的侧扶手4,所述的侧扶手4的另一端与前车架1的上端铰接,所述的推架3的下端与后车架2中部配合;
[0033] 前连杆5,其一端铰接在前车架1上、另一端铰接在推架3上,并且所述的前连杆5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位于侧扶手4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的下方;
[0034] 后连杆6,其一端铰接在后车架2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推架3上,所述的后连杆6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位于侧扶手4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的下方,并且所述的后连杆6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还位于前连杆5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的上方;
[0035] 用于使婴儿车骨架在展开位置保持锁定的锁定装置7,所述的锁定装置7设在推架3与后车架2之间。
[0036] 如图2至图5所示,锁定装置7解锁后并向前推动推架3上端,使得推架3的下端向后轮2a靠拢,此时前连杆5就牵引前车架1向后车架2靠拢,与此同时,侧扶手4和后连杆6均相对后车架2发生转动并向后车架2靠拢,最终实现婴儿车骨架的折叠,折叠后的体积小,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操作方便,收合灵活。
[0037]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的推架3下端设有推架横杆8,所述的后车架2的下端设有车架横杆9,所述的推架横杆8上设有能与车架横杆9配合而使婴儿车骨架保持折叠状态的弹性卡勾10。弹性卡勾10使得折叠完成的婴儿车骨架不会散开,保持婴儿车骨架折叠状态。而且如图5所示,由于弹性卡勾10设在婴儿车骨架两侧的中间位置,比起在婴儿车骨架侧边设置外露的弹性卡勾而言,使婴儿车骨架折叠后体积更紧凑。而且弹性卡勾10设置婴儿车骨架两侧的中间位置,也使婴儿车骨架两侧受力均匀,不会出现一侧很紧而另一侧较松的情况,对婴儿车骨架折叠状态的保持效果好。
[0038]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后车架2包括用于支撑座位的座位支撑段21和与座位支撑段21一体成型并相对座位支撑段21向下弯折的车架支撑段22,所述的座位支撑段21与前车架1上端铰接,所述的车架支撑段22下端连接所述的后轮2a,所述的后连杆6与车架支撑段22铰接,所述的推架3下端与车架支撑段22配合。用于支撑座位的座位支撑段21与连接后轮2a的车架支撑段22是一体成型并相互弯折的结构,使得童车骨架零部件少,制造方便,成本低廉,而且折叠以后体积小。
[0039]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的婴儿车骨架还包括横跨连接在座位支撑段21上的横跨杆11。
[0040]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前连杆5包括第一铰接段51和与第一铰接段51一体成型并相对第一铰接段51向上弯折的第二铰接段52,所述的第一铰接段51与前车架1铰接,所述的第二铰接段52与推架3铰接。将前连杆5设置成弯折结构,能使婴儿车骨架折叠后体积更紧凑。
[0041]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的推架3下端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的靠背12,所述的靠背12与推架3之间设有能调节二者夹角的夹角调节装置。通过调节靠背12与推架3之间的夹角就能调整婴儿躺卧的角度,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节。
[0042] 如图6所示,所述的侧扶手4上设有与其卡接的卡接杆13,所述的卡接杆13上设有能相对其转动的U型前扶手14。U型前扶手14通过卡接杆13与侧扶手4卡接而完成安装,安装非常方便,而且U型前扶手14也可以相对卡接杆13转动,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U型前扶手14的转动位置。
[0043]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锁定装置7包括设在车架支撑段22上的锁定孔,所述的推架3上设有能沿其上下运动而与锁定孔配合的锁定销71。当然,也可以在后车架2上设置一个凸出的销,而在推架3上设置一个能上下滑行的滑行,该滑行块上带有与上述销配合的孔。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后车架2上还可以连接一个锁定块16,上述的锁定孔设在该锁定块16上。当锁定销71插在锁定孔内时,婴儿车骨架的展开状态得以保持,此时婴儿车骨架的部件不能发生相对转动,只有锁定销71与锁定孔分离时,与后车架2中部配合的推架3的下端就可以与后车架2分离,此时婴儿车骨架的部件才能开始转动而折叠。
[0044]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推架3上端转动连接有手推杆15。在推架3内可以设置拉索,拉索的一端与手推杆15连接,拉索另一端与锁定销71连接,所以当手推杆15转动而折叠时,拉索就能将锁定销71从后车架2上的锁定孔内拔出。
[0045] 工作原理:
[0046] 当需要折叠婴儿车骨架时如图2至图5所示,首先向婴儿车骨架后方转动手推杆15,并使锁定销71从后车架2上的锁定孔内退出,此时推架3的下端与后车架2分离而解锁,接着朝婴儿车骨架前方继续推动推架3,此时前连杆5往后拉动前车架1,而且后连杆6、侧扶手4和靠背12都相对后车架2转动而完成折叠。
[0047] 再次展开婴儿车骨架时,使婴儿车骨架的部件发生相对转动,锁定销71再次插入后车架2上的锁定孔内,推架3的下端与后车架2中部再次配合。此时就完成婴儿车骨架的展开。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婴儿车 2020-05-11 38
婴儿车 2020-05-11 257
婴儿车架 2020-05-11 716
婴儿车 2020-05-11 75
婴儿车 2020-05-12 562
婴儿车 2020-05-13 187
婴儿车 2020-05-13 505
婴儿车 2020-05-13 636
婴儿车 2020-05-13 436
婴儿车 2020-05-11 81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